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外古典家具古代有哪些,主要风格和流派
国外古典家具
1.埃及、希腊、罗马家具 首次记载制造家具的是埃及人。古埃及人较矮(人均约1.52m),并有蹲坐的习惯,因此座椅较低。
(1)古埃及(公元前3100~前311年)家具特征:由直线组成,直线占优势;动物腿脚(双腿静止时的自然姿势,放在圆柱形支座上)椅和床(延长的椅子),矮的方形或长方形靠背和宽低的座面,侧面成内凹或曲线形;采用几何或螺旋形植物图案装饰,用贵重的涂层和各种材料镶嵌;用色鲜明、富有象征性;凳和椅是家具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为数众多的柜于用作储藏衣被、亚麻织物。 埃及家具对英国摄政时期和维多利亚时期及法国帝国时期影响显著。
(2)古希腊(公元前650~前30年)人生活节俭,家具简单朴素,比例优美,装饰简朴,但已有丰富的织物装饰,其中著名的“克利奈”椅(Klisn1os),是最早的形式,有曲面靠背,前后腿呈“八”字形弯曲,凳子是普通的,长方形三腿桌是典型的,床长而直,通常较高,且需要脚凳。
在古希腊书中已提到在木材上打蜡,关于木材的干燥和表面装饰等情况,和埃及有同样高的质量。 19世纪未,希腊文艺复兴运动十分活跃,一些古典的装饰图案,可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例子中看到。
(3)我们对古罗马(公元前753~公元365年)的家具知识来自壁画、雕刻和拉丁文中偶然有关家具的记载、而罗马家庭的家具片段,保存在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的遗址中。
古罗马家具设计是希腊式样的变体,家具厚重,装饰复杂、精细,采用镶嵌与雕刻,旋车盘腿脚、动物足、狮身人面及带有翅膀的鹰头狮身的怪兽,桌于作为陈列或用餐,腿脚有小的支撑,椅背为凹面板;在家具中结合了建筑特征,采用了建筑处理手法,三腿桌和基座很普遍,使用珍贵的织物和垫层。
2.中世纪(1~15世纪)高直和文艺复兴时期(800~1150年)的家具在中世纪,西欧处于动乱时期,罗马帝国崩溃后,古代社会的家具也随之消失。中世纪富人住在装饰贫乏的城堡中,家具不足,在骚乱时期少有幸存者。拜占庭时期(323~1453年),除富有者精心制作的嵌金和象牙的椅子外,家具类型也不多。
(1)高直时期(l150~1500年)家具特征:采用哥特式建筑形式和厚墙的细部设计,采用建筑的装饰主题,如拱、花窗格、四叶式(建筑)、布卷褶皱、雕刻品和镂雕,柜子和座位部件为镶板结构,柜子既作储藏又用作座位。
(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400~1650年),为了适应社会交往和接待增多的需要,家具靠墙布置,并沿墙布置了半身雕像、绘画、装饰品等,强调水平线,使墙面形成构图的中心。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的特征是:普遍采用直线式,以古典浮雕图案为特征,许多家具放在矮台座上,椅子上加装垫子,家具部件多样化,除用少量橡木、衫木,丝柏木外,核桃木是唯一所用的,节约使用木材,大型图案的丝织品用作椅座等的装饰。
(3)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1400~1600年)的家具许多是原始的,特征是:厚重的比例和矩形形式,结构简单,缺乏运用建筑细部的装饰,有铁支撑和支架,钉头处显露,家具体形大,富有男性的阳刚气,色彩鲜明(经常掩饰低级工艺),用压印图案或简单的皮革装饰(座椅),采用核桃木比松木更多,图案包括短的凿纹、几何形图案,腿脚是“八”字形式倾斜的,采用铁和银的玫瑰花饰、星状装饰以及贝壳作为装饰。
(4)法国文艺复兴时期(1485~1643年)的家具的特征:厚重。轮廓鲜明的浮雕,由擦亮的橡木或核桃木制成,在后期出现乌木饰面板,椅子有象御座的靠背,直扶手,以及有旋成球状、螺旋形或栏杆柱形的腿,带有小圆面包形或荷兰式漩涡饰的脚,使用上色木的镶嵌细工、玳瑁壳、镀金金属、珍珠母、象牙,家具的部分部件用西班牙产的科尔多瓦皮革、天鹅绒、针绣花边、锦缎及流苏等装饰物装饰,装饰图案有橄榄树枝叶、月桂树叶、打成漩涡叶箔、阿拉伯式图案、玫瑰花饰、漩涡花饰、圆雕饰,贝壳,怪物。鹰头狮身带翅膀的怪物、棱形物、奇形怪状的人物图案,女人像柱,家具连接处被隐蔽起来。
