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维修问题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机器维修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机器维修

发布时间:2022-02-24 08:34:10

⑴ 什么情况下设备需要外委维修

内部维修人员无法处理、危险系数高、强度超出范围的需要外委维修。

⑵  机械设备的维修

机械设备的维修,实际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机器设备的维护和对已损坏的机械设备的修理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对机器设备的维护有清洁、油漆、润滑等日常工作。修理已损坏或鉴定正在运转的机械设备是否正常,防止可能出现的故障都是属于修理工作的范畴。下面我们从磨损与润滑和一般机器设备的修理两方面来加以介绍。

一、磨损与润滑

各种运动的机器及零件,在工作过程中,都要发生磨损。为了减少机器及零件的磨损,通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在发生摩擦的零件里加以润滑物质。

机器在运转过程中,互相运动的两个零件的磨损有两种形式,即自然的磨损和事故的磨损。

自然磨损是正常磨损,在机器的长期工作中,由于零件啮合表面的摩擦、冲击载荷、高温作用、正常操作条件下对材料的化学作用和电化学作用而发生。自然磨损的程度,决定于机器构造的特点与机器工作时的工艺条件、制造零件所选用的金属的质量、零件加工精度和光洁度、摩擦表面的状况、润滑剂的性质和种类、单位压力的大小、机器的装配精度和啮合零件的啮合精度、操作条件、维护和修理的质量等等。

事故磨损是在机器或其个别机构临时损坏时,由于下列因素造成的:机器构造有缺陷,零件材料质量低劣(有裂缝、铸孔等),零件的制造加工不良,违返机器的技术操作规程,部件或机器的装配(安装)不正确,违反润滑规程,修理不及时或质量低,以及不可抗拒的灾难等。

图10-25所示为常见的轴颈和轴承组合件的磨损前后配合间隙的变化情况。

润滑可以减少磨损。正确选用润滑材料和规定一对磨损零件的合理润滑系统会延长它们的使用期限,反之,不正确的润滑会导致卡住、破坏等事故。

图10-25轴颈和轴承组合件均匀磨损时配合间隙的变化情况

润滑剂的粘性、油性、成分和温度、摩擦表面的运动速度、运动零件间的单位压力和构造等,对于摩擦系数和磨损的大小都有影响。

滑动摩擦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1)干摩擦未被或稍被润滑的两个不平的坚硬表面作相对运动时,就会发生干摩擦。在机械制造中,常用的金属零件的干摩擦系数f=0.1~0.3。这种形式常见于摩擦传动及各种制动器。干摩擦使摩擦表面发生很大的磨损。

(2)液体摩擦当一对摩擦零件的摩擦面完全被一层润滑材料所隔开时,摩擦发生在润滑层内。由于粘性液体内部的摩擦作用,这时摩擦零件具有的液体摩擦系数由0.003到0.010,也就是接近较好的滚动轴承所达到的效果。因为这对零件在工作时被润滑油膜分开,故工作多年也不会发生显著的磨损,所以要延长滑动的机器零件的寿命,应尽可能实现液体摩擦。

(3)半液体摩擦和半干摩擦处于干摩擦和液体摩擦之间,摩擦系数在0.01~0.3之间。这种方式的磨损当然比液体摩擦的磨损为大。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摩擦件得不到完全的液体润滑。如在相对运动速度小的摩擦表面上,轴与轴承的间隙大,摆动状态的轴作往复运动的润滑轻微的两个平行表面(如活塞环),部分地发生在齿轮的牙齿间的润滑、滚动轴承的滚珠和套的润滑等等,甚至于滑动轴承,其正常工作时,是液体摩擦,而在起动和停车时,也会出现半液体润滑的状态。

(4)界限摩擦摩擦表面上保持很薄的油膜(0.1μm以下)。

以上列举不同型式的摩擦,其摩擦系数相差可达20~40倍之多。可见润滑的重要,而选用适当的润滑剂就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二、机械设备的修理

在工厂中,每年从机械设备上更换下来的磨损和损伤的零件是很多的,如果将这些零件修复再用,就能节约很多的材料和资金。由此可知,机械零件的修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机械工作人员来说,必须掌握各种主要机械零件常用的修理方法。

机械设备的磨损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这些规律是可以掌握的。为了使机械设备经常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防止发生事故,以取得生产上的主动性,就必须根据磨损规律,有计划地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修理,把可能出现的故障排除在萌芽之中,因此,工厂中应建立计划预修制度。计划预修制度是预先作出各种修理等级(修理工作分为检查、小修、中修和大修四个等级)的修理期限与工作量的年度计划,按计划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修理。当然,根据拆卸和缺陷检查的结果,每次实际的检修工作量可能与计划数有所出入,甚至可以降低修理等级。各种机械设备的修理期限和修理工作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

