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馬蘭仕7電路

馬蘭仕7電路

發布時間:2021-03-12 21:13:59

Ⅰ 我有一台先鋒LD機與馬蘭仕功放LD很小聲而放CD很正常,請教高手指教

一般LD音頻具有模擬和數字的兩種模式,既然cd播放正常,說明你的LD是在模擬音頻的模式下播放的,所以你試著把LD的音頻模式切換到數字模式下試試看,如果還不行的話可能是數模轉換模塊有問題了。

Ⅱ 馬蘭仕PM481功放自帶音頻解碼器嗎

找不到該型號放大器。是你晶體管放大器還是電子管的?如果是晶體管的,你這故障是中點電壓偏移的太大了造成的音箱保護電路動作,你檢查一下中點電壓。應該是管子工作性能不穩定了。電子管的馬蘭士電路圖倒是有一個。給你發上來吧,不知道有用沒用。

Ⅲ pm711馬蘭仕輸入電壓是220伏嗎

馬蘭士八十年代末生產的帶收音和杜比定向邏輯解碼電路的五聲道功放。解碼電路已經落後,但作為立體聲功放與國內普通一兩千元的功放不分仲伯。聲音特別甜美,自我感覺還是73實用

Ⅳ 馬蘭仕功放怎麼調低音

功放是什麼型號的?找Bass這個旋鈕,或者在遙控器上面板上調整Tone,里頭有低音。也許是音源沒有低音,換張CD或換別的音源試試。如果還是沒有,裡面音調電路有問題了,聯系售後予以維修。應該是耦合電容問題。

