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具家居 > 智能家居总线协议

智能家居总线协议

发布时间:2021-01-28 14:30:57

⑴ 现有的智能家居的总线制或无线的智能家居系统中,您个人认为还有哪些的需求没被解决

首先现有抄智能家居出现各种接入方式,各种协议,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各个企业厂商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定义标准。
接下来就是各智能单品设备厂商与集成商的系统对接协议这一块,很多厂商协议不开放,导致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定,体验不好的情况。

⑵ 智能家居485总线是什么意思

RS-485是串行数据接口标准,由电子工业协会制订并发布的,1983年在RS-422基础上制定了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后命名为TIA/EIA-485-A标准。
主要特性
典型的串行通讯标准是RS232和RS485,它们定义了电压,阻抗等,但不对软件协议给予定义,区别于RS232, RS485的特性包括:
1. 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
2.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
3. 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扰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4. 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约1219米),实际上可达 3000米,另外RS-232-C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即单站能力。而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即具有多站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
因RS-485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口。因为RS485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连线,所以RS485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 RS485接口连接器采用DB-9的9芯插头座,与智能终端RS485接口采用DB-9(孔),与键盘连接的键盘接口RS485采用DB-9(针)。
RS485编程
串口协议只是定义了传输的电压,阻抗等,编程方式和普通的串口编程一样

⑶ 国内智能家居总线方案是485通讯好还是CAN总线好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在哪里

智能家居行业,有线方案只适合带装修的成品房屋(国外的常态)版,而国内是毛权坯房居多,自己弄太麻烦必然走无线,但无线方案太多了,尤其是蓝牙BLE方案所以就是国外发展总线型智能家居多,国内现在主要是无线,zigbee和ble这些,是不是无线的没有有线的技术成熟可靠?非也,预装市场上传统有线比较多,不过最近BLE也在多起来后装市场上无线比较多,毕竟不需重新布线

⑷ 智能家居一般采用什么样的总线联电国际都有哪几种

智能家居的总线分类很多比如485,CAN,快思聪RoomNet,KNX/EIB,LonWorks,CIB,C-BUSG-BUS,i-BUS,K-BUS,V-BUS,联电国际KNX/EIB用的比较多。

⑸ 智能家居总线通讯跟无线通讯优缺点在哪里该如何选择方案

无线有线总线,我前面看的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部分,通信控制策略选择

当前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一个比较火的分支已经开始慢慢地走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作为一个才接触或者接触不深的普通用户如何在各种狂轰乱炸的智能家居广告中,各种大公司渲染的智能家居生活场景中选择自己合适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当前常用通信技术方案

从实现控制通信技术方案来讲可以归类为有线方案(通过有线介质传递控制信号) 、无线方案(通过无线电波传递无线信号)两大类。

常用有线控制方案又分(RS485总线,CAN总线,KNX总线,IO直控(通过线路的干节点通断传递信号))

常用无线控制方案又分(中短距离zgb,zwave,315/433/2.4G非组网双向,315/433ASK,WIFI,远距离Lora ,NBIOT(有通信收费))

两分类方案可靠性分析

有线 >无线

由于有线信号传递是通过物理介质,电压的震动变化传递信息,在线路布线规范的情况下受外界的干扰极小,在可靠性的大方向上无线则受制于传输距离,传输范围内的电磁环境,通信组网延时等因素影响存在不能将控制信息传递到被控设备的情况。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大家用座机打电话给座机电话声音是非常清晰地,但是用手机打电话给手机,或者座机打给手机则有时候会出现通信断断续续的情况。所以有线的可靠性要高于无线。

有线控制方案中: IO直控>总线

IO直控由于是通过通断信号直接输入给控制系统或者嵌入式单片机,中间不经过任何的数据调制,转换,通就是通,断就是断,单片机能非常清晰和清楚的获得通断信号,从而做出执行反应,几乎是没有延时实时发生。

各类总线通信则是通过专用的通讯协议芯片将需要传递的信息调制转换为标准的总线电平信号通过一定频率的电平信号震动来传递信息,中间多了信息程序处理转换和电平转换两个环节。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势,现有有线控制方案中一般两种被组合使用。IO直控稳定可靠,但是传输的指令数据有线,两线只能传递0/1,通俗可以理解发电报,总线稳定可靠略低,但是总线两线则可以传输各种控制指令,可以把它理解为可以传输任意信息的电话线。

