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狮子林是什么朝代建造的
狮子林--初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最后重修于1917―1926年间.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建菩提正宗寺,又因中峰禅师曾倡道天目山狮子岩,取佛书“狮子吼”之意,易名为狮子林
『贰』 狮子林是什么朝代建造的
狮子林--初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最后重修于1917―1926年间。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建菩提正宗寺,又因中峰禅师曾倡道天目山狮子岩,取佛书“狮子吼”之意,易名为狮子林
『叁』 拙政园 沧浪亭 留园 狮子林分别是什么朝代的
孙真怡:
拙政园--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拙政园由王献臣初建,取名“拙政”是因晋朝《闲居赋》的一段话:“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沧浪亭--五代吴越国时期为王公贵族别墅。北宋苏舜钦购作私园,1045年在水边建沧浪亭,作《沧浪亭记》,园名大著。后几度易主。元明时期园废,改作佛庵。清康熙时重建,始有今日规模。现园内面积约16亩,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留园--在苏州阊门外,留园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
狮子林--初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最后重修于1917―1926年间。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建菩提正宗寺,又因中峰禅师曾倡道天目山狮子岩,取佛书“狮子吼”之意,易名为狮子林
沧浪亭,是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江南园林。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称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它们各自代表着每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肆』 狮子林建于哪个朝代
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由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史载,元末名僧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伍』 中国苏州园林之四大名园,其中狮子林代表哪个朝代建筑风格
苏州市有四座园林景观,各自意味着“宋,元,明,清”四个不一样时期设计风格,被称作苏州市四大名园。
苏州留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与之并称的是拙政园,北京颐和园,避暑山庄。是我国清朝园林景观的代表作品,高峰期门票费在55元上下,因其园里合理布局精致,也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石块而出名。由于拙政园的存有,留园的光辉早就被拙政园所遮盖,然风采却分毫不逊其也。
留园的尺寸没有拙政园那么大,但在其中工程建筑总数在苏州市尺寸园林景观上没有人相比,留园以其高超的工程建筑而出名,坎坷的过道,若隐若现的漏窗,其间山色湖光隐约可见。由此可见园林设计者其在室内空间上的突显解决,集中体现了古时候园林设计家的精湛手艺、非凡聪慧和江南地区园林景观的风格特征和特点。
全部产业园区分成东部地区,中间,中西部,三一部分,东部地区是以五峰仙馆为行为主体的工程建筑院落组成,这一五峰仙馆应该是园里较大的客厅了。中西部则以庭院假山为主导,奇峰怪石,看起来随便的层叠一眼放眼望去完全不违和,中间则依山傍水依山傍水也有工程建筑,以水为管理中心,紧紧围绕明瑟楼、绿茵轩、濠濮亭等工程建筑。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树林、庭园四种不一样风景,在留园上都能看到,花一份钱,就能感受彻底不一样的四种设计风格,实在太值了。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古典园林甲江南地区”。苏州古典园林意味着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设计风格和艺术水平,是难能可贵地旅游旅游胜地,来苏州市区玩的朋友一定不必错过了哦~
『陆』 捉政园,沧浪亭,留园,狮子林各是什么朝代
捉政园-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前后
沧浪亭-北宋
留园-明万历年间
狮子林-元朝至正二年
『柒』 犻子林始建于 哪个朝代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捌』 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现存文字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使造园活动达到高潮。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
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全体会议批准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批准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增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狮子林家具是什么朝代扩展阅读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玖』 拙政园 沧浪亭 留园 狮子林 分别是什么朝代建筑的
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根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怡园“画舫斋”),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网师园也颇负盛名。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明代正德四年(1509),官场失意还乡的朝廷御史王献臣建造此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名“拙政园”。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 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中部山水明秀,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水廊逶迤,楼台倒影,清幽恬静。东部平岗草地,竹坞曲水,空间开阔。
盆景园与雅石斋是镶嵌在拙政园中的二颗璀璨的明珠。拙政园西部一片清影摇曳的竹篱墙内,集萃着苏派盆景的精品,它被称为“名园瑰宝”,拥有50余个品种,近万盆盆景。雅石斋位于中部,一个池水、游廊萦绕的幽静的小院,里面陈列着室内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态的多种奇石配以红木座架供奉于案桌、条几,越显钟灵毓秀。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部。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当时称为“渔隐”。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渔隐”旧意,改名为“网师园”。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独特的造园艺术,将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融为一体,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创造性的艺术美融为一体,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此外,苏州园林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所反映出的造园艺术,建筑特色以及文人骚客门留下的诗画墨迹,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内涵。
『拾』 拙政园、沧浪亭、留园、狮子林分别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3 1 4 2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