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暑假去哪些地方旅游比较好
希望能帮到你:
看山水风景首选:张家界、九寨沟、华山、三清山
现在比较适合到海南,广东,广西旅游
我刚去过广西贺州,全是新景点,石林不亚于路南,十八水,姑婆山瀑布群非常壮观,有30多个,有温泉,景点集中,吃住行门票价格低廉.
贺州离桂林也近,两个多小时就能到.
西部的百色地区,德天瀑布,乐业天坑都不错.
广州堪称国际购物的天堂,祖国开放的前沿:
你来三天到三十天都有玩的地方,看的地方,让你快乐的地方,只要你想要的,一定能找得到.
广州是购物的天堂,广州是知识的天堂,广州是玩乐的天堂:、
建议你到广州入住壹心宾馆,卫生,豪华,安全,交通便利,标双200元。
1.白马附近有大小100多间服装批发城.
2.梓元岗皮具批发城(即三元里皮具城),中国最大的皮具批发城,全世界所有的皮具在这里都有.
3.海印电器城,全世界有的电器在这里都有,价格是全世界最便宜的.
4.华南影都鞋城,钟表城,堪称世界规模之大,劳力士的总裁看了会马上跳楼自杀.
5.美博城,都是中国最大的,法国有的在这里都有,法国人看了会渐愧.
6.中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清平市场,李时珍永远都没有想到在广州发生的.
7.中国最大的海货干货市场,鱼翅燕窝堆积如山,世界上有的干货在这都有.
8.中国最大的海鲜市场,黄沙市场,是中国所有海鲜的集散地,澳大利亚最大的海鲜市场也没有这里的多.
9.南方茶叶市场,全世界有的茶叶在这里都可以买到,而且是最好的.
10.中国最大的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南天批发市场.
11.长寿路玉器一条街,全世界有的玉器在这都有.
12.中国最大的花卉市场,各种培育的花草让你耳目一新.
13.装饰材料批发城,品种可说世界之最.
14.太平洋、天河、南方、怡高、总统、百脑汇,广州电脑东西城,比尔盖茨进去后会感觉惭愧的,没有能早进来看看。
15.乐从家具城,全世界有的家具在这都有,布什祖孙三代如进去也会感到自己孤陋寡闻。
16.三元里汽配城,湛隆汽配城,致友汽配城,怡福汽配城,看完以后你就可以做一个汽车制造商了。
17.吃在广州,广州以粤菜、海鲜为主,全中国、全世界所有的菜肴在广州都可以吃到。
18.玩乐的天堂,人生最高境界的游戏在这一定能找到。
来广州旅游会让你耳目一新、见多识广,一定会有你收获的宝典,寂寞的一定能找到快乐。
创业的一定能找到立足点。
主要景点有:
南越王墓,中山纪念堂,光孝寺,光塔寺,陈家祠,黄浦军校,白云山,华南植物园,长隆欢乐世界,香江野生动物园.
❷ 桂林都有哪些必看的旅游项目啊现在在桂林了,已经买了明天去象鼻山的门票,象鼻山里边要坐竹筏么什么
桂林好玩旅游景点推荐:
1.七星公园
早上六点以前,本地人晨练都是自由出入的。过了这个时间本地人两人元门票,买通卡1元/次。
攻略:千万不要背大包挂相机,让门卫一眼就看出你是旅游的。最好学几句桂林话,守门的人感可疑盘问,打死说自己是桂林哪所学校的,忘带证了。还有一条路从后山爬进公园,比较危险一些。要说这个公园30的门票其实挺值,景点大多很经典,但是有这样的途径为什么不用呢?