无线控制方案中: NBIOT>Lora > wifi > zgb/ zwave > 315/433/2.4G非组网双向 > 315/433ASK

NBIOT由于是基于运营商的手机网络,理论上有信号的地方就能连接控制,但是由于模块价格偏贵和需要支付运营商通信费用,现在还不能大规模应用与家庭,但是在共享单车,智能电表,智能充电桩。。。等比较分散的商业项目应用非常广泛。

Lora也是最近非常热的一个无线通讯技术,集合了双向通信,无线抗干扰能力强,自动调频避开拥堵,通信距离远,上电即可通信等优点,后续再智能家庭中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多,现阶段发展也是受制于模块费用偏贵,体积偏大,组网加密通信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因素还没有大规模应用。

Wifi由于各大芯片厂商的加入现在价格非常便宜可以堪称廉价,由以前几十元到现在的几元只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智能单品。但是由于路由组网,网络延时等原因,在大房子大规模应用还是有其局限性,例如停电来电后,需要等待其连接网络才能受控,一个情景执行可能有不一致等情况。

zgb/ zwave 作为老牌的短距离自组网无线通讯协议在几年前的无线通讯方案中可谓风光无限,现在由于wifi的冲击已经慢慢的被边缘化,从当时设计这套通信规则的人来讲,自组网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也非常有远见,但是短距离制约了其发展,对网络布点非常考验经验,你至少要做到在其通信范围内有一个备用节点可以备用,否则一旦关键节点故障,通过这个关键节点的控制设备都会脱网不能控制。同时由于组网需要时间,也不能通电立即运行。适合于面积较小的房子控制,房子一旦大了延时就会非常明显。

315/433/2.4G非组网双向,这个相当于就是各大厂家自由发挥的比较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协议,要点对点,还是多对点,还是点对多,还是多对多全靠厂家后台设置匹配,由于没有标准的组网规则协议,这个的稳定可靠全靠厂家的基本功。通信距离短也不适合大房子应用。

315/433ASK,该方案现在主要传输2262和1527编码无线信号,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用得比较广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没有组网的感念,信号直达,简单,控制方便,模块成熟,成本可控,被大规模应用,淘宝上有成千上万种模块可以选择自由组合,扩展非常灵活,劣势就是没有反馈。

通信技术方案选择总结

如果你房子比较大选择有线控制是不二的选择。

如果房子偏小对控制实时性可靠性要求不高,可以选择无线方案。

个人觉得作为家庭控制而言,毕竟这些都是高频使用的设备,有线方案前期布线是多了一个环节但是后期会很省心推荐使用有线为主无线为辅的方案,布线有遗漏的地方用无线去弥补。

第二部分,联网控制策略选择

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网控制已经作为一个基础的标配控制方式。现在大家应该被各种云控制的广告包围着吧,各种大数据,智能AI的营销是不是也有耳闻呢?是不是会觉得这些概念都很高端,很前卫。

那什么是云控制,什么是大数据?

简单通俗一点讲就是,你家里老婆什么时候回家,小孩什么时候回家,燃气阀是否开启,传感器探测到你上了几次卫生间,现在家里是否有人。。。这些信息通过家里的智能设备先传递到商家的服务器,然后你的手机通过账号密码连接到商家服务器,商家的服务器将相关的数据推送给你,让你知道家里的状态,你通过手机控制操作家里的设备几点开,几点关,通过商家的服务器控制到你家里的智能设备,这就是云控。 手机<->商家服务器 <-> 家里智能设备。

你吃喝拉撒的这些控制数据累计多了就是大数据。

统计了几个月你每天都是7点上厕所,AI有可能认为你每天都是7点钟上厕所,然后突然又一天7点自动给你把厕所灯打开了,然而你今天想睡懒觉。。。。 这就是AI。

站在开放物联网云平台商角度:

现在有非常多的免费物流网云平台,小米的生态,京东的生态,阿里的生态。。。。大家的思路都是想让智能家居或者家电厂家把所有的设备挂上去,在云端实现对所有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现在很多基础服务都是免费的,就像当初的淘宝免费一样,后续这个就说不清楚了。这个是云商的非常精明的盈利模式,自己不用花很多精力去开发各种各样的硬件设备,只需软件平台就能整合各种硬件资源创造财富,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各种设备上传的各种数据和用户使用习惯来提炼更大的商业价值。

站在智能家居或者家电设备厂家的角度来看:

