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心理学在广告行业有哪些优秀的应用案例
这是宜家的一组系列平面广告,这组广告的意思是:十五罐可乐的价格相当于一盏宜家台灯的价格:三杯咖啡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宜家电视桌的价格;六支牙膏的价格相当于宜家床头桌的价格。宜家的这组广告形象的展示出他们产品低价格的特点。
这里就是用到了心理学上的“诱饵效应”。举个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在商品定价中见到此效应的运用。如某货价上陈列两款包装糖果:一款大包装,一款小包装;大包装绝对价格高,但和小包装比单价却非常低廉。
那么,那款小包装的价格选项其实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参照标的。这个标的让消费者通过对比发现,大包装非常划算,从而在心理上觉得便宜。实际上购买大包装,消费者是要付出更高的消费金额。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营销心理学上的“诱饵效应”。
宜家的这一系列广告就是将非常廉价的日用品,像是可乐、咖啡和牙膏,作为低廉优惠的心理“诱饵”,并与宜家的家居产品进行了连接。平时,消费者在进行相对廉价的日用品消费时,其消费决策往往较为随意和快速。
而进行家居产品的消费时,不管它的价格如何,都可能会进行比较认真的比对和思考。所以当宜家的这一系列广告将宜家家居产品与日用品进行融合时,日用品的低价格成为心理“诱饵”。它驱动消费者对宜家家居产品的消费决策模式也转向了日用品的消费决策模式,也就更利于产品的销售了。
心理学在广告中的应用真的很多,学习完广告心理学这门学科后,我觉得广告心理学相对于心理学的其他领域真的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部分了!
Ⅱ 求宜家家居一个广告歌,背景音乐是一闪一闪亮晶晶的英文歌 女生唱的 求歌曲出处或者哪里能听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Music For Little People Choir《Lullaby Favorites》
Ⅲ 分享几例宜家的广告和营销活动
“宜家”,不知道各位看官对这个品牌的印象如何?
作为“抛砖引玉”的砖,这里老土罗列一下当老土想到宜家之后,脑海中出现的几个关键词句。
不知不觉竟然写出来了这么多内容,这也说明老土对“宜家”这个品牌还是非常有好感的。的确,老土很喜欢宜家的调性,尤其对宜家广告的品味和营销活动策划水平还是非常肯定的,这里推荐几例。
首先是最近推出的关于“时间零售店”的营销活动。
宜家在中国官网推出了“时间零售店”页面,声称“在这里,你可以购买到任何你想要拥有的时间”。在“时间零售店”里,用户只要将鼠标移在该产品图片上,页面就会显示,这个单品代表了多少时间。
接着,推荐一则宜家的“智能电灯”的广告。作为一家家居公司,宜家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与家居生活的紧密结合。早几年宜家有一体化客厅视听皮纯的解决方案;之后还有宜家的无线充电产品;这次宜家推出了智能电灯,下面是其视频广告。
下面再推荐一则宜家的营销策划:“宜家做了个25㎡的破烂样板房”。2016年底,在挪威的一家宜家里推出了一个另类的25㎡样板间。这个样板间与传统宜家的温馨格调完全不同。样板房里面看起来十分简陋。墙面没有粉刷,粗糙的砌块直接裸露在外面。一眼望去,家里几燃模咐乎没有任何家具。只有零碎的基本日用品放置在阴暗的角落。
为什么宜家要做这样一间样板房?原来,这是宜家和挪威红十字会一起组建的一间样板房。他们从叙利亚战乱地区,原版复制了一所居民的房子。宜家和挪威红十字通过这样的行动,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在战乱中人们的生活,尽全力去帮助那些在战火中备受煎熬的人们。
除了通过上述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帮助那些在战火中备受煎熬的人们,宜家还切实的推出了廉价的“难民房”解决方案。
宜家难民房码宏于2013年首次推出,旨在为数百万流离失所的儿童和家庭提供更好更便捷的住房。一间宜家难民房大约17.5平方米,拥有四个窗户和一个大门,可以容纳5个人,适宜一个家庭共同居住。与宜家家居风格相同,这种难民房能快速简易的装置和拆卸,且极易搬运。墙壁采用隔热材料,而隐藏在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则负责储存能量,为房间里的电器供电。宜家难民房的造价约750欧元(约5800人民币)。现在这个难民房已经在埃塞俄比亚、伊拉克进行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