Ⅳ 馬蘭的主要成就

1981年12月初:赴港演出《女駙馬》,當選全國人大代表,1982年出席會議。
1982年:排《龍女情》。
1982年開拍的《西遊記》:在劇中扮演唐僧的母親、丞相的女兒殷溫嬌。
1983年元旦:《龍女情》於合肥上演,後在河南鄭州、洛陽等十個地市和黑龍江省的大慶市先後公演六十餘場。
1984年2月底:電影《龍女》殺青。
1984年:參加央視春節晚會。
1984年11月15日-1985年1月12日:安徽省首屆戲劇節,《風塵女畫家》參加演出,獲劇本二等獎,演出一等獎。
1985年:馬蘭獲全國黃梅戲中青年演員廣播大獎賽第一名,經全國廣大聽眾投票選出(按得票多少為序):馬蘭,陳小芳,黃新德,吳瓊,韓再芬,潘啟才,劉紅,丁同,江麗娜,劉廣慧。
1985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86年4月:《無事生非》在上海演出(莎士比亞戲劇節)。
1986年9月1日-9月12日:《無事生非》在首都人民劇場上演。
1986年9月12日晚:《無事生非》在中南海演出。
1986年10月13日晚9點30分:《無事生非》在人民大會堂演出(伊麗莎白會見)(演出前,馬蘭作為演員代表參加了李先念主席為歡迎女王舉行的國宴)。
1987年:榮獲第四屆全國戲曲梅花獎(主演莎士比亞戲《無事生非》)。
1988年3月11日:馬蘭主演的電視劇《嚴鳳英》於中央台播出。
1988年春節:黃梅戲音樂電視劇《西廂記》於中央台播出,第六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戲曲片創新獎。
1988年5月:馬蘭、黃新德出訪西德。
1988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1988年:榮獲中國電視「金鷹獎」、「飛天獎」最佳女主角獎(主演電視連續劇《嚴鳳英》)。
1988年:拍攝《劈棺驚夢》。
1989年:《羅帕記》全國首屆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 十佳之首 (近千名黃梅戲青年演員參加初賽,126名演員進入復賽,46名演員進入決賽,通過四場決賽精選出「最佳演員」10名,「優優演員」32名,「優優新苗」4名)。
1989年: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989年10月出席受獎大會。
1990年:黃梅戲音樂電視劇《遙指杏花村》獲全國第十屆電視劇《飛天獎》二等獎,全國第五屆戲曲電視劇多本劇二等獎 ,全國第三屆「烏金獎」特等獎。
1991年4月:《紅樓夢》整體構思。
1991年6月6日:《紅樓夢》初稿寫成,後經修改,7月23日起進入120餘天的創作主攻階段 (演員邊到街頭賑災邊排戲)。
1991年8月2日:馬蘭、黃新德赴京賑災義演。
1991年11月24日晚:《紅樓夢》在合肥長江劇院演出,後赴南京、北京、上海、武漢、長沙、廣州、深圳等市區演出八十餘場(統計截止到1992年)。
1992年:參加央視春節晚會。
1992年3月:《紅樓夢》進 中南海懷仁堂 演出兩場(當時還不曾有戲被邀連演兩場) 《紅樓夢》獲1991年度「五個一工程」獎,馬蘭獲「文華獎」,「白玉蘭」獎。
1992年4月:《紅樓夢》因故停演10個月。
1993年10月:《紅樓夢》赴香港演出。
1993年-1994年:《梁祝》第四、六兩場在香港、澳門、深圳演出,第三場在中央電視台1994年戲曲春節晚會中播出,《梁祝》全劇在合肥、新加坡、台灣演出。
1997年:參加央視春節晚會,表演《女駙馬》選段《狀元府》。並與白燕升共同主持央視春節戲曲晚會。
1999年1月18日:黃梅音樂劇《鞦韆架》在安徽劇院上演。
1999年6月8日開始:黃梅戲《鞦韆架》在北京長安大戲院 演出六場,後急加兩場 (馬蘭下榻國際飯店)。
1999年7月10日:《鞦韆架》在淄博劇院演出。
1999年:馬蘭赴美國演出。
2000年:馬蘭赴台灣演出《紅樓夢》、《鞦韆架》。
2000年12月:與吳鳳花合作表演黃梅戲.越劇《十八相送》(央視錄制)。
2002年6月9日9點30分:錄制央視《藝術人生》 (入住梅地亞中心)。
2002年9月:與白燕升在福州一起主持央視戲曲頻道中秋戲曲晚會。
2002年11月:參加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安徽慰問演出。