2.两江四湖
这是一条能与威尼斯水城媲美的环城水系——广告语。这个景点广告没有夸大,其实相当不错,错的是很多跟团的被骗去坐船夜游,100多元用来打水漂玩。其实这个景点所有都与市区相接,不设大门围墙,也不售票,是个完全免费的超大景区。
3.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位于桂林市中心,有城中之城美称,桂林众山之王的独秀峰矗立城中,宋人王正功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刻于城中。原广西师范大学校址,所以旁边的侧门供学生出入,也是免费进去的,门卫不会查票,关键是你不要装束像个旅游的,此景点积聚了明清两朝及民国时期众多的人文景观、是桂林儒家道家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整个王城浓缩了桂林几百年的历史文化,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矗立于王城中心的独秀峰脚下有一个天然的岩洞,该洞因发现太平通宝而得名太平岩,这里曾是历代靖江王拜仙修炼的地方,洞内的道教文化保存完整,其中的六十甲子神像摩岩石刻群是迄今内地发现的唯一的摩岩石刻群。
4.漓江游泳、看象鼻山
夏天来漓江不触摸一下漓江水,你不会相信中国还真有没被污染的水。訾州在解放桥附近,是个免费的游泳场,政府指定的游泳安全区域花1~2元钱存放衣物就可以了。訾州又在象鼻山的对面,可以免费看象鼻山,因为象鼻公园门口都被竹子给遮得严实,你想照张相都难。考虑到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名气又大,不想花25元买票,就几个人乘坐私人竹排进去吧!这样可以发挥你的砍价才华,砍到5—10元都正常,进了公园和买门票游的效果一样,光明正大的从大门出来,出来就是两江四湖的杉湖。
5.中心广场和正阳步行街
桂林市正阳步行街,南与与杉湖相接,北至解放东路与明王城正阳门相连,东伴举世闻名的漓江,西邻中心广场,全长666米(暗合中国民间"六六大顺"的口彩),路面是朴实古雅的青石板。这条街上,既有表达正阳等传统渊源的中式仿古建筑,又有配以桂林山水浮雕的桂北民间建筑;既有南亚、日本、韩国的建筑,又有欧式古典建筑;既有阳朔西街的情调,又有北京王府井的热闹;既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又有传统文化氛围;既有民族风格,又有现代风韵,中西合璧,古今一体;被人们誉为"中国西部第一街"。主要景点:文物"曲水流觞",安放在正阳步行街的南面入口处,旁边种植的八株桂花树,象征"八桂"。购物方便,浓缩了全桂林的吃喝玩乐。世界最大的人造瀑布“九天银河”即大瀑布饭店,已被列入2002年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瀑布上部宽72米,下部宽75米,水流由45米高的屋顶沿83度的弧形玻璃幕墙流泻到饭店二楼5.6米高处的水池后,再跌入地面水池,每小时流量达2560立方米。大瀑布设有桂林的桂花、海浪、幕造浪等7种花式,瀑布下方设有水景观光平台,供游客观景。“九天银河”大瀑布与桂林中心广场的音乐喷泉遥相呼应,成为桂林的标志性人造景观,是桂林市中心的世界级旅游和休闲景点,每天来观赏游览的中外游客和市民络绎不绝。入夜(晚上八点),瀑布在灯饰的照射和映衬下,似珍珠散落,晶莹剔透,周围水雾缭绕,仿如
❸ 唐代有什么关于桂林象鼻山的诗句(赞美桂林象鼻山的诗句有哪些)
1、《送谭八之桂林》唐代诗人王昌龄
原文: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译文:我心里面的思绪在两岸的猿鸟声中飘到远处,在寒冷的天气里桂林是水流长久不息。
2、《赠桂林友人》唐代诗人李频
原文: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译文:朋友你家住在美丽的桂林漓江旁,每日做饭都用桂树的枝丫烧。
3、《象鼻山》明朝诗人孔镛
原文: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
译文:象鼻正在畅饮如玉带一样的漓江水,本来桂林有很多奇特的山峰,即使在白天看象鼻山也百看不厌。
(3)象鼻哪些家具城招工扩展阅读:
象鼻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
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象鼻山
《象鼻山》
孔镛
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
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一般人写风景诗,多是摄取景色最美好时光写。象鼻山景色最美的是月夜。而孔镛这首《象鼻山》所摄取的却是“白日相看”的镜头。可谓另辟蹊径,匠心独运。
