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有效實施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回顧與反思
幼兒園主題活動是幼兒自發參與、自主探索、自由表現特點的活動,是孩子的一種高參與、高投入的自主活動。在新《綱要》中,「以兒童為本,以兒童的發展需要為本」這一指導思想隨處可見。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幼兒園主題活動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圍繞一個中心內容(即主題)來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其特點是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將各種學習內容圍繞一個中心有機連接起來,讓學習者通過該單元的活動,獲得與「中心」有關的較為完整的經驗。它是我們在教學活動中設想的一種新型活動,它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有核心,有主體,並且有連續性和發展性,它是一種充分展示智慧和個性的學習活動,一種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學習活動,幼兒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接受性學習變為探索性學習,幼兒興趣得以激發,各種潛能得以開發。一、開展幼兒園主題活動的意義1、主題活動有助於幼兒的自覺學習(1)主題活動是發揮幼兒自覺性的活動在新教學理念中,我們越來越感到主題活動在幼兒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它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自覺學習,又有利於開展集體教育,有助於幼兒學習的系統性與可持續性發展,美國精神分析家艾里克森指出:「促進幼兒自覺性和主動性的發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務。」而主題活動則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因為在主題活動的中,教師為每個幼兒及時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類型和材料,幼兒可以按照教師的指導自己決定玩什麼、和誰玩、怎樣玩、因什麼玩,從而積極地與同伴、玩具、材料互動。所以主題活動是促使幼兒發揮自覺性的最好的手段,它使幼兒在與周圍環境及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和表現慾望,讓幼兒從活動中積累經驗。(2)主題活動為幼兒自覺學習提供空間與時間的保證主題活動之所以有助於幼兒的自覺學習是因為它在空間上能夠使每個幼兒都集中在一定區域或范圍內。在時間上要求每個幼兒按教師要求的學習速度進行學習,同樣的操作內容,幼兒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都要完成。正因為如此,一些著名的兒童教育理論家在其理論觀點中均指出主題活動對幼兒自覺學習的重要作用,主張將主題活動置於一定的課程體系中,重視環境的設置,提倡兒童的自覺參與和活動,主張兒童的發展在其自身的活動及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重視發掘兒童的潛能,讓幼兒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索,獲得體驗和豐富知識。2、主題活動有助於增進幼兒間的相互交流在開展主題活動中,幼兒彼此間的地位平等,他們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交流、討論,在這樣的交流互動中,幼兒既放鬆,又保持了獨立性,它不僅對幼兒的動手能力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而且還提供了幼兒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並在實踐中學會相互協調和幫助。因此,幼兒間的合作與交流是非常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教師在指導時應捕捉良好時機,適時進行主題的調整,促進幼兒互動,積極推動幼兒間的相互交流,引導幼兒自覺學習。3、主題活動有助於教師的發展(1)主題活動增強了教師組織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主題活動的調整使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面對全體幼兒進行說教的人,而是幼兒的交流夥伴,教師和幼兒之間的這種相互交流對提高主題活動的質量,促進幼兒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題活動給教師提供了觀察幼兒的機會,讓教師真正了解幼兒的習慣及個性,增強了教師組織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2)主題活動增強了教師隨時關注孩子的意識性、自覺性主題活動尊重了「以人為本」的學習原則,重視幼兒個性的發展,重視和研究的是幼兒探索學習的方式,從而使活動更貼近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為每個幼兒提供發展潛能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超越,獲得新發展。