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换一个木门需要多少钱
木门分实木和非实木
如果是普通的非实木的大概在180-210元回,因为边框是用杉木做的答,然后钉夹板的,中间是空心的,你敲一下就了解了,一般家里也是安这种
实木门就比较贵了,还看材料的优劣,一般的在500-800之间,不容易被砸坏的,也很沉
看你的情况,我看是非实木的门,到卖门的家具店里定做一个就OK了,如果要修的话可能麻烦点,因为要刷漆,在店里买是回家装上就好了.
Ⅱ 中国木门30强企业有哪些
全国木门双承诺明星企业
广州蓝白木业有限公司,宁波荣辉木业有限公司,四川版省帝王风木权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朝聚鑫工贸有限公司,浙江临亚工艺品有限公司,丽水市大东园木业有限公司,厦门盈轩木制品有限公司,青岛富源木业有限公司,浙江江山恩派木业有限公司,广东佛山万仕达木门有限公司 湖州市南浔亨通先木门厂,四川爱心木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天天木业有限公司,吴江市八都三鑫木业制品厂,湖州富朗木业有限公司,温州市恒特家具有限公司 ,山东美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福盛门业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王牌门业有限公司,江山市舒福家装饰材料厂
杭州赛班木业有限公司,深圳市什木坊门业有限公司,宜昌盼盼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济宁瑞宏家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宏远木业有限公司,成都市新都区深水永新实木门窗厂,湖州市南浔亨力木制品厂,长春市钰龙木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喜盈门木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巢湖市山杉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Ⅲ 小学生孝亲敬老事迹材料有哪些
陶星:携母读书尽孝心
陶星(湖南省),男,18岁,岳阳县农村中学生。不久前,陶星光荣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
前些年陶星的父亲患病去世,14岁的陶星和17岁的姐姐以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并偿还债务,特别是照顾痴呆聋哑、精神失常、患有严重癫痫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母亲。2006年9月,深怀孝敬和感恩之心的陶星将母亲带到县里,携母读书。他学习刻苦,学业精益求精,同时还要精心照顾母亲。他每天要做饭,一日三餐给母亲喂饭、服侍大小便、洗澡、洗尿湿的衣裤。母亲经常往外乱跑,有时走失,陶星要到处寻找。尤其是母亲时常犯病,在地上打滚、毁坏家具、乱叫打人。陶星仍以慈孝之心,忍受着母亲的狂躁,细心照料,守护着病残的母亲。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晚上11点才能睡觉,含辛茹苦,无怨无悔。由于生活困难,他经常省吃俭用。陶星崇高的道德品质被媒体广泛传播,受到社会推崇。他被评为岳阳市“十佳道德楷模”、“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
刘国江:人民公仆
道德模范
刘国江(吉林省),男,44岁,长春市二道区国税局干部。
刘国江17岁参军,军营就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驻地辽宁省抚顺市郊区。从参军转业至今27年里,他以雷锋为榜样,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用实际行动关爱着100多位孤寡老人。在部队时,他经常去看望帮助孤寡老人,帮助有困难的老人,把他们当做父母孝敬。到地方工作后,刘国江始终如一地坚持孝敬老人。1996年3月,他把一位80岁生活陷入困境的老奶奶送到市益寿院,自己出钱供养,当时他的月薪只有700多元,每月为老奶奶支付供养费和医疗费500元左右。老人感激地说:“我捡了个好儿子。”从此,刘国江经常去益寿院看望老人们,照顾、护理生病老人,节假日给老人送食品、衣物和日用品,送老人去医院治病。每逢夏季,他还找来大客车,拉上全院的老人们去看长春的城市美景,让老人们感受社会发展的成果、感受快乐。刘国江还资助了20多名贫困学生。20年来,刘国江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花费在老人身上,他的工资收入很大一部分也都用在了孤寡老人身上。老人们送他锦旗,上面写着:“人民的公仆,敬老的模范。”他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他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广为传颂,曾被多家媒体报道。
希望这能帮助你!!