3.巴洛克时期(1643~1700年)
(1)法国巴洛克风格亦称法国路易十四风格,其家具特征为:雄伟、带有夸张的、厚重的古典形式,雅致优美重于舒适,虽然用了垫子,采用直线和一些圆弧形曲线相结合和矩形、对称结构的特征,采用橡木、核桃木及某些欧锻和梨木,嵌用斑木、鹅掌锹木等,家具下部有斜撑,结构牢固,直到后期才取消横档;既有雕刻和镶嵌细工,又有镀金或部分镀金或银、镶嵌、涂漆、绘画,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原为直腿变为曲线腿,桌面为大理石和嵌石细工,高靠背椅,靠墙布置的带有精心雕刻的下部斜撑的蜗形腿狭台;装饰图案包括嵌有宝石的旭日形饰针,围绕头部有射线,在卵形内双重“L”形,森林之神的假面,“C”“S”形曲线,海豚、人面狮身、狮头和爪,公羊头或龟、橄榄叶、菱形花、水果、蝴蝶、矮棕榈和睡莲叶不规则分散布置及人类寓言、古代武器等。
(2)英国安尼皇后式(1702~1714年):家具轻巧优美,做工优良,无强劲线条,并考虑人体尺度,形状适合人体。椅背、腿、座面边缘均为曲线,装有舒适的软垫,用法国、意大利有着美丽木纹的胡桃木作饰面,常用木材有榆、山毛榉、紫杉、果木等。
4.洛可可时期(1730~1760年)
(1)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家具特征:家具是娇柔和雅致的,符合人体尺度,重点放在曲线上,特别是家具的腿,无横档,家具比较轻巧,因此容易移动;核桃木、红木、果木均使用,以及藤料。蒲制品和麦杆;华丽装饰包括雕刻、镶嵌、镀金物、油漆、彩饰、镀金。初期有许多新家具引进或大量制造,采用色彩柔和的织物装饰家具,图案包括不对称的断开的曲线、花,扭曲的漩涡饰、贝壳、中国装饰艺术风格、乐器(小提琴、角制号角、鼓)、爱的标志(持弓剑的丘比特)、花环、牧羊人的场面、战利品饰(战役象征的装饰布置)、花和动物。
(2)英国乔治早期(1714~1750年): 1730年前均为浓厚的巴洛克风格, 1730年后洛可可风格开始大众化,主要装饰有细雕刻,镶嵌装饰品、镀金石膏。装饰图案有狮头、假面、鹰头和展开的翅膀、贝壳、希腊神面具、建筑柱头、裂开的山墙等。
直到1750年油漆家具才普及,乔治后期,广泛使用直线和直线形家具,小尺度,优美的装饰线条,逐渐变细的直腿,不用横档,有些家具构件过于纤细。
5.新古典主义(1760~1789年)
(1)法国路易十六时期的家具特征:古典影响占统治地位,家具更轻、更女性化和细软,考虑人体舒适的尺度,对称设计,带有直线和几何形式,大多为喷漆的家具,橱柜和五斗柜是矩形的,在箱盒上的五金吊环饰有四周框架图案,座椅上装座垫,直线腿,向下部逐渐变细,箭袋形或细长形,有凹槽,椅靠背是矩形、卵形或圆雕饰,顶点用青铜制,金属镶嵌是有节制的,镶嵌细工及镀金等装潢都很精美雅致,装饰图案源于希腊。
(2)法国帝政时期(1804~1815年):家具带有刚健曲线和雄伟的比例,体量厚重,装饰包括厚重的平木板、青铜支座,镶嵌宝石、银、浅浮雕、镀金,广泛使用漩涡式曲线以及少量的装饰线条,家具外观对称统一,采用暗销的胶粘结构。1810年前一直使用红木,后采用橡木、山毛榉、枫木、柠檬木等。
(3)英国摄政时期(18ll~1830年):设计的舒适为主要标准,形式、线条、结构、表面装饰都很简单,许多部件是矩形的,以红木、黑、黄檀为主要木材。装饰包括小雕刻、小凸线、雕镂合金、黄铜嵌带、狮足,采用小脚轮,柜门上采用金属线格。
6.维多利亚时期(1830~1901年)
是19世纪混乱风格的代表,不加区别地综合历史上的家具形式。图案花纹包括古典、洛可可、哥特式、文艺复兴、东方的土耳其等十分混杂。设计趋于退化。1880年后,家具由机器制作,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如金属管材、铸铁、弯曲木、层压木板。椅子装有螺旋弹簧,装饰包括镶嵌、油漆、镀金、雕刻等。采用红木、橡木,青龙木、乌木等。构件厚重,家具有舒适的曲线及圆角
