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麦金托什charles r.mackintosh,1868-1928简介
麦金托什(Charles R.Mackintosh,1868—1928)是英国格拉斯哥(苏格兰首府)一位建筑师和设计师。他在英国19世纪后期的设计中独树一帜,并对奥地利的设计改革运动维也纳“分离派”Secession 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麦金托什和维也纳“分离派” 成员在很多方面都与新艺术运动相呼应,不少设计史家也将他们划入新艺术的范畴。但与别的新艺术流派相比,他们的设计更接近于现代主义。“青春风格”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在他们手中进一步简化成了直线和方格,这预示着机器美学的出现。
麦金托什于1885年进入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学习,毕业后进入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通过沃赛创办的《工作室》杂志,他接触了许多激进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的作品和思想。他的早期活动深受莫里斯的影响,具有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他和妻子以及妻妹、妹夫形成了一个名为“格拉斯哥四人”的设计小组,从事家具及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并参加了1896年在伦敦举办的一次工艺美术协会展览,但他们的第一次公开露面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1897—1899年间,麦金托什设计了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大楼及其主要房间的全部家具及室内陈设,获得了极大成功,使他被公认为新艺术运动在英伦三岛惟一的杰出人物和19世纪后期最富创造性的建筑师、设计师。从外观上看,这座建筑带有新哥特式简练、垂直的线条,而室内设计却反映了新艺术的特点,展示了麦金托什的全部天才。如果说霍尔塔和吉马德的主旋律是卷曲起伏的“鞭线”,麦金托什的主调则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能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1898年,他设计了克莱丝顿小姐(Miss Cranston)为禁酒而开设的一系列茶厅,其装饰手法以及新颖的家具赋予了这些茶厅一种商业性的标记,这正是现代工业设计师所应做到的。他还为克莱丝顿小姐设计了著名的希尔住宅,这座住宅的建筑和室内设计都颇有影响。麦金托什一生中设计了大量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都具有高直的风格,这反映出有时对于形式的追求也会影响到产品的结构与功能。他所设计的著名的椅子一般都是坐起来不舒服的,并常常暴露出实际结构的缺陷,制造方法上也无技术性创新。为了缓和刻板的几何形式,他常常在油漆的家具上绘出几枝程式化了的红玫瑰花饰。在这一点上,他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传统相距甚远。
B. 麦金托什的职业生涯是什么样的
麦金托什(CharlesR.Mackintosh,1868~1928)被公认为新艺术运动在英国的杰出人物和最富创造性的建筑师、设计师,在英国19世纪后期的设计中独树一帜。1885年麦金托什进入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学习,毕业后进入建筑事务所工作。通过《工作室》杂志,他接触了许多激进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的作品和思想。他的早期活动深受莫里斯的影响,具有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1896年以他为首形成了一个名为“格拉斯哥四人”的设计小组,从事家具及室内装饰设计工作。1897~1899年间,麦金托什设计了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大楼及其室内陈设和主要家具,获得了极大成功。这座建筑的外观带有新哥特式简练、垂直的线条,而室内设计却反映了新艺术的特点,主调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线条,能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1898年他设计了一系列茶厅以及新颖家具,其装饰手法赋予了这些茶厅一种商业性的标记,他还设计了著名的希尔住宅。麦金托什一生设计的大量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都具有高直的风格,这反映出有时对于形式的追求也会影响到产品的结构与功能。他的著名的椅子一般坐上去都不够舒服,并常常暴露出实际结构的缺陷,制造方法上也无技术性创新。为了缓和刻板的几何形式,他常常在油漆的家具上绘出几枝程式化的红玫瑰花饰。麦金托什1896年设计的苏格兰音乐节海报,也反映了这一典型风格。1900年,他应邀参加了在维也纳等地举行的分离派展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01年,他在由德国人举办的“艺术爱好者之家”设计竞赛中获奖,引起了维也纳分离派的更大关注,其影响很自然地从英国转到了奥地利,他的垂直纹样的构图也在他的追随者中传播开来,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C. 高背椅起源于哪个国家
英国
现代流行的高背椅最初设计者是英国的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
他是格拉斯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新艺术运动风格代表之一,其作品包含了现代主义特点。他发掘他称之为“旧的精神”而设计出具有新风格的独特的建筑、室内和产品,麦金托什的风格不是突然产生的,他是英国设计运动和欧洲大陆设计运动的发展成果之一。他是工艺美术时期与现代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式的人物,在设计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意义。
D. 盘点意大利博物馆级别的顶级家具品牌
在北欧风、muji风盛行的当下,我依旧毫不怀疑意大利家居设计独一无二的至高地位。在绘画、时装等艺术设计领域,意大利也时常被与法国做比较,但家居内饰,意大利毫无疑问是,
「the best of the best.」
曾听说过一个不甚有趣的故事,揶揄无印良品,这个真实的段子是:某年某月某周末,在北京鼓楼的某酒吧,文艺男邂逅文艺女。几杯Cutty Sark下肚后,移步男青年家加深了解。女青年透过一双含情醉眼,赫然发现屋里从床垫到桌椅沙发、香薰机到内裤,清一色无印良品。登时酒也醒了大半,留下一句“只迷MUJI的男人很无趣”,便出门消失在春风沉醉的夜晚。
若此君家中摆设诸如Serralunga打造的Barceloneta、意大利设计师Harry Bertoia的Diamond Chair之类,必然能称之为有趣。
意大利的国际家具品牌数量繁多,风格多变。它是现代风格的引领者,设计历史底蕴深厚。
如此我们便来盘点意大利 最具有设计风格的顶级家具品牌。
Cassina
自成立以来的80年内所推出的产品,几乎件件都是能代表各个时代家具工艺水准的经典之作。
sedie zig zag , cassina
20世纪60年代,Cassina推出经典大师系列,重新生产现代运动中一些领袖人物如勒·柯布西耶、弗兰克·洛依·赖特所创造的作品,让他们的作品不再只是在博物馆内供人瞻仰,而是将这份美学真实地融入生活。除了呈现经典之作,Cassina也集结了众多当代设计师如菲利普·斯达克、喜多俊之等的创新作品,兼容多元文化与多样设计风格。
Distex扶手椅
作为二战后引领意大利设计界的教父级人物,Gio Ponti便是先锋前驱,他最著名的作品则有1948年为La Pavoni设计的expresso咖啡机“La Cornuta”,被公认为是意式生活经典代表作之一。1953年为Cassina所设计Distex扶手椅与1957年的超轻椅(Superleggera)更是蔚为经典。
超轻椅(Superleggera)
Gio Ponti作品保有高技术性的生产技法,结合意大利传统手工技艺,着重以「人」为出发点,强调外观与功能结合,整体上偏好线条利落、简约风格的现代感设计。
在当时许多家具设计都是出自于拥有建筑背景的全才艺术家所创作,Cassina为了设计出口家具,与这些设计师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1964年后陆续取得如柯比意(Le Corbusier) 、夏洛特‧佩里安(Charlotte Perriand)、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等设计师的作品授权。