Ⅳ 长春工业大学的办学条件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119名,其中教授175名,博士生指导教师33名,硕士生指导教师500名;教师中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3名,全国百名优秀留学回国先进个人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2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8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4名,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4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吉林省学科建设工程首席教授1名、主讲教授1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吉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0名,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0名,吉林英才奖章获得者13名,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名,吉林省教学名师9名;享受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4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
刘云旭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
刘云旭、张德江
全国模范教师(1人)
李万龙
全国优秀教师(3人)
王承中、张会轩、胡明
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
胡明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
张德江、胡明、吴化、李元春、董小刚、毛志阳
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2人)
张德江、韩明友
吉林省优秀教师(5人)
李万龙郭晓立、郭久柱、姜键、董小刚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刘云旭 该校碳纤维、ABS树脂、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汽车安全气囊自动生产线、冶金节能等一批重大成果在吉林省实现了产业化。09年至15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10项,全口径科研经费3.2亿元,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82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01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9项,SCI、EI、CSSCI和ISTP收录论文1215篇。
2012年9月,由长春工业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公司、中钢吉林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长春旭阳工业集团公司、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等10家单位共同组建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碳纤维协同创新中心”。 根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为代表的25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
2012年9月,由长春工业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吉林化工学院、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公司、中钢吉林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长春旭阳工业集团公司、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等10家单位共同组建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碳纤维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级科研机构 序号 机构名称 1 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2 先进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科研机构 吉林省合成树脂与化学纤维科技创新中心、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 吉林省高分子材料中试中心、新型结构材料及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生产过程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工业节能科技创新中心、工业节能技术与装备省级工程实验室、控制工程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石化资源与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实验室、吉林省特色资源与生物质研究中心、吉林省智能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三维微纳结构功能器件高效制造吉林省重点实验室、碳纤维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高等学校先进结构材料及加工成型技术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吉林省数据服务产业公共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生产与质检装备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产业发展与企业环境研究中心、吉林省民生问题研究中心、吉林省人才测评研究中心、长春工业大学党建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车文化研究基地 学术期刊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该刊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研究综述等学术性文章。已被列为《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该刊发表的论文多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或索引。
该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网》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书生网》收录期刊。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报道长春工业大学工学门类的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管理与信息系统、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基础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该刊被国内外多种文摘、期刊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国外的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的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该刊多次在全国高校科技期刊和省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期刊评比中获奖。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该刊设有高教论坛、教育理论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教学研究与改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与创业教育研究等栏目,是全国高校中仅有的几家具有全国统一刊号的高等教育研究类刊物之一。
该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网》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书生网》收录期刊。 图书馆藏 截至2012年12月,图书馆馆藏各种文献总量152万册(种),其中纸质文献104万册,电子版中文文献48万种。图书馆还有超星电子图书、时代华辰、CNKI、万方外文、EBSCO、科技信息参考(本馆)、学位论文(本馆)等各类数据库13种。中文电子期刊收录文献14129679篇,外文电子期刊收录文献13100篇。
Ⅳ 红星美凯龙家具品牌有哪些
红星美凯龙家具品牌:富兰蒂斯、家融居、AM东映西景、瑞格尔地毯、小憨豆鞋柜、普格瑞斯、柏瑞莎、罗雅兰芙、顾家家居、蔵羊、博尔卡特、康宝、澳美世家、汉琪、米兰路、百强、柏森乌金木、腾旺阁;
红星美凯龙是国内家居流通业第一品牌,自1986年创业以来,始终以建设温馨、和谐家园,提升消费者的居家生活品味为己任。
2010年上海世博会,红星美凯龙作为家居行业的唯一代表登上了世博会的国际舞台,发展速度与创新精神使其成为整个家居行业的杰出代表
从“渠道”到“平台”,从店面租赁到自己买地建商场,从一家地方家具专营店,到百MALL连锁,红星美凯龙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
第一个做连锁品牌;第一个做委托管理店;第一个自建商场;缔造了全世界单体最大的家居商城,无论从规模、影响力还是品牌张力,红星美凯龙已经成为中国家居流通业的领导品牌。
Ⅵ 有谁知道李莲英的生平
说到清宫太监,李莲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因获得慈禧太后的宠爱,得到了其他太监们无法想像的荣耀和地位,也成为民间传说中最臭名昭著的几大太监之一。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又是怎样的呢?
