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详细介绍明清家具常见的几种腿型49
明清两代,家具艺术高度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风格,被冠以“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两个艺术概念。本文拟就明清家具的不同种类,介绍明清两代不同的时代风格。
明清时期,家具的种类繁多。如果将其按使用功能分类后,再进行造型分类就清楚得多了。论其功能可分为卧具、坐具、起居用具、屏蔽用具、存贮用具、悬挂及承托用具。或直接分为床塌、椅凳、桌、案、几、屏联、箱柜、台架等类。
桌案
桌子有两种形式,一种有束腰,一种无束腰。
清·黄花梨无束腰罗锅枨直腿香几
有束腰桌子:是在桌面下装一道缩进面沿的线条,尤如给家具系上一条腰带,故名“束腰”。束腰下的牙板仍与面沿垂直。束腰有两种作法,一种低束腰,一种高束腰。低束腰的牙板下一般还要安罗锅枨和矮佬,或者霸王枨。如果不用罗锅枨和霸王枨,则必须在足下装托泥。起额外加固作用。高束腰家具面下装矮佬分为数格,四角即是外露的因腿上载,与矮佬融为一体。矮佬两侧分别起槽,牙板的上侧装托腮,中间镶安绦环板。绦环板的板心浮雕各种图案或镂空花纹。高束腰的作用不但美化了家具,更重要的是拉大了牙板与面沿的距离,有效地固定了四腿。因而牙板下不必再有过多的辅助部件。有束腰家具不管低束腰还是高束腰,在桌子的四足都削出内翻或外翻马蹄,有的还在腿的中间部份雕出云纹翅。这已成为有束腰家具的一个特征。
黄花梨有束腰展腿式半桌
无束腰桌子:即四腿直接支撑桌面,四腿之间有牙板或横帐连接,用以固定四足和支撑桌面。无束腰桌子不论圆腿也好,方腿也好,足端一般不作任何装饰。只有个别的为减少四足磨损而在足端装上铜套的。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四足。同时也起到相应的装饰效果。
案的造型有别于桌子。突出表现为案腿足不在四角,而在案的两侧向里收进一些的位置上。两侧的腿间大都镶有雕刻各种图案的板心或各式圈口。案足有两种作法,一种是案足不直接接地,而是落在托泥上。它又不像桌子托泥那样用四框攒成,而是两腿共用一个长条形的木方子。每张案子须用两个托泥。另一种是不用托泥的,腿足直接接地,在两腿下端横枨以下分别向外撇出。这两种案上部的作法基本相同,案腿上端横向开出夹头榫,前后两面各用一个通长的牙板把两侧案腿贯通在一起,使腿和牙板共同支承案面。两侧的腿还有意向外诧出,以增加隐定性。
还有一种与案稍有不同的家具,其两侧腿足下不带托泥,也无圈口和雕花板心,而是在腿间稍上一些的位置上平装两条横枨。有的在左右两腿间的长牙板下再加一条长枨。这类家具,如果面上两端装有翘头,那么无论大小,一般都称为案。如果不带翘头,那就另当别论了。这类家具,人们一般把较大的称为案,较小的称为桌子。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书中,把腿足在板面四角的称为“桌形结体”,把四足不在四角而在缩进一些位置的称为“案形结体”。根据这个论断衡量,这种家具具备案的特点较多,尤其是腿足的位置和夹头榫结构,因此,严格说来,还应叫案。桌形结体一般不包括案,而案形结体不仅包括案,也包括这种类型的桌子。人们把大者称案,自不必说,把小者称桌,即案形结体的桌子。说明这类小案桌与同等大小的桌子在使用功能上没有什么区别。也说明案和桌自产生,发展到现在,始终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明代桌案的种类有如下几种:
明末 黄花梨卷草纹展腿方桌
1、方桌:凡四边长度相等的桌子都称为方桌,常见的有八仙桌,因每边可并坐二人,合坐八人,故称八仙桌。有带束腰和不带束腰两种形式。方桌中还有一种一腿三牙式的,造型独特,其桌腿足的侧脚收分明显,足端亦不作任何装饰。桌面边框用材较宽,使腿子得以向里收缩。面下桌牙除随边两条外,另在桌角下沿装一小板牙,与其它两条长牙形成135度角。这三个方向的桌牙都同时装在一条桌腿上,共同支撑着桌面。故称一腿三牙。这种方桌不仅结构坚实,造型也很美观。
