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售后问题 > 销售后退货怎么处理

销售后退货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22-04-20 03:28:14

Ⅰ 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一、什么是销售退回
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客户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
销售退回,既包括本年度销售后的商品在年度结束前退回,也包括以前年度销售后的商品在本年度退回。
二、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九条规定: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因此,对于销售退回,企业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对于本年度未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这时会计处理比较简单,企业应按已记入“发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金额,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发出商品””科目。
2、对于本年度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退回的,企业一般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成本。
如该项销售退回已发生现金折扣的,应同时调整相关财务费用的金额;如该项销售退回允许扣减增值税额的,应同时调整“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的相应金额。
【例1】甲公司在2013年11月18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30000元。乙公司在2013年11月27日支付货款,2013年12月5日,该批商品因质量问题被乙公司退回,甲公司当日支付有关款项。假定甲公司已按规定开具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2013年11月18日销售实现时,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58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在2013年11月27日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58 500
贷:应收账款 58 500
2013年12月5日发生销售退回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贷:银行存款 58 500
借:库存商品 3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3、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当按照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三、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
“第二条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
第四条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因此,企业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于年度财务报告而言,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的次年,报告年度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特别是损益类科目在结账后已无余额。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记入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反之,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
需要注意的是:涉及损益的调整事项如果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属年度(即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应按准则要求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应按准则要求调整本年度(即报告年度的次年)应纳所得税税额。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核算。
(3)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
(4)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①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或本年发生数;
②当期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
③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作出相应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既包括报告年度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也包括以前年度期间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
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年度期间所售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的,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销售退回事项,可能发生于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也可能发生于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其会计处理分别为:
(1)、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应缴纳的所得税等。
【例2】甲公司2013年12月20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取得收入50 000元(不含税,增值税率17%)。甲公司发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况已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30 000元。此笔货款到年末尚未收到,甲公司未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2014年1月18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企业于2014年3月31日完成2013度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甲公司2014年4月30日对外报出2013年度财务报告。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本例中,销售退回业务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内,应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①2014年1月18日,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贷:应收账款 58500
②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3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
③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
④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
⑤调整盈余公积及调整报告年度相关财务报表(略)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税汇算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例3】甲公司2013年12月20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取得收入50 000元(不含税,增值税率17%)。甲公司发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况已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30 000元。此笔货款到年末尚未收到,甲公司未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2014年4月18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甲公司2014年4月30日对外报出2013年度财务报告,企业于2014年3月31日完成2013度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①2014年4月18日,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贷:应收账款 58500
②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3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
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
④调整盈余公积及 调整报告年度相关财务报表(略)
(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原则及上述例2和例3的会计处理参考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的规定)
四、销售退回的所得税处理
1、税收政策的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
“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的减让属于销售折让;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属于销售退回。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2、销售退回的所得税处理
(1)本年度售出商品的退回
本年度销售的商品,在本年度结束前销售退回,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并不产生差异,都冲减当年的销售收入。
(2)以前年度售出商品在本年度退回
企业以前年度售出的商品,在本年度退回,依据国税函〔2008〕875号的规定,应该冲减退本年度的收入,而不论售出的商品是哪个年度售出的。
这种情况下所得税处理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是有差异的,应该引起注意。
在上述文中第三部分中的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是参考了国税发[2003]4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相关规定:“企业年终申报纳税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会计报告年度的纳税调整;企业年终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 但是该文件已全文失效(参见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2号),因此上述例2和例3中销售退回的所得税处理都应该冲减2014年度的销售收入。

Ⅱ 销售商品发生退货怎么做会计分录啊

一、销售商品发生退货怎么做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二、完整的会计分录是:

1、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发出销售退回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期末应无余额。

(2)销售后退货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例1]大华公司于9月15日根据合同售给南山公司A商品5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商品价款42 735元、增值税额7 265元,共计50 000元,商品已经发出,大华公司以银行存款代垫运费2 000元(发票已经转交)。货款及代垫运费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手续,取得托收承付结算凭证回单。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南山公司 52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2 73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 265

银行存款 2 000

当公司收到银行转来的南山公司承付货款及代垫运费52 000元的收账通知时,应记录:

借:银行存款 52 000

贷:应收账款──南山公司 52 000

[例2]大华公司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按照合同规定,5月8日,公司收到丁公司预付的货款6 000元。15日,公司向丁公司发出A产品200件,售价为10 000元,应交增值税1 700元。

⑴5月8日公司收到丁公司预付的货款时,应记录:

借:银行存款6 000

贷:预收账款──丁公司6 000

⑵5月15日公司向丁公司发出商品时,应记录:

借:预收账款──丁公司11 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700

⑶5月25日企业收到丁公司补付的货款时,应记录:

借:银行存款5 700

贷:预收账款──丁公司5 700

Ⅲ 商品销售退回,已经确认收入的,该怎么做账务处理

会计处理中,企业在发生销售业务时按照确认的售价确认销售收入和税额。在发生销售退回时,冲减之前确认的销售收入和税额。因此,已经确认收入的退货了,可以这样处理:
1、发生时,冲减当期的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同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5-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因产品质量问题销售退货如何处理,仓库和财务如何衔接

因产品质量问题销售退货,应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冲减当期成本。
仓库应当将退回商品入库;
财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同时冲减成本,商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一)销售折让的定义:
销售折让是指由于商品的质量、规格等不符合要求,销售单位同意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减让。在核算时,由于销售折让不具备费用的属性,因此,应当将其作为收入的抵减数处理。实际发生销售折让时,冲减企业的销售收入。
(二)销售折让的账务处理:
1、购买方未付货款并且未作账务处理的;
购买方须将原增值税专用发票第二联(税款抵扣联)和第三联(发票联)及产品(商品)销货单主动退还给销售方,销售方则应视不同情况作下述处理:
⑴销售方在会计上未入账时,应将所有专用发票联次注明作废,并将发票联和抵扣联粘贴于存根联后面。
⑵销售方已入账时,开具一张相同金额的红字(负数)发票,将记账联撕下入账,作为冲减当期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的
依据,将退回的蓝字发票联和抵扣税粘于红字(负数)发票的发票联后,并注明蓝字发票记账联的原有凭证号,便于备查。另一种情况,产品(商品)销售单价发生
了变化,例如销售方与买方商量一致同意将上月发出产品价格调高或调低(当上月已按原价开票,并已作账务处理和报税),购买方应将上月开的发票联和抵扣联退
回后,销售方本月重新按现价开一张蓝字发票,将新开的蓝字发票联和抵扣联撕下,邮寄给买方,记账联在本月补记上月少记(冲回多记)的账款,将变更后的合同
或协议附于其后。并注明上月原记账联的出处(凭证号)。退回的蓝字发票联和抵扣联粘贴于本月重开蓝字发票存根联后。未收到购买方退还的专用发票前,销售方不得扣减当期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
2、购买方已付货款或者货款未付但已作账务处理,发票联及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
购买方必须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递交销售方,作为销售方开具红字(负数)专用发票
的合法依据。销售方在未收到证明单以前,不得开具红字(负数)专用发票;收到证据单后,根据退回货物的数量、价款或折让金额向购买方开具红字(负数)专用
发票。红字(负数)专用发票的存根联、记账联作为销售方扣减当期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的凭证,其发票联、税款抵扣联作为购买方扣减库存商品和进项税额的凭
证。
(三)发生销售折让的会计分录:
⑴若该公司未入账,应将该发票所有联次注明作废,并将发票联和抵扣联粘贴于存根联后面。
⑵若该公司已入账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则应按以下方法调整:
①另开具一张相同金额的红字发票,将红字发票记账联撕下入账,冲减当期销售收入和销项税额,作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 (红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红字)

②将退回的蓝字发票联和抵扣联贴于红字发票联后,并在上面注明蓝字发票记账联所在记账凭证编号。
(a)销售方在收到《证明单》后,应根据退回货物的数量、价款开出红字专用发票,并作账务处理,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 (红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红字)
销售方收到退回的货物后,应作冲减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红字)
贷:库存商品 (红字)
(b)购买方(乙方)在退还对方红字发票和退货后,也调整相应的会计处理:
借:库存商品 (红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红字)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红字)

