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维修费如何入账
1、按照会计的配比原则,维修收入只要记到其他业务收入,那么它所消耗的原材料等,就要记到其他业务成本。
2、这样处理既不影响主营业务利润又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特此回答!
B. 售后维修费如何做账
售后维修费如何做账?
需要看你维修的项目是什么。
若是指生产设备的机器维修,则计入到:制造费用-维修费
若是指办公用的电脑维修,则计入到:管理费用-维修费
C. 售后维修如何做账售出机器后来进行维修,发生的材料费及人工费如何做账
要分三包期内和三包期外,即收费与不收费。
三包期内,不收费,直接作为企业的销售费用处理;
三包期外,收费的,要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
希望能帮助到您!
D. 售后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对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发生的费用记入“销售费用”科目。
E. 为客户维修设备收取的维修费怎么入账 维修费还计算结转成本吗 还入库吗
看你们的经营范围来确定维修费怎么入账
如果你们的主营业务是销售产专品,那么维修只是售属后服务,收取的维修费就进其他业务收入,相应的成本又为该维修所花费的材料、人工、直接费用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经营费用
如果你们的主营业务就是维修,那么就把以上的其他业务收入换成主营业务收入就可以了
F. 公司提供机器售后维护费怎么做账
本人从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16年,跟我打过交道的会计人员数以百计,谈到会计职业前景,感受颇深。会计职业前景到底如何,我们先来看下面几组数据:
目前,我们国家的会计从业人员有2000多万人,其中具有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约500万人左右,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约196万人,具有高级职称的约有16万人。2018年报考会计初级、中级的人员分别为400万人左右和140万人左右。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国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有25万人。其中执业会员10.67万人,非执业会员14.33万人。
从上面几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初级会计人员已经饱和,但是严重缺乏高层次会计人员。本人在从事会计师事务所这16年期间,也经常发现许多公司的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企业账务处理错误百出,令人堪忧。
这些会计人员大部分在40岁以上,有的也有初级或中级会计职称,甚至也不乏有高级职称的。但他们大都不善于学习,一直固守原有的会计知识,会计继续教育流于形式。现在整个世界经济都在飞速发展,本人觉得这些人员,将很快不能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势,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2017年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这国际四大已经相继上市财务机器人以及财务机器人解决方案,一场对于传统财务行业的变革正在进行中,一个“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时代正悄悄来临!
但是,财务机器人毕竟只能做一些简单且高度重复性的工作,比较复杂的财务管理、分析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还是不能完成,并且财务机器人真正广泛应用的话,尚需一个过程。
所以,目前会计前景还是非常光明,但是至少要拿到中级以上职称。如果仅满足于会计员的水平,真的可能随时被淘汰。
不论是什么职业,他们所在的领域科技都在快速发展,如果不学习,都会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性。因此,不断学习,跑在社会发展的前面,紧跟时代步伐才是王道。
G. 产品售出后,在保修期内发生的维修费怎么账务处理
维修费计入销售费用处理。
在你们支付给新加坡公司时,计入销售费用处理。
H. 计提售后维修费用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预提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
支付修理费用时:
借: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进行的。预提时,贷 (或增) 记该账户,费用支付时,借 (或减) 记该账户。贷 (增) 方余额,表示已预提尚未支付的费用,在资金平衡表内以预提费用项目列示。
(8)售后支付维修费怎么做账扩展阅读:
预提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计算本期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正确反映这些预提费用在各期的计提数及实际支付的情况。
企业为了核算和监督预提费用的计提与支付情况,应设置“预提费用”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帐户,其贷方登记企业预提的各项费用;借方登记预提费用的实际支出数。
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预提但尚未实际支出的费用。如果该账户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表示实际支出数大于已预提数额,应视同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或当期损益。“预提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预提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实际支付或结转大修理成本时,借记“预提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
I. 售后服务费如何会计处理
〔例〕某设备制造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6年7月初对外销售大型设备一套,双方协议,按设备含税价的5%收取售后服务费,服务期为5年。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注明设备价款(含税价)2340000元、售后服务费117000元,合计2457000元,设备价款和售后服务费已全部收存银行。假设截至本年末为客户提供保养、维修等费用8500元,其中消耗原材料4500元、负担工资3000元、计提职工福利费420元,用现金支付的差旅费等580元。
〔分析〕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销售的自产设备属于增值税应税货物的范围,对企业销售设备并负责安装及保养、维修取得的收入一并征收增值税。《企业会计制度》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使用说明中,对包括在商品售价内的服务费收入的会计处理方法作了明确规定:如果商品的售价内包括可区分在售后一定期限内的服务费,企业应在商品销售实现时,按售价扣除该项服务费后的余额确认为商品销售收入。服务费递延至提供服务的期间内确认为收入。根据这一规定,企业应设置“递延收益”科目,用来核算在销售商品时收取的售后服务费。企业销售商品时,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服务费,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确认的递延收入,贷记“递延收益”科目,按发票注明或计算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以后各期结转递延收入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对售后服务期间发生的服务成本如何做账,企业会计制度没有明确。笔者认为,可以在“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中设置“售后服务成本”明细科目,发生与售后服务相关支出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等科目。
会计处理如下:
1.销售商品并收取售后服务费时:
借:银行存款245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0
递延收益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57000
2.发生服务支出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8500
贷:原材料 4500
应付工资3000
应付福利费420
现金580
3.2006年12月末结转递延收入时:
借:递延收益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