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沙发怎样除去异味恒信就是个骗子,新购的迪昂沙发味道很大,晾了一个多月还是有味道。客厅根本没法待,
新买的沙发味道很大,说明沙发的材料不符合环保的要求,对人体有害。如果可以退或者换,建议退货或者换另外的沙发。如果不能,建议您试试下面的方法:
1、专家认为完全的环保概念应是采用植物吸收分解的方法。如果在沙发旁边多放一些植物。其作用效果十分明显。建议放几盆绿萝类大叶植物。
2、购买一台家用臭氧机。放置在沙发附近。
3、可以用菠萝,方法是将菠萝切成碎块盛在盘子里放到沙发上。
4、在沙发四周多点燃些蜡烛产生二氧化炭综合室内气体和加速氧化。
5、还是多通风一般早晨10点以后,分早、中、晚通风各20 分钟。每次20分钟不会冻坏暖气。
6、可以请专业公司处理。比如:光催化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材料封闭技术、物理吸附技术等。
7、日本独资企业生产的空气净化炭,效果非常好,10天左右就没有异味(网上的资料)。
8、在室内多放几盆加醋的水。
9、使用市场上常见的甲醛扑捉剂。价格参考:600ml装的为68元(天韵牌)。
10、北京钟鼎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空气消毒机。600至700元但效果不详。
11、在房间里摆放桔皮、柠檬皮等物品,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去味方法,不过它们的见效不会很迅速。
12、用茶叶水擦拭或在果碟盛些茶叶放在刚装修完的房间内。
13、白醋熏蒸整个房间。
14、空气净化机,可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具有除尘、杀菌、除臭、去除异味、清新空气等功效。它能去除空气中的飘尘、霉菌和螨虫等细微微粒。由于具有高频脉冲电场,可杀灭细菌、除臭、去除异味。但该设备由于体积大、价格高,不大适合家庭使用。
15、纳米材料环保工艺画。市场上也有一种工艺画,它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纳米复合材料,其降解机理是在光照条件下,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对人体无害的有机酸。将喜欢的画挂在房间里,即优雅别致,又可净化居室环境,倒是两全其美之策。一般居室、客厅挂一幅画即可,新装修房希望马上入住或污染源严重(多人经常吸烟),希望多一点空气负离子,也可同时多挂几幅画。
16、家用杀菌消毒灯有一种便携式紫外线杀菌消毒灯,也可以解决家居生活中的杀菌消毒问题。特别适合婴儿房、老人房、厨房、卫生间、居室内的空气、物品的消毒处理,由于其具有定时开关机或遥控开关机功能,使人们在消毒时,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由于紫外线的杀菌力强,对空调房或紧闭窗的居室特别适用。 最好而且最经济的办法:植物吸收分解的方法 能吸收有毒化学物质的植物 芦荟、吊兰、虎尾兰;叶兰、龟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研究表明,虎尾兰和吊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芦荟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可以吸收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 常青藤、铁树、菊花、金橘、石榴、半支莲、月季花、山茶、石榴、米兰、雏菊、腊梅、万寿菊等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物。 兰花、桂花、腊梅、花叶芋,红被桂等是天然的除尘器,其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 能杀病菌的植物 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柠檬、蔷薇、石竹、铃兰、紫薇等芳香花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紫薇、茉莉、柠檬等植物,5分钟内就可以杀死白喉菌和痢疾菌等原生菌。蔷薇、石竹、铃兰、紫罗兰、玫瑰、桂花等植物散发的香味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仙人掌等原产于热带干旱地区的多肉植物,其肉质茎上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打开,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制造氧气,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虎皮兰、虎尾兰、龙舌兰以及褐毛掌,伽蓝菜.景天、落地生根、栽培凤梨等植物也能在夜间净化空气。
⑵ 萨顿是在哪所大学给学生讲科学史学科
乔治·萨顿是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名的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
