⑴ 集成電路原裝,散新和翻新的區別
1 、原裝貨:原廠生產出來的,分進口原裝和國產原裝。
2 、散新貨:散新這個詞,主要用在晶元的方面,意思主要有:
一、這個貨不是原廠生產出來的,可能是其他廠家生產的,但是打著原廠牌子,也就是假貨,供應商稱之為散新、或原裝貨來蒙人。
二、原廠生產的,但是是一些不合格的料。
原廠就會降價,通過其他渠道處理掉。
銷售商進過來之後,稱之為散新。
三、原廠生產的,使用過了,經過打磨,鍍錫,把腳擦涼一系列處理之後,外觀看起來不錯,拿出來出售,也叫做散新,但實際上是翻新的。
3 、翻新貨:指產品從原廠生產出來以後,經過使用,有了一定的磨損,性能各方面跟原廠剛生產出來的時候有差距,經過特殊的加工,是它的外表或者性能恢復到接近原廠剛生產出來的狀態,叫做翻新。
4、舊貨拆機件:原廠生產出來的,已經使用過的,從電路板上拆下來的。
沒有經過洗角處理的。
一般購買晶元如果有上個三五十片的量,最好找代理公司或其分銷商而不要去一般"統貨"櫃台拿貨,一般什麼都做的(所謂統貨)櫃台上的現貨基本上是翻新貨或舊貨,而且看人報價,行家或熟人大多不敢太過分,但普通人還是能蒙就蒙、能騙則騙了,這確實已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國人的道德崩潰是全面的),大家要多留神。
就算在這樣的櫃台上拿貨一定要講清楚,有壞得給換,且記得"貨比三家"。
另外,成交價格應比正貨價低很多才行,否則還是找正規代理。
要知道不少加工好的舊晶元進貨價只是新片市場價的10%-20%左右。
舊貨拆機有兩法:
(1)、熱風法,此法是正規的做法,用於較干凈、整齊的板特別是較有價值的SMD板
(2)、"油炸"法,這確實是真的,用調制的高沸點礦物油來"炸",極舊或很亂的垃圾板通常用此法。
在此要跟大家講明白:舊片分離和重製過程中產生的廢料若不妥善處理會嚴重污染環境(含大量難降解的
有毒化合物和重金屬),而"妥善處理"的費用又會高於全部回收所得,所以發達國家的某些公司寧願花錢並出運費將電子垃圾"送"給中國和南亞的一些國家也不願自行處理,這裡面是有"說道"的。
新舊晶元間的差價遠遠無法挽回環境污染的損失,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心裡有數。
晶元銷售的正規代理一般在寫字樓辦公,華強、賽格等電子市場中也有很多經銷新貨的,多數在大廳周圍的獨立房間中,也有少數櫃台,大家購買晶元時應注意識別。
區別原裝正貨和翻新貨的主要方法是:
1、看晶元表面是否有打磨過的痕跡。
凡打磨過的晶元表面會有細紋甚至以前印字的微痕,有的為掩蓋還在晶元表面塗有一層薄塗料,看起來有點發亮,無塑膠的質感。
2、看印字。
現在的晶元絕大多數採用激光打標或用專用晶元印刷機印字,字跡清晰,既不顯眼,又不模糊且很難擦除。
翻新的晶元要麼字跡邊沿受清洗劑腐蝕而有"鋸齒"感,要麼印字模糊、深淺不一、位置不正、容易擦除或過於顯眼。
另外,絲印工藝現在的IC大廠早已淘汰,但很多晶元翻新因成本原因仍用絲印工藝,這也是判斷依據之一,絲印的字會略微高於晶元表面,用手摸可以感覺到細微的不平或有發澀的感覺。
不過需留意的是,因近來小型激光打標機的售價大幅降低,翻新IC越來越多的採用激光打標,某些新片也會用此方法改變字標或乾脆重打以"提高"晶元的檔次,這需要格外留意,且區分方法比較困難,需練就"火眼金睛"。
主要的方法是看整體的協調性,字跡與背景、引腳的新舊程度不符如字標過新、過清有問題的可能性也較大,但不少小廠特別是國內的某些小IC公司的晶元卻生來如此,這為鑒定增添了不少麻煩,但對主流大廠晶元的判斷此法還是很有意義的。
