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硬盘坏道如何修复
1、首先下载需要用到的硬盘坏道检测、修复软件。网络搜索DiskGenius,如下图所示,通过官网下载安装或者网络普通下载安装。
2. 关于硬盘修复
1.硬盘逻辑坏道可以修复,而物理坏道不可修复。实际情况是,坏道并不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不知道谁发明这两个概念,反正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中都没有这样的概念,倒是分为按逻辑地址记录的坏扇区和按物理地址记录的坏扇区。
2.硬盘出厂时没有坏道,用户发现坏道就意味着硬盘进入危险状态。实际情况是,每个硬盘出厂前都记录有一定数量的坏道,有些数量甚至达到数千上万个坏扇区,相比之下,用户发现一两个坏道算多大危险?
3.硬盘不认盘就没救,0磁道坏可以用分区方法来解决。实际情况是,有相当部分不认的硬盘也可以修好,而0磁道坏时很难分区。
Bad sector (坏扇区)
在硬盘中无法被正常访问或不能被正确读写的扇区都称为Bad sector。一个扇区能存储512Bytes的数据,如果在某个扇区中有任何一个字节不能被正确读写,则这个扇区为Bad sector。除了存储512Bytes外,每个扇区还有数十个Bytes信息,包括标识(ID)、校验值和其它信息。这些信息任何一个字节出错都会导致该扇区变“Bad”。例如,在低级格式化的过程中每个扇区都分配有一个编号,写在ID中。如果ID部分出错就会导致这个扇区无法被访问到,则这个扇区属于Bad sector。有一些Bad sector能够通过低级格式化重写这些信息来纠正。
Bad cluster (坏簇)
在用户对硬盘分区并进行高级格式化后,每个区都会建立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FAT中记录有该区内所有cluster(簇)的使用情况和相互的链接关系。如果在高级格式化(或工具软件的扫描)过程中发现某个cluster使用的扇区包括有坏扇区,则在FAT中记录该cluster为Bad cluster,并在以后存放文件时不再使用该cluster,以避免数据丢失。有时病毒或恶意软件也可能在FAT中将无坏扇区的正常cluster标记为Bad cluster, 导致正常cluster不能被使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cluster包括若干个扇区,只要其中存在一个坏扇区,则整个cluster中的其余扇区都一起不再被使用.
Defect (缺陷)
在硬盘内部中所有存在缺陷的部分都被称为Defect。 如果某个磁头状态不好,则这个磁头为Defect head。 如果盘面上某个Track(磁道)不能被正常访问,则这Track为Defect Track. 如果某个扇区不能被正常访问或不能正确记录数据,则该扇区也称为Defect Sector. 可以认为Bad sector 等同于 Defect sector. 从总的来说,某个硬盘只要有一部分存在缺陷,就称这个硬盘为Defect hard disk.
P-list (永久缺陷表)
现在的硬盘密度越来越高,单张盘片上存储的数据量超过40Gbytes. 硬盘厂家在生产盘片过程极其精密,但也极难做到100%的完美,硬盘盘面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厂家在硬盘出厂前把所有的硬盘都进行低级格式化,在低级格式化过程中将自动找出所有defect track和defect sector,记录在P-list中。并且在对所有磁道和扇区的编号过程中,将skip(跳过)这些缺陷部分,让用户永远不能用到它们。这样,用户在分区、格式化、检查刚购买的新硬盘时,很难发现有问题。一般的硬盘都在P-list中记录有一定数量的defect, 少则数百,多则数以万计。如果是SCSI硬盘的话可以找到多种通用软件查看到P-list,因为各种牌子的SCSI硬盘使用兼容的SCSI指令集。而不同牌子不同型号的IDE硬盘,使用各自不同的指令集,想查看其P-list要用针对性的专业软件。
G-list (增长缺陷表)
用户在使用硬盘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defect sector。 按“三包”规定,只要出现一个defect sector,商家就应该为用户换或修。现在大容量的硬盘出现一个defect sector概率实在很大,这样的话硬盘商家就要为售后服务忙碌不已了。于是,硬盘厂商设计了一个自动修复机制,叫做Automatic Reallcation。有大多数型号的硬盘都有这样的功能:在对硬盘的读写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个defect sector,则自动分配一个备用扇区替换该扇区,并将该扇区及其替换情况记录在G-list中。这样一来,少量的defect sector对用户的使用没有太大的影响。
也有一些硬盘自动修复机制的激发条件要严格一些,需要用某些软件来判断defect sector,并通过某个端口(据说是50h)调用自动修复机制。比如常用的Lformat, ADM,DM中的Zero fill,Norton中的Wipeinfo和校正工具,西数工具包中的wddiag, IBM的DFT中的Erase等。这些工具之所以能在运行过后消除了一些“坏道”,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这Automatic Reallcation(当然还有其它原因),而不能简单地概括这些“坏道”是什么“逻辑坏道”或“假坏道”。 如果哪位被误导中毒太深的读者不相信这个事实,等他找到能查看G-list的专业工具后就知道,这些工具运行过后,G-list将会增加多少记录!“逻辑坏道”或“假坏道”有必要记录在G-list中并用其它扇区替换么?
当然,G-list的记录不会无限制,所有的硬盘都会限定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如火球系列限度是500,美钻二代的限度是636,西数BB的限度是508,等等。超过限度,Automatic Reallcation就不能再起作用。这就是为何少量的“坏道”可以通过上述工具修复(有人就概括为:“逻辑坏道”可以修复),而坏道多了不能通过这些工具修复(又有人概括为:“物理坏道”不可以修复)。
Bad track (坏道)
这个概念源于十多年前小容量硬盘(100M以下),当时的硬盘在外壳上都贴有一张小表格,上面列出该硬盘中有缺陷的磁道位置(新硬盘也有)。在对这个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时(如用ADM或DM 5.0等工具,或主板中的低格工具),需要填入这些Bad track的位置, 以便在低格过程中跳过这些磁道。现在的大容量硬盘在结构上与那些小容量硬盘相差极大,这个概念用在大容量硬盘上有点牵强。
深入了解硬盘参数
正常情况下,硬盘在接通电源之后,都要进行“初始化”过程(也可以称为“自检”)。这时,会发出一阵子自检声音,这些声音长短和规律视不同牌子硬盘而各不一样,但同型号的正常硬盘的自检声音是一样的。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些自检声音是由于硬盘内部的磁头寻道及归位动作而发出的。为什么硬盘刚通电就需要执行这么多动作呢?简单地说,是硬盘在读取的记录在盘片中的初始化参数。
一般熟悉硬盘的人都知道,硬盘有一系列基本参数,包括:牌子、型号、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每磁道扇区数、系列号、缓存大小、转速、S.M.A.R.T值等。其中一部分参数就写在硬盘的标签上,有些则要通过软件才能测出来。但是,高朋告诉你,这些参数仅仅是初始化参数的一小部分,盘片中记录的初始化参数有数十甚至数百个!硬盘的CPU在通电后自动寻找BIOS中的启动程序,然后根据启动程序的要求,依次在盘片中指定的位置读取相应的参数。如果某一项重要参数找不到或出错,启动程序无法完成启动过程,硬盘就进入保护模式。在保护模式下,用户可能看不到硬盘的型号与容量等参数,或者无法进入任何读写操作。近来有些系列的硬盘就是这个原因而出现类似的通病,如:FUJITSU MPG系列自检声正常却不认盘,MAXTOR美钻系列认不出正确型号及自检后停转,WD BB EB系列能正常认盘却拒绝读写操作等。
不同牌子不同型号的硬盘有不同的初始化参数集,以较熟悉的Fujitsu硬盘为例,高朋简要地讲解其中一部分参数,以便读者理解内部初始化参数的原理。
通过专用的程序控制硬盘的CPU,根据BIOS程序的需要,依次读出初始化参数集,按模块分别存放为69个不同的文件,文件名也与BIOS程序中调用到的参数名称一致。其中部分参数模块的简要说明如下:
DM硬盘内部的基本管理程序
- PL永久缺陷表
- TS缺陷磁道表
- HS实际物理磁头数及排列顺序
- SM最高级加密状态及密码
- SU用户级加密状态及密码
- CI 硬件信息,包括所用的CPU型号,BIOS版本,磁头种类,磁盘碟片种类等
- FI生产厂家信息
- WE写错误记录表
- RE读错误记录表
- SI容量设定,指定允许用户使用的最大容量(MAX LBA),转换为外部逻辑磁头数(一般为16)和逻辑每磁道扇区数(一般为63)
- ZP区域分配信息,将每面盘片划分为十五个区域,各个区域上分配的不同的扇区数量,从而计算出最大的物理容量。
这些参数一般存放在普通用户访问不到的位置,有些是在物理零磁道以前,可以认为是在负磁道的位置。可能每个参数占用一个模块,也可能几个参数占用同一模块。模块大小不一样,有些模块才一个字节,有些则达到64K字节。这些参数并不是连续存放的,而是各有各的固定位置。
读出内部初始化参数表后,就可以分析出每个模块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当然,也可以修正这些参数,重新写回盘片中指定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把一些因为参数错乱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硬盘“修复”回正常状态。
如果读者有兴趣进一步研究,不妨将硬盘电路板上的ROM芯片取下,用写码机读出其中的BIOS程序,可以在程序段中找到以上所列出的参数名称。
硬盘修复之低级格式化
熟悉硬盘的人都知道,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硬盘做“低级格式化”(下面简称“低格”)。进行低格所使用的工具也有多种:有用厂家专用设备做的低格,有用厂家提供的软件工具做的低格,有用DM工具做的低格,有用主板BIOS中的工具做的低格,有用Debug工具做的低格,还有用专业软件做低格……
不同的工具所做的低格对硬盘的作用各不一样。有些人觉得低格可以修复一部分硬盘,有些人则觉得低格十分危险,会严重损害硬盘。高朋用过多种低格工具,认为低格是修复硬盘的一个有效手段。下面总结一些关于低格的看法,与广大网友交流。
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低格过程到底对硬盘进行了什么操作?”实践表明低格过程有可能进行下列几项工作,不同的硬盘的低格过程相差很大,不同的软件的低格过程也相差很大。
A. 对扇区清零和重写校验值
低格过程中将每个扇区的所有字节全部置零,并将每个扇区的校验值也写回初始值,这样可以将部分缺陷纠正过来。譬如,由于扇区数据与该扇区的校验值不对应,通常就被报告为校验错误(ECC Error)。如果并非由于磁介质损伤,清零后就很有可能将扇区数据与该扇区的校验值重新对应起来,而达到“修复”该扇区的功效。这是每种低格工具和每种硬盘的低格过程最基本的操作内容,同时这也是为什么通过低格能“修复大量坏道”的基本原因。另外,DM中的Zero Fill(清零)操作与IBM DFT工具中的Erase操作,也有同样的功效。
B. 对扇区的标识信息重写
在多年以前使用的老式硬盘(如采用ST506接口的硬盘),需要在低格过程中重写每个扇区的标识(ID)信息和某些保留磁道的其他一些信息,当时低格工具都必须有这样的功能。但现在的硬盘结构已经大不一样,如果再使用多年前的工具来做低格会导致许多令人痛苦的意外。难怪经常有人在痛苦地高呼:“危险!切勿低格硬盘!我的硬盘已经毁于低格!”
