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古董木制家具有什么清洗办法,那位高手知道告诉我下
家具的清洗和修补
1、醋洗新木器
木制家具在油漆之前,先用醋擦一遍,漆后光泽鲜艳无比。
2、茶水洗新木器
在刚漆过油漆的家具上,用茶叶水或淘米水轻轻擦拭一遍,家具会变得更光亮,且不易脱漆。
3、牛奶消除油漆味
把煮开的牛奶倒在盘子里,然后将盘子放在新油漆过的橱柜内,关紧家具的门,过5个小时左右,油漆味
便可消除。
4、家具变新三法
①用一块蘸了牛奶的布擦拭桌椅等家具,不仅可清除其污垢,还可使家具光亮如新。
②用半杯清水加入水量1/4的醋,用软布蘸此溶液擦拭两三次即可使家具重现光泽。
③木制家具用久了漆面会失去原有的光泽,对此,可泡一大杯浓茶,晾凉后,将一块软布放入浸透,
用其擦洗家具,一般擦拭两三次即可使家具恢复砂有的面貌。
5、盐水洗藤竹器
藤器或竹器制品用久了会积垢,可用食盐水擦洗,既去污,又能使其柔松有韧性。
6、毛头刷除尘
藤制家具用久了会积污聚尘,可用毛头柔和的刷子自网眼里由内向外指拂去灰尘。若污迹严重,可用家用
洗涤剂洗去,最后再干擦一遍即可。
7、锡箔纸除茶迹
在贴防火板的茶具上泡茶后,日久会在茶具桌上留下片片污迹。对此,可在茶具桌上洒点水,用香烟盒里
的锡箔纸来回擦拭,再用水洗刷,就能把茶迹洗掉。用此法洗擦茶具(茶杯、茶壶、茶盘),也有同效。
8、家具烫痕消除三法
①装有热水、热汤的杯盘等器皿,直接放在家具漆面上,有时会留下一圈白色烫痕,一般只要用煤
油、酒精、花露水或浓茶水蘸湿的抹布擦拭即可。
②若烫痕过深,可将毛巾浸过温水拧干,滴上水许氨水,再用手掌摩擦毛巾,使氨水布满手掌,然后
用手掌轻轻而迅速地拍打烫痕,最后再涂上一层蜡。这样,便可消除烫痕。
③用碘酒在烫痕上轻轻擦抹,或涂上一层凡士林油,隔两天再用抹布擦拭,烫痕可消除。
9、白色家具变黄的处理
漂亮的洁白的家具一旦泛黄,便显得难看。如果用牙粉(或外膏)来擦拭,便可改观。但是要注意,操作
时不要用力太大,否则,会损伤漆膜而适得其反。
10、家具烧痕消除法
烟头、烟灰或未熄灭的火柴等燃烧物,有时会在家具漆面留下焦痕。如果只是漆面烧灼,可在牙签上包一
层细纹硬布,轻轻擦抹痕迹,然后涂上一层薄蜡,焦痕即可除去。若是烧焦漆下木质,此法则无能为力
了。
11、家具擦伤消除法
如果家具漆面擦伤,未触及漆下木质,可用同家具颜色一致的蜡笔或颜料,在家具的创面涂抹,覆盖处露
的底色,然后用透明的指甲油薄薄地涂一层即可。
12、家具蜡痕消除法
蜡油滴在家具漆面上,千万不要用利刃或指甲刮剔,应等到白天光线良好时,用一塑料薄片双手紧握,向
前倾斜,将蜡油从身体前方向后慢慢刮除,然后用细布擦净。
13、装饰贴面鼓泡消除法
在处理时,可先用锋利刀片在“泡”的中部顺木纹方向割一刀。然后用注射器将胶水注入缝中,用手指轻
轻地按压“泡”的上部,将溢也的胶水用湿布揩净。再用一个底面平滑并大于鼓泡面积的重物压在上面。
为防止加压后有少量胶水溢出面粘坏鼓泡周边表面,可在“泡”上覆盖塑料膜隔开。这样,装饰贴面就平
整了。
14、家具水渍痕消除法
水滴在家具上,若不立即抹干,会泛起水渍痕印。对此,可用湿布盖在痕印上,然后用电熨斗小心地
按压湿布数次,痕印因遇热蒸发水分而消失。
15、桐木家具碰伤的处理
桐木家具质地较软,碰撞后易留下凹痕。处理办法,可先用湿毛巾放在凹陷部,再用熨斗加热熨压,即可
恢复原状。如果凹陷较深,则须粘合充填物。
16、木制家具除漆法
将用过的显影液,刷涂在家具的漆面上,可除去旧漆,洗净晾干后,用细砂纸灯光,就可重刷新漆了。
17、木器修补法
新买的木制家具如桌板、台面、木桶、洗脚盆等,一旦开裂,可采用下列方法补救:将旧棉布或破麻袋烧
成灰,然后与生桐油搅拌成糊状,嵌补木器的裂缝中,阴干后即可牢固。或者,将报纸撕成碎片,加些明
矾和清水,煮成稠糊状,冷却后涂于木器的裂缝中,干后也十分牢固,但不能作水桶、水盆用,盛放干东
西可以。
18、镀铬家具生锈的处理
镀铬家具生了锈,千万不要用砂纸打磨。小镀件可放入盛有机油的盆里浸泡8~10小时,用布揩擦。