另外,近來用激光打標機修改晶元標記的現象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內存及一些高端晶元方面,一旦發現激光印字的位置存在個別字母不齊、筆畫粗細不均的,可以認定是Remark的。
3、看引腳。
凡光亮如"新"的鍍錫引腳必為翻新貨,正貨IC的引腳絕大多數應是所謂"銀粉腳",色澤較暗但成色均勻,表面不應有氧化痕跡或"助焊劑",另外DIP等插件的引腳不應有擦花的痕跡,即使有(再次包裝才會有)擦痕也應是整齊、同方向的且金屬暴露處光潔無氧化。
4、看器件生產日期和封裝廠標號。
正貨的標號包括晶元底面的標號應一致且生產時間與器件品相相符,而未Remark的翻新片標號混亂,生產時間不一。
Remark的晶元雖然正面標號等一致,但有時數值不合常理(如標什麼"吉利數")或生產日期與器件品相不符,器件底面的標號若很混亂也說明器件是Remark的。
5、測器件厚度和看器件邊沿。
不少原激光印字的打磨翻新片(功率器件居多)因要去除原標記,必須打磨較深,如此器件的整體厚度會明顯小於正常尺寸,但不對比或用卡尺測量,一般經驗不足的人還是很難分辨的,但有一變通識破法,即看器件正面邊沿。
因塑封器件注塑成型後須"脫模",故器件邊沿角呈圓形(R角),但尺寸不大,打磨加工時很容易將此圓角磨成直角,故器件正面邊沿一旦是直角的,可以判斷為打磨貨。
除此之外,再有一法就是看商家是否有大量的原外包裝物,包括標識內外一致的紙盒、防靜電塑膠袋等,實際辨別中應多法齊用,有一處存在問題則可認定器件的貨質。
另外,有些櫃台在顧客堅持之下也可能拿來新貨,但肯定是從那些真正做新片的商家中拿的,但也肯定會跟顧客說去庫房拿的貨,大家可別當真。
如果有寫晶元無法用肉眼和經驗來判斷的可以藉助一寫工具,如放大鏡和數碼放大鏡打磨翻新過的晶元表面有細微的小孔是用肉眼難以看的出的就必須藉助設備來觀察。
有幾個要點:
1看打字,一般翻新的重新打子的(白字)用"天那水"(化學稀釋劑)可以把字擦除的一般為翻新貨,原裝貨是擦不掉的。
2 看引角,原裝貨的引腳非常整齊且像一條直線,而翻新處理過的則有的腳不整齊且有些歪。
3看定位孔,觀察原裝貨的定位孔都比較一致,翻新的有的深淺不一或者根本就真個打磨平了,有的如果仔細看可一看到原有定位孔的痕跡。
在實際工作中還要仔細觀察觀察,有的造假工藝相當的高,要慎重。
⑵ 晶元激光打標
呵呵,你這個機子人家買去作假好了。
⑶ 用中規模集成電路(MSI)器件,謝謝啊,急需啊,謝謝了
IC的分類
IC按功能可分為:數字IC、模擬IC、微波IC及其他IC,其中,數字IC是近年來應用最廣、發展最快的IC品種。數字IC就是傳遞、加工、處理數字信號的IC,可分為通用數字IC和專用數字IC。
通用IC:是指那些用戶多、使用領域廣泛、標准型的電路,如存儲器(DRAM)、微處理器(MPU)及微控制器(MCU)等,反映了數字IC的現狀和水平。
專用IC(ASIC):是指為特定的用戶、某種專門或特別的用途而設計的電路。
目前,集成電路產品有以下幾種設計、生產、銷售模式。
1.IC製造商(IDM)自行設計,由自己的生產線加工、封裝,測試後的成品晶元自行銷售。
2.IC設計公司(Fabless)與標准工藝加工線(Foundry)相結合的方式。設計公司將所設計晶元最終的物理版圖交給Foundry加工製造,同樣,封裝測試也委託專業廠家完成,最後的成品晶元作為IC設計公司的產品而自行銷售。打個比方,Fabless相當於作者和出版商,而Foundry相當於印刷廠,起到產業"龍頭"作用的應該是前者。