在萨顿之前,科学史自身虽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但却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化的学科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业绩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他创办了重要的科学史刊物;他确立了这个学术领域的独立性;他建立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会;他为科学史领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一般性的综述、高级的专著以及教学手册,并建立起科学史的教学体系。总之,人们经常把萨顿看作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但是,作为一位科学史家,萨顿的人文色彩是相当浓厚的,早期的教育使萨顿对于文学、艺术和哲学都有很浓厚的兴趣,这种背景这不仅反映在他自己后来的科学史研究工作和活动中,甚至于也反映在他对女儿的影响中。
2生平介绍编辑
乔治.萨顿的全名是George Alfred Leon Sarton,他生于1884年8月31日,乔治·萨顿出生在比利时佛兰德省的根特。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工程师,也是比利时国家铁路公司的负责人。在萨顿出生后仅仅几个月,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早期的教育使萨顿对于文学、艺术和哲学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萨顿进入根特大学学习。最初,他学习的专业是哲学,但很快他就对哲学这门学科产生了厌恶。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和思考后,萨顿又回到根特大学,先后学习了化学、结晶学和数学,并曾获得根特大学等四所高等学校受予的化学金质奖章。1911年5月,他完成了题为“牛顿力学原理”的论文,并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一博士论文,也表明了他受到哲学家和科学史家孔德、迪昂和坦纳里等人的哲学影响。
1911年5月份,在获得了他的博士学位之后,萨顿与英国艺术家埃莉诺·梅布尔·埃尔维斯结了婚,转年的5月,他们便有了一个女儿,并将其名字取为“梅”(与5月May是同一个词)。萨顿的父亲早在1909年去世了,而此时,萨顿已经面临着要负担一家人开销的重任,这位“不肖”的后代将父亲的一个著名的酒窖拍卖,用拍卖所得在根特附近买了一所房子,而且开始具体着手筹划和实施科学史的研究工作。也是在1912年,即他的女儿梅·萨顿出生的那年,萨顿迈出了非常大胆的一步:他要创办一份科学史杂志,并用古代神话中专司生育与治病的女神“爱西斯”(Isis)的名字作为刊名。因此,后来萨顿不无骄傲地称梅·萨顿和《爱西斯》为他的“两个女儿”。
从个人的意义上来讲,这一刊物也为萨顿提供了第一个他所迫切需要的体制化的工具,或者说,是记录和传播其科学史研究和思想的阵地。自从1913年《爱西斯》正式出版。它现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史刊物之一。1924年,美国历史协会为了鼓励和支持萨顿的努力,成立了科学史协会,两年后,《爱西斯》成了该学会的机关刊物。直到1951年为止,萨顿一直担任《爱西斯》的主编,长达40年之久,并时常以自己和夫人的经济收来补贴杂志的亏损。从1936年起,萨顿又主持出版了《爱西斯》的姊妹刊物--专门刊登长篇研究论文的专刊《俄赛里斯》(Osiris,俄赛里斯也是传说中古埃及的主神之一,是爱西斯的丈夫,负责掌管已故之人,并使万物自阴间复生)。
1914年8月,德国的入侵比利时,这个事件对萨顿后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德国人入侵后,1914年11月,德军征用了他家的房子,萨顿只好将他的图书抛弃,仅将笔记本埋在后花园中,就与家人一起匆匆离开了比利时,先是到了荷兰,然后又前往英国的伦敦。他先是在英国为陆军部工作了不长一段时间,但很快他就发现,在英国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个能够实现他的理想的工作位置,于是,在1915年初,他暂时将家人留在英国,只身前去美国寻求发展,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这样一个他认为更具有对多样性的包容和更具有一种进步精神的地方。
在萨顿刚到美国时,美国不能说没有科学史,但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很少数人的一种业余活动而已,还远无称不上是一门学术性的学科,也就更不用说是一种职业了。因此,在大学中要谋到一个科学史教授的位置,在那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幸好在当时的哈佛大学,有一位名叫亨德森的教员,他虽然专业是生物化学,但却是一位博学的人,从1911年开始就在哈佛大学定期地开设一门科学史的课程。与萨顿接触后,亨德森最早认识到萨顿的计划的意义,并成为其热心的支持者。而且,亨德森也是一位在哈佛大学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到1916年5月份,亨德森终于可以告诉萨顿一个好的消息:通过从各种渠道筹集的资助,哈佛大学将以2000美元的薪水聘任萨顿做一年的科学史讲师。他在哈佛作了“在科学家和艺术家列奥纳多·芬奇时代的科学与文明”的洛厄尔演讲。
不过,在职业性的工作位置方面却好景不长,一方面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地是因为萨顿开设的课程并没有吸引多少学生,一年以后,哈佛大学没有继续延长萨顿的聘期。另外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是萨顿夫人在1917年生下一个儿子,但只活了半过月就夭折了。