大镀件,可先用刷子或棉纱蘸机油涂于锈处,稍候片刻,再用布揩擦,即可去除锈迹。
2. 高档家具如何擦涂大漆
大漆多用于比较珍贵的木材,如红木、水曲柳等制作的家具 的涂装。其方法和工序如下:
1、在高档木器家具表面,用0#木砂纸进行砂磨,并将其棱 边、尖角打磨得较为圆滑,手摸无锋利感觉,并注意轮廓线条的 平正直挺。
2、用黑煤、品红等颜料混合调成所需颜色的水溶液,用漆刷涂刷在家具表面,要求均匀一致,不要流挂。用生漆、石膏粉及少量水和颜料,配制成生漆腻子,用牛角刮刀批刮一道,干后用0#木砂纸砂磨光滑。如表面仍有缺陷,可再复批一次,再仔细地打磨一次。
3、 用旧棉花(棉毛绒压实成团)或丝绵团,蘸大漆均匀用 力地来回搓揩,将漆液薄而均匀地涂布在物面上。待涂层干燥后, 用最细的水砂纸轻而均匀地打磨光滑。
4、揩漆、打磨、再揩漆,如此反复4〜5次,直至平滑光亮。 习惯上,都是下午擦上生漆,次日上午打磨,使间隔在12小时以 上。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每次须等上一道漆膜完全干燥后,才 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物件在涂装完最后一道漆后,宜放置在清洁 无灰尘并且不通风的室内干燥。如室内过于干燥时,可将地面及 四周墙面用水洒湿。室温应控制在10〜35°C之间。
希望答案能对您有帮助
3. 说说如何保养明清老家具
外观要光洁,平滑细腻,要经常除尘、上光、保持家具的整洁。湿布是家具的天敌,因为湿布中的水分和灰砂混合后会形成粒状颗粒,对家具的表面损害不容忽视。因此,平时清除古家具的灰尘、油腻,最好用毛刷轻拂后,再以干净、柔软温度适宜的棉麻类布料的干布擦试。或沾取水性或油性清洁剂清洗。
家具搬动应小心轻放,使用中,忌利器硬物撞击。家具的脚部应钉以胶垫,避免来回移动时受损。
冰凉或过热的东西绝不能直接置于桌面。过冷或过热的器皿会在古家具上烙下无法擦去的痕迹,应特别注意。在家具上放物品应垫一层软膜,垂直方向轻拿轻放,以免破坏漆膜。若出现漆膜滑损碰损应及时找专业人员修补,使之对家具的材质结构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木制家具因为材质的原因,过度的阳光照射或潮湿,都会损坏材质,造成木材龟裂,或干脆易折。湿度对木家具影响很大,必须存放条件好。
上蜡保养时要注意在灰尘清除后再进行,否则将生成蜡斑,并造成磨损,产生刮痕。一般的喷蜡、水蜡、亮光蜡均可,但切忌使用汽车车蜡。上蜡时,要由浅入深,由点及面,慢慢深入。
4. 红木家具用什么擦最好
对于红木家具的清洁,建议使用湿布或柔软的棉布轻轻擦拭表面,不要使用硬物或刮擦。可以使用中性清洁剂或温水加少量的洗涤剂进行清洁,然后用干净的湿布擦拭干净即可。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醋类成分的清洁剂,以免损害红木表面的质地和色泽。
此外,为了防止红木家具因潮湿而变形或腐烂,建议使用吸水性较强的抽水除湿器维护室内空气干燥,并定期对红木家具进行保养,使用专业的红木蜡或油膜来保护表面。
5. 如何擦拭保养老家具
1、经常除尘
空气中有有很多颗粒,积累在桌子上变成了灰尘,它们会摩擦实木家具表面,因此要经常性地对实木家具进行除尘。尽量使用干净的软棉布,如旧的白T恤或婴儿用棉布等。切记不要用海绵或餐具清洁用具擦您的家具。
除尘时请使用浸湿后拧干的棉布,因为湿棉布能减少摩擦,避免划伤家具,同时还有助于减少静电对灰尘的吸附,利于清除家具表面的灰尘。但应避免水气残留在家具表面,建议最好用干棉布再擦一遍。
2、定期打蜡
打蜡就像是给家具穿上一层防护服,能够有效保护实木家具的“健康”。实木家具保养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打蜡,最好每隔3个月打一次蜡。