三、IC產品等級行業標准
產品等級的界定主要依據產品的外包裝,將等級按字母順序由A到E排列:
A1級:原廠生產,原包裝,防靜電包裝完整 (說明:來源於正規渠道或獨立分銷商,在規定質保期內,產品可靠性最高。即「全新原裝貨品」)
A2級:原廠生產,原包裝,防靜電包裝不完整,已經被打開 (說明:來源於正規渠道或獨立分銷商,在規定質保期內。即「全新貨品」)
A3級:原廠生產 (說明:工廠積壓或剩餘貨料,批號統一。有可能生產日期較早。即「工廠剩貨」)
註:A1、A2、A3級在市場統稱為「新貨」
B1級:非原廠包裝或無包裝,未使用,可能被銷售商重新包裝 (說明:由原廠生產,但因某些原因並沒有包裝,產品批號統一,為原廠統一打標。通過特殊渠道流入市場的,產品質量可靠性不確定)
B2級:非原廠包裝或無包裝,未使用,可能被銷售商重新包裝 (說明:由原廠生產,但因某些原因未在產品表面列印字樣,產品質量可靠性不確定。一般這種類型產品會被經銷商統一重新打標)
B3級:非原廠包裝或無包裝,未使用,可能被銷售商重新包裝 (說明:由原廠生產,但因某些原因並沒有包裝,產品批號不統一,為原廠統一打標。通過特殊渠道流入市場的,產品質量可靠性不確定。一般這種類型產品會被經銷商統一重新打標)
B4級:未使用,有包裝 (說明:由原廠生產,但是產品存放環境不適宜,或者產品存放時間過久。產品管腳氧化。產品質量不確定)
註:B1、B2、B3、B4級在市場統稱為「散新貨」
C1級:由非原廠生產,全新未使用,完整包裝 (說明:一些由大陸、台灣或其他海外國家或地區生產的產品,完全按照原品牌工廠的規格要求進行包裝和封裝,功能完全相同,並印有原品牌廠商字樣。產品質量不確定。不如原廠正品質量可靠性高。即「仿製品」)
C2級:全新未使用 (說明:由功能相同或者相近的產品,去掉原有的標識改換為另外一種產品標識的。即「替代品改字」,市場統稱「替代品」)
D1級:無包裝,使用過,產品管腳沒有損傷,屬於舊貨。可能被銷售商重新包裝 (說明:從舊電路板上直接拔下,如一些DIP,PLCC,BGA封裝的可以直接拔下的。即「舊貨」)
D2級:無包裝,屬於舊貨。可能被銷售商重新包裝 (說明:從舊電路板上直接拆卸,管腳被剪短的。此類產品有可能會被後期處理過,將已經被剪短的管腳拉長或者接長。即「舊片剪切片」)
D3級:無包裝,屬於舊貨。可能被銷售商重新包裝 (說明:從舊電路板上拆卸,管腳沾有焊錫。並重新處理管腳。即「舊片」)
D4級:無包裝,屬於舊貨。可能被銷售商重新包裝 (說明:從舊電路板上拆卸,管腳沾有焊錫。重新處理管腳。並且重新打標的。即「舊貨翻新片」)
D5級:無包裝,屬於舊貨。可能被銷售商重新包裝 (說明:舊貨,但是屬於可編程器件,內置程序不可擦寫)
註:D1、D2、D3、D5級在市場統稱為「舊貨」
E1級:無包裝貨。可能被銷售商重新包裝 (說明:由原廠生產,產品質量未通過質檢。本應該被銷毀的,但是通過特殊渠道流通到市場的。質量不可靠。即「等外品」,市場統稱為「次品」)
E2級:無包裝貨。可能被銷售商重新包裝 (說明:將部分產品工業級別的改為軍品級別的。質量很不穩定,安全隱患極大。即「改級別」,市場統稱「假貨」)
E3級:無包裝貨。可能被銷售商重新包裝 (說明:用完全不相關的產品打字為客戶需求的產品。有的是外觀相同,有的外觀都不相同。即「假冒偽劣」,市場統稱「假貨」)
T1級:完整包裝 (說明:由原廠為特定用戶訂制的某產品。有可能只有該用戶產品才能使用)
T2級:完整包裝 (說明:由第三方採用原廠晶元晶圓進行封裝的。產品質量一般可靠。一般為停產晶元)
註:T1級、T2級在市場統稱為「特殊產品」
常用電子元器件分類
