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维修电动机用多大的兆欧表比较合适
测量额定电压在500伏以下的,选用500伏或1000伏的兆欧表,测量500伏以上的,选用1000伏至2500伏的兆欧表。
Ⅱ 如何用摇表测试电机的好坏
一、用摇表摇测电机对地绝缘。
注意的是,对于380V电机,要使用500V摇表,如用1000V或者2500V摇表摇测有可能击穿电机绝缘。
摇表放平,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摇动摇表摇杆,摇测电机接线柱和电机外壳之间绝缘,不低于0.5兆欧。当然绝缘值越高越好,实际工作中一般几十兆,几百兆甚至无穷大。对地绝缘过低的话就要考虑对电机维修保养了。
对于绕线式电机,还要摇测定子和转子之间、转子和地之间的绝缘合格。对于高压电机的摇测,一般用2500V摇表,绝缘值不应低于1MΩ/KV,比如10KV电机,对地绝缘值应不低于10兆欧。
二、用万用表测量三相阻值是否平衡。
如果不拆除电机连接片的话,星形连接电机,可测量每相和星点之间阻值,三相阻值要基本相等。角形连接电机,可三相两两测量,阻值要基本相等。如果测量电机三相阻值严重不平衡,就有可能存在匝间短路。
三、检查电机的机械部件。
比如轴承的好坏,电机是否扫膛。可在电机空载情况下,手动盘转,观察电机转动是否轻灵,有无异响。
如果以上检查均没有异常的话,就可以给电机上电实验了。上电以后,观察电机运行是否平稳无振动。测量电流是否正常。
(2)电动机维修摇表视频教程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禁止在雷电时或高压设备附近测绝缘电阻,只能在设备不带电,也没有感应电的情况下测量。
2、摇测过程中,被测设备上不能有人工作。
3、 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时,必须先切断设备的电源。对含有电感、电容的设备(如电容器、变压器、电机及电缆线路),必须先进行放电。非值班人员应办理相应的工作票方可工作。
4、 摇表应水平放置,未接线之前,应先摇动摇表,观察指针是否在“∞”处。再将L和E两接线柱短路,慢慢摇动摇表,指针应在零处。经开、短路试验,证实摇表完好方可进行测量。
5、 摇表的引线应用多股软线,且两根引线切忌绞在一起,以免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
Ⅲ 电机的修理方法
一共有以下五种情况的故障,修理方法和原因如下:
绕组接地
指绕组与铁芯或与机壳绝缘破坏而造成的接地。
1、故障现象
机壳带电、控制线路失控、绕组短路发热,致使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行。
2、产生原因
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有害气体腐蚀;金属异物侵入绕组内部损坏绝缘;重绕定子绕组时绝缘损坏碰铁心;绕组端部碰端盖机座;定、转子磨擦引起绝缘灼伤;引出线绝缘损坏与壳体相碰;过电压(如雷击)使绝缘击穿。
3.检查方法
(1)观察法。通过目测绕组端部及线槽内绝缘物观察有无损伤和焦黑的痕迹,如有就是接地点。
(2)万用表检查法。用万用表低阻档检查,读数很小,则为接地。
(3)兆欧表法。根据不同的等级选用不同的兆欧表测量每组电阻的绝缘电阻,若读数为零,则表示该项绕组接地,但对电机绝缘受潮或因事故而击穿,需依据经验判定,一般说来指针在“0”处摇摆不定时,可认为其具有一定的电阻值。
(4)试灯法。如果试灯亮,说明绕组接地,若发现某处伴有火花或冒烟,则该处为绕组接地故障点。若灯微亮则绝缘有接地击穿。若灯不亮,但测试棒接地时也出现火花,说明绕组尚未击穿,只是严重受潮。也可用硬木在外壳的止口边缘轻敲,敲到某一处等一灭一亮时,说明电流时通时断,则该处就是接地点。