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然而如何「授漁」是我們一直以來探索的教與學的方式。因此,挖掘每個孩子的潛能,開發每個孩子的智能,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心聲。主題活動的調整是一項創新工作,教師如果要讓幼兒在活動中成長,就必須隨時關注孩子,在了解孩子的興趣點後,去創設更好、更貼近孩子的活動和教育內容,並為孩子提供適宜的材料和指導,讓孩子在不斷探索、實踐中獲得經驗,再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展現出一個五彩繽紛的童心世界。二、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實施1、教師考慮幼兒的發展特點、興趣來幫助幼兒確立主題內容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內容是多元的,可以由幼兒自己確立,也可以由教師按照既定的目標確立。不論是天文地理、動物植物,只要是幼兒感興趣的,並有發展價值和操作可能的,都可以作為幼兒探索的主題內容。但是教師要幫助幼兒確立一個更適合他們的內容。例如:國慶節前夕,我班進行了「愛祖國」的系列活動。我發現孩子對祖國了解的太少,甚至一些特別重要的古跡,幼兒也很模糊,對此,我想能否將「愛祖國」作為一個主題活動來連續進行呢?在國慶假日後,孩子們談論起他們的假期活動,個個興趣盎然,氣氛相當活躍。總有說不完,問不完的問題。孩子通過和家人和夥伴交流以後對祖國有了一些了解,然後在《我愛祖國》活動中,孩子們都踴躍發言。2、主題活動的拓展由幼兒興趣和需要決定主題活動的拓展要關注興趣、需要,所預設的具體活動內容注重了幼兒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滿足幼兒動手操作、親自參與體驗的願望。在「探索型主題項目活動」中,主題是幼兒感興趣的,尤其是隨時隨地在其生活、學習過程中產生和發現的,當然也有他們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問題,被及時地納入課程和活動中來。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的經驗受到了真正的重視,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的真實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我們知道,在「探索型主題項目活動」中,幼兒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主題,大都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幼兒覺得奇怪的現象、幼兒感到困惑的問題,如「獅子的叫聲能傳多遠」、「有趣的蟹」、「轉轉轉」、「恐龍的秘密」、「蛇有腳嗎」、「有趣的汽車」等等。當活動的主題和內容是幼兒所喜歡的、所感興趣的時候,就會調動他們全部的智慧,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並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構新的認知結構。「探索型主題項目活動」的研究,使我們對幼兒園課程對走向兒童生活回歸有了新的啟示。當然,活動最後形成各具特色的網路圖也是錦上添花的一個環節。網路圖的形態根據其分支情況,可賦予感性生命,如大樹、花朵、房子、樹葉、浪花、魔術帽、海底世界,讓網路圖既可成幼兒園的一道風景線,又能讓孩子、老師和家長感受和分享成長及成功的喜悅。開放、自由的探索型主題項目活動使幼兒的思維、言行等始終處於活躍狀態,而師生間的和諧、平等、互動,更激發了幼兒自己去了解、去發現、去和同伴討論。在探索型主題項目活動中,我們改變了以集體活動為主的單一學習模式,通過各種方式,如:按需要、個性等分小組討論、材料收集、實地參觀、學當小記者、作記錄、自由表達、作品展示和經驗分享等,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發現問題,找尋答案。如:孩子們為了查找「猴子」的各種種類,他們有的請父母協助,從電腦上下載有關「猴子」的資料;有的從報紙、各類「動物網路」等雜志上收集資料;也有的則讓家人帶著去上海野生動物園看——最後,共查到四十幾種猴子的種類,也了解到一些猴子的特徵和習性,令老師驚嘆不已。這種共同收集、共同探索活動,讓幼兒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在收集、交流過程中孩子們自然地了解了各種猴子的不同特性。3、主題活動要貼近生活,便於操作(1)生活是主題活動的源泉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無論是幼兒生活常規的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還是體驗與教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都不能脫離幼兒的生活。而且,日常生活中蘊含著科學、人文、社會、藝術方面的種種價值與意義。「回歸生活世界」,已經成為教育界這些年來最為熱切的呼聲。