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自动变速箱专修
1. 油封轴颈处漏油的原因:油封老化变形,油封弹簧脱落或油封装错方向等,均会使油封失去挡油作用,应更换老化变形的油封,注意油封的安装方向,油封有弹簧圈的一面应朝向有油的一方。轴颈偏磨或凹陷,与油封配合不严,造成漏油,应更换或修复偏磨和凹陷的轴颈。
2. 箱体接合面处漏油的原因:一、箱体接合端面有损伤,应在损伤处适当加厚纸垫,如仍漏油,则应进行焊补修复。二、密封纸垫损坏,应更换相同的密封纸垫。三、箱盖螺丝松动,应及时拧紧。
3. 轴承前接合面处漏油的原因:一、密封纸垫损坏,应及时更换相同的纸垫。二、紧固螺丝松动,应按对角线顺序分次拧紧,但不应拧得过紧,以免损坏纸垫。此外,变速箱通气孔堵塞,变速箱工作时与外界大气隔绝,造成箱内压力升高,也使油从堵塞处渗出。应保持变速箱通气孔畅通,减少箱内的压力,防止漏油。4. 油封或凸缘磨损,齿轮油量超过规定标准。
5. 各轴端间隙过大,座孔及轴承松旷,衬垫破损失效,密封垫圈损坏或漏装。6. 各密封件表面的加工质量没有达到产品图纸要求,油封老化失效,紧固螺栓松动。7. 润滑油使用不当,如:误将后桥用的18 镏分型双曲线齿轮油加入变速器内(即和变速器内的齿轮油混装),使箱内的润滑油产生大量的泡沫,造成液面升高(带泡沫)。油沫经变速器第1轴轴承盖内壁漏入离合器壳底盖,严重时还会使摩擦片沾上油污。
解决减速机漏油的方法
减速机漏油是减速机生产厂家一个非常普遍且影响恶劣的棘手问题。可以能过以下几个方案解决减速机漏油:
1、密封面的配合选择;2、密封面的硬度大于45HRC;3、密封面的加工要防止磨削纹的出现;4、粗糙度0.8左右;5、其他密封结构;6、防止压力油冲击油封;7、保持内外压力平衡。
减速机在电厂输煤系统中使用数量较多,一旦漏油,不仅造成能源损失,而且污染环境,严重时会引起减速机少油、断油,使齿轮啮合面磨损加剧,进而发生咬焊或剥离,导致设备事故。
1、减速机漏油的原因分析 1.1 减速机内外产生压力差
减速机运转过程中,运动副摩擦发热以及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使减速机温度升高,如果没有透气孔或透气孔堵塞,则机内压力逐渐增加,机内温度越高,与外界的压力差越大,润滑油在压差作用下,从缝隙处漏出。 1.2 减速机结构设计不合理
(1) 检查孔盖板太薄,上紧螺栓后易产生变形,使结合面不平,从接触缝隙漏油。 (2) 减速机制造过程中,铸件未进行退火或时效处理,未消除内应力,必然发生变形,产生间隙,导致泄漏。
(3) 箱体上没有回油槽,润滑油积聚在轴封、端盖、结合面等处,在压差作用下,从间隙处向外漏。
(4) 轴封结构设计不合理。早期的减速机多采用油沟、毡圈式轴封结构,组装时使毛毡受压缩产生变形,而将结合面缝隙密封起来。如果轴颈与密封件接触不十分理想,由于毛毡的补偿性能极差,密封在短时间内即失效。油沟上虽有回油孔,但极易堵塞,回油作用难以发挥。
1.3 加油量过多
减速机在运转过程中,油池被搅动得很厉害,润滑油在机内到处飞溅,如果加油量过多,使大量润滑油积聚在轴封、结合面等处,导致泄漏。
1.4 检修工艺不当
在设备检修时,由于结合面上污物清除不彻底,或密封胶选用不当、密封件方向装反、不及时更换密封件等也会引起漏油。 2、治理减速机漏油的对策 2.1 改进透气帽和检查孔盖板
减速机内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是漏油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设法使机内、机外压力均衡,漏油就可以防止。减速机虽都有透气帽,但透气孔太小,容易被煤粉、油污堵塞,而且每次加油都要打开检查孔盖板,打开一次就增加一次漏油的可能性,使原本不漏的地方也发生泄漏。为此,制作了一种油杯式透气帽,并将原来薄的检查孔盖板改为6 mm厚,将油杯式透气帽焊在盖板上,透气孔直径为6 mm,便于通气,实现了均压,而且加油时从油杯中加油,不用打开检查孔盖板,减少了漏油机会。 2.2 畅流