(5)电流穿烧法。用一台调压变压器,接上电源后,接地点很快发热,绝缘物冒烟处即为接地点。应特别注意小型电机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两倍,时间不超过半分钟;大电机为额定电流的20%-50%或逐步增大电流,到接地点刚冒烟时立即断电。
(6)分组淘汰法。对于接地点在铁芯心里面且烧灼比较厉害,烧损的铜线与铁芯熔在一起。采用的方法是把接地的一相绕组分成两半,依此类推,最后找出接地点。
此外,还有高压试验法、磁针探索法、工频振动法等,此处不一一介绍。
4.处理方法
(1)绕组受潮引起接地的应先进行烘干,当冷却到60——70℃左右时,浇上绝缘漆后再烘干。
(2)绕组端部绝缘损坏时,在接地处重新进行绝缘处理,涂漆,再烘干。
(3)绕组接地点在槽内时,应重绕绕组或更换部分绕组元件。
最后应用不同的兆欧表进行测量,满足技术要求即可。
绕组短路
由于电动机电流过大、电源电压变动过大、单相运行、机械碰伤、制造不良等造成绝缘损坏所至,分绕组匝间短路、绕组间短路、绕组极间短路和绕组相间短路。
1.故障现象
离子的磁场分布不均,三相电流不平衡而使电动机运行时振动和噪声加剧,严重时电动机不能启动,而在短路线圈中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导致线圈迅速发热而烧毁。
2.产生原因
电动机长期过载,使绝缘老化失去绝缘作用;嵌线时造成绝缘损坏;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造成绝缘击穿;端部和层间绝缘材料没垫好或整形时损坏;端部连接线绝缘损坏;过电压或遭雷击使绝缘击穿;转子与定子绕组端部相互摩擦造成绝缘损坏;金属异物落入电动机内部和油污过多。
3.检查方法
(1)外部观察法。观察接线盒、绕组端部有无烧焦,绕组过热后留下深褐色,并有臭味。
(2)探温检查法。空载运行20分钟(发现异常时应马上停止),用手背摸绕组各部分是否超过正常温度。
(3)通电实验法。用电流表测量,若某相电流过大,说明该相有短路处。
(4)电桥检查。测量个绕组直流电阻,一般相差不应超过5%以上,如超过,则电阻小的一相有短路故障。
(5)短路侦察器法。被测绕组有短路,则钢片就会产生振动。
(6)万用表或兆欧表法。测任意两相绕组相间的绝缘电阻,若读书极小或为零,说明该二相绕组相间有短路。
(7)电压降法。把三绕组串联后通入低压安全交流电,测得读书小的一组有短路故障。
(8)电流法。电机空载运行,先测量三相电流,在调换两相测量并对比,若不随电源调换而改变,较大电流的一相绕组有短路。
4.短路处理方法
(1)短路点在端部。可用绝缘材料将短路点隔开,也可重包绝缘线,再上漆重烘干。
(2)短路在线槽内。将其软化后,找出短路点修复,重新放入线槽后,再上漆烘干。
(3)对短路线匝少于1/12的每相绕组,串联匝数时切断全部短路线,将导通部分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供应急使用。
(4)绕组短路点匝数超过1/12时,要全部拆除重绕。
绕组断路
由于焊接不良或使用腐蚀性焊剂,焊接后又未清除干净,就可能造成壶焊或松脱;受机械应力或碰撞时线圈短路、短路与接地故障也可使导线烧毁,在并烧的几根导线中有一根或几根导线短路时,另几根导线由于电流的增加而温度上升,引起绕组发热而断路。一般分为一相绕组端部断线、匝间短路、并联支路处断路、多根导线并烧中一根断路、转子断笼。
1.故障现象
电动机不能启动,三相电流不平衡,有异常噪声或振动大,温升超过允许值或冒烟。
2.产生原因
(1)在检修和维护保养时碰断或制造质量问题。
(2)绕组各元件、极(相)组和绕组与引接线等接线头焊接不良,长期运行过热脱焊。
(3)受机械力和电磁场力使绕组损伤或拉断。
(4)匝间或相间短路及接地造成绕组严重烧焦或熔断等。
3.检查方法
(1)观察法。断点大多数发生在绕组端部,看有无碰折、接头出有无脱焊。
