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供电局对无功超前但功率因数在0.9以上的企业罚款吗
嘿嘿
在我们公司从事无功补偿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30年里,常常有新手向我们提类似的问题。这样:
首先你放心,你不会被罚款!下面说说供电公司的具体操作方法:
1、供电公司是依照:原水利电力部、国家物价局文件(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 1983年12月2日颁布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这个文件来来考核用户的功率因数。只要你的功率因数高于0.90 ,就不会被罚款。供电公司是用一个月的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来计算你的功率因数,这是一个绝对值,与超前或滞后没有关系。
2、供电公司依据电表数据计算出你的月度平均功率因数,查上述文件的数据,就得出一个“功率因数调节系数”。附图是文件的附表之一,总共有三个表。
3、以用户的有功用电量为基数,乘上述系数,就得出“功率因数调节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功罚款。你可以上网找到这个文件全文。上面有详细的解释。
4、几十年前,因电网容量小,担心过补偿(就是功率因数超前)会引起电网谐振,引发电网故障。现在电网容量超大,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担心。所以不管超前还是滞后,只要功率因数绝对值大于0.90 ,都可以正常用电而不用担心被罚款。
多说几句:
因为常规补偿柜的技术很成熟,柜子用的元件也很成熟,所以大量的小厂甚至路边小电器店也敢做补偿柜,这个是很要命的事情,因为行业的技术成熟,不代表生产者的工艺和技术成熟,不代表生产者不用伪劣元件和材料,特别是大量低价山寨的补偿控制器充斥市场,价格看上去很诱人,但是一次罚款就够你受的了。何况,现在电网中的谐波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已经变得复杂了。
提高功率因数,做无功补偿,是国家提倡的节能技术,但是专业性较强,需要专业人员来做。更多关于无功补偿、功率因数等等问题和资料,可以四芯,也可到这里来查找和讨论,这里有一帮读过大学的快退休的电工老头,干不了多少事情了,但是都以帮助年轻人为乐:..com/uteam/view?teamId=36954
⑵ 什么叫无功补偿,电力局为什么要罚款3万多元。
无功功率补偿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简称无功补偿,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能够作功的必备条件,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
无功补偿的具体实现方式: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补偿。无功补偿的意义:
⑴ 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
⑵ 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
⑶ 降低线损,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θ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
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
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
① 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
② 分组补偿: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
③ 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
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
② 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
无功就地补偿容量可以根据以下经验公式确定:Q≤UΙ0式中:Q---无功补偿容量(kvar);U---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Ι0---电动机空载电流(A);但是无功就地补偿也有其缺点:⑴不能全面取代高压集中补偿和低压分组补偿;众所周之,无功补偿按其安装位置和接线方法可分为:高压集中补偿、低压分组补偿和低压就地补偿。其中就地补偿区域最大,效果也好。但它总的电容器安装容量比其它两种方式要大,电容器利用率也低。高压集中补偿和低压分组补偿的电容器容量相对较小,利用率也高,且能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损耗。为此,这三种补偿方式各有应用范围,应结合实际确定使用场合,各司其职分类。
供电局之所以罚款,是因为工厂的无功补偿存在问题,导致电力系统损耗过大。
⑶ 什么叫无功补偿,电力局为什么要罚款3万多元
无功功率补偿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简称无功补偿,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能够作功的必备条件,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
无功补偿的具体实现方式: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补偿。无功补偿的意义:
⑴
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
⑵
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
⑶
降低线损,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θ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
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
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
①
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
②
分组补偿: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
③
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
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
②
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
无功就地补偿容量可以根据以下经验公式确定:q≤uι0式中:q---无功补偿容量(kvar);u---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ι0---电动机空载电流(a);但是无功就地补偿也有其缺点:⑴不能全面取代高压集中补偿和低压分组补偿;众所周之,无功补偿按其安装位置和接线方法可分为:高压集中补偿、低压分组补偿和低压就地补偿。其中就地补偿区域最大,效果也好。但它总的电容器安装容量比其它两种方式要大,电容器利用率也低。高压集中补偿和低压分组补偿的电容器容量相对较小,利用率也高,且能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损耗。为此,这三种补偿方式各有应用范围,应结合实际确定使用场合,各司其职分类。
供电局之所以罚款,是因为工厂的无功补偿存在问题,导致电力系统损耗过大。
⑷ 电力有功电表和无功电表的数字比例多少才能不被罚款谢谢!
