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子工業的特點
技術進步快從1916年開始生產電子管起,無線電工業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階段。從1946年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計算機技術飛速進步,正在向巨型、微型、智能化和網路化方向發展。
應用范圍廣電子工業產品進入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各個領域。知識、技術、資金密集;產品附加值高,經濟效益好;已突破製造業的范圍,形成了軟體、服務、信息等新興產業;許多國家都把電子工業的發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作為一個帶頭產業。 1、產品屬於知識、技術密集型產品,科技含量高。
2、一般為自動化生產線生產,自動化生產水平高。
3、產品零部件品種、型號復雜,自製與外協並重。
4、產品競爭激烈,升級換代迅速,產品研發投入大。
5、產品注重節能和環保以及與國際標準的接軌。 電子產品生產過程有圍繞產品結構組織生產,也有按專業化特點組織生產,其生產形式既有裝配生產,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批量生產,又有連續生產、混合式生產,大批量生產。
1.裝配生產,是一種流程式產品裝配線。其產品上所需零部件或元器件大都由供應商提供,少量的主要件自行生產,產品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裝配整機測試合格出廠。也有的完全按照工藝過程自動流水線裝配成一個標准部件產品出廠。這種裝配生產特點是生產周期短,上市快。
2.大批量生產,是一種典型的備貨生產,生產的產品大都是標准型產品,都屬於大批量生產。產品裝配是按流水線裝配,其生產節拍與工藝裝備都是固定的。這種大批量生產特點是產品製造生產周期短,上市快。
3.混合式生產,是一種既有離散加工生產,又有流程式裝配線。其產品零件從原材料投入加工成零件,然後將零件和采購件按需分配到流程式裝配線,組裝成產品。這種混合式生產方式被電子、電器、電訊等行業廣泛採納。
4.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是一種適合市場與客戶需求的產品生產,其生產特點為品種多批量小,隔一定的時期重復生產同一種產品。生產方式採用離散型加工、裝配,生產控制有一定難度,生產過程經常出現瓶頸資源和等缺料缺件現象,以靠調度來緩解生產。為不使生產中斷,常通過加大庫存量來調節生產。
5.流程式生產,是一種完全按工藝流程順序連續加工而裝配成產品,從原材料投入加工成零部件與零部件組裝成產品。這種流程式產品生產廣泛地被電子行業、機械行業、化工行業等許多行業的採納。
『貳』 簡答什麼是電路原理圖有什麼特點
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電路圖是人們為研究、工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准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由電路圖可以得知組件間的工作原理,為分析性能、安裝電子、電器產品提供規劃方案。在設計電路中,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通過調試改進、修復錯誤、直至成功。採用電路模擬軟體進行電路輔助設計、虛擬的電路實驗,可提高工程師工作效率、節約學習時間,使實物圖更直觀。
『叄』 電路有哪三種狀態,各有何特點.
原發布者:zhanglijianqw
1.電路有三種狀態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狀態、開路狀態、短路狀態2.不是電路三種狀態的是(D)A、工作狀態B、開路狀態C、短路狀態D、
過電流
狀態3.電源允許被短路。錯4.一直流電源,其額定功率為,額定電壓,內阻為,
負載電阻
可調。試求:(1)額定工作狀態下的電流及負載電阻;(2)
開路電壓
U0;(3)
短路電流
。(1);(2)(3)求圖所示電路中
電流源
兩端的電壓及通過
電壓源
的電流。(a)(b);5.電源是電路中提供______的或將其它形式的
能量轉化
為_______的裝置。電能電能6.連接電源和負載的部分統稱為中間環節,它起__________的作用。傳輸和分配電能7.電池是把____轉換為電能的裝置,而發動機是把_____轉換成電能的裝置。
化學能
機械能
8.電路一般都是____、_____、______由等三個部分組成。電源、負載、中間環節9.連接電源和負載的部分統稱為中間環節,它起__________的作用。傳輸和分配電能10.電路的功能總的來說包括和_兩部分。進行電能的傳輸、分配與轉換信號的傳遞與處理11.常見的直流電源有_____、____、_____等。