(2)万用表法。利用电阻档,对“Y”型接法的将一根表棒接在“Y”形的中心点上,另一根依次接在三相绕组的首端,无穷大的一相为断点;“△”型接法的短开连接后,分别测每组绕组,无穷大的则为断路点。
(3)试灯法。方法同前,等不亮的一相为断路。
(4)兆欧表法。阻值趋向无穷大(即不为零值)的一相为断路点。
(5)电流表法。电机在运行时,用电流表测三相电流,若三相电流不平衡、又无短路现象,则电流较小的一相绕组有部分短断路故障。
(6)电桥法。当电机某一相电阻比其他两相电阻大时,说明该相绕组有部分断路故障;
(7)电流平衡法。对于“Y”型接法的,可将三相绕组并联后,通入低电压大电流的交流电,如果三相绕组中的电流相差大于10%时,电流小的一端为断路;对于“△”型接法的,先将定子绕组的一个接点拆开,再逐相通入低压大电流,其中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
(8)断笼侦察器检查法。检查时,如果转子断笼,则毫伏表的读数应减小。
4.断路处理方法
(1)断路在端部时,连接好后焊牢,包上绝缘材料,套上绝缘管,绑扎好,再烘干。
(2)绕组由于匝间、相间短路和接地等原因而造成绕组严重烧焦的一般应更换新绕组。
(3)对断路点在槽内的,属少量断点的做应急处理,采用分组淘汰法找出断点,并在绕组断部将其连接好并绝缘合格后使用。
(4)对笼形转子断笼的可采用焊接法、冷接法或换条法修复。
绕组接错
绕组接错造成不完整的旋转磁场,致使启动困难、三相电流不平衡、噪声大等症状,严重时若不及时处理会烧坏绕组。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某极相中一只或几只线圈嵌反或头尾接错;极(相)组接反;某相绕组接反;
多路并联绕组支路接错;“△”、“Y”接法错误。
1、故障现象
电动机不能启动、空载电流过大或不平衡过大,温升太快或有剧烈振动并有很大的噪声、烧断保险丝等现象。
2、产生原因
误将“△”型接成“Y”型;维修保养时三相绕组有一相首尾接反;减压启动是抽头位置选择不合适或内部接线错误;新电机在下线时,绕组连接错误;旧电机出头判断不对。
3.检修方法
(1)滚珠法。
如滚珠沿定子内圆周表面旋转滚动,说明正确,否则绕组有接错现象。
(2)指南针法。如果绕组没有接错,则在一相绕组中,指南针经过相邻的极(相)组时,所指的极性应相反,在三相绕组中相邻的不同相的极(相)组也相反;如极性方向不变时,说明有一极(相)组反接;若指向不定,则相组内有反接的线圈。
(3)万用表电压法。按接线图,如果两次测量电压表均无指示,或一次有读数、一次没有读数,说明绕组有接反处。
(4)常见的还有干电池法、毫安表剩磁法、电动机转向法等。
4.处理方法
(1)一个线圈或线圈组接反,则空载电流有较大的不平衡,应进厂返修。
(2)引出线错误的应正确判断首尾后重新连接。
(3)减压启动接错的应对照接线图或原理图,认真校对重新接线。
(4)新电机下线或重接新绕组后接线错误的,应送厂返修。
(5)定子绕组一相接反时,接反的一相电流特别大,可根据这个特点查找故障并进行维修。
(6)把“Y”型接成“△”型或匝数不够,则空载电流大,应及时更正。
Ⅳ 修电机摇表应该选多少v
一般使用500V摇表。建议准备一台1000V摇表,修660V电动机时使用。另外建议准备电阻电桥一台,测绕组电阻平衡比较方便。
Ⅳ 用摇表怎样测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否烧坏
先将摇表慢摇(每秒1转),把两表线碰在一起(校正零位)。几秒钟即可,不可过长时间。
测量:将黑表线接电机外壳,红表线接电机引线端的任意一个,每秒2转摇动表,时间在一分钟左右~不要停止,此时观察表的读数。正常应该是5兆欧以上,低于0.5时,可判断烧坏。
大于0.5~1时,一般是严重受潮或烧坏。