方桌中还有专用的棋牌桌,多为两层面,个别还有三层者。套面之下,正中做一方形槽斗,四周装抽屉,里面存放各种棋具,纸牌等。方槽上有活动盖,两面各画围棋,象棋两种棋盘。棋桌相对的两边靠左侧桌边,各作出一个直径10厘米,深10厘米的圆洞,是放围棋子用的。上有小盖。不弈棋时可以盖好上层套面,或打牌,或作别的游戏。平时也可用作书桌,名为棋桌,是指它是专为弈棋而制作的,具备弈棋的器具与功能。实际上它是一种集棋牌等活动于一身的多用途家具。
明末清初 黄花梨独板大翘头案
2、长桌、条桌与条案:长桌也叫长方桌,它的长度一般不超过宽度的两倍。长度超过宽度两倍以上的一般都称为条桌。分为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条案都无束腰,分平头和翘头两种,平头案有宽有窄,长度不超过宽度两倍的,人们常把它称为“油桌”,一般形体不大,实际上是一种案形结体的桌子。较大的平头案有超过两米的,一般用于写字或作画,称为画案。条案,则专指长度超过宽度两倍以上的案子。个别平头案的长度也有超过宽度两倍以上者,也属于条案范畴。
翘头案的长度一般都超过宽度两倍以上,有的超过四五倍以上,所以翘头案都称条案。明代翘头案多用铁力木和花梨木制成。两端的翘头常与案面抹头一木联作。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家具藏品中,这方面的实例很多。
⑵ 明清家具特点的比较
明式家具是独具特色的传统家具。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制作的硬木家具。虽然明式硬木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生产,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大家认可。因此,人们公认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中国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明代开始形成独特格式,因而被后人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家具文化风格的代表,装饰精微,雕饰精美,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明式家具,特征鲜明,魅力无穷,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人参与设计,极具意匠美。明式家具的设计者大多是文化气息甚浓的文人雅士,由他们设计出家具图样后,再交由出色的木工制作而成。在家具设计之时,设计者往往会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融于设计之中,使家具的造型优美、稳重、简朴,各组件的比例讲求实用与审美的一致,装饰讲究少而精,淡而雅。明式家具,乍看之下,一般感觉毫不起眼,但细品之下,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欣赏、推敲。明式家具好比一杯好茶,入口味淡,再三品尝则回味无穷。所以,有设计师甚至认为,明式家具是用来观赏而不是用来使用的。
2、选料考究流露天然之美。明式家具在造型上,讲求物尽其用没有多余的东西,简洁到不能再简洁了,强调家具形体线条优美、明快、清新。通体轮廓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整体线条一气呵成,在细微处有适宜的曲折变化。明式家具注重委婉含蓄,干净简朴之曲线,若有若无、若虚若实,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体现了虚无空灵的禅意。明式家具在选材时追求天然美,凡纹理清晰、美观的“美材”,总是被放在家具的显著部位,并常呈对称状,巧妙地运用木材天生的色泽和纹理之美,而不做过多的雕琢,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只在局部作小面积的雕饰,这与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审美时尚是完全契合的。
3、结构简单、合理,连接牢固,极具工巧美。明式家具的结构源于建筑学的梁架结构,横者为梁,竖者为架,结构严谨,用材合理,绝无多余与浪费,各部件间采用榫卯连接,胶粘辅助牢固,显示出高超的制作工艺。
