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基本正激電路問題
S關斷後W1和W2的電流都突然變為0,但鐵芯中的磁場不可能突變,故W3突然產生電流使其磁場和此前連續。因W3的繞線方向與W2相反,所以W3的電流是倒灌流回電源的。
因電源電壓加在W3兩端使得W3的電流按照一定變化率下降,因而磁場也按照一定變化率減小,此變化的磁通量在W3感生的電動勢與電源抗衡(若忽略線圈電阻及二極體正向壓降則二者相等)。此感生電動勢與電源抗衡形成的電壓是上正下負。
但此磁場同時也通過W2、W1,必然也在他們中感生電動勢,而且W3的繞線方向與W2、W1相反,所以W2、W1兩端電壓變為下正上負。
(注意:圖中畫的不清楚,實際三個線圈應該是繞在同一個鐵芯上的。)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到W3的作用,就是為了使磁場能連續而留出的電流通路。採用這種形式,開關斷開期間,磁場的磁能可以化為電能送回電源。
假如沒有W3,那麼S關斷瞬間要使磁場保持連續,唯有兩個電流通路:一是開關擊穿,二是W2電流倒流使二極體反向擊穿。而擊穿開關或反向擊穿二極體,均須很高電壓,迫使電流以較高的變化率下降到零為止。而很高的電流變化率(相應磁通量也有很高的變化率)自然會產生很高的感生電動勢以形成這個擊穿電壓。
可見,假如沒有W3,那麼不僅磁能無法變成電能回收到電源(這是比較次要的),而且對開關或二極體的擊穿都容易使電路永久破壞(這更重要)。
以上是回答原題中的主要疑問點。
另外,這種電路設計的要求中,還有一個與W3有關的「磁復位」的問題,雖然原問題里沒有直接問到,但因其重要性,也應該說一下為好。
所謂「磁復位」就是說:S關斷時間的長度,應保證倒灌流回電源的W3的電流可以一直減小到零(磁場也減小到零)。此後,電源電壓就完全降在了二極體上,故電流就維持零直到下次開關導通前。於是下一個周期電流、磁場可以重新從零開始。為此,每周期中關斷時間和導通時間之比,不得小於一個界限(與圈數比N3/N1有關)。
這是本電路設計的一個必要滿足的條件。如不滿足,電路不能正常工作。理由簡述如下:
我們知道,每周期中S導通期間磁場連續增加,關斷的瞬時磁通量達到最大,然後磁場連續減小。線圈上的感生電動勢和磁通量變化率正比,而該電動勢都是與電源抗衡的,若忽略電阻則感生電動勢等於電源電壓。所以S導通期間磁通量的增加速率,以及S關斷期間磁通量的減小速率,主要都由電源電壓決定。
因此,若忽略電阻,S導通和關斷時間長度確定後,磁通量前一段的增加量和後一段的減小量也就分別確定了。
顯然,滿足上述「磁復位」的必要條件,則此增加量和減小量總是相等,每個周期總是從零開始。
假如S關斷時間過短,不能保證電流達零實現「磁復位」,結束時剩下一個磁通量Δφ,也就是說後一段的減小量小於前一段的增加量。於是,因磁場的連續,下一個周期S導通以後的起始磁通量(由起始電流產生)也必定從Δφ開始,而不是從零開始了。以此類推,以後各周期磁通量均比上周期抬高Δφ,起始磁通量依次為2Δφ、3Δφ、4Δφ、……,就會無限增加(也就是說電流無限增加)。
當然,實際上因電阻的不可忽略,並不會真的「無限」,但通常總會達到磁場飽和的程度,形成相當於短路的致命效果。
這就是保證「磁復位」的重要性所在。
B. 正激電路DCM
S關斷後W1和W2的電流都突然變為0,但鐵芯中的磁場不可能突變,故突然產生電流使其磁場和此前連續。因W3的繞線方向與W2相反,所以W3的電流是倒灌流回電源的。
因電源電壓加在W3兩端使得W3的電流按照一定變化率下降,因而磁場也按照一定變化率減小,此變化的磁通量在W3感生的電動勢與電源抗衡(若忽略線圈電阻及二極體正向壓降則二者相等)。此感生電動勢與電源抗衡形成的電壓是上正下負。
