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这个五十多年的老柜子值钱吗
不值钱,破损严重,值不了多少钱,不具备收藏价值,但是既然是家里的老物件,留着也是个纪念
B. 家里的老式家具会不会过时了,现在还用上吗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那些我们当时认为再贵再好的家具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大众遗忘。家里过时的老家具依旧还用得上。
再者,那些破损较不太严重的老式家具,也依旧可以使用。如果觉得影响美观,还可以变废为宝。比如可以给旧了的沙发换一个好看的外套,给旧桌子柜子刷一遍新漆,给旧藤椅加上一个小巧精致的垫子等等。这都会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C. 家里的古旧家具怎么处理有收藏价值吗
我觉得家里的古旧家具肯定有收藏价值,但是我所说的价值并不是市场价值,而收藏的是一种回忆,一份情怀。
我家里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洗衣机,缝纫机,电视机,还有更古老的桌椅,储物柜。其实这些东西摆在家里虽然不用,但看着都能想起小时候跟爸爸妈妈相处的点点滴滴,从这些收藏的物件当中,也时常能听到妈妈对我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
其实所有的物件当中,让我觉得最有收藏价值的就是主卧的那个衣柜,那个衣柜是我外公年轻的时候亲手做的。
外公以前是个木工,并且是十里八乡的一把好手,所以他做的这个衣柜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做的非常精致,还有柜子上面画的仙鹤和迎客松,据妈妈说那是外公专门请了一个民间画家一笔一笔画上去的。
所以你要问我这样的家具如何处理,那我只能说它会永永远远的放在我们家,毕竟外公早已离我们而去,那么他生前的这些物件必然也会像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一样,永永远远的被保存。
记得几年前,市里要办一个民间博物馆,专门收集以前的防线车,织布机,缝纫机和架子车等物件,当时村长就看中了我家的这个柜子,给我爸妈苦口婆心的做了好多天思想工作。
但我爸妈的态度依旧很坚决:家里看上的东西随便拿,但是这个柜子角不能动。不是我们不舍得把它贡献出去,而是他是我外公在我妈心里的记忆。
所以对于家里的这些古旧家具,我觉得最好是珍藏起来,不管是你想着它是否真的有什么经济价值,但放在家里就像镇家之宝一样,也许你看着它很占地方很不顺眼,跟你高大上的装修格格不入,可当你换个角度想的时候你不觉得它很美很复古吗?
D. 老家具箱子的历史
山西的历史名称始于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地于唐(今山西省冀城县西)不久,因晋水而改唐为晋。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又称“三晋”,即后誉为“三晋大地”。所以,山西古家具冠名“晋作”家具。
历史上晋商兴旺,山西工匠的木作坊与漆器行制作的品牌家具,自然成为满足人们对家具需求的主要加工与商业环境。行业中,也称山西家具为“晋做”家具,“作”与“做”音同字不同,“作”是品牌,“做”是加工。这在行当内是互相默认的。
山西现存的古建筑遍及全省各地,占全国已公布保护建筑的70%。家具文化自然受到古建筑的影响,在古建筑修房盖庙中的高级艺术工匠,遍及各个乡村。传统建筑业的发展、扩大、形成,自然造就了人们对家具使用与陈设的更高需求。
早期山西家具的代表品牌有漆器家具,有宋元风格的柳木圈椅,槐木炕桌、炕屉(民间叫小书桌)、马扎、四尺半长凳等家具。
明代以后,“铺柜、书(竖)柜”是“晋作”家具的一大发明。山西家具有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又有“晋商”、“铺柜”满足了店铺柜台形式的需求。“书柜”满足了帐簿书籍存放和储藏隐蔽的需求,把这两种形式逐渐引进适合窑洞正屋的陈设用具。所以柳木圈椅、老榆木、老槐木书柜、铺柜、高桌、几案等家具,山西民间几乎现在还家家俱存。