2003年9月:參加陝西衛視晚會,演唱《鄉音已改》。
2005年2月:參加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守歲大觀園》。
2005年3月:在湖南衛視楊讕《天下女人》做嘉賓。
2005年3月:在江蘇衛視《女人百分百》錄制專輯。
2005年11月:參加廣州·深圳中華戲曲名家演唱會,演唱《如此紅塵》。
2006年2月:在河南衛視《梨園春》當評委。
2006年6月:在湖北擔任「八藝節」劇目評選評委。
2006年9月:在鳳凰衛視錄制節目,《鏘鏘三人行》之《中秋節里話習俗》。
2006年10月:第二次參加廣州·深圳中華戲曲名家演唱會,演唱《女駙馬》。
2007年:榮獲美國紐約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和美華協會頒發的「亞洲最傑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並於2008年1月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領獎。
2007年6月:參加走進餘姚-戲苑百家演出。
2007年12月:錄制《戲苑百家·情歸何處·馬蘭》訪談節目。
2008年1月:和白燕升在合肥主持吳瓊演唱會(暨五朵金花回家)。
2008年3月:上海參加《非常有戲》。
2008年4月:《戲苑百家·情歸何處·馬蘭》訪談節目播出。
2008年12月12日-15日音樂劇《長河》在上海演出。
2008年:參加錄制《文化主題夜》《陳蓉博客》《長河排練記錄》《魯豫有約》等節目。
2009年春:主持上海戲劇學院戲曲音樂劇專業在全國各地的招生工作。
2009年5月:戲苑百家----長河漫漫·馬蘭訪談節目播出。
2009年9月:應邀擔任「越女爭鋒」決賽評委。
2009年9月:參加湖北省第七屆黃梅戲藝術節,觀看黃梅戲《李四光》。
2009年12月10日:上海財經大學甲申講壇第六期暨中國十大文化藝術名家話六十年之中國系列講座開講,馬蘭老師應邀作了題為「黃梅戲藝術印象與人生」的講座。
2010年1月29日:赴北京參加2010「尋找鄧麗君傳人」 暨「紀念鄧麗君大型音樂會」。同時參加的還有金鐵霖、王立平、吳雁澤、李雙江、朱逢博、劉秉義、薛偉、莫華倫、張亞東、小柯、夢鴿、韓紅、蔡國慶等藝界名流。
2010年4月7日:參加第2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頒獎晚會,和尚長榮宣讀「最佳主角獎」,並與白燕升共同演唱黃梅戲《風塵女畫家》選段《海灘別》。
2010年8月14日:赴上海參加越劇名家何賽飛新專輯簽售儀式。同時參加的還有著名作曲家何占豪等。
2010年8月16日:農歷七夕,赴河南參加《梨園春》第600期特別節目,與白燕升對唱黃梅戲經典唱段《海灘別》。
2010年11月21日:參加梨園春612期-第7屆蘭花獎頒獎晚會-蘭花賦,和閻肅頒獎。
2011年2月13日:在北京BTV參加《八大劇種名家名段演唱會》,唱女駙馬,及與白燕升對唱黃梅戲經典唱段《海灘別》。
2011年2月:在武漢的湖北劇院,與白燕升一起觀看楊俊的新戲《妹娃要過河》。
2011年8月23日:由「劉詩昆孫穎締造非凡會所」主辦的「幽默的高品質生活」徵文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儀式由劉詩昆親自主持,馬蘭到場參加。
2012年1月19日:馬蘭在貴州參加貴州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根深葉茂貴州情」,演唱女駙馬和黃梅調遠山含笑。
2012年2月21日,以黃梅戲名角馬蘭名字命名的「馬蘭戲劇工作室」,在上海市閔行區古美路街道成立。 馬蘭演出的黃梅戲劇目:舞台劇《女駙馬》、《龍女情》、《風塵女畫家》、《無事生非》、《遙指杏花村》、《紅樓夢》、《梁祝》、《鞦韆架》、《百花贈劍》,影視劇《龍女》、《嚴鳳英》、《西廂記》、《劈棺驚夢》、《遙指杏花村》。
馬蘭演出或錄制的眾多老戲、小戲及新創曲目:《天仙配》、《牛郎織女》、《小辭店》、《打豬草》、《夫妻觀燈》、《王小六打豆腐》、《戲牡丹》、《春香鬧學》、《桃花扇》、《白蛇傳》、《蘇詞新曲》等等。 迎風怒放傲黃梅
