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维修电话 > 勃利维修点

勃利维修点

发布时间:2022-06-14 21:46:05

❶ 黑龙江红旗岭在哪里

黑龙江省海伦市共合镇共青团村团支部
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乡永久村团支部
牡丹江第二发电厂发电分厂团总支
黑龙江佳木斯市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团支部
黑龙江七台河市新大陆鞋城团支部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名山农场六队团支部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林业局宏图林场团总支
黑龙江鹤岗市人民医院外科系团支部
黑龙江双鸭山市机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团支部

2002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名单

哈尔滨市太平区滨河社区团支部

道外区松浦镇东方红村团支部

南岗区松雷国际商厦团总支

双城市五家镇民富村团支部

巴彦县巴彦镇福民村团支部

尚志市元宝镇民仁村团支部

哈尔滨市信访办机关团支部

哈尔滨公共汽车总公司汽车2路团支部

哈尔滨市电力校农电994班团支部

哈尔滨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团总支

齐齐哈尔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

齐齐哈尔市第一百货公司团总支

齐齐哈尔市和平厂民品总公司化纤泵厂团支部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站前街道团总支

龙江县邮政局团总支

拜泉县水务局团支部

克东县供电所供电大厅团支部

牡丹江爱民区崔凤琦新娅美容美发学校团支部

绥芬河市检验检疫局团支部

宁安市东京城镇振兴村团支部

牡丹江第二发电厂发电分厂团总支

牡丹江水力发电总厂莲花公安团支部

牡宁高等级公路管理中心团总支

牡丹江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团总支

牡丹江市第一中学高三、十班团支部

佳木斯纸业集团有限公司造纸二厂团总支

佳木斯市千里集团三江计算机学院团总支

佳木斯电业局实验所团支部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冲剪车间团支部

佳木斯机动车质检站团支部

佳木斯电信分公司114查号台团支部

佳木斯市第七中学高二、一班团支部

大庆市龙凤区龙凤街道团总支

肇州县广播电视事业局团总支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团总支

大庆市红岗区长城企业团总支

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一村团支部

大庆市萨尔图区日欧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团总支

鸡西大学综合教育系九九专一团支部

鸡西市第二中学高二、一班团支部

鸡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滴道矿团总支

鸡西市鸡冠区教育局团总支

双鸭山市第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团支部

双鸭山市会计核算中心团支部

双鸭山市三利商城团支部

宝清县依饶公路收费所团支部

伊春职业学院师专部团总支

嘉荫县人民医院团支部

铁力市双丰镇双河村团支部

铁力市嘉瑀微机学校团支部

七台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团支部

勃利县勃利镇镇安村团支部

七台河市新大陆鞋城团支部

鹤岗市国土资源局团支部

鹤岗市东山区第十中学团支部

鹤岗矿务局铁路运输部电务部团总支

鹤岗市人民医院团支部

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法院团支部

北安市建设局冠安团支部

逊克县逊河镇双河村团支部

嫩江县溢香食品有限公司团支部

黑河海关团总支

绥化市鑫威大厦花园酒店团总支

安达市第二中学团总支

绥棱县双岔河镇民主村团支部

庆安县人民医院团总支

绥化市体校团总支

绥化市卫校2000级助产二班团支部

青岗县昌盛乡富饶村团支部

呼中林业局职工医院团总支

图强林业有限责任公司育英贮木场团总支

新林宏图林场团总支

十八站林业二小团支部

省种子管理局团支部

省邮政储汇局团支部

省规划院第一团支部

省桩基础工程公司第二分公司团支部

三棵树机务段自停团支部

海拉尔电务段牙克石信号领工区团支部

65911部队71分队团支部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第一支队三大队八中队团支部

逊克农场个体团支部

建三江分局局直中学团总支

查哈阳分厂金光分场团总支

绥滨农场8队团支部

八五四农场34队团支部

苇河林业局柳山林场团总支

迎春林业局索伦林场团支部

柴河林业局第四中学团支部

双鸭山林业局青龙林场团支部

大庆石油管理局电力总公司供电公司第三分公司线路队团支部

大庆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供水一分公司南水源团支部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第三油矿中十六联合站团支部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第一油矿二零六队团支部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器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

东北农业大学规划与发展学院团总支

黑龙江工程学院管理系团总支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0级临床七年制3班团支部

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律系99级1班团支部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99-112班团支部

2003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哈尔滨超高压局哈南变电站团支部

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所团总支部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街道办事处三育社区团支部

哈尔滨市商业银行龙青支行团支部

依兰县德才中学团总支

阿城市人民医院团总支

宾县满井镇双华村团支部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201级计算机团支部

依兰县三道岗镇三到岗村团支部

讷河市长发乡张志村团支部

拜泉县新生乡卫东村团支部

龙江县广厚乡青年养鸡技术协会团支部

泰来县电业局机关团支部

齐齐哈尔建华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机加一厂团支部

齐齐哈尔市公安局防暴警察支队团总支

齐齐哈尔市水务局排水处管道管理所团支部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系团总支

牡丹江市公交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汽车公司女巴团支部

牡丹江水泥集团黄旗矿团支部

牡丹江市电业局东安供电局团支部

牡丹江城投公司江滨收费站团支部

牡丹江市地方税务局东安分局团支部

佳木斯发电厂燃料分场团支部

佳木斯市东风区晓云街道安庆社区团支部

佳木斯市工商局向阳分局团支部

佳木斯移动通信分工商东部话务管理部团支部

佳木斯大学理学院02级团总支

佳木斯市警官学院团总支

佳木斯市电业局群体变点所团支部

大庆炼化公司聚合物厂丙烯酰胺团支部

大庆石化总厂经济技术开发公司雪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团总支

大庆电业局北星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团总支

大庆市丰绅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团支部

大庆广播电视集团团总支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防洪工程管理处大同管理所团支部

大庆市龙凤区龙凤街道龙化社区团支部

鸡西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团总支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团总支

鸡西市工商局团总支

鸡西市麻山区法院团支部

双鸭山矿业集团铁路运输部电务段团支部

双鸭山市尖山区中植社区团支部

双鸭上市饶河县高级中学团总支

双鸭山市环抱局团支部伊春市新青区第二中学团总支

朗乡林业局贮木场团总支

双丰林业局第一子弟中学团总支

桃山林业局路管处团总支

七台河市纬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化验室团支部

七台河市逸夫中学三年七班团支部

七台河市行政执法局机关团支部

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东风街道康富社区团支部

鹤岗市人民医院内科系团支部

鹤岗市粮食局第八粮库团总支

鹤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集控运行三值团支部

鹤岗市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处团总支

黑河市自来水公司团支部

黑河铁路(集团)公司列车段团总支

黑河市交巡警支队团支部

安达市建设局团总支

肇东市第八中学团总支

海伦市文明社区团支部

兰系县城镇交警中队团支部

绥化市北林区正大鞋城团总支

青冈县第六中学团支部

明水县自来水公司团支部

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团总支

大兴安岭地区韩家园贮木场团支部

大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永庆贮木场团总支

呼玛县兴华乡新民村团支部

省医院儿童内科团支部

黑龙江日报印务中心团总支

省林业厅绿海大厦团总支

南航哈尔滨飞机维修厂航线车间团支部

牡丹江铁路机务段运用团总支

佳木斯铁路机务段运用团总支

省军区边防65911部队67分队团支部

省军区通信站一连团支部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第四支队三大队十中队团支部

齐齐哈尔市支队依安县中队团支部

通北林业局商业局团支部

苇河林业局人造板厂团支部

亚布力林业局森调队团支部

迎春林业局索伦林场团支部

建三江分局前锋农场十一队团支部

北安分局尾山农场十一第九生产队团支部

尖山农场14队团支部

查哈阳农场金光分场团总支

铁力农场第四生产队团支部

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团支部

哈尔滨亚麻集团细纱分厂团总支

黑龙江省旅游学习团总支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运维系统团支部

中国联通牡丹江分公司太平路中心营业厅团支部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2002级6班团支部

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02级8班团支部

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002级行政管理6班团支部

黑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团总支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2002级会计学班团支部