从1918年7月开始,萨顿被卡内基研究院任命为科学史副研究员,最初的期限是两年。但实际上,由此开始,萨顿整个后来的职业生涯都与卡内基研究院联系在一起。由于在哈佛任职的终止,萨顿有可能无法继续利用那里最适于他工作的怀德纳图书馆,再次还是由于伍德沃德的干预,才使得他可以继续在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的怀德纳图书馆里工作。后来,他向哈佛大学校长提出,他可以不领薪水地免费为哈佛大学讲一门科学史课,以此换得在图书馆中一间单独的工作室。这一建议被接受了。于是,萨顿就开始了在坎布里奇和华盛顿两地穿梭的工作,主要依靠来自卡内基研究院的薪水生活,同时又可以利用最好的图书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在1919年,萨顿回到比利时取回了他原来埋在后花园中的笔记本。1920-1921学年,萨顿再次担任了哈佛大学的科学史讲师,与前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除了有两次相对长时间在国外工作,他一直担任此职务到1940年9月,那时,在来到哈佛大学20多年之后,他终于被任命为这所大学的科学史教授。
虽然《爱西斯》在恢复出版后,有的时候还可以从卡内基研究院获得一些资助,而且在科学史学会成立两年之后,科学史学会也把《爱雪斯》作为其机关刊物,并用一部分会费予以资助,但在总体上这些经费依然远不够用,因此,许多年来,萨顿每年都要从他自己的薪水中拿出大约800美元左右来支付办刊物的亏损。在当时这样一笔钱是不小的数目,多亏了萨顿的夫人,在战前,她曾是一个杰出的现代家具设计师,并在结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作为微型肖像画家的生涯,《爱西斯》出版的第一期,就是由她自己包装并邮寄的,正是依靠她自己教学的收入和从事服装设计的收用来补贴家用,才使得家里的日子和刊物都能够维持下去。
接下来,对于萨顿,则是相对稳定的研究、教学和写作。虽然萨顿曾向哈佛大学提出不想再一仆二主,希望只作为哈佛的教授而不再为卡内基研究院工作,但出于预算的考虑,哈佛大学还是宁愿由卡内基研究院来支付他薪水的主要部分,因上经,在某些场合,他以卡内基研究院研究者的身份出现,比如说,在其最辉煌的巨著《科学史导论》的扉页上,主只注明了他在卡内基研究院的任职,但在另外更多一些的场合,他则被认为是哈佛大学的正式成员。当然,作为教师,萨顿的听众虽然人数依然不多,但他对科学史的热情,人格的媚力和博学却充分地在他的教学中表现。在美国的许多大学进行演讲,也成为萨顿的重要活动,这些演讲的讲稿的一部分,也经修订后正式出版。
1950年,萨顿的夫人去世,这给萨顿以很大的打击,他觉得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也随之熄灭了。
几年后,在1956年3月22日早上,萨顿准备乘飞机去蒙特利尔做一次演讲,他在乘出租车去波士顿机场的路上发病,被送回家里,就在起居室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⑶ 东莞市迪昂卫浴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来:东莞市迪昂卫浴有限源公司成立于2014年03月13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设计、加工、销售:卫浴用品、家具、五金配件等。
法定代表人:曾浒
成立时间:2014-03-13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190000186671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环村聚宝盆产业园A栋二楼C区
⑷ 萨顿的个人生平
父亲是是比利时国家铁路公司的负责人。萨顿出生仅几个月,他母亲去世了。
早期的教育使萨顿对于文学、艺术和哲学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萨顿进入根特大学学习。最初,他学哲学,但很快就产生了厌恶。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萨顿又回到根特大学,学习化学、结晶学和数学,获得根特大学等四所高等学校授予的化学金质奖章。1911年5月,他完成了题为“牛顿力学原理”的论文,并获得博士学位。这一博士论文,也表明他受到哲学家和科学史家孔德、迪昂和坦纳里等人的哲学影响。 1911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萨顿与英国艺术家埃莉诺·梅布尔·埃尔维斯结婚,转年的5月,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梅”(May,即“5月”)。萨顿父亲在1909年已经去世,此时,萨顿要负担一家人的开销,这位“不肖”的后代将父亲一个著名的酒窖拍卖,在根特附近买了房子,开始具体筹划和实施科学史的研究工作。也是1912年,即他的女儿出生的那年,萨顿迈出了非常大胆的一步:他要创办一份科学史杂志,并用古代神话中专司生育与治病的女神“爱西斯”(Isis)的名字作为刊名。因此,后来萨顿不无骄傲地称梅·萨顿和《爱西斯》为他的“两个女儿”。
