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帝王木的简介
红木大家都知道是酸枝、花梨、紫檀。但帝王木金丝楠是不是红木,我想很多人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了。为什么是金丝楠称之为帝王木,而不是红木? 因为宫廷的很多家具都首选金丝楠,所以也叫帝王木。
帝王木金丝楠家具颜色黄中带绿,聚光灯才金丝闪耀,辉煌绚烂。金丝楠属软木,当你触摸它会感觉如婴儿肌肤,温润细腻,光洁如玉,而有一缕清幽的楠香,令人心旷神怡。
『贰』 小叶紫檀是红木吗
是红木。红木树种中,紫檀为红木之首。
紫檀坚实厚重,木质细腻,密度较大内,棕眼较小,稳定性优容,纹理漂亮,韧性好,耐雕琢,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小叶紫檀为最优,其余各类檀木则被归纳在草花梨木类中。紫檀木色呈深紫,历来为皇室贵族家具专用木材,价格昂贵,居各木之首,被称为“帝王之木”。
(2)皇帝用的红木家具叫什么扩展阅读
小叶紫檀与一般的紫檀木并不相同,作为紫檀中的精品,他的密度更大,棕眼更小。新的时候颜色为红色,戴上后颜色逐渐加深,紫中带有花纹,油润不干燥,非常具有艺术价值。
小叶紫檀拥有调节气血、消炎止痛、舒筋活血、安神、镇心的功效,被更多的人用于配戴,小叶紫檀手串可以说是当下人们选择的第一标准。长期的佩戴过程中,小叶紫檀刻散发出木氧的物质,长期作用下可起到细胞再生、安神醒脑的功效。
『叁』 老红木家具收藏 有哪些类型
谈到家,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温馨舒适,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家里变得温馨舒适起来呢,家具的选择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在搬新家的时候,都会想让自己的家更焕然一新,这时候很多爱好复古的人就会选择红木家具,事实上,这样的红木家具很多已经经历过时间的积累,成为老红木家具,已经被很多古董爱好者收藏起来,今天就跟着小编来鉴赏一下老红木家具收藏吧。
什么是红木家具
先让小编来为你们普及一下什么是红木家具,或者是红木家具有哪几种。一般来说,我们都会用红木家具这个词来统称所滑拍有这种类型的家具,事实上,虽然都是红木,但是实际上也有分很多种不同的木的。而这样的木也并不是普通的木,而是明清以来的一种稀有的珍贵硬木。
红木家具的价值
在古代,这样的红木家具基本是只有大官人才会使用,并且做工是相当精致的。其中在老红木家具中,紫檀木家具是最珍贵的,常被人成为老红木中的极品。在明清时代也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到。而紫檀木家具在近十年来都有被拍卖,成交价由3.3万到1000万不等。
老红木家具的种类
黄花梨木家具也是一种受到很多收藏家喜爱的老红木家具之一,黄花梨木来自于降香黄檀,这种树是一般海南才会有,因为它的木头颜色亮,纹理特别而有名。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被用来制作古典家具。使用黄花梨木制作出来的家具,自然有一种高雅的中国风味道。在1992年到2005年的牛市里,黄花梨木家具的价格是翻了几十倍价格,相信未来还会有上升的趋势。
而老红木中最有代表的就是酸枝木了,目前为止,酸枝木家具的拍卖价还是很高的,可以说比前面两种提到的都要高。酸枝木又分成黑酸枝、红酸枝、白酸枝,为什么这三种木会那么有名,主要是因为使用酸枝木制造的家具,即使经过很几百年,只需要稍加补漆,就能恢复到最原始的光泽。现在酸枝木家具中的最优品已经被拍到了21700万的价格,是相当地震惊人的。
老红木家具有哪几种收藏价值
一、文物价值:老红木是明、清代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存,代表明、清代家具材质工艺制作水平,像瓷器、玉器等收藏品一样,是清代的历史文物,是其它收藏品所不能替代的,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二、材质价值:明、清代红木大多来源于东南亚的印度和泰国,俗称“印红”“泰红”。国内对硬木家具的需求扩大,东南亚的珍贵红木源源不断地运进国内。就材质讲,印度、泰国红木是最上乘的,仅次于紫檀,它是紫檀枯竭之后迅速崛起的替代材料,具有类似紫檀的优良品质。材坚而重,质细而密,防腐防蛀,不易变形。制成家具后经过摩擦氧化,平整如镜,光彩照人,抚摸之细滑清凉,色泽深老沉静,具有含蓄而隽永的高贵之美,时间越长包浆越精彩。
