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pdca,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1、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必须在市场调研、产品的选型、研究试验、设计、原料采购、制造、检验、储运、销售、安装、使用和维修等各个环节中都把好质量关。
其中,产品的设计过程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起点,原料采购、生产、检验过程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过程;而产品的质量最终是在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的过程中得到评判与认可。
2、三大核心理念
顾客满意:顾客即供应所提供产品的接受者,可以是组织内部的,也可以是组织外部的。
附加价值: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功能价值,追求组织最大的经营绩效和个人最大的工作绩效。
持续改善:建立以PDCA回圈为基础的持续改善的管理体系。
(1)维修中心pdca扩展阅读
一、PDCA循环的步骤:
1、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计划,制定措施。
2、执行阶段:执行计划,落实措施。
3、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4、处理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工作结果标准化;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二、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预先控制和全面控制制度。它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全”字,它包含三层含义。
1、管理的对象是全面的,这是就横向而言。
2、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这是就纵向而言。
3、参加管理的人员是全面的。
2. 点检定修制的实质是什么
点检定修制是全员、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与状态检修、优化检修相适应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维修费用,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工业生产领域,尤其适合于连续不间断的生产系统。
点检定修制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前苏联引进的传统计划检修模式的明显区别,在于改变过去计划检修的做法,实行以设备点检管理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通过点检基础上的定修(即根据设备状态安排检修)使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达到最佳配合的一种设备维修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是设备维修的责任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点检人员是其所管辖设备的责任主体,严格按标准进行点检,并承担制定和修改维修标准、编制和修订点检计划、编制检修计划、做好检修工程管理、编制材料计划及维修费用预算等工作。这种体制的最终目标是以最低的费用实现设备的预防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利用率。
这种体制提出了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要求,要求运行方、检修方和管理方都要参与围绕设备的PDCA管理,使设备的各项技术标准日趋完善,设备的寿命周期不断延长,达到故障为零、设备受控的目的。
这种体制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管理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这是设备持续改进、管理日趋完善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