❷ 勃利县自来水公司怎么样

勃利县自来水公司是1989-05-10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新起街。

勃利县自来水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3090161953L,企业法人王跃武,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勃利县自来水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供水设备建设、维修;泵站设备维修;管网改造服务;不动产租赁业务。在黑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2206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0家。

勃利县自来水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勃利县自来水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❸ 哪种插秧机好

主要看你什么需求,如果是土地面积比较大,就要用大型的,如果是一般的农家用,手扶式插秧机就好了。
水稻插秧机按适应秧苗的状态分拔洗苗型、带土苗型和两用型。按动力分为人力插秧机和机动插秧机两类。人力插秧机采用间歇插秧方式,插秧动作在机器停歇状态下进行,插秧动作结束后,手拉机器移动一个株距,再次进行插秧动作。机动插秧机采用连续插秧方式,在机器行进过程中完成分秧、插秧动作。机动插秧机又分手扶自走式、乘坐自走式和拖拉机悬挂式等类型。

❹ 倭肯河的治理开发

四新水库,位于七台河市铁山乡四新村南侧,并因此而得名。坝址建立倭肯河左侧一级支流,茄子河干流的上游。四新水库兴建于1975年。经过3年施工,于1978基本完成了土坝与输水洞工程。坝长579米,最大坝高9.9米,上游坡度1:3,下游坡度1:2.5。输水洞为1.2×1.2米浆砌石方拱,洞长48米。输水洞启闭闸门部分为竖井式,输水洞最大输水能力3立方米/秒,启闭设备为5吨手摇启闭机。四新水库集雨面积48平方公里,总库容为30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89万立方米,设计水田灌溉面积2000亩,可养鱼5万尾,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养鱼综合利用的小型I水库。
万宝水库:位于七台河市桃西乡小六队东侧,坝址建在倭肯河左侧一级支流万宝河干流上。万宝水库集雨面积24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养鱼综合利用小型I水库。设计菜田灌溉面积3680亩,可养鱼10万尾。保护村屯、矿井各一个。1958年动工兴建,1983年基本建成。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500年一遇。万宝水库为均质土坝,设计最大坝高9.5米,坝长327米,坝前坡比1:3,坝后坡比1:2.5。输水洞为坝下圆函管,直径0.8米,长45米,输水洞为取小型为塔式,设计最大泄量3.12立方米/秒。设计总库容为13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92.1万立方米。1981年对万宝水库土坝东端与山接壤部进行防渗处理,因土质不实,在8月2日晚间特大洪水袭击下,造成垮坝。1982年对垮坝段进行了维修。万宝水库地处市中心区,风景秀丽于1985年交给城建部门着手兴建青少年乐园。将发挥水库防洪、灌溉、养鱼,旅游等多功能的综合利用。

