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楼地面在构造上应采取哪些防水措施
技术要点:一、防水效果好;二、可以在防水层之上铺贴地砖或水泥砂浆地面而不会起壳空鼓。
具体构造要点:
1、刚度较好和小面积卫生间的现浇混凝土楼面,宜用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JS、聚氨酯等)或聚合物防水砂浆防水;
2、有振动和面积较大的厂房预制板楼面,宜用防水卷材(SBS等);
3、现浇结构板的防水层宜直接做在结构板面,预制楼板和不平整的楼面应采用1:2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聚合物防水砂浆不用找平层。
4、有防水要求的区域,四周应采用现浇混凝土翻边挡水,高度大于建筑地面150mm
5、有机防水材料上面宜用30mm厚细石混凝土找平找坡,起到压置防水层和地坪面砖铺贴作用。聚合物防水砂浆防水层上可以直接做地面砖。
B. 楼地层防水措施有哪些
楼板应以现浇为佳,并设置地漏。楼板做面层时有一定的坡度,坡向地漏方向。地面坡度一般为1%~1.5%。防止积水外溢,其房间的楼面或地面标高应比相邻房间或走廊坐地20~30mm。
对于防水质量要求较高的地方,可在楼板基层与面层之间设置防水层一道,并将防水层沿房间四周墙边向上翻起100~150mm。当遇到开门处,其防水层应铺出门外最少250mm。
C. 楼地层如何做防水层
不论是预制板还是现浇结构的屋顶,嘉程按照国家相关规范都应“刚柔结合”(刚性材料与柔性材料)进行防水施工。
对理想防水层的要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施工后不透水和在设计年限内不透水 ,且是经济的。这要求防水层不仅保持良好的完整性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破损的能力。[1]
基本要求
基面清理干净,含水率不大于9%,平整密实,各节点收头整齐、完备,符合要求。
第一道
(1)、铺设柔性防水层,选择涂料或卷材都可以。其施工条件要求基面含水率不大于9%,所以适宜在天气炎热且连晴5天以后的夏季施工。完工后,应做蓄水实验。
(2)、如做涂料防水,以“一布两涂”为例:清理干净基层后,满刷一遍涂料,干燥成膜后,铺设一层玻纤布胎体增强材料,并在已展平的表面上满刷一层涂料固定,干燥后进行下一遍涂料施工。防水涂膜的总厚度应在3毫米以上。
(3)、如做防水卷材施工,清理干净基层后,在卷材反面和基层刷粘结胶,按弹好的基准线由远而近的粘贴、辊压,最后做接缝收头检查处理。
第二道
铺设刚性防水层,应在第一道柔性防水层完成后的两天左右进行施工,主要以高级脂肪酸类砂浆防水剂、水泥、砂子、细石骨料、纤维为基本材料,防水层厚度应为20-30毫米。
1、按规范要求安装分格木条,分格设置为4000毫米×4000毫米。然后洒水使基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按由远到近、先高后低的顺序,将配制好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进行逐个分格施工,同一分格一次完成,抹平压实。
3、初凝后,取出分格木条,压光并修整分格缝。
4、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嵌填分格缝,处理表面收口。施工完成后注意洒水养护。
5、如有屋面种植土,应在尽短的时间内覆盖上种植土。
D. 一楼地面防水防潮层做法
地面防水防潮层做法:防潮层要适当加高,离土层间越高,防潮效果也越好。假如空间允许,在做好墙面防水层的基础上,最好再做一次隔空墙面,墙面加宽面积越大,其防潮性能也越好。
一楼地面防水防潮层做法
第一种最常见的防潮做法就是在基础下面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贴的部位一般都是在我们做基础的时候,先建筑垫层,在垫层上面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这样就可以实现我们整个基础与地下土壤的分隔,可以有效地防止潮气向我们室内上返。
第二种常见的防潮的做法就是基础上面铺一层保温板。材料就是上面给大家介绍的挤塑板。例如我们家里在做地面之前,我们先做一层结构混凝土地面,然后在地面上铺一层约50mm厚的保温板。在保温板的上面再去浇筑我们最终的室内的混凝土的回填层,也就是后浇层地面。
第三种常见防潮的做法就是在我们室内的地面上铺一层防潮膜。例如我们家里计划铺贴瓷砖,我们可以先在原有的地面上铺满一层防潮膜,然后使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找平。此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一般是30mm厚就可以了。最后再在我们建筑的混凝土上面去铺贴瓷砖或者是铺木地板。此外铺木地板的时候,同样再铺一层防潮膜,这样基本上就把潮气阻隔住了。
第四种常见防潮的做法就是我们外墙的防潮。由于外墙一直与室外的土壤接触,非常容易出现返潮的情况。此时搜饥个人给大家建议的方法就是在外墙表面粘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粘贴起点的位置就是从我们基础的底板下面,一直铺到地面完成面上,最起码要高出地面500mm的高度。
房首层的潮气来源有哪些
第一个最主要的潮气来源就是来自于我们室内地面以下的土壤。