LC系列可称为工业风先驱,延续柯布西耶在建筑上讲求人体工学的机能性与简约的风格,率先将结构外露与柔软的软垫结合,如此颠覆人体工学的设计概念,横跨世纪后仍旧经典迷人。
B&B
自1966年创立至今,B&B为意大利当代家品设计刻下了多项经典,以突破时代界限为目标,B&B融合创意、革新及现代工业技术,创造出闻名于世的“Timeless”系列,直接改变了意大利家具的发展路向。多年来的杰出设计,让B&B四度勇夺意大利“Compassod'Oro Awards”,作品包括1972年的Le Bambole、1984年的Sisamo、1986年的Sity、以及于1989年以品牌身份获殊荣。
Le Bambole
Sisamo
Sity
超时代的前卫设计,使之成为永远的经典。汲取历史资源,比如从中国明代家具获得灵感。
Cappelini
Cappelini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世界当代家具设计的推动者,它让设计家具不再中规中矩,除了实用功能外,还能带给居家空间更多一点的想像,因此常有人说,家中若摆上一张Cappellini 的设计椅,就像是放上一张实用的艺术作品,Cappellini 的家具无法使用单一风格描述,有时造型乖张,有时则是材质与技术上的完全突破,也因此Cappellini 旗下的作品,早成为世界上各重要设计博物馆典藏作品的常客。
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到法国篷皮杜文化中心,从波士顿博物馆到东京现代艺术馆,几乎全世界的艺术博物馆都收藏着Cappelini的设计。
被MOMA 博物馆永久典藏的「Wooden Chair」,惊人地以实心条状的三毛榉弯曲成形,不仅让木材也能展现如美人鱼般充满韵律的三度空间美感,从不同角度观赏,「Wooden Chair」的表情也随之不同。
常被担心会坐垮「Wooden Chair」的椅身,但实际上却极其坚固,脆弱轻盈的外表即源自于消失的结构,而让纤细的木头大曲度的弯折,同时更提供结构性的支撑。
有着障眼法的桌子? ORG by Fabio Novembre
人们往往眼见为凭,然而对于意大利设计师 Fabio Novembre 来说,这样就太无趣了
这张名为「ORG」的桌子,看上去仿佛是由无数支椅脚支撑着,但实际上在众多椅脚中却只有四支拥有结构性的作用,其他椅脚就像是深海阎王的触须一样能够自由摆动,就连Giulio Cappellini 都惊叹道:「整张桌子好像浮了起来。」
Fabio 说,他更感兴趣的是探索台面下的事情,藏在这些假桌脚背后人们的真脚,究竟传达出人类什么样的心绪?为再日常不过的物件带来魔术般的伎俩,也只有 Cappellini 提供的新材质技术,才能完成 Fabio 意欲探索人性的玩心。
cloud书柜
前卫、创新、无拘无束的 Cappellini重新定义了家具该有的样貌。举例来说,「ORG」是张有着障眼法的桌子、Bouroullec 兄弟的「Cloud」书柜,则让空间充满诗意、而TomDixon「S Chair」的前身,竟然是只绘图本上的涂鸦。 没想到经过不断的突变,最后竟变成一张如雕塑般的悬臂椅。
1987 年「S Chair」诞生,Cappellini 慧眼识英雄,经历 4 年的合作与尝试,于 1991 年才得以量产面市,同时更晋升为 MoMA 与 V & A 博物馆等设计殿堂的永久收藏之列。
「S Chair」椅身最早的版本是以老师傅纯手工编织稻草或是柳条而成,因而整件作品在自然的触感下,同时也拥有超立体的未来美学。
Cappelini从历史、地理、世界多元文化中萌发出设计灵感,最后集结出创新的思维,每个创意都是不同元素间对话的表达。著名的“S”椅已成为Cappelini在全世界的设计标志,向人们诠释着当代艺术的意境。
Casamilano
tokio系列橡木方形现代餐桌
意大利的顶级家具品牌,源自有悠久历史传承(1929年)的家族企业,在品牌创立当年就入选米兰家具展,是意大利传统制造与国际化品牌相结合发展的经典案例。产品注重工艺和细节,但在设计上又结合国际最新设计思潮和手法,被誉为“永不过时的经典”。它的旗下国际大牌设计师云集,但不同设计师的作品既各有特点,又统一在品牌的市场形象之下。该品牌风格简约,高级感十足。
pillopipe天鹅绒系列沙发
orlando系列 橡木装饰柜
Ceccotti
20世纪50年代末期,Aviero Ceccotti创立生产家具的Ceccotti公司,在家具领域,以高水平的手工生产及其独特性,使品牌特色与意大利高水平家具画上等号。
Ceccotti坚持用上等的材质和精确的美学创意去创造使用者的生活美学,不论椅子、桌子或各种类型的家具,都充分地展现出Ceccotti对产品创造的那份细腻的美学与丰富的情感。
Moroso
品牌意大利Udine工厂的内部
诞生于1952年的Moroso被誉为家具行业的Sweetheart,她不但拥有高贵优雅的高定品质,还以其大胆的用色和极具创意的设计俘获大众的心,其软体家具,特别是沙发系列全球闻名。新颖的杰出的设计是Moroso的一大特色,产品风格前卫而复古,用色亮丽、鲜艳,产品造型线条大胆,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世界著名的剧场、体育馆、酒店、度假区以及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航空公司等都以拥有MOROSO的沙发、座椅为荣。
这是由Nipa Doshi和Jonathan Levien在2008年设计的系列沙发,沙发正面采用纯色坐垫配以撞色镶边,给人一种简洁大方的感觉;而靠背的背面则会用金属色印刷出美丽独特的图案。
旗下的设计师都是耳熟能详的巨星级人物,如Ron Arad, Carlo Colombo, Marc Newson, Patricia Urquiola等,风格从简约到高调,各自发挥所长。同时,处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Moroso坚持使用纯天然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并保证其生产过程的“干净,无污染。”
Gluon,by Marc Newson
Double Zero,by David Adjaye
Float,by Nendo
从结构上看,Moroso家具讲究比较简洁的线条,但线条的组合却又是超大众化的;从色彩上看,Moroso基本上都会选择抛弃镶金镀银,以比较大胆的色块组合追求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天马行空的创造力
Moroso往往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但却总是让人觉得与"奢华"不沾边,但由于凝聚了大批先锋派设计师毕生的心血,Moroso家具在价格上也显示出了极高的定位。因此又被人称为"不动声色的奢华"或"第二眼的奢华"。
Poliform
创立于1942年,风格现代简约,注重奢华品质和意大利品牌引以为傲的精致细节。
设计决定品牌↓
细节决定品质↓
旗下Varenna Poliform为专业橱柜品牌↓
Minotti
排名前三的沙发品牌。
关键特质在于全方位地诠释“意大利制造”的概念,如今,传统和科技完美融合在这一理念中:匠人的技艺让现代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倍显精致,灵巧的双手为工业化的精密特性注入一丝细腻与情感。
除了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和技能以外,还运用精益求精的材质和技术解决方案,以此来展现无可挑剔的细节之美。
其他产品也拥有极高的品质,皮具类产品定位极其高端,听来的段子,他们做沙发的尾料是留给LV做包用的。
Minotti所有产品和风格的特点在于不随时间流逝的设计感、无以伦比的舒适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
Zanotta
意大利博物馆收藏级家具品牌。
Zanotta是意大利家具设计的缩影,工业设计界极受瞩目的领导品牌之一,长期以来扮演者革新的力量,赋有创意和艺术领导力的品牌。拥有象征性的外形与工艺技术的创新,展现出超越潮流的新创。追求设计调性但不盲目迎合潮流,特立独行又不失奢华优雅。拥有众多改变设计历史的设计,许多作品已被列入设计史丛书,并被陈列在世界主要美术馆内,例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英国设计美术馆、德国柏林美术工艺美术馆等。
Aurelio Zanotta 于 1954 年成立这个品牌时,就用精准且大胆的眼光生产制造前卫的设计作品。有些作品今日看来仍然很新潮,如 Piero Gatti、Cesare Paolini 和 Franco Teodoro 的 Sacco(懒骨头)、Achille Castiglioni 的 Cumano 餐桌…等。
Sacco by Piero Gatti, Cesare Paolini and Franco Teodoro
Joy by Achille Castiglioni 多层可旋转柜子 极具实用和设计性
Sciangai by Jonathan De Pas, Donato D’Urbino and Paolo Lomazzi