C. 对扇区进行读写检查,并尝试替换缺陷扇区
有些低格工具会对每个扇区进行读写检查,如果发现在读过程或写过程出错,就认为该扇区为缺陷扇区。然后,调用通用的自动替换扇区(Automatic reallocation sector)指令,尝试对该扇区进行替换,也可以达到“修复”的功效。
D. 对所有物理扇区进行重新编号
编号的依据是P-list中的记录及区段分配参数(该参数决定各个磁道划分的扇区数),经过编号后,每个扇区都分配到一个特定的标识信息(ID)。编号时,会自动跳过P-list中所记录的缺陷扇区,使用户无法访问到那些缺陷扇区(用户不必在乎永远用不到的地方的好坏)。如果这个过程半途而废,有可能导致部分甚至所有扇区被报告为标识不对(Sector ID not found, IDNF)。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编号过程是根据真正的物理参数来进行的,如果某些低格工具按逻辑参数(以 16heads 63sector为最典型)来进行低格,是不可能进行这样的操作。
E. 写磁道伺服信息,对所有磁道进行重新编号
有些硬盘允许将每个磁道的伺服信息重写,并给磁道重新赋予一个编号。编号依据P-list或TS记录来跳过缺陷磁道(defect track),使用户无法访问(即永远不必使用)这些缺陷磁道。这个操作也是根据真正的物理参数来进行。
F. 写状态参数,并修改特定参数
有些硬盘会有一个状态参数,记录着低格过程是否正常结束,如果不是正常结束低格,会导致整个硬盘拒绝读写操作,这个参数以富士通IDE硬盘和希捷SCSI硬盘为典型。有些硬盘还可能根据低格过程的记录改写某些参数。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低格工具做了些什么操作:
1. DM中的Low level format
进行了A和B操作。速度较快,极少损坏硬盘,但修复效果不明显。
2. Lformat
进行了A、B、C操作。由于同时进行了读写检查,操作速度较慢,可以替换部分缺陷扇区。但其使用的是逻辑参数,所以不可能进行D、E和F的操作。遇到IDNF错误或伺服错误时很难通过,半途会中断。
3. SCSI卡中的低格工具
由于大部SCSI硬盘指令集通用,该工具可以对部分SCSI硬盘进行A、B、C、D、F操作,对一部分SCSI硬盘(如希捷)修复作用明显。遇到缺陷磁道无法通过。同时也由于自动替换功能,检查到的缺陷数量超过G-list限度时将半途结束,硬盘进入拒绝读写状态。
4. 专业的低格工具
一般进行A、B、D、E、F操作。通常配合伺服测试功能(找出缺陷磁道记入TS),介质测试功能(找出缺陷扇区记入P-list),使用的是厂家设定的低格程序(通常存放在BIOS或某一个特定参数模块中),自动调用相关参数进行低格。一般不对缺陷扇区进行替换操作。低格完成后会将许多性能参数设定为刚出厂的状态。
3. 电脑硬盘坏了能开机吗
硬盘坏了,通常可以修复的“硬盘”有几种情况:
1、引导出错,不能正常启动的。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坏了,通常清除MBR,再重新分区就有80%可以修复。如果不行,请看第三条。
2、可正常分区,可格式化,但扫描发现硬盘有“B”符号标记了的,也就是通常大家说的“硬盘坏道 ”。这里不分“物理坏道”和“逻辑坏道”,“B”数量少的话(100个以内),基本上有80%的可能可以修复成功。这种情况只需要用一些通用的维修软件就可以完美解决。
5、自检声音正常,BIOS不认盘。这是多种原因造成,如果是电路板接口问题则修电路板;如果是硬盘进入内部保护模式,则需用专业软件切换。修复成功率为90%左右。
6、通电后磁头声敲击不停。这种情况是因为磁头损坏了,但也有不是磁头损坏的。若非挽救数据就不必要更换磁头,而磁头没坏的话,还有50%机会可以救一下。
4. 急、急、急
是不是分区的事情啊?
点击 开始- 程序- 附件- 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 -磁盘管理
然后检查下。
硬盘的常见错误提示及解决方法
一、显示:“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类故障是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所以从软盘引导硬盘可用,只要重新设置 硬盘参数即可。
二、显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导程序损坏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或是结束标志55aah被改写。
治疗方法:从软盘启动,执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导程序代码和结束标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确的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覆盖硬盘上的主引导程序,这一招对于修复主引导程序和结束标志55aah损坏既快又灵。对于分区表中无自举标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复。
三、显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病因分析:造成该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导记录出现错误。dos引导记录位于逻辑0扇区,是由高级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导程序在检查分区表正确之后,根据分区表中指出的dos分区的起始地址,读dos引导记录,若连续读五次都失败,则给出“error loading opearting system”的错误提示,若能正确读出dos引导记录,主引导程序则会将dos引导记录送入内存0:7c00h处,然后检查dos引导记录的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55aah,若不是这两个字节,则给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提示。
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用ndd修复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写dos引导记录,也许你会认为格式化后c盘数据将丢失,其实不必担心,数据仍然保存在硬盘上,格式化c盘后可用nu8.0中的unformat恢复。如果曾经用dos命令中的mirror或nu8.0中的image程序给硬盘建立过image镜像文件,硬盘可完全恢复,否则硬盘根目录下的文件全部丢失,根目录下的第一级子目录名被更名为dir0、dir1、 dir2……,但一级子目录下的文件及其下级子目录完好无损,至于根目录下丢失的文件,你可用nu8.0中的unerase再去恢复即可。
四、显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治疗方法:
1、重新分区格式化。
2、如0磁道损坏需要低级格式化,然后用set comspec(指定command文件位置),使得command远离0磁道。
当硬盘出现分区故障后,希望用户先用上述方法解决,若不成功,对硬盘分区格式化是解决软故障的基本方法,但信息将被清除。
其使用原则是:能用高格解决的不用分区,能用分区解决的不用低级格式化
高级分区技巧
在讲解高级分区技巧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簇的概念。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常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都可以支持多种文件系统,例如fat16、fat32以及ntfs文件系统等。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与驱动器之间的一个接口,当操作系统请求从硬盘里读取一个文件时,会请求相应的文件系统(fat16、fat32、ntfs)打开文件,而簇的概念也在此时出现。虽然我们知道扇区是磁盘最小的物理存储单元,但对于dos操作系统来说,扇区要小得多(仅仅512个字节),dos无法对数目众多的扇区进行寻址。根据dos的设计初衷,dos只能处理216个磁盘单元,而磁盘单元可以是扇区,也可以是由扇区集合所构成的簇。所以当使用fat16格式时,扇区必须组成“簇”的形式,每个簇可以包括2、4、8、16、32或者是64个扇区。簇是操作系统所使用的逻辑概念,而非磁盘的物理特性。簇的大小直接影响硬盘分区表的大小,虽然簇变大之后能够管理更多磁盘空间,并且能加快读写速度,提高数据寻道时间,但由于分区表体积的增大以及簇容量的变大,也会导致磁盘空间的浪费。
举例来说,一个只有一字节的文件,在一个每簇为2kb的分区上,要占用2k字节磁盘空间;如果在每簇为16kb的分区上,则这一个字节的文件要占用16kb空间。从文件末尾到该文件簇末尾的空间称为簇悬置空间,积累的簇悬置空间越大,磁盘浪费的空间也越大。
这时,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个即能考虑性能也能兼顾容量的分区方法。通常这样的方法被称为按簇分区,而要想如此操作则需要第三方分区软件的支持,比如pqmagic(分区魔术师),就是最常见的一款。
从pqmagic的分析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一个装有数据的分区来说,过大的簇会造成磁盘空间的浪费。
通常情况下,对于8gb以下的分区容量,把簇的大小设置为8kb即可获得性能与容量的平衡。如果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硬盘空间,就需要按照使用用途来进行按簇分区。例如,如果分区为8g,并且分区为引导分区,那么把簇设置成8kb将比把簇设置成16kb更能节约磁盘空间。因为引导分区经常需要进行数据读写,而这些数据通常都非常多而小,使用大的簇将非常浪费磁盘空间,并且也不利于数据的寻址。但如果这个分区是逻辑分区,并且只存储一些大容量的视频文件,就没有必要把簇的值设定得太低,这样反而不利于读写。我们不难看出,过大的簇会造成磁盘空间的浪费。
另外,也不能把容量非常大的分区的簇设定得太小,这样不仅影响读写速度,并且还容易产生文件碎片。
硬盘的日常维护与整理
我们在日常使用电脑的过程中,经常会删除、拷贝大量的文件,这会导致我们的硬盘产生大量碎片,一个个完整的文件就“四分五裂”地保存在磁盘中的各个角落,影响了电脑查找与执行文件的速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定期进行磁盘整理。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完成这项工作,把文件连续排列,这样能大大提高磁盘读写速度。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包括两部分功能,一是碎片整理,二是启动项目优化。虽然这两个功能非常实用,但由于整理的时间太过漫长,并且经常对硬盘进行长时间磁盘整理会减少硬盘寿命,所以我们建议使用专用的磁盘整理软件,在此推荐voptxp和norton磁盘工具中的speed disk这两款软件。
磁盘整理软件voptxp
启动该软件,出现其主界面。软件默认从c盘开始整理,如果您需要整理其他硬盘,也可以在此按下下三角形的按钮,选择其他盘符。通过分析,我们看出,磁盘上有很多碎片,这无疑会影响磁盘的运行速度。
在“tools”菜单中选择“error checking”,调用windows自带的磁盘纠错程序检测磁盘,这样可以避免硬盘存在目录结构错误,影响磁盘整理的速度和效果。检查完错误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磁盘碎片的整理了。
点击窗口中的,开始整理磁盘,这一过程通常耗时较长,请耐心等候。整理完毕后,我们看到,文件的排列更加连续,中间没有碎片。现在,硬盘的读写速度会相应提升。整理之后,磁盘的碎片明显减少。
norton磁盘工具speed disk
norton systemwoks 2003中提供了speed disk这个整理磁盘碎片的软件,它能够将磁盘按照不同的文件类型进行重新排列,被系统经常读取的文件会放在硬盘的最外圈磁道上,来提高硬盘对它们的读取速度。norton systemwork2003种提供的speed disk,可以对磁盘碎片进行非常有效的整理。
在norton磁盘工具中选择speeddisk项目。在该软件的主界面中,左侧为四个主功能按钮。它们依次是硬盘优化图表、硬盘分区分析、硬盘分区选项和定时设置。在进行优化之前,我们可以先选择第二项来分析一下硬盘上的数据内容,查看是否硬盘碎片过多需要整理。在点击“start analyzing”以后,硬盘开始分析所选分区中数据的类型,随后得出结论。我们看到,碎片文件占整个分区数据总量的8.4%,一般来说,小于10%的碎片都不必进行整理。对磁盘进行分析,发现碎片文件只占整个分区数据总量的8.4%。
如果用户要进行磁盘碎片的整理,那么再按下“optimization map”里的“start optimazing”按钮就可以开始了。这是个非常耗费时间的过程,不过比起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说要快不少。程序默认整理的是c盘,如果用户还要对其他分区进行碎片整理,继续选择其他分区再依次重复上面的各个步骤就可以了。经过整理之后,磁盘碎片明显减少,而且文件的排列也更加紧密。
硬盘数据的拯救
使用计算机很多年,难免磕磕碰碰,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系统文件丢失,或者数据损坏,都可能是磁盘坏道造成的。硬盘坏道包括软坏道与硬坏道,前者可以通过特定软件来进行修复,并可以继续使用,而后者则是真正物理意义上的损坏,轻则损失一定的磁盘空间,重则硬盘无药可救,彻底报废。
修复硬盘的软/硬坏道
修复软坏道的方法很简单,windows自带的磁盘修复工具或者高级格式化就能够很好处理这类问题。而对于硬坏道,我们可以使用lf等软件,通过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的方法试图修复。