三、观赏价值:老红木的“瘾”是玩出来的,是衫让盯越玩越上瘾的。如果你或和的厅堂或书房里,有一件光洁的老红木条案或八仙桌,置上香炉或其它古董,厅堂或书房的效果是很出彩的。它见证着两百年前的人文历史,骨子里透出它的高贵与华美。它的主人观之舒心,赏之鉴心,抚之开心,爱之倾心。它不仅带给主人无限愉悦,还显示出拥有它主人高洁的文化品位。
四、使用价值:用传统工艺制作的老红木家具,是最能作为传世收藏品留给后代的,它不像瓷器、玉器易碎,也不像书画惧潮怕腐,用上五六代人是没有问题的。看一看自由拆装的榫卯,你就会明白,两百年过去了,岁月基本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五、投资价值:“保值”、“升值”可以说是很多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的最大原因之一。物以稀为贵,货真价实、制作精良的红木家具身价颇高,确实具备了投资品必须的稀缺性,此外,针对投资者,专家特别强调,千万要“量力而行”,把握好自己的资金预算,在预算内选购家具。另外,材料、艺术、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有一样不够完美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体价值,尤其是材料和艺术,要细细思量二者之间的均衡。
不过也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传统结晶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很多的古董无论是过去还是到现在,甚至未来都不会被人所超越。而老红木家具就更不用说了,它们本身的制造材料就是很名贵的,加上古代人民的技艺精湛,所以价值自然是非常高的。看了小编以上的老红木家具收藏介绍,不知道爱好收藏古玩的你有没有动心呢?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肆』 红木家具为何百年不衰
资源的稀缺性加之中国红木家具传承了中国的文化。保值增值、养生保健、观赏实用、艺术价值等使得红木家具不仅仅是一件家具,供你使用;也是一件艺术品,供你欣赏;更是一件藏品,具有收藏价值。
“红木家具在现在老百姓的概念中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有句老话讲‘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所以说在过去,红木家具也是个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古时候,皇帝使用的都是黄花梨和紫檀的,大臣官宦的家只能用红酸枝和紫檀木,不允许用黄花梨,因为它沾到了一个‘黄’字。这也是红木家具几百年来热度不减的理由。”颐美百馨红木家具负责人滕女士介绍,红木的成材率极低,这是红木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一棵红木需要五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成材。红木砍一棵少一棵,许多珍贵的红木如今已难觅踪迹,如我国海南的黄花梨、东南亚的紫檀木等。近年来多数东南亚国家对红木原材料实行禁止出口,也是导致红木原材料价格一路狂奔的原因。二十年来,红木家具价格翻了近万倍。近几年,国内红木家具及工艺品的价值年涨幅一般在10%左右。从2006年初开始,红木行情持续高涨,红木家具的价格平均涨幅超过200%,2006年以来,红木原材料价格以每年平均30%~40%的速度增长,其中,酸枝木的涨幅更是达到了150%~300%。点击查看原图 除了资源的稀缺,红木家具的价值或者说好处至少有四点:
一是 保值增值
两位先生在10年前都花1万元钱买了沙发,其中一位买的是红木沙发,另一位买的是真皮沙发。10年过后,真皮沙发真是有皮没毛了。主人只能把它请到垃圾堆里,而红木沙发不但越用越精,价值也从当年1万元一路翻翻,直到现在的10万元。
二是 保健养身