㈡ 美联红木的产品系列
美联红木有三种产品类型,第一种是根据现代生活需要设计开发的新古典风格红木家具,第二种是明清风格仿古家具,第三类是大型的红木艺术雕刻家具。前两种产品是该公司销售的一线产品,而第三类作品则从未推向市场进行销售。美联红木产品由一批技艺精湛的老师傅设计制作,他们大多有高级工艺美术师和中级工艺美术师的职称。他们经过长期专业训练和实践操作,熟练掌握如人体结构比例、空间透视等多种艺术技能,这是一般工艺师傅难以企及的,机器雕刻更是无法相提并论。就是靠这些经验丰富的工艺师们,美联作品中的大量原创题材才能被真实表现出来,人物景观也有深的层次和内涵,作品感染力更为深入人心。
四大国宝级代表作 《江山多娇》在设计上以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为基础,缘引毛主席著名诗词《沁园春》中的诗句“江山如此多娇”而得名。在这套大型沙发整体设计上就是以一个古董架上成立一副中国古典工艺画卷为主体,在画卷中绘有七仙女、四大美女、大观园十二金钗,展现欢歌燕舞、喜庆祥和、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和谐美景。同时也绘有文武财神、三星福禄寿,其神态喜笑颜开,意寓经济腾飞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天真活泼的小童成群结队、欢天喜地、精神抖擞。天上龙飞凤舞,人间歌舞升平;聚宝大象,祥气照人,招财纳宝;牡丹花、芙蓉花、月季花、四季花百花齐放;凤凰、金鸡、鹦鹉、喜鹊、鸳鸯戏水、百鸟争鸣,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靠背绘有一副由古典建筑、亭台楼阁、古树迎宾、松枝雄展、扬帆风顺,旭日东升构成的锦绣中华万里图。靠背后面绘有古代敦煌飞天聚乐图,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互敬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整套沙发图案从头到尾内容丰富、气势磅礴,如诗如画。再通过工艺大师的精心雕琢,把画中的人物、龙凤、山水、花鸟、草木、楼台表达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木工制造工程十分庞大,从烘干、选料、开料、合料、刮磨、组装及漆饰每套工序无不做到“巧”、“妙”、“精”、“绝”的境界。
作品荣获2002第五届成就国际家具展设计特等奖、2003年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奖,2003年第五届杭州西湖博览会最佳展品金奖,2004第十五届家具世纪艺术成就金奖,2006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特等奖。 “华夏盛世”又名“华夏一桌”,整套大型艺雕组合共有作品二十件,其中有一张百龙精雕大桌,十二张锦绣山河大宝座,两个九龙大灯柱,一张牡丹富贵大条案,四个精雕大花几精制组合而成。整个作品立意高远,匠心独具。它寓意祖国国富民强、民族振兴、天下一统、尊不容辱。百龙大桌子由百条中华腾龙精雕组合而成,其每条龙的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动感十足。百龙汇聚寓意我中华民族振兴、人民团结、国富民强、百姓丰衣足食。十二张绵绣山河大宝座则代表中国一年的十二个月。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这十二张宝座之中,绘有祖国三十多个省市的名胜古迹,其中包括:万里长城、故宫、天坛、布达拉宫、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五岳山川……。在整套“华夏盛世”作品中,不仅可以见到祖国大江南北每一个有华表的风景名胜,而且还能够感受到百龙聚首带给您的强烈的华夏文化震撼,令人不禁为之慨叹:好一幅气势雄伟的万里江山锦绣图!