Ⅳ 销售员如何应对客户的退货

客户退货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客户的退货却又能避免自身利益受损失,这对营销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销售员具体该如何应对客户的退货?以下是一个品牌业务经理应对客户退货的办法,可供参考。 这是发生在去年的事,一位区域业务代表反应说,他所负责销售某品牌化妆品在当地的代理商在取得代理权的一年后,由于销售不畅和对公司的服务不满等原因,向公司提出要求给予其退货,而公司的政策规定,退货必须在自进货之日起的三个月之内,超出三个月打六折,代理商进货的时间太长,按公司的政策是不能退的,但该客户却执意要退,并扬言不给退货要找人来公司闹事,面对这样的局面,业务代表一时没有了主意,找到公司来,让部门经理处理这件事,这本来是件比较常见的事件,可业务代表上下都不敢得罪,不知如何处理。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决定要首先是了解一下该客户的情况,于是我陪业务代表一同去拜访了这个客户。 随着对该客户的拜访,并对周边的市场做了一定的了解和分析之后,觉得应该让公司与客户同时作出些让步,才能把事情处理好,但这个让步不是哀求公司领导与客户发善心来做到,那样双方对业代的工作都不满意,反而会把事情办的更糟,因为上下双方不会做出无谓让步。而是要晓以利害,变被动为主动,在公司与客户之间争取一些空间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在与公司的领导作了沟通之后,我们是这样做客户工作的:首先让他清楚我公司的政策,超过半年的货都是不给退的,但现在经过我们业务代表的努力,公司同意给退货了,但是给按退货金额打六折退款。因为这件事我们双方都有责任,业务代表没有及时帮客户清点库存,而客户自己也没有尽早的向公司反映自己的销售情况,所以造成了货物的积压,所以给打六折退货,这样客户有些损失,为了使客户能顺利的接受,我们表示,愿意自己掏钱为其承担他损失的一半,告诉客户这件事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教训,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合作中,接受这个教训,使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 这样维护了公司制度的严肃性,也提醒了客户。为什么给予客户这样的承诺,是因为通过之前的了解使我们知道,这批货虽然已经是一年以上,但还远没到期,品相很好,并不影响二次销售。并且在当地谈了几个意向客户,能把退货转手,所以能让公司把客户的退货打八折甚至不打折,只是花点运费和重新让仓管人员调配一下。因此,我们业务也不用为客户退货贴钱,公司并没有损失,这样不但处理了问题,还卖给了客户一个人情,为以后的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最后证明这个人情确实起了作用,前品牌代理没有要退货款,而是又打款给公司又代理了我们的另一个品牌,等于还为公司开拓了另外品牌的业务。 回公司后,把实际的利害向领导作了分析,如果不给予退货而激怒了客户,直接会把矛盾激化,使得公司在当地的信誉受到影响,况且该客户在当地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名义上给予打六折退货,实际给退货打八折退款,通知客户因为业务人员也负责任给其承担一半,给即体现了我们的人情味,又维护了公司政策的严肃性,不是无谓的让步。 况且公司并没有损失,而是还有少许利润.这样的处理方法得到了公司的肯定和赞许。在后来的接触中,使退货客户又代理了公司的其他品牌,还增加了公司的效益,事件的各方都非常的满意,让业务代表头痛的事就这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退货问题经常是厂商面临的两难的问题,退货则肯定要有损失,因为对市场支持和配送已经送出,人员提成和营销费用已经支出,对于退回的货大多品相已经多少有些破坏,如何处置也是个问题。而不退货则会使经销商或终端的客户不满,搞不好也许会使双方翻脸,对继续合作和厂商的信誉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要重视退货及引发的问题,对产生的退货原因来分析,区别对待,例如有产品质量问题的一定要给予及时的退换,从而会避免影响品牌的形象和厂商的信誉,对于下游经销商销售不力产生的退货,要安排业务人员及时的对其库存清点并上报,不但可以减少滞销带来的日期过长的退货,还可以防止经销商恶意的串货。 另外有些厂家的销售政策除了向下压货还是压货,货物没有卖到消费者手中,而是大量的滞留在下游的经销商或终端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超过终端消化的极限,极可能出现大量的退货,若不能及时的处理,便会使渠道崩溃。通过增加向经销商压货而去增加产品销量的方式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提高产品的品质以及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使消费者真正认可,减少下游客户库存才是防范和减少退货的最好办法。 通过这个事件也使我们认识到,退货虽然是个比较常见而且令人犯难的老问题,但通过积极灵活的方法还是可以解决的并预防的,作为一名营销人员,面对市场的退货问题要善于开动脑筋,随机应变,为解决问题而争取自己的工作空间,不要死板的执行公司的销售政策,使自己腹背受敌,陷于两难的境地。