运行lf,选择驱动器id,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所谓低级格式化,就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低级格式化只能在dos环境下完成,而且只能针对一块硬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低级格式化是一种对硬盘的损耗性操作,对硬盘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许多硬盘厂商均建议用户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低级格式化来格式硬盘。有些坏磁道和坏扇区能够通过低级格式化来修复,但对于真正的硬盘磁盘表面物理划伤则无法进行修复,这只有通过普通的format高级格式化来标出坏扇区的位置,以便让操作系统不去使用。物理坏道可能会随磁头的读写而渐渐扩大,导致坏道越来越多,最后达到无法使用的情况,因此建议硬盘在出现了坏道以后要及时备份硬盘上的重要数据。
在dos下运行lf,可以对磁盘进行低级格式化,修复磁盘的软坏道。具有图形化界面的lformat,也可以对磁盘进行低级格式化。
零磁道的修复
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区(mbr)在零磁道上,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其中存放着硬盘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在总共512字节的硬盘主引导记录扇区中,446字节属于硬盘主引导程序,64字节属于硬盘分区表(dpt),两个字节(55 aa)属于分区结束标志。零磁道一旦受损,将使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信息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硬盘无法引导。
通常的维修方法是通过pctools9.0(或者其他类似的可以对磁盘扇区进行编辑的工具)的de(磁盘编辑器)来修复,其原理是使零磁道偏转一个磁道,占用1磁道。
用windows 9x启动盘启动,运行pctools目录下的de.exe,先进入“options”菜单,选择“configuration”(配置)命令,去掉read only(只读)前的勾,然后保存退出。
接着选择主菜单“select”(选择)中的drive(驱动器),进去后在“drive type”(驱动器类型)项中选择physical(物理的),再切换到“drives”项,选中“hard disk”(硬盘),最后选择“ok”并回车。
之后,回到主菜单中,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ion table(分区表),选中并进入,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如果硬盘有两个分区,1分区就是c盘,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ng cylinder(起始柱面)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
重新启动,进入cmos设置,选择“ide auto detect”,可以看到cyls(磁道)数比原来减少了1,保存设置并退出。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救活硬盘。
需要注意的是,de工具仅对fat16格式的硬盘有效,对于fat32分区的硬盘则需要先通过分区大师等磁盘工具,将其转换为fat16格式,然后再对其进行修改。
修复损坏的分区表
硬盘分区之后,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将分区表进行备份,以便一旦分区表被损坏,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恢复。这方面,国内著名的杀毒软件kv3000和瑞星系列都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而对于没有备份分区表的硬盘,虽然kv3000也提供了相应的修复方法,不过成功率相对较低。
大名鼎鼎的诺顿磁盘医生(ndd),是一款用来修复硬盘分区表的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自动修复分区丢失等情况。当硬盘崩溃以后,用含有dos系统的软盘引导系统,然后运行ndd,选择“diagnose”进行诊断。ndd会对硬盘进行全面扫描,如果有错误,它会提示。您只要根据这些提示选择修复,就可以非常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在windows 9x下,还有ndd32,它的图形化界面会让您事半功倍。
功能强大的easyrecovery,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删除的硬盘数据。
另外,中文磁盘工具diskman在这方面也是行家里手。重建分区表作为它的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非常适合用来修复损坏的分区表。
对于硬盘分区表被破坏的系统,使用diskman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在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重建分区表”,diskman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
diskman将首先搜索0柱面0磁头从2扇区开始的隐含扇区,寻找被挪动过的分区表,然后搜索每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搜索过程分为“自动”和“交互”两种方式。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当自动方式重建的分区表不正确时,可以采用交互方式重新搜索。不过,重建分区表功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修复成功。
硬盘数据的硬件保护
说到硬件保护,自然要先提到硬盘保护卡。硬盘保护卡又称为硬盘还原卡,是彻底解决计算机数据保护问题的最佳方案。它从硬件的层面上对硬盘中的数据进行保护和恢复,可以瞬间恢复各种有意或无意导致的数据丢失。硬盘保护卡利用硬盘介质的冗余性(即每块硬盘都不能用尽所有的硬盘空间),使每块硬盘中的所有自由空间都自动成为自己的缓冲区,因此不必占用固定的硬盘空间。而且,使用硬盘保护卡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用户对硬盘执行了fdisk和format命令,或者其他软件层面的破坏,甚至包括病毒对硬盘数据的破坏,只要重新启动并按下特定的热键,短短几秒钟内硬盘数据就会恢复到最近一次存档时的状态,其速度是所有软件恢复方法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再有,硬盘还原卡的安装使用极其简单,高度智能化,甚至连安装软盘都可以不要,真正的即插即用。安装后,所有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与安装前毫无二致,用户根本不会感觉到还原卡的存在。
硬盘还原卡不仅可以保护硬盘数据免遭各种破坏,而且也可以保护cmos参数和主板bios数据免遭各种病毒的恶意破坏,即使是大名鼎鼎的cih病毒对之也无可奈何,真正实现了对
电脑数据的全方位保护。
常见的硬盘保护卡有三茗的电脑卫士,以及看门狗智能型系统复原卡等。
通过主板来实现对硬盘数据的保护
现在,很多主板都提供了对硬盘数据的保护功能,例如捷波的“数据恢复精灵”和联想qdi的“宙斯盾保护系统”。
宙斯盾(recoveryeasy)是联想qdi主板的硬盘数据保护技术。使用该技术的主板可以备份、保护并且立即恢复硬盘资料,防止重要资料丢失。此外,宙斯盾还能保护和恢复cmos中的数据。因为宙斯盾是建在bios中的,只要计算机进入bios启动后,就可以立即进入宙斯盾界面,极为简单、易用。
硬盘数据的恢复
我们知道,当您执行了删除命令后,计算机只是将该文件目录项第0个字节改为e5,并将文件所占簇号在文件分区表中的登记项清零,表示释放空间。格式化时,计算机也只是将根目录区清零。这意味着删除与格式化操作只是在文件名或根目录区上做了一些手脚,文件数据本身丝毫未动,这样,就给文件恢复提供了可能。利用一些反删除软件,可以轻松地恢复删除的数据。只要没有用fdisk命令打乱分区,要恢复的文件所占用的簇不被其他文件占用,大部分数据都是可以被恢复的。
如果您的windows系统可正常使用,最简单的恢复方法就是用windows版easyrecovery,它恢复硬盘数据的功能十分强大,不仅能恢复从回收站清除的文件,而且还能恢复被格式化的fat16、fat32或ntfs分区中的文件。
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运行easyrecovery,出现主界面。它的左侧包括4个功能按钮以及两个软件支持按钮。点击“数据恢复”按钮,我们可以看出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提供了多种数据恢复选项。其中包括:使用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查找并恢复已删除文件、从一个已格式化的卷中恢复文件、不依赖任何文件系统结构信息进行恢复等。此软件还可以保存恢复数据进度以及创建可引导的紧急引导软盘。
easyrecovery提供了多达6种数据修复模式,从各种途径恢复丢失的硬盘数据。对磁盘进行扫描,以找出丢失的数据。选择要恢复的文件,然后点击“应用”,就可以开始恢复了。
安装了norton unerase wizard之后,回收站上会出现一个蓝色的盾形图标,表示文件已经被保护。现在我们选择“使用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来进行数据恢复操作,经过扫描系统,会显示磁盘驱动器信息。我们在这里选择恢复资料的硬盘分区为c盘,此时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将自动扫描分区,之后会把所有详细文件信息显示出来,其中包括目前还存在的和已经被删除的文件。之后,选择我们想要恢复的文件,然后点击“应用”就可以开始恢复了。除了easyrecover外,这种软件还有很多,如revival、recover等,它们在关键的时候均可用来救急。
如果用户在丢失资料之前已经安装过norton utilities或者norton unerase wizard的话,资料的恢复将易如翻掌。安装完norton unerase wizard之后,回收站上会出现一个蓝色盾牌图标。此时,如果我们删除了一个文本文件并且清空了回收站,使用norton unerase wizard就可以轻松地恢复该文件。双击回收站图标,对已经删除的文件进行搜索,从列表中可以看到已经删除了的文件,选择该文件后点击recover就可以恢复了。安装完norton unerase wizard后,回收站上会出现一个蓝色盾牌图标。
norton utilities提供了强大的磁盘文件修复功能。norton utilities中提供的三种不同的文件恢复模式。或者,我们也可打开norton utilities主界面的find and fix problems中的unerase wizard选项,这里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恢复方法。分别为寻找已删除文件、在特定分区中寻找所有被保护文件以及通过文件打开类型查找要恢复的文件。通过文件类型恢复被删除的文件。
一般情况下,所丢失的大部分文件都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恢复。但有时您会发现,使用上面介绍的工具仍然不能找到丢失的文件,这是什么原因呢?前文已经说过,磁盘空间是以簇为单位进行分配的。磁盘簇是文件系统进行分配、释放、读出的最小空间单位,即使只有一个字节的文件也要占用整整一个簇的磁盘存储空间。当我们把文件写人磁盘时,文件即在磁盘上占用一定数量的簇,从磁盘上把文件删除后,磁盘就释放出一定数量的簇。这时若进行恢复删除的操作,则文件被恢复的可能性最大。如果在删除文件之后又对磁盘进行了写操作,那么新文件有可能会覆盖被删除文件原先所占据的簇,则该文件就不能成功地被恢复了。
降低硬盘噪音
很多硬盘厂家都提供了一些高级硬盘应用软件,使专业用户可以更好地发挥硬盘的效能,比如迈拓的maxtor silent store技术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个技术我们可以调节硬盘寻道的声音,以降低硬盘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基于该技术的软件叫做maxtor acoustic management,可以让您控制迈拓硬盘工作时的音量级。它按控制程度分为quiet和fast两个级别。如果您选择了quiet,那么磁盘将进入安静寻道模式,此时噪声明显减小,磁盘性能也大幅度下降;如果您选择了fast,那么磁盘将进入快速寻道模式,此时磁盘性能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噪音减低的程度也不如前者那么明显。acoustic management的主执行文件是amset.exe,它拥有四个命令参数:
amset.exe /quiet切入quiet模式;
amset.exe /fast切入fast模式;
amset.exe /off关闭降噪功能,此时硬盘性能最高但噪音最大;
amset.exe /check可以查看当前硬盘降噪功能的运作状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您必须是diamondmax plus 40、diamondmax 60、diamondmax vl 30、diamondmax plus 40、d540x、d740x这几个系列的用户才能使用这些功能。利用maxtor silent store技术降低硬盘噪音
五、硬盘引导故障怎么处理?