要使被齿轮甩在轴承上多余的润滑油不在轴封处积聚,必须使多余的润滑油沿一定方向流回油池,即做到畅流。具体的做法是在轴承座的下瓦中心开一个向机内倾斜的回油槽,同时在端盖直口处也开一缺口,缺口正对回油槽,这样多余的润滑油经缺口、回油槽流回油池。
2.3 改进轴封结构
2.3.1 输出轴为半轴的减速机轴封改进
带式输送机、螺旋卸车机、叶轮给煤机等大多数设备的减速机输出轴为半轴,改造较方便。将减速机解体,拆下联轴器,取出减速机轴封端盖,按照配套的骨架油封尺寸,在原端盖外侧车加工槽,装上骨架油封,带弹簧的一侧向里。回装时,如果端盖距联轴器内侧端面35 mm以上,则可在端盖外侧的轴上装一个备用油封,一旦油封失效,即可取出损坏的油封,将备用油封推入端盖,从而省去了解体减速机、拆连轴器等费时费力的工序。
2.3.2 输出轴为整轴的减速机轴封改进
整轴传动的减速机输出轴无联轴器,如果按照2.3.1方案改造,工作量太大也不现实。为减少工作量、简化安装程序,设计了一种可剖分式端盖,并对开口式油封进行了尝试。可剖分式端盖外侧车加工槽,装油封时先将弹簧取出,将油封锯断呈开口状,从开口处将油封套在轴上,用粘接剂将开口对接,开口向上,再装上弹簧,推入端盖即可。
2.4 采用新型密封材料
对于减速机静密封点泄漏可采用新型密封材料粘堵。减速机大修时,在接合面、端盖上涂D05硅橡胶密封胶代替早期产品,一般不会出现泄漏。如果减速机运转中静密封点漏油,可用表面工程技术的油面紧急修补剂粘堵,从而达到消除漏油的目的。
2.5 认真执行检修工艺
在减速机检修时,要认真执行工艺规程,油封不可装反,唇口不要损伤,外缘不要变形,弹簧不可脱落,结合面要清理干净,密封胶涂抹均匀,加油量不可超过油标尺刻度。
2.6 擦拭
减速机静密封点通过治理,一般是可以达到不渗不漏的,但动密封点由于密封件老化、质量差、装配不当、轴表面粗糙度高等原因,使得个别动密封点仍有微小渗漏,由于工作环境差,煤尘粘到轴上,显得油乎乎一片,所以需要在设备停止运转后,擦拭轴上的油污。
3、结束语
减速机漏油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也是难以根治的,通过对50余台减速机的治理,基本消除了减速机渗漏现象,设备状况大为改观,个别减速机轴封失效后,更换不久就出现漏油,这可能与油封质量、装配工艺、轴表面粗糙度高等有关
『贰』 9js150ta-b变速箱维修视频
优酷视频有这个
『叁』 万里扬545h变速箱维修视频
推荐8档 八档是双副轴的不易打齿 那个六档的长打齿 我经常修那个六档的 配个八档的吧 0你说的其他配置和668一样包括六档变速箱 推荐八档
『肆』 东风风行变速箱维修视频回放
楼主,具体什么问题,简单说下检修过程,把油底壳放油阀打开,放掉变速箱油,看看有没专有属渣子,有的话,就证明摩擦片已经烧掉了。必须要把变速箱拆下,清洗油路板。摩擦片最好换掉,也可看烧坏的程度适当调整。然后试试电磁阀。不跳档的话,我感觉电磁阀应该是有问题了。
『伍』 140变速箱维修过程视频
你好,建议在网上找看看
『陆』 汽车自动变速箱维修视频
