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ICP壓電感測器
ICP為內置電路壓電,國家標准GB7665-87對感測器下的定義是:「能感受規定的回被測量並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答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感測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
壓電感測器是利用某些電介質受力後產生的壓電效應製成的感測器。所謂壓電效應是指某些電介質在受到某一方向的外力作用而發生形變(包括彎曲和伸縮形變)時,由於內部電荷的極化現象,會在其表面產生電荷的現象。
Ⅱ ICP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的原理和用途
儀器介紹
ICP2000是天瑞儀器公司經多年技術積累而開發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用於測定各種物質(可溶解於鹽酸、硝酸、氫氟酸等)中常量、微量、痕量金屬元素或非金屬元素的含量。採用先進的電子電路系統和網路介面的通信方式,實現了儀器的尋峰、測試、譜圖描跡快速簡便化操作,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穩定可靠,使結果准確度更高,人性化設計的儀器操作界面,可針對不同元素、不同波長設置最佳的測試條件,並有儀器診斷功能,提高儀器的智能化操作。
性能特點
1.可測元素70多種
2.分析速度快,一分鍾可測5-8個元素
3.多元素同時分析,客戶可以自由選擇元素數量與安排測量順序
4.檢出限低,達到ppb量級,Ba甚至達到0.7ppb
5.線性動態范圍寬,高達6個數量級,高低含量可以同時測量
6.分析成本低,一瓶氬氣可以用8個小時
7.全自動化設計,除電源開關外,儀器全部功能由軟體控制。
8.網路介面通訊方式,大大提升了通信速度,屏蔽了高頻的干擾。
9.配備進口玻璃霧化器,霧化效率好,性能更穩定。
10. 軟體通過質量流量控制器(MFC)來控制三路氣體流量。
11. 點火方式:軟體控制點火,有點火位置記憶功能,匹配位置記憶功能。
12.特有的儀器診斷功能,可實時監測儀器工作狀態。
13.獨立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析軟體,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中英文界面的快速切換,自動生成分析報告。
技術指標
射頻發生器技術指標:
1.電路類型:自激振盪電路,同軸電纜輸出,匹配調諧,功率反饋閉環自動控制。
2.工作頻率:40.68MHz±0.05%
3.頻率穩定性:<0.1%
4.輸出功率:800W—1200W
5.輸出功率穩定性:<0.2%
6.電磁場泄漏輻射強度:距機箱30cm處電場強度E:<10V/m ;磁場:H<0.2A/m。
進樣裝置技術指標:
1.輸出工作線圈:銅質,帶有聚四氟乙烯外套,內徑25mm,3匝。
2.矩管:三同心型,外徑20mm的石英矩管
3.同軸型噴霧器:外徑6mm
4.雙筒形霧室外徑:35mm
5.氬氣流量計規格和載氣壓力表規格:
(1)等離子氣流量計 :0.0-20.0L/min
(2)輔助氣流量計: 0.0-1.0L/min
(3)載氣流量計:0.0-1.0L/min
(4)載氣穩壓閥:0-0.4MPa
(5)冷卻水:水溫20-25℃ 流量>7L/min 水壓>0.1MPa ,冷卻水電阻率大於1MΩ。
分光器技術指標:
1.光路:Czerny-Turner
2.焦距: 1000 mm
3.光柵規格:離子刻蝕全息光柵,刻線密度3600線/mm(可選用刻線密度2400線/mm),刻劃面積(80×110)mm
4.線色散率倒數:0.26nm/mm
5.解析度:≤ 0.008nm(3600刻線). ≤0.015nm(2400刻線)
6.掃描波長范圍: 3600線/mm掃描波長范圍:190—500 nm ; 2400線/mm掃描波長范圍:190—800 nm
7.步進電機驅動最小步距:0.001 nm
8.入射狹縫:25μm;出射狹縫:18μm
9.透鏡:Φ30,1:1成像
10. 反射鏡規格:(80×105)mm
測光裝置:
1.光電倍增管規格:R212或R928
2.光電倍增管負高壓: (-50~-1000)V
3.光電倍增管電流測量范圍: (10~12~10~4)A
4.信號採集方式: V/F轉換
5.采樣電路:1mv對應頻率100Hz;