“象鼻分明饮玉河”,这开篇首句“分明”一词就显示了“白日相看”的形象。由于是白天,所以一切景物都是那么“分明”,“象鼻”的轮廓也显现得清清楚楚。而且这“象鼻”不是静止的,却是活动的。看,它正在“饮玉河”哩! 一个“饮”字,神态活现,把静穆的山,写成活动的象,给死物赋以动感,仿佛让人们看见大象正伸长鼻子、直挥入碧玉般的漓水中。这已够诗意了,接着,作者再加一笔:“西风一吸水应波”,“西风”怎么会“吸”水呢?不,如果认为这句子的主语是“西风”,那就错了,主语还是“象鼻”,是“象鼻”乘着“西风”吹来之势把水“吸”上来,因而引起“水应波”。也许刚才还是平静如镜的“玉河”江面,经这“一吸”,就波涛骤涌了。这又是另一番景色! 一“饮”一“吸”,两个动作; 这两个动词用得多么精当而生动; 这一联实是一个连动句,既概括精练,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漓江岸边象鼻山的奇丽景色; 而这景色,只有在白天才看得那么“分明”真切。象鼻山这种秀色,似乎无须借助任何外界条件的帮助与衬托,就能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真可谓“天生丽质”! 因此,作者说“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奇”者,非凡也;“奇骨”者,非凡丽质也。青葱的象鼻山本身就富饶非凡丽质,这里的景色真是“气象万千”,让人们观赏不尽,所以即使是“白日相看”也“不厌多”,何必一定要在月夜才显得秀美呢? 如果说西湖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话,那么,对青葱奇丽的象鼻山,也可以说是“白天月夜总相宜”吧!“不厌”一词,语出平淡,却富含情感,道出了作者对象鼻山奇丽风光的深深眷恋之情。而以“白日相看不厌多”一语作结,既紧连上句,又概括了全篇,并给读者留下一个宽阔的想象余地: 为何“不厌多”呢? 想必是奇丽风光千变万化,何止是“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这一个特写镜头! 这样收束,诚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引人遐想,余韵隽永。
对于绝句,正因为只有四句,所以语言更要准确精练,而又要形象生动。从上文所述来看,这首七绝正是如此。另外,绝句还要求结构严谨。四句的关系,有点象文章的起、承、转、合。这首七绝,首句以点题“起”,第二句紧承上句,以“吸”紧接“饮”,“承”得好,把这“象鼻”写得动上加动,神采飞扬。第一、二句突出了这个特写镜头,已属画面完整了,如何写下去呢? 你看,作者由个别推到总体,由表象写到本质。“饶奇骨”,就正是点出了“象鼻”的总体、本质,真可谓“转”得妙! 最后以“不厌多”收束全篇,“合”得自然而又饶有情韵。这样的严谨结构,诚可谓独运匠心!
象鼻山 地处于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辉映,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 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辉映, 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
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 漓水流贯其间,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 景致极佳, 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
明朝孔镛,字昭文,江苏长洲人,景泰进士,历任广西按察使,后升任左布政使,也曾在广东、山西、贵州等地任职。他有一首著名的《象鼻山》诗,对象鼻山作了生动的描绘:
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
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此诗意思是,象鼻正在畅饮如玉带一样的漓江水(“玉河”),本来(“自”)桂林有很多(“饶”)奇特的山峰(“奇骨”),即使在白天看象鼻山也百看不厌。
人们常常把象鼻山作为桂林山水的代表,象鼻山已成为桂林城的象征与城徽。象鼻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国内外盛名远扬,是游人到桂的必游之地
桂林山水天下痴,
天象下凡觅安居。
长鼻吸水雄风在,
乐得游人皆称奇!