自动挡的车型中目前市场上经常见到的形式有:普通自动挡、手自一体、CVT无级变速;近期又出现了DSG双离合器。 从结构上讲:手自一体变速器是有档位的,既然有档位就离不开齿轮,手自一体与手动挡提速的区别,就是微电脑控制更换档位(微电脑换档要进行数据比较,时间上比手动挡要滞后0.N秒至数秒)与脚踩离合器配合手柄的区别;手自一体变速器与手动挡变速器齿轮的区别,就是N组齿轮与行星齿轮组的区别;在变换档位过程中,必然产生间隔,有间断就形成了顿挫感;CVT则不同,它是通过主动轮、从动轮与金属带的衔接来实现速比的变化,无任何间隙。可以理解为:手自一体变速器(包括手动挡)换档加、减速如同上台阶,再小也是存在级差的;CVT加、减速如同走斜坡,平缓而连贯。同时CVT还有零件、配件少、内部组装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与同功率的手自一体变速器相比较)的特点;从输出性能上讲:不同齿轮的变换、组合,必然存在着间隔和时差,这也必然要造成动力传输的损失,产生无用功;CVT在动力输出上无间隙,动力传输连绵不断,动力损耗小、不会产生无用功(不包括摩擦系数),其效果可与DSG双离合器所媲美;DSG不在本次询问范围内,同时有关DSG也有解答,并且还不错,所以就不多啰嗦了。CVT在加、减速上基本消除了顿挫感(人为操控不包括在内);在输出性能上,与手自一体相比,应列前茅;从节油效果上讲:CVT的设计、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实际测试都是优于手自一体的;对于不同类型的人群、不同路面的实测效果也是经得起考验的;实践证明其油耗小、能耗低是有目共睹、世人皆知、无可非议;从先进程度上讲:结构优化了、动力传输性能好了、节油效果明显了、购置、使用成本再降下来,先进性自然就体现出来了。好的设计无法应用,有时就是因为材质、工艺过不了关;好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就是因为价格(手动挡与自动挡汽车,市场占有率的变化就是很好的案例,现在嚷嚷非要‘享受、体验驾驶乐趣’的少多了);综上所述手自一体与CVT孰优孰劣是泾渭分明;那么CVT是否就没有缺点和不足了吗?非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物有其优势,必然也要有不足:其一CVT的结构是简单了,但其对材料、材质、加工精度、工艺水平要求都是很高的;其二目前购置、维修、保养成本比较高;(但东西绝对是好东西,有些像前阶段的自动挡);其三也是致命的一点,就是承载能力偏小,无法传输较大负荷功率;也就是无法应用在大排量、大功率的车上。但是任何事物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CVT也是如此;除了不少轿车上的应用,SUV也开始采用了。如东风日产的逍客、进口吉普中的指南者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指南者,排量已达到2.4L;CVT普及率的提高,应是为期不远了。
『柒』 财富变速箱维修视频
人和车,
合德系自动变速箱专修,
免费故障检测,
十年为车主解决上千种疑难故障。
『捌』 老司机分享:本田雅阁自动变速箱维修全过程
今天这个老哥是我一个朋友介绍过来的,这辆车出厂与14年(实际是13款)
换油真的能解决自动变速箱常见故障吗?由于车主是做网约车的工作,所以车子在不到6年内行驶了22万公里之多。
车主今天本只打算更换机油,在于车主聊天的同时师傅得知这辆车每在加速时都会感觉有一种很沉闷的声音。老司机经验分享自动变速箱维修之不换油的后果很严重
众所周知,变速箱是汽车三大机械件之一,常见的变速箱可分为两大种类: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作为转换马力与功率的变速箱当然离不开变速箱油,手动挡的油为齿轮油主要起到润滑齿轮和冷却作用。
而自动挡的变速箱油为波箱油又称波箱液压油,波箱油不同与不具备抗压能力的齿轮油,自动波箱油的作用是承担润滑齿轮外还要起到液力传动的作用。一般普通自动波箱油使用最佳周期为6万公里,如同机油一样按时更换会增加自动变速箱的使用寿命,然而今天这辆本田雅阁行驶了20多万公里,今天竟然是首次更换波箱油。