自己没有精力或者技术搭建云平台,有个免费的刚好省事,也能广告宣传自己云了一把,感觉云了就高级了。同时能收集用户数据,一举多得!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这里面这个环节少了一个用户的角度,上面两种利益群体都是将用户或者说用户所购买的设备、在细一点是用户所购买设备所产生的各种数据作为一种资源,为大数据分析或者更大的布局提供服务。牺牲了用户的小我成就了平台商的大我。

站在用户的角度出发:

1,我是否愿意将我家里的各种设备交给平台商管理?选择平台之后你没得选择,赶紧打开你的手机控制app看看厂家给你预制的隐私协议吧,你可以选择不用,用了我就要收集你的数据。

2,家里所有的设备在云端给人的感觉是否安全? 当家里只是一两个插座的时候可能觉得还无所谓,但是是你家里所有的家用电器,各种探测器,电量数据,视频数据都在云端的时候呢,即使是非常安全的,但是是没有安全感的。

3,平台商服务宕机,设备被黑怎么办?当所有设备有规律的连接到平台之后,在平台的后台是能对这些规律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对黑客或者有坏心眼的人也更有诱惑力,想想让几百万个家庭同时电视关闭,水阀全部关闭,带来的轰动效应和影响力绝对可以上头条!

4,我的数据我只想我自己知道行么?现在各种渠道、软件都充斥着用户数据收集的手段,选择云端相当于把自己家庭运行状况数据全部上传。不管是平台商和其他商家都会保证不泄露用户数据,都会说客户第一,但是数据肯定会被平台商或者商家用来分析。这个就看自己感觉了。

作为一个普通用户的基本需求:

1,能安全控制自己家里的设备。

2,不想自己的各种控制数据被上传,泄露,保证自己的隐私。

有没有好的方案供大家选择?

作为一个技术爱好者回答是肯定的!动态域名端口转发

端口数据转发工作原理:只是作转发,不做存储。动态域名提供商服务的设备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当然转发的数据也就是各种各样了,在动态域名提供商瞬间转发的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的数据大海中要去找没有规律的规律可谓是毫无意义,对黑客的兴趣大大降低,一个宕机也不会影响其他用户。

比较基础的方案是:在拥有公网的动态IP的前提下(南电信北网通的宽带)通过设置动态域名和端口转发自己来搭建一条通道不受各种平台的制约,直接和设备建立连接。

不是技术宅不懂设置,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案了么?

这里要讲一下国内比较出名的动态域名厂家就是花生壳了,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存在了。现在10多年过去了这个公司依然还在,同时不断改进,同时期的科迈好像就要差一些了。花生棒硬件的出现给这个解决方案带来了福音,抛开了动态域名申请和路由器端复杂的设置,同时内外穿透使用体验和使用各种云一样,数据不被存储,只转发。也就是你可以不需要拥有公网的动态IP,随便一根网线可以上网就可以,云端填用户名密码,这里填入域名和端口。

最近蒲公英路由器的发布也带来了第二种便捷的联网方案,可以将手机和智能设备之间架起一个独立的VPN网络。

从而实现 手机<->家里智能设备的直接连接。

联网控制方案选择总结

1、家里只是简单的开关插座通断电非核心设备,不在乎数据是否被收集,可以选择云服务方案。

2、家里采用的是系统解决方案,涉及到各种功能系统,对隐私和安全比较在意,选择本地网络+转发控制方案

上面只是我从一个普通用户角度出发所阐述的观点,不是推销花生壳的产品。

一直以为只有自己才想到这些,万能的淘宝给了无数的技术达人以空间,让技术宅的方案能和触及到普通消费者。 具体的大家点击推荐链接去细细的品味!

在完成了基础的通信方案略选择和联网控制策略后,下一讲我将给大家讲解认识智能家居和现在的智能家居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原文来之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如有侵权联系我删除~~~原文链接

⑹ 国际上智能家居系统标准协议有哪些

智能家居的标准与协议
古人云:“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在智能家居领域也是如此。在技术上,智能家居建设面临的挑战不是设备或实施问题,而是标准与协议问题。智能家居是一个多行业交叉覆盖的系统工程,各设备厂商按照不同的接口标准与协议生产设备,其结果是: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连、互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建立共同遵循的标准与协议是发展智能家居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目前,智能家居领域的国际标准尚未成熟,各大厂商和相关组织机构正在着手建立和制定智能家居系统内部设备之间的网络接口标准和数据传输协议。抓住机会,参与标准的制定,将给国内厂商带来无穷的机会。

