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克拉玛依石油学校好不好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http://www.kzjsxy.net/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00 ( 46 )文 ] 首批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兼备、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收“高中后三年制、初中后五年制”大专及普通中专层次的学生,各类在校生 6000 余人。学校创建于 1956 年,伴随着祖国的石油工业和西部大开发而不断发展壮大,已培养出各类技术管理人才三万余名。
学院位于闻名遐迩的克拉玛依油田国家级石化基地 -- 独山子石化城。校园占地 1300 亩,建筑面积 15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1.2 亿元,实验实训设备 4000 余万元,图书馆藏书 30 万册,电子读物容量 700G ,学院建有宽带网和现代化的教学、办公、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拥有独具风格的教学大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馆、礼堂等,教学、生活、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校园环境优美,是新疆最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实力的院校之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专兼职教师 220 余名,高级职称占 38% ,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 50% 。外籍教师 3 ~ 5 名。学院开设有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石油工程、石油化工、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信息工程、工商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等十大类专业, 40 多个专业方向。学院实行“大类培养,依据市场需要确定专业方向”的办学模式,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适需对路的专业方向。学院与北京航天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学院、西安石油学院及疆内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各校均在本院设立教学点,本院建立了中专与大专,大专与本科,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立交桥”,优秀的学生可直接升入高层次或经推荐插入大学本科学习深造。
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本,突出职业技能的办学特色,实行“一书多证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校内建立了汽车检测、汽车驾训、数控技术、维修电工、发电厂仿真系统、家电维修、自动化控制、 CAD/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工操作、星级酒店等与各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并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通过实训可直接获得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深受企业的欢迎。
学院坚持以德育为首,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本校是全国“九五”、“十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先进实验学校,也是全国学联、共青团中央批准率先在全国高职院校试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验学校。学生毕业据实颁发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
学院为了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以及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实行了“奖、贷、补、助、减”的助学政策。
学院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学生毕业由学校联系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学院与疆内外石油、石化、交通、机电、建筑、旅游等行业一百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教育关系。企业不仅成为学校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而且优先选用本校学生就业。因此,企业都提前半年或一年与学院签订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003 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 97.1 %,居自治区高校首位
『贰』 吉昌学院在新疆的具体位置
吉昌学院?没听说过,是昌吉学院吧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新疆昌吉州首府昌吉市;坐落在天山北麓;东与25公里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比邻;西与克拉玛依油田为邻;北与准噶尔盆地、将军戈壁相连;312国道横穿市中心......学院所属昌吉州人民政府设立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隶属昌吉州教育局管辖,成立于2000年5月;由原昌吉职工大学、昌吉职工中专、昌吉财贸学校、昌吉技工学校、昌吉农机学校、昌吉州商业技术培训中心、昌吉州经委培训中心、昌吉电机技术学校整合而成。目前,学院占地695亩,建筑面积12多万平方米。共有教职工449人。其中:专职教师233人,副高级职称65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讲师133人,“双师型”教师78人,专职实习指导教师23人,外籍教师2 人。学院内设六系三部、五个中心、一厂一队、一院三校。即计算机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工商管理经系、旅游系、建筑工程系;基础部、公共英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教中心、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培训中心、实训指导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实习工厂、驾训队;附属艺术学校、高技工学校、技师培训学校。在国内,学院成立了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三个函授站及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两个远程教育站。在国外,学院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中澳合作大专班。
学院开设计算机、机电、电子应用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家电维修技术、旅游、英语、财经等26个大专层次专业及电工、焊工、汽修、保安、烹饪等22个中专、16个技工专业;目前已建有各类实验室60余间,多媒体电教室及微机室23间,教学、办公用微机800余台,现代化电子阅览室用机146台,建成了以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宽带校园网,基本上实现了校园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学院建有38个教学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学模式,专业课理论与实践课时1∶1的教学目标,实施“双证书”制度;就业率达95%,艺术专业、旅游系 、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学院现有馆藏图书55万册;在校生7338人;学院属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基础实验室评估合格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西北四省区贯彻《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标准》成果发布会上,学院高级技工学校被评为第一名。
『叁』 我是一个失去右臂的残疾人想找一份适合我的工作去哪找呀
http://www.cdpf.org.cn/index.htm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方网站,有困难找政府!!!