常用電子元器件 分類根據眾多,下面就常用類做下歸納:
首先電子元器件是具有其獨立電路功能、構成電路的基本單元。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元器件的品種也越來越多、功能也越來越強,涉及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跨越了元件、電路、系統傳統的分類,跨越了硬體、軟體的基本范疇。
從根本上來看,基本電路元器件大體上可以分為有源元器件和無源元器件。對於用半導體製成的元器件,還可以分立器件和集成器件。按用途還可以分為:基本電路元件、開關類元件、連接器、指示或顯示器件、感測器等。
而無源器件是一種只消耗元器件輸入信號電能的元器件,本身不需要電源就可以進行信號處理和傳輸。
無源器件包括電阻、電位器、電容、電感、二極體等。
有源器件正常工作的基本條件是必須向器件提供相應的電源,如果沒有電源,器件將無法工作。有源器件包括三極體、場效應管、集成電路等,是以半導體為基本材料構成的元器件。
隨著集成電路的發展,已經能把單元電路、功能電路,甚至整個電子系統集成在一起。
集成電路按規模大小分為:小規模集成電路(SSI)、中規模集成電路(MSI)、大規模集成電路(LSI)、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
按數字特徵分為:模擬集成電路與數字集成電路。基本的模擬集成電路有運算放大器、乘法器、集成穩壓器、定時器、信號發生器等。數字集成電路品種很多,小規模集成電路有多種門電路,即與非門、非門、或門等;中規模集成電路有數據選擇器、編碼解碼器、觸發器、計數器、寄存器等。大規模或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有PLD(可編程邏輯器件)和ASIC(專用集成電路)。
從PLD和ASIC這個角度來講,元件、器件、電路、系統之間的區別不再是很嚴格。不僅如此,PLD器件本身只是一個硬體載體,載入不同程序就可以實現不同電路功能。因此,現代的器件已經不是純硬體了,軟體器件和以及相應的軟體電子學在現代電子設計中得到了較多的應用,其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電路元器件種類繁多,隨著電子技術和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量新的器件不斷出現,同一種器件也有多種封裝形式,例如:貼片元件在現代電子產品中已隨處可見。對於不同的使用環境,同一器件也有不同的工業標准,國內元器件通常有三個標准,即:民用標准、工業標准、軍用標准,標准不同,價格也不同。軍用標准器件的價格可能是民用標準的十倍、甚至更多。工業標准介於二者之間。
⑷ 什麼是激光打標機 有什麼作用
激光打標機有很多的類型,分別針對不同行業的不同材料,下面介紹一下最常見的激光打標機,現如今光纖激光打標機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份子,光纖激光打標的產品更是隨處可見,如:飲料瓶、食品包裝、珠寶首飾、服裝鞋包等,無論是吃的還是用的都有光纖激光打標機的身影。光纖激光打標機主要由光纖激光器、電源、振鏡、場鏡、工控電腦等幾大部分組成的。
應用介紹:
1、汽車機械行業:鋼套、軸承、活塞環、發動機、車輛標牌及機床等;
2、電子通訊行業:手機、鍵盤、電子元器件、家電面板、光纜、電纜等;