6.儀器數據採集: 計數方式
7.測光方式:垂直觀測
標准配置
1.ICP2000主機1台
穩壓電源1台
自動控溫冷卻循環水裝置1台
2.附件箱
應用領域
金屬材料(包括貴金屬、稀有金屬)、非金屬材料、礦石、土壤、核燃料、煤、石油及其產品、化肥、化工原料、半導體晶片、陶瓷材料、食品、葯品、血液、水(純水、廢水)、空氣等幾乎所有材料中雜質(或粒子)的測定。
Ⅲ icp感測器電路原理
icp感測器電路原來理:ICP系統通自常採用恆流源供電,供電電纜同時做為信號輸出線,輸出低阻抗信號。整個系統包括ICP感測器,普通的雙芯電纜和一個不間斷電源,所有的ICP系統都需要一個不間斷電源為ICP感測器提供恆定的電流。ICP感測器就是指內置集成電路的壓電感測器。
壓電加速度感測器是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力的電子設備。加速力就是當物體在加速過程中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就好比地球引力,也就是重力。加速力可以是個常量,比如g,也可以是變數。加速度計有兩種:一種是角加速度計,是由陀螺儀(角速度感測器)的改進的。另一種就是線加速度計。
Ⅳ 傳聲器上的ICP供電有什麼優勢ICP供電具體是怎麼工作的
傳統來的傳聲器供電需要 7 芯電纜,源 其中需要 200V極化電壓, 28V的供電電壓,信號線, 地線。這
種供電方式要求特殊的接頭,電纜的長度受限制。 90 年代出現的 ICP供電型傳聲器克服了傳統傳聲
器許多缺點。 本文比較兩者的聲學和使用特點。
ICP 供電是由儀器的信號輸入端提供一個 4 mA 的電流, 電流通過同軸電纜到 ICP 前置放大器,放
大器內的電路的功能為, 將 4mA 的電流轉換為前置放大器的供電電壓, 內部的高通濾波器將信號
於直流電分離。
ICP 供電傳聲器是由預極化 (駐極體電容式) 傳聲器和 ICP 前置放大器組成, 它本身不具備提供 200V 極化電壓的功能, 它不能與傳統的(需要 200V極化電壓)傳聲器相連。
ICP 傳聲器由於在價格和使用方面上都優於傳統的傳聲器。
Ⅳ 單片機ISP,IAP和ICP幾種燒錄方式的區別
單片機ISP、IAP和ICP幾種燒錄方式的區別
玩單片機的都應該聽說過這幾個詞。一直搞不太清楚他們之間的區別。今天查了資料後總結整理如下。
ISP:In System Programing,在系統編程
IAP:In applicaTIng Programing,在應用編程
ICP:In Circuit Programing,在電路編程
ISP是指可以在板級上進行編程,也就是不用拆晶元下來,寫的是整個程序,一般是通過ISP介面線來寫。
IAP雖然同樣也是在板級上進行編程,但是是自已對自已進行編程,在應用中進行編程,也即可以只是更改某一部分而不影響系統的其它部分,另外介面程序是自已寫的,這樣可以進行遠程升級而不影響應用。
打個比喻吧:
1、ISP是把房子拆了再重造一間,那麼在造好之前當然是不能住人的啦!
2、IAP是在造好的房子里邊進行一些裝修,當然人可以繼續住啦!
ICP是在電路編程,是LPC晶元的編程方式,相當於ATMEL的ISP,而LPC的ISP就相當於ATMEL的IAP了。
ISP與IAP的區別
ISP:in system programming, 在系統編程
IAP: in applicaTIn programming 在應用編程
但兩者的操作方式,結果和應用場合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ISP:
用寫入器將code燒入,不過,晶元可以在目標板上,不用取出來,在設計目標板的時候就將介面設計在上面,所以叫「在系統編程」,即不用脫離系統;
什麼是IAP:
在應用編程,有晶元本身(或通過外圍的晶元)可以通過一系列操作將code寫入,比如一款支持Iap的單片機,內分3個程序區,1作引導程序區,2作運行程序區,3作下載區,晶元通過串口接收到下載命令,進入引導區運行引導程序,在引導程序下將new code內容下載到下載區,下載完畢並校驗通過後再將下載區內容復制到2區,運行復位程序,則Iap完成;
應用場合:
1,ISP 程序升級需要到現場解決,不過好一點的是不必拆機器了;
2,IAP 如果有網管系統的話,用網管下載一切搞定,人不用跑來跑去,
這可能是他們的優點或應用吧