表10-4中的数据,可供拟定维修计划时参考。

各种修理等级的工作内容如下:

(1)检查检查工作一般由操作人员和值班修理人员在设备运转的情况下进行,主要工作是检查噪声、振动、泄漏和润滑情况以及进行定期润滑等。

(2)小修小修由车间修理人员进行。小修工作包括紧固零件,揩拭摩擦面、研磨阀片、安装填料、调整零件(如对轴承的调整)以及检查油环、油槽、起动设备、传动轴、传动胶带和链条、摩擦轮、填料函、各种密封件和管件等。

(3)中修中修除包括小修所做的全部工作外,还包括修换个别零件,如轴瓦的重新浇铸与研刮,车光轴颈、更换制动片、链条、衬垫和密封件、修理衬里等。

表10-4几种机械设备的连续操作时间和修理时停车时间

(4)大修大修工作包括机械设备的清洗和重新装配,更换或修复所有磨损的零件,调整配合公差以达到技术要求以及修理基础等。大修时也可进行机械设备的改造工作。

检查中发现的损坏零件,凡能修复的都应根据其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正确的修理方法,予以修复。为了缩短机械设备的停机时间,可先用备用零件代替已损坏的零件,使设备恢复运转后,再将损坏的零件修复。下面介绍机械零件磨损常用的修理方法。

机械零件和组合件的自然磨损是磨损的主要形式,它表现在:破坏了组合件的最初配合性质,改变了零件的几何尺寸与形状。为了恢复这些组合件的工作能力,必须恢复其最初的配合性质以及零件的几何尺寸和零件形状。

恢复组合件工作能力的修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仅恢复配合性质的修理方法;另一种是既恢复配合性质又恢复零件几何尺寸与形状的修理方法。

(1)仅恢复组合件配合性质的修理方法

仅恢复组合件配合性质的修理方法有垫片调整法、修理尺寸法和补充零件法等三种,现分述如下:

A.垫片调整法

修理时对组合件不进行加工或只进行研刮,而用减少调整垫片的方法使配合间隙从磨损后的最大间隙恢复到装配时的初始间隙,如图10-26所示,这种修理方法称为垫片调整法。垫片调整法只能恢复组合件的配合间隙,但不能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

图10-26用垫片调法调整轴颈与轴承的配合间隙

B.修理尺寸法

修理时只对组合件中某一个零件进行修理加工,去掉其磨损层,以消除几何变形,而另一个与之配合的零件则用备品备件来更换。这样可使组合件的配合间隙恢复到最初的数值,但是修理好的组合件与新的组合件具有不同的尺寸,这些与初始尺寸不同的尺寸称为修理尺寸,而这种修理方法称为修理尺寸法。

在组合件中,究竟哪个零件应该修理?哪个零件应当更换?对这个问题应全面考虑。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将较贵重的零件进行修理而将较便宜的零件更换。

修理尺寸法既能恢复组合件的配合间隙,又能恢复零件的几何形状,但不能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寸。

C.补充零件法

用这种方法修理时,是把一个补充零件(内衬套或外衬套)以一定的过盈装在磨损零件(轴承孔或轴颈)上,然后加工到最初尺寸,使组合件的配合间隙恢复。由此可知,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修理尺寸法,不过在这里是两个相配的零件仍然一起使用,只是加上一个补充零件,故特称之为补充零件法。

(2)既恢复组合件的配合性质,又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寸与形状的修理方法

这类修理方法的实质是用各种工艺方法在磨损零件的表面上覆盖一层金属,经过加工后就完全恢复零件原来的几何尺寸与形状以及组合件的配合性质,属于这一类的修理方法有覆焊法、补铸法、喷镀法和电镀法等数种。下面介绍常用的覆焊法。

覆焊法或称堆焊法是把熔化的金属覆盖在磨损零件的表面上,以形成连续均匀的覆盖层。优点是连接强度高,不需专门设备,一般焊接工具即可。缺点是容易引起热应力、裂缝、变形和金相组织的变化。覆焊法可用于修理用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低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制造的零件,对于高合金钢零件的覆焊,其焊接工艺仍未完全掌握,一般不要采用。覆焊用的焊接材料通常是结构钢焊条(优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覆焊时可采用电弧焊或气焊。如一层不够厚,可以覆焊多层。对于重要的零件,为了便于覆盖层的加工、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金相组织,覆焊后应将覆焊层进行热处理(高温回火、退火或正火)。

⑶ 设备维修时应先什么然后什么再什么才可以进行维修。,

设备维修时,应先把设备从整套设备中独立开,也就是有电的断电断水,把周围的阀门儿断掉,然后才可以来维修设备。

⑷ 在设备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维修和清理

老公

⑸ 机器维修问题

1、检测该缸的压缩压力是否达标?2、如该缸的压缩压力不达标,则检查该缸的进/排气门是否密封、活塞、活塞环是否过度磨损或活塞环对口了?气缸体是否过度磨损?3、如该缸的压缩压力能达标,则检查该缸的进/排气门开启/关闭时间是否正确、进/排气门的间隙是否正常、高压油泵供油时间是否正确?