Blow by Donato D’Urbino, Jonathan De Pas and Paolo Lomazzi
Mezzadro Stool by Achille Castiglioni
Butterfly Coffee Table by Alexander Taylor
Lama 921 by Ludovica + Roberto Palomba
E. 请举例谈谈工艺美术运动或包豪斯设计中,艺术家参与设计的产品及其风格特点
摘要 Hill House Chair 希尔住宅高背椅(1902)
F. 急需1600-1930年的各种家具的情况和分类
相关资料如果需要可以留下邮箱,我发给你哦!
一、文艺复兴家具(15世纪至17世纪)
从15世纪后期开始,文艺复兴式建筑取代了哥特式建筑,由此产生的文艺复兴式家具便在整个欧洲大陆盛行。直至17世纪初,又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出一种新的巴洛克式家具。与此同时,亚洲和非洲一些地区的家具也已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如中国的明代家具。
(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400~1650年),为了适应社会交往和接待增多的需要,家具靠墙布置,并沿墙布置了半身雕像、绘画、装饰品等,强调水平线,使墙面形成构图的中心。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的特征是:普遍采用直线式,以古典浮雕图案为特征,许多家具放在矮台座上,椅子上加装垫子,家具部件多样化,除用少量橡木、衫木,丝柏木外,核桃木是唯一所用的,节约使用木材,大型图案的丝织品用作椅座等的装饰。
(2)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1400~1600年)的家具许多是原始的,特征是:厚重的比例和矩形形式,结构简单,缺乏运用建筑细部的装饰,有铁支撑和支架,钉头处显露,家具体形大,富有男性的阳刚气,色彩鲜明(经常掩饰低级工艺),用压印图案或简单的皮革装饰(座椅),采用核桃木比松木更多,图案包括短的凿纹、几何形图案,腿脚是“八”字形式倾斜的,采用铁和银的玫瑰花饰、星状装饰以及贝壳作为装饰。
(3)法国文艺复兴时期(1485~1643年)的家具的特征:厚重。轮廓鲜明的浮雕,由擦亮的橡木或核桃木制成,在后期出现乌木饰面板,椅子有象御座的靠背,直扶手,以及有旋成球状、螺旋形或栏杆柱形的腿,带有小圆面包形或荷兰式漩涡饰的脚,使用上色木的镶嵌细工、玳瑁壳、镀金金属、珍珠母、象牙,家具的部分部件用西班牙产的科尔多瓦皮革、天鹅绒、针绣花边、锦缎及流苏等装饰物装饰,装饰图案有橄榄树枝叶、月桂树叶、打成漩涡叶箔、阿拉伯式图案、玫瑰花饰、漩涡花饰、圆雕饰,贝壳,怪物。鹰头狮身带翅膀的怪物、棱形物、奇形怪状的人物图案,女人像柱,家具连接处被隐蔽起来。
文艺复兴家具风格:意大利最早将希腊、罗马古典建筑上的檐板、半柱、台座以及其他细部形式移植为家具的装饰,而建筑的外形也同时影响到家具造型。
文艺复兴式家具的主要特征为:外形厚重端庄,线条简洁严谨,立面比例和谐,采用古典建筑装饰等。文艺复兴式家具在欧洲流行了近两个世纪。总的说来,早期装饰比较简练单纯,后期渐趋华丽优美。此外,不同的国家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法国采用繁复的雕刻装饰,显得富丽豪华(图6);英国把文艺复兴风格与自己传统的单纯刚劲的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朴素严谨的风格;北欧的文艺复兴式家具发展缓慢,实际上是将哥特式后期的结构方式与文艺复兴式装饰融为一体。
二、巴洛克家具(17世纪至18世纪初)
(1)法国巴洛克风格亦称法国路易十四风格,其家具特征为:雄伟、带有夸张的、厚重的古典形式,雅致优美重于舒适,虽然用了垫子,采用直线和一些圆弧形曲线相结合和矩形、对称结构的特征,采用橡木、核桃木及某些欧锻和梨木,嵌用斑木、鹅掌锹木等,家具下部有斜撑,结构牢固,直到后期才取消横档;既有雕刻和镶嵌细工,又有镀金或部分镀金或银、镶嵌、涂漆、绘画,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原为直腿变为曲线腿,桌面为大理石和嵌石细工,高靠背椅,靠墙布置的带有精心雕刻的下部斜撑的蜗形腿狭台;装饰图案包括嵌有宝石的旭日形饰针,围绕头部有射线,在卵形内双重“L”形,森林之神的假面,“C”“S”形曲线,海豚、人面狮身、狮头和爪,公羊头或龟、橄榄叶、菱形花、水果、蝴蝶、矮棕榈和睡莲叶不规则分散布置及人类寓言、古代武器等。
(2)英国安尼皇后式(1702~1714年):家具轻巧优美,做工优良,无强劲线条,并考虑人体尺度,形状适合人体。椅背、腿、座面边缘均为曲线,装有舒适的软垫,用法国、意大利有着美丽木纹的胡桃木作饰面,常用木材有榆、山毛榉、紫杉、果木等。
巴洛克风格家具: 17~18 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家具。巴洛克风格脱胎于文艺复兴风格,但与文艺复兴式的理智的古典主义相反,而是一种热情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处于复杂的矛盾之中,一批中小型教堂、城市广场和花园别墅设计追求新奇复杂的造型,以曲线、弧面为特点,如华丽的破山墙、涡卷饰、人像柱、深深的石膏线,还有扭曲的旋制件、翻转的雕塑,突出喷泉、水池等动感因素,打破了古典建筑与文艺复兴建筑的“常规”,被称之为“巴洛克”式的建筑装饰风格。“巴洛克”原是葡萄牙语“Baroque”,意为珠宝商人用来描述珍珠表面光滑、圆润、凹凸不平、扭曲的特征。追求动感,夸张尺度,形成了一种极富强烈、奇特的男性化装饰风格。而与随后的“洛可可”的女性化的细腻娇艳风格相对应。
巴洛克风格家具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沙发华丽的布面与精致的雕刻互相配合,把高贵的造型与地面铺饰融为一体,气质雍容。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打破均衡,平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
巴洛克风格的住宅和家具设计具有真实的生活且富有情感,更加适合生活的功能需要和精神需求。巴洛克家具的最大特色是将富于表现力的装饰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而强调整体结构,在家具的总体造型与装饰风格上与巴洛克建筑、室内的陈设、墙壁、门窗严格统一,创造了一种建筑与家具和谐一致的总体效果。巴洛克风格家具造型华丽 渲染奔放热烈的生活。
巴洛克式家具,以浪漫主义精神为设计出发点,赋予亲切柔和的抒情情调,追求跃动型装饰样式,以烘托宏伟、生动、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巴洛克家具利用多变的曲面,采用花样繁多的装饰,做大面积的雕刻、金箔贴面、描金涂漆处理,并在坐卧类家具上大量应用面料包覆。繁复的空间组合,与浓重的布局色调,把每一件家具的抒情色彩表达得十分强烈强烈的舒适感与细腻温馨的色调处理,把热情浪漫的艺术效果表达得十分成功。
三、洛可可家具(18世纪至18世纪中期)
(1)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家具特征:家具是娇柔和雅致的,符合人体尺度,重点放在曲线上,特别是家具的腿,无横档,家具比较轻巧,因此容易移动;核桃木、红木、果木均使用,以及藤料。蒲制品和麦杆;华丽装饰包括雕刻、镶嵌、镀金物、油漆、彩饰、镀金。初期有许多新家具引进或大量制造,采用色彩柔和的织物装饰家具,图案包括不对称的断开的曲线、花,扭曲的漩涡饰、贝壳、中国装饰艺术风格、乐器(小提琴、角制号角、鼓)、爱的标志(持弓剑的丘比特)、花环、牧羊人的场面、战利品饰(战役象征的装饰布置)、花和动物。
(2)英国乔治早期(1714~1750年): 1730年前均为浓厚的巴洛克风格, 1730年后洛可可风格开始大众化,主要装饰有细雕刻,镶嵌装饰品、镀金石膏。装饰图案有狮头、假面、鹰头和展开的翅膀、贝壳、希腊神面具、建筑柱头、裂开的山墙等。
(3)乔治后期及温莎椅。直到1750年油漆家具才普及,家具开始广泛使用直线和直线形家具,小尺度,优美的装饰线条,逐渐变细的直腿,不用横档,有些家具构件过于纤细。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在英国的温莎地区流行的一种椅子,后经由美国改良推广得以风靡世界,成为英美乡村家具的代表之一。
洛可可风格家具:洛可可(Rococo)时期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一开始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
洛可可Rococo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 演变而来,原意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
洛可可风格宛如中国的明式家具,以流畅的线条和唯美的造型著称。相比之下,路易十四时期巴洛克风格的法国古典家具的特点是雕刻,和当时路易十四国王的英勇善战有关,在家具中是通过雕刻体现出力量。