这套作品全部以精心挑选的老挝千年红酸枝为材料,由百余名技艺精湛的木工和雕刻大师历时四年多而完成。是中国工艺美术界和文化产业中极为罕见的杠鼎之作。作品荣获2007年第三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特别金奖 《福满乾坤》在设计上以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为基础,在整套家私图案中绘有五了戏笑佛,意喻家孙满堂、和睦共处、笑口常开;同时也绘有三星图,意喻福星、禄星、寿星三星高照,万事大吉大利;还绘有文武财神、童子送宝,荷合二仙、四季富贵花、鸳鸯戏水等……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整套家私图案上充分体现了家旺、人旺、财旺、福旺一切兴旺的在喜场面,故也命名为《财福满堂》。同时这一套家私再通过工艺大师们的精雕细凿,把整个画面中的人物、花鸟吉祥物反映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人观而叹之。在整个木工构造上也十分精巧绝妙。整体构造美观大方,有皇者气派,工艺制作精湛;在实用上拆装、搬运、组合、雅座、聊天、储物、取物一切方便自如。而且在座位上用了现代软件布艺座垫,更使其增添了不少古雅时尚的艺术效果。选材上用的是最名贵的海南黄花梨,极具收藏价值。
㈢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胡村镇怎么样 那里的风土民情和经济建设状况如何
宁化县湖村镇党委书记郑洪钦
镇长周文庆
一、镇情概况
湖村镇地处福建省宁化县东部,距县城26公里,镇域面积164.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68万亩),山地面积21.6万亩,林地面积15.6万亩,森林覆盖率70.1%。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共88个村民小组,4311户16227人,其中农业 户 3581户14693人。2009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 2.09亿元,工业总产值6.7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2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338元。
主要特点:
文明古镇。湖村历史源远,建村已历一千余年,黎坊的古建筑群已逾百年。在“老虎岩”发掘的古化石,系四万年前的古人类智人牙齿和哺乳动物牙床,是福建省已发掘的年代最久远、保存较完好的古人类化石。湖村文化底蕴深厚,相继出过“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一代才子张腾蛟,以及以书画闻名的张华元等名人。
革命老区。湖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巫坊村锣鼓坪是红军长征集结出发誓师点之一,当年澎湃县苏维埃政府、中央红军医院、兵工厂曾设在湖村,是红军的大后方、军需物资补给地,全镇有老区基点村13个。据调查统计,当年湖村参加工农红军的有314人,“二战时期”为革命牺牲的湖村籍烈士有77名。
工业重镇。是宁化县的工业重镇,全镇现有企业44家,其中工矿企业33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省级重点项目——行洛坑钨矿总投资额3.8亿元,是全国探明的四大钨矿床之一,三氧化钨储量达30万吨以上,钼金属储量1万吨以上。
矿产宝地。境内钨、煤、石灰石、高岭土等矿藏丰富,煤储量23万吨,石灰石储量4亿吨。
旅游景区。湖村镇旅游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奇特,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已开发的旅游景点主要有国家地质公园——天鹅洞群风景区。正在开发的有休闲度假胜地——蛟龙溪漂流、农业生态观光园——银杏山庄等。拟开发的有闽人资源——老虎岩、东南沿海最深的内陆湖——蛟湖、万亩桃花园、灵隐寺、水晶洞等诸多自然生态资源,以及中央红军澎湃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红军兵工厂等一批红色旅游资源。此外,现代工业园——行洛坑钨矿是全国目前最大的重力选矿钨生产企业,前临796县道,背靠巍峨大山,不仅是工业重点项目,也是观光胜地,游客可在采矿、选矿现场一睹机械化采选工艺。
二、2009年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旱作基地得到巩固。充分利用万亩旱地资源,优化种植模式,形成了年种植6500亩地瓜、8500亩花生、1.1万亩水蜜桃、14万株银杏种植规模。特色产业初显成效。开发和改造茶园860亩、改造老果园3730亩、培育丰产竹林2150亩、栽培食用菌11万㎡,獭兔养殖业得到持续发展。
2、工业经济成效明显。矿产加工业平稳发展。矿产开发企业达18家,形成了以钨砂开发、石灰石深加工为主的矿产工业集群。省级重点企业——钨矿在制钨基础上,新建多金属回收车间,提高资源再利用率,年产钼精矿200吨、铜精矿400吨;腾龙水泥新上星光粉磨生产线;达辉钙业新建多晶硅生产项目。竹木加工业逐步回暖。竹木深加工规模企业发展至5家。联创精工投资5000万元新上实木家具生产线,产品以出口为主,在浙江等省市及阿联酋、迪拜建立了直销点;森林木业新上植物精炼油生产线,充分利用锯末等废料提炼精油,变废为宝;福祥木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为规模企业;鑫源木业生产的宠物屋在日本的销路不断攀升。
3、旅游产业迅速发展。顺利完成“7·18”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抓住泉三高速公路开通、宁化至湖村红色旅游公路通车时机,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前来湖村旅游观光的游客猛增,天鹅洞景区接待游客量比上年增长43%。蛟龙溪漂流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有序展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批餐饮、住宿、休闲服务行业相继落户镇区,加快了我镇第三产业迅速壮大。