从个人的意义上来讲,这一刊物为萨顿提供了记录和传播其科学史研究和思想的阵地。1913年《爱西斯》正式出版,现在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史刊物之一。直到1951年为止,萨顿一直担任《爱西斯》的主编,长达40年之久,并时常以自己和夫人的经济收来补贴杂志的亏损。从1936年起,萨顿又主持出版了《爱西斯》的姊妹刊物——专门刊登长篇论文的专刊《俄赛里斯》(Osiris,俄赛里斯也是传说中古埃及的主神之一,是爱西斯的丈夫,负责掌管已故之人,并使万物自阴间复生)。 1914年8月,德国入侵比利时,1914年11月,德军征用了他家的房子,萨顿只好将他的图书抛弃,将笔记本埋在后花园中,与家人匆匆离开比利时。1915年初,他暂时将家人留在英国,只身去美国寻求发展,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这样一个他认为更具有对多样性的包容和更具有一种进步精神的地方。
此时,美国不能说没有科学史,但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很少数人的一种业余活动而已。幸好当时哈佛大学有位叫亨德森的教员,他的专业是生物化学,却是一位博学的人,从1911年开始就在哈佛大学定期开设一门科学史课程。与萨顿接触后,亨德森最早认识到萨顿的计划的意义,并成为热心的支持者。而且,亨德森也是一位在哈佛大学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1916年5月,亨德森告诉萨顿一个好消息:通过从各种渠道筹资,哈佛大学将以2000美元的薪水聘任萨顿做一年的科学史讲师。他在哈佛作了“在科学家和艺术家列奥纳多·芬奇时代的科学与文明”的洛厄尔演讲。
历经波折
不过,好景不长,一年后,哈佛没有延长萨顿的聘期。另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是萨顿儿子出生半月后就夭折了。
从1918年7月开始,萨顿被卡内基研究院任命为科学史副研究员,最初期限是两年。但实际上,由此开始,萨顿整个职业生涯都与卡内基研究院联系在一起。由于在哈佛任职的终止,萨顿可能无法继续利用怀德纳图书馆。还是由于伍德沃德的干预,才使他可以继续在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的怀德纳图书馆里工作。后来,他向哈佛大学校长提出,他可以不领薪水免费为哈佛大学讲一门科学史课,以此换得在图书馆中一间单独的工作室。这一建议被接受了。由于一战的结束,1919年,萨顿回到比利时取回了他埋在后花园的笔记本。1920-1921学年,萨顿再次担任哈佛科学史讲师。1940年9月,在来到哈佛20多年后,他终于被任命为这所大学的科学史教授。
虽然《爱西斯》在恢复出版后,有时还可以从卡内基研究院获得资助,而且在科学史学会成立两年后,学会也把《爱西斯》作为其机关刊物,并用部分会费予以资助,但这些经费依然远不够用,因此,许多年来,萨顿每年都要拿出约800美元支付办刊的亏损。当时这是不小的数目。多亏萨顿夫人,战前,她曾是一个杰出的现代家具设计师,《爱西斯》第一期,就是由她自己包装邮寄的。正是依靠她教学和从事服装设计的收用补贴家用,才使得家和刊物都能够维持下去。
接下来,对于萨顿,则是相对稳定的研究、教学和写作。尽管学生不多,但他对科学史的热情,人格的魅力和博学充分表现在他的教学中。后来,在美国许多大学进行演讲,也成为萨顿的重要活动,这些演讲部分经修订后正式出版。
1950年,萨顿夫人去世,这给萨顿很大的打击,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也熄灭了。1956年3月22日早上,萨顿准备乘飞机去做一次演讲,他在乘出租车去波士顿机场的路上发病,被送回家里,就在起居室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⑸ O.G.Sutton
在科学史专业学科地位的确立过程中,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的贡献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
萨顿1884年生于比利时一个富裕家庭中。上大学最初学的是哲学,但是很快就对这门学科感到厌倦,于是改学化学和数学,27岁那年(1911年)以题为《牛顿力学原理》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他青年时代就对科学史有浓厚兴趣,立志要为此献身——因为"物理科学和数学科学活生生的历史、热情洋溢的历史正有待写出"。
1912年萨顿创办了一份科学史杂志——ISIS,次年正式出版。该杂志持续出版直至今日,每年4期,外加一期索引,成为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史杂志。1915年,萨顿来到美国(ISIS也随之带到美国出版),此后他主要在哈佛大学讲授科学史。1924年美国历史协会为了支持萨顿在科学史方面的努力,成立了科学史学会,1926年ISIS成为该学会的机关刊物。从1936年起,萨顿又主持出版了ISIS的姊妹刊物——专门刊登长篇研究论文的不定期专刊Osiris。
萨顿于1955年去世。终其一生,总共完成专著15部,论文及札记300余篇。为了广泛阅读科学史料,他掌握了14种语言——包括汉语和阿拉伯语!他的《科学史引论》3卷,论述从荷马到14世纪的科学历史,在1927~1947年间出版。但是他晚年的宏大计划是写作1900年之前的全部科学史,全书9卷,他生前仅来得及完成了前两卷:《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1952年出版)和《希腊化时期的科学与文化》(1959年出版)。
在萨顿身后,科学史已经成为一个得到公认的学科。萨顿则被公认为科学史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也经常被称为"科学史之父"。国际科学史界的最高荣誉"萨顿奖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实上,该奖章的第一位获得者就是萨顿本人。 这些在他确实都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