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潜艇如何投放深水炸弹防水吗
首先潜艇不能使用深水炸弹
而且深水炸弹是一种近现代武器 基本已经被淘汰了
深水炸弹又称深弹(英语:depth charge),是一种用于攻击潜艇的武器,通常装有定深引信,在投入水中后下沉到一定深度会爆炸,杀伤附近的目标。通常由舰船或反潜飞机投放,也可以用反潜火箭投放(即火箭深弹)。现在它的反潜地位已慢慢地被舰载反潜鱼雷或刺猬炮取代。
不过现在我国海军还在使用反潜深弹 (和深水炸弹有比较大的区别)
我想你想问的是 潜艇发射鱼雷 导弹 这些武器时 怎么做到密封
现如今鱼雷发射装置种类比较多。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自航式发射装置,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水压平稳式发射装置, 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
一,自航式发射装置
自航式发射装置,其工作原理就是把鱼雷装填到一个框架式的圆筒形栅状管中,使其浸没在水中,只要打开鱼雷的扳机使鱼雷发动机工作,螺旋桨产生的推力就使鱼雷自动游出栅状管。此发射方式的鱼雷发射装置的鼻祖,一战前后各国海军潜艇上装备的大都是这种栅状管。通常配置在潜艇耐压壳外面的上层建筑中,有固定式和可转动式两中。这种结果简单的发射装置可保证发射过程无气泡,也不倾差。而且由于它没有向鱼雷提供能量的动力系统,所以很轻巧,使用简单。它的缺点主要是对鱼雷的要求较高,难以进行及时和必要的保养和维修。自航式鱼雷发射装置固有的弱点,一是不能发射无动力的武器,二是不能发射热动力鱼雷(此种鱼雷是在发射离管后按要求延迟启动)三是由于潜艇的结构尺寸限制,发射管不能太长,这使得鱼雷增速不够就出管。这使得发射鱼雷时的潜艇航速受到限制。这种发射方式已经基本淘汰。
二,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
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简称气动式发射装置。它是在栅状管式结构的自航式鱼雷发射装置之后出现的,为二战期间世界各国海军潜艇广泛采用的一型发射装置。工作原理如下:既把鱼雷(水雷)装填在带有前盖和后盖的密封圆筒形发射管中,在发射前打开前盖,然后根据命令,打开发射开关,使贮存在发射系统的高压空气瓶(又称发射气瓶)中的压缩空气进入发射管里鱼雷的尾部,进入鱼雷尾部的压缩空气膨胀做功,把鱼雷和雷体附近及周围的海水一块挤出发射管。为了保证潜艇的隐蔽性,不允许高压空气泡溢出发射管外而暴露前潜艇在水下的位置。同时要求发射鱼雷(单射或齐射)后的潜艇姿态基本不变,根据这些要求,气动式发射装置通常由鱼雷发射管,空气发射系统,注疏水系统组成。
气动式发射装置可发射各种类型的鱼雷,也能布放无动力的水雷以及相应结构尺寸的水声干扰器材等。每根发射管和一套与其协同工作的发射系统等便构成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发射装置。通常的中型潜艇艏配置4~8管,艉2~4管。气动式发射装置的最大发射深度为80~100米左右。要在增大,技术难度大大增加。据悉美国的气动发射装置最大发射深度为61米。前苏联在70,80年代建造的常规潜艇上仍使用此发射装置,为克服由于发射能量大引起舱室增压过大艇员无法承受等技术难题,采用遥控遥测等新技术和隔舱发射及控制发射过程中废气排放进舱内的速率等办法,研制出了гс-240型气动无泡式发射装置,配置在1982年建成服役的877型中型常规潜艇上。
三,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即液压式)
随着核潜艇的出现,潜艇的航速和潜深等性能大大提高,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出现,使得潜艇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对付这些潜艇,反潜和潜艇战成为各海军大国密切关注并抓紧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适应潜艇水下作战的需求,鱼雷向着高速,远航程,大深度,智能制导和大威力这些目标发展。因而鱼雷发射装置必须与所使用的鱼雷及所配置的潜艇相适应。美国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理,于50年代末期研制出能在水下300~600米深度发射鱼雷的新型鱼雷发射装置——水压平衡式鱼雷发射装置。随后不断的予以改进并提供给英国,日本及其其他盟国。1967年服役的美国“鲟鱼”级攻击型核潜艇装备了mk63型,1976年服役的“洛杉矶”级装备了mk67型。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苏联建造的“台风”级等核潜艇上也装备了水压平衡式鱼雷发射装置。
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是在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中增加了一个水压平衡系统,其功用就是让待发射的鱼雷后部也与舷外海水相同,使得在发射过程中当鱼雷向前运动时原来作用在雷头上的海水背压被作用在雷尾的背压抵消,这样一来,在发射过程中所需要的发射能量——压缩空气的压力和容积保持定值,不再随发射深度的增大而增多。这就是所谓的“平衡式发射”,也叫做“平衡发射原理”。