如何安排好社区残疾人就业?
�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区服务业已成为社区就业的新的增长点、着力点和 依托点。社区服务的方向是社会化和产业化,国家对社区服务的各项扶持政策对于加快社区 服务设施和网点的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社区服务业应鼓励个体、民营、集体、股份制等 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发展,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加快实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多 样、服务质量较高、社会经济效益较好的社区服务网络。社区服务业在扩大就业渠道、促进 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针对残疾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法安置残疾人在社区内相关单位 按比例就业;扶持残疾人组织起来就业;鼓励扶持家电维修、缝纫裁剪、小百货经营、盲人 按摩等适合残疾人特点的个体从业和自主就业,对自谋职业的残疾人,应在工商登记、场地 安排、税费减免、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市民求助系统等 公益性就业岗位,也应优先安置残疾人就业。 �推动社区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对于鼓励残疾人参与社会,自强自立,解决实际困难, 扶持社区弱势群体,维护社区的社会稳定,加强社区的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何扶持残疾人个体经营就业?
�
��个体就业是指残疾人从事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完善残疾人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优惠政策,在核发营业执照、办理有关手续、减免税费和落实营业场地等方面给予优先和照顾。
��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认真做好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工作,在选择项目、申办营业执照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逐步将从事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城镇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险范围。
甘谷县残联纸袋厂
甘肃省 天水市 武家村
电话:0938-5932412 邮编:741000
莲都区残联慈爱医院
浙江省 丽水市 莲都区囿山路568号
电话:0578-2292069 邮编:323000
残联聋儿语言训练康复中心
福建省 泉州市 泉州市鲤城区县后街53号
电话:0595-2788078 邮编:362000
沁水残联社会福利企业有限公司
山西省 晋城市 沁水县新建西路
电话:0356-7027248 邮编:048200
汶上县残联印刷厂
山东省 济宁市 汶上县
电话:0537-7212775 邮编:272500
晋江市残联盲人按摩中心
福建省 泉州市 晋江市青阳大厦一,二层
电话:0595-85669868 邮编:362200
广德县残联综合服务中心
安徽省 宣城市 桃州南路47号
电话:0563-6043991 邮编:242000
顺城区残联保温材料厂
辽宁省 抚顺市 张甸子
电话:0413-4634149 邮编:113109
正定县残联福利塑料制品厂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正定县常山路
电话:0311-88021185 邮编:050000
汕头市残联残疾人康复中心
广东省 汕头市 长平路89号
电话:0754-8626594 邮编:515000
南昌市残联康复治疗中心
江西省 南昌市 南昌市南莲路320号
电话:0791-5233038 邮编:330000
金华市残联康复中心综合门诊部
浙江省 金华市 八一北街1088号
电话:0579-2431000 邮编:321000
盘锦市残联服装苫布厂
辽宁省 盘锦市 双台子区
电话:0427-3833315 邮编:124000
包河区残联推拿按摩中心
安徽省 合肥市 空
电话:0551-5538146 邮编:230000
南平市残联聋儿语言训练部
福建省 南平市 超骧路44号
电话:0599-8863305 邮编:353000
桓台县残联电料制品厂
山东省 淄博市 桓台县周家
电话:0533-8481498 邮编:256400
清水河县残联绒毛厂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清水河县永安街
电话:0471-7930508 邮编:011600
残联婚介所
湖南省 湘潭市 迎宾中路1号
电话:0732-2326854 邮编:411100
宝安区残联盲人按摩院
广东省 深圳市 宝安7区建安一路255号
电话:0755-27757131 邮编:518000
残联康复中心门诊部
浙江省 丽水市 青田县少年宫路
电话:0578-6826123 邮编:323000
东港市残联装饰材料制品厂
辽宁省 丹东市 土房南村
电话:0415-7103214 邮编:118300
安徽省残联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安徽省 合肥市 沿河路128号
电话:0551-5527516 邮编:230000
丽水市残联康复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省 丽水市 莲都区水东新村38幢204室
电话:0578-2782851 邮编:323000