家具在使用上光蜡前,要检查一下漆层表面是否完好无损。对较新的实木家具,要先用细棉布将表面灰尘擦净,对存留过久或难以去除的污点,可用棉布蘸少量汽油或酒精揩擦。然后用一小块棉布沾适量上光蜡大面积涂开,再用一块大些的干布按圆周形分块将蜡擦均匀。如果之前打过蜡的,在上蜡之前应先用较温和的非碱性肥皂水将旧蜡抹除。
3、防止暴晒
避免把家具放在朝南的大玻璃窗前,阳光长期直接照射会使家具过于干燥,也会褪色。热水杯等不能直接放置在家具表面上,会留下痕迹。有颜色液体,如墨水等要绝对避免洒在桌面上。
4、注意温度
温度18摄氏度至24度,相对温度35%-40%,是木材家具最理想的安放环境,请避免将家具放置在接近热源或空调风口的地方,温度的变化可以导致任何家具外露部分的损坏,同时,加湿器、壁炉或小暖炉的使用也可能会引起家具的过早老化。
6. 古典家具的保养方法 古典家具怎么保养
一、灰尘
灰尘基本全天都会积落实木家具的表层,因此请务必清除灰尘。尽量用整洁的棉布,或者柔软的棉织物。请勿使用海绵或洗碗设备清洁家具。清除灰尘时,可以使用拧干后的湿布,因为这样可以降低擦划并防止用湿布刮擦家具。它还有助于减少静电对灰尘的吸附,这对于清理家具表层的尘土非常有用。但是最好用干布再次擦拭,因为最好不要让家具表面出现水蒸气。清洁家具时,请取下装饰品,并在移动时将其轻拿轻放
二、清洁
尽量使用特殊的家用清洁剂。该溶剂也可以帮助去除多余的蜡。他们接触在一起,没有引起任何其他副作用。
三、水痕
水痕水痕一般要通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消退。假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还是很明显可以用抹有些许色拉油或蛋黄酱的软布沿木纹方向擦拭水印。或者,用湿布覆盖标记,然后用电熨斗小心地将湿布压几次,标记可能会褪色。
四、烧痕
使用一片干燥且较细的家具擦拭专用的特殊钢丝垫于烫痕处垫朝着木纹方向上涂擦。可以使用色拉油或蛋黄酱作为抹在其面层,并使用软布朝木纹方向抹擦。最终上光即可。烟头或未完成的火柴划伤充电家具漆。如果漆烧掉了,在火柴棍或牙签上涂一块细的硬布,轻轻擦拭痕迹,然后涂上一层薄薄的蜡。即可淡化。
7. 古家具的保养方法
家具如人,人需要养生才能活得长久滋润,家具也需要“养生”——保养,才能历经岁月沧桑而风采依旧。那么古家具的保养方法有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保养方法一:如何防止案面塌腰
有一种条案叫搁板条案,也叫架几案,案面很长,很厚,也很重。它的案面与案腿不是一体的,而是可拆卸的。北方俗称“一块玉”,南方叫“梗板”,流行于清末,人们一般用它来放笨重的自鸣钟或山石盆景等。
因为案面上的物品很笨重,所以案面承受的压力非常大。案面两端因有案腿支撑,所以不算吃力,但案面中间却是悬空的,时间长了会有塌腰的危险。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应该每隔一年或半年把案面翻个个儿,那样略微弯曲的案面会因为换了受力方向而还原。
保养方法二:上漆
因为南方气候湿润,为了防潮,苏作家具的表面基本上都擦上一层薄薄的生漆。漆刷得薄,就显得很透明,这样不但能防止水分的侵入,还不会掩盖木质自身的美观。苏作家具的特点是内外都上漆,里里外外都受到保护。广作家具也擦一层漆。上漆对一般人来说难度较大,可以请专业人士来做。京作硬木家具是不上漆的,只在表面烫一层蜡。因为北方气候干燥,无须上漆,而且烫蜡之后,家具在使用过程中经过长期反复的摩挲,表面的蜡会渗进木材中,发生氧化,产生包浆。包浆又称“木锈”,“木锈”是借用青铜器中的术语,它在古家具中是很宝贵的,既美观大方,又能保护家具。已形成包浆的家具表面不能受开水烫,也不能沾可溶性很强的液体,如汽油等,否则会损坏包浆。
保养方法三:顺应木性
人的养生讲究顺应人性,家具的保养也要顺应木性,也就是家具的“脾气”:
冬天的北方家家户户都生暖气,人离暖气近些很舒服,但家具得离暖气远一些,以免因温度过高而引起木材过分收缩,导致开裂。