歷久奇葩永純香
委婉飄逸如行雲
清新悠揚似流水
在二十世紀最後的二十年裡,馬蘭憑借她的綜合素質使黃梅戲變得典雅、大氣。她的舞台呈現,品味高雅而又充滿生命力,把傳統藝術和現代精神結合得恰到好處,並且黃梅戲本身所固有的清新質朴、天然可愛的特點依然還在,於是,與時俱進的黃梅戲擁有了更加寬闊的舞台和更多層次的觀眾。無論是《女駙馬》、《小辭店》這樣的老戲,還是《風塵女畫家》、《無事生非》、《紅樓夢》這樣的新編劇,統統都打上了「馬蘭特質」。馬蘭在舞台上的存在感是極強的,她就是戲中魂。她在舞台上的所有表演、對人物的刻畫,不僅絲絲入扣、細膩傳神,而且一直自然地詮釋著典雅大氣。馬蘭音域寬,唱法靈巧多變,唱腔朴實清麗,動之以情,不尚華麗與雕琢,自然灑脫圓潤。因而馬蘭戲路廣,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光彩照人的成功角色,這些角色若失去其所蘊含的「馬蘭特質」,將黯然失色。她的唱腔純朴,灑脫,不事雕琢,有種返璞歸真的樸拙;她的表演入情入理,細膩傳神,有種玲瓏剔透的靈性。看馬蘭的黃梅戲如同欣賞一幅氣韻流動的書法作品,單看局部,或巧或拙,不盡相同;感受全局,濃淡疏密,和諧統一。可以說,馬蘭的黃梅戲達到了一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很難超越的高點。
戲曲藝術家必須有自己獨特的鮮明的個性才能創造出與眾不同有生命力的作品,而這樣的作品因為打上了藝術家個性的「烙印」而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是別人不能復制的。馬蘭的唱、念、做、舞頗具大家風范,其表演突出了馬蘭純正、朴實、大氣、幽遠的個性----馬蘭特質。馬蘭以她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國內外廣大觀眾的喜愛。馬蘭是繼嚴鳳英之後的又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大師,馬蘭的藝術永恆! 縱觀馬蘭的表演藝術歷程,除了人們常常贊譽的扮相俊美,唱腔甜潤以外,呈現著兩個鮮明的外在特點:
其一,她主演的劇目不太多,卻演一個成功一個,不是以多取勝,而是以精見長。如果說《女駙馬》有嚴鳳英的表演可以模仿,借鑒,那麼《龍女情》,《風塵女畫家》《無事生非》《紅樓夢》《鞦韆架》中的海雲花,張玉良,李碧翠,賈寶玉,楚雲等形象卻無可依傍,完全是馬蘭的獨創,而且創造得十分成功,使的觀眾對這些本來陌生的劇目由熟悉到鍾愛,成為新時期黃梅戲的劇目精品。這既是馬蘭表演藝術的成就,也構成了她的表演藝術的一個外在特徵。
其二,馬蘭的表演藝術又呈現著從成熟到獨創的跳躍性發展軌跡。《龍女情》中的海雲花美麗,善良而多情,性格還比較簡單,傳統因素較多,馬蘭在這個人物身上既體現唱,念功夫,同時也注意到用細節動作表現人的內心情感,如「洞房」一場中偷揭蓋巾窺視姜文玉以及含情脈脈而又擔心疑懼的眼神運用,都表明馬蘭在主演此劇時藝術上的成熟。而從《風塵女畫家》開始,她扮演的人物或生活經歷跨度大,或性格復雜,並且沒有可以參照借鑒的對象,完全靠自己的創造。可喜的是馬蘭在這些角色面前,沒有退卻,而是激發了自己的創造力,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從《風塵女畫家》到《紅樓夢》,她的創造力一現再現,她的表演藝術也伴隨著新的劇目,新的人物邁上更高的台階,不僅再現了劇作家創造的人物形象,甚至還豐富和彌補了文學形象。
《風塵女畫家》對張玉良的刻畫,從她少女時代淪落風塵起筆,到她事業成就客老巴黎落筆,不惟時間跨度長,而且寫出了她在事業與愛情,個性的伸張與封建觀念的壓抑多種矛盾交織中的憂愁,苦悶,抗爭的多重情感。《無事生非》本就從個性化塑造的聖手莎士比亞筆下移植改編而來,劇中的李碧翠(即原作中貝特麗絲)既善良,又樂觀,她的心中蘊藏著火一樣的熱情,外在的特徵卻是潑辣,鋒利,令人不可親近。《遙指杏花村》中的紅杏同樣是一個復雜的人物,敢愛敢恨,敢笑敢怒,又柔情似水。《紅樓夢》是被魯迅稱為打破了以往小說「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經典小說,賈寶玉正是其中性格最復雜的人物,與林黛玉相處,始則帶著兒童的天真,繼則朦朧滋生愛心,最後徹心透骨的把愛情交給了林妹妹。而在愛的過程中,又夾雜著對封建家庭的叛逆,對人生道路的選擇諸種思想,情感。這些人物形象,在嚴風英的時代尚未出現,而馬蘭卻必須在舞台上再現出來。她捕捉人物性格中不同色調的火花,扣緊人物思想感情變化的瞬間流程,並用唱腔和表演動作將它們傳達給觀眾。