三、经济工作发展远景
湖村镇是宁化的农业特色镇、工业重镇、旅游大镇,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四求作为”、“争先作为”的要求,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农业挖潜力、工业添活力、旅游增魅力、民生借助力”四力发展思路,迅速预热高速经济,进一步稳定农业、突破工业、搞活旅游、改善民生,保持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工作远景目标:2010年,计划实现农业总产值2.25亿元,增长7.6%;工业总产值7.46亿元,比增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9亿元,比增22%;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比增6.8%。至2015年,力争农业总产值达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90元。
1、深入挖掘农业潜力。以客家源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稳步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下埠村种植1000亩绿色无公害蔬菜,打造“绿色蔬菜基地”。充分利用湖村万亩旱地资源,大力发展旱地经济作物,巩固万亩地瓜、花生、水蜜桃、银杏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变旱地劣势为优势,打造“万亩旱作基地”。抓好全镇14万株银杏树的管护,做大做强以银杏山庄等为龙头的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银杏茶、银杏保健品、药用银杏等银杏系列产品的研发,打造“银杏种植观光基地”。
2、不断增添工业活力。湖村是全市工业竞赛重点乡镇之一,将大力发展矿产、竹木两大工业项目,确保企业稳产和达产。一是做强矿产品加工业。稳定钨矿、腾龙水泥、旭日红矿业、新型建筑材料、达辉钙业、宏凌硅业等一批矿产品深加工规模企业的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上灰钙生产项目。抓紧钨矿尾沙开发利用,延伸矿产品开发产业链。做大做强以钨砂开发、石灰石深加工为主的矿产工业集群,力争全镇矿产品工业总产值突破5亿元,建成全县及周边县市规模最大的钙业基地和钙业大镇。二是发展竹木加工业。发展壮大联创精工、鑫源木业、森林木业等5家木字号深加工型规模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打响企业品牌,扶持源丰建材做好“杉之香”、“维盛”两大系列产品的注册工作,并支持其新上生产线,扩大再生产。扩大联创精工实木家具生产规模,提高流水线自动化生产程度,积极申报省市级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同时,逐步扩大实木家具在欧美、阿联酋的市场占有率。支持鑫源木业开发生产各类新颖、美观、耐用的宠物屋,提高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三是打造工业聚集区。天鹅路口至龙头村公路沿线聚集了湖村大部分工矿企业,该区域内的企业聚集度高,资源也相对集中,将利用几年的时间,按照产业聚集要求做好规划设计,布置若干个块状工业区域,将企业逐步向区域内集中,建成湖村特色工业聚集区。
3、持续增加旅游魅力。湖村镇距离永宁高速马源亭互通口仅20分钟车程,在新一轮发展中,将以浦建龙铁路项目启动、永宁高速公路明年底通车、红色旅游公路竣工为契机,主动对接高速经济,加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做强旅游产业,打响旅游品牌。一是加快蛟龙溪漂流征地等工作,年内完成旅游公路硬化、水库水坝船筏缺口1处、台阶式码头4处、上下码头管理房各1座及停车场等建设项目,计划实现一期投资额1000万元。二是继续完善天鹅洞景区配套设施,加强与县旅游局的对接,建设天鹅洞景区门楼、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游道、公厕及其他景区配套项目,计划完成一期投资额1000万元。三是充分利用湖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人文景观,聘请资质单位做好规划设计工作,积极申报福建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建设安心、安逸、安全的村镇旅游环境。同时,以国家地质——天鹅洞群为依托,辐射带动全镇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主要抓好蛟湖、老虎岩古脊椎动物遗址、灵隐寺、佛隐洞、水晶洞、红色遗址、钨矿现代采选工艺流程等一批旅游项目的捆绑策划。并加大对这些景点的对外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招商引资等办法引进客商进行开发利用,与天鹅洞景区、蛟龙溪漂流共享游客资源,形成集“地质游、生态游、红色游、工业游”为一体的“两至三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打造国家级旅游名镇和旅游新区。四是突出天鹅路口至集镇路段这一重点区域,在区域内规划新上一批有档次、上规模、接待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餐饮、住宿及休闲场所、农家乐,逐步规划和改造具有客家风格的旅游步行街建筑群,以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旅游配套设施的全面建设,提升湖村镇的旅游接待整体水平。同时,开发有湖村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做好“吃、住、行、游、购、娱”六字文章,延伸旅游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