桃山水库:位于倭肯河中上游,七台河市市区境内桃山脚下,水库由此而得名。水库兴建于1958年8月,到1961年末共完成工程量27万立方米。1976年开始续建,于1981年再次停止缓建,于1989年10月第一期工程完工。 1991年5月交付使用。主堤长514米,顶宽8米,高25米,积雨面积2100平方公里,总库容2.6亿立方米,为市区每年提供23.60万立方米工业和生活用水,可灌溉农田12.7万亩。
吉兴河水库,位于大四站境内,距勃利县城25公里。地址建在倭肯河一级支流的吉兴河上,水库上游积水面积86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18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养鱼的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1956年开始清理地基,1958年施工,1965年末,水库各项工程全部竣工,受益乡(镇)有大四站、吉兴、倭肯。水库有养鱼面积1000亩,其中鱼种池57亩,新鱼池3亩,越冬池15亩。有果园、鹿场、木耳营、石场、炸药厂、运输、种植业、造林等多种经营项目。
互助水库,位于距勃利县县城东北12公里青山乡境内互助村。积水面积184.5平方公里。总库容1500万立方米,是灌溉、防洪兼养鱼的综合性的中型水库。1958年经合江水利局设计批准,3月破土动工。在小五站、青山、抢垦和杏树等受益乡中,抽调600名民工参加施工。共投工143.74万工日。投资447.64万元。最大受益能灌水田9000亩,水库有2处53亩养鱼越冬池和孵化池,每年可养鱼繁育200万尾鱼苗。
向阳山水库,是一座大型水库,位于桦南县八虎力河支流柳树河与小八虎力河汇河处,距县城9公里,因在完达山西麓余脉向阳山脚下故得名。地理坐标东经130°41′,北纬46°11′,流域面积865平方公里,库区面积40平方公里,小八虎力河与柳树河汇流处宽度3000米,其地势东北高,西北低。坝址面积高程160米,地形比降1/600,下游可发展水旱田25万亩。是以灌溉为主兼养鱼、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向阳山水库总库容为131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300万立方米,死库容550万立米,调洪库容为7350万立方米,汛前限制水位169.2米,溢洪道最大浅量1070万立米/秒,灌溉洞最大泄量60立方米/秒。电站装机2台,容量500千瓦,设计工程量土、砂、石方72.9万立方米,国家总投资876万元。兴建期于1958年6月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到1962年,历经4年。
共和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位于桦南县县城北30公里,明义乡共和村东北1.5公里处,因靠近共和村而得名。地理坐标东经130°25′,北纬46°23′。水库拦截来财河支流双龙河水,流域面积167.7平方公里,占来财河流域面积的27%,是控制来财河的重要工程。水库以灌溉为主,兼养鱼、发电等综合利用。总库容为3.59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为3183万立方米,设计灌溉农田7.5万亩。水库于1958年6月15日破土动工,先后经历了兴建期、续建期、再续建期三个阶段,经历23年,于1980年7月25日全部竣工。
金沙水库,是金沙乡办的一座小型水库。坝址位于桦南县金沙村北1公里处,流域面积为48.5平方公里。总库容为389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为191.5万立方米。坝长650米,坝高8.8米,设计灌溉面积1.05亩,1981年实灌300亩。养渔水面960亩,防洪效益保护村庄1个,人口600人,保护农田1300亩。该库兴建于1956年,中间停工20年,后于1979年国家投资5万元,水库终于建成。共完成土方11万立方米。
团结水库,是一座小型工程水库,坝址在双龙河上游桦南县明义乡双龙河村西南,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设计库容230万立方米,实有库容98万立方米,堤高8.6米,溢洪道堰顶宽23米,最大浅水量135秒立米,输水洞浅水量为5.2秒立米,设计灌溉面积0.45万亩,实灌面积1500亩,养渔水面375亩,完成土方10万立方米。国家投资5万元,1973年兴建,于1978年建成。
幸福水库,水库坝址桦南县柳毛河乡幸福村东沟(因工程量大归乡管)。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设计水容204万立方米,实有库容30万立方米,设计坝高5米,实有坝高3.5米,输水洞浅量1.2秒公方。溢洪道是临时性工程。该水库尚未完工,目前只能养鱼,不能灌田。1956年动工,1957年土坝合拢蓄水,完成工程量2.47万立方米,用工27000个,总投资7万元。
新生水库水库,坝址在桦南县三合乡新生村东1公里处,流域面积为34平方公里,库容192万立方米,坝高4.24米,设计灌溉面积0.6万亩,1974年开工,实际完成坝高4米,土方1.5万立方米,蓄水10万立方米,灌溉水田600亩。
达连泡水库水库,坝址在桦南县大八浪东的太平沟,始建于1958年,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设计库容115万立方米,实有库容20万立方米,坝长450米,坝高6米,完成工程量土方4.6万立方米,只建了闸门,还没修建溢洪道。
八一水库,建在桦南县七虎力河上游右岸的一小支流上,“八一”大队北面,故名。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库容73.5万立方米,坝高6米,设计灌溉面积0.6万亩。该库于1973年7月开工,1980年10月竣工。土坝、溢洪道、输水洞已建成,养鱼10万尾。
九龙水库该库坝址在桦南县阎家镇的小沟中,流域面积6平方公里。设计库容30万立方米,坝高5米,蓄水1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0.16万亩,实灌面积160亩。该库于1958年开工,尚未完成。
振兴水库,是桦南县二道沟乡办水库,在乡西1公里处振兴沟中,流域面积113平方公里,设计库容61万立方米,已蓄水5万立方米,坝高7米,断面窄小,坡度不够,标准低,质量差,输水网未完成。
兴隆山水库,位于依兰县道台桥镇北7.5公里处,属道台桥镇管辖,库址南、西、北三面环山,东为平川,水源为倭肯河流域的兴隆山沟。水库以灌溉为主。兼及养鱼。1957年10月到1968年12月修建,1975年工程续建,增加库容200万立米。1976年,安全加固。1978年修建溢洪道。水库有南北向土质坝一条,高7米,长650米,坝顶高程140.4米,开敞式溢洪道最大泄洪量37.1立米/秒。设计灌溉面积2.250亩。历年灌田多达3000亩。1986年灌溉水田2250亩,旱田1440亩,经费自给有余,多次受省、市表扬。
自卫水库,位于依兰县平原乡东1.5公里处,归平原乡管辖。原为1处大泡沼,四周漫岗,靠多条山沟集雨流入,属倭肯河流域,因靠自卫屯而得名,水库以灌溉为主兼养鱼。于1966年4月兴建,土坝合垄。1975年受益。1983年、1984年对大坝渗水和前翼墙进行补修。水库集雨面积14平方公里,现有水面644亩。有东西走向土坝一条,长900米,高5.5米,坝顶高程131.5米,最大泄洪量14立米/秒。输水道最大流量0.4立米/秒。有效灌溉面积,水田1000亩,旱田1500亩。
胜利水库,距依兰县涌泉乡东北4公里,属涌泉乡管辖,库址在勇胜,胜利之间,倭肯河支流水域。水库以灌溉为主兼植树造林、养鱼。1973年8月由涌泉乡调集民工修建,1978年完工,用工16万个,完成土方1.5万立米,石方7822立米,混凝土方890立米,用钢材7吨,水泥1164吨,木材66米。国家补助投资22.55万元。有土质坝1条,东西走向,全长930米,其中利用自然山头建附坝430米,坝顶宽4米,最大坝高8.8米。库区集雨面积40.5公里,水面424亩,总库容480万立米。输水量0.5立米/秒,溢洪道宽40米,最大泄量120立米/秒。有效灌溉面积4470亩。 勃利县灌溉事业始于伪满,居住在倭肯河沿岸的朝鲜族群众.在倭肯河上压坝种植水田。后来,各村屯的汉族群众也联合压坝种植水田,使倭肯河形成自然的小灌区。1949年,将倭肯河岸伪满遗留下来的安乐、勃信、东明、金刚、杏鲜、民主、大阳、富兴、合成、三成、中江等经营村的小灌区,收归国营茄子河、碾子河、吉兴河等仍为民营。1953年国营灌区进行整顿合并,归为杏鲜、富兴两个灌区,加上民营灌区,形成了倭肯、中鲜、吉兴河、碾子河、茄子河5个灌区。经过多年变动。到1985年,全县定为倭肯、中鲜、吉兴河、互助4个万亩国营灌区,民用灌区46个。农田灌溉面积10.25万亩,其中水田7.87万亩。