有些朋友说,最怕的就是硬盘引导时有故障,面对一个黑乎乎的屏幕,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不用怕,看看下面的分析情况,也许你会发现处理问题的窍门哦。 高兴提示:在这几篇故障分析及处理的文章中,数硬盘引导故障最为棘手,也需要操作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经验,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新手,高兴建议你先根据其他文章尝试修复一些简单的故障,以此来建立你的自信心,同时也积累实战经验,最后再学习如何修复硬盘引导故障。硬盘引导时的故障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电脑黑屏;电脑自检完毕后不引导操作系统,报告无效的磁盘或者没有找到操作系统。
回答者:shu6301 - 魔法学徒 一级 9-17 09:19
5. McAfee与诺顿
mcafee 好,诺顿越来越差。
各大杀毒软件比较与相关杀毒技术介绍
1、先从监控来看,瑞星2004-2005是用的DLL注入写的,也就是很多病毒用的方式,所以占内存非常大,监控很差劲。DLL注入监控最大的弱点就是对网页病毒监控困难,这也是瑞星最大的弱点。2006用了好像用了挂钩子技术,有很大进步。
KV的监控要好很多,差不多相当于防毒墙,你用迅雷下个病毒就知道了,在下载过程中就被干掉,而瑞星要在下载完才可以杀掉。
2、杀毒方面,这个就要看杀毒引擎了,KV的引擎跟卡巴的很类似,我不想打击大家,全世界只有五家公司有自己的引擎,其它都是仿制的,中国的杀毒软件也一样。瑞星的引擎不太好,无法彻底清除自我复制型病毒。这是瑞星第二大弱点。瑞星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像爱情后门、ROSE。瑞星杀毒不彻底。ROSE用瑞星杀毒以后还是不能直接双击打开,用KV直接可以恢复原样。
3、杀壳方面,瑞星现在的引擎是杀不了壳的,新的引擎还不知道脱壳技术怎么样,现在在公测。KV可以干掉流行的壳,这很不错了。不能杀壳的杀毒软件,意味着什么,对付有壳保护的病毒变种基本是废品。这也是杀毒软件引擎好坏的基本标准,为什么大家用卡巴,就是它脱壳厉害,是变种木马的克星。
4、病毒库方面,在这个方面,KV就差很多了,现在的KV病毒库非常不全,特别是木马库。引擎很好,但病毒库不全,这是KV的一个致命弱点。
5、自带的防火墙,瑞星的墙要比KV的墙好很多,这个我就不用说了。 不过我最后说一句,全世界最厉害的杀毒引擎是DR.WEB 的比卡巴的都厉害。基本上可以杀所有的壳,用的动态虚拟机脱壳技术,连北斗的也可以轻松干掉。 DR.web是一个俄罗斯的杀毒软件,就是大家所说的大蜘蛛。和卡巴基本是一样的,但引擎和技术不一样,是俄罗斯官方和军队的采用的产品,商业和个人大多是采用卡巴,分两个版本。 驱逐舰用的它的引擎,但毕竟是假蜘蛛,杀毒效果和DR.WEB根本不一样。 只有一个对外,而且它的技术是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为后盾的。这个杀毒软件公司目标不是赚钱,纯粹为了技术,所以现在都没有中文版,它从来不把二进制病毒和不能发做的木马列入病毒库,所以在一些测试中名字不是很靠前,甚至很少参加测评,但杀毒实力绝对在卡巴以上,占用内存很少,差不多4兆。
全世界五大杀毒引擎:
1、第一个当然是要说说诺顿了,首创实时监控技术,还知道微软的代码。大家都说诺顿不好,其实诺顿的引擎很强大。从最底层保护计算机,所以运行起来不太快,只是杀毒理念不同,才让诺顿不适合个人用户。它主要以隔离为主,防止企业文件被删除。因为有些被病毒感染了的文件根本不能完全杀毒。直接删除又会破坏文件,所以诺顿最适合企业用户选择。
2、第二应该就是咖啡了,这个杀毒软件把主要能力放在防毒上,也用了虚拟脱壳技术,基本所有壳都可以干掉,现在知道为什么它这么火了吧,北斗的壳,我不知道能不能干掉,但它的虚拟技术没有DR.WEB的好,用加密XTA算法(基本与DES一样很难破解)写的病毒,它和卡巴就都废掉了。
3、第三个就是熊猫了,哈哈,这个西班牙的东东,全球第一个自动升级的,人家的引擎也相当不错,速度绝对一流,查杀彻底,但病毒库有点欧洲化,所以在中国用着不太好用,占内存很大,金山好像现在就在仿熊猫,监控好像不是,杀毒和升级都是仿造熊猫的,金山的监控很LJ,你用用就知道了。
4、这个就是俄罗斯的卡巴斯基了,6.0 的引擎我还没有分析过,人家的确是自己的引擎,以前KV就是防造的卡巴。但现在的KV好像更优化了。
5、DR.WEB、也是俄罗斯的引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合作开发的,军方和克里姆林宫专用。启发式加虚拟脱壳,北斗的壳,外面再加壳,加跳针也可以干掉,占用内存很少。可以说是最强的引擎。对付变种病毒和木马最好了。可以干掉加密XTA算法。清除极其复杂的病毒。
驱逐舰用的它的引擎,但毕竟是假蜘蛛,杀毒效果和DR.WEB根本不一样。
今天用驱逐舰全面扫描了一下,没有发现什么。但用DR.WEB一扫发现这么多没有扫出来,虽然大多数是广告。
看来核心技术比DR.WEB 还是差很多,大家不要以为你真的用上了DR.WEB。人家俄罗斯说了,核心的东西是不卖的。
关于NOD这个我说一下,我不是很清楚这个杀毒软件,不过它的引擎好像不是自己的。好像是自己做了很大的改进,杀毒很像熊猫,又不是熊猫,监控和DR.WEB很像,形势好像也一样,有两个进程,监控用的虚拟脱壳加启发式,但方式绝对不一样。我也不清楚它是谁的引擎,监控很智能,我晚上试了一下可以对付一次北斗加壳的病毒,加了跳针就不行了。我一运行灰鸽子竟然在我的计算机上生成了一个自动连接的文件,NOD一点都没有感觉。让我忙了好久才杀掉。加了内存免杀直接就过了,监控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付两次加北斗壳的病毒,完全没有感觉,你可以加两次壳上报给它,估计会得奖。
再就是它对付国内的木马,很差劲,很多杀不出来。特别是现在国内木马这么猖獗,你看到瑞星升级的病毒库了吗?木马几乎占90%,我感觉还是别用这个杀毒软件好。我试了几个盗QQ的木马,结果就查出一个来。这个杀毒软件我感觉还是不错的,在国内用就感觉不合适了。对付灰鸽子不如KV,不是说它杀毒不行,是病毒库的问题。软件很不错,我很喜欢这个杀毒软件,理念很先进,占内存又少。我对它不是很了解,不要骂我。
今天我加入趋势和小红伞,趋势是日本控股的杀毒软件,所以我一直都不用。不过我大二的时候趋势出了一个很好的破解,我就把学办的计算机都装了趋势(我当时在法学院学办和网站勤工俭学做反病毒和维修工)。不是因为它好用,我只是想让小日本的升级服务器硬盘多转转,给它耗耗电,也让他为中国人民免费工作工作。趋势前几年很厉害的,特别是它的企业版,基本可以和咖啡抗衡。它的引擎是模仿诺顿的,理念也和诺顿一样。记得我上中学时它出了一个乐亿阳,当时卖28块钱,还有监控带升级。那个时候,瑞星还是3张软盘呢,但它的个人版真的不怎么样,要用就用企业版吧。
小红伞是典型的DR.WEB的模仿产品。至少杀毒引擎一样,应该和驱逐舰的效果差不多,连启动扫描的方式都一样。内存扫描和杀毒扫描分开。这个家伙我是很喜欢的,很早以前就用过,竟然杀掉了当时瑞星杀不了的爱情后门,用的还是那个免费的。你们喜欢的钛金版,当时由于没有升级的方法就放弃了。
还有人说卡巴的杀毒太占内存了,这个是真的。我感觉卡巴并不成功,至少不是一个最好的杀毒软件。一个好的杀毒软件,最应该做到的就是不托计算机。看看NOD32的设计,要是NOD有卡巴的病毒库,估计我会一直用它。今天用NOD32开了几个网页,又中毒了,简直就是对中国用户的漠视,关键是在中国没有市场,没有利润才会这样。不过要是大家买正版的话,我还是推荐中国的。我就一直买正版,包括我的XP都是正版的,真的就是比大街上买的那些Xp稳定。所以测试还是别用那些所谓的破解,瑞星2005的盗版和正版的杀毒就有区别。但我很少买外国的正版,一直用江民的正版,瑞星我也有正版,当时是为了测试用了它。你知道以前的瑞星总会有个提示,请反复查杀。什么叫反复,就是一次清除不了,就是说明2005版瑞星的引擎跳杀很严重,一次不能彻底清除自我复制型病毒。那个瑞星2005的时候,我当时拿着盒饭站在服务器前面,看着它的监控被爱情后门干掉的,伤心死了。金山我是买的金山网镖V,90大洋啊。用金山的朋友注意了,它的中级规则,是不防止别人PING的,调到高级又没法在线看电影,规则真的不太好,不过一般家庭也够了。卡巴斯基防黑客在局域网好像也不能防止别人PING你,KIS6.0的防火墙,我还没有试过,但推荐你把它调成学习模式,它默认的是低。现在不买金山了,你要买的话就买KV和新引擎的瑞星吧。估计新引擎的瑞星要胜过KV,前提是KV不进步,但KV和卡巴最近的合作很密切,估计到下一个版本,引擎可能会达到卡巴6.0的标准。支持国产,中国才会强大!!你看看韩国的汽车,基本韩国人都用韩国自己的汽车。卡巴的扫描是所有文件都扫描,所以很卡阿,你关了监控也没有用,它在系统内部运行。不过杀毒绝对........不说了。
对了今天出了熊猫的2007中文,熊猫最新的引擎已经超过了NOD32的速度,在一个国外的测评上看到的,占内存少了很多,我现在在测试,很流畅。你们可以试一下。感觉还是不错的。过几天再做个防火墙的分析。希望大家支持我,我把字放大了,这样对视力有好处,有什么问题就说好了,我会不断更新,一定记住杀毒软件一定不要托机器,要不就违反了基本的原则。那和你常年中毒有什么区别!!