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欢迎看我博客.cn/lsaxing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洞穴幽且深,处处呈奇观。桂林此三绝,足供一生看。春花娇且媚,夏洪波更宽。冬雪山如画,秋桂馨而丹。四时景物殊,气象真万千——唐代韩愈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唐.杜甫
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明.孔镛《象鼻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不愿做神仙 愿做桂林人---陈毅我到过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没有一个像桂林这么美丽的-- 尼克松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千峰环野立 一水抱城流城在景中 景在城中 城景交融漓江春水绿悠悠细雨昊天结伴游两岸奇峰看不尽碧莲峰下泊行舟------董必武1959年游阳朔作水如罗带山如屏奇秀莲峰古有名东岭朝霞新面貌锦绣河山寿阳城-----美术家帅础坚1960年古代碧莲峰又称寿阳山,因此阳朔又称寿阳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怎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唐代校书郎 尚书郎沈彬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爱国志士吴迈1935年带字石刻为清朝阳朔知县王元仁于道光甲午年(公元1834年) 王元仁相传为王羲之后裔带字高5。73米 宽近3米“一带河山举世无双少年努力万古流芳”九马画山自古山如画而今画如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清人徐云莲峰钓石开诗境渔火朝霞入画图古寺重光千载梵音流逸韵碧莲叠翠一江清景展新图画窗八景: 鉴寺遗踪 朔城佳境 双峰锁江 古榕藏猫 东岭朝霞 白沙渔火 南厄古道 碧莲叠翠西郎何事面西方欲会东郎隔大江自古良朋时一遇东郎未会恨斜阳鸟语君行早花香客去迟争道桂林好岂知阳朔奇无山不如画到处总相宜阳朔风景甲天下天下风景数兴坪人家都在画图中风景尽在西街中天下风光数桂林岂知阳朔更怡情荔乡山水几清幽山外青山楼外楼虎吞金钗落碧水大光亭下月移舟。
1,《独秀峰》清代 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译文:全然找不到来龙去脉,只见一座高峰突然出现,高可入云,直插南斗星。桂林山水本来就十有八九奇绝卓异,而独秀峰更是首屈一指。
2, 《桂林》唐代 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译文:城镇里很狭窄,山好像都要压过来似的,江面宽阔的地面好像也要浮起来。东南两面通向尽头,西北方有座高楼。
3,《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 宋代 王正功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译文:桂林的山水景色是天下一绝, 漓江蜿蜒曲折,清澈见底,犹若青罗之带;而桂林的山峰则拔地而起,峻峭玲珑,有如碧玉之簪。意境深远,蕴含丰厚,其意可参。
4,《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唐代 杨衡
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
译文:桂林的水面浅处呈现碧绿色,水流慢慢流淌露出半截的石头。
5,《水调歌头》宋代 张孝祥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江南驿使未到,梅蕊破春心。
译文:到处都很炎热,气候宜人的也就是桂林了。江南的驿站的使者还没有到,梅花的花蕊已经开放。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洞穴幽且深,处处呈奇观。桂林此三绝,足供一生看。春花娇且媚,夏洪波更宽。冬雪山如画,秋桂馨而丹。四时景物殊,气象真万千——唐代韩愈
自古山如画 ,而今画如山 。马图呈九首 ,奇物在人间 。——清人徐云
陶潜彭泽五株柳, 潘岳河阳一县花。 两处怎如阳朔好, 碧莲峰里住人家。 ——唐代沈彬
百嶂千峰古桂州,向来人物固难俦。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
经济才猷期远器,纵横礼乐对前旒。三君八俊具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勍敌,万里鲲鹏伫剧谈。 ——南宋王正功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唐.杜甫
李成不生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宋.黄庭坚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清.袁枚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 ——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
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绕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明.孔镛《象鼻山》
重峦叠峰瞰江流,空明一径通人游——明.周进隆《再题叠彩山》
城边一峰拔地起。嵯峨俯瞰漓江水。江流到此忽一折,百道滩声咽江底——清代诗人张联桂题咏伏波山。
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清.徐沄《画山》
后二者未知出处: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于流
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
❹ 象鼻山有哪些特色
象鼻山
