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匠精神典型事例有哪些
1、三菱的电饭煲
即使现在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许多智能产品取代了传统手工产品,但制造者们并没有因此而形成流水线作业,而是依然遵循传统工匠们的精神精工细作,不为一时的利益而降低品质。
三菱电机集团便是其中一个,他们用沿袭工匠们的执着精神,制造出非同一般的电饭煲,赢得了消费者们的青睐和好评。
成立于1921年的日本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部位于东京,凭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企业信誉,三菱电机有限公司在全球的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工业自动化、电子元器件、家电等市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三菱电机公司排在第244位。
作为一家制造多种高端电子产品的企业,三菱电机集团完全可以不制造电饭煲这样的普通小产品。因为在一般人看来,电饭煲在当今时代太普通了,就像以前的铁锅一样寻常,而且根本做不出新意来。
但三菱电机集团并不这样认为,他们看好电饭煲市场,并坚信只要把电饭煲做出新意,就一定能够占领市场,成为电饭煲的领军产品。
他们调研发现,虽然人们已经进入简便快捷的电气化时期,却非常怀念传统土灶铁锅做出来的米饭,纷纷认为那是最美味的食物。或许平常人会觉得这只是一个怀旧的信息,但三菱电机集团的制造者们却从中抓住了电饭煲的本质:那就是口感。
三菱电机集团于是专注于这一点上,把它列为电饭煲的主要功能,并力争把它做到极致。为了做出与土灶相同口感的米饭,制造者们充分发挥执着的工匠精神,遍访日本各地老建筑与高级日料的土灶,彻底分析其构造及火势,同时将土灶烹制米饭的软硬、水分等数据化,并把这些数据应用到电饭煲的制造中去。
他们经过无数次的试验,请许多人试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利用纯度为99.9%的炭材料制成内胆,这样能加强电饭煲的加热能力,使米饭有传统土灶铁锅的香味,并最终让电饭煲烹饪再现土灶品质。
三菱电机集团的电饭煲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主妇们的喜爱。因为用这款产品做出来的米饭能够使家人胃口大开,而这也是主妇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家有着高端制作设备的企业生产电饭煲时,却采用了看似非常落后的工艺。
三菱电机集团的电饭煲名为“本炭釜”内胆电饭煲,在这款产品中,凝聚工匠精神的点在内胆上。一个内胆全部都是炭制成,因此名为炭胆。生产炭胆的周期非常长,从最初加工到最终完成需要5个月,而且完全是人工作业。
这种做法看似落后于工业化时代的步伐,却将米饭的口感做到了极致。而三菱电机集团也因其执着再现“土灶”米饭口感的匠人精神,赢得了消费者的尊敬和忠诚。虽然价格比同类产品要高两三倍,却在销量上位居首位,成为电饭煲产品的经典之作。
工匠之美,并不是一味地创新,也不是固执地守旧,而是抓住本质,将守旧和创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产品的品质得到质的飞跃。
精神简介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0提高到1,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② 求几个体现工匠精神或精益求精的名人事例 简洁点 谢谢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1、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 “执拗”返工。
2、心有精诚,手有精艺,顾秋亮仅凭一双手捏捻搓摸,便可精准感知细如发丝的钢板厚度。
3、蒙眼插线,穿插自如,李刚方寸之间也能插接百条线路,成就领跑世界的“中国制造”。
4、高凤林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焊工,国家特级技师。他心怀梦想,心平手稳,焊接飞天神箭。
5、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
6、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钣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2)有哪些艺术家具有工匠精神扩展阅读
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③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
1、蔡伦
《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2、鲁班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3、孙膑
皮匠和鞋匠以孙膑为祖师。他是战国时的军事家,在齐国任军师。相传齐国士兵本来都穿草鞋、木鞋,行军作战极为不便,孙膑下令改穿皮制及布制的鞋。
因此,他被制革、制鞋行业奉为祖师。
4、黄帝
缝纫业以传说中的黄帝为祖师。
上古时,人们不会缝制衣服,而将树叶、兽皮串在一起披在身上御寒。相传黄帝在位期间,中国有许多重要发明,其中之一是衣裳。这样一来,黄帝便成了缝纫铺的开山祖师。
5、蒙恬
制笔匠以蒙恬为祖师。他是秦朝的大将,曾主持监修万里长城,相传毛笔是他发明的。其实在他之前,中国已使用毛笔。
6、李春
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它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④ 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迹有哪些
1、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 “执拗”返工。
2、心有精诚,手有精艺,顾秋亮仅凭一双手捏捻搓摸,便可精准感知细如发丝的钢板厚度。
3、蒙眼插线,穿插自如,李刚方寸之间也能插接百条线路,成就领跑世界的“中国制造”。
4、高凤林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焊工,国家特级技师。他心怀梦想,心平手稳,焊接飞天神箭。
5、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
6、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钣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4)有哪些艺术家具有工匠精神扩展阅读 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
(4)有哪些艺术家具有工匠精神扩展阅读
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⑤ 工匠精神人物有哪些
工匠精神人物有鲁班、墨子、宋应星、马钧、施品芳等。