⑹ 在什么情况下,不可进行机器的维修工作 希望有人帮我解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太多争执或抱怨.

⑺ 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时各应做好哪些相应安全措施

1.维修设备时应关闭电源、管路截门,并挂警示牌。 注意排查维修现场安全隐患。(如动火时内,易容燃、易爆 物品的清理)

2. 自检人员劳保穿戴齐全且规范,登高作业时必须戴安 全带(检查安全带是否安全可靠),工具要有防坠措施。

3. 在检修天车导轨时,天车司机应切断天车总电源,使 天车处在静止状态,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

4. 在使用升降梯检修设备时,应把升降梯摆放平稳且牢 固,设专人看护,防止起重设备碰撞伤人。

5. 在检修数控火焰切割机时,应关闭气体总开关,并排 清余气,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严禁火种。

⑻ 设备维修发展过程有哪些

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事后修理、预防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和设备综合管理五个阶段。
1、事后维修
事后修理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修理。这种修理法出于事先不知道故障在什么时候发生,缺乏修理前准备,因而,修理停歇时间较长。此外,因为修理是无计划的,常常打乱生产计划,影响交货期。事后修理是比较原始的设备维修制度。目前,除在小型、不重要设备中采用外,已被其它设备维修制度所代替。
2、预防维修
第二次大战时期,军工生产很忙,但是设备故障经常破坏生产。为了加强设备维修,减少设备停工修理时间,出现了设备预防维修的制度。这种制度要求设备维修以预防为主,在设备运用过程中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加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根据零件磨损规律和检查结果,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有计划地进行修理。由于加强了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使得设备有效寿命延长了,而且由于修理的计划性,便于做好修理前准备工作,使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大为缩短,提高了设备有效利用率。
3、生产维修
预防维修虽有上述优点,但有时会使维修工作量增多,造成过分保养。为此,1954年又出现了生产维修。生产维修要求以提高企业生产经济效果为目的来组织设备维修。其特点是,根据设备重要性选用维修保养方法,重点设备采用预防维修,对生产影响不大的一般设备采用事后修理。这样,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做好重要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同时也可以节省维修费用。
4、维修预防
人们在设备的维修工作中发现,虽然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工作进行得好坏对设备的故障率和有效利用率有很大影响,但是设备本身的质量如何对设备的使用和修理往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设备的先天不足常常是使修理工作难以进行的主要方面。因此,于1960年出现了维修预防的设想。这是指在设备的设计、制造阶段就考虑维修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修性,以便在以后的使用中,最大可能地减少或不发生设备故障,一旦故障发生,也能使维修工作顺利地进行。维修预防是设备维修体制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
5、设备综合管理
公设备维修预防的基础上.从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于70年代初,又形成了设备综合管理的概念。设备综合工程学,或叫设备综合管理学.英文原名是Terotechnology,它是对设备实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1970年首创于英国,继而流传于欧洲各国。这是设备管理方面的一次革命。日本在引进、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生产维修的实践经验,创造了全面生产维修制度,它是日本式的设备综合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发展。设备维修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基于状态维修(Condition-basicmaintenance)和智能维修(Intelligentmaintenance)等新方法。
基于状态维修是随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出现而在生产系统上使用的,现在能够连续地监控设备和加工参数。采用基于状态维修,是把PLC直接连接到—台在线计算机上,实时监控设备的状态,如与标准正常公差范围发生任何偏差,将自动发出报警(或修理命令)。这种维护系统安装成本可能很高,但是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使用水平。
智能维修,或称自维修,包括电子系统自动诊断和模块式置换装置,将把远距离设施或机器的传感器数据连续提供给中央工作站。通过这个工作站,维护专家可以得到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的智能支持,以完成决策任务。然后将向远方的现场发布命令,开始维护例行程序,这些程序可能涉及调整报警参数值、启动机器上的试验振动装置、驱动备用系统或子系统。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在开发远距离维护监控系统(RMMS).它是维护自动化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个范例。在有些例子中,可以用机器人技术进行远距离模块置换。