清代,“山西富商甲天下”。山西的官宦巨商、乡绅富户更是以窑洞人的风俗特点,修建了大量硬山脊屋顶的四合院舍,以花园府第、厅堂楼室布局整个院落。山西传统窑洞四合院式的建筑风格,常以窑洞坐北朝南作为正屋,俗有窑洞正屋为主宅。东西两边设有硬山脊配房为附宅。南面建筑垂花门楼常与大房子的南屋建筑成为一轴线,设为厅室。这样建筑厅室宽敞,就对家具的需求档次逐渐增多和提高,造就了木匠工匠集南北两派之风,发展了自己的家具特征。主要表现为厅房摆放有大量的高档桌子、翘头案、各种椅子、柜类家具,用材更是广泛,有紫檀、酸枝、核桃木、樟木、老榆木、老槐木、柳木等。
一、山西“晋作”家具选材的特点
山西地区主要产核桃木、柳木、老榆木、老槐木、香椿木等材料,大户商贾富户向南方或是京城购买一些紫檀、酸枝、樟木制作家具。一般老榆木、老槐木等较硬木料常制作坐具和书柜、橱桌类家具。由于核桃木软硬适度,纹理顺畅和匀称大气,还适宜雕刻,所以常用于翘头案、橱、桌、柜、几架。传统“晋作”工匠行当,民间选材中有“南花梨北核桃,南樟木北柳木,南榉木北榆槐”,就是把樟木、柳木用于制作箱子,榉、榆、槐用于制作柜、桌、凳椅等家具。
二、山西“晋作”家具配料的特点
山西“晋作”工匠传有“硬木做框做面料,软木质细板或雕,稀缺木料利用好”。又有“好门能甩四十年,好柜能放三百年,活动桌椅不好做,硬木还得卯鞘严。”山西的山枣木材质近似红酸枝木,现存的枣木橱桌还有例证,说明只要配料得当,工艺到位,稀缺木料还是可以做出好家具的。
三、山西“晋作”木制家具和漆器家具的特点
首先,山西的木工作坊和富商也向南方购置大量紫檀、酸枝、花梨木、樟木等贵重木料,制作或是引进各种高档家具,以满足富商与官宦人家的使用需求。
其次,山西平遥的推光漆器家具始于唐代,山西阳泉平定的描金柜漆器行到清代时更是进入了全盛时期。绛县的云雕漆器、螺钿镶嵌家具由达官贵人购买外,少量还出口日本与东南亚各国。
四、山西“晋作”家具的风格特征
山西“晋作”家具的特征是“宋元造型的基调、京都家具的大气、儒商文化的漆饰”。山西“晋作”工匠讲究“名师出高徒,匠人丢口、不丢手”。这是拜师学艺口传身授的口诀,意思是说匠人可以讲“我不干,做不过来”,一旦承揽加工制作,不能让别人笑话自己的手艺差。
总之,古家具的风格特征是在家具行业相比较中产生的。大体上我们可以讲:南方家具秀丽典雅,北方家具粗犷大气。北方家具完善了明代木结构的造型和线形装饰,依据古建筑木结构的装饰对比中可以论证;南方家具完善了清代精细雕作的优美艺术,依据东阳木雕、苏州木雕等可以说明。如果再从地区、环境、材质、民俗、匠艺等文化方面展开讲述还是可以证明这一点的。
五、山西“晋作”家具的样板品牌
山西太谷的三多堂博物馆,可以说是山西民间古家具的博物馆。众多大大小小的家具,有材质珍贵的紫檀、酸枝木桌椅;有雕刻漆饰的各种柜子;有庄重雄浑的屏风;有秀气华丽的佛龛、几架等。还有晋中“乔家大院”的珍藏品,有核桃木“犀牛望月镜”等家具,从艺术造型、木结构连接、用料搭配、雕刻手法、原木原汁上漆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晋作”民间家具的样板与品牌文化。
国家具的产生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受文化和生产力的限制,家具都很简陋。人们席地而坐,家具均较低矮。
南北朝以后,高型家具渐多。至唐代,高型家具日趋流行,席地坐与垂足坐两种生活方式交替消长。
至宋代,垂足坐的高型家具普及民间,成为人民起居作息用家具的主要形式。至此,中国传统木家具的造型、结构基本定型。
此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家具在工艺、造型、结构、装饰等方面日臻成熟,至明代而大放异彩,进入一个辉煌时期,并在世界家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清代家具体量增大,注重雕饰而自成一格。
20世纪初,因受外来家具的影响,出现了“西式中做”的新式家具。50年代后,中国家具工业迅速发展。