倭肯灌区,位于勃利县县城西北部,系倭肯河左岸,总长24公里,平均宽度1.8公里,灌区面积为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9.5万亩。灌区受益单位有吉兴、双河、恒太、永顺4个乡(镇),35个村。最早建于1937年(伪康德4年),倭肯灌区系全县工程较大的灌区,工程建设维修持续年限长,共完成工程量154万立方米,其中土方152.6万立方米,浆砌石7237立方米,干砌石3575立方米,钢筋混凝土2801立方米,混凝土583立方米。投资总额为247.4万元。
中鲜灌区,位于勃利县倭肯河上游左岸。灌区长度为32.5公里,平均宽度为15公里,工程控制面积为5.4万亩。工程受益有长兴、青山、抢垦、杏树、倭肯5个乡(镇)。中鲜灌区建于1931年(民国20年)4月,由个体联合修坝,自流引水,工程标准较低。1953年,建立中鲜灌区管理站,着手合并整顿拦河坝。到1955年5个坝合并为2个石堆坝。干渠长24.8公里,全区共有支渠25条,长28.9公里,灌溉面积可达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000亩。
吉兴河灌区,位于勃利县倭肯河左支流域内。早在解放前金山屯河两岸群众用简易办法压坝种植水田,面积约5000亩。1954年着手对吉兴河灌区进行管理,将原来25个水坝合并成8个,节约用水。扩大水田面积。灌区受益有大四站、吉兴和倭肯3个乡(镇)20个村,灌溉面积可达1.5万亩,总投资133万元。
互助灌区,位于勃利县县城东北部,倭肯河支流小五站河流域内,系水库供水灌区。灌区范围有青山乡的青山、青峰、互助、太升、石子山、龙头、勃信、建设8个村和勃利县良种场,总面积3.23万亩。灌区为东、西两条于渠,东干渠是互助灌区的主要受益区,水库竣工当年受益。一直保持受益面积在7000亩左右。
通鲜灌区,位于县城南12公里的通天二林场以北,是镇郊乡通鲜村自营。利用太平岭与段家岭问小溪水,一条1500米长的引水渠,可种水田600亩。新城灌区位于县城西北部牡佳铁路西侧,是勃利镇新城村自营。工程只有两条农渠,种植面积为1530亩,灌水田650亩,水源由碾子河水库供水。朝阳灌区是杏树乡朝阳村自营,是自然水流入的小型灌区,灌区面积1050亩。除自然灌溉之外,从1958年开始扩大水田面积,抓了机电井建设,以补充水源不足。1985年底,共打农田灌溉井1196眼,经过实地普查。现在成用的583眼。农村的旱田灌溉井(包括菜田灌溉井)375眼,主要分布在丘陵漫岗和镇内菜田。水田补水井208眼,主要分布在倭肯河两岸灌区内和大、小水田灌区。这些灌溉井在春旱年头发挥了作用,保证了旱田和水田适时播种。
向阳山灌区,位于桦南县中、西部,东起向阳山水库,西至倭肯河,灌区东西长50公里,南北平均宽8.6公里。灌区横跨柳毛河、桦南镇、八虎力、三合、民主、梨树、土龙、庆发8个乡、镇及曙光农场、县原种场,共计54个村屯,农户1.1万户,6万口人,1.3万名劳力,占全县人口的21%。区内总耕地面积49万亩,引水灌溉水田面积1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20%。向阳山灌区是开发较早的老灌区。
共和灌区共和灌区位于桦南县县城北30公里,共和水库为灌溉水源。灌区东起共和水库,西至柴家沟,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4.5公里,跨桦南县明义、金沙、五道岗、土龙4个乡镇。共和灌区改名为“凤岐”灌区,1958年扩建了干渠,改为共和灌区。干、支渠长56.3公里,完成土方80万立方米,国家投资38.5万元,到1985年实际灌溉水田面积0.20万亩。
大鲜自流灌区,该灌区是引倭肯河水源。建于1941年,由日本人大八浪开拓团包揽这项工程,强迫中国人“勤劳奉仕队”300人施工,1942年完成修建干渠长6公里,土方10万立方米的工程任务。同时,修建进水闸一座,浅水洞一座,节制闸一座,涵洞三处,灌田6000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逐年扩大水田面积种植,对大鲜灌区进行了扩建:干渠延长10公里,加宽到8米;扩建铁路涵洞,扩大水田面积0.7万亩。新修渠道13条,长达59.4公里。完成土方8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61万元。受益有大八浪、阎家、公心集三个乡镇13个村。到1985年实灌溉面积0.60万亩。
永久自流灌区该灌区位于桦南县七虎力河中下游右岸。历史较早,建于1912年,原名叫“李明稻地”,解放后改为永久灌区。渠首为柳石栏河坝,引水量为1.5秒立米,水田面积最高时达到6000亩,支渠6条,长13.2公里,拦河坝2座,农道桥4座,控制闸3座,完成土方8.6万立米。虽然几年来国家只投资9600元,但该灌区自流引水,投资少,效益高,既方便群众,又有利于国家,是一处造价较低、收益较大的灌区。到1985年实灌面积0.60万亩。
五一灌区该灌区位于桦南县七虎力河中上游右岸,是一开发较早的灌区。1937年兴建。当时只有20余户朝鲜族人在此种水田。因河水不足,于1959年,这些朝鲜族又迁到梨树公社河南大队。土地移交给五一大队经营,改为旱田。1974年兴修水利,恢复五一灌区。修渠道10余条,长26公里,完成土方1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0.21万亩,国家投资补助2.3万元,到1985年实灌面积0.21万亩。
愚公灌区此灌区位于桦南县八虎力河上游,属自流引水灌区。建于1940年(原名光明灌区),由日本人征集劳工修建,干渠一条长7公里,完成土方5立方米。水田有120垧,建进水闸一座,浅水闸一座,倒缸吸一处,由日本人经营。解放后,扩建了干渠工程,由驼腰子乡光明、金缸、金胜、良种四个村经营。因无专管机构和专人管理,原有工程全部冲毁。1965年,县水利科协助扩建灌区工程,改名“愚公”灌区。修干、支渠9条,长23.5公里,完成土方16万立方米,国家投资2万元,水田面积发展到0.03万亩。
金沙灌区位于桦南县金沙乡西北部,金沙河的中下游,地势较陡,排水条件良好,以金沙河为容泄区,灌区跨前金沙、石金沙、李家、肖正、工农五个村屯,现有耕地面积1.3万亩。1970年开始动工,到1985年完成用水干、支渠12条,长23000米,防洪堤2条,长10000米,支渠以上建筑石物15座,堤防闸4座,河道上的公路桥2座,总计21座,完成总土方14.46万立方米,完成总投资15.25万元。设计灌溉面积1.05万亩,其中水田1.1万亩,除涝面积0.23万亩,到1985年实灌面积0.3万亩。 涝区治理
西部涝区指勃利县头道河子、双河和二道河子,当时,群众集资兴建排涝工程。1964年在头道河子完成排水渠一条长6公里,二道河子涝区完成排水干,支渠5条长14.8公里,双河涝区完成排水干,支渠3条长15公里。1965年为便于规划,统一治理。经水利部门设计,国家投资,社会投工开始进行综合治理。至1985年兴建排水干渠1条。总长365公里,田间渠16条,总长322公里,堤防总长54.4公里,截留沟12公里。桥涵617座。
碾子河涝区位于勃利县地域中部,系倭肯河左支碾子河流域。涝区范围,南至浅山截留沟,北至倭肯河,东西两侧分水涝区内有勃利镇、镇郊、抢垦、青山4个乡(镇)的23个村屯,涝区面积21.6万亩,易涝面积4.46万亩。整个防涝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从1963年开始施工,修筑了碾子河左右岸防洪堤,排水总干渠,截留沟等5项工程。第二期从1966年施工,初具规模。但未达到十年一遇的设计标准,有排水干渠一条长17公里,防洪堤35公里,桥涵20座。
连珠河涝区位于勃利县县城西部,倭肯河左岸支流连珠河流域,区辖有大四站和杏树乡,22个村,涝区总面积为17.7万亩。1964年县水利科设计,同年秋天由乡(镇)组织人力施工。到1985年,涝区建成干渠1条,长21公里;修截留沟3条,全长210公里;修桥涵700座。
防洪堤
勃利县倭肯河防洪堤工程,截止1985年修堤长度50公里,保护村屯7个,耕地8.65万亩,荒原3.78万亩。
桦南县倭肯河堤防位于倭肯河右岸的大八浪、阎家、公心集、土龙、庆发3个乡镇,与左岸勃利、依兰的堤防相距1-1.5公里。该堤上自大鲜闸,下至桦依公路,堤长64.03公里,另有无堤段10.4公里。为便于堤防管理、养护,按行政区划分为5个独立段,即铁东、铁西、公心集、土龙、庆发段进行管理。铁东段由大八浪乡的大鲜闸至牡佳铁路,堤长15.86公里;铁西段由牡佳铁路至公心集山,堤长20.8公里;公心集段由公心集山至红土崖子,堤长14.07公里;土龙段由红土崖子至陈小山,堤长2.77公里;庆发段由陈小山至桦依公路,堤长10.58公里。由于有些构造物未建,一遇雨季内水项托,河水倒灌,防洪标准仅达5-10年。保护农田5.5万亩,荒源1.9万亩,可耕地1.85万亩,村庄4个,2700人。
依兰县倭肯河堤堤防沿倭肯河两岸修筑而成,左岸起自安兴水库排洪闸北500米处,经由安兴、爱国、永合至县城东造纸厂南止,长70.6公里。右岸自战胜村起,至西兴村止,长36.2公里。保护农田10.4万亩,荒原1.4万亩,村屯8个。

