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池的国家标准
IEC标准即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ssion),是由各国电工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其目的是专为了促进世界电属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其中关于镍镉电池的标准为IEC285,关于镍氢电池的标准是IEC61436,锂离子电池IEC标准,一般电池行业依据的是SANYO或Panasonic的标准。
电池常用IEC标准有镍镉电池的标准为IEC602851999;镍氢电池的标准为IEC614361998.1;锂电池的标准为IEC619602000.11。
电池常用国家标准有镍镉电池的标准为GB/T11013_1996GB/T18289_2000;镍氢电池的标准为GB/T15100_1994GB/T18288_2000;锂电池的标准为GB/T10077_1998YD/T998_1999,GB/T18287_2000。
另外电池常用标准也有日本工业标准JIS C关于电池的标准及SANYOPANASONIC公司制定的关于电池企业标准。
㈡ 电池做CE认证用什么标准
CE标志的指令(标准)
近年来,在欧洲经济区(欧洲联盟、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成员国,瑞士除外)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中,CE标志的使用越来越多,CE标志加贴的商品表示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指令所要表达的要求。
1、国际现状
在欧洲经济区(欧洲联盟、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成员国,瑞士除外)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中,CE标志的使用越来越多,加贴CE标志的商品表示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指令所要表达的要求。
2、标志认证
CE认证标志并非由任何官方当局、认证机构或测试试验室核发,而应由制造商或其代理商根据上述八种模式中的一种(或混合),自行制作和加贴。
部分欧盟官方规定的产品,需在获得欧盟官方机构(公告号机构)颁发的带有公告号的CE证书后,方可加贴CE标志。
3、标志负责
制造商或其代理商,或欧盟成员国的进口商必须对CE认证标志的正确性负责。
4、接受对象
CE认证标志的接受对象为欧共体成员国负责实行市场产品安全控制的国家监管当局,而非顾客,当一个产品已加附CE认证标志时,成员国负责销售安全监督的当局应假定其符合指令主要要求,可在欧共体市场自由流通。
5、标志意义
用CE认证缩略词为符号表示加贴CE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有关欧洲指令规定的主要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s),并用以证实该产品已通过了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和/或制造商的合格声明,真正成为产品被允许进入欧共体市场销售的通行证。有关指令要求加贴CE认证标志的工业产品,没有CE认证标志的,不得上市销售,已加贴CE认证标志进入市场的产品,发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责令从市场收回,持续违反指令有关CE认证标志规定的,将被限制或禁止进入欧盟市场或被迫退出市场。
CE标志不是一个质量标志,它是一个代表该产品已符合欧洲的安全/健康/环保/卫生等系列的标准及指令的标记. 在欧盟销售的所有产品都要强制性打上CE标志.
6、不接受国家
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均不接受CE标志。
7、现有指令
所发布之指令,适用产品如下:
从2013年7月1日起,建筑产品指令-89/106/EEC-CPD指令将被305/2011/EU-CPR法规所取代。CPR法规欧盟将于2013年7月1日起强制执行最新的建筑产品法规(305/2011/EU-CPR),CPR法规相比旧的CPD建筑产品指令(89/106/EEC-CPD)更加严格,对贸易商、进口商和分销商等与产品流通相关的环节都做了全新的要求,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的建筑产品都将加贴CE标志才可进入欧盟市场。
㈢ 电池行业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有哪些
你指的哪方面用的电池?