象鼻山位于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 是桂林名山之一, 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 漓水流贯其间,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 景致极佳, 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 象鼻山 与水月洞相邻, 因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 宽3.3米, 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东向, 呈条形封闭状态, 是内凉、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3字, 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万历丁丑(1577)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静观周易”句, 详见水月洞摩崖石刻。
象眼岩
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 互相贯通, 高约2米, 宽5~10米, 长52. 8米, 呈扁长形, 面积约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 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 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 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 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悬崖峭壁, 无磴可通。象眼岩南北两洞, 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 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 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 半城山芭历历在目; 从右眼远眺, 江波帆影, 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❺ 关于广西象鼻山的导游词5篇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广西区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广西象鼻山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广西象鼻山的导游词5篇(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象鼻山又称象山。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最令中外游人喜爱。
象山公园地处广西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面积11.88公顷,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洞、岛、亭、台、坪、径、文物、古迹相映成画,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象鼻山又名象山,是公园的主要景点,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 胜,被人们美誉为桂林市的城徽。山体前部的水月洞,弯如满月,穿透山体,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洞影倒映江面,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象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水月洞的幽奇迷纪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洞内外石壁上留下了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为宋代镌刻。象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象山的东、西麓,艾有石级曲折百上。山顶平展,树木成荫,小径通幽;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塔高10余米,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形似剑柄,又似宝瓶,古朴凝重;游人立于山顶,神清气爽,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得古老而年轻的象山魅力独具。象山公园常举办各类花展,游人徜徉其中,但见山之奇峭、水之碧透、洞之清幽、花之娇媚,几疑身处仙境,流连忘返。桂林之旅,从象山公园开始。
从滨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览象山全景,“象汲长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园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万年左右,地壳抬升,漓江水面由2千米宽度不断缩小,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位于象鼻与象之间通透圆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阳洞。江水穿洞而过,山洞如明月浮水。有诗赞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葱,竹篱茅舍掩映其间。若是雨季,云蒸雾腾,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古人称之为“訾洲烟雨”。