Ⅵ 退货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销售商品发生退货时会计处理,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尚未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将已记入“发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金额转入“库存商品”科目。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第二种情况,已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除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外,一般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成本,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增值税税额的,应同时冲减已确认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该项销售退回已发生现金折扣的,应同时调整相关财务费用的金额。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时,按应冲减的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同时,按退回的商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6)销售后退货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购买原材料的运费会计分录:

有三种处理方式:比如材料不含税总金额是2000元

1.运输开了增值税发票的,要抵扣进项税额,按3%来计入增值税进项税额,剩于97%计入成本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现金)

2.运输全部计入材料成本中。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3.运输费计入费用(外面公司的会计一般都是这样做的)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营业费用-运输费

贷:应付账款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上年度退货会计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估计退货还没有退货时可暂时不予处理,只有真正退货才做会计分录

如果发生是销售退回,做: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同时,冲回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Ⅶ 销售环节退货应该怎么处理

摘要 非质量原因退货1、无明显质量原因和依据的退货;2、因滞销原因引起的退货;3、以上未涵盖的其它情况退货。质量原因退货%2B贸易合同单位的质量管理部门检验为不合格产品,并经公司质量部确认形成的退货;包括因产品本身质量问题或因运输、商业储存不当形成产品质量原因的退货

Ⅷ 发生销货退回该如何处理

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企业发生商品销售退回业务,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发出商品退回。由于销售收入并未确认,这种情况下只需将已记入“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等科目的商品成本转回即可,发出商品被退回时,应按其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等科目。
2.已确认收入的销售退回。由于这种销售退回发生在企业确认销售收入之后,则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除退货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涵盖期间外,一律冲减退回月份的销售收入。已结转了销售成本的,还应同时冲减退回月份的销售成本,以及销售退回货物所涉及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3.报告年度汇算清缴后的销售退回。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国家税务总局专门出台了《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属于销售退回。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因此,在次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前退货,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减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只能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Ⅸ 销售退货在会计上如何处理一定要开红字发票吗

不一定。

退货的会计处理分四种情况处理:

一、销售退货可能发生在企业确认收入之前,这时处理比较简单,只要将已计入“发出商品”等账户的商品成本转回“库存商品”账户。

二、如企业确认收入后,又发生销售退回的,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

三、如该项销售已经发生现金折扣或销售折让的,应在退回当月一并调整。

四、企业发生销售退回时,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的,应同时用红字冲减“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账户的“销项税额”专栏。

五、尚未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将已记入“发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金额转入“库存商品”科目,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发出商品”科目。

(9)销售后退货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1、退货时,做原来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退回产品入库时,增加库存,冲回已结转的成本

借:库存产品

贷:产品销售成本

阅读全文

与销售后退货怎么处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仙桃黄金建材家居市场 浏览:912
防水墙砖用什么颜色 浏览:23
国家电网新源控股什么编制 浏览:445
变频器维修业务怎么跑 浏览:171
推拉门损坏怎么维修 浏览:695
驻马店市格力空调售后维修电话 浏览:487
九安电子血压计上海哪里有维修 浏览:569
珠海天梭手表维修点 浏览:153
中山市三星维修中心 浏览:632
手表维修后质保多久 浏览:327
黄金物件维修费多少 浏览:555
高级防盗锁保修期 浏览:740
开封水暖维修电话 浏览:994
烫电路板 浏览:273
惠州江北家电维修 浏览:58
进国家电网什么是上班 浏览:739
国家电网标志什么字体 浏览:410
灯泡线坏了上门维修多少钱 浏览:277
魅族保修服务网点 浏览:423
卖防水涂料的还可以卖点什么 浏览: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