干電池
、蓄電池、
直流發電機
12.中間環節包括
________________
___等。導線和電器
控制元件
13.連接電源和負載的部分統稱為(C)中間環節14.電路的功能不包括(D)A、電能的傳輸B、分配與轉換C、信號的傳遞與處理D、電能的利用15.不是電路基本組成部分的是(D)。A、電源B、負載C、中間環節D、支路16.(A)是電路中提供電能的或將其它形式
『肆』 汽車電路的特點是什麼
汽車電路的特點:
1、兩個電源
所謂兩個電源,就是指蓄電池和發電機兩個供電電源。蓄電池是輔助電源,在汽車未運轉時向有關用電設備供電;發電機是主電源,當發電機運轉到一定轉速後,發電機轉速達到規定的發電轉速,開始向有關用電設備供電,同時對蓄電池進行充電。
汽車中發電機與蓄電池並聯,所以才組成完整汽車電路的電源。蓄電池是一個可逆的直流電源。既能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也能將電能轉換為化學能。具有獨立的電源迴路是汽車電路的特殊性之一。
兩者聯系是發電機靠起動機起動,而起動機的電源是蓄電池,當蓄電池的電能消耗完後又必須用直流電進行充電,所以汽車電氣系統為直流系統。
2、低壓直流供電
汽車電氣設備採用低壓直流供電,即12V和24V兩種。目前汽油車普遍採用12V,柴油車普遍採用24V。
3、單線制
汽車上所有用電設備都是並聯的,電源到用電設備只用一根導線連接,而將汽車的金屬機體作為公共迴路,這種連接方式稱為單線制。由於單線制節省導線、線路清晰、安裝與檢修方便,並且用電設備無需與車體絕緣,因此現代汽車廣泛採用單線制。
4、負極搭鐵(接地)
所謂搭鐵,就是採用單線制時,將蓄電池的一個電極用導線連接到車架(發動機或底盤等金屬車體)上。若蓄電池的負極連接到金屬車體上,稱為「負極搭鐵」(接地);反之,若蓄電池的正極連接到金屬車體上,稱為「正極搭鐵」。目前各國生產的汽車基本上都採用「負極搭鐵」方式。
5、用電設備並聯
所謂用電設備並聯,就是指汽車上的各種用電設備都採用並聯方式與電源連接,每個用電設備都由各自串聯在其支路中的專用開關控制,互不產生干擾。
『伍』 電子技術與應用的六大特點
電子技術科技是一種新興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科學技術,是 利用電子元器件來設計各種電路以滿足現實生活需要的一種技術。現代電子技術已經滲透到人類方方面面,在現代世界無處不在,在物聯網、智能家居的發展中電子 技術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電子技術發展趨勢和特點,可用「五化」來概括,即:條件極端復雜化;微型化;綠色化;集成化;高精度,多功能和智能化。該技術涉 及到信息、、電子、材料、能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對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陸』 高頻電子電路 的作用是什麼,它有哪些特點
高頻電抄子電路的作用襲就是處理高頻信號,包括振盪、放大、整形、混頻、差頻、選頻、載波、調制、解調和邏輯操作等很多工作方式。其共同的主要特點就是能工作在高頻狀態下。
它利用電離層的反射,因而通信距離可達數千公里,用於飛行中保持與基地和遠方航站的聯絡。使用的頻率范圍為 2 ~ 30MHZ ,每 1KHZ 為一個頻道。大型飛機一般裝有兩套高頻通信系統,使用單邊帶通信,這樣可以大大壓縮所佔用的頻帶,節省發射功率。
(6)電子電路特點擴展閱讀:
頻率具體分配為: 118.000 ~ 121.400MHZ、123.675 ~ 128.800MHZ 和 132.025 ~ 135.975MHZ 三個頻段主要用於空中交通管制人員與飛機駕駛員間的通話, 其中主要集中在118.000 ~ 121.400MHZ。
121.100MHZ ~ 121.200MHZ用於空中飛行情報服務; 121.500MHZ定為遇難呼救的全世界統一的頻道。 121.600 ~ 121.925MHZ主要用於地面管制; 值得注意的是通信信號是調幅的,通話雙方使用同一頻率,一方發送完畢,停止發射等待對方信號。
『柒』 電路有哪些特徵
1820年的一天,丹麥科學家漢斯·克里斯琴·奧斯特正在哥本哈根大學給學生講課。課堂上,他將演示通電導線。當電流接通時,導線附近的一個指南針動了一下,並改變了指向。
他大吃一驚,感覺是不是實驗裝置中的某些部件出了毛病。奧斯特作了進一步的研究,他在導線周圍放置了好幾個指南針,發現只要一接通電源,指南針的指針會環繞導線排成一個圓圈。
奧斯特的這一發現揭示了電和磁之間的聯系。它們之間究竟有怎樣的聯系?為了搞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學習電流知識。
在第一節我們已經知道,所有物質內部都含有電子和質子,電子和質子都帶有電荷(electriccharge)。電子帶負電荷,質子帶正電荷。