真正的红木家具都是天然的,裸着来裸着用,而且好红木那种淡淡的清香,让人产生安逸的心情,有助于睡眠,具有很强的养生保健作用。有医学专家经过试验得出,酸枝木散热性、透气性佳,微微散发的淡香能够提神,更重要的是它非常牢固,适合制作桌椅。酸枝木对腰椎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酸枝木和香枝木类都有一些淡淡清香,弥漫在空气中对人的身心十分有益。但是最适合做一些摆设的,还是乌木。它的除味吸味效果很好,能净化污浊的空气,对空气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也有吸附作用。喝茶的茶几、茶具,以及吃饭的饭碗,一般用鸡翅木做的比较好。鸡翅木做的茶具,在热水的刺激下,会挥发出一种很自然的香气,这种香气有提神的效果。而鸡翅木本身很柔韧,不怕水,所以是做茶具最好的材料。紫檀木被称为“木中之金”,其木屑反复揉搓之后,会散发出“木氧”,这种物质不仅能够起到安神醒脑的作用,长期接触还能够促进细胞再造,预防皱纹的出现,对皮肤特别好。海南降香黄檀俗称黄花梨,可降血压、降血脂、活血化淤、瘦身美体等多种药疗保健功能;它是做床的上好木料,由黄花梨制成的床榻和椅凳等,可以放松神经,安神助眠。
三是 观赏性强
红木家具的艺术性首先与雕刻的内容相关,人物、山水、鸟兽和其他综合类雕刻,难度和技法要求都比较高,在同类型的家具之中应该是上品。单纯从雕刻角度来说,越深、越大、越多、越精细的图案,耗费心力越大,价值自然就高。 红木家具有明、清风格之分。明式风格线条圆润,简洁大方,没有太多复杂的雕刻修饰。清代风格的则多有复杂的纹饰,牡丹、蝙蝠、山水等等这些吉祥如意的图案。可以堪称一件艺术品。
四是 实用价值高
红木不仅适合投资,实用性也非常强,购买之后并不是存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使用中慢慢升值,高端客户买紫檀、黄花梨产品是投资。而一般消费群体买红酸枝的产品也可以被看做是投资。”颐美百馨红木家具负责人阿文表示,现在的客户大多是投资和实用兼顾。浏览原版杂志
『伍』 红木家具的源头竟然是唐朝,那时的家具有何特点
学术界关于红木家具的起源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从出土文物、墓葬壁画和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最早出现红木家具的朝代是唐朝,也就是说红木家具的源头是唐朝。唐朝家具的造型特点为整个家具宽大厚重,家具的每个的桌脚比较圆润,具有博大恢宏的气势,稳定的感觉。高元珪的座椅,四脚粗大,牢牢地钉在地上,安定牢固;六尊者的禅椅,经桌,更是宽大庄重,周身雕以花饰,极为精美。另外如箱式床榻,高大的立屏,板式腿的大案等,都体现出盛唐时代那种宏伟气势。
红木家具是指用酸枝、红木等古典桃花心木制作的家具,如檀香紫檀、海南黄花梨、金丝楠木等等都属于红木的范畴,红木家具原材料非常稀有,制作工艺也十分复杂,所以在古代社会中,只有贵族皇亲贵族用的起红木家具,直到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红木家具依然价值不菲。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的螺钿双陆木棋盘桌是唐代出土的家具文物中保存较好的家具之一,当时唐朝的家具不流行漆器,所以保存下来十分困难。之所以能保存的那么好,主要是由于新疆的气候干燥,红木家具不容易被虫蚁侵蚀,也不容易被潮湿空气腐蚀。
『陆』 金丝楠木家具收藏价值高不高
近年来,为何金丝楠木的价格如此之高?很多人反映其市场热度高,价格被炒上了天。虽然金丝楠木不属于红木种类,但是作为皇室专用的木材,必定有它的道理,在历史上金丝楠木的皇室家具并不少见。所以可见金丝楠木家具的珍贵。
金丝楠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被称为“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其分类在我国约有34种,常见的树种有闽楠、白楠、紫楠、桢楠、利川楠等。金丝楠和普通楠木相比,其木材的表面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有金丝浮现。是一种具有高贵气质的木材。其主要产地在云、贵、川等地,其中以四川小叶桢楠为最佳,古代皇帝所用的金丝楠木主要来自四川,其次是贵州,而桢楠则是金丝楠木中的极品木材。其生长环境也极为苛刻。生活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个气候,一般是在1000米左右的山地,排水良好,土壤偏酸性,生长缓慢,在这种苛刻的条件下,能生存下来的桢楠可以说是珍贵至极了。
