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红木包括哪些,种植容易吗
红木是精贵树种的一大科种:
一、名称很多,十分混乱
对明清古典家具用材,1962年有人说是指紫檀、黄花梨、新花梨、鸡翅木、铁力木、乌木和红木;也有人说是指紫檀、花梨、红木、杞梓木和铁力木等。1984年有人说主要是指紫檀、印度紫檀、囊状紫檀、缅甸紫檀和非洲紫檀、安哥拉紫檀、越南紫檀;黄檀属有苏木;红豆树属有小叶红豆、红豆树、木荚红豆、荔枝叶红豆、榄绿红豆、花榈木、台湾红豆和其他红豆木等。也有很多人把紫檀属内,心材色浅的或带红色者称为花梨;心材深红或紫红色的称为紫檀或紫花梨。1986年有人说是指降香黄檀、阔叶黄檀、巴西黄檀、紫檀、缅甸紫檀、安达曼紫檀、印度紫檀、囊状紫檀和非洲紫檀。多数人用的有红木、香红木、老红木、新红木、紫檀、金星紫檀、牛毛纹紫檀、花梨、新花梨、黄花梨、紫花梨、红酸枝、黑酸枝、白酸枝、乌木、鸡翅木、铁力、铜糙、铁糙等20多个名称。
商业上一般把黄檀属(也包括紫檀属少数树种在内)树种中,心材色红、栗红或黑色的木材通称为红木,厂家一般称为红木。但对有香气者(如降香黄檀和阔叶黄檀等)则称为香红木。花梨一名来源于海南岛,当地群众习惯将降香黄檀称之为花梨或花梨母,广东等地普遍采用;某些红木被称为花梨,有的锯解时有酸味,又称酸枝。广东多称酸枝木和花梨这是历史事实,但在红木标准征求意见稿讨论会上,20余名与会者,一致认为:虽然在历史上广东很少用红木,但在红木己流传很广的情况下,红木一名还是合适的。
在商贸活动中没有统称是行不通的,在没有更合适的名称代替前,采用红木一名词是比较合适的。有些红木制品所有者和生产厂商担心紫檀、花梨、红酸枝、黑酸枝及乌木等类置于红木的统称之下可能会降低其身价,特别是紫檀木材的身价。答案是肯定的,绝不会降低紫檀等木材的身价。从表面看,紫檀木等虽然是在红木的用料时,不叫红木,仍称紫檀。关于这一点,《红木》标准中第七条己明确规定:“在商贸活动中必须标明该木材隶属的类别、树种拉丁名、通用商品名及产地。”
二、存在同种异名或异名同种现象
过去流传的中名都是单凭经验去识别木材。虽然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对木材的认识还不够,产生同种异名或异名同种的现象也是必然的。
早在1942年G. Ecke 在《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的细木工家具的木料一节中说:“在同一商业名称之下似乎再一次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木材。”又说:“被 H. Hallori 博士鉴定为铁力木(C sia siamea Lam)”;(作者按:铁力木的拉丁名是Mesua ferrea L.,而铁刀木名应为C sia siamea Lam ) “但用于较晚期形式的,目前市场上仍有供应的那种稍有不同的木料却被中国专家鉴定为中国中部和西部的红豆树(Ormosia hosiei)。”同时,他认为“杞梓木就是鸡翅木”。也有人把檀香紫檀中纹理局训卷曲者称为牛毛纹紫檀,并把心材中充有树胶者称为金星紫檀,其实,它们都是同一种木材。
三、无正确的拉丁名
无论什么树种的木材名称都必须有正确的拉丁名(或称科学名、学名),并以木材解剖构造为前提。动植物的拉丁名为国际命名法所限定。拉丁名用的是不变的拉丁文文字,所以通行全世界,是世人公认的科学名称;而木材构造特征的描述和记载是识别这一树种木材惟一的依据。反之,凡是没有拉丁名和木材构造特征为依据的木材名称都是无源之水或空中楼阁。
限于植物分类学,特别是木材解剖学的发展水平,过去缺少树木的拉丁名是可以理解的。据田家青说:外国学者也曾打算做这项研究工作,最后因从明清古典家具上取材因难、费用开支过大、特别是工作量巨大,最后以失败告终。
四、与古典家具学者和专家沟通
研究古典家具有学者和专家,虽然对家具的造型工艺研究很深、造诣很高,但对家具用材名称 还是延用过去的文字记载。它与《红木》国家标准中的名称虽然所指的是同一树材,但却有点格格不入。
红木文化不仅包括红木家具、摆件、香几等,还涉及木雕文物,如庭园、寺院的廊刻匾对和神堂佛像、壁挂、箱柜桌椅等。
为了更好的弘扬红木文化艺术,作者建议,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分古典家具和木材专家两个专业小组。一方面搜集如龙顺成中式家具厂(保存有“四清”运动中收购的许多古典家具残片)、北京市文物局和各地博物馆所有的古典家具残片;另一方面集中3-5位古典文物专家共同鉴定,取得共识的中名木材与作者等从事木材解剖学的专家合作,来鉴定其拉丁名称,并把历代传下的中名和现代科学的拉丁名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中名古典家具用材的名称和识别问题,也一并解决了铁力木和格木是否属于红木范畴。