清式家具指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形成的带有当时时代气息的家具。这种家具在形式和格调上与传统家具的朴素大方、典雅内敛的风格大相径庭甚至格格不入,形成强烈对照,故在我国家具史上称之为“清式”家具。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期,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出现了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缛雕琢的风气。这时正值“广式家具”盛行,加上清官内院的追随和提倡,清代中叶以后,家具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装饰繁琐而风靡一时。
具体而言,清式家具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品种及造型上追求创新。清式家具的品种可谓繁多,许多家具都具有前代所没有的风格和特点。比如,清代的李渔就主张几案多设抽屉,橱柜多加搁板,从而开清式书案、多宝格之先河。据史载,生炭火避寒的暖椅,贮冷水祛暑的凉炕,都是李渔的创造。清式宫廷家具更喜标新立异。比如有一种木床,床上不仅有帽架、衣架、瓶托、灯台、悬余架,甚至还有可以升降的痰桶架。此外,清式家具的造型也变化多端。多年来,海内外的博物馆及收藏家虽搜集了难以计数的清式家具,但至今仍不时发现前所未见的清式家具的奇特品种,有些家具竟难猜测其为何物。
其二、用材上视野广阔。在用料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尤以紫檀为首选。
清中期以前的宫中家具,选料最为讲究。如用料讲究清一色,或紫檀或红木,各种木料互不掺用,有的家具甚至用同一根木料制成;选材时要求无疖无疤,无标皮,色泽均匀,稍不中意,就弃之不用,绝不将就。在制作上,为了保证外观的色泽和纹理的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如有的床榻为鼓腿澎牙结构,尽管腿足曲率极大,也多采用一木挖成而不是拼接。不少宫廷紫檀家具透雕的花牙,往往与腿足和牙条一木连做。这样一来,用料很大,浪费极多。
其三、工艺上装饰丰富。注意装饰性,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为了达到瑰丽多姿、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清式家具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几乎使用了当时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了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制作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上更是殚精竭智,力求新奇。其中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当属雕饰和镶嵌。
其四、艺术风格上融会中西。从传世的清式家具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艺术的浓浓气息。清式家具不仅继承了明式的优点,而且,对西方文明也进行了大胆借用。从现存的清式家具来看,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装饰手法者占有相当的比重。
⑶ 家具上雕刻着熊猫和竹子是什么寓意
家具上雕刻着熊猫和竹子是什么寓意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版拔;不惧严寒酷暑权,万古长青。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中国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熊猫代表吉详,竹子代表节节高。