最后测量电机三个接线柱之间的阻值(每秒1转摇):正常值为0兆欧,否则即为内部导线烧断(电机已烧坏)。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人们一刻也离不开电。在用电过程中就存在着用电安全问题,电器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其绝缘材料的绝缘程度即绝缘电阻的数值。
当受热和受潮时,绝缘材料老化,造成绝缘电阻降低,从而导致电器设备漏电或短路事故的发生。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就要求经常测量各种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
判断其绝缘程度是否满足设备需要。普通电阻的测量通常有低电压下测量和高电压下测量两种方式。
而绝缘电阻由于数值一般较高(一般为兆欧级),在低电压下的测量值不能反映在高电压条件下工作的真正绝缘电阻值。
兆欧表也叫 绝缘电阻表,它是测量绝缘电阻最常用的仪表。它在测量绝缘电阻时本身就有高电压电源,这就是它与测电阻仪表的不同之处。兆欧表用于测量绝缘电阻既方便又可靠。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它将给测量带来不必要的误差,我们必须正确使用兆欧表对绝缘电阻进行测量。
Ⅵ 如何用摇表测量电机是否坏了怎么辨别怎么接线
兆欧表只能测出电机的对地绝缘和相间绝缘及绕组短路故障,匝间短路测不出来。
Ⅶ 维修电机电阻表怎么用
电阻表又称摇表
摇表测试电动机步骤如下:
(1)校表。测量前应将摇表进行一次开路版和短路试权验,检查摇表是否良好。将两连接线开路,摇动手柄,指针应指在“∞”处,再把两连接线短接一下,指针应指在“0”处,符合上述条件者即良好,否则不能使用。
(2)被测设备与线路断开,对于大电容设备还要进行放电。
(3)选用电压等级符合的摇表。
(4)测量绝缘电阻时,一般只用“l”和“e”端,但在测量电缆对地的绝缘电阻或被测设备的漏电流较严重时,就要使用“g”端,并将“g”端接屏蔽层或外壳。线路接好后,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摇把,摇动的速度应由慢而快,当转速达到每分钟120转左右时(zc-25型),保持匀速转动,1分钟后读数,并且要边摇边读数,不能停下来读数。
(5)拆线放电。读数完毕,一边慢摇,一边拆线,然后将被测设备放电。放电方法是将测量时使用的地线从摇表上取下来与被测设备短接一下即可(不是摇表放电)。
Ⅷ 电动机维修视频哪里有
教科书里的二维码一扫就出来,可以学习。
Ⅸ 怎样维修电动机
电动机维修 绕组的 几种形式
1、单层绕组
=====想学习维修电动机么?洛阳机电学校电回动机班,答每天都绕线练习。毕业还提供技术支持。====
沿槽深方向每槽只有一个线圈边的分布绕组,称为单层绕组。
单层绕组又分为单层链式绕组、单层交叉式绕组、单层同心式绕组。
2、链式绕组
各线圈的形状和节距都相同的一种分布绕组,称为链式绕组。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型式。
3、交叉式绕组
各线圈的形状相同但节距不等,每极线圈数不等,按规律交叉排列的一种分布绕组,称为交叉式绕组。仅用于单层。
4、同心式绕组
每个极相组的各个线圈同心布置,具有不同的节距的一种分布绕组,称为单层同心式绕组。有单层、双层和单双层混合三种。单双层混合绕组双层匝数是单层的一半。
5、同心交叉式绕组
将交叉式绕组的两个相同绕组改为同心式绕组,这种绕组称为单层交叉同心式绕组。用于单层绕组。
6、叠式绕组
分布在一对主极下面的所有线匝依次连接,相邻主极对下面的线圈按极对的顺序彼此连接的一种绕组,称为叠绕组。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型式。
7、双层绕组
沿槽深方向每槽有两个线圈边的一种分布绕组,称为双层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