初入皇宫
李莲英出生在直隶河间府。有人明确说,他是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甲村人。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9岁入宫。清宫档案也证明,他的确是在咸丰七年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但年龄是13岁。
关于李莲英身世,民间传说具体而生动,说他原是河间府一带的无赖,因私贩硝磺入狱,出狱后改行修皮鞋,被称为“皮硝李”。后来他来到北京,由于掌握了一套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又托同乡太监沈兰玉介绍,进宫当了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并由此受到慈禧宠爱。
然而,民间传说与墓志铭和清宫档案中记录的李少年入宫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显然是编造出来的。但这种说法流传很广,甚至后来朝中大臣弹劾李莲英时,还在奏章里把李莲英叫作“小篦李”(“篦子”是过去妇女梳头的一种用具)。
李莲英入宫后名叫李进喜,进宫14年后才由慈禧起名连英。他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直到同治三年16岁时,才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
此时太监安得海正得慈禧宠爱,红得发紫。两人虽同时进宫,地位却差得很远。后来安得海因过分张狂,终于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砍头。
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莲英成功的秘诀吧。
受到宠爱
同治十三年,26岁的李莲英任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这个职务一般需进宫服役30年才有资格担任,而李莲英此时进宫刚满17年。
光绪五年,李莲英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慈禧日益大权独揽,李莲英的声望地位也变得显赫起来。李莲英31岁时,就已经可以和敬事房大总管(清宫太监总头目)平起平坐了。
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虽说这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这是太监中从未有过的。雍正皇帝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慈禧却为李莲英突破了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令人不解的是,李莲英虽受慈禧恩宠,却始终未能离开慈禧,当上敬事房大总管。是慈禧不愿、李莲英自己不愿还是有人从中作梗,就不得而知了。
慈禧与李莲英几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心狠手辣的独裁者,但同时也是一个感情脆弱、害怕孤独的老女人。
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奴婢换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海就只有李莲英了。晚清太监刘兴桥等人回忆说,慈禧与李莲英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能化解慈禧的烦恼并最会服侍她的只有李莲英。
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刘兴桥说:“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莲英:‘连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李莲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
朝野议论
慈禧对李莲英的宠信与日俱增,确实引起朝野的议论和不安。有人说李莲英权倾朝野,收受贿赂,投到他门下就能当高官;有人说他“干预朝政,广植私党”;甚至还有人说他陷害拥护维新、站在光绪一边的大臣。
光绪十二年四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称北洋海军已训练成军,奏请朝廷派大臣检阅。慈禧就派总理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前去巡阅。由于醇亲王是光绪皇帝生父,身份高贵,因此要加派太监、御医随行。而醇亲王是一个城府很深且非常谨慎的人,他主动要求派李莲英随行,以减少太后对自己的猜忌,慈禧马上批准了。
醇亲王五月初一回北京复命,这时朝廷中一片不满之声。监察御史朱一新向光绪上奏,批评派李莲英随醇亲王视察海军。他们还说李莲英妄自尊大,结交地方官员,收受贿赂,理当查处。
对此,清代著名维新派人士王照说,醇亲王离京后,每次接见文武官员,都让李莲英作陪。他的本意是避免揽权嫌疑,李莲英可以作证。而李莲英则记着安德海的教训,每天穿着朴实,替亲王拿着一支旱烟袋,随时装烟、递烟,回到住处则不见一个来访的人。
从李莲英一向小心谨慎的表现来看,王照的说法是较为可信的。何况朱一新的奏折里没举出一桩李莲英违法的事实。
慈禧问明情况后,下令将朱一新由御史降为主事。
遭到抨击
光绪二十年,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吃了大败仗,全国舆论一片哗然。人们不敢直接批评慈禧,就把矛头指向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同时捎上了李莲英。
陕西道监察御史恩溥、福建道监察御史安维峻、吏科给事中褚成博等人纷纷上折,指责北洋海军将领贻误军机,并与总管太监李莲英暗中来往,相互包庇。其中,安维峻奏折中有“和议出自皇太后,李莲英实左右之”,说对日本的决策看起来是皇太后决定的,实际已被李莲英左右了。这句话成为人们抨击李莲英干预朝政的一大证据。
实际上,安维峻本意是要求慈禧不要再事事牵制皇帝,并应严惩李鸿章。奏折中尽管涉及到李莲英,但只不过是用来做铺垫陪衬而已。
慈禧异常震怒,以皇帝的名义发上谕说,天下事都要听皇太后的。随后,安维峻以“离间”皇太后与皇帝的罪名,被革职充军。
朝臣们对李莲英的抨击都没有结果,主要是因为攻击都是仅凭道听途说,拿不出真凭实据。
清史家分析,许多想在地方上谋官位的人都走过李莲英的门路,但他是否真的去向慈禧疏通过,谁也说不清楚。以慈禧喜怒无常的性格,就是李莲英也不敢轻举妄动。事情办成了,人们以为是李总管的作用,事情没办成,就是李总管不给面子。而多少是真、多少是假,除了太后身边的人,谁又能说得清呢?