但此磁場同時也通過W2、W1,必然也在他們中感生電動勢,而且W3的繞線方向與W2、W1相反,所以W2、W1兩端電壓變為下正上負。
(注意:圖中畫的不清楚,實際三個線圈應該是繞在同一個鐵芯上的。)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到W3的作用,就是為了使磁場能連續而留出的電流通路。採用這種形式,開關斷開期間,磁場的磁能可以化為電能送回電源。
假如沒有W3,那麼S關斷瞬間要使磁場保持連續,唯有兩個電流通路:一是開關擊穿,二是W2電流倒流使二極體反向擊穿。而擊穿開關或反向擊穿二極體,均須很高電壓,迫使電流以較高的變化率下降到零為止。而很高的電流變化率(相應磁通量也有很高的變化率)自然會產生很高的感生電動勢以形成這個擊穿電壓。
可見,假如沒有W3,那麼不僅磁能無法變成電能回收到電源(這是比較次要的),而且對開關或二極體的擊穿都容易使電路永久破壞(這更重要)。
C. 什麼叫正激電路名詞解釋
開關電源中開關管導通時輸出繞組向負載提供能量的這種電路。
D. 什麼叫正激式電路
一般正激式電路的激勵信號來自於輸入控制電路,不是由輸出電路來提供反饋信號進行激勵工作的,所以叫正激勵。
E. 正激型開關電源電路設計及模擬
正激和反激 的區別其實主要就是副邊圈感應出的電流方向不同
當感應出的電流方向不同的話
副邊圈後面接的整流二極體的導通截止的時序是不同的
另外主線圈接著的開關管的導通截止時序也不同
F. 開關電源的正激式與反激式的區別!!!!
開關電源的正激抄式與反激襲式的區別如下:
一、原理不同:
1、正激式開關電源是指使用正激高頻變壓器隔離耦合能量的開關電源,與之對應的有反激式開關電源。
正激具體所指當開關管接通時,輸出變壓器充當介質直接耦合磁場能量,電能轉化為磁能,磁能又轉化為電能,輸入輸出同時進行。
2、「反激」(FLY BACK)具體所指當開關管接通時,輸出變壓器充當電感,電能轉化為磁能,此時輸出迴路無電流;相反,當開關管關斷時,輸出變壓器釋放能量, 磁能轉化為電能,輸出迴路中有電流。
二、優點不同
正激式開關電源優點: 功率比反激式開關電源大,輸出變壓器利用率高,適用於100W-300W的開關電源。
反擊式開關電源優點:元器件少,電路簡單,成本低,體積小,可同時輸出多路互相隔離的電壓。
三、缺點不同
正激式開關電源缺點:需要增加反電動勢繞組,或拓補驅動,次級多加1個整流電感,成本高。
反激式開關電源缺點:開關管承受電壓高,輸出變壓器利用率低,不適合作大功率電源 EMI比較大。
G. 什麼是雙同步正激電路
▁▂▃▄▅▆▇█ MSI █▇▆▅▄▃▂▁格子格子~▁▂▃▄▅▆▇█ MoonShine █▇▆▅▄▃▂▁
H. 單端正激式開關電源原理
續流迴路是沒錯的,只是電感L在截止時出現的感應電動勢是左負右正,電流通內過負載後容流經續流二極體VD3回到電感L,形成放電迴路。
VD2應該是一個穩壓二極體,在VT1截止期間,如果VT1的感應電壓過高,相應次級的電壓也升高,超過VD2的穩壓值,VD2反向導通,限制了VT1的感應電壓
磁芯復位的原理太長,你網上找吧
I. 開關電源正激電路,請大家幫忙解釋下,磁芯的復位電路是怎樣工作的,一直都沒搞懂
很簡單的道理啊,開關管導通的時候,NP繞組電壓、電流都是上正下負,同專時次級NS電壓也是屬上正下負,向負載供電,而NR繞組電壓下正上負,由於二極體DR的單向導電性,NR繞組無電流。這個階段NP繞組給磁芯充磁。當開關管關斷的時候,各繞組電壓極性都反轉,NP、NS繞組都無電流,而NR繞組(電壓上正下負)通過電源和DR形成迴路,繞組電流下正上負,給磁芯退磁,同時把能量回存到電源中(給電源濾波電容充電),也防止NP繞組產生過高的反峰電壓將開關管擊穿,一舉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