80年代,在借鉴各国不同的家具风格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中国家具不断发掘传统技艺,并结合自己的国情民俗,逐渐形成一代新的家具风格。 史前至春秋时期的家具(史前~公元前476) 1978~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前1900)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中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
同时,也出现了青铜家具。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家具结构 早期的木家具已从建筑中移植应用榫卯结构。1979年,在江西贵溪春秋晚期崖墓出土的两件木制架座残件中,发现了方形榫槽。
青铜家具在商代为整体浑铸,至春秋时期已发展为分铸、焊接、失蜡铸造、镶嵌等多种工艺。1979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春秋晚期多层云纹铜禁,就是采用失蜡铸造工艺制造的,造型更加精美而富有装饰性。
家具漆饰 新石器时代,人们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于制器。商、周时期,漆饰工艺已较普遍。
当时的涂料取自漆树的汁液,称为生漆,其中含有漆酚、漆酶、树胶质和水分。漆可配成多种色彩,用它作涂料既能保护器物,又起到装饰作用。
东周时期留存的漆木家具较多。黄河中、下游出土的漆箱等,表面多饰以云雷、回纹、蟠螭、窃曲等图案的彩绘;江汉、江淮地区楚墓出土的座屏、几、案等漆木家具,造型优美,纹饰流畅。
战国时期家具(公元前475~前221) 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有很大的进步。 漆木家具 战国时期的漆木家具种类繁多,饰面新颖、富丽端庄。
1957年河南信阳战国楚墓出土的漆案,案边有4个可提挽的铺首,案角镶铜,案足铜制,案面髹漆彩绘与铜饰件相映生辉。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宿象图衣箱,黑漆作底朱纹其上,绘有北斗和青龙、白虎天文图象(图1)。
信阳楚墓出土的六足漆绘围栏大木床、栅足雕花云纹漆几,以及1958年湖南常德战国墓出土的漆几等,造型淳朴,漆饰华丽,反映当时的漆饰工艺已较成熟。 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
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
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柎”(“柎”通“跗”,为家具之足)。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青铜家具 战国时期,青铜家具在造型、工艺上都有很大进步。
1978年河北平山白狄族故国中山王墓出土一件错金银龙凤青铜方案,以四鹿为足承一圆圈,圈上蟠绕成半球形四龙四凤,龙首上方各有一组斗拱承置案面。1960年云南江川滇族战国墓出土的虎牛青铜案,由二牛一虎组成,主体为一立牛,四足立作案足,牛背呈椭圆状构成案面,一虎扑噬牛尾作案耳,另有小牛犊藏身母体下。
立牛健壮,双角前伸,肌肉丰满,造型均衡稳重,栩栩如生(图3)。这些青铜家具工艺精湛,可称稀世珍宝。
秦汉时期家具(公元前221~公元220) 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家具的发展变化 秦汉时期人们起居仍是席地跽坐(跪坐)或盘膝坐,垂足坐始见萌生尚未普及。
常用家具有几、案、箱、柜、床、榻、屏风、笥(放衣服的小家具)、奁(放梳妆用品的器具)、胡床(坐具,又称交床,绳床)等。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①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②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进的端倪。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毾?(榻登)。
