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箬是什么意思
箬的意思是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粽子。
拼音:ruò。
1、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棕子:箬竹、箬笠、箬帽、箬席。
2、箬竹的叶子:箬篷(用箬叶编的船篷);箬篓迅棚嫌(用箬竹编的篓);箬包船(一种头部尖狭和册,船顶上包有穹亩手形箬篷以蔽烈日、雨雪的船);箬粽(用箬竹叶包的粽子)。
3、笋皮:箬壳(笋壳;笋皮)。
出处:
1、箬,楚谓竹皮曰箬。——《说文》
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魏学洢《核舟记》
箬字相关组词
1、箬帽:用箬竹的篾和叶子制成的帽子,用来遮日避雨。
2、箬篓:用箬竹编的篓。
3、箭箬:即箬竹。秆匀细而节长,中空极小,可以制筷。叶片宽大,可以裹粽和制船篷。
4、箬笠: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箬笠是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即用竹篾、箬叶编织的斗笠。
5、箬包船:一种头部尖狭,船顶上包有穹形箬篷以蔽烈日、雨雪的船。
6、箬寮尖:浙江省丽水市英川镇箬寮村。构词方式是动宾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7、箬下酒:酒名。因产于乌程县箬溪北岸之下箬,故名。
② 竹笠是什么意思
竹笠的解释
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 宋 梅尧臣 《僧可真东归因谒范 苏州 》诗:“松门正投宿,竹笠带馀晖。” 李准 《参观》:“ 林启祥 从他们头上戴着的竹笠上看出,这就是仿森 淮南县 参观团。”亦称“ 竹丝笠 ”。《警世通言·崔侍诏生死冤家》:“一个 汉子 头上带个竹丝笠儿,穿锋答着一领白段子两上领布衫。”
词语分解
竹的解释 竹 ú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备基亩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 竹子 。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指竹制管乐器: 金石 丝竹。 中国 古代乐器八音 笠的解释 笠 ì 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斗(弖 )笠。竹笠。草笠。 竹篾编成的笠形覆盖物:笠盖。笠覆。 部首 :竹。
③ 箬笠是什么
问题一:箬笠是什么意思啊? 竹子编的帽子
问题二:箬笠什么意思 ke./...%F3%D2
问题三:青箬笠,绿蓑衣中的箬笠、蓑衣是什么意思 箬笠――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
ke./view/1504214#sub1504214
蓑衣――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这种雨具穿在身上劳动十分方便。
ke./view/1504214#sub1504214
问题四:箬笠的意思 斗笠又称笠帽、竹笠、箬笠、箬笠,是一种以竹子编成的宽大帽子,呈圆锥形,是将成熟竹子劈成竹篾用以作为胎骨,再附上一层层的竹叶或竹篾,并使用丝线固定,是东亚及东南亚农夫及渔民的传统日常服饰,轻便好用,可遮阳挡雨。台湾早期有大量出产,俗称“葵笠仔”,但现在市面上以大陆货为主。可用来遮阳避雨。
斗笠常见于中国文学之中,如:《红楼梦》、《渔歌子》等。
问题五:箬笠和蓑是指同一种东西吗? 箬笠(ruò lì ) 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箬笠是用箬竹叶及篾编成的宽边帽,即用竹篾、箬叶编织的斗笠。 《红楼梦》第四五回:“ 宝玉 头上虚散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许杰 《邻居》四:“在风雨潇潇中,他拿着一支钝凿,没有箬笠,更没有蓑衣,出着头,在雨下淋到酒店。” (摘自汉典网)
《西游记》第一回:“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
蓑衣suō yī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这种雨具穿在身上劳动十分方便。蓑衣于1970年代化纤产品的出现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所以,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一个是帽子,一个是雨披。
问题六:箬笠与蓑衣是什么颜色? 《渔歌子》中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就把并灶箬笠和蓑衣画成青色和绿色吧
而且我觉得和船的棕色也比较搭配
问题七:什么箬笠什么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问题八:青箬笠绿蓑衣指是什么 青箬笠绿蓑衣指的渔父。描写了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
渔歌子
作者:张志和 (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绝誉扮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④ 蓑衣和斗笠是什么意思
蓑衣,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的一种用以遮雨的雨具,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
斗笠是指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的编结帽,是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烂指,同时也是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的一首诗歌作品。斗笠是斗篷里的主要类型。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4)用竹子编成的防水帽子叫什么扩展阅读:
斗笠的历史
中方斗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发展经历了汉代的渣闷雏形期,明代的成熟期,清代的鼎盛期,民国的兴盛期至建国以来的繁荣、衰败期。
相传乾隆年间,时任太常寺博如历弯士的中方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庭礼仪,他回乡省亲返京,将中方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极高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清朝贡品,名声鹊起。解放后,中方斗笠历久弥新,十分走俏,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方年生产斗笠800余万顶。
1979年,中方斗笠参加广州商品交易会,1985年马尾斗笠在北京农展馆展出,产品风靡香港,远销日本、荷兰、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斗笠成为怀化首个打入国际市场的创汇产品。
⑤ 竹子做的帽子叫什么
斗笠
笠: 用竹子做的帽子。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 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棚激简成。 在江南农村一带,几乎每家每铅吵户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了自己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链裤 斗笠,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更有一些旅游胜地,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明码标价,十分受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