而洛可可风格更加带有女性的柔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芭蕾舞为原型的椅子腿,你可以看到那种秀气和高雅,那种融于家具当中的韵律美。而路易十六时期历经了历史的变革,所以摒弃了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时期的繁杂,把家具的曲线变成了直线,只留下了凹槽的设计。
而到了新古典时期,则连凹槽也省去了,留下的就是直线条。历经了时代的变迁,法国古典家具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然而洛可可风格仍然是最能代表法国古典家具的一种风格,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认可和推崇,也是体现人身份和品位的一种象征。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曾风靡欧洲。
四、新古典家具(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
这个时期的家具称为新古典主义家具,这和我们现代装修风格中所说的新古典家具的定义是不同的。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家具泛指这一百年里,对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改良,去除太多无用的奢华虚饰,重新回归古典的一种历史家具风格。
(1)法国路易十六时期的家具特征:古典影响占统治地位,家具更轻、更女性化和细软,考虑人体舒适的尺度,对称设计,带有直线和几何形式,大多为喷漆的家具,橱柜和五斗柜是矩形的,在箱盒上的五金吊环饰有四周框架图案,座椅上装座垫,直线腿,向下部逐渐变细,箭袋形或细长形,有凹槽,椅靠背是矩形、卵形或圆雕饰,顶点用青铜制,金属镶嵌是有节制的,镶嵌细工及镀金等装潢都很精美雅致,装饰图案源于希腊。
(2)法国帝政时期(1804~1815年):家具带有刚健曲线和雄伟的比例,体量厚重,装饰包括厚重的平木板、青铜支座,镶嵌宝石、银、浅浮雕、镀金,广泛使用漩涡式曲线以及少量的装饰线条,家具外观对称统一,采用暗销的胶粘结构。1810年前一直使用红木,后采用橡木、山毛榉、枫木、柠檬木等。
(3)英国摄政时期(18ll~1830年):设计的舒适为主要标准,形式、线条、结构、表面装饰都很简单,许多部件是矩形的,以红木、黑、黄檀为主要木材。装饰包括小雕刻、小凸线、雕镂合金、黄铜嵌带、狮足,采用小脚轮,柜门上采用金属线格。
(4)维多利亚时期(1830~1901年)是19世纪混乱风格的代表,不加区别地综合历史上的家具形式。图案花纹包括古典、洛可可、哥特式、文艺复兴、东方的土耳其等十分混杂。设计趋于退化。1880年后,家具由机器制作,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如金属管材、铸铁、弯曲木、层压木板。椅子装有螺旋弹簧,装饰包括镶嵌、油漆、镀金、雕刻等。采用红木、橡木,青龙木、乌木等。构件厚重,家具有舒适的曲线及圆角。
新古典主义家具风格: 法国的新古典风格家具成熟于路易十六时期,因此又称为路易十六式家具。它很快被传播到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等国。新古典式家具的特征是以削瘦的直线为造型的基调,追求整体比例的谐调,不作过分的细部雕饰,表现出了注重理性、讲究节制、结构清晰和脉络严谨的古典主义精神。家具多采用由上而下、逐渐收缩的方形或圆形的脚,柜体的边框部分则多用桃花心木等名贵木材作菱形或锥形的镶嵌贴面装饰。
维多利亚家具风格: 19世纪混乱风格的代表,不加区别地综合历史上的家具形式。图案花纹包括古典、洛可可、哥特式、文艺复兴、东方的土耳其等十分混杂。设计趋于退化。1880年后,家具由机器制作,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如金属管材、铸铁、弯曲木、层压木板。椅子装有螺旋弹簧,装饰包括镶嵌、油漆、镀金、雕刻等。采用红木、橡木,青龙木、乌木等。构件厚重,家具有舒适的曲线及圆角。也许正是各种风格的混杂借鉴,才得以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种高靠背舒适的椅子,带有维多利亚时期的生活印记,称之为维多利亚椅,而沿用至今。
五、现代风格家具
(1)新艺术运动风格
时间: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
地点:以比利时为中心,风靡欧洲大陆。
特点:体现了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简化与净化的倾向。
代表人物:霍尔塔和维尔德。
新艺术是与先前的历史风格的决裂,这种风格体现了一种怀旧的趋势和折中主义的混乱局面。新艺术又拒绝了西方艺术的另一种趋势——自然主义。新艺术的拥护者热衷于表现华美、精致的装饰。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实际上又是崇拜自然的,只是他们崇拜的是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这种活力是难以用复制其表面形式来传达的。
新艺术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了内在活力。
霍尔塔在室内设计中喜欢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霍尔塔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是新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
另一位法国新艺术代表人物是吉马德,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被称为地铁风格。“地铁风格”与“比利时线条”颇为相似,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等全部采用了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 吉马德设计的咖啡几是典型的新艺术设计作品与新艺术相关的一个流派是维也纳分离派,它的代表人物是麦金托什,麦金托什是英国格拉斯哥的一位建筑师和设计师,他和妻子以及妻妹、妹夫形成著名的“格拉斯哥四人”的设计小组,从事家具及室内装修设计。
如果说霍尔塔和吉马德的主旋律是卷曲起伏的“鞭线”,则麦金托什的主调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能体现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麦金托什一生设计了大量的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它们都具有高直式的风格,是哥特式和新艺术的一种交融。维也纳分离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霍夫曼,霍夫曼深受麦金托什的影响,喜欢规整的垂直构图,并逐渐演变成了方网格的形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由此获得了“棋盘霍夫曼”的雅称。
新艺术运动十分强调整体艺术环境,即人类视觉环境中的任何人为因素都应精心设计,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效果。新艺术在本质上仍是一场装饰运动,但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与曲线,脱掉了守旧、折衷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特别是维也纳分离派的直线和方格预示着机器美学的出现,为设计走向现代主义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
(2)现代主义
随着新艺术运动、立体主义、风格派、构成派等现代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机器美学的产生,所谓“机器美学”,就是用净化了的几何形来象征机器的效率和理性,反映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其中,风格派的蒙特里安和里特维尔德的设计对现代设计影响较大。
蒙特里安的油画典型地体现了风格派的视觉语言,他认为,绘画是由线条和颜色构成的,所以,线条和颜色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许独立存在。只有最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最普遍的永恒绘画。在他的作品里仅用三原色色块以及非彩色的黑、白、灰色。