《風塵女畫家》中,她懷抱琵琶,雙眉低垂,步履拘謹的出場,一個被受社會欺凌,在社會底層討生活的少女形象立即深植與觀眾的腦海之中,拂之南去。隨著張玉良生活經歷的不斷延伸,馬蘭緊緊把握著人物性格基調,悲時催人淚下,喜時也能讓人感覺到悲的陰影。無事生非中,她把李碧翠性格的三個層次表演的清晰而生動:與白力荻和其他人物的爭辯,唇槍舌劍,如針如刺,機智潑辣,痛快淋漓;落入情網之後,則纏綿繾綣,不能自拔,雖然還犀利,還機智,卻已經溫柔幾分;在妹妹海蘿暗算,愛情出現危機時,馬蘭又將其機智,善良的性格充分展現出來,在海蘿「假死」的真戲假做中,她十分恰當地把握這表演的分寸,把戲演的妙趣橫生。在《遙指杏花村》和《紅樓夢》中,馬蘭也實在充分把握人物性格和復雜性的基礎上,發揮唱念優勢,將人物演得大喜大悲,出神入化,贏得了專家和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
除了舞台表演,馬蘭在影視藝術的天地中也慎重的進行著藝術創作。馬蘭的舞台表演與走上銀幕相隔時間並不長,她主演的第二部戲《龍女情》在舞台演出不久,即被搬上銀幕。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電視逐漸普及,相當多的演員,紛紛離開舞台,在電視劇中一顯身手。馬蘭拍攝《龍女》於前,如果全力走影視這條路,或許對她個人的成名更為有利,然而她依然像對待舞台劇目一樣,有自己的眼光,顯示了慎重態度。她演的電視劇同樣不多,僅《西廂記》《劈棺驚夢》《遙指杏花村》《嚴鳳英》四部作品,部部精品。在《嚴鳳英》一劇中,為了塑造好角色,她反復揣摩銀幕上的嚴鳳英形象,大量閱讀有關嚴鳳英的文章和資料,為藝術創造作了充足的准備。她像嚴風英一樣,以對藝術的執著精神和對人物的摯愛之情去演嚴風英,將自己的藝術悟性,理性認識和黃梅戲舞台表演的功底融注在嚴鳳英形象塑造中,把嚴鳳英在舊社會的悲,在新社會的喜以及遭受迫害含冤之死前的痛苦心靈演得淋漓盡致,令觀眾潸然淚下。《嚴鳳英》將馬蘭與嚴風英的名字緊連在一起,人們在劇中所看到的,除了嚴鳳英這位傑出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的一生坎坷輝煌的歷程外,也看到了作為新一代表演藝術家馬蘭的表演才能和藝術風采。
在表演藝術理論中,有本色演員和性格演員之分。本色演員運用本人的容貌體態氣質個性創造角色,而性格演員能對自己所創作的每一個角色按人物性格作各不相似的形象創造,人物形象中沒有演員自己的氣質因素。馬蘭的早期表演,本色意味明顯,無論是馮素珍還是海雲花,都是古代女性,與馬蘭恬靜的性格相吻合,她自己的個星氣質與角色形象之間差距不大。但從張玉良到賈寶玉,每個人物與她的個性氣質都相距深遠,或悲或喜,或柔或剛,要表現好這些人物,對於性格偏於恬靜而且缺少生活經歷的馬蘭難而又難。然而,馬蘭非但沒有退卻,反而因此激發出強烈的創作慾望和激情,李碧翠、紅杏、賈寶玉,這些人物的性格難度一個比一個大,而馬蘭演來一個比一個出色,她不僅再現了劇作家創造的人物形象,甚至還豐富和彌補了文學形象。這種創作中的反差既表明馬蘭戲路子寬,更顯示了她身上所蘊藏的藝術潛力。從《風塵女畫家》開始,馬蘭的表演由本色化向性格化的高一級台階不斷騰躍,並終於步入表演藝術的佳境,她已足以代表二度輝煌的黃梅戲女演員的最佳表演水平,反之,她的出色表演也構成了黃梅戲二度輝煌的一束絢麗的光彩。 馬蘭,為什麼你在舞台上這么亮?!馬蘭,她是用自己的人生積累和全部的生命能量,來展現劇中人物的光彩,她在台上,就有了一種攝人心魄的亮度。
——曹禺
馬蘭,1962年出生於安徽太湖,祖籍安徽壽縣。1980年畢業於安徽藝術學校黃梅戲表演專業,選拔到安徽省黃梅戲劇團。主演過《龍女》(舞台及電影)《風塵女畫家》《無事生非》《遙指杏花村》《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鞦韆架》等新劇目;在電視劇《嚴鳳英》中飾演嚴鳳英,主演過黃梅戲音樂電視劇《西廂記》等,獲得過「梅花獎」「文華獎」「白玉蘭獎」「金鷹獎」「飛天獎」及美國「金猴獎」等表演獎的女主角獎。她是繼嚴鳳英之後黃梅戲中最傑出的旦角演員。
