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 已知企業某年1-6月份設備維修費與相應的業務量(以機器小時表示)
這里是考量成本性態方程y=a+bx
高低點法: b=(最高業務量成本-最低點業務成本)/(最高業務量-最低業務量)=(13200-6000)/(1800-600)=6
a=最高業務量成本-最高業務量*b=13200-1800*6=2400或
a=最低業務量成本-最低業務量*b=6000-600*6=2400
得出成本性態方程模型: y=2400+6x
2. 進行成本性態分析成本的分類有哪些
成本性態分析與成本按性態分類是管理會計中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范疇。
它們的聯系在於:第一,兩者對象相同。不論是分析還是分類,都以企業的總成本為對象;第二,開展成本性態分析要以明確成本按性態分類為前提。只有了解成本按性態分類的結果,掌握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的特性,才有可能完成成本性態分析的任務。
它們的區別是:第一、二者的性質不同。成本性態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成本按性態分類則僅僅屬於定性分析;第二,二者的最終結果不同。成本性態分析的最終結果是將全部成本區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個部分,並建立相應的成本模型,成本按性態分類的結果是將全部成本區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類。
3. 簡述成本性態分析與成本按性態分類的異同。
成本性態分析與成本按性態分類是管理會計中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范疇。它們的區別是:第一,性質不同。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後者則僅僅屬於定性分析;第二,最終結果不同。前者最終將全部成本區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個部分,並建立相應的成本模型;後者只要求將全部成本區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類。它們的聯系在於:兩者都以企業的成本為對象,在一定的條件下,成本性態分析要以成本按性態分類為基礎。
4. 已知某燈飾製造公司2011年1-6月份修理費(為混合成本)與有關業務量(為直接人工小時)的歷史數據如下
已知某公司2011年1-6月份來修理費自(為混合成本)與有關業務量(為直接人工小時)的歷史數據如下:
直接人工小時(千小時)修理費(千元)
13840
24660
32440
41428
53036
64446
要求:(1)根據上述資料用高低點法對維修費進行成本性態分析並建立成本模型。
(2)預測在直接人工為40千小時時,維修費總額是多少?
答:(1)高點坐標(46,60),低點坐標(14,28)
b=(60-28)/(46-14)=1(千元/千小時)
a=28-1×14=14(千元)
成本性態模型為y=14+x
(2)維修費總額=14+40=54千元
5. 管理會計中,成本性態分析涉及哪些方法
高低點法,
是根據歷史成本資料中產量最高及產量最低期成本以及相應的產量,推算單位產品的增量成本,以此作為單位變動成本,然後根據總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來確定固定成本的一種成本估計方法。
散布圖法
散布圖法,是根據若干期歷史成本資料,繪制各期成本點散布圖,按目測所得成本變動趨勢畫出成本直線,在圖上確定直線的截距即固定成本,然後據以計算單位變動成本的一種成本估計方法。
回歸直線法
回歸直線法,是根據一系列歷史成本資料,用數學上的最小平方法的原理,計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線截距和斜率,以其作為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一種成本估計方法
工業工程法
工業工程法,在這里是指運用工業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項研究決定成本高低的每個因素,在此基礎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一種成本估計方法。
契約檢查法
契約檢查法,是根據企業簽訂的契約和合同、既定的管理與核算制度,以及支付費用的規定等估算固定成本和單位變動成本的方法。
賬戶分析法
賬戶分析法,是根據各個賬戶(包括明細賬戶)的本期發生額,通過直接判斷或比例分配,對成本進行估計的一種方法。
上述各種成本估計的方法,並不是完全獨立的。不能指望使用一種方法解決全部成本估計問題,往往需要互相補充和印證。
工業工程法可能是最完備的方法,即可以用於研究各種成本性態,但它也不是完全獨立的,在進入細節之後要使用其他技術方法作為工具。
賬戶分析法是一種比較粗略的分析方法,在判定某項成本的性態時還要藉助契約檢查法、工業工程法或歷史成本分析法。
契約檢查法只能用於明確規定了計費方法的項目,而許多項目並不是這樣的。
高低點法、散布圖法和回歸直線法,都屬於歷史成本分析的方法,它們僅限於有歷史成本資料數據的情況,而新產品並不具有足夠的歷史數據。
總之、應當把這些方法看成一個總體,根據不同對象選擇適用的方法,並盡可能用其他方法進行印證。如果不同方法得出的結果有較大差距,則需要判斷哪種方法更適合該對象。成本分解,實際上是一個對成本性態進行「研究」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汁算過程。
6. 急求管理會計試卷的答案
計算題:1、變動成本=(3000-2200)/(2000-1200)=800/800=1
固定成本=3000-2000*1=1000
成本模型:Y=bX+1000(其中b=1)
2、7月份維修工時2300小時,維修費=2300*1+1000=3300 元
3、單位產品邊際貢獻=160-120=40(元/台)
邊際貢獻總額=10000*40=400000(元)
邊際貢獻率=40/160*100%=25%
變動成本率=1-25%=75%
營業利潤=10000*(160-120)-180000=400000-180000=2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