『柒』 一种古代家具 形状就象靠背椅的上半部 就是靠背那部分 席地而坐时倚靠用的 是什么东东
椅凳类
明清时期的椅凳形式很多,名称也很多,椅类有宝椅、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等;凳类则有大方凳、小方凳、长条凳、长方凳、圆凳以及五方、六方、梅花、海棠等式凳,还有各种形式的绣墩。
宝椅
宝椅是一种体形较大的椅子。宫廷中称之为“宝座”。多陈设在各宫殿的正殿明间,为皇帝和后妃们所专用。有时也放在配殿或客厅陈设,一般仍放在室内中心或显著位置。这类大椅很少成对,都是单独陈设。宝椅的造型、结构和罗汉床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体较罗汉床小些。有人说它是由床演变而来的,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宝座大多以紫檀制作,取材厚重,造型庄重,雕饰精巧,为使用者增添威严之感。清式宝座的特点是尺寸大,结构复杂,用料规范,做工精细,装饰瑰丽。宝座上下内外,或浮雕,或透雕各种吉祥纹饰,显现出皇家的尊贵和豪华气派。
红木嵌瘿木席面宝座
民国
高110厘米
估价:RMB 30000
这件宝座通身线条流畅,背板及扶手采用屏风式,中间做成圆形,镶嵌瘿木心,束腰以下花板中间下凹,浮雕夔纹,底枨四面平齐,四足外翻夔纹马蹄,二节腿的做法显得更加沉实稳重。席面的运用更是增添了几分清闲悠雅之气。
玫瑰椅
玫瑰椅在宋代名画中曾有所见,明代更为常见,是一种造型别致的椅子。它的椅背通常低于其他各式椅子,和扶手的高度相差无几。背靠窗台平设数椅,不致高出窗台;配合桌案陈设时,不高出桌沿,正是由于这种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并不十分实用的玫瑰椅颇为流行。玫瑰椅多用花梨木或鸡翅木制作,一般不用紫檀木。利用花梨木独具的色彩、纹理和椅子本身别致的造型巧妙结合,更令人赏心悦目。“玫瑰”二字,一般指很美的玉石。单就“瑰”字讲,一曰“美石”,另一曰“奇伟”,即珍贵的意思,《后汉书·班固传·西都赋》载:“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以“瑰”谓奇异之物。从风格、特点和造型来看,玫瑰椅的确独具匠心。这种椅子的四腿及靠背扶手全部采用圆形直材,确实较其他椅式新颖、别致,达到了珍奇、美丽的效果。用“玫瑰”二字称呼椅子,当是对这种家具的高度赞美。
黄花梨透雕靠背玫瑰椅
清
100.7×60.3×45.9厘米
估价:RMB 248100~413500
成交价:RMB296480
此玫瑰椅造型独特,样式新颖别致,雕刻精湛。
交椅和圈椅
交椅,亦称胡床,原为中国古代马上民族的用具,通常被认为是从席地而坐向椅坐的转变。交椅的结构是前后两腿交叉,交结点做轴,上横梁穿绳代座,可以折合,上面安一栲栳圈儿。椅圈一般由三至五节榫接而成,下由八根木棒交结而成,交结关节处,多以金属件固定。整个造型,从侧面看似多个三角形组成,线条纤巧活泼,但不失其稳重。因其两腿交叉的特点,遂称交椅。明清两代通常把带靠背椅圈的称交椅,不带椅圈的称“交杌”,也称“马扎儿”。交椅可以折叠,携带和存放十分方便,它们不仅在室内使用,外出时还可携带。宋、元、明乃至清代,皇室贵族或官绅大户外出巡游、狩猎,都带着这种椅子,以便于主人可随时随地坐下来休息,这也是交椅同时又被称为“行椅”和“猎椅”的由来。
圈椅是由交椅发展而来的。交椅的椅圈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就坐时,肘部、臂膀一并得到支撑,很舒适,颇受人们喜爱。后来逐渐发展为专门在室内使用的圈椅。它和交椅所不同的是不用交叉腿,而采用四足,以木板作面,和平常椅子的底盘无大区别。只是椅面以上部分还保留着交椅的形态。这种椅子大多成对陈设,单独摆放的不多。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圆材较为协调。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但都很浅。背板都做成“S”形曲线,是根据人体脊椎骨的曲线制成的,为明式家具科学性的一个典型例证。