贪财勒索
说李莲英干预政事虽然证据不足,但他贪财却是千真万确的。曾任怀来县知县的吴永曾在《庚子西狩丛谈》中记述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
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率光绪及百官出逃,吴永在随驾西行途中任粮台会办,掌握钱粮大权。他回忆,到山西后,太后的排场越来越大,一切费用都要地方承担,太监们则趁机勒索钱财。
像首领太监以及有点权力的小太监,都需要几两或十几两银子打发。但总管太监就不同了,没有个一百两左右是绝对不行的。
不仅如此,李莲英等还千方百计敲诈勒索朝中办事官员。江宁织造是内务府设在南京的机构,负责办理绸缎服装并采买各种御用物品。江宁织造每次织办服装衣料时,都要向宫中太监请示并领回画样,按图制作,这便是李莲英一伙太监索要钱财的机会。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三,江宁织造驻京人员来煜在给江宁织造广厚的信中说,李莲英借他们拿图样勒索白银120两。来煜在信中说,要是别人还能用好言好语去磨,惟有这位李总管不好对付。
以慈禧的精明老练,她不可能不知道身边太监有些胡作非为,但只要他们不干预政事,把她自己侍候得舒舒服服,太监们贪点钱财在她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
八面玲珑
慈禧与光绪不和,深受慈禧宠爱的李莲英如何在两人之间相处呢?两面讨好、八面玲珑的做法,是他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和自我保全的策略。
慈禧与光绪政见不和,这是众所周知的。李莲英在两人之间采取什么态度呢?有人说他站在太后一边,反对变法,陷害帝党,甚至还有人说光绪就是李莲英下毒害死的。但也有人说李莲英生性圆滑,两面讨好,不但太后喜欢他,就连光绪也因为从小受到他的看护而喜爱他,并夸他“忠心事主”。
王照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慈禧率光绪和文武百官出逃后返京,走到保定住下。太后睡觉的地方被褥铺陈华美,李莲英住的稍差一点,但也很不错。而光绪睡觉的地方却很凄惨。李莲英侍候慈禧睡下后前来探望,见光绪在灯前枯坐,小太监无一人在殿内值班。一问才知皇帝竟然铺的盖的都没有,时值隆冬季节,根本无法睡觉。李莲英当即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奴才们罪该万死!”并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让光绪使用。光绪后来回忆西逃的苦楚时曾说:“若无李谙达(老伙伴或师傅之意),我活不到今天。”
戊戌变法后,李莲英出言谨慎,没有鲜明地表态站在慈禧一边,慈禧从此在感情上对他有些疏远。西逃回到北京后,李莲英认为自己这一辈子侍候皇家还是尽职尽责的,可以考虑退休了。
退休生活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李莲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于宣统元年二月初二,离开生活了51年的皇宫。当时内宫主政的隆裕太后,为感谢他在宫中服役多年,准其“原品休致”,就是带原薪每月六十两白银退休。
围绕李莲英出宫和他的身后事,又有许多传说。有人说他是看到光绪弟弟载沣监国摄政,恐遭报复退居宫外;也有人说,李莲英死后,宫中太监纷纷抢夺他的遗产,隆裕太后将财产全部充公;还有人说,李莲英生前得罪了许多人,出宫后深居简出,但最终还是被人在后海附近暗杀。
类似传说虽十分盛行,但从当时清宫对李莲英出宫及死后的安排来看,这些传说都无法令人置信。
作为一个太监,李莲英的身份极为卑贱。不同的是,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李莲英死时,得到清朝宫廷的1000两白银,在北京恩济庄的太监墓地修造了一座豪华坟墓。李莲英的坟墓早在30年前就被破坏了,只有墓志铭的拓片保留了下来。
李莲英死于宣统三年,时年64岁。这时,绵延了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灭亡只在旦夕之间。
Ⅶ 长春中东瑞家家具城有楷模家具吗
这是必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