❺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哪家修车厂好

我不知道你是较为常见的一般问题,什么样的车德系车型,然后去美国永胜售后市场的汽车去金子V和临西美系汽车厂日本较少的高端进入金九路东部崇德汽车维修专业的德系高端机型的模型,希望对你有用呵呵

❻ 勃利县,有修比亚迪车的吗

有,勃利县有很多家汽车维修中心都可以进行维修。
新车在质保期内车辆如果出了质量问题是4S店是免费处理的。但如果没有按照厂家的规定按时去4S店保养,这个质保就会作废。
存在的问题:360全景影像,画面拼接错位现象,并且反应速度有点慢。燃油仪表显示不准确,不如燃油车的机械油表显示精准。在高速行驶的时候打开了最高级别的能量回收,结果导致车辆速度迅速降下来,极容易酿成事故。还有极少数车辆高速运行的状态之下,车子发动机是不参与工作的,是在空转。这种超级混动车型的一大通病。

❼ 牡丹江的治理开发

牡丹江流域吉林省敦化市境内,有大片冲积平源,土质肥沃,官地镇黑石乡素有粮仓之称,适宜发展农业。解放前,经常泛滥成灾,水利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解放后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在境内牡丹江中、下游的官地镇西崴子、黑石乡泽草沟建成两座水库和两处小水电站,在大山嘴子、小山嘴子又建成两座中型小库,发展了水产养殖事业和兴修了拦洪、灌溉配套工程,促进了农业单产的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还修建了牡丹江干流堤防工程,共计8处,长30.1公里,保护了农田1.61万亩,居民8.46万人。排涝抗早工程项目的投资也逐年增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水利设计部门正在规划进一步开发牡丹江流域丰富的水利资源,防治结合,完善各项配套,搞好生态平衡,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牡丹江的一级支流沙河上游支流哈尔巴岭沟下游建有总库容2610万立方米的哈尔巴岭水库,在支流二道河上建有总库容2200万立方米的大林水库,这两座水库的主要效益是养鱼。1940年,由朝鲜迁来的农民和当地朝鲜族农民,在中游修建简易拦河坝和引水渠,种植水稻2.7公顷。到目前已发展为实灌水田面积1500公顷的沙河灌区。
小石河,中游于1975年建成总库容1398万立方米的小石河水库,是敦化市城市防洪,供水的重点工程。日供城市用水4万立方米;电站装机365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0万千瓦时;设计灌溉水田面积1500公顷。
四道沟水库,位于敦化市官地镇东南六公里处,距离敦化市区36公里,始建于1956年5月,完工于1958年10月。水面134公顷。
西崴子水库,位于牡丹江干流,是牡丹江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1971年修建,1976年投入使用,是一座以防洪为主,集发电、灌溉、养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该水库蓄水面积2925m2,设有多部发电机,变压配电中心,可发往敦化市,官地镇,黑石,青沟子,额穆和黄泥河,同时坝下为发电中心和乡村通道。
大山水库,位于敦化市雁鸣湖镇境内,牡丹江支流塔拉河下游,距牡丹江汇入口1.5公里,距敦化市60公里。该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组成。
桦树川水库,宁安市桦树川水库位于蛤蟆河上游,1966年至1971年建成,是个大型水库,总库容量1.19亿立米,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鱼和其它农副业生产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桦树川水库大坝全长360米,坝高33.8米,坝顶宽5米,总工程量为85.85万立米。输水洞位于大坝右侧,全长464米,内径27米,进口设岸塔式启闭台高30米。出口消力池长38米,总工程量为2.97万立米。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侧槽开敝式,长190米,溢流堰顶宽60米,总工程量为15.07万立米。桦树川水库建成后,宁安市东南部的宁安、卧龙、江南、兰岗、平安、石岩等乡、镇减轻了旱涝灾害。1981年开始发电,年发电量235万度,年均产商品鱼12万斤。
卧龙河水库,兴建于1958年秋。水库建设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8年--1960年,主要工程是大坝清基和大坝上土,坝高达6米左右,并搞了输水洞工程。1960年秋一场洪水,将水库冲毁,因此停建。第二阶段是从1966年秋至1971年,主要工程是大坝上土方。这段共完成大坝土方的3/4以上。第三阶段是1974年至1975年,主要完成溢洪道混凝土和大坝护坡等工程。卧龙河水库,1975年止,共完成土石方26万立米,坝高15米,蓄水能力900万立米。卧龙河水库,对桦树川水库灌区保证了一定的灌溉补偿和供应抗春旱保春种的用水。
高云水库,位于林口县龙爪乡高云村西1公里处,是乌斯浑河左岸支流上的骨干蓄水工程。始建于1958年,1978年土坝合龙。1991年洪水使坝后出现局部滑坡,消力池边墙倒塌,现正修复。属小型(Ⅰ)水库,集雨面积44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91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39.7万立方米,死库容21万立方米。土坝为黏土斜墙坝,最大坝高15.5米,坝长560米。溢洪道为正堰,平板钢闸门控制;输水洞为浆砌石无压半圆拱形洞,洞长54米。设计灌溉面积1.71万亩。
东沟水库,位于林口县古城镇湖水东沟河下游,是乌斯浑河右岸支流上小型(Ⅰ)水库。始建于1958年,竣工于1990年。1991年因洪水使溢洪道进口边墙倒塌,现正修复。水库集雨面积97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19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5万立方米,死库容14.2万立方米。土坝为黏土心墙坝,最大坝高10米,坝长435米。溢洪道为开敞式,两孔平面钢闸门控制;放水洞为圆形混凝土管,洞长35米。水库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鱼等综合利用。设计灌溉面积1.4万亩。
红旗水库,位于林口县古城镇乌斯浑河左岸支流上,为小型(Ⅰ)水库。始建于1967年,1979年竣工。水库集雨面积18.7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140.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5万立方米。最大坝高17米,土坝长210米,土坝为黏土心墙混合坝;溢洪道为侧槽式,总长25米,放水洞长56米。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
龙爪水库,位于林口县龙爪乡境内,是乌斯浑河右岸支流上一座小型(Ⅱ)水库。1965年始建,1967年竣工。总库容2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700亩。
浪花水库,位于林口县中兴乡境内,是乌斯浑河右岸支流上一座小型(Ⅱ)水库。始建于1958年,1959年竣工。总库容2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300亩。
新立水库,位于依兰县道台桥镇新立村南,距县城40公里,是勃利河流域骨干工程之一。水库以灌溉为主,兼可防洪养鱼。库区积雨面积8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212万立米,校核库容最2280万立米,最大泄洪量45.8立米/秒,兴利库容930立米,水位144.3。供水范围为道台桥镇中部和平原乡南部29个村屯。1955年始由新立、长胜、周玉堂等村兴建,完成土方1500立米,1956年受益,灌田600余亩。因工程简陋,1960年决口溃堤。附近村屯为种植水田,经简单修复,维持灌田。
永平水库,位于依兰县护林乡西北5公里处,以勃利河上游的飘荡河为水源,集雨面积30.3平方公里,水面5万亩,属护林乡管辖。1955年11月,由县调集民工修建,民办为主。共完成土方28.13万立米,石方8391/立米,混凝土方1322立米,用钢材4.5吨,水泥1471吨,木材288立米,投134.2万个国家补助投资48.5万元,总库容250万立米,兴利库容140万立米。有效灌溉面积1823亩,实灌1500亩。堤坝长620米,高8米,最大泄洪量124.4立米/秒。1979年,采用专业施工队和季节突击相结合办法继续施工。 渤海灌区,渤海灌区是老灌区。民国14年(1925年)就修有渤海坝和渤海干线,开发水田100多垧,至伪康德11年(1944年),水田发展到1000垧左右。解放后,1953年成立渤海灌区管理站,到1956年,先后整修了渤海和江西坝,维修22公里支渠,修建田问永久性闸门工程6处和临时性木制闸门6处,修永久性排水闸门6处,木造渡槽20座,跌水工程8处,全灌区桥、涵洞等工程68个。1956年秋,在牡丹江上维修2座拦河坝和新修1座进水闸。1958年至1960年重修了较大的永久性工程2处。1966年秋天,重新修建了渤海坝,坝长260米,高2米,顶宽5米,底宽15米,为浆砌石永久性坝。1973年,江西坝改为半永久性拦河坝。到1985年,渤海灌区共有斗渠2条,长13.5公里;支渠11条,长41.45公里;斗渠2条,长54公里;排水渠6条,长5000米。渠系建筑物121处,其中永久性建筑物52处,半永久性建筑物9处,临时性建筑物60处。
江南灌区,是民国12年(1923年)开发的老灌区。解放前有拦河坝8条,干渠5条,水田面积7500亩。解放后,到1951年,干渠全长18.9公里,支渠24.7公里,拦河坝8处,其中较好堆石坝3处,木造进水闸8处,永久性水闸4处,木造排水闸1处,木造渡槽31处,永久性工程2处,桥涵85处。1963年6月5日,八家子七孔永久性渡槽竣工,渡槽长75米,高1米,宽2.5米,设计流量2.4秒立米。总工程量土方为1.5万立米,石方0.2万立米。1965年12月,完成八家子南山的红旗洞工程,完成土方1738万立米,石方0.46万立米,是县内第一座大型永久性水洞带闸工程。1981年,完成江南渠道混凝土拦河闸。这是牡丹江地区江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拦河大坝,完成土方2.4万立米,石方0.34万立米。1985年,全灌区有拦河闸1处,临时抗旱用拦河坝1座,引水渠道2万米,排水干渠4条,总长4万米,防洪堤12.97公里,各种构造物131处。
桦树川水库灌区,始建于1975年,大的干渠有5条,其中总干渠1条,分干渠4条。总干渠从宁安桦树川水库起到石岩镇拥军村止,全长48.5华里。四条分干渠总长为34.12公里,其中第一条自卧龙乡新政村到兰岚乡永正村,全长7.8公里;第二条自石岩镇拥军村的节制闸后边至平安乡丰产村,全长7.79华里;第三条由石岩镇拥军村节制闸到民和、兰岗两村之间,长11.86华里;第四条从石岩镇拥军村节制闸到宁安镇河西村止,长25.2华里。全灌区共有大、小建筑物156处。1976年开始通水,流量达6秒立米。1985年灌溉面积4万亩,有卧龙、兰岗、石岩、江南、宁安等乡、镇,共39个村受益。
卧龙河水库灌区,是1975年由宁安市组织卧龙、石岩两个乡、镇和国营宁安农场于11月15日动工兴建的。4000多人大干一冬春,共完成14公里干渠。1976年又续建桥6座,涵洞4个,并完成千渠石缝沟防渗段铺设混凝土预制板工程。1977年挂锄期间,又开挖支渠10公里。1978年春天,将卧龙河水库送进桦树川总干渠,对抗旱保苗起到了作用。