夏天来了,经常下雨,家具应避免临窗摆放,以免在阴雨天气中受潮,涨坏表面,损坏榫卯。
很多家具还怕风,尤其是带面的家具如桌、箱柜类等家具,受“干缩湿胀”的影响,在风口处吹久了容易开裂、翘曲。
家具不比行军床,可以使劲折腾。所以家具的搬动不能剧烈,必须轻拿轻放,也不能太勤,否则容易散架。
家具也不能老撂在一个地方,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随着季节的变化,家具在摆放位置上要做适当调整。如果让它总是待在一个地方,就很容易腐朽。我常看到这样的古家具:正面和侧面精美绝伦,靠墙的那一面惨不忍睹,就好像一个绝色美人被火烧伤了半边脸,让人看了心中充满无限遗憾……
总之,对人来说,家具的脾气是“勤动易散,久静易朽”;对天气来说,家具的脾气是“只可渐变,不可突变”。收藏者必须投其所好,顺应木性,才能让精美的古家具流传久远。
“顺应木性”是家具保养的宗旨和理念,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保养技巧。
保养方法四:如何保养桌面
有句俗话说得好:“冷桌子不能沏热茶。”这句话可谓顺应了木性,因为存放家具的环境温度不能骤冷骤热。比如,带石头面的家具(如桌子、屏风等)冬天不能放在室外,夏天也不能放在阳光下晒,以免开裂。
古代人用的餐桌往往保护得非常好,为什么?因为古人吃饭、喝茶不像现在的人,残羹剩饭全往桌上堆,弄得脏兮兮的。他们吃饭、喝茶都用托盘,对桌面加以保护,要是哪个丫鬟、小厮把茶水或饭羹不小心洒在了桌子上,少不了一顿训斥。
桌面上的油污,可用酒精擦拭,如果没有酒精,用高度白酒擦抹也可以,这是旧时北京大户人家常用的方法。
保养方法五:配桌套
古时候,贵重的家具都会配桌套,桌套大多用布制成。如清代皇宫统一用蓝布做桌套,而不是缎子(一些清官戏中常用缎子做桌布,是错误的),这主要是因为布吸水性能比缎子要好。蓝布不仅吸水,还吸尘,当时叫“阴丹士林布”。
蓝布桌套一般是深蓝的边,浅蓝的芯,或者是黑边蓝芯,用来配黑红的名贵家具,暖色调与冷色调形成鲜明对比,很有层次感。
保养方法六:保持干燥,应对换季
在四季变换明显的地区,家具的保养极为讲究。比如伏天过后、春秋两季等,气候由潮变干或由干变潮,应适时打开柜门、拉开抽屉,使家具内外同步过风,以免因一面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而翘曲。
但是,在过风的时候,不能让家具暴露在阳光下或风口处,应置于阴凉、干燥之处。因为过度的阳光照射会损害木制家具的材质,造成木材开裂或翘曲,所以要尽量保证古家具不遭受阳光照射,同时又保持其适度干燥。
保养方法七:上蜡
家具如果使用得上了年头,光泽就会逐渐散失,影响其美观。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将地板蜡、蜂蜡等在日光下或炉边烤软,用使旧的皮鞋刷子反复划蹭,这样刷子上就布满了很多微小的化开的蜡粒。然后用这把沾满蜡粒的刷子在家具上反复地刷,这种方法叫“干抖蜡”。经过“干抖蜡”的处理,失去光泽的'家具立刻“红光满面”,比女性化妆品还要有效。还可以用买来的碧丽珠或地板蜡直接上蜡。
上蜡要注意的是,要在完全清除灰尘之后进行,否则会形成蜡斑,或造成磨损产生刮痕。上蜡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原则,循序渐进,均匀上蜡。当然,最理想的还是到专业厂家去上蜡。
传世的方法中有一种是用核桃油来刷家具的,山西地区还有用棕榈油、花生油等。实际上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木材上面刷上油脂,油脂密度大,会往里面渗,从而改变木材对光线的折射,使其润泽度变差。这种上油风气的始作俑者是家具作假者,他们用上油的方法来给家具作旧。但作为一个家具收藏者,应该坚决拒绝这种做法,上了油的家具特别容易沾染灰尘,而且常弥漫着一种“油脂捻子”味,一下子就将古家具数百年凝聚的色、香、味全给破坏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烫蜡,将蜡干抹在家具的表面,再用热吹风机将蜡干吹化成液体状,用棕刷刷匀后,待其冷却凝固,然后用木片或竹片将表面的浮蜡除去,最后用棕刷和布“抖净”、擦亮。这是比较专业也较有难度的方法,弄不好会将包浆搞“新”,不提倡业余者和新手贸然采用。