试车检测了下,果不其然,在加速时确实存在轻微的异响又略显些沉闷,经过检查发现声音来自与变速箱。得知异响来源之后,师傅询问了车主多久没有更换变速箱油了,车主竟然不知道变速箱还需要更换油。显而易见肯定是一次都没有跟换过,22万公里没有更换变速箱油的变速箱不出现异常那才叫奇怪。
首先师傅找到并拆掉变速箱油底壳螺丝,拆下螺丝之后的一瞬间师傅以为变速箱油会一下子喷出来,但毕竟22万公里没有更换了至始至终都是如上图的流量在往下流,这流出来的液体说好听点是油,说难听点就是稀泥。
拆掉变速箱油底壳螺丝放油时,拧下来的变速箱油底壳螺丝引起了师傅的注意。上图便是油底壳螺丝,这颗螺丝设计的很人性化配备了一颗磁铁来吸附变速箱内部产生的铁削,圆圈内便是吸满铁削的磁铁。
经过长达十几分钟的重力放油,最后放出来还不足3升油。
放完油之后,维修师傅找到加注口准备加注变速箱油,上图圆圈内为波箱油加注口。
最后师傅利用上图中的工具加注了5升变速箱油。
试车,更换完变速箱油之后之前的异响果然消失了,看来异响就是长时间没有跟换变速箱油引起了。最后师傅嘱咐车主,由于这才更换变速箱油用的重力换油,所以2万公里之后在进行一次更换。下次更换完之后行驶4万公里,在下次行驶6万公里,如果在此过程中没有出现异样说明变速箱救回来了,如果还有异响那就只能拆来修了。
那到这里也就都拆解完成了,这里也在说下异响这块,因为我之前遇到了比较多的车主都有这个问题,所以也多说一句。CVT箱子出现异常 一个就是我刚才说到的主副压力缸匹配的轴承出现磨损,
另一方面就是差速器以及变速箱与发动机连接处的飞轮上面有个卡滞弹簧出现松旷也会出现类似的异响。
一般普通自动波箱油使用最佳周期为6万公里,如同机油一样按时更换会增加自动变速箱的使用寿命,然而今天这辆本田雅阁行驶了20多万公里,今天竟然是首次更换波箱油。最后师傅嘱咐车主,由于这才更换变速箱油用的重力换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玖』 自动变速箱怎么维修
这个不是一下子的事。建议去正规的技术学校进修下,
自动变速器使用注意内事项:
(1)发容动机起动时,应将变速杆置于P位或N位,同时踩下制动踏板并拉紧驻车制动杆,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汽车起步时,应先将变速杆移入正确位置后,再踩加速踏板,而且不能踩得过猛,应缓缓踩下,否则容易加剧自动变速器内的执行机构如离合器、制动器的磨损,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零部件的事故性损坏。
(3)汽车行驶时,除非必要,尽量不要将加速踏板猛踩到底,因为这样会出现立即强制性地换入低档,即“强制低档”,容易使发动机的转速过高,从而造成自动变速器内摩擦件的磨损和ATF温度的升高,对自动变速器的使用不利。
(4)汽车行驶时,特别是高速行驶时,不能选用N位滑行,这很容易烧坏变速器,因为这时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很高,而发动机却以怠速运转,ATF泵供油不足,润滑状况恶化,易烧坏变速器,有些驾驶人为了节油而选用N位滑行,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5)汽车超车时,往往要迅速踩下加速踏板,利用“强制低档”来提高汽车的加速能力。但要注意的是:一旦车辆的加速要求得到满足时,应立即松开加速踏板,否则,对自动变速器的油液和摩擦件使用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