家庭总线系统

家庭总线是智能家居实现的重要基础,是住宅内部的神经系统,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家中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负责将家庭内的各种通信设备(包括安保、电话、家电、视听设备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家庭网络。

日本是较早推动智能家居发展的国家之一,它较早地提出了家庭总线系统( Home Bus System, 简称HBS )的概念,成立了家庭总线(HBS)研究会,并在邮政省和通产省的指导下组成了HBS标准委员会,制定了日本的HBS标准。按照该标准,HBS系统由一条同轴电缆和4对双绞线构成,前者用于传输图像信息,后者用于传输语音、数据及控制信号。各类家用设备与电气设备均按一定方式与HBS相连,这些电气设备既可以在室内进行控制,也可在异地通过电话进行遥控。为适应大型居住社区的需要,1988年年初,日本住宅信息化推进协会又推出了超级家庭总线(Super Home Bus System,简称S-HBS),它适用于更大的范围,因为一个S-HBS系统可挂接数千个家庭内部网。

家庭智能化要求诸多家电和网络能够彼此相容,总线协议是其精髓所在,只有接口畅通,家电才能“听懂”人发出的指令,因此总线标准的物理层接口形式是智能家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比较成型的总线标准协议主要是美国公司提出的,包括Echelon 公司的LonWorks协议、电子工业协会(EIA)的CE总线协议(CEBuS )、Smart House LP的智能屋协议和X-10公司的X-10协议等。

这些协议各有优劣。LonWorks协议是美国Echelon公司开发并与Motorola和东芝公司共同倡导的现场总线技术,它支持多种物理介质,适用于双绞线、电力线、光缆、射频、红外线等,并可在同一网络中混合使用。LonWorks协议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可以选用任意形式的网络拓扑结构,组网方式灵活。LonWorks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楼宇自动化、工业控制等,在组建分布式监控网络方面有较好的性能,目前全球已建立的LonWorks节点已经超过50万个。在四种协议中,X-10是历史最长且使用最简单的一种,它于1978年诞生于美国,至今仍是美国家庭自动化的主导系统。之所以说X-10协议简单是因为它直接利用住宅电力线作为控制总线,通过电力线将各控制器与各功能接口器相连并实现程序控制,不必再穿墙打孔,更有利于改变结构空间,用户可自己动手安装,价格也比较低廉。而CEBuS 作为电子工业推广协议,与欧洲的EHS标准同为欧美家庭自动化电子产品的行业推荐标准。

内部传输接口

智能家居系统内部传输接口可以通过两种传输途径来实现:其一是无线传输方式;其二是有线传输方式。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物理层系列接口主要包含无线射频(RF)、电力载波(PL)、双绞线(RS485等)、专用线IEEE 1394 、IEEE1394b、利用IEEE 1394 的HAVI 、蓝牙技术(Bluetooth)、无线通信以太网(IEEE802.11)、X11、无线通信HomeRF(Home Radio Frequency)、红外线技术等,这些接口涵盖了从以智能设备监控为代表的低速数据链路接口和以家庭多媒体娱乐和视频监控为代表的高速数据链路接口。

无线传输方式最适合于家庭。目前用于家庭内部的无线传输技术主要是无线通信HomeRF、蓝牙技术、WAP、无线以太网等,而人们比较看好的是Home RF和蓝牙技术。HomeRF主要为家庭网络设计,是IEEE 802.11与DECT结合的产物。1999年1月5日,HomeRF工作组公布了“共享无线访问协议”SWAP 1.0版本规范,有13家公司(包括IBM、Intel等)承诺将生产基于SWAP的产品。

蓝牙(IEEE 802.15)是一项最新标准,它比无线以太网(IEEE 802.11)更具移动性,它能把一个设备连接到LAN和WAN,甚至支持全球漫游。此外,蓝牙成本低、体积小,可用于更多的设备。