⑷ 清代家具和明代家具的区别是什么
一、纹饰上的时代差别
一般来说,明式家具以精致但不淫巧、质朴而不粗俗、厚实却不沉滞见长,它特有的美学个性和艺术形式也鲜明地体现在纹饰图案上。明式家具的纹饰题材如松、竹、梅、兰、石榴、灵芝、莲花等植物题材;山石、流水、村居、楼阁等风景题材较多见,并且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母题,如方胜、盘长、万字、如意、云头、龟背、曲尺、连环等纹饰,与清代家具相比,明式家具纹饰题材寓意大都比较雅逸,颇有“明月清泉”、“阳春白雪”之类的文儒高士之意趣,更增加了明式家具的高雅气质。
清式家具以雕绘满眼绚烂华丽见长,其纹饰图案也相应地体现着这种美学风格。在表现手法上,清式家具可谓锦上添花。与明式家具重视材美相比,清代工匠更侧重于人为的工巧之美,而不重视材料的自然肌理,因此在清代家具上很少见到那种大片作素,不事雕饰的情况。清代家具的纹饰图案题材是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拓宽,植物、动物、风景、人物无所不有,十分丰富。吉祥图案在这一时期亦非常流行,但这一时期所流行的图案大都以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为目的,与明式家具的阳春白雪相比,显得有些世俗化。
二、造型时代特征明显
明清家具的品种、造型均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酒桌、圆靠背交椅等家具,在明代尚且流行,入清以后就逐渐被淘汰;而式样庄重的太师椅,则是清式家具的代表。又如茶几,本身就是为适应清式家具布置方法而产生的品种,多为红木、新黄花梨制品。未见年代较早的。此外,如折叠椅、折叠香几等,都是清雍正朝以后出现的新品种。
而在明清两代均流行的坐墩,在造型上也有明显不同。明代坐墩多胖而矮,清代的多瘦而高。桌椅的腿足,也经历了一个由瘦到粗的变化过程。凡是有前者特征的桌椅,一般年代都要早于后者。鉴定明清家具的年代早晚,有时也可根据某些构件来判断。如明代官帽椅的靠背,基本光素无纹。清代官帽椅的靠背,多为雕花板,素板罕见。又如明式家具的管脚枨都用直枨,而清中期以后管脚枨常用罗锅枨。再如柜子,明式柜子以圆角居多,侧脚收分明显,以各种流畅的线条装饰为主,不重雕刻。入清以后,这类圆角柜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方角柜,下方正平直,侧脚收分渐小,至清中期以后基本无侧脚。
由于明清家具在纹饰方面或沿袭传统,或刻意仿造,极难断代。因此,可选择参照物对比断代。在参照对比时,宜采用题材相同或接近的加以对比,这样就比较容易判断年代,结果也较准确。参照物可以是玉器、瓷器、剔红漆器等工艺品上的花纹,尤其是明清建筑物上的装饰纹样,往往与家具装饰花纹在材质、内容和形式上有更多的相通之处。
⑸ 中国明清家具有什么特点
一、明代家具特点:
1、精, 即选材精良,制作精湛。明式家具的用料多采用紫檀、黄花梨、铁梨木等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深沉的名贵木材。鉴定和辨别是否是明代 家具,用料的审鉴是至关重要的。
2、巧,即制作精巧,设计巧妙。明代家具的造型结构,十分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套,家具本身的整体配置也主次井然,陈列在厅堂里有装饰环境、填补空间的巧妙作用。
3、简,即是造型简练,线条流畅。明式家具的造型虽式样纷呈,常有变化,但有一个基点,即是简练。几根线条和组合造型,给人以静而美,简而稳,疏朗而空灵的艺术效果。
4、雅,即是风格清新,素雅端庄。雅,是一种文化,一种美的境界。明代文士崇尚“雅”,官宦富贾也附庸“雅”,工匠们也迎合文人们的雅趣,所以形成了明式家具“雅”的品性。雅在家具上的体现,即是造型上的简练,装饰上的朴素,色泽上的清新自然,而无矫揉造作之弊。
二、清代家具特点:
1、前清时期,造型上不似中期那么浑厚、凝重,装饰上不似中期那么繁缛富丽,用材也不似中期那么宽绰,这时期还是处于对前代的继承期。
2、造型上浑厚、庄重。