水压平衡式鱼雷发射装置是由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改进而成的。它的功能与后者相同,其组成和结构形式,则与所使用的武器的性能,结构密切相关,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中。通常该型发射装置大都配置在艏或艏的舱两侧,以便在艏部安放结构尺寸较大的声纳基阵。由于采用了平衡发射的原理,使得所消耗的发射工质的能量基本上保持定值,因而能在航行深度不大于600米的大中型潜艇上配置。该发射装置较好的解决了潜艇在水下大深度发射鱼雷等武器的技术难题。但由于采用了往复活塞式的工作原理,水缸和气缸的结构尺寸就比较庞大,其安装要求比较高。在100米以上的大深度发射时,由于气缸,水缸和发射管分别安装在不同的部位,艇体变形难免要影响发射过程的正常进行。
四,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
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由法国研制成功,首先装备于64~70年建造的“女神”级常规潜艇上,其型号为1h-55b和ed-65型,配置在艇首和艇尾。此两型发射装置由于发射之后不能装填备用鱼雷等原因,后经过改进而研制成iq-63a型发射装置,分别装备在72-78年建造的“阿戈斯塔”级常规潜艇和82年服役的“红宝石”级攻击核潜上。
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比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体积小,重量轻。每具发射管自有一冲压器,便于根据作战需要组织齐射,齐射间隔时间不受结构的限制。但该装置通过冲压器把发射推力集中加在鱼雷尾部,这就要求所发射的鱼雷等武器必须能承 受所作用的集中载荷。存在不平衡度,就限制了它在水下更大深度上的使用。此外,在发射管后盖上安装一个较长的冲压器不仅使得开关操作不便,而且所需的回转空间位置颇大,对潜艇总体布置和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也很不利。所气动冲压式发射装置发射装置仅有法国的潜艇使用。
五,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
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是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的改进和发展的产物。水压平衡式发射装置的发射过程是高贮存在发射气瓶中的高压气体进入气缸中膨胀作功,带动与气缸活塞连为一体的水缸活塞运动,利用海水的不可压缩性使鱼雷出管离艇。
在发射的过程中,要求流入发射管里的海水量必须与待发射的鱼雷的排水量相同才行。这种发射装置自然比较庞大和笨重,而且安装要求颇高,仅适用于吨位较大的潜艇配置使用。
70年代末,英国海军部科学研究中心提出了对潜艇上所使用的往复活塞式水压平衡发射装置的改进要求。经过剑桥咨询公司的可行性研究,由英国史达臣.亨晓公司开发研制了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
该发射装置的基本运动件是一台空气涡轮泵,它由一个程控发射阀控制。发射过程中,鱼雷(导弹,水雷)通过安装在靠近发射管后部的进水阀泵入到发射管里的海水推出。发射用的海水是由空气涡轮泵从舷外吸进的。舷外的海水的吸入使得水舱的海水增压。在发射时打开所选定的发射管上的进水阀让海水进入相应的发射管中。一台空气涡轮泵式供几个发射管共用。但为了贮备量和提供迅速齐射的能力,在大型潜艇上,通常配置两个独立的空气涡轮泵式发射系统。对于小型潜艇可以只配置一台空气涡轮泵式发射系统。发射过程的能量控制是靠程控发射阀(pfv)来完成。根据发射时间程控发射阀调节由高压空气瓶提供给空气涡轮的气流量。空气涡轮直接驱动海水泵,因而提供给它的空气量直接影响发射回路中水的流量和武器发射速度的分布。
该装置结构布置比较简便,省掉了结构尺寸庞大和笨重的气缸和水缸等组件,既节省空间,又可直接利用海水的静压力作为水泵的进口压力,这使得在发射过程 中作用在鱼雷头部和尾端的海水静压力基本相同,由于作用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 其结果就使发射武器所需的能量为定值,与发射深度无关。这就满足了潜艇在最大工作深度范围内的任意航行深度上根据作战需要,按艇长的命令立即发射鱼雷。
该型发射装置已配置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建造服役的美英最新一代潜艇上。如 美国的“俄亥俄”弹道导弹核潜艇,“海狼”攻击型核潜艇,“决心”级弹道导弹 核潜艇。空气涡轮泵式发射装置是现今已装备海军的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鱼雷发射装置 。
发射导弹方式有和鱼雷类似的 比如反舰导弹 (同样也是从鱼雷管发射的
还有就是巡航或者弹道导弹 一般以冷发射为多 先以压缩高压空气弹出水面 再点火
还有就是纯靠水下点火 靠高压力不让进水
望采纳!!