——金芝、楊慶生《中國國粹藝術讀本·黃梅戲》
人們常以《紅樓夢》《無事生非》作為代表作,以馬蘭與黃新德作為代表人物,把20世紀80年代概括為黃梅戲的第二個黃金時段,或曰「梅開二度」。但50年代時,是在戲曲整個漲潮聲中崛起,這次則是自80年代初就顯露出所謂「戲曲危機」,出現「夕陽論」、|「消亡論」、「美死論」的日益嚴峻的落潮聲中顯現的「惟見黃梅俏」。
——金芝、楊慶生《中國國粹藝術讀本·黃梅戲》
紅線女寫過一篇黃梅戲《紅樓夢》的「學習手記」,題為《成功的闖關與改革》,以敏銳的審美感覺和生動的筆墨,描述了這出戲獨有的藝術魅力,對於馬蘭則深加贊揚,稱之為嚴鳳英之後「出色的藝術火炬接力遞送者」。
——粵劇大師紅線女
台灣人把黃梅戲叫「黃梅調」,自從馬蘭在台灣演出後,台灣人就更加喜歡黃梅戲了,所以說是她最先架起兩岸戲劇溝通的橋梁,馬蘭在台灣家喻戶曉,家家哼唱黃梅調!
——白先勇
當然首推馬蘭和黃新德了,他們配合默契,表演到位,唱腔的韻味濃郁,聲情並茂,又是一對黃金搭檔,多好啊!馬蘭是非常有才華的演員,形象好,形體漂亮,表演深入淺出,在表現人物方面更是有獨到之處。
——時白林
我必須承認,馬蘭是個非常優秀的、非常有品位的藝術家,她的素質,她的氣質,包括她的演出的這個水準,我覺得恐怕不是什麼人都能取代和超越的。
——黃新德
馬蘭在香港成功演出《女駙馬》回來以後,在實戰中,在磨練中,她一天天成熟起來,演唱方面的進步非常明顯,在台上更有信心。可以說馬蘭的潛質和聰慧得到了完全的開啟和充分的釋放,彷彿過了冬眠期突然蘇醒過來!她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汗水也得到了回報,她最終站在了當代黃梅戲藝術的巔峰,這也是順理成章的。
——黃新德《萍蹤浪跡幾度秋-我的梨園記憶》
馬蘭天生麗質,風度翩翩,如空谷幽蘭,品位一流,是黃梅戲梅開二度的代表人物。盡管她已經離開舞台多年,但在觀眾心目中、在藝術圈內,她的聲望猶在,她至今是黃梅戲界一座無法替代、難以逾越的高峰。甚至隨著歲月流逝,她的作品、她的為人,更加散發出濃郁的清香......
——黃新德《萍蹤浪跡幾度秋-我的梨園記憶》
這部書中,另一處篇幅較大的章節是記述新德先生與馬蘭女士的合作過程。他與馬蘭搭檔多年,每每搭檔一個戲,都要相互切磋藝術上的長短優劣,都要相互砥礪表演上的成敗得失。正是這種文化層面上的磨合與配合,使他們互補並進,默契有加,相得益彰,攜手托起黃梅戲藝術史上的一個高峰時期。
——黃新德《萍蹤浪跡幾度秋-我的梨園記憶》之唐躍《梅花二弄聲入雲》(序)
此次來深參演的馬蘭是劉雲程心目中最出色的黃梅戲藝術家,可以說還沒有人能超過她在黃梅戲表演上的成就。尤其是馬蘭演唱的《紅樓夢》,更是黃梅戲歷史上里程碑式的劇目。
——《徽州女人》編劇劉雲程
在我還是很小的時候,她(馬蘭)已經紅遍大江南北了。我們也很崇敬她,看著她一出戲一出戲展示給大家,我是非常喜歡她,我就覺得作為一個戲曲演員,她在塑造人物的功力上非常深厚,不是一味的展示我們傳統藝術的那種形式的東西,程式化的東西。
——袁慧琴
馬蘭的藝術魅力來自特有的、和諧的「詩意」,看她的演出,好象在讀著一首首不盡相同但又風格統一的詩。
——劇作家金芝
古人唱曲兼唱情,今人唱曲只唱聲。馬蘭,她不是只唱聲,也不只是兼唱情,她是有了今天表演的新的高度,她是產生了真正的人物心理形體動作,她是以賈寶玉的立場在那兒想,在那兒傾訴,她就驚心動魄地唱出了那種境界。
——黃梅戲《紅樓夢》導演馬科
形象地說,馬蘭和她的黃梅戲已經走在了這個劇種的最前頭,產生的影響一度超越了劇種本身。
我認為馬蘭是當代黃梅戲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某種程度上她甚至超越了嚴鳳英。如果她不是我敬重的藝術家,如果不是藝術上可交流可過心的朋友,我不會如此在意一個人的去留。古人講: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白燕升
五朵金花排名第一的,理所當然是馬蘭,第一確定了,其她也就無所謂前後了。馬蘭那種特有的大氣與高貴是其她人不具備的。
——吳瓊
她這種與生俱來的魅力不僅表現在藝術上還表現在做人上。我欣賞她獨特的氣質,圈中那些人雲亦雲和風吹易擺的事與她毫不沾邊。
——楊俊