而里特维尔德的贡献在于:他把风格派艺术由平面推广到了三度空间,通过使用简洁的基本形和三原色创造出了优美而功能性的建筑与家具。他的作品有红/蓝椅和乌德勒支住宅。机器美学的产生为设计走向现代主义提供了理论条件。而现代主义是在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和法国的柯布西耶的积极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1919 年4月,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筹建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包豪斯”一词是格罗皮乌斯生造出来的,由德语的“建造”和“房屋”两词的词根构成。包豪斯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
密斯是包豪斯第三任校长,他的名言是“少就是多”。1929年他设计了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会馆,同时设计了巴塞罗那椅,它们成了现代建筑和设计的里程碑。1932年德国纳粹关闭了包豪斯,包豪斯的学生和老师离开了德国,把包豪斯的思想带到了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德国,包豪斯的产品并未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包豪斯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是,包豪斯的局限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如:为了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
“立方体就是上帝”,无论什么产品,什么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向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使用功能。严格的几何形体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包豪斯积极倡导为普通大众的设计,但是由于包豪斯的设计美学抽象而深奥,因而曲高和寡,只能为少数知识分子和富有阶层所欣赏。对包豪斯批评最多的是所谓“国际式”风格。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加之一些设计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以平屋顶、白墙面、统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包豪斯很注重功能,先后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功能第一、形式第二”、“房子是住人的机器”和“那里功能不变,那里形式不变”等口号,从而走向极端功能主义的道路,并忽视了人们对美感的需求,这也是人们批判包豪斯的一个原因。
无论对包豪斯有多少保留意见,它的巨大影响是无可争议的。集合在格罗皮乌斯旗下的精英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又发展了一种强烈的共性。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在各自工作或任教的地方传播包豪斯思想,并使其发扬光大。
(3)高技术风格
时间:1960年至1980年。
地点:欧美各国。
特点: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
高技术风格源于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不少电子产品模仿军用通讯机器风格,即所谓的“游击队”风格。高技术风格的发展与50年代末以来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
高技术派的代表作是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由英国的皮阿诺和罗杰斯设计。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不仅直率地表现了结构,而且连设备也全部暴露。在它的东立面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管道”,红色的为交通通道,绿色的为供水系统,兰色的为空调系统,黄色的为供电系统。在西立面上是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一条由地层蜿蜒向上的是自动扶梯,几条水平方向的是走廊。
高技术风格在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上主要特征是直接利用那些为工厂、实验室生产的产品或材料来象征高度发达的工业技术。如:外科医生用的手推车、仓库用的金属支架、矿井用的安全灯等都纷纷进入居家环境。
高技术风格由于过度重视技术和时代的体现,把装饰压到最低限度,因而显得冷漠而缺乏人情味,所以常常遭到非议。
(4)后现代主义
时间:1965年以后。
地点:欧美各国。
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领域、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这本书成了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针对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提出了“少就是乏味”的口号,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
他把赌城中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世俗建筑与设计奉为流行文化的杰出代表。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有三点: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和装饰主义。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师集团。“孟菲斯”反对一切固有观念,反对将生活铸成固定模式。“孟菲斯”对功能有自己的全新解释。他们认为功能的含义不只是物质上的,也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产品不仅要有使用价值,更要有一种文化内涵,使设计成为某一文化系统的隐喻或符号。“孟菲斯”的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化的文化内涵,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等不同情趣。在色彩上常常故意打破配色规律,喜欢用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特别是粉红、粉绿等艳俗的色彩。
G. 世界上最著名的五位家具设计大师是谁
1.世界家具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
勒·柯布西耶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 Chaux-des-Fonds,查尔斯·爱德华·珍妮特是他出生时的姓名。1920年,在他还是一名艺术家的初期,他就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即将从事建筑而非严肃的艺术,因此,他更名为勒·柯布西耶。尽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到过很多专家的影响。最初影响他的是著名的 建筑大师 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并教会他如何使用钢筋混泥土。
2.陈增弼: 中国家具和室内设计大师
陈增弼,是老冯非常崇拜的一位中国家具和室内设计大师。在老冯的记忆中,陈教授是典型的中国大知识分子。“儒雅”、“博学”、“严谨”、“和蔼”,这些词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陈教授是我认识的知名专家中知识最渊博的一个人,也是最谦虚、和蔼的一个人。
3.世界家具设计大师--艾琳.格瑞
艾琳·格瑞(Eileen Gray,1879-1976)作为20世纪的一位先驱建筑师,对现代家具设计贡献非常突出,格瑞生于爱尔兰一个富足而又充满艺术气氛的家庭,幼年即表现出强烈个性和和对自己喜欢事情的顽强执着精神。格瑞19岁时进入当地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4年后随全家移居巴黎,继续学习绘画。在巴黎格瑞很快对漆艺发生浓厚的兴趣,在几位著名的漆艺家的指导下,尤其是一位日报旅法的漆艺家的高超技艺对她影响都很大,格瑞很快就掌握了漆艺基本技法,随后成为第一代现代漆艺著名大师之一.