明代中后期,有的椅圈在尽头扶手处的云头外透雕一组花纹,既美化了家具,又起到格外加固的作用。明代人们对这种椅式极为推崇,因此当时多把它称为“太师椅”。更有一种圈椅的靠背板高出椅圈,并稍向后卷,可以搭脑。也有的圈椅椅圈从背板向两侧延伸通过边柱后,但不延伸下来。这样就成了没有扶手的半圈椅了,这种椅子造型奇特,可谓新鲜别致。
清 黄花梨镶铜交椅
106.6×73.7×62厘米
估价:RMB 1600000~2000000
成交价:RMB2053440
交椅是帝王贵族们的用具,是身份的象征,所以我国也有“第一把交椅”的说法,暗指某人是最为重要的角色。此交椅仅以几根必要的线形构成,并无一多余部件,造型简练;黄花梨木质地,上包镶铜片,新颖别致;扶手出头与脚踏角卷花纹的雕饰、靠背板的镶边装饰和透雕图案的运用,则为造型粗犷豪爽的交椅平添几许风情。
黄花梨圈椅(一对)
明
60×47×99厘米
估价:RMB 100000~120000
圈椅是明式家具典型的式样,椅圈自搭脑处顺延而下成扶手,背板呈“S”形,饰以小浮雕,椅面之下设壶门券口,底枨采用“步步高”枨法,这些都是典型的明式特征,是实用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官帽椅和靠背椅
官帽椅分为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南官帽椅从造型上看,不如四出头式大方,但南官帽椅在装饰手法上比较容易发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装饰椅背及扶手;用材可方可圆,可曲可直。它的特点是在椅背立柱和搭脑相接处做出软圆角,由立柱作榫头,横梁作榫窝,横梁压在立柱上。“S”形椅背多采用边框镶板做法,中分数格,或镂雕一透孔如意云头,或浮雕一组简单图案,美观而大方。通常成堂或成对陈设使用,很少单支。
四出头式官帽椅,即椅背搭脑和扶手的前拐角处不是做成软圆角,而是搭脑和扶手的横梁通过立柱后,又微向后方和两侧弯曲,形成一条自然而流畅的曲线。尽头磨成圆头,给人以柔润、圆滑的感觉。这种四出头式椅,大多用黄花梨木制成。背板多为“S”形,且多用一块整板制成。朴素大方的造型和清晰美丽的纹理色彩,形成俊逸高洁的风格和特点。明清两代均有官帽椅,但制作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搭脑、靠背及扶手的区别。清代官帽椅的搭脑多用罗锅枨形或花形,靠背、扶手大多有花饰,与明代简洁朴素的风格截然不同。
靠背椅的造型特点是有靠背无扶手,并且靠背搭脑不出头。靠背有不同形式,也有称其为“一统碑式”椅子的。这种椅子体形较官帽椅略小,椅背上横梁两头与官帽椅的形式相似。也分两种形式:一种做成软圆角;一种是横梁长出两柱,又微向上翘,犹如挑灯的灯竿,因而又有“灯挂椅”之称。在用材和装饰上,硬木、杂木、彩漆描金、填漆描金、各色素漆和攒竹等做法皆有之,特点是轻巧灵活、使用方便。
屏背椅
其靠背犹如一座座屏,故名。靠背上往往镶嵌大理石,或镂空雕成瓶、叶、碗等图案,再嵌以瓷片,颇具特色,为清式家具中特有品种。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
明
60×45.5×117厘米
估价:RMB 70000~80000
四出头官帽椅在明式家具中较为常见,背板在制成曲线的同时采用攒框镶板的做法,边上设雕花牙子,下设光脚,与整体的简洁通透协调一致。底部前枨加宽形成脚踏,给人以自然舒适的感觉。
红木高靠背椅(四件)
民国
52×43×105厘米
估价:RMB 50000~70000
这组类似“一统碑式”的靠背椅,雕刻精细,背板玲珑清秀,束腰下的花板雕刻更为细致,椅腿制成舒展的三弯腿,足部狮爪,应是清式风格受西方风格影响的作品。此为其中两件。
杌凳
杌凳是不带靠背的坐具。仅就杌凳而言,大体可分为方、圆两种形式,而以方凳种类最多。在各种形式的凳子中,又分为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类。有束腰的都用方料,一般不用圆料;无束腰的则方料、圆料都有。有束腰的可以做出曲腿,如鼓腿膨牙、三弯腿等;而无束腰的都用直腿。有束腰的足端都做出内翻或外翻马蹄,而无束腰的腿足不论是方还是圆,足端都不做任何装饰。
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色硬木者,有木框漆心的,还有藤心、席心、大理石心等,用材和制作都很讲究。凳子又有长方式和长条式的。长方式常见,多以一板为面,四腿侧脚明显,俗称四劈八叉,只供一人使用。亦有板面较长,可坐二至三人的,则称“长条凳”或“板凳”;长条凳还有“春凳”,形如炕几,可容二人并坐,因坐面较宽,不坐时也可用以放器物。
