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圆明园的毁灭之前的照片与资料。毁灭后的也要
圆明园是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占地面积共计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朝时期每逢酷夏,当朝皇帝便会携带亲眷迁居圆明园,在园内处理政务,因此圆明园也被称之为“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
值得一提的是圆明园因为没有具体的统计档案,因此当年圆明园内究竟珍藏了多少奇珍异宝至今仍旧未有定论。
圆明园的毁灭则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860年10月6日攻入北京地区的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而此时圆明园内只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
当晚七时左右,圆明园被彻底攻占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次日英法联军开始在园内大肆劫掠,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也因此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