4.世界家具设计大师-阿尔托
阿尔托于1898年2月3日生于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Kuortane),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
大约在1924年,他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计的产生。
5.世界家具设计大师-奥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
对勒·柯布西耶影响很大的一个家具设计大师.
H. 家具都有什么风格
在了解家具发展历史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家具的风格特征,了解形成
这个风格特征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历史原因,从而把握家具发展变化的
内涵和规律。从公元前16世纪到现在,形成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家具风格:
1 古典家具
古典家具是指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家具。
2 哥特式
13世纪后期哥特式建筑风靡于欧洲大陆。这种潮流也完全支配了当时家具的发展。哥特
式家具是由哥特式建筑风格演变来的。
3 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最大的特征是以浪漫主义作为造型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它具有热情奔放及丰
丽委婉的艺术造型特色,这一时期家具风格并不受建筑风格改变的影响,主要基于家具本身
的功能需要及生活需要。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富于表现力的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
,而着重于整体结构,因而它舍弃了文艺复兴时期复杂的装饰,而加强整体装饰的和谐效果
,使家具在视觉上的华贵和功能上的舒适更趋统一。
4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家具于18世纪30年代逐渐代替了巴洛克风格。由于这种新兴风格成长在法王
“路易十五”统治的时代,故又可称为“路易十五风格”。洛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
(Rocaille)和“蚌壳”(Coquille)的复合文字,意思是表达这种风格多以岩石和蚌壳装饰的
特征。
洛可可家具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家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优美的艺术造型与功能的舒适
效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艺作品。洛可可风格家具的最大成就就是将优美的艺
术造型与舒适的功能巧妙结合起来,形成完美的工艺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具的形式和室
内陈设、室内墙壁的装饰完全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室内设计的新概念。通常以优美的曲线
框架,配以织锦缎,并用珍木贴片、表面镀金装饰,使得这时期的家具,不仅在视觉上形成
极端华贵的整体感觉,而且在实用和装饰效果的配合上也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5 新古典风格
新古典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大约自1760年至1800年间,称为庞贝
式;第二阶段自1800年至1830年间,称为帝政式。庞贝式风格盛行于18世纪后半叶,当时的
法国路易十六式风格,英国乔治后期的罗伯特-亚当、赫巴怀特和谢拉顿风格,美国联邦时
期风格以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均属于庞贝式风格的范畴。
6 民族古典家具
受中国古典风格的影响,16世纪日本出现的书院建筑,也十分讲究队陈列的布置,如中
国式的卷轴和书法,地上陈列的香炉、花瓶、精美的文房用具等等。
7 中国古代风格
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大约有3500年的历史,讲究端庄的气质和丰华的文采以及丰富的内
涵。其中明清家具创造了中国传统家具灿烂辉煌的成就,并对世界各国的家具艺术有着不可
低估的影响。
8 中国明代风格
明太祖(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明初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使遭到游牧民
族破坏的农业生产迅速地恢复和发展,随之手工业、商业也很快得到发展,国际贸易又远通
到朝鲜、日本、南洋、中亚、东非、欧洲等地。至明中叶,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
发展,手工业者和自由商人的增加,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由于经济的繁荣,当时的建筑业
、冶炼、纺织、造船、陶瓷等手工业均达到相当水平,明末还出现一部建造园林的著作一《
园治》,它总结了造园艺术经验。明代家具也随着园林建筑的大量兴建而得到巨大的发展。
当时的家具配置与建筑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在厅堂、书斋、卧室等有了成套家具的概念。一
般在建造房屋时就根据建筑物的进深、开间和使用要求考虑家具的种类、式样、尺度等成套
地配制。这时期的家具,不论硬木还是木漆家具,甚至是民间的柴木家具,都以它造型简洁
、结构合理、线条挺秀舒展、比例适度、不施过多装饰的那种素雅端庄的自然美而形成独特
的风格,博得人们的赞赏,赢得国际的声誉。
明朝时期,由于交通发达,海外贸易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日本、中亚、南海各国均
有文化交流与贸易活动,出现了世界航海史上罕见的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对外贸易的繁荣
,不仅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与外交往来,同时也激发了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东南亚一
带的优质木材,如花梨、紫檀等源源输入中国,这些热带木材材质坚硬、强度高、色泽与纹
理优美,因而制作工艺精密,而且可以进行细致的雕刻与线型加工,经济贸易与手工艺的进
一步发展终于使明式家具达到了我国古典家具的历史高峰并因此而载人了世界史册,这一时
期出现了一批家具专业书籍,如午荣等人编著的《鲁班经》、文震享编著的《长物志》、王
析、马思义编著的《三才团会》和高镰著的《逆生八笺》等,这些专业书籍丰富了家具理论
知识,指导了设计,对家具的制作与生产都起到了直接与间接的推动作用。
我国明代的家具研究的著名学者扬耀先生在其著作中这样写到:“明式家具有很明显的
特征,一点是由结构而成立的式样;一点是因配合肢体而演出的权衡。从这两点着眼,虽然
它的种类千变万化,而归综起来,它始终维持着不太动摇的格调,那就是“简洁、合度”,
但在见解的形态中,具有雅的韵味。这韵味表现在:
一、外形轮廓的舒畅与忠实;
二、各部线条的雄劲而流利,更加上它顾全到人体形态的环境,为体现处处适用的功能,而
做成适宜的比例和曲度。
明式家具品类繁多,可粗略划分成六大类:
1.椅凳类:有官帽椅、灯挂椅、靠背椅、圈椅、交椅、机椅、条椅、圆凳、春凳、鼓
墩等。
2.几案类(承具类):有炕桌、茶几、香几、书案、平头案、翘头案、条案、琴桌、供
桌、八仙桌、月牙桌等。
3.柜橱类:有闷户橱、书橱、书柜、衣柜、顶柜、亮格柜、百宝箱等。
4.床榻类:有架子床、罗汉床、平榻等。
5.台架类:有灯台、花台、镜台、面盆架、衣架、承足(脚踏)等。
6.屏座类:有插屏、围屏、座屏、炉屏、瓶座等。
明代家具使用的木材也极为考究,明朝郑和七下南洋,使我国和东南亚各国交往密切,
贸易往来频繁,这些地区出产的优质木材,如黄花梨、红木、紫檀、杞梓(也称鸡翅木)、
楠木等供应充足。由于明代多采用这些硬质树种做家具,所以又称硬木家具。在制作家具时
