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器產品美國和日本電器元件是一樣的嗎
可以,但是有可能要配合適配器。 依、日本的用電採用的是美國的標內准,日本的電壓是依00-依依容0伏,美國的電壓也是依依0-依三0伏。 貳、美國插頭三極插頭是一圓兩豎扁型,地線圓,零火線豎扁,日本的用電插座是雙平腳插座。 大多是能直接用的,但是海外專用電器,就需要看看電器上面的適用電壓這個項目上面寫的是依依0°-貳貳0°。還是依依0°了,不同的設備畢竟要求是不一樣
B. 所有的家用電器中最大的電容有多大
一般情況下,濾波電容的容量范圍很大,其損壞可能看外觀,有沒有鼓包漏液,測容量僅僅是輔助,以前的普通萬用表沒有測容量功能
C. 日本電子元器件 我們生活中有哪些電子元器件一般從日本進口比如什麼液晶面板,手機電池,固態電容,
液晶面板:已國產
貼片電容/電阻/IC:日進口
大IC:美/日進口
攝像頭:進口
手機電池:國產
NB電池:進口/目前BYD也可生產
D. 如何判斷家用電器中電容器的故障
通常電容器的故障有:擊穿(短路),斷路,漏電,失容(容量減少)。判斷電容器故障的方法一般使用萬用表測量,電容器擊穿最好判斷,用萬用表測試電容器的兩個極阻值為零或接近零則是擊穿。電容器是否斷路及容量大小的判斷要根據具體情況,對於容量大於1微法的電容,傳統的方法使用指針式萬用表的歐姆1k檔,測量電容兩極,表針先向右擺動一下,然後迅速回到原位置(無窮大),再交換一下表筆測量一次,表針同樣先向右擺動一下,然後迅速回到原位置(無窮大),這時可認為電容器基本是好的,至於表針擺動的大小要根據電容量大小決定,電容量越大擺動的幅度越大,電容量的具體數值只能根據經驗或測量另一支好的電容對比作參考大概容量,擺幅小於好的電容,說明這個電容容量已經失容減小,要想知道具體容量值,可以使用有測量電容功能的數字萬用表測量。如果表針擺動後不能回到原來位置,說明電容有漏電。
對於電容量小於1微法的電容,使用指針表很難判斷是否失容或斷路,有一個土辦法可判斷電容是否斷路:將試電筆插在220V電源火線插孔內,用手捏住電容的一隻引腳,用另一隻引腳去碰觸試電筆的尾部,如果試電筆的氖管亮了,說明電容內部沒斷(也可能是漏電或失容),如果不亮則是電容內部徹底斷路。
E. 家裡的哪幾種家用電器里有電容器
只要是家用電器基本都有電容的,電視機,手機,電風扇,充電器,音響,冰箱,洗衣機,電熱水器,節能燈,LED燈,電子鍾,空調,微波爐等等……
F. 家用電器用到的電子元器件有哪些
家用電器用到的電子元器件很廣泛。電阻器、電位器、電容器、電感器、變壓器版、半導體二權極管、晶體管、場效應晶體管、晶閘管、電子管、顯像管、電聲器件、保護元件、集成電路、集成穩壓器、繼電器、開關、壓電陶瓷元件、晶體振盪器、感測器等是最常用常用電子元器件。
G. 哪幾種家用電器中有電容器
幾乎所有的家用電器中都會有電容器,容量和耐壓差別都是很大的,要看是那一類的了。
H. 急急急 ,求某個家用電器的電路元件的型號,以及用途,只要5個就行了,比如什麼洗衣機的電路上的5個元件
油煙機控制電路吧。
1. 最簡單的是電阻,型號:1/4W色環電阻,阻值3.8K。用途:連接三極體的基極起限流和緩沖作用。
2. 集成穩壓管 型號: 7805 用途:將直流14V轉化為穩定的+5V電壓供MCU微控制器使用。
3.繼電器 型號:7A 240AC 用途:用低壓的12V直流電去隔離控制220V的交流電。
4. 三極體 型號:NPN 8050 用途:用MCU 的弱電平去驅動繼電器的閉合。
5.電容 型號 :電解液電容 480μ F 用途:濾出交流電的尖波使後級電路更穩定。
I. 家用電器的電容起什麼作用
電容器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的電容器其作用也不同。在中央空調系統內中,常採用電解電容器容作為控制電路中的濾波元件,用無極性的電容器串聯在壓縮機(單相非同步)電動機的繞組中,使電動機啟動繞組在啟動時,電流領先運行超過啟動電流一個相位角,從而得到啟動轉矩,使電動機容易啟動。
J. 電腦里什麼配件是日本的
看看下面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PC有幾個主要部件:CPU、主板、硬碟、內存等等。咋一看,這些部件的產地比較集中地是美國、台灣、韓國和中國大陸,是跟小日本沒啥關系。但是學過電子的人應該知道,這些部件又是由什麼組成的?
先說一下集成電路。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晶體管、二極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
好吧,現在我們應該清楚的看到,不管是CPU、主板、硬碟、內存都是一塊集成電路,都有無數個晶體管組成。比如core CPU內含有2.9億個晶體管。我們熟知的CPU製造商INTEL和AMD負責設計CPU電路和組裝CPU,那麼這些晶體管是哪裡製造的呢?
不好意思,小日本製造終於要出場了。
日本工業以汽車、半導體、家用電器、機械製造為主。汽車和家用電器自然不用說了,也是憤青們重點抵齤制的對象。這里還有一個——半導體,也就是晶體管卻一直被忽視。其實晶體管才是涉及方面最廣的日本製造,因為但凡電器,多多少少要用到晶體管。
我們熟知的日本品牌——東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也是世界第二大半導體製造商(第一是INTEL)。如果你仔細觀看電路板上的電容,你就會發現,很多都打著TOSHIBA的商標。還有很多日本知名的電子廠商也生產半導體,牌子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一一說了。值得一提的是,東芝是日本軍隊最直接的供應商,他們為軍隊製造大炮、坦克和導彈。而日本的汽車製造商只生產汽車,只有三菱重工生產軍用飛機。憤青們說:「你買日本汽車,那麼將來開上中國街頭的坦克就是你造的!」真是無知啊!
說完半導體的製造商,再來說一下生產半導體的過程。
生產半導體晶元需要30多種設備、19種材料。只要1種設備或1種材料無法供給,就無法完成半導體晶元的生產。
首先,從生產設備領域來看,半導體生產設備的日本總體份額為37%。從每個設備的份額來看,日本擁有10種超過50%以上份額的市場壟斷性設備。
其次,從材料領域來看,日本半導體材料的總體份額超過了66%。在這19種材料中,日本擁有超過50%份額的材料就佔到了14種!
也就是說,只要你想生產半導體,你就無法繞過日本製造!!!!
當然了,日本製造不僅僅限於Pс,各種電器,尤其是手機,都有日本的零部件在裡面,或者是由日本的設備生產的!我說PC里50%是日本製造絕對是個保守的說法!
還有,日本是中國最大的稀土出口國!稀土是製造半導體最重要的原料!沒有之一!按照憤青們的說法,賣稀土給日本,才是最大的賣國賊!
現在我幫憤青們更正一下說法:如果你買電器,任何那以後炸在中國人頭上的導彈就是你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