㈣ 国家对手机电池的毫安量的标准是多少
850
㈤ 电动车电池国家检测标准
网上有的,。。
㈥ 国标对于蓄电池试验项目是怎么规定的
蓄电池(Storage Battery)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专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属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蓄电池根据型号和规格规定技术要求进行检验,蓄电池产品质量检验分交收试验,和型式试验,常用检验标准如下:不同型号和规格的蓄电池技术要求也不一样,通常进行检验的技术指标有以下几个部分:额定容量或贮备容量。不同倍率放电性能。低温放电性能,充电接受能力。耐过放电能力。荷电保存能力。电解液保存能力。过充耐久能力。安全性能。密封性能。循环寿命等。常用的蓄电池检测仪有:蓄电池充放电测试仪、蓄电池内阻测试仪、蓄电池活化仪等。
㈦ 按照国家标准电池的不良率是多少
不合格品不允许销售。
锂电池强制国家标准出台 安全要求更高更全面
发布时间:2014-12-25 14:10:04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持续火热,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迅猛,不仅其应用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单只电池的能量也越来越高。而不断爆出的锂电池安全事故,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锂电池的安全性。
尽管针对锂电池的安全,国际和国内多项标准都提出了要求,如锂电池运输要求(UN38.3)、移动电话用电池规范(GB/T18287-2013)、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安全要求(IEC 62133-2012)等,但是这些标准要求都不具备国家强制性(如UN38.3仅对运输领域适用)。一直以来,我国都在积极制定锂电池安全要求的强制国际标准。
2014年12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7号国际标准公告,正式颁布了GB/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从标准代号GB可以看出,该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且该标准将于2015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根据GB/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凡是符合“不超过18kg的预定可由使用人员经常携带的移动式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均需要执行标准给出的强制性要求。标准适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办公产品如笔记本电脑、PDA等,移动通信产品如手机、无绳电话、蓝牙耳机、对讲机等,便携式音视频产品如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播放器,MP3播放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以及其他便携式产品如电子导航仪、数码相框、游戏机、电子书、移动电源等等。按照标准原文,“上述所列举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并未包括所有的产品,因此未列出的产品并不一定不在本标准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未来的可穿戴式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也可能需要满足该标准的要求。
新颁布的国家强制标准,除了综合采纳多项国内外电池标准(如UL、UN、IEC等)中的成熟安全测试项目外,还对热滥用、外部短路、跌落、过充电等测试项目进行了修改完善,并补充了保护电路、标识耐久性等要求,特别是针对电池组的保护电路也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要求和具体试验方法,应该说这是目前国内外对于便携式锂离子电池最为全面的一项安全标准。这也使得这项标准初颁布即引发行业的极大关注。
据了解,该标准归口及第一起草单位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将于2015年1月下旬在深圳和上海两地组织召开针对新标准的宣贯和培训,会议接受社会报名。届时将有众多锂电池行业厂家、检测认证机构和设备制造商共聚一堂,共同虚席了解锂电池行业新的准入标准。
㈧ 谁能找到关于锂电池的国家标准
、锂离子电池标称电压3.7V(3.6V),充电截止电压4.2V(4.1V,根据电芯的厂牌有不同的设计)。(锂离子电芯规范的说法是:锂离子二次电池)
2、对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GB/T18287 2000规范):首先恒流充电,即电流一定,而电池电压随着充电过程逐步升高,当电池端电压达到4.2V(4.1V),改恒流充电为恒压充电,即电压一定,电流根据电芯的饱和程度,随着充电过程的继续逐步减小,当减小到0.01C时,认为充电终止。(C是以电池标称容量对照电流的一种表示方法,如电池是1000mAh的容量,1C就是充电电流1000mA,注意是mA而不是mAh,0.01C就是10mA。)当然,规范的表示方式是0.01C5A,我这里简化了。