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烟雨中惟妙惟肖。象山水月被视为桂林的象征,是中外游客最为神往的风景点。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 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学士属文赋句,莫不叹为观止。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 象鼻山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之句,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 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清代改称得月楼,已废。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朝阳亭
在像鼻山水月洞内,始建于宋,亭已早废,但远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
象眼岩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 互相贯通,高约2米,宽5~10米,长52.8米,呈扁长形,面积约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悬崖峭壁,无磴可通。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半城山芭历历在目;从右眼远眺,江波帆影, 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云崖轩 宋代园林建筑。明张鸣凤《桂故》载: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云崖轩。轩废已久。”根据方信孺《题云崖轩》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古云崖轩”的记述。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方信孺诗有“不用穷探费杖藜, 隐然林壑挟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 更著云崖一段奇”之句,说云崖轩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普贤塔
普贤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因此称“剑柄塔”,或“宝瓶塔”。 该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而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也象征着和平、美好和幸福。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宽3.3米,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东向,呈条形封闭状态, 是内凉、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3字,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万历丁丑(1577)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静观周易”句,详见水月洞摩崖石刻。
关于广西象鼻山的导游词5篇(二)
象鼻山又称象山。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最令中外游人喜爱。
关于广西象鼻山的导游词5篇(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桂林市象山景区位于城市中心,它包括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三座山相距不过二三千米,濒临漓江,半枕陆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华。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开发游览,早已成为一方旅游胜地,远近文明。
早在隋唐时期,桂林城中诸山就留下了古人寻芳览胜的足迹,吟咏赞美的诗篇。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更是出现过车马为之堵塞的游览盛况,那满山遍布的摩崖石刻造像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在宋代桂林环城游览水系中,三座名山更是重要节点,古人或由此乘舟,或系舟登岸,或泊舟山岩水洞,扫叶烹茶,把酒临风,览山水之色,探岩洞之奇。时移世易,沧海桑田,许多盛极一时的名山沉寂了,但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三座名山游览之胜却千年不衰。我们是否还记得,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对桂林山水的集体记忆,或者说高度概括是什么?回答是“三山两洞一条江”。与古人的文雅情趣相比,这样的归纳或许过于直白,但它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代表了桂林山水的含义并主导着桂林的旅游,其中的“三山”就是指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
“三山”中的象鼻山位于桂林城南的漓江西滨,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是桂林城的象征,桂林的城徽即以象鼻山为标志,也简称象山。象山海拔220米,高出水面55米,由3亿6千万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山形孤拔陡峭,岩石古苍。在象鼻与象腿之间有一水月洞,有如一轮明月静浮水上,形成著名的“象山水月”。此景集清山、秀水、奇洞、美石、倒影于一体,成为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千古题材,是游人至桂的必游之地。