《释名》注:“榻登,施之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既在床前设榻登上床,说明床的高度有所增高。
又据《太平御览》记载。
是董伯信先生积二十余年之功才完成的力作。全书按历史时间顺序,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
不同种类的家具,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名为“综览”,十分恰切。作者首先在“绪论”中对新石器时代的家具作了讨论,然后将商周以后的家具的生产、演变分为三个阶段:一、商周至三国时期为低矮型家具的流行阶段;二、两晋至五代是低矮型家具向高坐型家具转变的承前启后的过渡期;三、宋代以后则流行高坐型家具。明、清两代,实为中国古代家具的高峰期。作者特地各设一个专章,详加介绍。在“清代家具的形成及其特点”一章中,作者还以《红楼梦》中描写的贾府的陈设、介祉堂的实物陈设为例,具体说明清式家具的形态特征、功能与艺术风格。
全书的介绍以各时期遗址、墓葬考古发掘出土及存世的实物为主要材料,以相关文献记述、绘画中的家具形象资料为辅助,结合文字说明,按家具的不同用途、品种、形态,一一分别展开。全书图像数百幅,印刷精良,彩图中家具的色泽、纹理清晰可见,质地似手可感。作者精心选用的大量的绘画名作、小说与戏曲作品的木刻插图,很多是艺术名作。因此,《中国古代家具综览》是一部兼具学术性、资料性、鉴赏性的好书。有此一编,读者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产生、发展、成熟的脉络,认识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深厚内涵与独特风格,提高对家具文化的理解。
E. 老家具收藏图片
老家具收藏图片
老家具收藏图片,随着古董收藏热的兴起,中国古典家具收藏尤其广受欢迎。有利于收藏家培养艺术的兴趣爱好与提升其自身的文化修养。以下是关于老家具收藏图片内容分享。
老家具收藏风渐热
老家具大多是用传统的手工艺打造出来的家具用品,以竹木或实木为主要原材料,主要为明清两代的家居,包含着明清时代的传统文化内涵,帮助使用者提升文化底蕴,所以有越来越多人收藏老家具。此外,老家具收藏渐热的原因还有:
第一、“刚性需求”。老家具不像其他的收藏品只能挂着或是藏着,它是还能使用,具备实用性;在家里摆放一些老家具,能够起到装饰的效果,满足业主个人的审美需求等。
第二、作假少。老家具鉴定起来是比较简单,有明显的特征,作假难度高,很少出现山寨品。
第三、存量有限。老家具比较大型不好保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老家具量已经非常少了,所以你也会看到老家具价值在不断的上涨中。
老家具价格:
决定老家具的价格有工艺、年代、木料质材三大方面,根据每件老家具的不同价格也会不一样,下面给大家看看过去一些老家具的成交价格,更加直观的知道老家具价格多少。
老榆木虎爪圆凳,980元;老船木家具博古架,40元;旧实木家具柜子,28000元;摩登旧书柜,30000元;承古典实木顶箱书柜,3800元;老榆木顶箱柜,4500元。
老家具的价格波动较少,价格也比较客观和透明,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收藏老家具。一些质材稀缺型木头做成的老家具,如黄花梨、紫檀、红木等,价格可以高达几十万呢。
老家具收藏及价格就是这些,希望文章中介绍的内容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老家具目前的收藏行情还是相当不错,至于其收藏价格,就受到外形完整、木头、雕刻家等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有高也有低,需要实际而看。
老家具现在有收藏价值吗?