无功除以有功等于得数再去查表得到数据在0.90以上[详解上海南智创电力]肯定就不会被罚了
⑸ 无功补偿坏的罚款标准
呵呵
在我们搞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的25年间,经常见到用户提出这样的问题。
目前国家处罚无功补偿不达标的依据,是原国家【水利电力部、国家物价局的文件,《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 ,发文时间是: 1983年12月2日,简称215文件。你可以在网上找到全文。建议你找来看看。
主要数据摘要如下: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
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功率因数的计算
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电费的调整
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⑹ 单位无功高为什么要被供电局每月罚款
无功功率复一般来说是提供电动制机、变压器建立磁场所需的能量。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发出有功和无功,有功供大于求,会导致系统频率升高,反之频率降低;无功供大于求,会导致系统电压升高,反之电压降低。频率和电压变化范围超过一定值,严重情况会造成电力网失稳。供电局对贵单位的无功高进行罚款,一方面是出于供电稳定性的考虑,另一方面,发电厂每周期发出的电量,除有功功率按上网电价卖给电网公司外,电网公司还要按一定价格购买发电厂发出的无功功率,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收电费一般都指有功电费,一定范围内的无功是免费使用的,超过规定的范围就要交钱了。 另,无功也是有电流流过线路等供电设备的,过量的无功会对送电设备造成危害。
⑺ 功率因素超前被电力局罚款吗
国家规定功率因数低于0.9罚款,高于0.9 适当奖励。
功率因数就是:有功功率/视在功率
cosφ=p/s
功率因数低主要是电网中存在感性负载,电网中的能量一部分做了有用的功,另一部分消耗在电感中,大概情况是这样。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方法很多,设计规范、设计手册中都有:
1、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尽量避免轻载、空载运行;
2、减少非线性元件设备;
3、加入无功补偿装置,如电容器(通常影响功率因数的原因都是感性负荷),可以有就地补偿、分散补偿、集中补偿。
4、工业上也有应用同步电动机工作在功率因数超前(呈容性负载)状态,也具有补偿作用。
另外加装无功补偿还是有必要的;
功率因数提高可以减小变压器,导线和其它电气设备的容量,控制设备,电气仪表的规格也可以相应减小。
可以减少线路的损耗及压降。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减少罚款。
确定容量的简单方法,就是知道你现在所用电机的功率因数cosΦ1,再知道你的功率因数想提高到多少cosΦ2,然后用这个公式:
Q=P*[tg(arcosΦ1)-tg(arcosΦ2)]
比如你现在的功率因数是0.8,要提高到0.95
那么Q=210*(0.75-0.32868)=88kVar
但是由于很多补偿串联电抗器,再加上谐波的干扰,电容器的额定电压要选得高一些,容量就要选得稍大一点儿。
⑻ 为什么用电时功率因数低电业局要罚款
工业用户,功率因数不能低于0.9(低了罚电费数,低的越多,罚的比率越高,高了可以减免一些,高的越多减免越多,当然减免的比率远远小于罚款的比率,这个也有现成的表可以查询)商业用户如酒店不能低于0.85。
⑼ 无功功率因数达不到国家标准导致的罚款叫什么名字
功率因数又称力率,应该是行业标准(我个人认为),提高功率因数是回供用电双方共赢举答措!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规定,供电部门的要求;100kvA及以上的专用变压器用户应实行功率因数考核,每月(期)随电费结算增或减称为“力率调整电费”。
⑽ 无功电量高出有功电量十倍大概罚多少
呵呵
在我们来公司从事自27年里,常常有客户提这样的问题。正确答复是:供电公司要求用户用电时,整个用户的功率因数要超过0.9,如果低于0.9,就要罚款。
罚款,是依据《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原国家水利电力部、国家物价局,联合发文(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 1983年12月2日颁布。
罚款金额的具体计算方法为:
1、依据月度的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出月度平均功率因数。比如你的,无功大于有功10倍,功率因数为:0.1
2、查上述文件的表格,知道月电费增加系数是:105%
3、查当月有功电量的电费,假设是X
4、需要交纳【无功调节费】(就是罚款)=105%*X,总电费=(1+105%)*X
其实,实际中还有其他损耗费用需要加到总电费中,这里只是为了说明问题而省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