工匠精神并不是个新词,在德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正是因为工匠的坚持专注,正是因为对产品完美形态的不断追求,才最终生产出举世闻名的精品。无论瑞士手表、军刀,还是日本的家用电器,德国的汽车,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日本式管理。日式管理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匠人精神。所谓工匠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
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6工匠精神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为:
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
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
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
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
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
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
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东;
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以及全体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⑦ 有哪些皮影艺术家具有工匠精神
匠心独运,泰山皮影的每一步发展都牵动着无数皮影人的心血。72岁的范正安先生是个不折不扣的“戏迷”,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表演皮影,并于2011年把泰山皮影戏演进了联合国“国际木偶艺术周”,在这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同台竞技的舞场上,一场泰山皮影赢得满堂喝彩,得到了国际友人的认可和赞誉。
⑧ 我国历史上具有工匠精神的两位杰出人物
我国历史上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不少,以鲁班和墨子为例:
一、建筑鼻祖木匠鼻祖鲁班
1、木工工具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
2、古代兵器
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3、农业机具
先进农机具的发明和采用是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世本》说鲁班制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说他制做了砻、磨、碾子,这些粮食加工机械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另外,《古史考》记载鲁班制做了铲。
二、墨子的机械制造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在止楚攻宋时与公输般进行的攻防演练中,已充分地体现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和造诣。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风筝、纸鸢),成为中国古代风筝的创始人。
他又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他所造的车子运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们所赞赏。
墨子几乎谙熟了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术,并有不少创造。在《墨子》一书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
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
(8)有哪些艺术家具有工匠精神扩展阅读
其他杰出工匠:
1、新式织绫机
他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对旧式织绫机进行了认真研究,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式织绫机。新织绫机简化了踏具,改造了桄运动机件(即开口运动机件)。马钧将踏具改成十二蹑,经过这样一改进,新织绫机不仅更精致,更简单适用,而且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的提高了四、五倍。
2、指南车
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苦钻苦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马钧制成的指南车,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管战车如何的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南,引起了满朝大臣的敬佩。
3、龙骨水车
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终于创造出一种翻车,把河里的水引上了土坡,实现了老百姓的多年愿望。马钧创造的这种翻车,"其巧百倍于常",用时极其轻便,连小孩也能转动。它不但能提水,而且还能在雨涝的时候向外排水。
⑨ 工匠精神代表人物有哪些
工匠精神代表人物有:
1、蔡伦
《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2、鲁班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3、孙膑
皮匠和鞋匠以孙膑为祖师。他是战国时的军事家,在齐国任军师。相传齐国士兵本来都穿草鞋、木鞋,行军作战极为不便,孙膑下令改穿皮制及布制的鞋。
因此,他被制革、制鞋行业奉为祖师。
4、黄帝
缝纫业以传说中的黄帝为祖师。
上古时,人们不会缝制衣服,而将树叶、兽皮串在一起披在身上御寒。相传黄帝在位期间,中国有许多重要发明,其中之一是衣裳。这样一来,黄帝便成了缝纫铺的开山祖师。
5、蒙恬
制笔匠以蒙恬为祖师。他是秦朝的大将,曾主持监修万里长城,相传毛笔是他发明的。其实在他之前,中国已使用毛笔。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
⑩ 你知道哪些极具工匠精神的人
王震华,前后耗时5年,不用一颗钉子,不用一管胶水,历经10万多道步骤,共7108个零件,用全榫卯结构复刻了天坛祈年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