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子政务是否还需要更多的金字工程
之后,中国以“金字”打头的电子政务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起。2002年国务院17号文件明确提出“十二金”的概念,将十二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统称为“十二金”工程。 经过12年的建设,“金字”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开发出一个庞大的市场,“金字”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直接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12年的建设来看,尽管“十二金”的起步时间不同,投资也不相同,但基本都是遵从“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协调、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等方针推进。从时间而言,“金字”工程反映了银行、保险、证券、电信、航空、旅游等服务行业对信息化的迫切需要。这些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效果也不错,直接带动了各地垂直部门的信息化,从而促进了当地的信息化水平。这也是“金字”工程不同于别的行业信息化的最显著的特色之一。 从信息化实践来看,“金字”工程以应用为主。认真分析业务流程,确定恰当明确的应用需求之后,选择项目有次序地开发建设是搞好信息化的重要前提。比如,“金审”工程的三期调研用了一年多时间;“金税”工程的三期也是由于调研,其工期一再更改。因为大家都明白,如果所用需求不明确,则会造成业务风险。幸运的是,规划一再更改,迟迟不能到位的这种现象不多,大部分“金字”工程都是有条不紊地实施。“金字”工程在实施之前,所出台的信息化条例,法规以及相应的文件也确保了“金字”工程的质量。相反,“金字”工程所遇到的瓶颈大多出现在资金投入方面,就算看起来有“钱”的部委也是如此。 12年建成了12个“金字”工程,中国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是否还需要更多的“金字”工程?从以上的总结中不难看出,“金字”工程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在12年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益,已经在行业中起到了带头作用。 那么,今后,我们还需要多少个“金字”工程?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教授侯炳辉说,今后这样的“金字”工程可有可无。他说,现在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政府机关走向了各个部委主持的信息化建设,而且全国上下重点领域、行业都在建设信息化工程,并非一定要叫做“金字”工程。侯炳辉教授举例说,目前铁路、高检、煤矿等重点行业也有信息化建设,但是都没有称作“金字”工程,这说明了并非一定要将重点行业的信息化冠以“金字”的头衔。 一位长期在IT行业的系统商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说,“金字”工程需不需要再建不是信息化的问题,而是信息化称谓的问题。有一些行业、领域,如果冠以“金”字号的工程,足以证明国家政策支持,对本行业的建设也大有益处。他举例说,“金贸”、“金卫”、“金旅”工程也是垂直部委的信息化建设,不同的只是这些“金字”称呼仅仅存在于本行业,国家并没有在正式的文件中称呼。 的确,自从“十二金”工程之后,国家部委再也没有正式批准过以“金”字命名的行业信息化。“十二金”是中国特定背景下出台的部委信息化工程,大多有“标杆”示范的作用,在12年中的确起到了带头作用。如果说12年前,中国信息化需要靠“十二金”工程拉动,那么12年后的今天,信息化的大环境已经改变很多,信息化观念已深入各个行业中心,各个重点行业也已经深深领会建设信息化,发展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这一点来说,需不需要“金字”工程来冠名已经无关重要了。
『贰』 金税三期是什么
1:金税三期是国家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之一;
2:金税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截止目前,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已经进入全面的三期推广阶段,全面覆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3:只要开具专用发票就必须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可以说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是我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发明;
4:金税三期工程属国家级信息系统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该系统融合了税收征管变革和技术创新,统一了全国国地税征管应用系统版本,搭建了统一的纳税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国税收数据大集中;
6:对于进一步规范全国税收执法、优化纳税服务、实现"降低税务机关征纳成本和执法风险,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和满意度"的"两提高、两降低"的税收征管改革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叁』 什么是国家电子政务\"十二金\"工程
国家电子政务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肆』 12项金字工程指什么
金信工程 、金桥工程、金税工程 、金智工程 、金交工程、金旅工程、金盾工程 、金卡工程 、金农工程 、金企工程 、金宏工程 。
“金关”工程 1993年提出,1996年由外经贸部负责实施对外经济贸易和相关领域进行标准规范化、网络化管理的一项国家信息化重点系统工程。
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既关系经济繁荣,也关系国家稳定的大问题,党和政府一直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在国家信息化进程中,如果忽视了农村信息化,势必加剧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因此,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同步。
(4)国家电子政务十二金是哪些扩展阅读
高素质的农业信息管理服务队伍。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3万人的培训任务。另一支是农村信息员队伍,依靠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至少15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金农工程由农业部牵头,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中农办等部门配合。一期建设从2003年开始,2005年结束,预计共需中央投资11.69亿元,地方投资9.46亿元。力争利用3年时间,实现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增强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伍』 国家提出电子政务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各指什么
“一站”是指政府门户网站;“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是面向政府办公业务建立的十二个重点信息应用系统。
『陆』 什么是中国十二金工程
金关、金税、金盾、金审、金财、金融、金卡、金保、金宏、金农、金质、金水
『柒』 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介绍
按照“十五”期间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政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我国2003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
『捌』 有谁了解“金质工程”噢什么是十二金呢
“十二金”,则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这12个重点业务系统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对加强监管、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到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第二类是增强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第三类是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
『玖』 金税三期是什么
金税三期工程就是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究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建立基于全国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网络,总局和省一级税务局集中处理信息。
覆盖所有税种、税收工作重要环节、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包括征收管理、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
(9)国家电子政务十二金是哪些扩展阅读
“金三”前世今生:
1994年,国家税务总局启动建设增值税专用发票交叉稽核系统,即金税一期。
2001年开始运作金税二期工程,从开票、认证、报税到稽核、稽查等环节进行全面监控,主要监控对象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
2013年,“金三”终于来了!经过在广东、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重庆6个省(市)级国地税局试点后,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初步推广。
如果说“金税二期”是发票管税的话,那么“金税三期”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管税、信息管税,具有中国税收征管水平里程碑意义。
2018年5月1日,金税三期系统再次升级,并整合了以下信息:营改增 国地税收数据整合、五证合一,标准化外部数据接口、银行账户分类及支付结算管理、个人财产数据整合、境外收入情报交换等。
2018年8月,经升级的金税三期系统已升级为“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功能更加强大,不处理好,一旦被查,处罚力度和补缴力度会特别大,违法失信分子将纳入全国信用平台,到时真的会寸步难行的。
『拾』 十二金工程的介绍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展开。“十二金”是面向政府办公业务建立的十二个重点信息应用系统,按“2523”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2”指提供宏观决策支持的金宏工程、金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