杀毒引擎
以下为各家厂商的杀毒引擎简介,文中有一部分来源于业已公开的技术资料,有一部分来源于在病毒论坛上被奉为经典的反编,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厂商技术人员的介绍(官方和私下的都有)。
1.诺顿:这个最熟悉了,诺顿的杀毒软件实际上防止侦测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很多病毒程序在子程序段中经常借鉴搞崩诺顿的代码,希望在新版本中诺顿可以采用更强的自身防护技术。诺顿的引擎应该是完全自成封闭体系的,没有资料证实诺顿曾经购买或者借鉴过别的杀毒引擎。传闻很多公司都在设计时参考过卡巴斯基的泄漏版引擎设计,因此曾经在微软社区在线聊天时,问过这个问题。回贴一致认为诺顿借鉴卡巴斯基的杀毒引擎毫无必要,它自己的引擎搞得挺好的。有一个叫fenssa的家伙甚至回贴说不考虑病毒库因素,诺顿的杀毒引擎相当先进,综合防护性能很好。在微软,除了用Mcafee的就使用诺顿的(这一点我比较相信,很少见到别的杀软在微软被使用)。从诺顿的技术文档描述和在病毒论坛上流传的29A的一个家伙搞的一篇叫虚拟机环境下诺顿工作过程的步进追踪和反编的文章来看,诺顿的杀毒引擎应该是传统的静态代码对应与实时监控的完美结合,应该有一些改进的虚拟机技术在里面(诺顿的人并不怎么推崇虚拟机技术)。诺顿的杀毒速度慢,应该源于诺顿采用了较多的静态代码这种传统的检查方式有关。我个人非常喜欢诺顿的隔离机制,我认为在没有确定完全正确的处理方式之前,删除是不应该被采用的。一个高手写的病毒应该能尽可能的与系统进程相关,在这种情况下,隔离的优势立刻显现。诺顿资源占用量比较大,但实现了如下设计目标:能识别的病毒和被识别为病毒的进程完全可以正确处理,对已经不可能产生破坏作用的“病毒尸体”不会产生误判,更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在处理完某病毒后又检测其为病毒的状况。
很多人认为诺顿企业版和个人板采用的引擎完全一致,这种理解不很正确。实际上企业版在个人板的技术上还是有改进的。Zdnet上刊登过一篇文章指出:企业版和个人版引擎的核心规则完全一样,但在前端文件汇入部分企业版是优于个人版的,企业版使用了更多的API接口。文章中说,在大规模文件扫描时,企业版明显优于个人版。并且由于使用了负载技术,企业版资源占用还好一点。另外据说企业版支持基于网络的多重负载技术。
2.Mcafee:记得看过一篇报道说Mcafee收购过别的杀毒软件引擎设计公司,据回贴可知为所罗门。在网上很少能看到关于对Mcafee的杀毒引擎进行过分析的技术文档,但从他自己宣传的资料看,Mcafee对虚拟机技术和实时监控研究的都挺彻底的。比如他最近宣传防止应用程序溢出(大致这个名字)的技术,应该是在不考虑硬件平台的情况下虚拟机技术和实时监控技术结合的上乘之作,尽管经常出现错误的溢出侦测(软件层面的防溢出技术确实不很稳定)。在处理大量的文件时,Mcafee有一定的速度优势(微软社区中有这个问题的论述)。有来自于Mcafee论坛的消息说,Mcafee 正在研究更先进的智能码扫描技术,估计肯定比东方卫士搞得要好。根据组长的回贴,Mcafee自发布VSE8.0i以来就着重于“前慑防范”这一新型的安全领域,并且NORTON也在朝这一方向迈进。“前慑防范”一共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运用部分防火墙技术外加其入侵检测技术有效的阻断病毒的传播源,以至于病毒在传染的初期无法得到大面积的传播降低了危害性;其二为依靠其强大的特征码检测技术(Extra.dat)对病毒的行为方式、特征代码等进行检测,依靠它强大的研发团队以及策略联盟伙伴使其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诺顿能在其新版产品中也加入了一些原本属于防火墙的功能。发邮件询问诺顿的研究人员为什么没有采用特征码杀毒技术,回应说一个完美的特征码扫描技术应该能够达到根据用户的指定加入特定文件为病毒的目的,也就是当用户指定某个活动程序为病毒时,杀毒软件的引擎能够根据自身的规则为该活动程序定义一个特征码,并且在控制该活动程序时,能够有效地断绝其与系统正常进程的关联。在没有这个水平之前,诺顿不会大规模采用特征码技术。从Mcafee的技术文档来看,Mcafee也只是有限度的试验性的研究该技术,并在比较有把握的地方应用。实际上两家公司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卡巴斯基:被过度神话的杀毒软件。我个人非常尊重卡巴斯基的高水准,但说句实话,在不考虑资源占用的情况下,卡巴斯基并没有什么足够的理由能够让我放弃诺顿,二者的水平并没有什么差异。在稳定性上,卡巴斯基比诺顿要差一些。由于早些年卡巴斯基的引擎曾经泄漏(实际上泄漏的并不是初始源代码,只是泄漏的引擎可以比较容易的反编),因此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关于卡巴斯基引擎的非常详细的技术分析,尤其是德国的病毒高手写的关于如何优化卡巴斯基杀毒引擎的文章,被认为是所有采用卡巴斯基引擎的杀毒软件厂商必看的文章之一,就象美国人写的那篇VB100到底怎么测试杀毒软件(里面作者综合近几年的测试结果推测了VB100在测试时可能使用的病毒类型,相关比例等)是杀毒软件厂商在将自己的软件送测前必看的文章一样。从网上大量的分析文档看卡巴斯基的虚拟机技术是很优秀的,但是去年有人发贴认为卡巴斯基的良好的性能来源于它非常庞大的病毒库和良好的升级速度,其杀毒引擎设计水平并不高于其余的公司。卡巴斯基的引擎采用了所谓的单一形式的规则判断,众所周知诺顿是基于分类的规则处理。卡巴斯基的引擎在文件标识比对病毒库的时候被认为有着很好的性能,充分利用了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但令人担忧的是,该公司对最新出现的技术并不充分重视”(英国的计算机杂志去年年末的评论),究竟是对原有引擎进行彻底改进还是大量使用新技术,估计谁都不知道。卡巴斯基的引擎存在叫做所谓的“过于简短的文件码”问题,说白了就是有时候会鞭尸,它的研究人员说正在改进。前段时间有人发帖子中指出病毒编写者只认可卡巴斯基,说实话看了很多论坛文档,好像没有哪个强人这么说过。卡巴斯基走的是与美国厂商有很大区别的研发道路,卡巴斯基很少引用别的公司开发的技术,而是在不断的深化,改进自身的杀毒引擎,单从某些方面评论,卡巴斯基的引擎代表着业界最高水准,但并不是全部。卡巴斯基是一款很好的杀毒软件,但并不是神。应该说它与诺顿,Mcafee一样都站在杀毒软件的顶峰水平上。
在国内,一直有江民的杀毒软件采用卡巴斯基引擎的传闻,说句实话业界相当一部分杀毒软件都参考了其引擎设计,即使在国内也没有足够的信息证实只是江民参考了其引擎设计。很多人都使用各种各样的病毒包对卡巴斯基和江民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是完全一样。说句实话,这种测试并没有什么可信性,对化石孢的检测各种杀毒软件结果几乎都一样。只有两种方法能够说两者的引擎如何:1.将两款软件送至VB100或者类似的权威机构进行测试,如果两者对其中未知病毒的测试结果(这个结果并不公布,厂商自己去买)完全一样,那什么都没说的。两个不同的引擎机制在对待同样大规模的未知病毒库时出现相同的检测结果近乎是不可能的。可惜的是,江民没有参加过VB100测试,好像也不大可能个人有足够庞大的未知病毒库来进行检测。2.采用类似于破解的方法进行反编,分析整个软件的工作机制,工作量有多大相信都能猜出来,也没有见过有人搞过这种研究。因此我个人只能认为江民可能(较大程度的)参考了卡巴斯基的杀毒引擎设计,但从两款杀毒软件的灵敏程度,杀毒速度等诸多方民看,即使江民采用了卡巴斯基的引擎,江民也应该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源代码修改或者优化,另外也有消息说江民在引擎中加入了一些自己开发的技术,在实现方法上类似于数字码技术。霏凡上曾有高手指出假如公布两款软件的源代码,可能并不会有人能看出二者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当发现江民的软件并不能使用卡巴斯基的病毒库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即便曾经借鉴过,二者也已经可以被认为是不同的杀毒引擎。可能在Windows3.x平台下,二者曾经很相近;但是今天我们在使用Windowsxp.即使江民确实采用过卡巴斯基的引擎,那么可以说江民在某些方面发展了这套引擎,尽管这种发展未必与原始的研发方向相符。但无论基于何种角度考虑,我认为江民的杀毒软件还是有优秀之处的。毕竟你回头看一看国内的杀毒软件厂商,在真正的技术研发领域只有这么一面旗帜偶尔飘扬。一步步走下来,江民还是有技术进步的。只就纯技术因素而论,假如江民采用了卡巴斯基的引擎,那么今天两家厂商在不同的方向上发展着那套原始的引擎,这未必是坏事,只要不固步自封,我们好像没什么必要争论两家厂商是否一个原始祖先,怕的就是在别人都往前跑的时候自己停下来,这跟自取灭亡没什么区别。尽管市场是杀毒软件厂商的第一要素,但别忘了技术是一个杀毒软件能否基业常青的决定性力量。
再加入金山和F-Secure杀毒,从它们来看多引擎。
这两款杀毒以前都以多引擎著称,看看真实的情况,说起金山,感觉有点遗憾和压抑。对自己的正版用户都撒谎骗人。大家一定知道金山毒霸是怎么出道的,途径和今天的病毒驱逐舰是一样的,在DR.WEB的引擎外面加了个包装。不过在中国是金山公司加的。当年的毒霸其实真的不错,可以说比当时的瑞星和KV都好,这也是应该的,拿DR.WEB和当时的瑞星和KV比,中国的当然干不过它。所以金山毒霸当时一举成功。但当时金山根本不是它说的多引擎,其实就一个DR.WEB的。为什么啊?大家一定认为我乱说,事实上毒霸2003号称集成AVP引擎,2002版及之前又号称是Dr.Web的,可见其所谓“国内引擎”是Dr.Web,金山并无其自己的引擎。其实DR.WEB在2002年以前就停止了和金山的合作,你现在知道金山毒霸的用户为什么从2002版金山开始就老是骂金山毒霸不管用了吧。的确从2002版金山毒霸,质量就十分差了。还有一点,你把金山毒霸和DR.WEB一起打开杀毒,看看占多少内存。估计今天的机器也够呛,要真是多引擎,当时的机器的性能能运行吗?扫描能那么快吗?简直就是骗人。
人家F-Secure的杀毒软件才真正是多引擎(以前的版本),故乡芬兰,集成了AVP,LIBRA,ORION,DRACO四套杀毒引擎。基本是走的卡巴的路线,加上自己的引擎,现在的F-Secure占内存很少。现在是不是多引擎我就不知道了,有很多人喜欢这个东东。我告诉你有个办法可以拿到正版,你去用微软推荐杀毒,其中就有这个,不过是英文版的,可以用一年,破解的生级后,容易出现像DR.WEB那样的情况,从汉化的变成英文的。如果只杀毒的话,这个F-Secure我还是很推荐的,现在的病毒库也不如以前的版本了,你装上它就会发现它有N个进程,很占内存。这个家伙才是真正的多引擎,这个家伙很早就集成了卡巴的引擎,甚至在一段时间还在VB100中超过了卡巴,你运行一下就知道什么叫多引擎杀毒了。
在我看来金山是最会做秀的,把木马库拿出来做个木马专杀,当时的木马专杀仅仅可以检查EXE关联与win.ini,winstart.bat以及system.ini,就不用说和国外的木马专杀比了,估计木马克星也会笑死它,在防火墙上加入杀毒引擎,这些其实都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作用只有一个——作秀,让中国不懂杀毒软件的老百姓去买金山毒霸。自从不用DR.WEB引擎以后金山几乎就垃圾到家了,如果你是金山的FANS一定看过金山毒霸6加强版出来时,他们说过一句话,“我们从来没有对毒霸这么有信心过”,看来自己也是知道不行的。那个时候为什么有信心了,因为加强版终于可以查杀他们在2003版就宣传的可以彻底查杀RAR文件病毒。现在金山的新引擎居然说可以杀某些很生猛的壳,甚至加壳后加跳针的,简直就是骗人。它没有虚拟脱壳怎么杀啊???这不是坑中国老百姓吗?金山的FANS可能看到要骂我了,用事实来说话,你如果在病毒重灾区,你装上金山毒霸2006,从此你就别清闲了!!!我什么都不说,不信你就试试看