㈡ 动力系统为何是舰艇的核心
动力系统为何是舰艇的核心
什么叫舰艇之心呢?实际上就是讲舰艇的心脏,和人的心脏一样,舰艇的心脏,动力装置对舰艇来说非常重要。无论是对舰艇的最大航速、最大航程以及整个舰艇全寿命服役期当中,它的这个航程的好坏以及服役期是否完美,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舰艇的动力装置是为保证舰艇正常运行而设置的动力设备,是为舰艇提供各种能量并使用这些能量,以保证舰艇正常航行、人员正常生活、完成各种作业。舰艇的动力装置是各种能量的产生、传递、消耗的全部机械、设备,它是舰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舰艇的动力装置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主动力装置、辅助动力装置、其他辅机和设备。
实际上我们提到舰艇的动力装置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回顾舰艇早期的发展。大家都知道,自从有了船之后,人们就想到怎么样使这个船能够在水面上滑行。最初的船大家可能都知道,在比较浅的水里头,我们可能都用篙或者是浆使舰艇滑动之后前行。
到了比较深的海域之后,再使用篙或浆可能就是由于一个深度的问题,再一个就是体力的问题,可能就已经不适应了,所以后来就出现了除了篙和浆之外呢,还有就是多层的浆和橹,这样船就能够航行到比较远的地方。
再到由各种机械的发明,特别是汽轮机的发明,使这个船舶能够搭载汽轮机,也就是电视画面或者电影画面看到的明轮,也就是在船的两边有两个大转盘似的,就像那个水车大转盘似的,通过明轮驱动使整个船或者是舰载海上航行。
再由于机械的发展,特别是蒸汽机的发展和柴油机的发展,使舰船的航速进一步提高或者是进一步加快,航程也逐渐地加大。整个航行过程当中,寿命也越来越长,所以舰艇的心脏对于舰船来说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㈢ 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其组成
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其组成如下:
船舶动力装置包括:柴油机、汽轮机、水喷推进器。
1、柴油机:柴油机是船舶上最常见的动力装置之一,它使用柴油燃料发动机转动螺旋桨,推动船舶前进。柴油机不仅效率高,而且燃料消耗较少,因此在大多数商业船舶和海军舰艇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2、汽轮机:汽轮机使用蒸汽推动旋转轴,通过减速器传递动力到螺旋桨,推动船舶前进。汽轮机通常用于大型船舶,如客轮、军舰等。
3、水喷推进器:水喷推进器是一种使用水流推进船舶的动力装置,它可以在水中产生高速水流,从而推动船舶前进。水喷推进器在小型船舶和高速艇上得到广泛应用。
拓展:
一、船
船皮庆或船舶,指的是:举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汽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手段。
另外,民用船通常称为船(古称舳舻)、船舶、轮机、舫,军用船称为舰(古称艨艟)、舰艇,小型船称为艇、舢舨、筏或舟,其总称为舰艇或船舶。
三、船的分类
单体船,多体船(双体船,三体船等)。一般常见的船只为单体船,双体船(TWIN HULL)有两个瘦长的船体共用一个主甲板及上层结构,使用涡轮喷嘴发动机,通过向后喷水获取反作用力向前推进,比普通螺旋桨推动更快速,而在高速时,双体瘦长的船身能降低阻力。
而且船体稳度高,不易翻船(但若风浪过大,翻过90度后,因为没有单体船的静稳度扶正力燃清握矩,反而有灭顶之虞)。常被应用于渡轮及军事运输上。水翼船这是一种能高速航行的船舶。船底部有支架,装上如飞机机翼般的水翼。
当船加速后,水翼能产生浮力把船身抬离水面,从而减少水的阻力和增加航行速度。其转向机构不使用常见的舵,而是控制左右两支水翼的攻角来达成。
气垫船气垫船是一种能高速航行的船只,利用空气在底部衬垫承托减少水的阻力。很多气垫船的速度都可以超过五十节(约92.59km/hr)。
㈣ 中国636型“基洛”级常规潜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整体布置
636型常规动力潜艇是在877E千米型常规动力潜艇基础上改进的。该型潜艇实际上是介于基洛级和阿穆尔级之间的过渡型潜艇。中国海军装备的636型常规动力潜艇,主要用于遂行反潜和反舰任务。此外,636型潜艇还用于遂行侦察和巡逻作战任务。