充分显示木材纹理和天然色泽,不加油漆涂饰,表面处理用打蜡或涂透明大漆。这是明代家
具的一大特色。明代家具造型优美多样,做工精细,结构严谨,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水平,与
明代发达的工艺技术分不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硬木制成精美的家具,是由于有
了先进的木工工具,明代冶炼技术已相当高超,生产出锋利的工具。当时的工具种类也很多
,如刨就有推刨、细线刨、蜈蚣刨等;锯也有多种类型, “长者剖木,短者截木,齿最细
者截竹”等等。明代的能工巧匠利刃在手,为优美的家具造型,为越来越多的功能要求创造
了不少新品种、新结构家具。明式家具采用框架式结构,与我国独具风格的木结构建筑一脉
相承。依据造型的需要创造了明榫、闷榫、格角榫、半榫、长短榫、燕尾榫、夹头榫、以及
“攒边”技法、霸王撑、罗锅撑等多种结构。既丰富了家具的造型,又使得家具坚固耐用。
虽经几百年至今我们仍能看到实物。总之,明式家具制造业成就是举世无双的,许多西方设
计家为之倾倒。明式家具的独到之处是多方面的,这里让我们借用I艺美术家田自秉教授用
四个字来概括它的艺术特色,即“简、厚、精、雅”。简,是指它的造型洗简,不繁琐、不
堆砌,比例尺度相宜、简洁利落,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
。精,是指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是指它风格典雅
,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明式家具在宋元家具的基础上得到了健康的
发展,这一发展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今天所说的明式家
具作为一种风格特征不受朝代的严格限制,明式家具的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功能、结构、造
型、用材以及设计要素的完美统一上。
一、功能合理
明式家具具有合理的功能。通过对现存大量实物的测量,可以发现各种明式家具的我们
,用今天的设计眼光来看也是很科学的,一些关键部位的尺寸是根据人体尺度经仔细推敲确
认的,如图2—8中所示的圈椅,早年曾有人对此作过测绘,发现这张椅子的主要功能尺寸与
现代椅惊人地相似,这反映了明式家具在确定各种关键尺寸时是以人体尺度作为依据的。
明式椅子的靠背倾角和曲线同样是科学的,椅子靠背应有适宜的倾角和曲线对今天来讲
已经是常识,但是从家具发展史上考察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9 清代家具风格
家具制造在明和清初呈放异彩,达到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我国研究古典家具的专
家王世襄先生讲过,明代和清前期(乾隆以前)是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苏州、扬州
、广州、宁波等地成为制作家具的中心。各地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依其生产地分为苏作、
广作、京作。苏作大体继承明式特点,不求过多装饰,重凿和磨工,制作者多扬州艺人;广
作讲究雕刻装饰,重雕工,制作者多惠州海丰艺人;京作的结构用鳔,镂空用弓,重蜡工,
制作者多冀州艺人。清代乾隆以后的家具,风格大变,在统治阶级的宫廷、府第,家具已成
为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追求繁琐的装饰,利用陶瓷、珐琅、玉石、象牙、贝壳等
做镶嵌装饰。特别是宫廷家具,吸收工艺美术的雕漆、雕填、描金等手法制成漆家具。他们
刻意去追求装饰却忽视和破坏了家具的整体形象,失去了比例和色彩的和谐统一。此种趋向
到清晚期更为显著。1840年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方面每况愈下,衰退不振,
家具行业也不例外。然而广大的民间家具制造业仍以追求实用、经济为主,继续向前发展。
它继承了明式家具构造上的某些传统做法,但造型趋向复杂,风格华丽厚重,线条平直硬拐
,雕饰增多,并间以牙、角、竹、木、瓷、玉、琅、螺钿等镶嵌装饰,却忽视家具结构的合
理性和人体使用功能的协调性,因而这时期的家具显得尺度大而重,同时又具那种官场显示
财富、地位的雄伟气派。由于它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因此多用于宫廷、豪宅,并为富商们
所收藏。
10 近代家具风格
19世纪中叶,随着机械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产生,促使设计师改
变旧有设计模式,寻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适应新材料、新工艺的新家具设计风格。一个崭新
的现代家具设计的时代来到了。 现代家具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世纪后期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现代家具的探索及发生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是现代家具成熟和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二次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家具高度发展的时期。20
世纪70年代至今是科技高度发展、面向未来的多元时期。
一、19世纪后期
这是现代家具的探索及发生时期,存在着两条平等的路线。一条是以英国的威廉·莫里
斯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和建筑家,他们竭力主张艺术家和工艺师相结合的路线,强调个人手工
的优异技能以求创新设计形式。尽管他们否定了机械生产的可行性,但由此而创造出一种具
有简单朴实充满着乡土气息的新型家具风格。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运动的推动下,许多著名的
建筑师都参与家具设计,使现代初期家具得以不断发展。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菲力蒲、韦勃、
查尔斯、雷尼、麦金托什等。
随后在欧洲大陆发生了“新兴艺术运动”。虽然该运动分别于比利时、法国、奥地利和
德国等地展开,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反对传统风格,寻求一种可以代表他们时代的新设
计形式。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奥托·瓦格纳、阿道夫·洛斯和凡·德·菲尔德等。
另一条路线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米夏尔·托奈特。
你说的田园风格的家具,那只是这些风格的分类,如:现代田园风格
I. 椅子设计的现代感的变迁
椅子设计中现代感的变迁
很多从事设计的人都在问,到底什么是时尚的、具有现代感的设计,怎样才能设计出受欢迎的作品。王受之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不了解设计的历史,特别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史,想知道什么是最新的设计是不可能的。设计是记载人类社会发展的符号和语言,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设计绝不是个人的奇思异想,它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时间为序,在很大的空间跨度上例举几款椅子的设计,简要说明它的现代感体现。
(1)中国的明式木椅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简是指它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细,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是指它风格曲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在制作工艺上,可以说明式家具已接近完美。但我个人认为,在设计构想上,还没有突破早先床椅不分的界限。整个造型方正敦厚,扶手和靠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说还是一张简化的“床”或“塌”。
