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调整上柴6114发动机气门间隙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逐缸调整法
根据汽缸点专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属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采用两次调整法
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
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车型复杂,对维修人员记忆就有些难度。
㈡ 上柴6114发动机的调气门顺序与什么有关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
先说一下,气门间隙是为了保证发动机热态时,给气门及相关件留有热膨胀的余地,因此调整时必须要求气门落座,即气门不受弹簧力作用。同时,由于配气正时的原因,存在气门早开晚关的现象,所以综合这些发动机能正常工作的条件,每一种机型都有调整气门的顺序。6114调整顺序:先将发动机转到一缸上止点,可调1、2、3、6、7、10的气门,再转到六缸上止点,可调4、5、8、9、11、12的气门。这样调是由于前面提到的配气相位的原因——以一(六)缸为基准(上止点),按工作顺序(1、5、3、6、2、4)、各缸间隔角(120度)倒推,分别有1、2、3、6、7、10的气门和4、5、8、9、11、12的气门处于关闭(落座)位置,所以两次可以调完。要想搞懂,多看多问多学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