在對知識世界和規范世界的批判之下,讓枯竭冷漠的教育回到真實、鮮活、豐富的生活中來,讓它獲得源頭活水,這既是兒童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是兒童作為一個生命體應該享受的權利。如大班的:好吃的學問多、我會玩、神氣的火、動物王國等活動;中班有好玩的泥土、有趣的生肖、特別的我;小班有我有兩個家、真好吃、動物樂園、托班有高高興興上幼兒園、開心好寶寶等,它們無一不是來自於幼兒,無一不為幼兒所熟悉。通過這些實際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內容,通過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內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內容,可讓幼兒懂得原來生活中也有許多學問,它們就在自己身邊,更能激發幼兒關心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同時,這些熟悉的內容,由於幼兒具備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容易使幼兒進行知識再現。因此,在組織的相關活動中,幼兒顯得輕松自如,游刃有餘,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2)便於操作是主題活動的立足點主題活動還要方便幼兒實際的操作,這樣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比如我在組織大班幼兒進行「好吃的學問多」這一主題活動時,進行了一個子課題活動「包餃子」。教師讓幼兒一一介紹在家中大人是怎樣包餃子的?因這些都是與幼兒生活有聯系的,也方便幼兒實際操作的。在之前,家長肯定幫助幼兒講解了有關包餃的具體方法,因此幼兒在介紹時,個個神采飛揚,充滿了自信。尤其是幼兒教師指導下包餃子時,幼兒聽眾的那份專注,介紹者的那份自豪、自信不言而喻,無須教師費多餘口舌,幼兒對所有包餃子的方法就了如指掌了。在這過程中,每位幼兒都有了自由發言、自由表達的機會,鍛煉了能力,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接下來教師又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揉面。由於有剛才的介紹作鋪墊,幼兒對如何揉面有了一些了解,現在來揉面,幼兒感到易如反掌,個個躍躍欲試,其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接下來的環節就是讓幼兒嘗試包餃子。這時,幼兒的活動熱情完全釋放。此時,孩子需要的是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當孩子看到別人包好了餃子,也充滿了幸福感和成就感;在自己動手製作時,充滿的是好奇感和新鮮感。因此,這一個活動一直持續了二個小時左右,但幼兒始終沒有要結束的意思。可見,貼近幼兒生活的教材,方便幼兒和實際操作的才是最能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的。4、抓住隨機教育機會,對幼兒進行教育格塞爾認為:生活世界是一個前科學的、預先被給予的世界,是一個直觀的、奠基性的世界,是富有意義、富有價值,本真存在的世界。當幼兒走進生活,通過與周圍環境的直接接觸和探究活動,孩子們會逐漸發現和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美好,感受到人與環境及動植物之間及其與環境的依存關系;通過全身心投入於珍愛生命、關愛環境的活動,逐漸產生珍惜自然資源的情感和初步的環保意識。我們知道,幼兒的學習在很多情況下發生在日常生活活動中,他們的學習是籠統、綜合、整體性的。一次秋高氣爽的中午,組織幼兒散步,當孩子們看到一些花時,不停地追問:「這是什麼花?」「它的顏色為什麼不一樣呀?」花對於他們來說,不僅意味著顏色,還意味著美。這里難以區分出是植物學、物理學,還是美學。根據幼兒的提問,我在原有的網路圖《秋葉飄》中,又延伸了一個分枝,增添了新的內容,幼兒獲得了新的知識、新的發現。在主題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表現也比較大膽,有時也會受到年齡的限制,主動生成活動的能力還不夠,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走進幼兒的生活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聲,細心觀察孩子在自發、非正規活動中的表現,及時發現與捕捉教育契機,生成有價值的主題內容,拓展主題網路,並使之豐富和完善起來。圓形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有,無處不見,很多物品都巧妙地利用了形狀特徵的優勢來設計與構造,圓形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生成了《有趣的圓形寶寶》這一個主題網路,在實踐中可以看出幼兒是非常感興趣的,通過各種活動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展示了幼兒的才智。我們更應關注兒童的日常生活,關注日常生活給予兒童的各種發展機會。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價值和意義,關注兒童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疑惑、困難與問題,關注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發展歷程。