新安灌区:位于海林县城西30公里,密江河与海浪河交汇处的中心。西起山嘴子,东至三家子,北起良种场,南至海浪河。是一处多渠首的老灌区。总面积7.65万亩,耕地6.43万亩,现有水田面积4.23万亩。海浪河与密江河为主要水源,水源充沛。全灌区现有用水干渠6条,26.9公里,支渠6条,25.34公里,斗农渠261条,145.7公里;排水干渠22条38.58公里,支渠71条39公里,毛渠284条117.2公里;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构造物工程512处,其中拦河坝9处,护岸4处,闸21座,渡槽23处,跌水116处,涵洞224处,农桥102座,交叉1处,其它12处。设计灌溉面积4.8万亩,有18个受益村。1985年实灌面积4.3万亩(包括提水灌溉面积0.375万亩),方条田面积0.44万亩。在山嘴子有座晒水池,面积39.96万平方米,平均水深2米,蓄水总量80万立方米,可提高水温1-2℃,促使水稻早熟,还可养鱼。1968年,投放鱼苗20万尾,1974年,增设进水口、节制阀,达到全面配套。总投资25.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84万元。
海南灌区:位于海林县城东南海浪河下游,南北为低山丘陵,海浪河贯串中间,属河谷冲积平原。全灌区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12万亩,海浪河为主要水源。全灌区共有构造物319处,其中南干渠11.75公里,北干渠3.5公里,南、北支渠共9条13.92公里;排水干渠8条23公里,分水闸43座,桥梁48座,涵洞92处,跌水13处,渡槽12处,倒虹吸10处。
新合灌区:位于海林县城脚下,海浪河下游两岸。西起敖头渠首,东至海浪河大桥,北起斗银村,南至秦家村。由一乡(新合乡)一镇(海林镇),三条河流(海浪河、斗银河、红甸子河),四个灌区(敖头、永安、红甸子、斗银)组成。是一个多水源,多渠首灌区。灌区面积5.1万亩,其中水田2.94万亩。海浪河、红甸子河为主要水源,全灌区现有用水干、支渠39条65公里,排水干、支渠20条51公里,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构造物153处,其中:闸门48座,倒虹吸2处,渡槽6处,跌水5处,涵洞79处,农桥7座,交叉2处,护岸2处,其它2处。
旧街灌区:位于海林县城西部,海浪河中游南岸。西起海浪河,东至龙头山,呈三角形。海浪河为主要水源。灌区总面积2.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0.81万亩。全灌区现有构造物50处,其中进水闸2座,分水闸12座,跌水4处,渡槽3处,涵洞7处,倒虹吸1处,溢流堰2处,农桥9座,用水干渠2条17公里,支渠8条4公里,排水干渠5条10公里。
山市灌区:位于海林县城西22公里,海浪河支流山市河中下游。西起东光南干渠首,东至与海浪河交汇处,呈狭长形。山市河为主要水源,属河谷冲击小平原,地势平坦,适于水稻生产,是多渠首灌区。灌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5万亩,其中水田0.85万亩。本灌区由东光(南、北)干渠、新建干渠、奇兴干渠、锦山干渠5个渠首组成。现有用水干渠5条12公里,支渠29条14公里,斗农渠92条16公里;排水灌渠15条12公里,支渠12条15公里;构造物50处,其中桥22座,坡洪与用水交叉4处。此外田间道路27条26.4公里,农田防堤2.29公里。
刁翎灌区,位于林口县乌斯浑河下游山间河谷冲积平原上,始建于1938年;筑有一、二号拦河坝(柳石坝);当年灌溉水田3000亩。解放后,对灌区进行整治维修。1968年建起一号坝渠首进水闸,两孔,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干渠总长5公里;渠首位于今建堂乡河兴村乌斯浑河对岸至兴隆沟口。1970年建起二号坝渠首进水闸,两孔,引水流量为1.5立方米/秒;干渠总长6公里;渠首位于半方地与河心村之间。1972年,一号坝渠首增设5孔进水闸。1987年一号渠首建橡胶坝一座,3孔,长70米。1991年修建浆砌石溢流坝60米。1992年,在得胜村修建一座跨度120米斜拉渡槽,引水流量2.25立方米/秒。刁翎灌区除渠首橡胶坝、斜拉渡槽外,有渠系建筑物72座、引水干渠1条、支渠4条、斗渠29条、排水干渠4条、截流沟3段、排水支渠两条。国家投资累计156.56万元。其受益范围包括南起河兴,北至徐家和沿河两岸的得胜、永安、保安、治安、长青、胜利、合心、四合等10个村屯。灌区总面积2.28万亩,实灌1.18万亩。
建堂灌区,位于林口县乌斯浑河中下游,始建于1938年;筑有一、二号拦河坝(柳石)。一号坝位于大盘道对岸,二号坝位于河西村南1公里处;当年灌溉水田2000亩。1966年,建一号坝渠首进水闸,两孔,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干渠由大盘道至北兴,总长5公里;1968年建二号坝渠首进水闸,两孔,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干渠由通沟沟口至河兴,总长9公里。1984年,全面改造建堂灌区,合并渠首,扩建干渠,重新布置用排渠系,沿堤防内侧平行布置田间排水;对乌斯浑河进行修堤束水,防止洪泛,稳定河身,减轻淤积。在灌区内修建3条排水干渠,靠山坡水和河西坡水利用原有冲刷沟通过堤防,直接排入乌斯浑河。设计灌溉面积1.51万亩,实灌0.89万亩。
新立灌区,在依兰县,建于1970-1978年,引新立水库水灌溉,设计灌溉面积5.1万亩,核定3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1985年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实际灌溉9000亩。设计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年引水量O.16亿立方米。建成用水干渠2条,30公里,支渠10条,20公里,排水渠1条10公里。旱涝保收田2000亩,方条梯田2000亩。粮食平均亩产125公斤,最高140公斤,水稻200公斤。 1955年在沙河灌区渠首大桥乡,由当地群众自力更生,土法上马试建了一座农村小型水力发电站--大桥水电站,装机50千瓦。1957年,大桥水电站全景模型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展出,该站是东北农村最早建成的小水电站之一,当时被誉为东北第一颗夜明珠。2005年,大桥水电站经扩建,装机容量达到250千瓦。在大桥水电站下游沙河沿镇三合村境内,于1980年建成了装机容量1250千瓦的沿山水电站。2002年,在沿山水电站下游沙河沿镇上沟村,修建了牡丹江上沟水利枢纽沙河引水工程,该工程是在沙河干流上筑132米长、22米高的浆砌石重力坝,通过1500米的隧洞,把沙河水引入牡丹江,引水流量18立方米每秒,以增加牡丹江上沟水电站的发电量。
阿堡电站,位于宁安市渤海镇内阿堡村北牡丹江中夹心子岛东侧支流处,1968年兴建,1971年7月竣工,是一座既能发电又能灌溉的综合性小型水轮泵发电站。电站共有8台机组,每台发电125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000千瓦。1979年,因原机组质量较差,又重新安装了4台机组,每台125千瓦,总装机容量为500千瓦。从1982年至1985年,共发电467.6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116.9万度。
渤海水电站,渤海水电站位于牡丹江上游,在宁安市渤海镇江西村南侧,是利用牡丹江的自然落差修建的一座无压引水式电站。渤海水电站原来是江西村为了解决能源不足,于1973年动工修建。因缺乏技术力量,不久停工。1974年由渤海镇接收,1975年11月动工续建,到1979年9月,有2台机组并入国网发电,1980年3月,全部并入国网发电。
石头电站,石头电站位于宁安市石头火车站南0.5公里处,由溢流坝、泄洪闸及厂房三部分组成。1968年9月1日,动工兴建一座设计灌溉面积为3万亩的水轮泵站。1972年在修建水轮泵站的基础上,又开始进行修建水电站的工程设计。1973年兴建水电站的工程全面铺开。第一期电站工程于1976年12月竣工,安装200千瓦发电机13台,总装机容量为2600千瓦,第二期电站工程于1977年1月开工,1979年建成,又安装2台2500千瓦的发电机,装机容量为5000千瓦。这时除新安装2台2500千瓦发电机大机组外,还有第一期工程安装的10台200千瓦发电机的小机组(原为13台,此时已报废3台),大、小两个机组,总装机容量为7000千瓦。从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1834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366.9万度。
红卫电站,红卫电站位于宁安市渤海镇瀑布村镜泊湖瀑布下游1公里的牡丹江古河道中,距镜泊湖发电厂3公里。1975年11月建成,安装50千瓦发电机2台,总装机容量为100千瓦。1976年,在第二瀑布上又修建一座装机600千瓦(200×3)的电站,称红卫第二电站。从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385.5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77.1万度。
红农电站,红农电站是由原宁安市县农业良种场于1976年在红卫电站下游500米处兴建的,1978年因资金不足停建。1980年渤海公社(今渤海镇)接管续建,于1983年9月竣工,总装机容量为600千瓦(2×300千瓦)。红农电站由拦河坝、防洪坝、进水闸、压力前池、厂房、尾水渠、升压站、高压输电线路等部分组成。1984年发电量49万度,1985年发电量27万度。
英山电站,英山电站是宁安市桦树川水库配套工程,位于桦树川水库干渠英山陡坡处,距水库4公里,距卧龙乡英山村0.5公里。电站于1978年3月兴建,1979年7月竣工。由引水渠、前池、压力管道、厂房、尾消力池、泄洪闸和输电线路等部分组成。总装机容量为500千瓦(2×250千瓦)。从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189.7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37.9万度。
青年电站,青年电站位于宁安市阿堡村北牡丹江中夹心子岛西侧的江西坝左端,是牡丹江地区水利局兴建的,1975年动工,1976年12月竣工。全电站由前池、厂房、尾水渠、输电线路等部分组成,总装机容量为750千瓦(6×125千瓦)。从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1281.5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256.3万度。
桦树川电站,桦树川电站位于宁安市桦树川水库输水洞出口左侧。1971年下半年施工,由于资金不足,1974年停建。1977年又由省水利厅投资续建,1979年安装机组及其配套设备,1981年全部竣工。电站由主机厂房、蝶阀室、调压塔、尾水渠、升压站和输电线路等6部分组成,安装1台大机组,装机容量为2300千瓦。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832.75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166.55万度。
尔站电站,尔站电站是宁安市东京城林业局于1970年4月兴建,1971年4月建成。装有1台机组,容量为240千瓦。从1981年至1985年共发电201.5万度,年平均发电量为40.3万度。电站建成后,发电全部自用,未并入国电网。
镜泊湖水力发电厂,位于宁安市四季通所辖新、老二个电站,隶属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老站建于伪康德4年(1937年),伪康德9年(1942年)发电,装机容量为18000千瓦的机组2台。新站是扩建工程,于1968年破土动工,1979年全部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15000千瓦机组4台。两站装机总容量为96000千瓦。镜泊湖发电厂是牡丹江流域梯级水力开发的一部分,水库库容为16.25亿立方米,年平均设计发电量为3.2亿度,为黑龙江省东部电力网中唯一的中型水力发电厂。