“三山”中的伏波山位于桂林城中心东北部,孤峰突起,海拔213米,半枕陆地,半插漓江。山体高出平地63米,陡然直立,如刀劈斧削一般,尤其是临江一面,给人以壁立千仞之感。漓江流经此地,被山体阻挡,形成巨大的汇流,古人取其“麓遏澜洄”,制服波涛之意,称其为伏波山。而民间传说伏波山的得名则是因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于此山射箭退敌,削石试剑的缘故。
“三山”中的叠彩山位于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由三亿六千七百万年前沉积的石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石质坚硬,岩层呈薄层、中厚层及厚 层状,一层层堆叠起来,如同堆缎叠锦,唐代文学家元晦因“按《图经》,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因而将其命名为叠彩山。
天生丽质的桂林经过了世纪之交的城市大建设,触目皆景,一桥一路,一花一树,一江一湖,皆有可观。加之桂林旅游圈的景点开发,桂林的旅游景观更是异彩纷呈,早已不是一句话能概括,更不是“三山两洞一条江”所能涵盖。但当我们历数桂林的观光景致时,我们发现,桂林的“三山两洞一条江”仍然是桂林旅游线路的轴心。备受世人瞩目、独具桂林特色的两江四湖景区,更是将三座名山纳入了它的范围,漓江从象鼻山到叠彩山段游程更是两江四湖游览、尤其是夜游的高潮和重点。
关于广西象鼻山的导游词5篇(四)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边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征。由山西拾级而上,可达象背。山上有象眼岩,左右对穿酷似大象的一对眼睛,由右眼下行数十级到南极洞,洞壁刻“南极洞天”四字。
再上行数十步到水月洞,高1 米,深2 米,形似半月,洞映入水,恰如满月,到了夜间明月初升,象山水月,景色秀丽无比。宋代有位叫蓟北处士的游客,以《水月》为题,写下这样的绝句:“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象鼻山有历代石刻文物50余件,多刻在水月洞内外崖壁上,其中著名的有南宋张孝祥的《朝阳亭记》、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和陆游的《诗礼》。盘石级而上,直通山顶,即见一座古老的砖塔矗立山头。远看,它好像插在象背上的一把剑柄,又像一个古雅的宝瓶,所以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此塔建于明代,高13米,须弥座为双层八角形,雕有普贤菩萨像,因名“普贤塔”。
关于广西象鼻山的导游词5篇(五)
象山景区位于桂林市中心,景区内的象鼻山山形酷似一头伸着鼻子汲饮漓水的巨象,是桂林最著名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虽然景区不大,而且门票较贵,但许多游客仍会冲着象鼻山的名气而来,只为拍摄这它的全景以作留念。
已故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同志曾说:“在象鼻山前要照像,才算来过桂林,这是独一无二的风景。”象鼻山在桂林群景之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除了象鼻山本身,景区还有水月洞、爱情岛、普贤塔、三花酒窖等景点。水月洞位于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身之间,里面留存摩崖石刻50余件,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镌刻洞中。
沿着水月洞登级而上石级,山腰有个20多米长的穿洞,酷似大象的眼睛,故名曰“象眼岩”。象眼岩分南北两洞,从象山南麓洞口,沿石阶可登上南眼。北眼是位于悬崖峭壁之上,无石阶可通。
象鼻山山腹内有个三花酒窖,桂林三花酒很有名,这个酒窖至今藏酒千吨。顺着象鼻山山岩曲折而上,绿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建于明代初期的喇嘛式实心塔——普贤塔,远看像大象背上的宝瓶,大象托宝瓶寓意吉祥美好。
而景点爱情岛位于象山景区北侧,濒临漓江,是观看象鼻山的又一好的观景点。岛上环境优美、树木很茂盛,是上世纪70年代当地人谈恋爱的最佳之处,故称之为爱情岛,如今爱情岛是人们婚庆、摄影的外景之地,恋人们在象山水月的见证下,在此许下爱的誓言。
❻ 法律上价格欺诈怎么界定
1、虚假标价:如某饭店餐饮部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顾客结帐时却按每斤200元结算,并且称其标价签标的是小象鼻蚌,以虚假标价误导消费者。再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发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而实际产地是广东省。2、两套价格:如某酒店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帐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某顾客点了12种炒菜,在结算时即发现其中10种菜肴的价格高于提供的标价簿所标的价格,最高的超出9元,最低的超出2元,共多收36元。3、模糊标价: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销售某品牌洗衣机误导性文字明示“出厂价”950元,实际该型号洗衣机出厂价是920元。再如某酒店在门口迎宾处以“特价烤鸭每只38元”进行价格宣传,实际却按48元结算。当消费者质问何为“特价”时,该酒店谎称每天前三位顾客才能享受“特价”。4、虚夸标价:如某家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而实际其家电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误导消费者购买。再如某公司在其店面显著位置标示“消费各类手机全市最低价”。而实际该店所称“全市最低价”不仅无依据,而且也无从比较。