5、家園合作,拓展主題內容以創新生活陳鶴琴先生就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各自的優劣,且都是對方所不能替代的,只要幼兒園和家庭發揮各自的優勢,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這些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兒童發展。所謂家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在我們實踐的很多主題網路活動中,都少不了家長的配合,正是有了家長的熱心幫助與支持,才能使我們的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使我們的活動日益豐富。如:在《我上幼兒園》這一主題中,就要求家長能放手,相信我們的工作,讓孩子勇敢地面對新環境、新生活。在《秋葉飄》主題中,需要家長和我們一起收集樹葉、水果,利用假期帶幼兒外出尋找秋景。在《有趣的圖形寶寶》主題中,利用廢舊瓶罐、盒子、鉛絲、泡沫等,將廢物變寶,創作出新的作品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有材料的提供,有知識的准備,有成果的展示,獲得的這些知識、經驗、成品都可適用於幼兒的游戲、生活之中,從而創造出新的生活,新的精彩。讓家長投入到孩子的活動中來,成為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夥伴,共同分享生活的樂趣,激發創造生活的熱情。這段時間的學習與實踐,我體會到「主題活動」與我們現今實施的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非常的合拍。它所體現的是當前幼兒教育改革中一種全新的幼兒發展教育理念,順應了幼兒教育改革的潮流,強調了幼兒自己的探索,讓幼兒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學習共同生活和自由表現、表達。在今後的教育活動中,我們應該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以適應新的變化和需要。另外在教育工作中,應該盡量減少預設活動,更好地創設條件、提供材料,引導幼兒產生的與他們生活經驗有關的生成活動,從而順應素質教育的宗旨,把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作為我們的教育目標。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心感悟兒童,努力追求教育之於兒童的最高境界——帶著對兒童的了解、關愛,帶著人格的魅力和靈性,像尋找珍貴的金子一樣去發現與喚醒兒童的潛能,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教育淋漓盡致的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對兒童的摯愛.
❷ 孩子對所有家用電器感興趣並研究,我該如何培養
這是一個好事,不知孩子多大了,你對家電感興趣否?如果你有此愛好再好不過了,可以從小培養並指導孩子,將來孩子一定有出息。如果你不愛好,就給他找一個老師,或和有此愛好的孩子多接觸,培養孩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電路的原理、功能。給他創造條件,有報廢的家電就讓他來拆卸研究,也可以試著讓他來修理一些簡單的家電,如果涉及到220伏電壓,一定要注意安全,給他買一些實用的參考資料和必要的小工具和萬能表,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經驗的積累,將來一定會成為機電領域或電子行業方面的精英。本人在此方面頗有感觸,祝你和孩子成功。
❸ 介紹一種家用電器(500字)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已經進入了許多人的生活。去年,我也有了一台電腦,它給我帶來了很多方便,使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電腦分為三大主件,顯示器,主機和鍵盤。顯示器就是一個大屏幕,像電視機一樣,顯示出各種各樣的圖標。主機是電腦的「心臟」,有兩隻眼睛,一大一小,一隻啟動程序,另一隻重新啟動程序。功勞最大的就是鍵盤了,它包含著26個英語字母,4個方向鍵,10個數字,一些不可缺少的功能鍵。它們各自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主人服務。電腦還有一條小尾巴,就是滑鼠,滑鼠是用來發布指令的,顯示器會聽從它的指令,這就是電腦的神奇功能。
電腦又稱為電子計算機,是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研究才發明來的。電子計算機經過幾代的 「繁衍」成為了 「多才多藝」的電腦。電腦可以上網,網上的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書庫中可以找到自己所喜愛的書籍和文章。聊天室里,我可以隨時和網友聊天,談自己想談的話題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人的性格
別看電腦的身體硬,要是遇到它的剋星--電子病毒,後果將不堪設想。不過你可以打開360殺毒軟體,病毒就可以消滅了,就像是給病人喝葯一樣。 我家的微波爐
我總是想著要有一台機器可以把菜和飯放進去,按一下鍵,到了時間它就自動停下來,菜飯都香香的,而且還很好吃,那多好呀!