6. 怎么维护电脑
做好电脑维护 减少爱机故障
做好电脑维护 改少爱机故障
当电脑用了一段时间后,程序的运行速度越来越慢,不时还出现蓝屏、死机等现象,电脑运行时的噪音也越来越大……心爱的电脑再也没有当初的颜色了,心情郁闷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与你没有对电脑进行维护有一定的关系。电脑也需要定期的进行电脑维护,这样才能保证它正常运行,改少我们爱机的故障率。
电脑使用时间长后,灰尘等污物会在机身内、外部的积淀,这些因素都危害到电脑。所以,在平时或者过一段时间都要对电脑进行清洁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的维护工作我们菜鸟都能自己做。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怎样来维护我们的爱机(如有错误之处请高手指正)。
一、清洁工具 电脑维护不需要很复杂的工具,一般的除尘维护只需要准备十字螺丝刀、平口螺丝刀、油漆刷(或者油画笔,普通毛笔容易脱毛不宜使用)就可以了。如果要清洗软驱、光驱内部,还需要准备镜头拭纸、电吹风、无水酒精、脱脂棉球、钟表起子、镊子、皮老虎、回形针、钟表油(或缝纫机油)、黄油。
二、注意事项:
1.打开机箱之前先要确认电脑的各个配件的质保期。
注意:在质保期内的品牌机那建议不要自己打开机箱进行清洁,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失去了保修的权利。在质保期内的品牌机可以拿到维修点请专业人员进行内部除尘。
2.注意动手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因为电脑各部件都属于精密仪器,如果失手掉到地上那就一命呜呼了。
3.拆卸时注意各插接线的方位,如硬盘线、软驱线、电源线等,以便正确还原。
4.用螺丝固定各部件时,应首先对准部件的位置,然后再上紧螺丝。尤其是主板,略有位置偏差就可能导致插卡接触不良;主板安装不平将可能会导致内存条、适配卡接触不良甚至造成短路,天长日久甚至可能会发生形变导致故障发生。
5.由于计算机板卡上的集成电路器件多采用MOS技术制造,这种半导体器件对静电高压相当敏感。当带静电的人或物触及这些器件后,就会产生静电释放,而释放的静电高压将损坏这些器件。电脑维护时要特别注意静电。
准备好工具,了解了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后就可以开始给电脑做清洁了。
三、外部设备清洁
1.显示器的清洁。显示器的清洁分为外壳和显示屏两个部分。
①.外壳变黑变黄的主要原因是灰尘和室内烟尘的污染。可以利用专门的清洁剂来恢复外壳的本来面目。
②.用软毛刷来清理散热孔缝隙处的灰尘。顺着缝隙的方向轻轻扫动,并辅助使用吹气皮囊吹掉这些灰尘。
③.而对于显示屏的清洁就略微麻烦,由于显示屏现在都带有保护涂层,所以在清洁时不能使用任何溶剂型清洁剂,可以采用眼镜布或镜头纸擦拭。擦拭方向应顺着一个方向进行,并多次更换擦拭布面,防止已经占有污垢的布面再次划伤涂层。
2.键盘及鼠标的清洁。
①.将键盘倒置,拍击键盘,将引起键盘卡键的碎屑拍出键盘。
②.使用中性清洁剂或计算机专用清洁剂清除键盘上难以清除的污渍,用湿布擦洗并晾干键盘。
③.用棉签清洁键盘缝隙内污垢。
同样,鼠标使用的时间长后,也会出现不听指挥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除尘处理。一般来说,机械鼠标只需要清理“身体”里的滚动球和滚动轴即可。
①.将鼠标底的螺丝拧下来,打开鼠标。
②.利用清洁剂清除鼠标滚动球和滚动轴上的污垢,然后将鼠标装好即可。
由于光电鼠标多采用的密封设计,所以灰尘和污垢不会进入内部。平时在使用鼠标时,最好使用鼠标垫,这样会防止灰尘和污垢进入鼠标。
3.机箱外壳的清洁。
由于机箱通常都是放在电脑桌下面,平时不是太注意清洁卫生,机箱外壳上很容易附着灰尘和污垢。大家可以先用干布将浮尘清除掉,然后用沾了清洗剂的布蘸水将一些顽渍擦掉,然后用毛刷轻轻刷掉机箱后部各种接口表层的灰尘即可。
四、主机内部清洁
完成外部设备的清洁后,最重要的主机内部清洁就开始了。由于机箱并不是密封的,所以一段时间后机箱内部就会积聚很多灰尘,这样对电脑硬件的运行非常不利,过多的灰尘非常容易引起电脑故障,甚至造成烧毁硬件的严重后果,所以对主机内部的除尘非常重要,而且需要定期执行,一般三个月除尘一次为宜。以上的工作需要定期完成,平常打扫卫生的时候顺便简单的清洁一下电脑的外壳。
1.拆卸主机。
注意:拆卸前,一定要关机,然后放掉身上的静电或者戴上防静电手套后才能进行如下操作。
①.首先拔下机箱后侧的所有外设连线,用螺丝刀拧下机箱后侧的几颗螺丝,取下机箱盖。
②.然后将主机卧放,使主板向下,用螺丝刀拧下条形窗口上沿固定插卡的螺丝,然后用双手捏紧接口卡的上边缘,竖直向上拔下接口卡。
③.接着将硬盘、光驱和软驱的电源插头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出,数据线的拔出方式与拔电源线相同,然后用十字螺丝刀拧下驱动器支架两侧固定驱动器的螺丝,取下驱动器。
⑤.拔下插在主板上的各种接线插头。在拆卸电源的双排20针插头时,要注意插头上有一个小塑料卡,捏住它然后向上直拉即可拔下电源插头。
⑥.稍微用点力,将内存插槽两头的塑胶夹脚向外扳动,使内存条能够跳出,取下内存条。
⑦.在拆卸CPU散热器时,需先按下远端的弹片,并让弹片脱离CPU插座的卡槽取出CPU散热器。步骤8拧下主板与机箱固定的螺丝,将主板从机箱中取出。
2.开始清理。
完成拆卸后,接下来就是对它们进行除尘处理,还它们原来的面貌。
①.清洁主板。用毛刷先将主板的表面的灰尘清理干净。然后用油画笔清洁各种插槽、驱动器接口插头。再用皮老虎或者电吹风吹尽灰尘。
提示:如果插槽内金属接脚有油污,可用脱脂棉球沾电脑专用清洁剂或无水乙醇去除。
②.清洁内存条和适配卡。可先用刷子轻轻清扫各种适配卡和内存条表面的积尘,然后用皮老虎吹干净。用橡皮擦擦拭各种插卡的金手指正面与反面,清除掉上面的灰尘、油污或氧化层。
③.清洁CPU散热风扇。用小十字螺丝刀拧开风扇上面的固定螺丝,拿下散热风扇。用较小的毛刷轻拭风扇的叶片及边缘,然后用吹气球将灰尘吹干净。然后用刷子或湿布擦拭散热片上的积尘。
提示:有些散热风扇是和CPU连为一体的,没办法分离风扇与散热片,只能用刷子刷去风扇叶片和轴承中的积尘,再用皮老虎将余下的灰尘吹干净。
④.清洁电源。用螺丝刀将电源上的螺丝拧开,取下电源外壳,将电源部分的电路板拆下,使电路板和电源外壳分离,然后使用皮老虎和毛刷进行清洁即可。最后将电源背后的四个螺丝拧下,把风扇从电源外壳上拆卸下来,用毛刷将其刷洗干净。
提示:如果电源还在保质期内,建议用小笔刷将电源外表与风扇的叶片上的灰尘清除干净即可。因为没有过质保期的电源,随意拆卸会失去质保。
⑤.清洁光驱。将回形针展开插入光驱前面板上的应急弹出孔,稍稍用力将光驱托盘打开,用镜头试纸将所及之处轻轻擦拭干净。如果光驱的读盘能力下降,可以将光驱拆开,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擦拭除去透镜表面的灰尘,最后装好光驱即可。
注意:由于透镜表面有一层膜,所以在清洁时一定要用柔软的干布擦拭。
完成所有的清洁工作后,接下来的就是将这些部件还原即可。不过想要电脑运行如初,除了对电脑硬件进行清洁外,系统的清理维护也是必须的。
五.系统维护
平时大家在进行软件的安装、卸载或者上网浏览网页时都会在系统中留下大量无用的文件。一旦这些垃圾文件积聚过多后,不但会占用大量的硬盘空间,还会使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系统中有用程序间的冲突,所以对系统的清理非常重要。
1.清除系统垃圾
①.清空回收站垃圾。有些人认为把文件删了以后就没事了,其实这些所谓被你删掉的文件系统都先将它们保存到了回收站中,它同样还是占用了大量的硬盘空间。右键点击回收站图标,按“清空回收站”即可。
②.删除临时文件。右键点击IE快捷方式,选择“属性”,在“常规”选项卡中分别点击“删除Cookies”、“删除文件”和“删除历史记录”三个按钮来清除上网留下的临时文件。 提示:在点击“删除文件”按钮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一定要钩选“删除所有脱机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能完全清除上网记录。
③.清除“文档”菜单中的文件名。点击“开始”→“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打开“任务栏属性”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开始菜单程序”标签,然后点击“清除”按钮即可。
④.清除“运行”列表中的程序名。运行“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然后找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RunMRU”。在该注册表的右侧显示出“运行”下拉列表中的信息。要删除某个项目,用鼠标右击名称,选择“删除”即可,注意不要删除“默认”和“MRUList”所在的行。
⑤.清除系统多余字体及临时文件。利用控制面板上的字体图标程序即可删除掉不需要的字体。删除Windows目录下的TemporaryInternetFiles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即可清除临时文件。还可以利用右键单击“开始”按钮,然后选择“搜索”,在“名称”对话框中输入“tmp”,将“搜索”栏下拉列表设置成整个硬盘,接着点击“开始查找”,最后将所有找到的tmp文件删除掉即可。
⑥.删除不使用的程序。利用控制面板上的“添加/删除程序”来清理硬盘中没有使用的应用程序。
注意:千万不可以直接删除程序的文件目录,因为很多程序在安装时会向Windows的系统文件和注册表中写入信息,直接删除程序文件不仅不能很好地起到提高性能作用,反而会使硬盘数据进一步凌乱。
提示:现在有一些专门的系统维护软件,如《Windows优化大师》,这类软件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删除系统里的垃圾文件及一些记录,非常适合刚接触电脑的朋友使用。
全面优化系统 完成系统垃圾的清理后,对系统进行一个全面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系统的性能。
2.使用系统功能进行优化。
这里我们以现在最常用的WinXP为例,告诉大家如何利用系统的一些简单设置来优化系统。
①.右键点击“我的电脑”→“属性”。
②.在弹出窗口中选择“硬件”→“设备管理器”,打开设备管理器窗口。展开“IDE ATA/ATAPI控制器”,双击“主要IDE通道”,选择“高级设置”,将传送模式都选为“DMA(若可用),点击“确定”。
③.点击“高级”,在“性能”中点击“设置”→“高级”→“更改”,选择“自定义大小”,将“初始大小”和“最大值”均设为物理内存的2.5倍,然后点击“设置”、“确定”。