3、为什么认为0.01C为充电结束:这是国家标准GB/T18287-2000所规定的,也是讨论得出的。以前大家普遍以20mA为结束,邮电部行业标准YD/T998-1999也是这样规定的,即不管电池容量多大,停止电流都是20mA。国标规定的0.01C有助于充电更饱满,对厂家一方通过鉴定有利。另外,国标规定了充电时间不超过8小时,就是说即使还没有达到0.01C,8小时到了,也认为充电结束。(质量没问题的电池,都应在8小时内达到0.01C,质量不好的电池,等下去也无意义)
4、怎样区别电池是4.1V还是4.2V:消费者是无法区分的,这要看电芯生产厂家的产品规格书。有些牌子的电芯是4.1V和4.2V通用的,比如A&TB(东芝),国内厂家基本是4.2V,但也有例外,比如天津力神是4.1V(但目前也是按4.2V了)。
5、把4.1V的电芯充电到4.2V会怎么样:会使电池容量提高,感觉很好用,待机时间增加,但会减短电池的使用寿命。比如原来500次,减少到300次。同样道理,把4.2V的电芯过充,也会减短寿命。锂离子电芯是很娇嫩的。
6、既然电池内有保护板,我们是否就可以放心了呢:不是,因为保护板的截止参数是4.35V(这还是好的,差的要4.4到4.5V),保护板是应付万一的,假如每次都过充,电池也会很快衰减的。
7、多大的充电电流算是合适的:理论上越小对电池越有好处。但你总不能为了一块电池充电等3天吧。国标规定的低倍率充电是0.2C(仲裁充电制式),还以上面的1000mAh容量的电池为例,就是200mA,那么我们可以估计出这只电池5个多小时可以充饱。(容量mAh=电流mA×时间h)
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鉴定锂电容量,是以1C的高倍率充电,以0.2C的低倍率放电,以时间计算出容量值,试验次数5次,有1次容量达到试验结束。(就是有5次机会,如果第一次试验就合格了,后面的4次不做)检测之前允许有一次预循环,就是以1C恒流充电至4.2V即停止,而没有后面的恒压到0.01C的过程,更没有14小时。
8、锂离子电池能承受多大的充电电流:厂家试验时可以很高,但国标高倍率规定为1C,还以上面的电池为例,1个多小时即可充满。这么大的充电电流,电池能承受吗?对于目前的锂离子电芯,是小意思而已。目前没有对充电器的国家标准,所执行的是邮电部行业标准YD/T998 1999/2,里面规定了充电器的电流不得大于1C。
9、寿命是怎样规定的:简单说是指电池经过N次1C充、1C放电后,容量下降到70%,此时的N就是寿命。并不是说300次还可以用,301次就不能用了。国标规定寿命不得小于300次。我们平时使用的条件没有检测时这么严酷,寿命会更长。
鼓起来就是过充的表现,不过像这种电子产品,是应该具备过充保护功能;过放保护功能;短路保护功能;过流保护功能的。
简短点的:
技术参数: 过充门限4.25V±50mV、 过充延时75mS、 过充释放4.05V、 过放门限2.9V±50mV 、过放延时10mS、 静态功耗<5uA、工作电流2A、过流保护值3A;短路延时时间4~12ms;
㈨ 电池行业的请进,执行标准GB 31241,最大的充电电流多少,测试的极限电流是多少
1、 充电电压控制
电子产品在正常的二作条件及故障条件下均不应造成对电池或电池组的过压充电。在电子产品正常工作条件及对其模拟任何元器件的单一故障条件下,分别测量其输出的充电电压的最大值。充电电压值的最大值不应超过电池或电池组制造商的规定值,如无规定则不应超过其充电上限电压。
2、 充电电流控制
电子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及故障条件下均不应造成对电池或电池组的过流充电。在电子产品正常工作条件及对其模拟任何儿器件的单一故障条件下。分别测量其输出的最大的充电电流。充电电流的最大值不应超过电池或电池组的最大充电电流。
【附】GB 31241-2014标准试验项目如下
1、电池型式试验项目:初始测试(电池容量测试)、安全试验(常温外部短路、高温外部短路、过充电、强制放电)、环境试验(低气压、温度循环、振动、加速度冲击、跌落、挤压、重物冲击、热滥用、燃烧喷射);
2、电池组型式试验项目:安全试验(过压充电、过流充电、欠压充电、过载、短路、反向充电、静态放电)、环境试验(低气压、温度循环、振动、加速度冲击、跌落、应力消除、高温、洗涤、阻燃要求);
3、保护电路型式试验项目:若自身带保护电路的电池组,可能还需要进行电池组保护电路安全试验(过压充电保护、过流充电保护、欠压放电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耐高压);于自身不带保护电路但在其充电器或其供电的电子产品中带有保护电路的电池租或电池,还应该满足系统保护电路安全要求(充电电压控制、充电电流控制、放电电压控制、放电电流控制、充放电温度控制)。
通篇来看,这部GB 31241-2014标准内容非常全面,标准的试验及要求在国际上也是首屈一指。该标准不仅借鉴了以上标准绝大部分试验项目(如短路,过充电,强制放电,燃烧喷射,振动,冲击等),同时也增加了很多特别的要求如洗涤、电池组及系统保护电路的安全试验。增加的这些新项目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紧密相关,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洗涤实验和系统保护电路的安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