不料,今天爸爸媽媽買回了一台我夢想中的機器。剛搬回家,我就像吃了興奮劑一樣,高興極了,很想看一看是什麼樣子的。媽媽打開包裝盒後,我就看見了神奇的微波爐。
我仔細觀察,它是長方體的,外殼呈黑色的。微波爐的前方是一個門,門上有透明的玻璃,透過它可以看到里邊的情況。上方還有一個排氣口,可以把加熱後產生的熱氣排除。門的右邊有許許多多的按鍵:有火力鍵、時鍾鍵、燒烤鍵、重量調節鍵、時間鍵、開始鍵和停止取消鍵。這些鍵都有不同的作用。微波爐的里邊有一個可以旋轉的玻璃托盤,用來放加熱的食物。
如果你想熱飯或燒菜,就把飯或菜放進微波爐專用的碗里,再放進微波爐里,把時間按鍵擰到一定的時間,再按開始鍵就開始運行了。到時間它會自動關閉,熱氣騰騰的飯菜就做好了。
如果你要燒烤的話,就把東西放在燒烤架上,放進微波爐,燒烤就比熱飯要慢得多,大約要十幾分鍾,也是把時間鍵擰到十二或十三,再按燒烤鍵,最後按開始就行了。烤到二三分鍾時,香味就從排氣口裡出來了,讓人直流口水。燒烤好了就更不用說了,真是名副其實的美味佳餚啊!
如果你知道食物的重量,可以按重量調節鍵,它能自己設定時間,這就更方便了。
如果你想快一點做好,還可以加火力呢!
這台微波爐為我們全家人服務,我們全家都喜歡它。
❹ 學習家用電器對幼兒有什麼幫助
活動意圖
大班幼兒有著濃厚的探究慾望,喜歡動手嘗試新鮮事物,家用電器功能的「神奇」常使他們產生操作的願望。本次活動以情景表演為主線,讓幼兒學會使用幾種簡單的家用電器,引導幼兒了解使用的常識,避免使用中發生危險。
活動目標
1.能正確使用家中常用的、簡單的小家電。
2.知道按照電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學會使用前不亂動電器按鈕。
3.感受家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准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搜集攜帶方便的小家電,如小台燈、按摩器、錄音機等,每組一至兩種。
2.蘿卜條(或較脆的物品)若干、小型電風扇、果汁機、水果若干。
3.多媒體教師資源:我可不能這樣做。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准備了好多的小家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分組觀察,嘗試操作小家電,了解家電都有開關。
2。輪流試著打開開關,觀察電器的變化。然後請一名幼兒向全班介紹本組的電器名稱和用途以及打開開關後電器的變化。
(二)由案例——風扇打壞幼兒手指,幫助幼兒了解面對運轉的電器應注意的事項。
1.教師講述案例,請幼兒說一說小波的手指為什麼被打壞。
2.現場試驗:風扇的威力。
教師操作小風扇,將蘿卜條伸進扇頁,幼兒觀察蘿卜條被打斷的現象。
小結:扇頁很薄,通電後高速旋轉,使空氣流動形成風,這讓我們感到涼爽。但旋轉的扇頁就像刀片一樣,能打斷伸進扇頁范圍內的物品。所以正在運轉的風扇很危險,小朋友千萬不要把手伸進風扇中。
3.說一說還有哪些電器會運轉,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觸摸嗎?