其他的技术或多或少地有些问题。例如,IEEE 802.11技术在家用市场的前景不太好;射频(RF)技术成熟度高、成本低廉,穿透性也非常好,但缺点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公司的通信协议都不一样;红外技术非常成熟、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可移动性,成本也非常低廉,但受到障碍物的限制,没有穿透性,方向性较差,也没有标准的通信协议。目前,由于无线射频无需增加附加的布线资源,数据传输性能可靠且成本低廉,因而成为目前最现实和最受欢迎的物理层接口形式之一。可以预见,随着无线方式的逐渐成熟,它将在未来取代有线通信,成为家庭网络的最佳连接方式。不过在目前,家庭布线仍然大量采用有线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家庭网络布线。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但也是最麻烦的技术,这种方式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布线的方便性和如何实现即插即用。

第二种是利用家庭中的电话线进行网络连接,采用的技术为HomePNA(Home Phoneline Networking Alliance)。HomePNA旨在尽快向家庭用户推出易于使用、成本低廉,用于解决没有网络连接的家庭的上网问题,其缺点是网络速度较低。它支持Internet访问,支持的接口协议包括V.90、ADSL和Cable Modem。目前,HomePNA的方案尚在制订之中,带宽的限制是制约该项技术发展的不利因素,但由于其网络介质的简易和实用,仍然极具吸引力。

第三种是利用家庭中已有的电源线传输数据,采用的是电源线载波技术(Powerline Carrier Technology)。该系统在家庭或设备内通过120V/60Hz的电功率分配系统传送信息,目前这种方式采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是X-10。采用电源线联网方案的好处是不需要在家里重新布线,可利用现有的电源插座,因此也是家庭网络研究开发的方向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IEEE1394,它是IEEE制定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连接的高速通用串行数字接口标准,它侧重于线缆的连接应用。该标准定义了介质拓扑和传输协议,是一个硬件、软件集成标准。 IEEE1394很可能成为未来的网络通用接口标准,它将是下一代电脑外围设备与消费电子产品的最新接口标准,目前该标准还在进一步发展之中。随着数字设备的广泛使用,各种数字家电、数字AV系统、数字机顶盒与电脑之间的多媒体数据交换都纷纷采用IEEE1394接口标准,使得该标准成为消费电子产品与电脑相连的共同界面,可实现电视、电影、录放像机、音响等系统的全自动控制,并可与外部ATM公共网络相连,实现家庭与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互连。

外连互联网方式

家庭内部网络与外部互联网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方式,但目前主要采用有线方式,包括以太网专线、电视同轴线缆(Cable Modem)、电话线XDSL等。其中,以太网专线接入的造价比较高,适合于新建小区;Cable Modem利用已有的有线电视网络,成本较低,非常适合于现有小区改造;XDSL与Cable Modem类似,也主要适合于旧小区改造。

目前有多种设备可以直接宽带接入高速互联网:第一种是通过PC机接入,这是最传统的方式;第二种是机顶盒(Set-top Box)。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机顶盒,而是机顶计算机(Set-top Computer),它充当整个家庭的娱乐中心和信息中心;第三种是蓝牙网关,或者叫蓝牙接入点(Access Point),它把支持蓝牙协议的信息家电和家庭网络连接起来并接入高速互联网中;第四种是家居控制器(IHC),人们也把它称为家庭信息平台(Home Information Platform,HIP),它既是家庭的控制中心,也是家庭的娱乐和信息中心,同时还充当家居控制网络与互联网连接的网关,有了它,人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地控制家里的各种电气设备。

HIP的相关方案和标准

人们对家庭信息平台(HIP)的基本要求是多功能集成、简便易用、安全可靠、价格低廉。一些大厂商已经提出了有关HIP的相关标准和方案,比较主流的有以下几种:

1. HAVI体系

HAVI(Home Audio/Video Interoperability)这是有关家庭网络中音频/视频电子产品的互联和控制标准,它以IEEE 1394的底层协议为基础,主要实现HAVI设备之间数字音频/视频内容的传送以及对这些内容的操作。

2. Jini技术

1999年1月,Sun公司发布了Jini技术,它提供这样一种机制,即安全地利用Java语言将一组设备归于一个服务网络,使设备之间可随时随地建立联系。

3. OSGi 开放服务网关

OSGi(Open Service Gateway Initiative)的主要目的是为连接Internet上的商业服务和下一代智能电器定义一个开放的标准,它很可能成为智能信息家电平台服务标准。OSGi兼容多种局域网技术,并包容各种无线和有线的数据及音频/视频本地传输标准,如BlueTooth、HAVI、HomePNA、HomeRF、IEEE1394、电源线通信系统、USB等。OSGi的另一特点是可与其他标准并存,在物理层,OSGi与BlueTooth、HAVI、HomePNA、HomeRF、USB等标准兼容;在设备访问体系结构上, OSGi与Jini、UPnP等逻辑设备访问技术兼容。除此之外,OSGi还支持多种与广域网的连接方式,如 Modem、DSL、Cable Modem等。