Ⅵ 怎樣才算純甲類功放馬蘭仕和安橋算是么。

所謂甲類或純甲類功放,實際是按靜態工作點分類的功放中的兩個子類。而按照這種分法,常見的HIFI功放可分為包括甲類功放、純甲類功放、乙類功放、甲乙類功放四大類。 簡單來說,他們的區別只在於功放在接收到正弦信號時的工作狀態,再通俗點說,就是功放是否一直處於工作狀態。在這里,甲類功放甲類放大器的功率輸出管在信號的正、負半周均處於導通狀態,全周期處於導通的工作狀態,不存在開關失真和交越失真,但靜態電流相當大,工作效率較低,成本較高。它的好處是聲音好聽,但效率不高,因為功放在沒有輸入信號的時候仍然空轉,實際上長時間處於一種待機工作狀態;純甲類功放,則是一種比甲類功放更講究的功放。它與甲類功放的區別就在於,在甲類的基礎上加了正反饋控制,目的是使功放始終保持在峰值狀態運作,這樣聲音的效果更好,但效率也就更低;而乙類與前二者的最大分別就是在設計時考慮更多的是工作效率,不給功放輸出管加靜態電流,有信號時工作,沒信號時就不工作,對於聽者而言,就會因這種切換中的失真,而產生耳朵坐過山車的感覺;而甲乙類功放,顧名思義則是對甲類和乙類兩者的整合。它在對電路設計時,給三極體加了很小的偏置電流,減少了失真。這樣,從聽音效果上力求偏向甲類,而在使用效率上偏向乙類。 說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問,那麼是不是純甲類一定好過甲類,甲類又好過甲乙類,甲乙類又好過乙類呢?牽你右手的回答是,未必。作為HIFI發燒友,唯一可以馬上出局的是乙類功放。作為其他三者,各有各的特色。何況只從參數去看功放,本身就是不客觀的。在功放的選擇更多的還是發燒友們自己用錢包衡量性價比,同時用耳朵收貨,不要輕易在甲類和純甲類前迷失方向,畢竟它們只是兩種設計思路而已。
馬蘭仕和安橋屬於甲乙類功放。