④.在“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点击“性能”中的“设置”,选择“调整为最佳性能”,点击“确定”即可。
提示:通过这样的设置后,WinXP的操作界面会变成类似Win2000的操作界面,不过在速度上会比以前提高,该方法适合电脑配置不高的用户。
⑤.在“我的电脑”→“属性”→“系统还原”中钩选“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可节省一定的硬盘空间难解答”当中将最下面的“禁止系统还原”选上即可。
3.用注册表进行全面优化
点击“开始”“运行”,输入“regedti”即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①.减少关机步骤。进入注册表编辑器,打开“HKEY_CLASSES_ROOT\Directory\shell”,新建名为“Close”的主键,双击“Close”子键窗口右面的“默认”,并在“键值”栏内输入“关闭计算机”。在“Close”下建立一级子键“Command”,双击该子键窗口右面的“默认”,并在“键值”栏内输入“Rundll32.exeUser.exe,exitwindows”。输入完后,右击“开始”选“关闭计算机”即可关机。
②.加速菜单显示。打开“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子项,双击右边窗口中的“MenuShowDelay”,在对数据框中输入0~100000(单位为毫秒)之间数值,一般将数值设成20到400之间,数字越小,菜单显示的速度就越快,建议用户不要设置过低的值,在设置此值为“40”时就会感觉不舒服。
③磁盘整理前自动关闭屏保,该方法只适用于Win98。打开“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Applets”,新建子键Defrag,在其下再新建一个子键Settings,然后在右边窗口中新建一个字符串值,命名为“DisableScreenSaver”,将其值设置为“YES”即可。
④.加快关机速度(只适用于Win98)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hutdown”子项,在右边窗口中新建一个“字符串值”,命名为“FastReboot”,同时将“数值数据”设为1,修改之后可以感受到关机速度有了明显加快。
4.显示优化设置
①.右键点击桌面,选择“属性”→“屏幕保护”,将屏幕保护的时间设置为15分钟。
②.右键点击桌面,选择“属性”→“屏幕保护”“电源”,在“电源使用方案”中将“关闭监视器”设置为30分钟,“关闭硬盘”选择“从不”,因为对硬盘进行关闭的话,再重新启动对磁头有很大的伤害。然后在“休眠”中去掉“启用休眠”前的钩,这样可以节省100MB的硬盘空间,另外还可以释放一部分内存。
③.右键点击桌面,选择“属性”→“外观”,将“窗口和按钮”设置为“Windows经典样式”,加快菜单运行速度。
④.右键点击桌面,选择“属性”→“设置”→“高级”→“监视器”,将刷新率设置为75Hz以上,这样不会感觉到显示器有闪烁感。
提示:建议不要使用额外的刷新率,因为这相当于是对显示器进行超频,而且和对CPU的超频相比伤害更大。只要显示器刷新率达到85Hz就足够了,而不必刻意追求更高的刷新率,反而会大大减少了显示器的寿命。
5.硬盘优化
①.磁盘整理。在整理磁盘碎片前,一定要关闭其它所有的应用程序,将虚拟内存的大小设置为固定值。
②磁盘清理。整理完硬盘碎片之后,可以通过“磁盘清理”程序来对硬盘当中的一些多余的文件进行清理,节省一部分硬盘空间。
当然,如果你对电脑并不是很了解,可以利用《Windwo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魔法设置》等系统优化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你只需要运行优化软件,然后进行选择即可。
六.维护过程造成的故障排除
对电脑进行清洁后,有时电脑并不能想大家想像中那样听话,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下面就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电脑故障,帮助大家在遇到问题后能及时排除这些问题。
1.开机没反应。
解决方法:首先确定你的电源已经打开,所有的连线全部连接到位。多数情况是由于忘记将电源插头插到主板上造成的,只要将电源的主板供电插头接到主板上即可解决问题。
2.开机后长时间停留在Windows画面,无法进入系统。
解决方法:此类情况多由硬盘引起。检查硬盘的数据线和电源线是否连接好了,接触不良就会出现这种情况。重新插一次硬盘的数据线和电源线,并保证接触良好即可排除问题。
3.系统启动后,桌面可显示,但是图标、菜单、工具条等显示不清,或者不能调节显示器的分辨率,图像粗糙。
解决方法:可能是由于显卡驱动程序丢失造成的,可以重新安装一次显卡的驱动程序来解决问题。
4.电脑开机显示器点不亮,其余的一切正常。
解决方法:轻轻摇晃显卡与显示器之间的信号线,如果问题解决,则需要重新连接显示器和显卡,一定要将信号线上的螺丝拧紧。
5.网络连接后无法使用Ping命令找到对方计算机。
解决方法:通常说来不是网线不通就是网卡工作不正常。一般的网卡会有两个指示灯,一盏为电源灯,另一盏为数据信号指示灯。如果电源灯不亮,说明网卡本身或者主板卡槽有问题,更换后可解决;信号传输灯不亮,则与接口或者网线有关,逐个检查后即可解决。
6.ADSL Modem有部分指示灯不亮。
解决方法:当ADSLModem接上电源后,电源LED指示灯会亮起。如果LED指示灯熄灭的话,请检查电源接线是否正确。
7.使用电视卡播放电视节目时没有声音。
解决办法: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由于声卡和电视卡有冲突,更换电视卡的PCI插槽知道解决冲突即可解决问题;另一种可能是由于声卡和电视卡间的音频输入没有连接,找到电视卡的安装说明书,然后用电视卡附带的音频输入线将电视卡的音频输出接口与声卡的音频输入接口相连即可。
终于做完了,是不是觉得电脑的维护非常麻烦呢?其实只要按照上面所讲的步骤操作,让自己的爱机恢复当初的面貌完全没有问题。相信大家一定不愿意面对运行速度很慢,到处都是污垢,而且还发出巨大噪音的电脑吧。想要电脑更好地为自己工作,定期做一次这样的全面维护是必要的。一般硬件系统六个月,操作系统三个月做一次这样的维护。
电脑的摆放,是很有讲究的........你摆对了吗
说到家中物品位置的摆放,对电脑和家电都比较熟悉的朋友,会很自然地想到音箱的摆位。音箱的位置摆放一直以来都是专业媒体的话题,正确的音箱摆位可以让你的电脑具有更加完善的音效,发挥音箱本身应该具有的音效质量。不过,不仅仅是音箱需要摆位,其实电脑的各个部分:显示器、主机、外设等都需要科学的摆位,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更能让你的工作与使用更加方便就手。
一、显示器的摆放
潮湿、灰尘、电磁场、强光都是显示器的杀手,因此,无论我们所用的是CRT还是LCD显示器,在摆放显示器的时候,我们都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1.不要太靠近窗户
窗户是一个楼房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人的天性决定了他会很向往窗外的世界,因此在摆放显示器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在窗户旁边摆放。这时,你就要小心了,因为窗户外面是风云莫测的世界,雨水、灰尘都会让你的显示器提前“退役”。因此,我们在摆放的时候,应该让显示器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雨水较多的南方地区)。
2.远离强光照射
同时也要给我们的显示器配上一个防尘罩,在不用显示器的时候,给它“加衣”防尘。另外,在摆放显示器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到光线的问题。一来,强光是显示器的杀手,在强光的照射下,显示屏的荧光粉会加速老化,久而久之,发光率就会降低;二来,光线不对,会影响你的健康和日常使用。不要让显示器正正背对着窗户,这样在你使用的时候,窗外的光线会让你“眼花缭乱”,眼睛长时间受显示器背后的强光影响,不花就怪了。
3.不要正对着窗户
不要让显示屏正对着窗户,这样屏幕会反射窗户的光线,不但让你“眼前一片光明”看不清屏幕上显示着什么,还会让你的眼睛更加疲劳。
4.注意危险位置
显示器摆放时有一些危险位置,会让你欲哭无泪,这些危险的位置有:
(1)门口附近
这里是一个房间里面人口流动最多的地方,磕磕碰碰的更是难免,如果你用的是LCD显示器的话,就更加要注意了。要知道,一旦LCD倒下,脆弱的显示屏就……
(2)饮水机、水壶附近
这些地方有着对电脑的杀手锏——水,如果你的电脑很不幸是在这些地方的话,电脑桌、显示器顶部就会成为大家倒水和放水杯的地方了。自然,大家都会对你爱护有加,但是意外的事情是很难说的。
(3)空调、电视机、微波炉等高电磁场旁边
不用多说,这些强电磁场可以与辐射划伤等号,健康的问题已经说了很多了,大家可想而知。但对于显示器来说,强磁场也是一个危害,它们能让你的显示器受到偏色、闪烁等的影响。
(4)高高的书架、储物柜旁边
如果有人在这些高高的架子上拿东西,一不小心掉下些书、电池什么的东西出来,别说是砸到显示器上会损失不少钱,砸到脑袋上也会疼好几天。
二、主机的摆放
其实,显示器的摆放,就决定了整台电脑在房间里面的摆放位置,但这并不等于决定了主机摆放的位置(当然,如果你有电脑桌的话,那就可以跳过这一部分了)。
1.按需摆放
主机的摆放,有几点也是要注意的,主要的原则是“使用就手”。实际上就是怎么方便使用,怎么摆放。如果你是一位热爱DIY的朋友,或者是你的电脑经常当白老鼠(经常做试验用),经常性的会“罢工”以示抗议的话,你最好把电脑放在桌面,或者是空间较大的地面上,方便你随时给电脑动手术,进行内部整顿。
而那些N年都不会拆开主机来看看的朋友,就要注意一下,不要把电脑主机放在你的脚边等你能在不经意间踢到的地方。要知道,电脑不是牛或者马,你踢它两脚不但不会让它快点,还会让它的硬盘先“走”一步。
2.注意线板
线板的位置也很重要,放在桌面上虽然不大好看,但胜在方便,更不会有插头或开关给脚,或其它什么会动的东西(如老鼠)碰到,而突然掉电的状况发生。钉在墙上,或者是放在显示器后方都是不错的选择。
3.远离大功率电器
此外,主机在考虑位置的时候,还不能与大功率电器放在一起,如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空调等。那样可以尽量避免与它们共用一个电源插座,避免大功率电器启动时的电压波动,造成电脑的无故重启现象。
三、外设的摆放
外设有很多,大家需要根据使用习惯和设备的操作特性需要来确定摆放的位置。下面就拿几个办公和家庭常见的外设:扫描仪、打印机和音箱,来做范例。
1.扫描仪
大家留意一下身边有扫描仪的朋友,都会发现,很多人会把扫描仪放在桌面上习惯用手的那一边。这样的摆放在桌面空间足够大,而周围空间不足的状况下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如果你要让自己的使用更加方便的话,其实扫描仪应该放在习惯用手的那一边、桌面偏下的位置上,而且不要离得太远。那样你就可以很方便的用一只手对扫描仪进行操作,而不用离开座位或者站起来了。同时,大家还要注意给扫描仪上方留有足够的空间,那样就不会在打开扫描仪的盖子时顶手顶脚了。