1:清十八世纪紫檀木雕勾云纹长方小柜,尺寸:高41.9厘米;宽32.5厘米;厚24.2厘米,成交价: HKD 2,320,000
首先可以明确地说,对于这些老家具还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首先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家具的材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以前的很多家具不仅仅耐用,而且款式也永远不过时。
虽然说可能有一些成就感,但是无论是从质感还是从款式上来说,都是非常受收藏者所喜爱的反过来,我们再看一看现在的很多家具虽然说样式非常的新颖,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和普通的家具差不多。
2:清乾隆紫檀描金缠枝花卉纱橱宫灯,尺寸:61厘米,成交价: HKD 2,300,000
所以说为什么有很多的收藏者,家里面都会选择一些比较老式的家具,并且去民间收藏一些以前人们所留下的一些旧家具。
不仅仅是因为材质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种家具给人一种怀旧感。大多数的老式家具都是用实木所制成的,现在的很多家具都是用合成木所制作而成的。这也是对以前的一种回忆,对七十年代80年代的一种回忆。
3:清早期黄花梨圈口牙板玫瑰椅(一对),尺寸:长83厘米;宽57厘米;高45厘米,成交价: RMB 2,300,000
其实当你做一个收藏者的同时那么你就自身所但有一种怀旧感,因为我们现在所收藏的所有的收藏品,不仅仅是现代所生产出来的,大多都是以前所遗留下来的。因此,既然是一位收藏者,更多的是看收藏品的年份和其背后的一些历史背景。
我们所收藏的`不仅仅是这件收藏品,更多的是这种具有年代。现在市面上的很多老旧的家具的价格,也是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因为年份越久他的收藏价值也就更高。
4:清乾隆紫檀嵌百宝大座屏,尺寸:114.5.24厘米,成交价: RMB 2,300,000
现在的收藏市场中也有专门的这样的一群人,在不断地收藏老旧家具。但是我们要知道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旧家具都是之前的,从根本来说需要看家具的材质。如果材质是非常上好的老木材,那么再者就需要看工匠师的制作工艺和家具的款式如何?
现在在国内的很多装修公司也非常喜欢装修,古典美这样的一种家具风格。
5:清早期黄花梨卷草纹圈椅,尺寸:60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成交价: RMB 2,300,000
史上最贵十大老家具
TOP 10 明 黄花梨三足圆香几
香几,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家具,因置香炉而得名。
它一般为圆形,较高,而且腿足弯曲较夸张,十分独特。
《遵生八笺》提到:书室中香几之制,高可二尺八寸,几面或大理石,或岐阳,玛瑙石。
而此明代黄花梨三足圆香几,与上海博物馆王世襄旧藏形制类似,均三足,圆形,牙子浮雕卷草纹,锼出壶门轮廓,但这件高度却更高,有95.2公分,因此更显可贵。
佳士得2017年拍出,成交价为584.75万美元,按成交时汇率折合4045.9万人民币。
TOP 9 明十七世纪 黄花梨独板围子夔龙纹罗汉床
罗汉床源于“榻”,二者的区别在于“榻”没有三面靠背。
在高濂《遵生八笺》中记载罗汉床时说:矮榻,高九寸,方圆四尺六寸,三面靠背,后背稍高如傍。甚便斜倚,又曰弥勒榻。
罗汉床作为待客用具,一般强调自身的材质和装饰,以彰显主人的文化品行和社会地位。
此罗汉床黄花梨制,床面攒框镶席芯,冰盘沿下饰束腰,螭龙纹身型卷曲矫健,威猛逼真,传世明代家具中罕见。
苏富比2020年拍出4408万人民币高价。
TOP 8 明 福山寿海 天地同春 月洞式门罩黄花梨架子床
架子床也叫棚架床,因床顶有架,故名架子床。
此月洞式门罩黄花梨架子床,结构精巧,用料讲究,好似玲珑屋,雕工有力,线条流畅,极具神韵。
2017年北京印千山拍出5290万人民币高价。
TOP 7 明十七世纪 黄花梨夹头榫独板面双凤挡板带托子翘头案
翘头案,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家具,一般靠墙陈设,用来摆放文玩、画轴,案面两端装有翘起的飞角,故称翘头案。