至于古典家具被不法之徒走私到国外,己是屡见不鲜的事,有关部门为阻止走私出口文物,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国家文物局出版的《新中国文物法规选编》一书中,转载了1960后7月12日文化部、对外贸易部送发“关于文物出口鉴定标准的几点意见”,其中关于禁止家具出口的规定是:一切黄花梨、紫檀、乌木、老鸡翅木所制成的家具,包括屏风、插屏、挂屏、匾对、座灯、挂灯、壁灯等(1975年以前的一律不出口)。有关木雕出口规定为:包括髹漆、金木及各种木雕的大小物口(1795年以前的一律不出口)。这一规定所涉及的树种太少,也无拉丁学名,显然不够科学。
② 红木中最差的材质是什么木
1、黄花梨:纹理清晰有香味,黄花梨又称“降香黄檀”,在传统的观念中特指海南黄花梨,其学名为“海南降香黄檀”。颜色由浅黄到紫赤,色彩鲜美,纹理清晰,木质坚硬且有香味,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但黄花梨极难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长期,因而十分珍贵。
提醒:就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所谓的“黄花梨”,绝大多数为越南黄花梨、缅甸黄花梨甚至广西黄花梨等,虽然其色彩纹理与古家具中的海南黄花梨稍有接近,但纹理与色彩都不如海南黄花梨。而在广西市场上,也鲜有用非洲黄花梨冒充越南黄花梨的欺诈行为,但两者还是存在区别:
(1)越南黄花梨的重量大于非洲黄花梨且纹路较深,越南黄花梨的表面细腻光滑、颜色深黄,而非洲黄花梨相对粗糙颜色泛红
(2)越南黄花梨质地坚硬,稳定性好,不变形。非洲黄花梨木质很轻,放在水中就会漂浮起来。三是气味上,越南黄花梨闻上去有一种清香,非洲黄花梨则有一种酸臭味。
2、紫檀:年轮多有纤细纹理,紫檀属小乔科,落叶乔木,树皮灰绿色,树干多弯曲,取材很小,极难得到大直径的长树,边材狭窄,材质致密坚硬,入水即沉,心材鲜红或橘红色,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条纹,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有芳香,同时也是名贵的药材。
提醒:紫檀木色彩呈现犀牛角色,暴露在空气中久则变成紫黑色。紫檀木的年轮纹大多为绞丝状的,有人借此称为蟹爪纹或牛毛纹,尽管也有直丝的地方,但细看总有绞丝纹。紫檀木鬃眼细密,木质坚重,制作紫檀家具时多利用其自然特点,采用光素手法,不加雕饰。
而老紫檀则颜色接近黑色,毛孔粗大,有明显毛状纹,其木纹走向多呈山纹状,条纹状少见,木纹颜色为黑黄交替。木质硬而脆,含油性低,在气候干燥的地方极易开裂,如果消费者看到商家卖的黑檀家具表面上漆,同时颜色纯黑,不带条纹,就有可能是黑紫檀冒充的。
3、花梨木:新老花梨价格相差大,花梨木又名“花狸”,有新老之分。老花梨称为黄花梨木,纹拳曲,颜色由浅黄到紫赤,纹理清晰美砚,有香味。而新花梨纹直,木色显赤黄,纹理、色彩较老花梨稍差。因此新老花梨的价格比较大。
提醒:有巴西花梨之称的古夷苏木常被消费者误会为花梨木,由于纹路和花梨木有些相似而被扣以花梨的称谓。另外,主产于东南亚和广东、广西一带的各种草花梨尽归紫檀属树种,主产于我国南方各地的花榈木则归于红豆属,红豆属已不在“五属”之列,选购花梨木需在明示卡上找到紫檀属。
4、酸枝木:闻起来气味酸,酸枝木为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地区是主产地。酸枝木的心材呈橙色、红、紫、黑褐色;边材黄白色至黄褐色。其木材结构细密,手感光滑,在光照下有光泽,且在剖开后具酸味或酸香味,也有少数为蔷薇香气。
提醒:如何鉴别酸枝木,方法有三:
(1)看其生长轮是否明显;正宗的红酸枝心材呈橘红褐色、紫红褐色、深紫色,木质坚硬沉重通常沉于水,有紫黑色条纹和山水纹以及有油脂者为上乘,是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上佳材料。
(2)看颜色。黑酸枝木心材为紫黑、深紫和红褐色,带黑色条纹,以其物稀而价高,一经打磨平整润滑给人一种醇厚含蓄之美。
(3)还有一种白酸枝与其它两种酸枝木的共同特性是在加工过程中也会发出一股食用醋的味道,但它没有红酸枝红,油性没红酸枝大,其加工之后和草花梨有些相似,但比草花梨的价格贵得多。