Ⅶ 馬蘭和余秋雨結婚了

馬蘭和余秋雨結婚了。余秋雨的前妻李紅1979年和余秋雨結婚,1984年誕下女兒,1992年7月和余秋雨離婚,馬蘭是余秋雨的第二任妻子。

馬蘭,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囊括國內舞台劇、電視劇全部最高獎項;榮獲美國林肯藝術中心、紐約市文化局、美華協會聯合頒發的「亞洲最佳藝術家終身成就獎」。馬蘭主要的舞台劇演出,大多由余秋雨親自編劇。夫妻倆主要居住在上海。

(7)馬蘭仕7電路擴展閱讀

1980年馬蘭從安徽藝術學院畢業,分配進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工作。1982年在開拍的《西遊記》中扮演唐僧的母親。1983年元旦主演的《龍女情》在合肥上演。1984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1986年10月13日作為《無事生非》的主演,馬蘭在演出前作為演員代表參加了李先念主席為歡迎伊麗莎白女王舉行的國宴。1988年3月11日主演的電視劇《嚴鳳英》在中央台播出。1988年春節主演的黃梅戲音樂電視劇《西廂記》於中央台播出。

1991年11月24日《紅樓夢》在合肥長江劇院演出,後赴南京、北京、上海、武漢、長沙、廣州、深圳等市區演出。1997年主持央視春節戲曲晚會。2002年6月9日錄制央視《藝術人生》 節目。2009年春主持上海戲劇學院戲曲音樂劇專業在全國各地的招生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余秋雨

Ⅷ 壁掛音響功放怎麼接

如果只是放音樂,只需要2.0的音箱和功放。即使用了5.1或7.1,環繞音箱也沒聲音啊,除非你播放DTS音樂才會有6條獨立音軌,但DTS音樂很少,而且大部分音樂都不好聽。檯球房對音樂的要求不高吧,而且聲音也不會開太大。個人感覺Bose C5或惠威M50W就可以吧?體積小,不佔地。當然用B&O就更顯檔次了。二手功放和音箱不太了解,我以前也買過二手日本功放,用了不到一年就壞了,估計是後期維修過的,總之二手商品需要碰運氣。你若堅持獨立功放,可以選天逸ad86sed配書架箱(如惠威M1),電腦的獨立音效卡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的功放有數字解碼功能,可以選一個帶光纖或同軸介面的音效卡,聲音更干凈一些。

Ⅸ 馬蘭仕功放6000元級別與2000元級別有何區別

功率不一樣,解碼技術不一樣。就像5萬元的轎車與20萬元轎車的區別。

閱讀全文

與馬蘭仕7電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廊坊光明西道傢具城搬哪裡 瀏覽:812
家電類模具要注意哪些 瀏覽:359
番禺買家電哪裡買好 瀏覽:829
翻新的輪胎怎麼認 瀏覽:591
東莞盈豐傢具 瀏覽:497
網址唄自家電腦給屏蔽了怎麼辦 瀏覽:149
綦江沙溪路家電維修店 瀏覽:334
明式傢具八病 瀏覽:68
傢具最便宜在哪個月份 瀏覽:440
雪而棉家居服 瀏覽:473
沈陽三星手機特約維修中心 瀏覽:146
江陰海爾冰箱維修電話 瀏覽:933
下次要做防水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240
家用電器處理辦法 瀏覽:254
謝瑞麟手鏈壞了維修怎麼辦 瀏覽:657
掃碼全自動洗衣機維修視頻 瀏覽:343
蘋果維修點瀟湘人瑞 瀏覽:676
城建浦電路 瀏覽:384
合肥創維電視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488
維修流量及注意哪些事項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