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来地铁站是这样设计防洪水漫灌的
每年雨季,都能看到报导全国各地汛情的新闻,上周看到上面这张照片上被水淹的公交车站台刚好就在地铁站附近,于是我有些好奇地想,万一这种道路过水深度已达到半个垃圾桶高度的情况,洪水会不会进入地铁站厅,于是我上网查找地铁站有关防洪水设计的资料,弄明白了地铁站在防水设计上至少有5道防关卡。
第一道防线:地铁站入口地面须高出周边地面60 厘米
地铁的出入口会设计数个向上的台阶(通常为3、4步),因此地铁站出入口会高出周边60厘米以上,形成防水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第二道防线:地铁站出入口处设置防水板
为防止雨水有可能进入车站,地铁站出入口都会设置防水板,这个全铝合金材质的挡板会一道道地扣在地铁出入口的凹槽里,形成第二道安全防线。
第三道防线:在最后一级台阶下口处设置集水坑 如果雨势太大,地面的积水漫过了出入口,防水板也挡不住,倒灌到地下的站厅,在最后一级台阶下方有一个2米见方,深2.5米左右的集水坑,集水坑里面再设置抽水泵,然后通过管道与市政雨水管相接。
即使出现历史性特大暴雨,致使前三道防线全被突破的话,地铁地下站厅还有一套排水系统防止出现特殊情况。
第四道防线:地下站厅内设有8 个地漏
挨着地铁站厅墙根,每隔30至40米设置一个地漏,漫进站厅的水会顺着地漏的下水孔和管道回送到车站两端的泵房,泵房6米见方,设有一个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深2.5至3米的集水井,井内设有有抽水泵,以将汇流到井里的水排到市政雨水管道。
第五道防线:地铁隧道内,站厅之间设有地下抽水泵房
如果短时间内雨水暴涨,倒灌入站台层和隧道内,前四道防线都已无法及时疏导洪水时,怎么办呢?为防备这种极端情况,地铁的地下隧道中,在两个站点之间隧道的最低点处,都会设置地下区间抽水泵房。流进隧道的水会沿着隧道两边的排水沟流进区间泵房里。区间泵房和车站泵房一样,也有一个深2.5至3米的集水井,通过抽水泵把水先排到车站泵房里,再通过车站泵房输到市政雨水管道里。
了解到上面这些地铁站层层关卡的防洪设计后,我的心情终于不再是刚看到被淹公交车站台那么小焦虑了。
2. 地铁屏蔽门夹人夹物处理流程
地铁屏蔽门夹人夹物处理流程如下:
立即按压紧急停车按钮:
报告地铁控制中心:
组织救援:
疏散乘客:
配合警方处理:
后续关注与处理:
注意:作为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应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屏蔽门和列车的运行状态,避免在倒计时结束后抢先上下车,以确保自身安全。
3. 地铁是如何实现给排水的
地铁管道里有排水系统,并且每一个地铁站下边都有对应的排水系统。
1、利用在站台附近的水池将其集中存放,水池只作为缓冲,有螺旋泵,将所有的污水泵上去,并泵入城市排污管道内。这些污水是分开存放的,厕所的是厕所,普通排污的是普通排污。
2、类似防洪堤的排水系统,当防洪使用的时候, 外水位高于内水位了,就很难实现自然方式依靠重力排水,然后也是使用同样的螺旋泵,将水以及其他污物一同泵上去,饶过堤坝送出。
(3)地铁站台防水怎么做的流程视频扩展阅读:
一、地铁的优点:
1、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2、减少噪音: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
3、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 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二、排水系统排水方式:
1、进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
该种排水方式是较为简单的高架桥桥面排水方式,适用于桥下无车辆通行的情况。桥面雨水通过桥面横纵坡汇集到雨水口,雨水口接横向排水管道(空心板时)或竖向排水管道(连续梁时)将雨水直接冲淋到桥下。
2、进水口接排水管和落水管沿桥墩下排方式:
该种排水方式是在进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排水管和落水管,桥面雨水通过排水管道排至桥下排水沟或排水口内,适用于桥下有车辆通行的情况。
3、防撞栏杆外加排水槽的排水方式:
对于桥下有车辆通行的情况,为保证排水系统的维护和清通工作的便利,常在高架桥防撞墙外现浇一条排水槽,断面尺寸一般取30cmx SO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