3、五金器材行業:工具、量具、刃具、餐具、制鎖、刀剪、衛浴潔具、醫用器械、健身器材、不銹鋼製品等;
4、飾扣標牌行業:鈕扣、箱包扣、皮帶扣、金銀飾品、指示牌、胸牌、考勤卡、名片、相片、皮包、皮帶、筆及筆盒、收藏器、藝術品等;
5、儀表眼鏡行業:金屬表殼、表底、眼鏡框、儀器儀表面板等;
6、包裝瓶蓋行業:煙草、葯品、食品、化妝品等內外包裝、金屬瓶蓋、傢具裝飾,飾扣標牌,塑膠製品。
⑸ 10光纖打標機可以改裝為20w的嗎
10W光纖打標機可以改裝為20w,但是需要更換電源配件與激光頭配件,需要專業人員更換。
光纖打標機:廣泛適用於集成電路晶元、電腦配件、工業軸承、鍾表、電子及通訊產品、航天航空器件、各種汽車零件、家電、五金工具、模具、電線電纜、食品包裝、首飾、煙草以及軍用事等眾多領域圖形和文字的標記,以及大批量生產線作業。
⑹ 氣動打標機和激光打標機有什麼區別
當走進琳琅滿目的商場中,我們發現有很多的商品上都有被打標的痕跡,就連平時喝的礦泉水、陶瓷杯、金屬保溫杯,以及平常吃的零食包裝袋和化妝品盒上都有打標的痕跡,由此說明激光打標機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廣泛的使用了;然而並不是只有激光打標機才能有打標的功能,還有一種設備是氣動打標機,那麼這兩者的區別在哪呢?
1、原理不同
激光打標機的原理是利用具有能量密度極高的激光束在計算機的控制下,照射到產品的表面上,使產品表面瞬間熔化或汽化,從而在產品表面留下我們所需要的圖案。
而氣動打標機的原理是首先要把中英文字元、圖形的內容輸入計算機,計算機再將它轉變為數字信號傳送給控制器,然後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打標針做高頻微沖擊運動撞擊產品的表面,產品的表面從而留下了凹形痕跡。
2、適用范圍不同
上海徼熙激光打標機可適用於金屬和非金屬,目前主要應用於一些要求更精細、精度更高的場合,如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IC)、電工電器、手機通訊、五金製品、工具配件、精密器械、眼鏡鍾表、首飾飾品、汽車配件、塑膠按鍵、建材、PVC管材。
氣動打標機多數用於金屬,少數用於非金屬(必須是硬度比較高的非金屬),如各種機械零部件、機床工具、五金製品、金屬管、齒輪、泵體、閥門、緊固件、鋼材、儀器儀表、機電設備等金屬打標。
除了了以上兩點不同,價格也有一定的差距;因為激光打標機需要用到激光器,所以激光打標機的價格要比氣動打標機貴一些;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如果要在金屬上需要列印很深的痕跡,就選氣動打標機,而要求美觀、精度比較高的產品的話,則選擇激光打標機。
⑺ 晶元(集成電路、IC)上面的型號有印刷方式的也有用激光雕刻的,那這兩種有什麼區別
沒有任何區別 只是打標方式不一樣
⑻ 光纖激光打標機的功能有哪些可以哪些材料上打標
用於所有金屬、塑料橡膠、噴塗材料、電鍍材料等的打標。
常用於汽車配件、衛生潔具、通訊產品、電子元器件、塑膠按鍵、集成電路(IC)等行業。
⑼ 光纖激光打標機應用於哪些材料
光纖激光打標機是利用激光束在各種不同的物質表面打上永久的標記。打標的效應是通過表層物質的蒸發Lu出深層物質,或者是通過光能導致表層物質的化學物理變化而"刻"出痕跡,或者是通過光能燒掉部分物質,顯出所需刻蝕的圖案、文字、條形碼等各類圖形。光纖激光打標機免維護操作,激光器無需進行任何維護,也不用調整或清潔鏡片。使用壽命長,使用激光二極體作為泵浦源,其平均工作時間可達10萬小時。加工速度快,加工速度是傳統激光打標機的2—3倍。
