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力公司、供电局、国家电网有什么区别国家电网主要做什么
1、概念不同
电力局即电力公司,是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综合性电力企业。电力局的主要部门有送电工区、变电工区、检修试验厂、调度所、信息中心、经济、用电管理所、财务、属下三产公司等等。
供电局是指将电能通过输配电装置安全、可靠、连续、合格的销售给广大电力客户,满足广大客户经济建设和生活用电的需要。由供电局或电业局改制为供电公司,要将行政管理职能移交经贸委。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2、工作职能不同
电力公司负责特定地区变电和供电的单位。
供电局作为地方行政机构,既有行政职能又负责生产销售,所以省电力工业局是政企合一的机构,省级以下的供电企业无行政管理职能,只负责生产销售。
国家电网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
3、级别不同
国家电网——供电局——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的主要工作:
国家电网是高效快捷的能源输送通道和优化配置平台,是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关系国家能源安全。2010年以来,国家电网规模增长近一倍,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的需求。
2017年,公司经营区全社会用电量5.0万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8.3亿千瓦,装机13.8亿千瓦。截至2017年底,110(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98.7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43.3千亿伏安。
⑵ 电力公司 和 供电局 和国家电网有什么区别 国家电网主要做什么任务的
一、两大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力企业,前身为包括全国电网和所有发电厂的“国家电力公司”。在2000年开始的以“厂网分离”为标志的电力体制改革后,原国家电力公司中剥离出的电力传输、配电等电网业务由国家电网公司运行,而各发电厂被划归分属五大“发电集团”(大唐、中电投、国电、华电、华能)运行。
组织结构:管理5家区域电网公司,25家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公司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
华中电网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江西省电力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四川省电力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
华东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西北电网公司:陕西省电力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宁夏电力公司、青海省电力公司、新疆电力公司、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东北电网公司:辽宁电力公司、吉林电力公司、黑龙江电力公司、蒙东电力有限公司
2、南方电网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区),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南方区域电网,经营相关的输配电业务,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从事电力购销业务,负责电力交易与调度;从事国内外投融资业务;自主开展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业务。
公司总部设有13个部局,以及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交易中心、技术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年金中心;下设超高压输电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技术研究中心3个分公司,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国际公司6个全资子公司,控股南网财务公司、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总数27.3万人。
供电局是改革以前的叫法,现在叫供电公司
⑶ 国家电网取得哪些主要成果
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开展了多项特高压、超高压输电关键技术研 究和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加强跨区域直流联网,在坚强 主网架建设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 在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设备国产化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 破,先后完成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1000kV晋东南一南阳一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于2009年1月投运,起于山西晋东南(长治)变电站,经河南南阳开关站,止于湖北 荆门变电站。全线单回路架设,全长640km。±800kV向家规一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于2010年7月8 曰实现双极全压送电投运。起点为四川宜宾复龙换流站,落点为上海奉贤 换流站。线路全长1907km,额定输送功率6400MW。土800kV锦屏一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