莲花水电站,位于中国黑龙江省海林市三道河子乡木兰集村与林口县莲花村交界处,距牡丹江市210km,总库容42亿立方米,是黑龙江省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也是牡丹江水系装机容量最大的梯级水电站之一 。石坝长902米,最大坝高71.8米,装机55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7.97亿度,是一座以发电为主,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等效益。1992年开工,1998年全部竣工。被称为“莲花速度”。莲花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泊构成了莲花湖风景名胜区的主体景观。

❽ 勃利县三江家电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勃利县三江家电有限责任公司是2009-08-11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勃利县康华街51号。

勃利县三江家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30921692606942L,企业法人柴桂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勃利县三江家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家用电器、电脑、照像器材、通讯器材、家具、日用杂品、五金交电、电脑配件、电脑耗材零售;电脑维修维护&&&。

通过爱企查查看勃利县三江家电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❾ 哈尔滨晚上11点多 还有开往七台河或是勃利的客车吗

有,出站后向南直走,走到铁路街54号或安发桥下,一直有连续出发的卧铺大客车。唯一要注意的是,票价是104元,票贩子最高能要你2、3百!所以注意事先讲好价,就说自己没带那么多钱,通常140以内也就算是低价了!

❿ 希望桥历史

1.中国古代的桥(潘洪萱)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早在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公元前三百多年建于陕西省蓝田县蓝峪水上的蓝桥,就是多跨木梁木柱桥的一个代表。《诗经·大雅·大明》第一次记叙周文王娶妻,在渭河上造了座专供帝王使用的浮桥。长江、黄河上曾设过近二十座浮桥。第一座黄河浮桥建于公元前541年临晋关附近,是秦景公的母弟后子,怕被景公杀害,乘车逃奔晋国途中所建。第一座长江浮桥是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建造的,桥址在宜昌至宜都之间的江上。

吊桥首创于我国,吊索由藤索、竹索发展到铁链。在唐朝中期,就有了铁链吊桥,比西方早八百年以上。拱桥始建于东汉中期,其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为世界少有。

灞桥、洛阳桥、安平桥、虎渡桥、绍兴八字桥、阴平桥、程阳桥等是木、石梁桥的代表。西安灞桥建于汉代,是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段圆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间还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组成一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木梁并铺设灰土石板桥面。是石柱墩的首创者。

“闽中桥梁甲天下”是宋朝(特别是南宋)闽中地区大量建造石梁桥的真实写照。南宋一百五十年中,建成七十余座石梁桥,其中五公里以上的长桥就有四五座。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宋绍兴八年到二十一年(1138—1151)建造,长约2.5公里,故又名五里桥,用花岗石砌筑,为我国现存最长古桥。1240年建成的虎渡桥(又名江东桥),它最大的石梁长23.7米,宽1.7米,高1.9米,重二百余吨,即使在今天要开采、运输、架设这样的石梁,也是十分困难的。1979年5月,我国有关部门发现现存最古老的石梁桥——晋江县大桥和小桥,这两座桥均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绍兴八字桥是座宋代城市石梁桥,布局十分巧妙,既保证了水陆交通,在建造中又不拆房屋,不改街道。程阳桥坐落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河上,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的木梁桥,建于1916年,全长64.4米,分四个桥孔,每孔净跨12.2米,宽3.4米,高16米。五个桥墩之上各有民族形式的宝塔型、宫殿型桥亭,桥亭檐层层而上,如翼欲飞,宏伟壮观。整座桥梁建筑不用一颗铁钉或其他铁件,均采用榫槽结合或竹木梢钉,但结构联系却十分牢固。程阳桥精湛的建桥技术充分显示我国侗族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川灌县的珠浦桥是竹索桥的代表,它位于著名的都江堰口,横跨岷江的内外两桥,长340米,8孔,最大一孔跨径为61米,它的24根粗5寸的竹索由细竹篾编织而成,桥的两端和中间石室中,安放绞竹索和木绞车等设备,桥始建于宋代以前,历代时毁时修。泸定县的大渡河铁索桥建成于1706年4月,净跨100米,净宽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用了13根铁链9根底索承重,两边各放二根作为扶手缆。每根铁链平均由890个扁环扣联而成,重约一吨半。1935年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它在国际桥梁展览活动中多次展出。据调查,跨径不小于泸定桥的铁链桥或铁眼杆桥,在四川、云南山区不止一座。由于它结构简单、用料节约,当地人民又有世代相传的建造经验,因此解放后这种桥型不仅没有淘汰,还有所发展。

赵州桥、宝带桥、卢沟桥、枫桥以及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十七孔桥等都是拱桥的杰出的代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余年后才采用弓形拱。

解放后,桥梁建筑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达到了先进的水平。

(选自《旅游天地》1980年第3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梁审美观(樊凡)

桥梁主要用于交通负荷、跨越障碍,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桥首先要符合此要求。如果是一座不堪使用的危桥,摇摇欲坠,也就没有什么美可谈了。因此,桥梁结构的造型应表现出有力量、稳定、连续和有跨越能力等等,以显示功能的保证性。这也就自然地引起人们的美感。对于不同用途的桥梁,如园林、城市、公路、铁路桥梁等,或同一用途而其所在环境条件不同时,其结构及各项附属设施的造型都应准确鲜明地表现出符合使用要求,并能恰如其分。这也就是一种美的因素。就所有桥梁而论,交通使用功能要求和鉴赏要求在其重要性上,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它随着建桥目的和建桥环境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并通过造型表现出来为人们所理解。如荒漠原野上的公路桥和繁华城市中的园林桥应当各自“量体裁衣”地选择适合的型式。