5、虚假折价:如某商店以“全场2折”的文字进行价格宣传,但消费者发现全场上百种商品中,只有2种商品按2折销售。再如某服装商店用公告牌向顾客推荐某品牌服装全场8.5折,但消费者购买该品牌貂领大衣,原价为1998元,打8.5折销售价应1698.3元,而实际标价为1798元。宽松毛大衣原价为1080元,折8.5折销售价应918元,而实际标价1030元。6、模糊赠售:如某餐饮公司在经营场所打出“肥牛午市买一送一,晚市买二送一”的条幅,但未标明赠送商品的品名和数量。在顾客消费了一斤肥牛后,仅赠送价值较低的一碟羊肉。再如某粮店标示买五升某品牌食用调和油赠一,未标明赠品的品名和数量,实际给消费者的仅是一小袋花生米。7、隐蔽价格附加条件:如某百货公司采取“购物返A、B券”的手段促销,其中A券可当现金使用,而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B券只能附等值人民币现钞才能使用,误导消费者在店内循环消费。8、虚构原价:如某商场销售皮夹子,使用降价标价签标示原价158元,现价98元。不能提供原价的交易票据。再如某百货商场降价销售某品牌服装,虚构原价3500元,现价190元,不能提供此次降价前一次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原价交易票据。9、不履行价格承诺:如某超市向消费者承诺在2009年1月12日至1月15日期间,凡购买某品牌清洁抹布实行买三送一,而实际消费者购买后并未获得赠送。销售某品牌酸奶,向消费者承诺:凡购买5杯125克装酸奶,实行“特惠家庭装优惠20%”。原价6.2元,优惠后价格应是4.96元,但顾客结算时仍以原价结算。10、质量与价格、数量与价格不符:如某机电产品商店将因有质量问题而返修的某品牌电冰箱按正品价格销售,质量与价格不符。再如某商店销售价格3元的袋装白糖,标示每袋重量1000克,而实际每袋重量仅有750克,数量与价格不符。
❼ 桂林民宿哪些好求推荐
桂林民宿推荐船舍茶椐、漓江兴坪农家客栈、遇龙河月色山水小院、湖畔小屋等。
船舍茶椐,够诗意,光是名字就能让人对他家产生各种美好的想象。船舍嘛,木有,人家还是在陆地上的,不过茶椐倒是有那么点意思在里面,因为民宿整体是以禅风格装饰,在客房营造上你也能感受到老板传播禅与茶文化的意欲。民宿地处僻静休闲之处,但离象鼻山、七星公园之类景点都不会太远,不想走的话还可以租用店里的自行车。
湖畔小屋,光从外部看,你可能会以为这只是家小酒吧。不过,这家民宿的一楼的确是个小酒吧,店中央设置了吧台,店内的高脚凳、红砖、墙画和吉他,以及墙上挂着的牛头装饰都散发着浓郁的酒吧气息。住宿是在楼上,装修比较简单,但是干净清爽。对条件设施要求比较高的话,可以跳过了。
❽ 象鼻山的传说
传说,七位仙女相伴下凡赏世间美景,最小的那位仙女看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常常遇到水患的困扰,民不聊生,心生怜悯,便私自与玉帝的坐骑天象一起到凡间帮助人们疏通河道。
不久后被玉帝知道,便命天将把仙女带回天庭,而把天象化为石山,并用宝剑将其镇住,令天象永不得返回天界。
一日,普贤菩萨云游此地,见一头天象被宝剑镇于此处,普贤菩萨被天象的行为所感动,心生慈悲,便用法力拔去了象身上的宝剑,但天象毕竟触犯天规私下凡间,菩萨只好用自己的宝瓶置于象背将其镇在原地。
后来,宝瓶变成了象鼻山上的普贤宝塔。不知过了过久,普贤菩萨骑白象重游故地,再次见到天象,便想度化天象,但见天象已经化身上为山,即使度化也已不能飞天。
正在菩萨欲返天界之时,却发现江边不见一人一畜,得知是因天象疏通了河道扰动了江水,使得江水污浊人畜无法饮用。
菩萨仔细查看后,发现原来江底无石,致使江水中的泥土不能沉淀下来,菩萨便将自己的坐骑白象化身为一枚金光闪闪的“石足”落入漓江之中,江底顿时幻化出无数的闪闪江石,漓江的水也瞬时变得清澈见底,从此人们便沿江安居繁衍下来。
(8)象鼻哪些家具城招工扩展阅读: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西岸,象鼻山因山形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桂林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城徽,桂林乃至广西地方产品多以象山作为标记。
桂林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水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面积1.3公顷,它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的。
1986年依象鼻山辟建象山公园,桂林象鼻山园内以象鼻山为主体,还有“象山水月”、仿古建筑云峰寺、爱情岛、明代建筑普贤塔等景观。清代工部郎中舒书在《象山记》中写道:粤之奇以山,粤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对之象,则又其奇之甚。
桂林象鼻山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子与象腿之间,有一东西穿洞,高大明亮的洞底,旅行家徐霞客曾有描绘:“飞崖自山顶尺跨,北插中流,东西俱高剜城门,阳江从城南来,流贯而合于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莹波,象山水月”之称以此。
每当月朗清风,水平如镜之夜,水月洞倒影,酷似一轮皎月浮江,江中二圆月并浮,一幅“水底有明月,水上明白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绝妙意境。
桂林象鼻山象眼岩:出水月洞,沿石级登山,山腰有个20多米长,左右对穿的岩洞,好似大象的眼睛,因名象眼岩,象山南北两洞景色各不相同,是眺望桂林风景的绝妙窗口。
桂林象鼻山剑柄塔:山顶有明代所建普贤塔, 为喇嘛式实心砖塔, 高13.6米。基座北面, 嵌有青石一方, 平雕“南无普贤菩萨”之像。远看塔似剑柄, 又像宝瓶, 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
漓江双月:与穿山、塔山分布漓江两岸, 山形、塔影、明洞构成美丽的“三山景色”。站在象鼻山公园爱情岛上远望,穿山公园的穿山月岩与象鼻山水月洞远近相映, 呈现“漓江双月”的奇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象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