光纖激光打標機目前使用國內目前最先進的加工設備加工成型,並且,該設備具有容易安裝、操作簡單,基本上不需要日常維護,所以受到很多使用者的喜愛。激光打標機系列產品適用於手機按鍵、塑膠透光按鍵、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電工電器、通訊產品、衛浴潔具、工具配件、刀-具、眼鏡鍾表、珠寶首飾、汽車配件、箱包飾扣、炊具、不銹鋼製品等行業,不適宜高反射材料。但是一些比較特殊的材料還是打不了了比如木材 ,但是假如頻率調高的話,也是可以的,就是效果非常不好看。
光纖激光打標機在PVC材料方面的應用。原劑和強酸都有很好的耐力。所以目前很多的場合都用到這一材料做的產品,電器外殼,下水管道,工業配件等。這么廣泛應用的這一種產品,在其表面上刻字標志將是很經常的一件事件。
光纖激光的波長是1060nm的,其能清楚的刻在PVC材料上,並顯示出黑色,光纖激光被認為是代替半導體激光最佳的一種激光,其在PVC材料上的應用前景也是最為期待的,光纖激光打標機因為其頻率可以達到80K,光斑很小,配上小光斑的振鏡可以達到非常高的速度,在打標流水線的速度上可以達到或超過CO2激光的效果了。
⑽ 集成電路IC-原裝,散新和翻新的區別
1 、原裝貨:原廠生產出來的,分進口原裝和國產原裝。
2 、散新貨:散新這個詞,主要用在IC晶元的方面,意思主要有:
一、這個貨不是原廠生產出來的,可能是其他廠家生產的,但是打著原廠牌子,也就是假貨,供應商稱之為散新、或原裝貨來蒙人!
二、原廠生產的,但是是一些不合格的料。原廠就會降價,通過其他渠道處理掉。銷售商進過來之後,稱之為散新!
三、原廠生產的,使用過了,經過打磨,鍍錫,把腳擦涼一系列處理之後,外觀看起來不錯,拿出來出售,也叫做散新,但實際上是翻新的!
3 、翻新貨:指產品從原廠生產出來以後,經過使用,有了一定的磨損,性能各方面跟原廠剛生產出來的時候有差距,經過特殊的加工,是它的外表或者性能恢復到接近原廠剛生產出來的狀態,叫做翻新!
4、舊貨拆機件:原廠生產出來的,已經使用過的,從電路板上拆下來的。沒有經過洗角處理的。
一般購買晶元如果有上個三五十片的量,最好找代理公司或其分銷商而不要去一般"統貨"櫃台拿貨,一般什麼都做的(所謂統貨)櫃台上的現貨基本上是翻新貨或舊貨,而且他們看人報價,行家或熟人他們大多不敢太過分,但普通人他們還是能蒙就蒙、能騙則騙了,這確實已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國人的道德崩潰是全面的),大家要多留神。就算在這樣的櫃台上拿貨一定要講清楚,有壞得給換,且記得"貨比三家"。另外,成交價格應比正貨價低很多才行,否則還是找正規代理。要知道不少加工好的舊晶元進貨價只是新片市場價的10%-20%左右!
舊貨拆機有兩法:
(1)、熱風法,此法是正規的做法,用於較干凈、整齊的板特別是較有價值的SMD板
(2)、"油炸"法,這確實是真的,用調制的高沸點礦物油來"炸",極舊或很亂的垃圾板通常用此法。
在此要跟大家講明白:舊片分離和重製過程中產生的廢料若不妥善處理會嚴重污染環境(含大量難降解的
有毒化合物和重金屬),而"妥善處理"的費用又會高於全部回收所得,所以發達國家的某些公司寧願花錢並出運費將電子垃圾"送"給中國和南亞的一些國家也不願自行處理,這裡面是有"說道"的。新舊晶元間的差價遠遠無法挽回環境污染的損失,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心裡有數!