该工程西起四川锦屏西昌换流站,东至江苏省吴江苏南换流站,输电距离约 2090.5km,额定输送功率7200MW。 加速西北电网主网建设,已建成750kV青海官亭一甘肃兰州东输 变电示范工程、750kV兰州东一平凉一乾县输变电工程、750kV永登一白 银输变电工程;750kV哈密一永登工程等项目正在抓紧时间建设。区域直流联网方面,已建成灵宝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660kV 宁夏一山东直流输电示范工程、±500kV宝鸡一德阳直流输电工程; ±500kV呼伦贝尔一辽宁直流输电工程、±400kV青藏直流联网工程(青 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等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已建设完成举世瞩目的三峡输变电工程,包括4项直流工程(线 路总长度2965km,换流站总容量1836万kW)和88项交流工程(线路总 长度6519km、变电总容量2275万kVA)。
⑷ 国家电网公司治理模式的优缺点
集团管控更加优化。国家电网坚持在实践中优化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资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特征日益凸显,也更加适应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公司建立并优化“战略+”管控模式,对电网业务实行“战略+运营”管控优化资源配置,改进专业管理,提高市场响应;对市场化产业、金融、国际业务实行“战略+财务”管控,提升资本运营效率与价值创造能力。结合“战略+”管控模式优化,公司着力建设“五强三优”坚强总部,优化分部职责定位,强化“总部管总”,充分发挥总部制定战略、统筹资源、专业协同、考核激励、防范风险的集团管控作用。“战略+”模式坚持战略导向、差异管控、放管赋能、稳中求进,将有利于战略落地实施、提高运转效率作为基本原则,持续激发各层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公司上下在新的管控模式下取得成效。
放管赋能激发企业动力活力。公司牢牢把握放管赋能、向基层放权授权的总基调,清晰界定总部和基层单位的管理界面,合理确定责权关系,有效激发各层级活力。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做实各单位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原则,进一步下放部分管理权限,增强各单位在机构设置、选人用人、综合计划和预算安排、资金资产管理、招标采购、营销服务等领域的自主权。目前,公司累计下放4批286项“放管服”事项,加快转变职能,全面授权放权。加大放管赋能力度的同时,公司也注重差异管理,实施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对不同单位进一步突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类分层指导;完善绩效考核统筹机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薪酬分配、领导人员使用等有机结合,实现闭环管理。
▲国网江苏电力组织财务专业领军人才开展多维数据可视化展示应用分析
强化合规管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公司制定印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发布全面强化安全责任落实38项措施,强化合规管理,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债务和金融风险、投资风险、法律风险防范,平稳推进各项改革发展任务,确保依法治企、合规经营。为提升风险识别防范,公司建成数字化法治企业建设平台,围绕决策合法合规性审核、招标采购、合同签订履行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系统监测和风险预警,及时发现隐性风险点,为公司规章制度、合同范本提供准确详实法律依据,确保“外法”“内规”相统一,有效实现法律合规风险在线识别、分析、评估、防控,筑牢风险管控新屏障。
⑸ 国家电网是如何运行的
国家电网公司运行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分公司,主要从事国家电网公司直接投资的直流特高压电网的运行、维护、检修和技术改造,从事与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生产运行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等业务。下属单位
国家电网公司运行分公司本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公司下设四个跨区电网生产运行管理机构,分别为:上海管理处、宜宾管理处、郑州管理处和哈密管理处。(正处级建制)折叠编辑本段规模。
公司现有职工265人,平均年龄31.7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3.58%。目前,公司下属4个二级单位,负责向上(四川-上海)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的复龙和奉贤换流站、锦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锦屏和苏州换流站的运行、维护、检修及技术改造等工作,负责哈郑(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哈密南和郑州换流站、溪浙(溪洛渡-浙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宜宾换流站和金华换流站的生产准备工作及投运后的运行、维护、检修及技术改造等工作。折叠编辑本段企业文化公司积极拓展直流运行技术咨询、直流和特高压交流运维人员培训、直流跨区电网可靠性统计分析、直流核心设备检修等职能,全力服务跨区电网发展。公司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保跨区电网安全稳定,创电网运行国际一流"为企业宗旨,本着"效率优先、目标导向、实事求是、安全稳定"的基本原则,深入推进"运检一体化、机构扁平化、职责矩阵化、区域集控化、团队精锐化",加快形成集特高压和跨区直流工程运行、检修、培训等专业服务于一体的业务格局,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高端电网运维服务领域的国际一流企业。
⑹ 国家电网外部融资主要形式包括哪些
国家电网外部融资主要形式包括:(1) 发行债券,包括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以及境 外债券等。(2) 外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包括银团贷款)。(3) 票据融资。(4) 其他融资方式,包括信托计划、资产证券化、产业投资基金、专项融 资等创新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