電荷通過導線或其他導體時,就產生了電流。電流(electriccurrent)是電荷在導體中的流動。單位時間內通過導線的電量就是電流強度。電流的單位是安培(A),這是以科學家安培的名字命名的,常常被簡寫為「安」。電流的大小告訴我們每秒鍾通過某一處電量的多少。
那麼,電荷運動跟磁現象究竟有什麼關系呢?噸流產生磁場。由直線電流所產生的磁感線是以導線為圓心排列的同心圓。電流的方向決定了磁場的方向。如果電流方向反向,磁場方向也隨著反向。
安培做了大量的實驗,研究電和磁現象。他假設所有的磁現象都是由環形電流產生的。例如,原子中電子的圓周運動,使原子成為小磁體。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安培的假設是正確的,即所有的磁現象都是由電荷的運動引起的。
電流不會自動在所有的導線中流動,電流只在電路中流動。電路(electriccircuit)是電荷能夠流動的閉合通路。所有的電器,無論是電烤箱、收音機,還是電吉他、電視機,都有電路。
所有的電路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徵。第一,有提供電能的電源。電源是電路工作的動力。第二,必須有用電器。收音機、計算機、燈泡和電冰箱都能將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燈泡可以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發出光)和熱能(放出熱)。第三,用導線和開關連接。為了使電路更形象,你可以畫一個電路圖。下一頁中的「探索電路」給出了一個用符號來表示的電路圖,這些符號分別代表電路中的各個元件。我們可以邊學習電路,邊認識電路中的各個元件及其符號。
電流能通過金屬導線。電流也能通過塑料或紙張嗎?不能,並非每一種物質都能通過電流。
電流能自由通過的材料叫導體(conctor)。像銅、銀、鐵和鋁等金屬都是導體。在金屬導線中,一些電子可自由地在原子間移動,這些電子叫自由電子。當這些電子定向移動通過導線時,就形成電流。
你是否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一閉合開關,電燈就亮起來?電子怎麼會那麼快就從電力公司到達你的電燈呢?其實,在你閉合開關時,電力公司並沒有產生電子並送到你處,電子存在於組成電路的所有導線中。當你閉合開關時,導線一端的自由電子就被拉過來,導線另一端的自由電子被推過去,因此,只要電路一接通,就有電子持續不斷地在電路中流動。
絕緣體(insulator)與導體不同,電荷不能在其中自由流動。絕緣體中的電子被緊緊地束縛在原子中,不能自由移動。橡皮、玻璃、沙、塑料和干木材都是絕緣體。
電荷通過一個電路時,必定通過電阻器。電阻器(resistor)阻礙電荷流動,就要消耗電能。導體對電荷運動的阻礙作用,叫做電阻(resistance)。
一種材料的電阻取決於該材料的原子結構。設想我們要穿過一個有人的房間。如果房間里的人很少,你就可以很容易地通過,不撞到任何人;如果房間里擠著很多人,你就會撞到別人。與此類似,一個電子移動時會撞到材料中的其他粒子。每一次碰撞,都使電子的一些能量轉化成熱能(可感覺到熱)或光能(可看到光)。碰撞越多,電子能量轉化成其他能就越多。
托馬斯·愛迪生研製燈絲時就利用了電阻。愛迪生用許多材料做實驗,他要找的材料,必須既能導電,又有足夠大的電阻,以便通電時能熱起來並發光。愛迪生試驗過棉線、銅絲、蠶絲、碎玉米殼,甚至頭發。直到他用竹片燒成的炭做實驗,才取得成功。最後,他用鎢絲取代了竹炭。金屬鎢能產生足夠的熱並發光,而本身不會熔化。
科學家已經發現,一些材料在極低溫度下可變成超導體。超導體(suPerconctor)是一種沒有電阻的材料。超導體與普通導體有非常大的不同。由於沒有電阻,電流通過超導體時,就沒有能量的損失。利用超導體製成的導線可以降低電能的損耗,提高電能的利用率。但超導體作為磁體的應用卻受到限制,因為強磁場會破壞物質的超導性,使它重新變成普通導體。
超導體的最大問題是需要非常低的溫度。現在已經發現一些新的材料,在相對較高的溫度下也能變成超導體。目前,科學工作者正在研製實用的超導體。
『捌』 放大電路有哪些特點
「放大」的本質是實現能量的控制,即能量的轉換:用能量比較小的輸入信號來控制另一個能源,使輸出端的負載上得到能量比較大的信號。放大的對象是變化量,放大的前提是傳輸不失真。
增加電信號幅度或功率的電子電路。應用放大電路實現放大的裝置稱為放大器。它的核心是電子有源器件,如電子管、晶體管等。為了實現放大,必須給放大器提供能量。常用的能源是直流電源,但有的放大器也利用高頻電源作為泵浦源。放大作用的實質是把電源的能量轉移給輸出信號。輸入信號的作用是控制這種轉移,使放大器輸出信號的變化重復或反映輸入信號的變化。現代電子系統中,電信號的產生、發送、接收、變換和處理,幾乎都以放大電路為基礎。
放大電路的基本形式有3種: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共基極放大電路和共集電極放大電路。在構成多級放大器時,這幾種電路常常需要相互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