翘头案为文人家具,大多施加精美的雕刻,是中国明朝家具木雕的优秀代表。
文震亨《长物志》:天然几以文木如花梨、铁梨、香楠等木为之;第以阔大为贵,长不可过八尺,厚不可过五寸,飞角处不可太尖,须平圆,仍古式。
此案镶宽材独板面,夹头榫结构,牙头、文件板透雕双凤纹,用料厚重匀称,坚实致密,造型高大简朴,线条优美,可见原主人非一般的气质及品位。
2020年于苏富比拍出5438万人民币高价。
TOP 6 清乾隆 紫檀龙纹御案
案,即是桌子。
御案,顾名思义为皇帝使用的桌子,自然名贵。
《春渚纪闻》:上指御案间端研,使就用之。
此紫檀龙纹大御案,系用精选上等紫檀料制成,云龙纹饰,构图饱满,雕饰繁琐,打磨精细,不觉刀痕。
2015年于佳士得拍出5520万人民币高价。
TOP 5 明 黄花梨圈椅 (一套四张)
在明清家具中,最讲规矩的,非圈椅莫属了。
圆与方,方与圆,在一把圈椅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既是我们的宇宙观与世界观,更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这四把圈椅每一处的曲线和用料粗细都极尽飘逸美感,文人气息浓郁,是安思远珍藏的明式家具中非常特别的一件。
佳士得2015年拍出,成交价968.5万美元,按成交时汇率折合6063万人民币。
TOP 4 明 黄花梨交椅
由于携带便捷,故交椅常在行军,野游,狩猎时供身居高位者使(装)用(逼)。
《三国志》:公(曹操)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
因古代上位者对此物的厚爱,后世交椅也就越做越精美,特别是高雅的黄花梨交椅,甚至成为了首领的代名词。
此件交椅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雕工精致,铁包典雅古朴,两侧“鹅头枨”亭亭玉立,彰显皇家之重器,乃宫廷御用瑰宝。
在2010年,被南京正大拍出6944万人民币高价。
TOP 3 清乾隆 御制紫檀雕云龙纹宝座
人的身份与地位是无形的,必须靠有形的媒介才能体现,这个媒介即习称的“礼器”。封建社会的秩序因此建立,以器用代表身份的高低也成为千年以来的传统,宝座便是皇权藏礼于器的重要代表。
这件紫檀雕云龙纹宝座,通体以紫檀木制成,七屏风式座围,背板、扶手的板心及面下四腿、牙条均以浮雕手法雕刻云龙纹,作工精细,是为凝聚帝王神思、巧匠妙艺之重宝。
2010年在北京保利拍出7168万人民币。
TOP 2 清康熙 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屏风
屏风是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一种家具,就风水的角度而言,屏风具有挡煞,纳福,聚气,隐蔽等作用。而且其上吉祥的图案还可以提升居住者的运势,显示居住者的素养等等。
这件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屏风,为康熙六十大寿而制,采用了木雕、缂丝画、描金彩漆、宫廷画四种工艺制作而成,是极为难得的清宫旧藏之宝。
2006年在崇源国际拍出8372万人民币高价。
TOP 1 清康熙 御制黄花梨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成对
顶箱柜,一种大器晚成的家具。在中国家具史上顶箱柜成型较晚,出现在明后期,盛于清代,但丝毫不影响它在家具中的地位,一经产生,便迅速风靡,成为上品。
顶箱柜的特点,就是上面的顶箱与下面的立柜,通常都竖直叠放,两层柜体大多能拆分也能组合,上下也都是对开门,又称“四件柜”。
F. 为什么有一些人花高价钱,购买农民家中几十年前的旧柜子和旧床呢
在农村经常会有一些商贩来收农村的老物件,比如旧柜子、旧床、石磨、石碾子,还有老房子上的房梁的等等,在农民眼中不值钱的老物件,他们却高价收购,这是为啥呢?他们收走的老物件又有什么作用呢?
现在的农村现在生活好了,生活水平也都在提高,家里的一些老物件也面临着淘汰,有的时候一些老物件老家具放在家里也都是占着地方很是不方便,由于比较破旧不堪农民也就不会太在意,那么这时候就有一些商人来着车去农村里收购一些破旧的家具,或者是一些老房子的木料有的人就会觉得这些人要写破旧的家具有啥用呢?难不成拿回家在使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在农村收购老家具的刚当!
