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混凝土防水
具有高的抗渗性能,并达到防水要求的一种
混凝土
。
按配制方法主要可分为四种:
(1)改善级配法防水混凝土;
(2)加大水泥用量和使用超细粉填料的普通防水混凝土;
(3)掺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
(4)采用特种水泥的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是根据其最大作用水头与建筑物最小壁厚的比值来确定的。
它的施工要求浇注均匀、避免离析、振捣充分、加强潮湿养护,并且严格控制水灰比。
主要用于经常受压力水作用的工程和构筑物。
防水混凝土等级:P4、P6、P8、P10、P12五个级别
指南
防水混凝土也称结构自防水,可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钢纤维、合成纤维等,并配合严格的施工及施工管理,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率或改变孔隙形态、分布特征,从而达到防水(防渗)的目的。在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规定:一、二、三级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设防应包括一道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为在0.6兆帕以上水压下不透水的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分为:①普通防水混凝土。所用原材料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但两者的配制原则不同。普通防水混凝土主要借助于采用较小的水灰比
(不大于0.6),适当提高水泥用量(不小于320公斤/米3)、砂率(35~40%)及灰砂比(1:2~1:2.5),控制石子最大粒径,加强养护等方法,以抑制或减少混凝土孔隙率,改变孔隙特征,提高砂浆及其与粗骨料界面之间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普通防水混凝土一般抗渗压力可达0.6~2.5兆帕,施工简便,造价低廉,质量可靠,适用于地上和地下防水工程。②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微量有机物(引气剂、减水剂、三乙醇胺)或无机盐(如氯化铁),以改善其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引气剂防水混凝土抗冻性好,能经受150~200次冻融循环,适用于抗水性、耐久性要求较高的防水工程。减水剂防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调节凝结时间,适用于泵送混凝土及薄壁防水结构。三乙醇胺防水混凝土早期强度高,抗渗性能好,适用于工期紧迫、要求早强及抗渗压力大于
2.5兆帕的防水工程。氯化铁防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抗渗压力可达2.5~4.0兆帕,适用于水下、深层防水工程或修补堵漏工程。③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是利用膨胀水泥水化时产生的体积膨胀,使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抗裂性和抗渗性获得提高,主要用于地下防水工程和后灌缝。
2. 防水混凝土等级有哪些
抗渗混凝土等级分为P6 P8 P10 P12,还有P4其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是指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级的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按抗渗压力不同分为P6、P8、P10、P12。抗渗混凝土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孔隙结构,从而减少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常用的办法是掺用引气型外加剂,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不连通的气泡,截断毛细管通道,改变孔隙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此外,减小水灰比,选用适当品种及强度等级的水泥,保证施工质量,特别是注意振捣密实、养护充分等,都对提高抗渗性能有重要作用。
防水混凝土是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掺外加剂或使用新品种水泥等方法提高自身的密实性、憎水性和抗渗性,使其满足抗渗压力_大于0.6MPa的不透水性混凝土。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P)或渗透系数来表示。我国标准采用抗渗等级。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P10、P12等五个等级。相应表示混凝土抗渗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不同的最大水压力。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提高0.2 MPa。试配时应采用水灰比最大的配合比作抗渗试验:抗渗等级 最大水灰比 C20~C30 C30以上 P6 0.60 0.55 P8~P12 0.55 0.50 >P12 0.50 0.45
其抗渗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式要求:
Pt≥P/10+0.2式中?P——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补充,S是老规范。 P是新规范表示方法
编辑本段抗渗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
1、水泥:
1)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32.5Mpa;
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的7天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5kJ/kg,不得使用带有R字样的早强水泥;
3)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2.25kg。
2、粉煤灰: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II级,不得使用高钙粉煤灰。
3、粗骨料:宜采用5~31.5mm级配均匀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
4、细骨料:为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5、外加剂:
1)外加剂应采用低碱、低水化热的外加剂。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2)具有早强性能。
3)采用高效减水剂。
编辑本段抗渗混凝土的分类
一般可分为普通防水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和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三大类。
可以看出防水和抗渗有着很大的相似处,只是由于设计要求的建筑物抗渗性的不同或建筑物不可以使用其它附加防水材料而使用不同的砼。对抗渗有明确要求就用抗渗砼。使用防水砼主要是因为如果使用其它防水材料(卷材或涂料)不能满足结构的其它要求。就像你所说的,如果在公路上使用其它防水材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要用防水砼。
编辑本段抗渗混凝土的特点
抗渗混凝土和防水卷材或其它防水材料的差别:用防水混凝土与采用卷材防水等相比较,防水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
①兼有防水和承重两种功能,能节约材料,加快施工速度。
②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
③在结构物造型复杂的情况下,施工简便、防水性能可靠,适用性强。
④渗漏水时易于检查,便于修补。
⑤耐久性好。
⑥可改善劳动条件。
编辑本段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的方法渗性能1、选取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和水灰比
①水泥: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在抗渗混凝土中应优先使用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后才可使用在抗渗混凝土工程中,这是由于矿渣水泥的泌水性较大,其泌水时在混凝土中形成通道,这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及强度都很不利。
②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粗骨料颗粒的下面容易形成空隙,颗粒愈大则形成的空隙愈大,对抗渗不利。
③砂率:混凝土中砂率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这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造成施工振捣不密实,影响抗渗性。
④水灰比:根据现有研究资料,水灰比过大时,混凝土中的毛细孔愈多,当然渗水性就愈大。通常情况下,当水灰比小于0.6时,毛细孔多属于封闭的;当水灰比大于0.6时,则连续性的毛细孔显著增加,渗透性也变大。有试验资料证明当水灰比从0.6增加到0.63时,渗透性几乎将增大了一倍。因此,抗渗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宜过大,一般应控制在0.6以下。
2、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
2.1减少浇筑施工间隔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安排上,应保证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经过运输浇筑到下层混凝土压茬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中间的间隔时间应按以下标准控制:当气温低于25℃,不应超过3小时;气温高于25℃时,不应超过2.5小时。大面积底板或顶板应分组浇筑,池壁应分层连续浇筑。
2.2采取合理的振捣方式
振捣密实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抗渗性,按规范规定进行机械振捣,一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但预留孔、预埋管、预埋件及止水带等处的结构形状不直顺,尺寸也较小,一方面振捣不方便,一方面振捣时混凝土中的空气不容易完全排出,因此这些部位在施工时,应在机械振捣的基础上,再辅以人工插捣,这样有助于空气的排出,有利于振捣密实。
2.3加强混凝土养护
湿养护有利于水泥的充分水化,以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和切断毛细孔的连续性。因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根据现场气温条件及时覆盖和洒水,实践证明,混凝土养护14天,可以大大提高其抗渗性能。中P4不作为抗渗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