在设计636型潜艇时,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全面分析和借鉴了641、641和877E千米型常规动力潜艇在不同海域和不同气象条件下作战使用经验和教训。636型潜艇采用了水滴形双壳体结构,具有很大的浮力储备和不沉性。该型潜艇由6个相互隔离的水密舱组成,以确保其中1个舱发生故障时,可以确保潜艇浮出水面,并仍然保持一定的作战能力。
动力装置
636型潜艇主要动力装置包括:2台柴油发电机组,带有主推进电动机作为驱动的单轴,1部节能电动机。这些动力装置可以确保潜艇在水下和水上航行。此外,636型潜艇还装备了备用动力装置。每台柴油发电机组由1台柴油机和1台直流发电机组成。
通风设备
636型潜艇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可以确保该艇在不同海域使用,并确保艇员的舒适性。与8779千米型潜艇最大不同的是,636型潜艇具有更大的作战半径,更强的火力,更先进的声呐设备以及更可靠的使用性能。
636型潜艇壳体加长了1.2米,为在减振平台上安装更大功率的柴油发电机,降低主推进机的旋转频率。由于安装了更大功率的柴油发电机,在降低噪声的同时,636型潜艇航速和续航力大大提高。在解决降低噪声问题上,636型潜艇主要采取了减小柴油发电机的振动,改善噪声隔离和为潜艇壳体安装了消声瓦等途径来完成。
武器装备
战斗指挥系统
636型艇配备有多功能战斗指挥系统,可提供潜艇有效操控及发射鱼雷,系统高速电脑可接收处理侦测装备所获情报资料,并通过屏幕显示,可据以解算目标资料并计算发射参数,进而提供自动发射控制,建议战术运动及武器投放方式。
该舰配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搭载18枚鱼雷,或搭载24枚水雷,同时还配备有1具防空导弹发射架,可发射SA—N—8型防空导弹。
本型潜艇可发射潜射型俱乐部—s反舰导弹,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中有2具发射线导遥控鱼雷,双雷齐射攻击时,第一次齐射须在2分钟内发射,第二次齐射则可在5分钟内。
传感系统
636型艇采用MGM—400EM数字式声纳,被动模式时可探测潜艇与水面目标,主动模式时可设定于目标相关方位之+30度夹角范围发射,配备之雷达桅杆可升降控制,可于浮航或潜望镜深度航行时侦测目标,并进行目标识别与安全导航,推进系统备有2具柴油发动机及电机系统与1具主推进器,连接单轴7叶式固定斜角螺旋桨,另有2具备用推进系统供浅水区使用,供靠泊或临时使用,连接4具7叶式固定斜角叶,配备之电瓶为120枚2组,分置于鱼雷舱及人员住舱下层,主操控装置配备有自动控制系统。
作战指挥系统
636型潜艇装备了以快速运算的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功能作战指挥系统。
通信系统
636型潜艇还可以实施远程和近程电话电报通信。水雷搜索站可以主动的方式发现水雷和其它小型目标。此外,636型潜艇还安装了航向指示器、速度表和测距仪、航迹自绘仪、回声探测仪、无线电导航系统显示器和无线电测向仪,为该艇实施导航。为了遂行各种作战任务,636型潜艇也装备了主动式和被动式雷达。
总体系统
636型潜艇总体系统包括:下潜和上浮装置、纵倾指示装置、应急排水装置、油料储备系统、紧急灭火装置、通风装置和空调装置等。其中,部分重要装置采用了余度技术。大部分装置实现了自动化,并由指挥台控制。
鱼雷
636型潜艇主要装备了533毫米鱼雷。该艇首舱为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其弹药储备为18枚。平时,有6枚533毫米鱼雷位于发射管,发射完毕后,将自动完成装填新的鱼雷。636型潜艇533毫米鱼雷可以对6个水上或水下目标实施跟踪,对其中2个水上或水下目标实施攻击。6枚533毫米鱼雷可以完成齐射,自动装弹时间为15秒钟。
潜望镜
636型潜艇安装了2具潜望镜:1具为潜艇指挥员使用,另1具为水面观察使用。为了提高水上防空作战能力,636型潜艇装备了8部“箭-3”或“针”防空导弹系统。
在确保8779千米型常规动力潜艇作战优势的同时,636型潜艇增加了柴油发电机组的功率,提高了潜艇的航速、续航力和安静性。目前,636型潜艇是世界上噪声最低的潜艇,被称为“海底黑洞”。
该艇安装了最先进的降低噪声的设备,使噪声几乎达到了海水的噪声水平。这样可以确保提前发现水下和水上目标,并使用反舰导弹对提前发现的水上目标实施有效攻击。此外,636型潜艇还可以有效规避敌水上舰艇和水下潜艇的攻击。
636型潜艇水上排水量为2325吨,水下排水量为3076吨,艇长为73.8米,艇宽为9.9米,吃水为6.6米,水上航速为10节,水下航速为17节,航速为3节时水下续航力为400海里,通气管状态7节时水下续航力为6000海里,燃油储备为172吨,自持力为45昼夜,下潜深度为300米,艇员为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