关于智能家居标准、接口、协议的相关技术比较多,目前还无法简单地断定哪一种技术或哪几种技术是标准,也无法准确地预测在今后的发展中,哪些技术会成为最终的标准。但当市场进入成熟阶段时,那些在市场上占有优势的产品必将影响标准的制定。此外,由于人类生活的多样化、个性化,未来智能家居的设计也会因地制宜、因房制宜、因家制宜,其标准化也应当是高度开放的。因此,未来智能家居的有关标准、接口、协议必须考虑各种系统的联动控制功能、新系统与旧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将系统设计为高效的开放型系统,让每个家庭成员方便、轻松地使用,为今后进行各项产品的改进和功能的升级留下余地。

⑺ 智能家居BTcino采用的SCS-BUS协议,SCS-BUS协议具体是什么意思

一种不通用,很少人使用的总线通讯协议,下面是英文简介,我一句一句翻译给你听啊:
SCS bus is based on a sheathed twisted pair formed of two flexible conctors; these are braided and unshielded with isolation 300/500V – according to the rules adopted by CEI (Italian Electrotechnical Committee).
SCS总线基于护套双绞线,耐压300/500伏-基于CEI(意大利电工委员会)

Across the Scs bus are transmitted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signals in frequency molation
SCS总线可以调制四种不同的信号

Electricity Supply
电力供应
Data
数据
Sound
音频
Video
视频

The transmission protocol is the CSMA/CA.
传输控制协议是CSMA/CA(载波侦听/碰撞避免)

Through the SCS bus you have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SCS总经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Automation
自动控制
Sound diffusion
声音广播
Energy management
能源管理
Thermoregulation
温度调节
Video intercom
可视对讲
All the listed functions share the same technology and the same proceres for configuration / installation.
所有的功能都基于同样的技术和产品的配置和安装

下面没啥意思
Devices connected to the SCS bus are IMQ-certified and comply with these proct standards ( IEC EN 50428 - IEC EN 60669-1/A1 - IEC EN 60669-2-1 - IEC EN 50090-2-2 - IEC EN 50090-2-3 ).

You can interact with the SCS bus through a gateway and an open high-level protocol called OpenWebNet.
These gateways are bidirectional; they translate SCS frames into OpenWebNet frames, and the other way round.

⑻ 智能家居控制方式是总线好还是无线好呢为什么

各有千秋
总线线路预埋比较麻烦
但稳定性优于无线
无线的不需要预埋控制线路
安装方便

⑼ 智能家居有哪总线

电力载波技术瑞朗最好,瑞朗在1999年就在做X10技术(电力载波)了,至今无论是在产品的集成度和稳定性上都走在同行业的前面

⑽ 智能家居总线、无线、 电力载波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这几种都是智能家居比较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
1 总线是指用一组公共通信版干线在各个设备之间权传输控制信息。
2 无线是指采用某个特定的无线波段在设备之间传输控制信息。
3 电力载波是指把控制信息调制到电源线中进行传输。
总线是目前比较稳定的方式;无线比较灵活方便,尤其适合改造项目;电力载波技术比较成熟,布线可利用已有电源线,但容易受电网其它谐波干扰。

阅读全文

与智能家居总线协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家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53
苹果指纹保修吗 浏览:270
木质家具摔裂怎么固定 浏览:296
防水涂料如何用滚筒刷 浏览:563
华苑冠华维修电话 浏览:698
顶楼雨棚多久需要维修 浏览:864
海尔空调武汉维修点 浏览:603
北碚长安4s店维修电话号码 浏览:924
小米售后维修大概需要多久 浏览:949
电脑保修键盘进水保修吗 浏览:398
维修车子需要带什么 浏览:829
维修电脑与家电怎么办理执照 浏览:518
瑞士珠宝保修单 浏览:284
中式古典家具质量怎么样 浏览:296
合肥家具除甲醛如何处理 浏览:457
楼顶开裂用什么防水材料 浏览:441
苹果广西售后维修点吗 浏览:739
广州市苹果维修电话 浏览:46
家电的市场部活动怎么写 浏览:535
开平二手家电市场在哪里 浏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