晶元銷售的正規代理一般在寫字樓辦公,華強、賽格等電子市場中也有很多經銷新貨的,多數在大廳周圍的獨立房間中,也有少數櫃台,大家購買晶元時應注意識別。
區別原裝正貨和翻新貨的主要方法是:
1、看晶元表面是否有打磨過的痕跡。凡打磨過的晶元表面會有細紋甚至以前印字的微痕,有的為掩蓋還在晶元表面塗有一層薄塗料,看起來有點發亮,無塑膠的質感。
2、看印字。現在的晶元絕大多數採用激光打標或用專用晶元印刷機印字,字跡清晰,既不顯眼,又不模糊且很難擦除。翻新的晶元要麼字跡邊沿受清洗劑腐蝕而有"鋸齒"感,要麼印字模糊、深淺不一、位置不正、容易擦除或過於顯眼。另外,絲印工藝現在的IC大廠早已淘汰,但很多晶元翻新因成本原因仍用絲印工藝,這也是判斷依據之一,絲印的字會略微高於晶元表面,用手摸可以感覺到細微的不平或有發澀的感覺。不過需留意的是,因近來小型激光打標機的售價大幅降低,翻新IC越來越多的採用激光打標,某些新片也會用此方法改變字標或乾脆重打以"提高"晶元的檔次,這需要格外留意,且區分方法比較困難,需練就"火眼金睛"。主要的方法是看整體的協調性,字跡與背景、引腳的新舊程度不符如字標過新、過清有問題的可能性也較大,但不少小廠特別是國內的某些小IC公司的晶元卻生來如此,這為鑒定增添了不少麻煩,但對主流大廠晶元的判斷此法還是很有意義的。另外,近來用激光打標機修改晶元標記的現象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內存及一些高端晶元方面,一旦發現激光印字的位置存在個別字母不齊、筆畫粗細不均的,可以認定是Remark的。
3、看引腳。凡光亮如"新"的鍍錫引腳必為翻新貨,正貨IC的引腳絕大多數應是所謂"銀粉腳",色澤較暗但成色均勻,表面不應有氧化痕跡或"助焊劑",另外DIP等插件的引腳不應有擦花的痕跡,即使有(再次包裝才會有)擦痕也應是整齊、同方向的且金屬暴露處光潔無氧化。
4、看器件生產日期和封裝廠標號。正貨的標號包括晶元底面的標號應一致且生產時間與器件品相相符,而未Remark的翻新片標號混亂,生產時間不一。Remark的晶元雖然正面標號等一致,但有時數值不合常理(如標什麼"吉利數")或生產日期與器件品相不符,器件底面的標號若很混亂也說明器件是Remark的。
5、測器件厚度和看器件邊沿。不少原激光印字的打磨翻新片(功率器件居多)因要去除原標記,必須打磨較深,如此器件的整體厚度會明顯小於正常尺寸,但不對比或用卡尺測量,一般經驗不足的人還是很難分辨的,但有一變通識破法,即看器件正面邊沿。因塑封器件注塑成型後須"脫模",故器件邊沿角呈圓形(R角),但尺寸不大,打磨加工時很容易將此圓角磨成直角,故器件正面邊沿一旦是直角的,可以判斷為打磨貨。
除此之外,再有一法就是看商家是否有大量的原外包裝物,包括標識內外一致的紙盒、防靜電塑膠袋等,實際辨別中應多法齊用,有一處存在問題則可認定器件的貨質。
另外,有些櫃台在顧客堅持之下也可能拿來新貨,但肯定是從那些真正做新片的商家中拿的,但也肯定會跟顧客說去庫房拿的貨,大家可別當真!
如果有寫晶元我們無法用肉眼和經驗來判斷的我們可以藉助一寫工具,如放大鏡和數碼放大鏡打磨翻新過的晶元表面有細微的小孔是我們用肉眼難以看的出的我們就必須藉助設備來觀察!有幾個要點:
1看打字,一般翻新的重新打子的(白字)用"天那水"(化學稀釋劑)可以把字擦除的一般為翻新貨,原裝貨是擦不掉的。
2 看引角,原裝貨的引腳非常整齊且像一條直線,而翻新處理過的則有的腳不整齊且有些歪。
3看定位孔,觀察原裝貨的定位孔都比較一致,翻新的有的深淺不一或者根本就真個打磨平了,有的如果仔細看可一看到原有定位孔的痕跡。 在實際工作中還要仔細觀察觀察,有的造假工藝相當的高,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