滨州残联彩虹印刷厂
山东省 滨州市 杜店镇
电话:0543-3400170 邮编:256657
新浦区残联康复诊所
江苏省 连云港市 南极南路远方公寓
电话:0518-5514330 邮编:222002
河北省残联企业管理服务中心
河北省 石家庄市 中山西路
电话:0311-83631966 邮编:050000
南平市残联聋儿语言训练部
福建省 南平市 南平超骧路44号(梅山好当家旁)
电话:0599-8863305 邮编:353000
路桥区残联盲人推拿诊所
浙江省 台州市 路桥区市场街17号
电话:0576-2460113 邮编:318000
山阴县残联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
山西省 朔州市 山阴县
电话:0349-7071714 邮编:036900
滕州市残联卷闸门厂
山东省 枣庄市 滕州市
电话:0632-5583422 邮编:277500
兰州市残联养鸡厂
甘肃省 兰州市 皋兰县忠和镇崖川三社
电话:0931-5901328 邮编:730000
河北省残联按摩服务中心
河北省 石家庄市 友谊北大街105号付3号
电话:0311-87886379 邮编:050000
残联刻字社
辽宁省 锦州市 宁安里75-65号
电话:0416-2330074 邮编:121001
桐庐县残联医疗康复中心门诊部
浙江省 杭州市 富春路608号
电话:0571-64621561 邮编:310000
嘉兴市残联康复门诊部
浙江省 嘉兴市 越秀南路968号(汽车西站出口处)
电话:0573-2061808 邮编:314000
榆树市残联福利塑料厂
吉林省 长春市 榆树市
电话:0431-3625106 邮编:130400
余姚市残联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浙江省 宁波市 余姚市新西门路兰江路口
电话:0574-62730740 邮编:3154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联博爱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团结路66号
电话:0991-2863972 邮编:830000
昆明市西山区残联康复医院
云南省 昆明市 人民西路303号
电话:0871-5353676 邮编:650000
阳春市残联福利综合厂
广东省 阳江市 长陂路
电话:0662-7739693 邮编:529600
残联建新推拿中心
浙江省 金华市 永康市南苑东路65-67号
电话:0579-7177788 邮编:321000
清城区残联康复中心
广东省 清远市 环城二路1号
电话:0763-3314793 邮编:511500
大同县二轻残联公司
山西省 大同市 大同县
电话:0352-8012588 邮编:037300
黄口残联医疗站
安徽省 宿州市 黄口镇
电话:0557-5665410 邮编:234000
临淄区残联实业总公司
山东省 淄博市 临淄区
电话:0533-7311895 邮编:255400
上虞市残联企业公司
浙江省 绍兴市 上虞市市府路1号2楼
电话:0575-2138621 邮编:312000
清新县残联康复健身中心
广东省 清远市 玄真路尾清新渡假大酒店
电话:0763-5813111 邮编:511800
残联日盛海藻酸钠加工厂
河北省 秦皇岛市 抚宁县西洋河大桥东
电话:0335-6018056 邮编:066300
海丰县残联康乃馨按摩中心
广东省 汕尾市 海丰县云岭真本公司商品楼铺面106号
电话:0660-6621366 邮编:516600
振兴区残联日用制品厂
辽宁省 丹东市 花园东路90号
电话:0415-2259168 邮编:118000
沁县残联煤炭经销部
山西省 长治市 沁县沁州南路
电话:0355-7022587 邮编:046400
秦皇岛市残联康复医学门诊部
河北省 秦皇岛市 海港区东港路254号
电话:0335-3013120 邮编:066000
南京市残联推拿门诊部
江苏省 南京市 中华路30号
电话:025-86629846 邮编:210001
惠阳区残联康复门诊部
广东省 惠州市 惠阳区淡水镇白云五路15号
电话:0752-3358049 邮编:516000
太子河区残联硕丰福利化工厂
辽宁省 辽阳市 东宁卫
电话:0419-2390213 邮编:111000
残联蜂窝煤厂
甘肃省 陇南地区 孙家坝
电话:0939-321 邮编:742500
青田县残联盲人按摩院
浙江省 丽水市 青田县鹤城镇花园降7-2楼
电话:0578-6836255 邮编:323900
湖州市残联康复门诊部
浙江省 湖州市 凤凰路177号
电话:0572-2120583 邮编:313000
义乌市残联康复中心
浙江省 金华市 义乌市稠州西路118号
电话:0579-5315860 邮编:322000
岫岩满族自治县残联物资经销公司
辽宁省 鞍山市 中心街
电话:0412-7835019 邮编:114300
鲤城区残联假肢装配中心
福建省 泉州市 崇福路三康门诊部2楼
电话:0595-22771623 邮编:362000
南京市残联推拿门诊部
江苏省 南京市 中华路30号
电话:025-86629846 邮编:210000
残联济仁堂盲人按摩院
北京市 北京市辖区 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4号
电话:010-64200966 邮编:100013
连平县残联康复门诊部
广东省 河源市 连平县连平大道中83号
电话:0762-4331331 邮编:517100
铁岭县残联美术装潢公司
辽宁省 铁岭市 粮库组团
电话:0410-4846312 邮编:112000
诸城市残联铝合金材料厂
山东省 潍坊市 诸城市普桥村
电话:0536-6060328 邮编:262200
凤台县残联康复门诊部
安徽省 淮南市 农水路
电话:0554-8623376 邮编:232000
残联福利印刷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克苏地区 天山路180号
电话:0997-7230063 邮编:842000
艺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