另外,有很多扫描仪都提供了一个竖放的小架子,在空间不够的情况下,大家可以用它来节省扫描仪摆放空间。不过,这个架子通常都不大稳固,大家要选好地方,将小架子固定好之后才使用。而使用扫描仪的时候,也最好能把扫描仪拿下来,平放着使用。
2.打印机
打印机摆放的位置要求更多的是稳固,特别是针式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这些打印机在打印的时候,由于喷头的来回移动的动作很大,很多不稳固的电脑台就会因此而左右摇晃,因此,使用这种电脑桌的朋友,可以把打印机尽量的放在低的位置,减少打印时的晃动。
3.音箱
音箱的摆放,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到了,在这里笔者给大家简单的讲讲一些通过音箱摆位而提高音效质量的经验。
音箱的摆放,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音箱的摆位,发挥音箱最好的音效。而摆位的方法则会因音箱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如7.1的音箱和2.1、2.0音箱的摆位就完全不同。而且,在摆位的时候,需要一边听,一边进行调整,由此得到一个最佳的听音位置和音箱摆放位置。2.0和2.1音箱,在摆位上可根据等边三角形法来进行初步的摆位。以2.0音箱为例,在摆放的时候,让两个音箱与听音者这三个点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然后再调整音箱的间距和音箱与听音者的间距。调整的最佳效果,就是低音和人声已经感觉不到是从音箱发出来的,而是从音箱的后面发出来的,就像有人在音箱后面的舞台上唱歌一样。
小提示
在使用此方法进行调整时,音箱的摆放角度最初是平行的,当大致调整好三点之间的间距之后,可调整音箱的角度来进行微调,当然也要继续调整音箱间距。
2.1音箱的摆位,基本上与2.0音箱的摆位差不远,但笔者认为2.1的摆位更加灵活,因为其低音炮对低音的补足会让摆位时最难迁就的低频部分更加容易。建议低音炮放在地上,要是能靠近墙角的话,低音效果会更加好。
音箱摆位的调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调整好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听音、调整,需要耐心以及听音者的想像力,不断的积累才可以找到最佳听音的位置。同时,音箱的质量、卫星音箱的数目与摆位也很有关系,音箱质量越高的,卫星音箱的数目越多,摆位会越困难,调整和积累的时间会更久,大家要给更多的耐心。借用音响发烧友的一句话来说:“没有耐心与想像力的人,是找不到最好的音效的”。
四、结语
电脑摆放位置的学问其实不会很深,上面说到的只是一些经验的总结,大家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观察力,结合实际环境来进行摆位。多思考、多观察,会让你的电脑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下为你更快的工作。
7. u盘坏了,怎么修复
若无安全选项,可以在文件夹选项(打开我的电脑,选工具菜单,再选文件夹选项)中,去掉“使用简单文件共享”前的勾,即可在NTFS格式的盘中点右键,属性菜单中显示安全选项。 二、进“控制面板”找到“管理工具”,将其打开,在将“本地安全策略”打开,在将“安全选项”打开,在右面窗口找到“网络访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后的“仅来宾”改为“经典”,退出回到我的电脑,在U盘上点右键找“安全”标签,将其乱码删掉,然后添加本计算机的用户即可。 三、1、使用EasyRecovery Pro 6.06,选择数据恢复Advanced Recovery(选用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 2、选择已变为RAW格式的盘符,点击下角的高级选项; 3、在文件系统扫描中,文件系统选“NTFS",点高级扫描,选择右下角的“高级选项”,把簇大小和数据起始位置都设为0; 4、点击分区设置,使用MFT方式(这点一定不能错);然后确定; 5、点击下一步,开始扫描文件系统,然后就是等,要的时间比较长,要耐心。完成后就会发现找到了一个NTFS的盘符,再点击找到的盘符,开始扫描; 6、扫描完成后你就会发现所有的文件都已找到,然后点击恢复,选择一个可用的盘来存你恢复的文件就行; 7、最后格式化出问题的盘 把恢复的文件拷回去 OK 一切都完好如初。 推荐用第一和第二种方法,当第一和第二种方法失效时使用第三种方法。 方法四: 本人无意中发现了Norton PartitionMagic 8.0附带的一个工具PTEDIT32.EXE(分区表编辑器),随便试了一下,打开后找到对应的分区的信息,和其他分区信息对比一下,发现有很大不同,这时对照其他分区的信息修改出错的那个分区的信息(各人硬盘分区情况不同,所以没有一个标准的参数),可以恢复操作,所以不用担心,不会损坏数据的,修改完保存好,重新启动后大功告成 我用的是新科512M的U盘,在一台电脑上存文件的时候出错了,后来再用时电脑可以识别U盘,但就是打不开,而且点右键查看属性时发现U盘的文件格式变成了RAW,容量变为0字节。在网上搜了好多U盘修复工具,都没有成功,最后找到这个iCreate PDx16.exe终于修复了,容量还是刚买时的大小,用起来还是那么方便!高兴!它是一款USB量产工具,除了可以对U盘进行修复外,它还有许多功能,自己去发现吧! 同时硬故障常见的如接口焊点处多次拔插造成虚焊,补焊可解决。其他的要对症下药,更换对应的已经物理损坏的部件。
8. 硬盘维修的方法
不认盘故障
扇区损坏/磁头失准/参数丢失
1:预防
备份再备份,关键资料不要忘记存到软盘上,有条件的可以保存到Zip/Jazz/CD-R/MO/PD/DVD-RAM 等大容量存储介质上。
2:硬盘逻辑问题
可以通过磁盘维护工具软件来修复。 如果系统里有95,一定要用95版的工具来处理。 最常见的是丢失的簇,可用磁盘维护工具自动修正,并删除修复后产生的 垃圾文件,不必做undo。 如果是交叉链接,那可就要坏事了!指不定什么文件要丢失了!建议用 95版的Norton来处理,不要用95自带的磁盘扫描工具,同样也不必做undo。 别忘记记录哪些文件丢失/损坏以便日后弥补。
3:硬盘物理损坏
如果是出了坏道,可用磁盘维护工具自动标记,但建议你赶紧更换硬盘,不要 再使了,坏道会象癌细胞一样扩散的! 如果硬盘出现“停车”及反复启动的现象,有10%的可能是你主板的硬盘接口 有毛病,或硬盘的电源电压过低,量一下就知道了。如果不是这些情况, 那就麻烦大了,见后面的拆板检修。 如果硬盘根本不转了,或者BIOS检测硬盘的时候不认,那么也是严重 毛病,同样见后面的拆板检修。
4:如果硬盘在保换/保修期内(一般是3月/3年或1年/3年)请尽快找 卖你盘的经销商,如果找不到经销商,就找当地的硬盘代理,把盘 拿过去,他们会用条码扫描机扫一下,只要你的硬盘不是水货, 就一定会在他们的数据库里找到的,然后你填单子,办相应手续。
5:拆板检修
如果保换/保修已经没戏了,在拿到其他维修点之前,你可以 尝试自己找找毛病,尤其是有重要文件需要拷出来的时候。 这种做法比较冒险,轻易不要尝试啊!
不认盘故障(1)
现象1.BIOS检测不出硬盘
解决
1.若挂着双硬盘,一般是跳线有误,需仔细查看 因不同的硬盘跳线设置不同,必要时需实验一下。
2.若单硬盘接法也不认,且在其他机器上也不认, 则硬盘多半是坏了!
3.如果自己解决的话,可拆一块同型号之硬盘,以它的 板子替换此坏盘,注意只拆板子,不要打开盘片。 如果能用则故障在电路板上,否则应是电机或磁头的问题。 要做到芯片级的维修,需要专业仪器,工具,比较困难, 普通人士难以做到,但如果大家感兴趣,俺也可对其做进一步的解释和探讨。
4.保修期内的盘尽量找经销商处理更换。
现象2.BIOS能检测,不能启动,以A盘启动后有C:,但dir无文件,(实际是有文件的盘)
解决:很简单,挂双硬盘,以此盘为副盘,启动后根据实际情况用Dos下的scandisk或win95下的磁盘扫描修理硬盘就可以了,用其他工具;例如Norton之类也可。
修复过程中,一般会告诉你一个分区表错误,你可选择Fix, 做不做undo均可,完后就一切正常了,不过也可能部分文件会不幸受损,那也没办法,总比什么都找不到强吧。
扇区损坏/磁头失准/参数丢失
●扇区损坏:就是有坏道啊!
如果你发现下列情况之一:
①读某些文件时突然很慢,硬盘发出“咯咯咯...咯咯咯...” (不是鸡叫)的长时间的异常声音时。
②硬盘突然停车,先是“光当!”一声,然后硬盘发出“滋------哒哒哒哒哒”的声音重新转起来,如果运气好则没事,运气不好,又“光当!滋------哒哒哒哒哒” 来回折腾,任你满头大汗也没办法!
其中第2种情况比较复杂,有20%的可能是你主板的IDE口有问题!对于有坏道的硬盘,最好赶紧找厂家保换,保修。在此之前若要用的话,请立刻用win95带的“磁盘扫描”程序修复, 它会标出物理坏道,以后不往该区域写东西,以免出问题。
推荐用Norton for 95的diskdoctor来修复,这个专业的磁盘工具功能更完善,更强大,比内置在95里的“磁盘扫描”好的多!
不要小看坏道!俺的惨痛教训是:俺有一块硬盘,出了一个64KB的坏道导致俺170MB的数据丢失(:_!
●磁头失准
磁盘数据的正确读取依赖磁头的精确定位,磁头频繁的操作时间长了会出现失准问题,出现“sector not found”之类的问题, 彻底解决的办法是低级格式化,是磁头重新定位就可以了。
●参数丢失
CMOS参数丢失导致的硬盘不能启动,多为主板问题或少数罕见的病毒所至。病毒的问题俺没亲眼遇到过。主板的问题比较常见,一般是更换电池,没有电池的主板更换Darlas 那是一个内带电源的时钟芯片。
注:有资料称Norton的磁盘医生有严重错误!使用者慎之。
9. 电脑硬盘坏了怎么办
电脑硬盘坏了可以采取下列方式修复或维修,具体如下:
1、硬盘坏常的现象是开机或运行时容易蓝屏,但还是能进系统。这个问题一般比较的容易修复,主要是系统分区出问题了,直接修复系统分区既可。
2、可以使用软件对硬盘各种性能和参数进行测试的。CrystalDiskInfo是一个只有200多K的小软件,它通过读取S.M.A.R.T了解硬盘健康状况。
3、如果是硬盘硬件整体检测后损坏,则需要更换新的硬盘。
4、比较常见的笔记本硬盘坏可能就是在未关机的情况下拿来拿去导致磁盘头信息损坏。如果是0信息被损坏,则低格即可,比如用DM软件进行低格。
注意事项:需要先检测硬盘损坏的具体原因,切不可盲目去进行维修;硬盘维修的时候注意重要信息先进行转存,切勿丢失重要信息。
(9)norton推车维修点扩展阅读:
1、购买硬盘时,最好不要买水货。水货硬盘在运输过程中非常不安全,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无损伤,但是有可能盘体内部已有损伤。
2、要保持干净的硬盘工作环境,如果过多的灰尘被吸附到硬盘电路板的表面,就会引起硬盘的工作不稳定。在潮湿的季节或环境中使用电脑时,要注意使用环境干燥或经常给电脑加电,靠其自身发出的热量将湿气蒸发掉。
3、尽量不要让硬盘靠近强磁场,如音箱、CRT显示器等,以免硬盘里所记录的数据因磁化而受到破坏。
10. 有什么好的国外牌子婴儿推车,推荐一下有知道英国Norton的吗
加拿大tonyandbob。中文发音好像:童佰适 美国和加拿大有卖的,国内不知有木有。建议查下淘宝。我表弟在美国,生孩子时他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