突出为用料宽绰,尺寸加大,体态丰硕。清代的太师椅最能体现清式风格特点,它座面加大,后背饱满,腿子粗壮。整体造型像宝座一样的雄伟、庄重。其它如桌、案、凳等家具,也可看出这些特点。
3、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
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雕、嵌、描金兼取并用,常见通体装饰,达到空前的富丽和辉煌。
⑹ 实木家具兽腿是什么寓意
马蹄足是明式家具造型中的一大特点,尤其是内翻马蹄足,其线条造型气势如奔马勒缰,可以激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而颜体字中的顿笔提钩和明式家具造型中的内翻马蹄足不仅是神似,而且更是形似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任何朝代任何时期的首饰上都有文字和图案。文字可以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图案则代表了很多的寓意!以下是一些图案的归类和其寓意:
人物篇
1.如来:即如来佛,是万佛之组。有通天彻地的本领。常有达摩渡江,达摩过海,达摩面壁等造型。
2.达摩:达摩面壁九年修行,有“面壁九年成正果,风风火火渡江来”的说法。是中国禅宗的初祖.常有达摩渡江,达摩过海,达摩面壁等造型。
3.佛:佛可保佑平安,寓意有福(佛)相伴。常取材于大肚弥勒佛造型,是解脱烦恼的化身——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4.观音:观音慈悲普渡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
5.钟馗:扬善驱邪。常有钟馗捉鬼的造型。
6. 财神:招财进宝之意。
7. 八仙: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庆寿。八仙是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李铁拐、钟离、曹国舅、蓝采和。有时用八仙持的神物法器寓意八仙或八宝。八种法器是葫芦、扇子、鱼鼓、花篮、阴阳板、横笛、荷花、宝剑。
8.罗汉:有18罗汉、108罗汉造型。均是驱邪镇恶的护身神灵。
9. 寿星老:寓意长寿。
10 刘海:与铜钱或蟾一起寓意刘海戏金蟾或叫仙童献宝。
动物篇
1.龙:祥瑞的化身,与凤一起寓意成双成对或龙凤呈祥。
2.凤:祥瑞的化身,与太阳梧桐一起寓意丹凤朝阳。
3.羊:洋洋得意,三只羊寓意三阳开泰。
4.羲之爱鹅。王羲之是晋代书法家,从家鹅游水中悟出用笔之法,于是养成爱鹅之癖。
5.蝉:一鸣惊人。
6.熊:与鹰一起寓意英雄斗志。
7.虾:弯弯顺。
8.龟:平安龟或长寿龟。与鹤一起寓意龟鹤同寿。带角神龟即长寿龟。龟也代表了坚定。
9.蟾:蟾与钱谐音,常见蟾口中衔铜钱,寓意富贵有钱。与桂树一起寓意蟾宫折桂。常有三脚蟾与四脚蟾之造型。
10.仙鹤:寓意延年益寿。鹤有一品鸟之称,又意一品当朝或高升一品。与松树一起寓意松鹤延年。与鹿和梧桐寓意鹤鹿同春。
11.獾子:寓意欢欢喜喜。
12.狮子:表示勇敢,两个狮子寓意事事如意。一大一小狮子寓意太师少师,意即位高权重。
13. 喜鹊:两只喜鹊寓意双喜,和獾子一起寓意欢喜。和豹子一起寓意报喜。喜鹊和莲在一起寓意喜得连科。
14.驯鹿:福禄之意。与官人一起寓意加官受禄。
15. 麒麟:麒麟送子。祥瑞兽,只在太平盛世出现。
16. 蝙蝠:寓意福到。五个福寓意五福临门。和铜钱在一起寓意福在眼前。与日出或海浪一起寓意福如东海。
17.貔貅:据说貔貅是龙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是金银财宝,自然浑身宝气 ,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与龙王的宠爱。不过,吃多了要拉肚子。有一天,忍不住而随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气了,一巴掌打下去, 结果打到屁股, **就被封住了。从此,金银财宝只进不出。这个典故传开来之后, 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貔貅的习性懒懒地喜欢睡觉,每天最好把他拿起来摸一摸,玩一玩,好象要叫醒他一样,财运就会跟着来。