(2) 18世纪后半叶的欧美风潮
18世纪中叶后,人们开始厌倦矫饰的巴洛克和洛可可,掀起了一股新古典的热潮。这是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繁杂装饰。主要是从古希腊罗马以及遥远的中国吸取养料,并且开始使用纺织织物制作坐垫来增加舒适度。
1谢拉顿设计的新古典家具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罗马庞贝遗址被发掘之后,人们发现古典艺术的质量远远胜过矫饰的巴洛克和洛可可,于是设计转而为一种更为理性的形式。谢拉顿(GeorgeSheraton,1751—1806)是当时新古典的家具大师。他的椅子设计重点装饰放置于靠背之上,变化很多,但椅腿却很少有曲线装饰,表现出单纯的结构感。 2切普代尔生产的椅子
切普代尔有名的风格之一是出自中国的所谓“中国风”,切普代尔生产的椅子所有的靠背均不同。但腿则都遵循一种基本形式,前腿是直的,后腿略为向外弯曲,其中有5把支持椅腿的木撑也是按同样的方式布置的,其余的变化也很小。这些椅子中,人们可以看到一种肯定的结构逻辑的意识。
(3)19世纪的设计风格
19世纪的设计风格一方面受新技术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理性主义也被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同时人们对装饰还是恋恋不舍,能用技术来达到装饰的目的,也是人们所乐于接受的。19世纪的设计风格就是这样在混乱中统一。
1 新技术条件下的设计
19世纪家具设计最有名的例子是维也纳托勒公司所生产的弯木家具,这是引入新技术的成果。他的公司将新技术与新的美学统一起来,生产出了价廉物美而能为大多数人所用的家具。维也纳咖啡馆椅十分简洁,每一个构件都毫不夸张,椅子的构造反映了结构的逻辑性。贝尔特(JohnHenryBelter)所生产的家具用压花、雕刻等技术来进行装饰,使得较为朴素的弯木家具能适应于时代的装饰趣味。
2高直风格
麦金托什设计的高直的风格座椅这反映出有时对于形式的追求也会影响到产品的结构与功能。他所设计的著名的椅子一般都是坐起来不舒服的,并常常暴露出实际结构的缺陷,制造方法上也无技术性创新。为了缓和刻板的几何形式,他常常在油漆的家具上绘出几枝程式化了的红玫瑰花饰。
霍夫曼本人的设计风格深受麦金托什的影响,喜欢规整的垂直构图,并逐渐演变成了方格网的形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并由此获得了“棋盘霍夫曼”的雅称。
(4)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运动是一场极为深远和广泛的设计运动。采用理性和规整的形式,结合新技术和新材料,并且要适合于批量生产。现代主义运动在各国有不同的表现,在此主要例举最为典型的荷兰和德国的设计。
1 荷兰风格派的设计
红/蓝椅是风格派的典型作品,在艺术史上人们难以找到一件相比拟的作品能如此完美地体现一种艺术理论。它由机制木条和层压板构成,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结构空间,各个构件间用螺钉紧固搭接而不用榫接,以免破坏构件的完整性。椅的靠背为红色的,坐垫为蓝色的,木条漆成黑色。木条的端部漆成黄色,以表示木条只是连续延伸的构件中的一个片断而已。
2 包豪斯的钢管椅
在包豪斯的家具车间,布劳耶创造了一系列影响极大的钢管椅,开辟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篇章。这些钢管椅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造型轻巧优雅,结构也很简单,成了现代设计的典型代表。1929年米斯设计了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物本身和他为其设计的巴塞罗那椅成了现代建筑和设计的里程碑。与布劳耶一样,米斯也长于钢管椅设计,1927年他设计了著名的魏森霍夫椅。
(5)20世纪的<strong>斯堪</strong>的<strong>纳维亚设计</strong>
瑞典的家具设计体现了瑞典居家环境轻巧而富于人情味的格调,为家庭成员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马特逊生产的曲线型的家具,轻巧而富于弹性,提高了家具的舒适性,同时又便于批量生产。对于舒适性的追求也影响到了材料的选择,纤维织条和藤、竹之类自然而柔软的材料被广泛采用。在芬兰,阿尔托于1928年设计的扶手椅是采用胶合板和弯木制成的,轻巧而适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点,既优美雅致而又毫不牺牲其舒适性。瑞典设计具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而且也有助于降低成本,因为木材在芬兰是取之不尽的。
维纳的设计极少有生硬的棱角,转角处一般都处理成圆滑的曲线,给人以亲近之感,“椅”的设计也是如此。它那抒情而流畅的线条、精致的细部处理和高雅质朴的造型,又使它具有雕塑般的质量。他从1945年起设计的系列“中国椅”吸取了中国明代椅的一些设计特征。
(6)20世纪中叶<strong>美国</strong>的<strong>有机现代主义</strong>
这些美国设计师将包豪斯的理论与20世纪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美学的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伊姆斯为米勒公司设计了第一件作品——餐椅,是他早年研究胶合板的结果。椅子的坐垫及靠背模压成微妙的曲面,给人
以舒适的支撑;镀铬的钢管结构十分简洁,并采用了橡胶减震节点。所有构件和连接的处理都非常精致,使椅子稳定、结实而且很美观。沙里宁的家具设计常常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这种“软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 (7)20世纪下半叶后的多元发展
1 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到20世纪50年代,人机工程学原理已为许多工业设计师所采用,因而得以改善产品的人机关系。这种座椅通过使人体坐姿前倾和膝部支承,让脊椎和躯体处于一条直线上,保持自然的平衡状态,从而使身体各部位能最佳地完成其功能,消除背部、颈部、臀部和腿部的应力。这种椅子在造型上也别具一格。
2 新现代主义
进入60年代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所谓“新现代主义”。为了体现出商业界的秩序与效率,设计应有冷漠、正规、中性的外观特征。在家具和室内设计中广泛使用钢管和其他工业材料,突出体现金属材料的冷漠感。在欧美其他国家,新现代主义也时兴一阵。较为正规、严谨的新现代主义作品不少出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之手。如钢片椅就显得稳重而严谨。1969年,阿基佐姆设计了“米斯”椅,以一种幽默的手法来模仿米斯的巴塞罗那椅。“米斯”椅采用了镀铬方钢、橡胶板等工业材料及尖锐的三角形造型,把新现代主义推向了极端。
3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Pop)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意大利的波普设计则体现出软雕塑的特点,家具的设计在体型上含混不清,并通过视觉上与别的物品的联想来强调其
非功能性,如把沙发设计成嘴唇状,或者做成一只大手套的样式。 所谓现代感的变迁,实际上表现为审美观念的变迁。但归根究底还是受到物质条件左右的。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比如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钢管、塑料和新的纺织织物被大量应用到设计产品中。弯木技术和胶合板技术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展,逐渐出现一些以意识为主导因素的设计。比如波普艺术和绿色设计等。限制设计的客观物质因素变少了,人们的审美接受能力也变开放了。设计便也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