保养方法八:应对家具部件的松散与脱落
如果遇到家具的部件发生松动现象,千万别紧张,其实,越是优质木材做成的家具,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用牙签、白胶或纸板把它塞紧、加固,千万别用502去粘。
如果家具的部件脱落了(比如掉了一个抽屉环等),最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保护好这个脱落的部件,行话叫作“死尸不离寸地”。可以将这个脱落的部件用同颜色的毛线与家具拴在一起,如果是柜子或抽屉上的部件,也可以放在柜子或抽屉中。切不可随意乱放,以免日久丢失或因其他原因而将其遗弃。否则,一旦可以修复的时候,若找不到脱落的部件,再要想找一个原样的部件是几乎不可能的。如果家具过分松散,可用绳子捆牢或装进麻袋捆好,然后找行家修理,千万不要用胶带等化学产品来粘合,以免处理失当。
保养方法九:如何搬家具
有不少人的家具在家保护得很好,但搬一次家就完蛋,我见过的很多家具就是在搬家过程中搬坏了的。对家具收藏者来说,搬家是一门大学问,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除非你认定一辈子也不搬它。收藏品多的藏家尤其应该补好这一课,因为家具多了,为了节省空间必然得码放,而如果码放不当,塌腰、折腿等现象就会随之而来。
码放的第一步是搞清码放的次序,先要用坚实且厚重的家具放在最下层来垫底。不能用床,因为床虽厚重但不坚实。笨重的带石面的椅凳类,最好采用四脚朝天法放置,这样重心降低,不易损坏。在装车运输时也最好用四脚朝天式,即使剧烈晃动也不致损坏榫卯。
床的码放非常复杂,需要先去掉围屏和架子,然后小床脚对大床面逐层叠放,这时床腿间就有了不少的空挡,围子、架子、雕花板就可以捆好后放在这些空挡中。
椅类的码放也很有讲究,如果库房的面积较小,最好椅面贴椅面如鸳鸯打对般(即一个四脚朝天,一个四脚着地)地码放,然后打包,捆好,以节省空间。这么码还有个好处是不落尘土,既保护椅面,又省地、又安全、又卫生。
保养方法十:除尘
由于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灰尘越来越多,城市中尤甚,于是保护家具又增加了关键的一课一除尘。很多家具都有雕花部位或繁复的镂空部位,特别容易积累灰尘,可用软棉布来擦拭,但是切记两点:
一、不能用毛巾。因为毛巾的毛是线组成的小环结构,会剐伤家具的雕花、转角及木纹的细小劈裂部位;
二、不能用湿布。湿布是古家具的天敌,它会带来家具表面的干湿的剧烈变化,与“顺应木性”这一原则相悖。当湿布中的水分和灰尘混合后,会形成颗粒状,一经摩擦就会损害家具的表面,轻则损害家具原有的包浆成色,重则导致家具表面日后开裂。人们普遍意识不到其危害性,习惯用湿布擦拭家具,以为那样擦的更干净。如果尘垢过多,可用晾干水分的潮布反复擦拭。
当然,藏友们还可以采用吸尘器,对家具复杂部位(如雕花部位、镂空部位等)的一些人力无法祛除的灰尘,可以借借现代机器的神威。经常给家具除尘主要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利于保护家具的包浆,甚至补充包浆,而包浆又直接影响家具的美观和寿命;二是不会造成“尘土搬家”,导致二次污染,给家具的存放和欣赏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于家具、于人都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