据记载,貔貅是一种猛兽,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龙、凤、龟、麒麟、貔貅),称为招财神兽。貔貅曾为古代两种氏族的图腾。传说帮助炎黄二帝作战有功,被赐封为“天禄兽”,即天赐福禄之意。它专为帝王守护财宝,称为“帝宝”。又因貔貅喜食猛兽邪灵,故又称“辟邪”。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貔貅有二十六种造型,七七四十九个化身,其口大,腹大,无肛门,只吃不拉,象征揽八方之财,只进不出,同时可以镇宅辟邪,专为主人聚财掌权。古贤认为,命是注定的,但运程可以改变,故民间有“一摸貔貅运程旺盛,再摸貔貅财运滚滚,三摸貔貅平步青云”的美好祝愿。
18.大象:寓意吉祥或喜象。与瓶一起寓意太平有象。
19.鲤鱼:鲤鱼跳龙门。龙头鱼寓意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20.金鱼:寓意金玉满堂。
21.螭龙: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又叫螭虎。
22.猴子:猴骑于马上寓意马上封侯。与印一起寓意封侯挂印。大猴背小猴寓意代代封侯。
23.雄鸡:吉祥如意,常带五只小鸡寓意五子登科。
24.螃蟹、甲壳虫:富甲天下。
25.蜘蛛、海螺:知足常乐。
26.鹌鹑:平安如意。和菊花、落叶一起寓意安居乐业。
27.鳌鱼:龙头鱼身,是鲤鱼误吞龙珠而变成。寓意独占鳌头。
28.壁虎:必锝幸福。
29.青蛙:呱呱来财。
30.鼠:代表了顽强生命力,鼠聚财的本领也是数一数二的。和钱在一起,代表数钱。
31.十二生肖:护身符、辟邪,祈求平安和幸福。
植物篇
1.兰花:与桂花一起寓意兰桂齐芳,即子孙优秀的意思,兰花也象征了品性高洁。
2.梅花:和喜鹊在一起寓意喜上眉梢。松竹梅一起寓意岁寒三友。
3.寿桃:长寿祝福。
4.豆角:四季发财豆,也称之为福豆。
5.葫芦:福禄之意。
6.佛手:福寿之意。
7.百合:百年好合。与藕一块称之为“佳偶天成。百年好合”。
8. 麦穗:岁岁平安。
9.莲荷:寓意出淤泥而不然。与梅花一起寓意和和美美。和鲤鱼一起寓意连年有余。和桂花一起连生贵子。一对莲蓬寓意并蒂同心。
10.竹子:平安竹,富贵竹。竹报平安或节节高升。
11.柿子:事事如意。
12.石榴:榴开百子,多子多福。
13.牡丹:富贵牡丹,与瓶子一起寓意富贵平安。
14.菱角:寓意伶俐,和葱在一起寓意聪明伶俐。
15.花生:长生不老之意。
16.葫芦:福禄之意。
17.树叶:事业有成。
18.缠枝莲:寓意富贵缠身。
⑺ 竹家具的优点 竹编休闲椅有什么优点
竹家具的优点:
1、竹家具无化学物质污染,纯环保家具,吸热能力强,还保持着竹的自然绿色。竹家具保持了竹子的独特质感。竹家具采用特种胶,环保绿色,不会对人体有害。
2、竹子有着其独特的天然纹路,纹理清晰可见,总能给人一种质朴与淡雅清新,竹节错落有致,外形美观。
3、竹子融于家具中,高贵中透出淡雅温馨,还能给人带来冬暖夏凉,竹子具有吸湿吸热的性能,炎炎夏日能吸汗,寒冷冬日里也能给人还来温暖,或者搭配个软垫,更柔软舒适。
4、竹家具采用天然竹子,是可再生资源且成材时间短,采用竹子制作的竹家具天然环保,被崇尚环保的人们视为时尚家居的新选择。
5、竹家具还有很少人知道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让眼睛更舒适,预防近视。竹子还具有隔音效果,让家居更宁静。
1、环保实用,竹编家具纯手工制作,无工业污染;
2、属休闲家具产品,无论何时何地总能给人带来返璞归真的感觉,让家洋溢温馨浪漫田园气息;
3、具有艺术感,线条流畅、工艺独特,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可作艺术品摆设;
4、冬暖夏凉,比皮质、布艺家具更有季节性能,充分地满足你四季对家具的所有需求;
5、耐用,保养得当一般有20—30年使用寿命;
6、具有升级、保值、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藤属一种自然资源,天然植物;传统手工艺品,寿命长;
