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小蓝帽”的失败
一年中收取80元不足以付维修工费 其中很多问题要解决的 毕竟不像保险业那么单纯(人死了不一定也要赔 有法律保护 有的可以吃光保费不当一回事)
B. Marking 求助!!
“小蓝帽”要成功的根本是条件是:
1、有庞大的会员加盟,600万的成本是75000个会员入网;
2、这些会员每年支付会员费用,却要有相当多的会员年维修费用不超过会员 费。(80元)
在这个思路下,市场环境有几点是不符合的:
1、用户日常消费的需求;
家电坏了我才去维修,大多数人不会为家电的维修预付费用,不会为家电的维修买保险。(“小蓝帽”的运作模式实际上是在让用户给自己家的家电维修买保险)因为没人会预计家电会什么时候坏、什么毛病,可能花多少钱?
2、用户维修时的心理:
我的家电坏了,我肯定先去找厂家,家电业竞争激烈,厂家的服务现在都很好,保修期内免费,即使不在保修期也是上门,而且配件有保证,故障熟悉,容易排除。实在解决不了才会去找非专门品牌的维修店。现在的小家电国内基本过关,如果厂家都修不好了,也该换新的了。
3、“小蓝帽”运作的制度问题:
应该有一定的单户维修上限,或是按不同产品规定上限;应该有手段区别个人用户与代理用户(收集别人的家电一起来维修,从中牟利)。中国人聪明,我相信这样的代理用户不在少数。
总之,小蓝帽的设想是好的,但在市场调查时只调查了维修需求,但没有调查用户心理和家电行业服务的情况。匆忙上阵,加之没有很好的市场控制手段。最终导致失败。
以上个人己见,愿与各位共勉。
C. “小蓝帽”为何失败 帮忙分析一下
考虑以下几点:
1。每户收取入网费80元。客户没有得到实质的服务之前收取费用,客户是否愿意。客户家中的电器如果没坏,客户是否愿意付这笔费用。
2。现在的家电大都有保修期。大的家伙甚至终身保修。有问题找维修网点即可。
3。超过保修期的,家庭收入优越的会考虑更换。收入一般的要考虑费用问题。
4。计算一下平均每次上门的成本以及维修费用是多少?你要知道能够找你维修家电的客户收入通常不会很高,所以价格上没有优势,客户不会太多的。
D. 整合营销案例的问题
虽然我不知道,但是祝你好运吧,加油··
E. 从整合营销的角度,小蓝帽应如何重新建立品牌以吸引客户
有一个例子可以给你做参考;房地产公司售楼时总是少量局部几栋推出,只是为了尽可能得各区都销售得差不多,而不是全面撒网。
同理,做这个服务工作也是,在刚起步时,是否可以单拿一个不错得片区做核心起步呢,也就是说,先服务这个区,其他区看情况而定;因为单服务一个片区,人力物力精力等等都以集中化,通过服务、总结、提升,把成熟得模式搬到第二个区第三个区,下一个市,下一个省···
稳打稳做。
但要在做得同时,保证自己有足够得生命力和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要不然很容易被竞争者嗅到商机,从而把自己得市场弄得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