5、鸡翅木:纹路似鸡翅,鸡翅木分布于全球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和南美,因为有类似“鸡翅”的纹理而得名。纹理交错、清晰,颜色突兀,在红木中属于比较漂亮的木材,有微香气,但生长年轮不明显。
提醒: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是非洲鸡翅木冒充缅甸鸡翅木的情况。要区别两者方法也有三:
(1)光洁度,缅甸鸡翅木光滑细腻,而非洲鸡翅木,那些很细致的花纹用它是雕不出来的。
(2)比重量,缅甸鸡翅木给人的感觉是特别重;三是区别产品种类,由于缅甸鸡翅木大材少,制作加工难度大,所以多用于制作沙发、明式家具等,非洲鸡翅木原材本身较大,就什么都可以做了。
(2)红木家具取材为什么难扩展阅读:
必备条件:红木是当前国内家具用材约定成俗的名称,GB/T18107-2000《红木》国家标准给出了红木的定义,并规定了5属8类红木必备的条件。
红木定义: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树种的心材,其密度、结构和材色(以在大气中变深的材色进行红木分类)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必备条件的木材。此外,上述5属中本标准未列入的其他树种的心材,其密度、结构和材色符合本标准的也可称为红木。
③ 那些名贵的家具到底贵在哪里
第一点,成本高。
谈起进口家具就免不得要谈起意大利,意大利虽然在欧洲不算经济发达前列的,但在世界排名来看,确实发达国家无疑。
从人工成本上跟中国对比,意大利的人均年收入在2.9万欧,也就是22万多人民币,中国按照月薪7000,一年才8.4万。(数据仅供参考)将近三倍的工资差距也意味着人工成本接近三倍价差。
从材料成本上讲,在国内能看到的意大利家具,在材料使用上,名贵,稀缺性和处理均强于国内,当然材料的价格也比国内家具要高得多。
运输成本上,你订货要等半年的,在海上的用货轮运过来的,你要着急也可以空运的,运输成本上要比国内汽车货运物流要高很多。
经营成本高,你店面是不是选一个豪华商圈,你不是要装修的更好一些,你为了品牌形象在团队打造上是不是要花更多钱,销量没可能象国产品牌那样,是不是单价要高一些,摆场坪效比更国内品牌根本比不了,同样面积之下,摆放家具要少1/4。
还有,你是不是要给国家交关税的。
第二点,美观性。
提起意大利,你脑海里会有什么印象,但丁、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当然还有嘴甜和不靠谱。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以文化和艺术闻名的国家。提到它的家具领域,多数的品牌是在二战之后建立的,少则50/60年的历史,多则70/80年,甚至于上百年历史,放眼世界,意大利家具设计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创造性领跑其他国家,而使其品牌有很高的溢价性。意大利的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也都是在世界前列。可以说,意大利家具设计在美学的角度是高于国内的。
第三点,稀缺性。
意大利的家具企业,90%是家族企业,推崇手工,强调逼格,工价高,所以工业化并不是很严重,所以导致规产能有限,多数走的大都是精品路线。
第四点,资本的天然获利属性
漫长周期,高素质团队,超大店面,豪华装修,坪效低,费用高,资金大,为的是什么? 盈利呀,不卖贵点怎么行?
④ 同样是红木家具,为什么价格差这么多
红木家具的拼板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在同样材质、相似器形、相近年代,而且品相都比较完好,但一个面板是一木对开的独板,而另一个是两拼板,价格相差3倍。
1.红木材料日益稀缺,大板材也在逐渐减少。一木连做的家具毕竟也在少数,而且大尺寸的家具也存在着市场需求。因此,用两块以上的面板拼接实现板材的加宽或加厚,成为家具制作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2.拼板工艺,之所以在红木家具中如此普遍而重要,即使是有着“不惜用料”的明清家具,也都不完全是“独板”,拼板仍占很大比重。其原因就是,红木取材不易,大料难得。
3.真正的好的红木家具,会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很考究,哪怕是消费者根本不会注意的细节——拼板。拼板的好与坏,不仅影响家具纹理、色泽及整体视觉的美观,也是保证家具质量与稳定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