小結:正在運轉的電器都很危險,如洗衣機、食品加工機、豆漿機等,小朋友千萬不要觸摸正在運轉的電器。
4.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幼兒安全使用電器的常識。
(1)教師情境式講述:小強看媽媽下班後很累,很想幫媽媽做點事情,可是到了廚房一看,微波爐、飲水機都不會用,這是他該怎麼辦呢?如果他自己亂動,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2)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電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小結:每一種電器都有安全使用的要求,小朋友在使用電器時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在沒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亂動電器按鈕,否則可能傷到自己。
(三)結束部分
師:我們小朋友已經掌握了電器的使用方法,那我們現場製作果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品嘗吧!
活動反思
家電常識是門新課,即沒有課本,更沒有參考資料,教學難度可想而知。針對職業學校的學生厭倦枯燥的講解,喜歡靈活多樣的實踐加實訓教學,幾年來積累了許多媒體課件和視頻資料,在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踐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不怕臟和油,蹲在地下就動手,和坐在教室里判若二人,教學中講的內容,通過實訓,使學生知識掌握的深而廣,並且特別容易記牢。
❺ 你用過哪些能給人帶來極大幸福感的家用電器
當然是空調了,其他可以沒有,這個夏天沒有你試試。所以它是夏天必備。
❻ 家用電器帶來的危害都有什麼
家用電器顧名思義,用電安全是第一位的,家用型電器一般都是以220V電壓,人體專超過36V都會有人身危險,所以屬在用電時一定要主義自身安全。再次是電器的短路也容易引發火災。 現代科學的發展,電器設備也隨之發展,微波爐,電磁爐等等出現,這些電器也給人們造成一定的電場輻射,在使用它們的時候也要有所注意一定要按照操作說明來。
❼ 小班語言教案家用電器的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導入部分,我通過使用自己家裡的吹風機,引發了孩子們對活動的興奮,我的提問還沒說,他們就開始主動站起來說:「老師我家裡也有吹風機,這是洗好頭,用吹風機一吹頭發就會干。」「老師,吹風機理發店裡有許多。」「老師,那個插頭用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會觸電!」孩子們的說的慾望很強,思路也很寬,這給活動帶來了好的開端。
在介紹自己家裡的家用電器時,孩子們踴躍發言,在了解家用電器的用處時,我們以邊看視頻中的家用電器,邊討論家用電器的用處,在直觀的畫面中孩子們的興趣也被調動了,每播放出一樣家用電器孩子就會積極討論其用處。像電視機、電冰箱、微波爐、空調、洗衣機等大家在相互補充中,了解了這些家用電器全部用處,如在討論洗衣機的用處時,許多孩子都圍繞洗衣機能夠洗許多東西,在討論家用電器的用處時,孩子們不僅能夠說出家用電器的用處,同時也能夠結合生活經驗,談論到使用時的注意點。
在討論安全使用家用電器時,孩子們從好幾個方面展開。有的幼兒說家用電器的插頭不能碰;有的幼兒說了幾種我們小朋友不能使用的家用電器,如電熨斗、電飯煲、電水壺等;有的幼兒說出了一些我們小朋友可以使用的家用電器,如空調開關、電視機、電冰箱等一些可以不接觸電源的家用電器;還有的幼兒說出了一些危險動作如插頭上不可以碰到水,使用電水壺、電熨斗等家用電器時不可以離開……
整個活動下來,活動氣氛很活躍,活動效果也很好,因此我想:幼兒的活動應該選擇較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進行,這樣的話,幼兒感興趣,願意參與到活動中來,教師組織活動時,也能省時省力,取得較好的活動效果!
❽ 科學大班活動反思家用電器有哪些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家用電器的特點和用途,培養幼兒對科技產品的興趣。
2、知道內基本的用電常識,培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重點:初步了解家用電器的特點和用途,培養幼兒對科技產品的興趣。
活動難點:知道基本的用電常識,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准備:小朋友的書中班(上)啊拉寧波
活動流程:
(一)認識常見的家用電器。
請你說一說,你家的哪些用具是需要用電才能工作的?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家用電器。
(二)了解各種家用電器的用途和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