正确的桥梁审美观是功能、技术、经济与美观融合一体,共同作用,美寓其中。

3.桥梁美十则(樊凡)

关于桥梁美,很多人早就关心了,并提出过很多设想和措施,关于桥梁美的形态规律、审美标准等等,从一些文献资料中披露出其看法、分类多不一致,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现参考这些资料,并结合我国桥梁工程中习用的一些原则,以简单明了的形式拟以下桥梁美十则,并列举桥例分别论述。这十则是:1.环境的协调;2.主从与对称;3.韵律;4.均衡与稳定;5.统一;6.比例与尺度;7.连续与明暗搭配;8.力线明快;9.色彩;10.风格。这些法则也可以说是达到“协调”的法则。

(以上两则资料均选自《桥梁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版)

4.桥名谈往(茅以升)

万物皆有名,有的还要有专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样。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受了西方影响,题名时,总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铁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标记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桥”,那才真是确切不移的。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使人见了,不由地发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桥的“身价”,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桥出了名,它的名字还会跟着多起来,除了正名,还有俗名、别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学名,还有别号、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间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有的却是文人学士,要借此而为自己题名的。总之,桥成就要题名,成为风气,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色。

桥的题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样,一般都是两个字,有时只有一个字。就只这一两个字,而能显示出桥的特征,正是我国文字的妙用。这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学里的成语丰富的缘故。文史里的财富,大为桥名增光。然而桥多了,关于它的典故和成语也反过来为文史服务。比如,《史记》里“信如尾生”一辞来自桥的典故,《阿房宫赋》里,“长桥卧波”一辞来自桥的成语。桥的名字题得好,它对文史就可有贡献了。桥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学的丰富,它也许是世界无双的。先谈单名。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唐张祜诗:“断桥荒藓合”,明朝莫仲有《断桥残雪》词等。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其中有的以材料为名,如“石桥”,梁简文帝即有《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竹桥”,杜甫有《观造竹桥》诗等。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江桥”,唐杜甫诗:“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野桥”,唐刘长卿诗:“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斜桥”,宋朝欧阳修诗:“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画桥”,宋朝范与求诗:“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朱桥”,唐朝郑谷诗:“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天桥”,山西太原保德州及云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断上连,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等。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彦词:“水涨鱼天拍柳桥”等。有的比较特殊,如“草桥”,在北京右安门外;“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鸭桥”在陕西陕城。“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普遍而又标准化的,单名的桥已经不少,双名的更是多得多。试思每桥皆有名,在我们古老的大国,该有多少桥名啊!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究竟不多,如果把这所有的桥名都搜集起来,编成一部《中国桥名录》,该是够洋洋大观的了。

现在再来举一些双名的例,说明桥名的丰富多彩。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即“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名“大石桥”,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万安桥”,即“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灭渡桥”,在江苏吴县,桥成“南北往来者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建成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全长2070米,俗名“五里桥”,旧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其次是表扬造桥人物的,如“绩麻桥”,在湖北孝感县,“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夫妇桥”,即四川灌县竹索桥,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续成之;“葛镜桥”,在贵州平越,明万历间葛镜建,“屡为水决,三建乃成,靡金巨万,悉罄家资”。

第二章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流传下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唐陆肱有《万里桥赋》,宋吕大防有《万里桥》诗,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张籍诗:“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宋苏轼诗:“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宋陆游诗:“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马桥”,即“升仙桥”,在四川成都北,西汉司马相如不甘贫贱,立志做官,“尝题柱云,大丈夫不乘马车,不复过此桥”,唐岑参有《升仙桥》诗:“及乘马车,却从桥上归”,宋京镗有《马桥记》云:“兹建桥以马名,自是长卿之遗踪亦不泯矣。”“兰亭桥”,在浙江绍兴,“晋王右军修禊处,桥下细石浅濑(lài赖),水声昼夜不绝”。“洗耳桥”,在河南汝州,相传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桥所在“即许由洗耳处”。“虎渡桥”,在福建漳州,亦名江东桥,“江南桥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桥,有虎负子渡江,息于中流……乃因垒址为桥”。“宵市桥”,在江苏扬州,即“小市桥”,“相传隋炀帝时于此开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唐王之涣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明葛一龙词:“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思乡桥”,在河北丰润,“宋徽宗北辕过桥,驻马四顾,泫然曰,吾过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还乡矣……人乃谓思乡桥也”。“至喜桥”,在四川广安,“昔欧阳修自吴入蜀,喜路险至此始平”。“情尽桥”,在四川简阳,唐雍陶《题情尽桥》诗有序云:“阳安送客至情尽桥,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桥”,在陕西西安,“中官初入选,进东华门,门内有桥曰皇恩桥……俗呼曰忘恩桥,以中官既富贵,必仇所生,盖耻之也”。

第四章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春波桥”,在浙江绍兴,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桥。“海棠桥”,在湖北黄州,“宋时桥侧海棠丛开,秦观尝醉卧于此,明日题其柱”。“胭脂桥”,在江西饶州,鄱阳王萧俨生活奢华,宅中宫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桥下水都染红了,故名。“月样桥”,在山东青州,“采石凝结如天成”。“绿杨桥”,在湖北蕲水,“因东坡醉卧桥上,有‘解鞍欹枕绿杨桥’之句,遂名”。按苏轼《西江月》词自序云:“春夜行蕲水中……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书此语桥柱上”,即是桥也。

第五章是“神异”,把神仙和桥梁联系起来,大多与道教有关。如“圣女桥”,在陕西白水,传说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鹤桥”,在江苏句容,“汉永元间茅氏兄弟三人,乘鹤至此,有白鹤桥,大茅君驾白鹤会群仙处”。“集仙桥”,在江西安福,“相传居人夜闻桥上仙乐缭绕,旦往视之,惟见书吕洞宾字于桥柱”。“乘鱼桥”,在江苏苏州,“昔琴高乘鲤升仙之地”。“照影桥”,在湖北石首,“相传有仙人于此照影”。

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三字桥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桥,在江苏扬州。唐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是二十四座桥,并列举其名,但据南宋姜白石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又似一座桥。后来清朝梁章巨在《浪迹丛谈》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桥上,有“二十四桥”的题名榜,可见“二十四”已成为一座桥的专名。不过这种用数目字当专名的桥,并无他例,有的只是以数为序而已,如杜甫诗“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四字或以上的如“旧浣花桥”、“杨柳河桥”、“德阳王桥”(以上均在成都)、“新学前桥”、“建富木桥”(以上均在南昌)、“新饭店石桥”(四川温江县)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关系,其余都是把单名或双名的桥加以解释,并非完整的专名。因此,中国桥名,基本上只有单名和双名两种,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但是,我国古桥并非个个都有专名。有的本来并无名称,后来有人随便叫它一下,逐渐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桥”“小桥”“新桥”“旧桥”“长桥”“短桥”“南桥”“北桥”等等。这些“俗名”,时间一久,就成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桥”,因在“万寿桥”的大桥附近而得名,就此成为专名。有的“桥”,名气非常之大,但实际上并无此桥,如“陈桥”,在河南开封%

阅读全文

与勃利维修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淋浴地漏防水用什么做 浏览:71
北京前锋热水器维修电话 浏览:568
家用电线接头如何防水 浏览:91
钢结构板房屋顶如何防水 浏览:802
莱州市家电维修电话号码 浏览:916
收费家电维修论坛 浏览:978
邹平县电器维修 浏览:920
国家电力局有什么部门 浏览:859
家具底漆不干了怎么办 浏览:499
桂林哪里可以维修封杯机 浏览:705
西宁三星售后维修点 浏览:635
嘉兴飞利浦特约维修点 浏览:356
基坑防水膜怎么施工 浏览:814
选家电为什么选国产品牌 浏览:25
家具潮湿开裂怎么办 浏览:186
春花吸尘器维修点 浏览:142
翻新的轮胎怎么样的 浏览:820
屋顶斜坡用什么防水 浏览:384
oppo预约上门维修要多久时间 浏览:151
城市家具调研 浏览: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