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上的白色石点是干什么用的
这个山上的白色的这种点石是用于防水用的,就是防止山体滑坡之类的。
② 洪水和和泥石流主要危害
一、泥石流主要危害:
(1)在泥石流的形成区和流通区,大量坡面土体和沟床内的泥沙被泥石流冲走,山坡上土层被冲刷而形成难以利用的荒坡,沿沟岸坡垮塌,使两岸农田、堤防、居民点、交通、通讯、电力和水利设施遭破坏。
(2)在泥石流沟下游及堆积扇上,泥石流带下的泥沙可将大量的农田、城镇或村庄、道路及各种建设物淤埋。
(3)快速流动的泥石流,尤其是其中的巨石具有很大的动能, 能撞毁桥梁、堤坝、房屋等建筑物。
(4)泥石流中的泥沙、石块在流过公路过水路面、排导沟和坝体时,可在其表面造成严重的磨蚀。
(5)泥石流体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甚至漂木,极易堵塞涵洞、桥梁,形成漫流改道,造成灾害。当支沟泥石流规模很大时,还可能堵塞主河,形成堰塞湖,使主河上游水位增高,淹没沿河两岸, 造成次生灾害。一旦堰塞湖溃决又形成溃决泥石流或溃决洪水,造成更大的灾害。
(6)泥石流直进性强,在流动中遇到阻碍后,能在弯道凹岸或顶冲点爬上数米甚至十几米高的沟岸或山坡,造成意外的损失。
二、洪水主要危害:
1、导致人员伤亡
洪水灾害直接淹没引起死亡或因水灾冲击建筑物的倒坍致死、致伤,同时因灾饥荒或疾病引起灾民锇死或病死。这是洪水灾害对人群的最直接的危害。
2、引起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由于洪水淹没或行洪、畜洪需要相起人专利号的大量移动。一方面是传染源的转移带到非疫区,另一方面是易感人群进入疫区,这种人群的移迁潜存着疾病的流行因素。如流感、麻疹和疟疾都可异这种移动引起流行。上些多发病如红眼睛、皮肤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触,增加传播机会。
3、个体免疫力降低、精神心理压抑,增加致病因素
受灾时食物匮乏,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易于传染病的发生。由于受灾的心情焦虑,情绪不安,精神紧张和心理压抑,影响机体的调节功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些非传染病的慢性病增加发作机能,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一些非传染性病和慢性病增加发作机会,如肺结核、高血压、冠心病及贫血等都可因此而复发或加重。
(2)泥石流怎么做防水扩展阅读
一、泥石流预防措施:
1、蓄水、引水工程。包括调洪水库、截水沟和引水渠等。工程建于形成区内,其作用是拦截部分或大部分洪水、削减洪峰,以控制暴发泥石流的水动力条件。同时还可灌溉农田、发电或供生活用水等。大型引水渠应修建稳固而矮小的截流坝作为渠首,避免经过崩塌地段而应在崩塌的后缘外侧通过,溃决和失排。
2、支当工程。主要有当土增、护坡等。在形成区内崩塌、滑坡严重地段,可在坡脚处修建挡增和护坡,以稳定斜坡。此外,当流域内某地段因山体不稳,树木难以定居,应先辅以建筑物稳定山体,生物措施才能奏效。
二、洪水预防措施:
1、平时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关注天气预报 的习惯,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
2、 密切关注汛期的的洪水预警,服从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3、处于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棚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土现以防止洪水进屋。
4、家中常备船只、木筏、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5、准备手电筒、蜡烛、打火机、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便遇险后发出求救信号。
6、发生洪水时,通常有充分的警戒时间。与暴雨之后的激流相比,洪水流动是比较缓慢的。面对可能的汛情,首先应在门槛外(如预料洪水会涨得很高。
还应在底层窗槛外)垒起一道防水墙,最好的材料是沙袋,也就是用麻袋、塑料编织袋或米袋、面袋装入沙石、碎石、泥土、煤渣等,然后再用旧地毯、旧毛毯、旧棉絮等塞堵门窗的缝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洪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