江西省 南昌市 南昌市李家路3号江西省残联办公大楼8楼
电话:0791-6700853 邮编:330008
梅州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广东省 梅州市 梅江区四横街市残联大厦
电话:0753-2282721 邮编:514000
兴国县康复医院
江西省 赣州市 兴国县交通大道残联大楼
电话:0797-5313631 邮编:342400
淮安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江苏省 淮安市 健康西路130号残联大楼五楼
电话:0517-3671343 邮编:223001
昌弘火锅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回族自治州 北京北路残联大厦2楼
电话:0994-2366988 邮编:830000
江干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处
浙江省 杭州市 采荷路34号江干区社区服务中心1楼残联窗
电话:0571-86948365 邮编:310016
乌鲁木齐海仕达工贸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西路区残联对面
电话:0991-4547416 邮编:830000
淮南市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
安徽省 淮南市 淮南市残联一楼(大药房对面)
电话:0554-2671984 邮编:232000
厦门汇兴达彩印有限公司
福建省 厦门市 莲花五村龙山工业区谊爱路中段残联劳务大楼一至二层
电话:0592-5516893 邮编:361009
铜陵市文秀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 铜陵市 市北京东路残联大楼副1楼
电话:0562-2837579 邮编:244000
爱心药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回族自治州 北京北路残联办公楼门面房
电话:0994-2323721 邮编: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西路7号残联办公楼2楼
电话:0991-4838784 邮编:830000
西安百世基业联运有限公司
陕西省 西安市 南二环西段107号(市残联一层103室)
电话:029-88472634 邮编:710068
竹家庄美食园
广东省 韶关市 仁桥南路残联楼
电话:0751-6359616 邮编:512000
蕾丽达服饰实业有限公司
福建省 厦门市 龙山工业小区残联劳务大楼4楼
电话:0592-553 邮编:361009
昌吉渡洲中医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回族自治州 宁边西路残联大厦1楼
电话:0994-2321482 邮编:830000
西安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陕西省 西安市 南二环西段17号市残联办公大楼
电话:029-88479451 邮编:710068
『肆』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
学院坚持以能力为本,突出职业技能的办学特色,实行“一书多证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校内建立了汽车检测、汽车驾训、数控技术、维修电工、发电厂仿真系统、家电维修、自动化控制、 CAD/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工操作、星级酒店等与各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并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通过实训可直接获得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深受企业的欢迎。 学院坚持以德育为首,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本校是全国“九五”、“十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先进实验学校,也是全国学联、共青团中央批准率先在全国高职院校试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验学校。学生毕业据实颁发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学院为了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以及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实行了“奖、贷、补、助、减”的助学政策。
学院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学生毕业由学校联系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学院与疆内外石油、石化、交通、机电、建筑、旅游等行业一百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教育关系。企业不仅成为学校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而且优先选用本校学生就业。因此,企业都提前半年或一年与学院签订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003 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 97.1 %,居自治区高校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