在線編程目前有兩種實現方法:在系統編程(ISP)和在應用編程(IAP)。ISP一般是通過單片機專用的串列編程介面對單片機內部的Flash存儲器進行編程,而IAP技術是從結構上將Flash存儲器映射為兩個存儲體,當運行一個存儲體上的用戶程序時,可對另一個存儲體重新編程,之後將控制從一個存儲體轉向另一個。ISP的實現一般需要很少的外部電路輔助實現,而IAP的實現更加靈活,通常可利用單片機的串列口接到計算機的RS232口,通過專門設計的固件程序來編程內部存儲器。 ISP和IAP很相似,都是不需要把晶元從板子上拔出來,就達到了用PC-MCU的編程介面(JTAG、串口、雙絞線、SPI等)搞定新版本的升級的目的。MCU內部都是首先執行一段獨立的Boot代碼(這段Boot代碼一般是出廠預置,或使用編程器燒錄的,通常只有1k或4k,SST通常是佔用一塊獨立的Block,Philips通常是讓BootROM地址與其他Flash重疊,以達到隱藏的效果),Boot負責控制擦除程序存儲器及給程序存儲器編程的代碼(或是處理器外部提供的執行代碼),然後通過某種與PC計算機的通信方式(如,ether網口),將用戶指定的某個在PC上編譯完成的MCU可運行的二進制代碼文件編程入MCU內的程序存儲器。
ISP和IAP最大的不同是:由誰來觸發。
ISP有4種觸發方式:
1.由外部硬體電路:如VDD保持高電平,給RST連續3個脈沖;
2.檢測狀態位:如ISPEN,為0時PC指針從0000H開始執行;為1時,通過「引導向量」計算出「ISP代碼」的位置。每次復位後都會檢測該狀態位;
3.中止控制符信號觸發晶元復位:中止控制符信號就是指在非同步串列口的接收腳上出現長 達一幀長度的低電平,這里一幀的長度與非同步串列口的工作模式有關。
4.直接調用ISP:用戶程序也可以調用,但是很危險。
4種方式的目的是相同的——進入ISP子程序,比如Philips出廠的ISP子程序在1E00H-1FFFH,只要能引導PC指針指向1E00H就可以了。
而進入ISP代碼的目的是:進入BootROM。
IAP的觸發比較簡單一些,沒有外部觸發。通過一些指示位(SST為SC0/SC1、SFCF;Philips為一段IAP子程序,保存在FF00H~FFFFH地址空間中),達到引導到BootROM的目的。
殊途同歸,ISP、IAP所進入的BootROM裡面駐留的Boot代碼,才是最終目標。
最後一種:並行編程模式。不需要BootROM,直接設置晶元的多個引腳來讓晶元識別命令(如:擦除、寫入、驗證等),從P口傳地址、數據,就可以寫入Flash
用LPC2000的IAP,你自己分配好FLASH空間,指定一個BLOCK用來存放你的數據,然後通過IAP進行寫操作。每次開機後,從這個BLOCK讀你的數據。
Ⅵ ICP的概念是什麼
ICP的概念是一種串列編程方式,其通過一根時鍾線和一根數據線串列傳輸編程指令及數據。可編程序控制器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採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
通過數字式、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有關設備,都應按易於使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
(6)icp電路擴展閱讀
可編程電路的應用,使得電子產品更加智能化,而ICP(In-circuit programmer)對於電子產品而言,它意味著智能化的提高,電子產業的推進就應該利用這一特點。
根據硬體結構的不同,可以將可編程序控制器分為整體式、模塊式和疊裝式。
1、整體式可編程序控制器
整體式又叫做單元式或箱體式,它的CPU模塊、I/O模塊和電源裝在一個箱體機殼內,結構非常緊湊,體積小,價格低。
2、模塊式可編程序控制器
模塊式可編程序控制器用搭積木的方式組成系統,它由框架或模塊組成。模塊插在模塊插座上,模塊插座焊在框架中的匯流排連接板上。
3、疊裝式可編程序控制器
可編程序控制器吸收了整體式和模塊式可編程序控制器的優點,它的基本單元、擴展單元和擴展模塊等高等寬,但是長度不同。它們不用基板,僅用扁平電纜連接,緊密拼裝後組成一個整齊的長方體,輸入、輸出點數的配置也相當靈活。
Ⅶ 電路板上貼片元器件 標識:ICP 是什麼意思 什麼元器件
PTC 1.5A 50V
Ⅷ 高阻輸出的壓電感測器和icp型壓電感測器各有哪些有缺點
高阻抗輸出抄的壓電感測器就是電襲荷型的,沒有放大電路一般需要接電荷放大器才能接入通用數采。信號小,抗干擾和長距離傳輸能力差。優點是量程和靈敏度,頻響均可通過外部放大器來調節。使用溫度范圍更高一般260,特殊的可以更高。ICP壓電感測器相當於把電荷放大器做到感測器內部,抗干擾好,可長距離傳輸,可直接接入大部分通用FFT分析儀。缺點就是量程靈敏度頻響都是固定的。使用溫度一般知道120,特殊的到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