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销售商品后应该做哪几笔会计分录,是直接进回来又卖出的
销售商品后做账,与怎么购入没有关系,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回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答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非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发生时是在贷方,每到月末要在从借方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结转后,主营业务收入在月末没有余额,所以就没有借贷差。累计栏填写本会计年度截止到本期的累计发生额。具体情况可以具体对待。主营业务收入可以记录本月发生额也可以设置累计发生额栏。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主营业务成本” 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B. 库存商品卖出后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出售库存商品: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内务收入
2、减少容库存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一、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
二、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C.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商品后如何做会计分录
看公司产品是不是很多,同时上级有没有这个要求按明细核算收入。
如果产品很多建议不在凭证上反映,做个EXCEL表就行,只做总的主营业务收入。
如果产品不多,可以在收入下设二级科目,分产品核算明细收入。
D. 销售后如何做分录,收到货款后又怎样做分录
1、产品销售时未开发票,但收到货款,不必做销售与结转成本(如果没有收货款又未开发票,不必确认收入)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开具发发票,确认收入关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或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或发出商品
E. 销售收入如何做分录
销售收入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帐款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或服务业务做“应交税金-营业税”
F. 销售商品怎样做分录
销售商品怎样做分录----会计分录为:
一般纳税人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小规模纳税人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G. 销售商品怎么做会计分录
实现销售
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1、销售实现
借:应收账款409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00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82000 贷:库存商品182000
3、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409500 贷:应收账款409500
4、计提消费税
应纳消费税=350000*消费税税率
(7)销售后怎么做分录扩展阅读
会计分录方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扩展文件;《会计分录会计资料大全》
H. 销售商品会计分录怎么做
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I. 销售的时候会计分录怎么做
发出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销售原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回购价格大于销售原价时,其差额应在发出至回购这一期间分摊计入财务费用。
每月计提时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回购时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借:其他应付款
应交水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J. 销售产品的会计凭证分录怎么做啊
1、销售实现:
借:应收账款 ——xx单位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某产品
3、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xx单位
4、计提消费税 (数字按照你的消费税率来计算)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0)销售后怎么做分录扩展阅读
销售商品收入的金额应根据企业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金额确定。但不包括向第三方代收的款项。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金额时,应注意下列因素:
1、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一种理财费用,是企业为尽快回收资金对顾客提前付款的行为给予一定的优惠。现金折扣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在确定销售商品收入时不考虑预计可能发生的现金折扣。
2、销售折让。销售折让是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销售折让应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收入。
3、商业折扣。其不构成商品最终成交价格的一部分,因此,销售商品收入的金额应是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
注意:
1、如果企业售出的商品不符合销售确认的条件,则不能确认为收入。对于已发出的商品可以通过“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进行核算。上述科目的期末余额并入“存货”项目反映。当符合确认收入条件时,从上述科目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2、对于确认的销售收入又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的收入,同时冲减“销项税额”。如果发生销售折让时,企业尚未确认收入,则应直接按扣除后的金额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3、商品销售退回的处理。
(1)销售退回可能发生在企业确认收入之前,这时,只需将已记入“发出商品”等科目的商品成本转回“库存商品”科目;
(2)如企业确认收入后,又发生销售退回的,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
如该项销售已经发生现金折扣或销售折让的,应在退回当月一并调整;企业发生销售退回时,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的,应同时用红字冲减“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