明清时期的圆凳,又称为圆杌,三足、四足、五足、六足均有。做法与方凳相同,直腿、曲腿都有。明代圆凳一般束腰,凳面为圆形、梅花形或海棠形,下带圆环形托泥,托泥下有四足,也有六足、八足,使其更坚实牢固。做工细致,形制优美。清代时无束腰的都采用腿的顶端作榫,直接承托坐面的做法;有束腰则主要靠牙板和束腰承托坐面。它和方凳还有一点不同,方凳都用四足,而圆凳不受角的限制,最少可用三足,多者可用六足。
早期的凳
“凳”字,最早并不是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坐具凳子,而是专指蹬具。把无靠背坐具称为凳子,是后来的事了。《释名·释床帐》说:“榻凳施于大床之前,小榻之上,所以蹬床也。”显然是一种上床的用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脚踏。脚踏,也称脚凳。关于脚凳,明代史书有很多记载。《鲁班经》一书中就介绍有各种脚凳。尤其《长物志》与《遵生八笺》二书中还介绍一种奇特的脚凳,与养生、健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当时备受推崇的健身家具。《长物志》说:“脚凳,以木制滚凳,长二尺,阔六寸,高如常式,中分一档,内口空,中车圆木二根,两头留轴转动,以脚踹轴,滚动往来。盖涌泉穴精气所生,以运动为妙。竹踏凳方面大者,亦可用。”
古代家具价值确定
清代前期制作的家具,与明代家具在造型风格、结构、做工及用材等各方面相当一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国内的一些家具研究权威,把明代与清代前期制作的家具统称为“明式家具”,在价值的确定上,两者基本上被一视同仁。清代前期的家具之所以可以与明代家具相媲美,主要是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也说明了古代家具的历史并不是鉴定其价值的惟一标准。家具造型艺术的优劣,是决定家具价值的重要因素。王世襄先生对家具的造型艺术标准做了高度概括,从而把对家具造型的形容规范化、具体化,使得相互间的联系一目了然。他提出的家具十六品是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缛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八病是繁琐、赘复、臃肿、滞郁,纤巧,悖谬、失位,俚俗。制作工艺的水平是衡量古代家具价值的又一把尺子,主要可从结构的合理性、榫卯的精密程度、雕刻的功夫等方面去考察。古代家具的入眼处,往往是引人注目的雕刻部分。雕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具价值的高低。古代家具上的雕刻,一般分为透雕、平面实雕和立体雕3种。雕工的优劣,首先看形态是否逼真,立体感是否强烈,层次是否分明;再看雕孔是否光滑,有无锉痕,根脚是否干净,底子是否平整。总的来说,在评价家具的雕饰时,除考虑工艺的难易和操作的精确度外,关键是要看整体是否具有动人的质感和传神的韵味。
黄花梨方凳(一对)
明
64×64×55厘米
估价:RMB 500000~700000
此对方凳采用了较多的装饰手法。牙条、腿足边缘起阴线,足端做出云纹马蹄,牙条下的附加花牙不同常见角牙,虽雕饰较繁,而年代则较早。
鸡翅木拐子方凳(四件)
清
46×46×47.5厘米
估价:RMB 12000~15000
此组方凳庄重典雅,四腿与凳面平齐,牙板和底枨采用两劈料做法,足部雕刻回纹,空灵的牙板格内加装拐子纹装饰,不但不繁,反而增添了几许华丽,加上难得的鸡翅木纹理,不失为古典家具中的上品。
红木理石面鼓凳(一对)
清初
45×33厘米
估价:RMB 50000~60000
成交价:RMB200000
鼓凳是明清家具中较常见的造型,这对鼓凳光素的上下牙板做成对称的披肩式造型,四腿的壮实与双线海棠形装饰棂格形成对比,使人觉得既稳重又清秀。
红木嵌瓷板方凳(一对)
清
高48厘米
估价:RMB 36000
此对精致的方凳面部制成可活动式侧沿打洼,腿部内侧起线,二节腿的做法显得很壮实,足部外翻叶形马蹄,镶嵌斗彩瓷板,体现了设计制作者的综合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