对于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地区来说,地下水位的深度基本上是在1000mm到2000mm之间。也就是说,超过这个深度,我们室内地面下土壤中都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说这些水汽就会慢慢的上升。那么如果我们室内地面隔潮措施做的不好,这些上升的潮气就会返到我们室内,造成室内地面返潮。
第二个主要的潮气的来源就是来自于外墙的根部。
因为对于首层的楼房或者是自建的平房,我们的外墙是有一部分是做在土壤里的。而与土壤部分接触的墙体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土壤里的潮气也就慢慢的渗入到墙体肢漏册里。时间久了就出现了我们室内外墙的根部,总是出现返潮发霉的情况。
第三个主要潮气的来源就是空气中的水分。
像我们国家南方的很多地区,就经常会出现空气中水分含量特别大的一些情况。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室内的墙面还有就是地面上都会
楼房首层常用的防潮材料有哪些
第一种经常使用的防潮材料其实就是我们的防水卷材。例如目前阶段最常用于地下室防水的卷材就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也就是改性SBS防水卷材。这种卷材铺贴在地面以下,可以有效的防水。地下水上升以后,那么这层卷材一般都是可以把水阻隔住的,当然超市也就上不来了。
第二种经常使用的防潮材料就是石子。这里所谓的炉渣或细石,主要是用于我们室内地面以下做防潮层使用的。我们在垫层下铺一层石子,这样如果地下有水有话都会通过这层铺的石子迅速地排走,这样就不会导致我们地面以下水汽过大。
第三种经常使用的防潮材料,就是我们目前比较常用的保温板。用于防潮的保温板主要是模塑聚苯板和挤塑聚苯板。但是由于模塑聚苯板的防火性能比较差,而且密度不是很好。所以现阶段主要使用的还是挤塑聚苯板。
第四种经常使用的防潮材料就是防潮膜。防潮膜在我们铺木地板的时候会经常的看到,它就是塑料材质的制作而成的,中间是气泡形式存在的。所以这种薄膜防潮的效果是非常的好的。
经常有结露的现象,这也历宏是室内潮气的另一个主要的来源。
E. 一楼的地面怕潮该怎样做防水
一楼地面如何防潮需要视地板种类而定,具体的的方法如下所示:
1、应尽量少地面磨损
复合木地板平时可以用吸尘器或扫帚清扫表面灰尘,再用浸湿后拧干至不滴水的抹布或拖把擦拭地板表面。拖地后最好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尽快将地板吹干。复合木地板耐磨层若受损将使地板的防潮功能和光亮度受影响,因此,在地板上行走时,应尽量穿布拖鞋,最好赤脚。
2、保持湿度适宜
实木复合地板铺装好以后最好在两周内入住。长时间不住人或不经常居住的房间,应在房间内放几盆水并保持水量,或使用加湿机,以弥补因室内暖气开放或开窗通风而蒸发的水分。室内环境不要过于干燥,也不要过于潮湿,以防木地板的干裂、收缩或膨胀变形。
其次,还应注意保持地板的干燥清洁,用拧干的软湿毛巾抹擦地板。避免家用电器冷热风直吹和烘烤地板。防止雨水浸泡地板,防止阳台、卫生间、厨房等处溢水,出门旅行或停水时要关好水龙头;特别不能与热水接触,因此,暖气管道中热水千万不要漏到地板上,一旦发生要及时擦干。
3、保护漆膜避免过湿过热
实木地板应保持干燥、清洁。尽量避免用过湿的拖把或用碱水、肥皂水擦洗,以免破坏油漆的光亮度、损坏漆膜。如遇有灰或脏物可用干拖把或用拧干的湿拖把擦拭。如果地面有水渍,必须及时擦干净,不能让太阳爆晒或直接用电炉烘烤,以免干燥过快导致地板开裂。
(5)楼梯地面防水怎么做扩展阅读:
随着气温升高,令人讨厌的“南风天”也开始出现。在“南风天”里,市民们会发现,墙滴水、地冒水、玻璃流水,空气似乎潮湿得能拧出水来。”南风天”里防潮措施如下:
1、吸湿盒:用于局部除湿比较有效,如放在壁柜、衣柜、鞋柜乃至钢琴内除湿。
2、保鲜袋:家里一些怕受潮的中药材或者食物可以用保鲜袋封存,这样也可以防潮;如果已经受潮的,可以用微波炉烘干后再封存。
3、空调:空调是目前家庭选择除湿最常用的电器,可以开启除湿功能,抽走房内的湿气。
4、苏打粉:厨房里的苏打粉可以吸收湿气,结块后可用作清洁剂,刷洗浴缸、洗手台、脸盆等,去油去污兼防霉,效果颇佳。
5、石灰或者木炭:可用布料或麻袋裹装生石灰或木炭后放置于室内各处,使空气保持干燥。
F. 一楼地面怎么做防潮防水 一楼地面防潮防水的方法
1、首先在原地面上浇筑混凝土当垫层,接着在上面铺高聚物防水卷材,最后浇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地面,这样做防潮层不仅可以防潮和防止地面渗水最好的措施。
2、除了家里地面,一楼外墙防潮措施也非常重要,外墙最好用高聚物沥青防水卷材,从外墙根部一直贴到500mm以上的高度,再做上保温即可。
3、干燥剂、活性炭、石灰粉等等有很好的吸潮效果,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水汽,并且可以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放一些放置在房间的各个角落,用一段时间后,再将其放在阳光下暴晒,将水分晒干后再继续使用。
G. 楼面防水怎么做一般用什么材料
1.刷第一遍防水涂料。
施工前确保工地干净、干燥,防水涂料要涂满,无遗漏,与基层结合牢固,无裂纹,无气泡,无脱落现象。
2、刷第二遍防水涂料。第二遍防水涂料需要有一定时间间隔,待遍涂料干透后才能进行第二遍,具体时间视涂料而定。
3、铺保护层。为防止之后的施工破坏防水层,需在防水涂料表面铺上保护层。保护层要完全覆盖防水层,无遗漏,与基层结合牢固。
4、闭水试验。闭水试验时,地面点的水线不能低于2厘米,保存至少24小时,观察无渗漏现象后方算合格。
5、基层清理,做找平层、结合层,二次蓄水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