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施供应商管理的企业对供应商所使用的管理策略、手段和措施有哪些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供应商管理办法
一.总则 1.为了稳定供应商队伍,建立长期互惠供求关系,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向公司长期供应原辅材料、零件、部件及提供配套服务的厂商。 二.管理原则和体制 1.公司采购部或配套部主管供应商,生产制造、财务、研发等部门予以协助。 2.对选定的供应商,公司与之簦订长期供应合作协议,在该协议中具体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言互惠条件。 3.公司可对供商评定信用等级,根据等级实施不同的管理。 4.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不合格的解除长期供应合作协议。 5.公司对零部件供应企业可颁发生产配套许可证。 三.供应商的筛选与评级公司制定如下筛选与评定供应商级别的指标体系。 1.质量水平。包括:(1)物料来件的优良品率;(2)质量保证体系;(3)样品质量;(4)对质量问题的处理。 2.交货能力。包括:(1)交货的及时性;(2)扩大供货的弹性;(3)样品的及时性;(4)增、减订货货的批应能力。 3.价格水平。包括:(1)优惠程度;(2)消化涨价的能力;(3)成本下降空间。 4.技术能力。包括:(1)工艺技术的先进性;(2)后续研发能力;(3)产品设计能力;(4)技术问题材的反应能力。 5.后援服务。包括:(1)零星订货保证;(2)配套售后服务能力。 6.人力资源。包括:(1)经营团队;(2)员工素质。 7.现有合作状况。包括:(1)合同履约率;(2)年均供货额外负担和所占比例;(3)合作年限;(4)合作融洽关系。 具体筛选与评级供应商时,应根据形成的指标体系,给出各指标的权重和打分标准。筛选程序。 1.对每类物料,由采购部经市场调研后,各提出5~10家候选供应商名单; 2.公司成立一个由采购、质管、技术部门组成的供应商评选小组; 3.评选小组初审候选厂家后,由采购部实地调查厂家,双方协填调查表; 4.经对各候选厂家逐条对照打分,并计算出总分排序后决定取舍。 四.核准为供应商的,始得采购;没有通过的,请其继续改进,保留其未来候选资格。五.每年对供应商予以重新评估,不合要求的予以淘汰,从候选队伍中再行补充合格供应商。六.公司可结供应商划定不同信用等级进行管理。评级过程参照如上筛选供应商办法。七.对最高信用的供应商,公司可提供物料免检、优先支付贷款等优惠待遇。八.管理措施 1.公司对重要的供应商可派遣专职驻厂员,或经常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检查。 2.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供应商品进行质量检测或现场检查。 3.公司减少对个别供应商大户的过分依赖,分散采购风险。 4.公司制定各采购件的验收标准、与供应商的验收交接规程。 5.公司采购、研发、生产、技术部门,可对供应商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但应注意公司产品核心或关键技术不扩散、不泄密。 6.公司对重要的、有发展潜力的、符合公司投资方针的供应商,可以投资入股,建立与供应商的产权关系。
2. 石油企业的售后服务规范
这个不是你们行业的,你看看能不能参考。
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售后服务管理办法
□ 总 则
(一)本公司为求增进经营效能,加强售后服务的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3. 怎么样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应从:
1、对供应商进行调查,主要内容:企业规模、供货能力、质量标版准、售后服务和各权种资质等;
2、供应商交货控制,如:合同条款要求、验收质量等;
3、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建立供应商档案),如:诚信、供货期、供货质量、售后服务等。
一般主要物料供应商选定3-4家最好,采购物料时从3-4家挑选,选定供应商方法可以通过招标和询价的形式进行,也可以同时或分别从几家采购(如果几家都能和采购商建立互信关系)。
临时采购,或临时选定供应商采购,必须选定合法和规模较大企业,必要时要签订合同(先付款后供货的,更应当这样做),最好也选定2-3家临时采购供应商,这样对物料质量和售后服务有利。
不管企业做什么产品的,对供应商的管理都要按PDCA循环工作法进行。
4. 公司和供应商之间如何实现最好的服务质量
摘要 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是供应关系开发,一种是现有供应商的关系开发,通过和现有供应商的合作,对彼此关系进行重新评估、维护、促进等一系列的活动。
5. 售后服务包括哪些方面
售后服抄务是供应商和客户或消费者之间最好的沟通桥梁,所以,售后服务做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回头客的问题。
售后服务大致涵盖以下几点:
1、货送到后,首先要咨询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若有需要及时更正的,就要马上行动,不给客户留后顾之忧;
2、交货后定时回访客户,在回访中若有问题或客户有疑问要立即解决和解答,要和客户做好沟通工作,让客户满意;
3、当接到客户的求助电话后,要立即行动,若确实不能马上到位也要给客户一个交代,约好服务时间,以稳定客户情绪,也让客户有个心理准备;
4、在为客户解决问题时,无论是不是自己的责任,都应尽力而为,不是自己的责任范围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通知协作单位,不能推拖客户
5、当所提供产品超过保修期以后,也要做到“叫就到”的服务,若须另外收费,要和客户讲清楚,不可蒙骗和忽悠客户。
我所说的售后服务只是大概而论,各行各业还需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来订定更合理的售后服务内容及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