⑼ 设备维护与修理的任务是什么

范围设备维修包含的范围较广,包括:为防止设备劣化,维持设备性能而进行的清扫、检查、润滑、紧固以及调整等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为测定设备劣化程度或性能降低程度而进行的必要检查;为修复劣化,恢复设备性能而进行的修理活动等。 · 工作指标设备维修的结果要用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反映设备维修工作效果的指标有两类: 1.维修后技术状况指标。 2.维修活动经济效果指标 ·设备维修工作的任务是:根据设备的规律,经常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延长零件的正常使用阶段;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掌握设备情况,以便在零件进入设备问题前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修理。 ·常出现的设备问题主要有:磨损、腐蚀、渗漏、冲击、冲刷、结垢、变形等等,因各种行业设备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也呈现多样化。 ·传统维修方式主要有:润滑、补焊、机加工、报废更新、误差调正、垢质清洗等。 ·西方较先进的维修维护方式: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纳米材料技术、陶瓷材料技术、稀有金属材料技术等等,如:福世蓝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可快捷高效的实现在线维修、自主维修;一些纳米陶瓷技术可在保持高强度、高硬度基础上,更轻、更耐腐蚀等恶劣环境,让设备更实用、耐用。内容设备维修的基本内容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检查和设备修理。一、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的内容是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润滑良好、安全运行,包括及时紧固松动的紧固件,调整活动部分的间隙等。简言之,即“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十字作业法。实践证明,设备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维护保养的好坏。维护保养依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等。日常保养,又称例行保养。其主要内容是:进行清洁、润滑、紧固易松动的零件,检查零件、部件的完整。这类保养的项目和部位较少,大多数在设备的外部。一级保养,主要内容是:普遍地进行拧紧、清洁、润滑、紧固,还要部分地进行调整。日常保养和一级保养一般由操作工人承担。二级保养。主要内容包括内部清洁、润滑、局部解体检查和调整。三级保养。主要是对设备主体部分进行解体检查和调整工作,必要时对达到规定磨损限度的零件加以更换。此外,还要对主要零部件的磨损情况进行测量、鉴定和记录。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在操作工人参加下,一般由专职保养维修工人承担。在各类维护保养中,日常保养是基础。保养的类别和内容,要针对不同设备的特点加以规定,不仅要考虑到设备的生产工艺、结构复杂程度、规模大小等具体情况和特点,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工业企业内部长期形成的维修习惯。二、设备检查设备检查,是指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或腐蚀程度进行测量和校验。通过检查全面掌握机器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磨损情况,及时查明和消除设备的隐患,有目的地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修理质量,缩短修理时间。检查按时间间隔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日常检查由设备操作人员执行,同日常保养结合起来,目的是及时发现不正常的技术状况,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是按照计划,在操作者参加下,定期由专职维修工执行。目的是通过检查,全面准确地掌握零件磨损的实际情况,以便确定是否有进行修理的必要。检查按技术功能,可分为机能检查和精度检查。机能检查是指对设备的各项机能进行检查与测定,如是否漏油、漏水、漏气,防尘密闭性如何,零件耐高温、高速、高压的性能如何等。精度检查是指对设备的实际加工精度进行检查和测定,以便确定设备精度的优劣程度,为设备验收、修理和更新提供依据。

⑽ 对设备进行维修必须办理什么手续

那要看设备属于那种性质的设备,比如企业贵重生产设备,还是普通的生产,辅助设备,应该按设备所在公司使用部门,按企业的设备维修管理流程规定进行书面的维修联络单,申报设备维修管理部门,由专业的维修技术人员,对设备维修故障进行确认检查,是否企业维修人员可以修复,如需要外发维修,应由企业专职维修人员,写好设备外发维修申请报告,并要注明外发维修原因,和设备维修后的性能精度要求标准,一并报告给企业主管设备领导审批,审批后按企业的外发设备程序,进行各项设备外发的内容要详细的注名,特别是贵重和稀有精度较高设备和仪器仪表,以防止外设备维修供应商的没必要的究分,间单的流程是设备运行异常——检查确以原因——书面维修单——专业的设备维修部门对故障分析——申请外发报告——审批——外维单位资质——维修相关协议——设备验收

阅读全文

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机器维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苹果屏幕维修多少钱啊 浏览:689
宝马x5哪里维修 浏览:217
防水图纸表示什么 浏览:174
佳峻电脑维修部怎么样 浏览:997
楼顶防水底子油用什么稀释最佳 浏览:173
金诺广州家电维修网好吗 浏览:461
故障码p025a怎么维修 浏览:180
苹果售后提示维修完毕 浏览:184
苹果手机怎么看5s是不是翻新 浏览:88
自喷防水补漏胶喷不出来怎么办 浏览:92
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浏览:194
厚街搬家电话是多少 浏览:728
抢家具材料是什么意思 浏览:331
酸枝家具怎么买 浏览:209
家具木坐椅 浏览:665
德高防水金装怎么样 浏览:916
molteni家具 浏览:543
ps4返港维修要多久 浏览:619
沧州家电旧货市场在哪里 浏览:631
石家庄长丰家电维修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