7、不仅越用越光泽,而且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8、传统工艺,古典美观,韵涵悠远,属耐看产品,永不过时;
9、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体现主人的生活品位,有陶冶性情优点;
10、低碳环保、自然恬静。
⑻ 竹制家具为什么比实木便宜竹制家具有哪些优缺点
竹制家具相对于实木家具来说确实是便宜不少,而且优缺点都非常的明显,下面就来简单的说说竹制家具的特点吧。
最后就是,竹子的缺点包括容易开裂、虫蛀、生霉,而且不结实容易散架等。毕竟是生长周期短的植物,所以竹子的密度就没有实木的密度大,而且厚度有限,长期的风吹日晒确实是会出现开裂的情况,也容易因为变形的问题而出现散架的情况。如果空气的湿度比较大,竹制家具也容易出现被虫蛀和生霉的情况,不仅影响美观也影响使用,所以有些人就因为竹子的这些缺点而不选择竹制家具。
⑼ 用竹钉或者木钉的家具是什么年代
摘要 竹钉,明代家具常从卯榫处钻孔钉入细小的竹钉,起加固作用。竹钉一般削成上大下小的圆杆形。竹钉又称楔钉。 解释竹制家具的固定件,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两种
⑽ 木制家具上雕刻竹子寓意什么
雕花手法复杂多样,它是技术活,更是艺术活,能体现出匠人们独具匠心的思想,也相当考验匠人的雕刻能力。中国人历来追求美好的事物,这种追求也体现在红木家具的雕饰中,所以明清时期吉祥图案非常盛行。现在购买红木家具时,很多人会考虑到家具的雕花纹饰的寓意,特别是女孩子在选择红木家具的时候,会选择比较好看的雕花纹饰。
1、螭龙纹
龙最早是作为图腾崇拜而出现的,以象征祖先,神化和夸大自己氏族的力量。龙能兴云雨,利万物,使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此外,龙还是美德、祥瑞的象征。
2、牡丹纹:
自从宋代周敦頣名篇《爱莲说》中写了一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富贵花于是成为牡丹的别称。牡丹以它特有的美丽丰姿,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成为繁荣、富足的象征。
3、拐子纹
拐子龙纹是变体的龙纹,高度简化的龙头,而龙身为回纹与卷草纹的结合体,这使拐子龙纹增添了几分柔和,避免了线条呆板僵硬,又恰当地凸显了纹饰的硬朗、挺拔,因此拐子龙纹是刚柔并济的图案纹饰。
由龙纹变体而来的拐子龙纹作为花型元素,取龙的“富贵”之意,以及卷草纹的“连绵不断”之意,因此寓意富贵不到头、子孙延绵不断。
4、蝙蝠祥云纹
蝙蝠简称“蝠”,因“蝠”与“福”谐音,人们以蝠表示福气,福禄寿喜等祥瑞。民间绘画中画五只蝙蝠,曰《五福临门》。旧时丝绸锦缎常以蝙蝠图形为花纹。
“福从天降”图案以“蝙蝠”、“祥云”图纹构成,喻福运临门。
“蝙蝠”寓“遍福”。象征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绵无边。
5、西番莲纹
西番莲纹在西方纹样中的地位特殊,就好像是中国的牡丹纹。造型优美,匍匐蜿蜒,枝叶可随意绵延,适用于红木家具各个部位的雕刻。
6、竹纹:
又称竹子纹。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通常与梅、松组成岁寒三友纹饰。竹历寒冬而枝叶不凋,故岁寒三友,竹居其一。竹滋生易、成长快,故人们用来喻子孙众多。同时,竹临霜不凋,四季常绿。以其拔节向上,虚心有节,而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竹,与“祝”同音,又有吉祥祝福的寓意。
7、灵芝纹: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灵芝纹也是皇家与民间家具及其他器物上的常见纹饰。
8、缠枝纹:
又称万寿藤、转枝纹、连枝纹,是一种以藤蔓、卷草为基础提炼而成的传统吉祥纹饰,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体态生动优美,富有动感。
9、麒麟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