G. 老家具翻新怎么做老家具怎么修旧如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的优化问题,如何使我们的家居环境变得更美观更舒适是大家的共同追求,在我们的家居生活中,家具使用久了会变旧,但是并不是这些旧的家具就不能用了,这时候就需要对家具进行翻新,老家具翻新是一种常见的做法,那么老家具该如何翻新呢?又有什么使用技巧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老家具翻新的技巧吧。
一、清洗老家具
老家具进门,断胳臂缺腿,蓬头垢面,得除去浮尘和积土,有时还有水泥浆、沥青、化学油漆什么的。然后用水冲,边冲边用特制的刷子刷,积垢深厚的,可以加一点碱水。洗过的旧家具得阴干。不然遇水膨胀后,榫头拆开后就难以复原。在有些负责的店家里,还会对老家具进行熏蒸消毒,以去除虫子与虫卵。有条件的童鞋可以做一下消除虫子的工作。
二、旧家具去漆
一般是用细砂纸轻轻摩擦,如果遇到较硬的部位得就用刀刮。做这前睁拦个活得胆大心细,稍不留神就会破坏精雕的部分,有时一条纤细的线脚,被磨平了,再怎么修也回不过神来。
三、整修木器部分(缺胳膊少腿的补齐)
缺损的部分得找同样的材质补完整,断胳膊缺腿的还好补,最难的就是浮雕的部位,比如仕女,蝙蝠什么的,得以同样的风格修补好。而每个时期,每个地方的工匠手法又不尽相同,修理的工匠心里得有谱,得虚心与前辈匠人对话,也不能逞技而坏了原件。不然的话,内行人上眼就看出破绽了。
四、选购金属配件
配铜活。有些箱柜的铜活坏了,也得按原来的式样做一个,如吊牌、面叶、活页、套脚、包角、牛鼻环子等都是中国传统家具不可忽视的饰件。从制作工艺上分镂空、錾花、打毛、做旧等,连点点斑斑的绿锈也做得出,很有沧桑感。
五、打磨家具表面
去漆之后就是精打磨,以便上蜡或上漆。木质好的老家具修复,按收藏界的原则应该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来的模样,所以负责的店家在接洽客人时会从艺术鉴赏和老家具保护等方面劝说客人,最好在家具表面烫蜡,使木质的肌理纹路毕现无遗,这种朴素的美是最最耐看的。比如柏木和榉木,经慧胡过打磨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包浆,光洁度不比硬木家具差。
六、重新上漆做漆面
做漆面的意思不是简单地刷漆,而是尽可能保留原有漆面,只不过收拾干净而已。不可避免地要上漆,也是有限地进行,比如描金柜的花饰磨淡了,漆皮起壳了,有些顾客要求维持原状,有些顾客会要求补一下,那些小面积修补,不会走失原韵,是可以的。有些老家具还是用披麻带灰工艺做漆面的,如今这种工艺很少有人会做,就得请高手来复原,如果用化学漆一刷,一脸贼光,这件老家具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家具翻新的介绍和小知识啦,谢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都会对老家具翻新有新的了解和认识,其实老家具翻新的操作并不复杂,以上内容可供大家作为参考,进行老家具的翻新,使我们的家具焕然一新,增加美观度,这些生活小常识都是非常简单操作的,大家可以多在生活中运用起来,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感受体验。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早镇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H. 50年代旧家具怎么处理
可以去那些讲究文化的餐馆看一看,有一些餐馆摆放着一些老家具,显得很有文化!
I. 50年代的时候,人们住的是什么房用的什么家具什么家用电器
50年代的人,大多住房条件不好,砖房、土坯房、木楼比较常见。电器有:收音机、简单风扇、电话、电筒。有钱人家还有些进口的电器,大多百姓人家,基本没见过电器是什么。70年中期电器才慢慢进入大众人家。家具大多是用实木的家具,基本是木匠自己打造的简单物件。如床、衣柜、碗柜、桌子、椅子。也有各别其它材质的,如果滕、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