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简述春秋、战国、汉代家具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的主要特征:
(1)鲁班、木工七部出现。战国的围栏大床和刳制而成的较大矩形箱子的出现。
(2)木工工具的变革,使家具制作有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造器具的使用和各个工种的分化,产生了规、矩、悬、水平、绳索等测量器;燕尾榫、凸凹榫、格肩榫开化寺出现。家具制作有了质的飞跃;搭接、榫结合的燕尾榫、凸凹榫、格角榫开始较合理地运用。
(3)家具装饰的兴起。髹漆和绘漆工艺的进步;雕花装饰家具中的雕花与雕绘渗透互补;编织工艺的大量出现。
汉代家具,1.髹漆
在家具上髹漆是春秋后出现的新工艺,到了西汉非常流行。所以,漆家具始于春秋战国,盛于两汉。采取黑地红绘,色彩艳丽,漆质光亮,作工精细,造型别致轻巧,是典型的汉代家具装饰手法,充分体现出辉煌的大汉风采。
2.装饰纹样
装饰花纹多用云气纹,这种纹样变化很多,非常丰富,线条流畅,极为生动。配以艳丽的红与黑和光亮照人的漆质,真可谓精美绝伦,令人振奋不已。
3.屏与榻的结合
屏风榻的出现,宣告了屏与榻相结合的新品种问世。汉代屏风榻有单扇和双扇之分,榻上可设帐,榻沿施坠饰,富丽而典雅,很是讲究.
❷ 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是哪个朝代
明清时期。
中国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设施大类。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楚式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楚式家具品类繁多:各式的楚国俎、精美绝伦的楚式漆案漆几、具有特色的楚式小座屏、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楚式家具有绚丽无比的色彩,浪漫神奇的图案,以龙凤云鸟纹主题,充满着浓厚的巫术观念。楚式家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的早期形式,其简练的造型对后世家具影响深远。
❸ 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主要有哪些类型,分别叫什么名字。
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
椅子,胡床或马扎。桌子,几和案。案分为书案和食案。“几“在古代不是供人坐的,而是供人依靠用的。床,胡床。被子:被裘。灯:瓦豆。镜子:镜鉴。
❹ 1、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的历史背景和成就。
1 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我国进入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回
政治:奴隶社答会朝着封建社会转变。
经济:重农抑商
文化:出现了老子、孔子等大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2、家具种类
青铜冶炼技术发展迅速(青铜四龙四凤方案);
大量的漆木家具代替青铜家具(漆木床、漆衣箱、漆案)。
床的出现是人类生活进步的标志。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出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床的实物。长2.18米、宽1.39米、足高0.19米、通高0.44米。床体髹黑漆,装饰红色方形云纹,六个床足雕成长方卷云纹。床框有两根横档,一根竖档,上面铺着竹条编小的床屉,床上有竹枕。
几面窄,供凭倚用,有一定高度 。
案是用于放置物品的用具,案面比较宽,但比几矮。(新兴家具)
❺ 春秋战国之前的家具是怎样的
中国春秋战国之前的家具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是很难的,因为一没有相关文献可查,二没有出土的实物,这也难怪,因为木质家具本来就容易腐烂,流传下来的很少。
可以这样说,我国现代家具都是起源于古代的俎、几、席、斧依、禁等。可以说,几、俎就是桌案之始;禁、实就是箱柜之始;斧依就是屏风之始。《事物纪原》卷八云:“有虞三代有祖而无案,战国始有其称,燕太子丹与荆轲等案而食是也,案,盖姐之遗也。”
管如今已不再有这些家具,但这就是现代家具的起源。
❻ 中国家具的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楚式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楚式家具品类繁多:各式的楚国俎、精美绝伦的楚式漆案漆几、具有特色的楚式小座屏、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楚式家具有绚丽无比的色彩,浪漫神奇的图案,以龙凤云鸟纹主题,充满着浓厚的巫术观念。楚式家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的早期形式,其简练的造型对后世家具影响深远。 全称楚式小座屏
标志着中国家具开始具有纯粹的装饰欣赏价值。 被广泛应用到家具装饰中,有浮雕和透雕等。开后世家具雕刻之先河。
中国家具 战国H形凭几:
其造型厚重古拙,标志着工艺美术从厚重的青铜艺术向轻巧的漆器艺术发展。
工艺源流
青铜铸造工艺大大发展,出现了失蜡法铸造方法。
❼ 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有什么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生产开始衰落,大部分生活用具被漆器所代替。手土业很发达,冶铁业、工艺品制作业占有重要地位,光洁精致的漆器就是代表。铁器工具的产生、髹漆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技术高超的名工巧匠的不断出现,使得家具在制作水平和使用要求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
从发掘出土的家具中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家具制作已经使用了卯榫。在河南、湖南、湖北等地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中,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大型木墓以及随葬器物,特别是木结构的榫卯技术,为了解当时木工技术成就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有银锭榫、凸凹榫、格角榫和燕尾榫等,这些已与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方式相似,为后世榫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金属构件也在家具中得到应用,如安徽寿县蔡侯墓基坑底部发现残金叶及铜合页,证明使用铜合页把两个家具构件联系在一起,可以折叠、活动,丰富和增加了家具的结构形式及使用功能与家具的品种。铜合页有临猗县程村东周墓出土铜合页,炎城战国墓出土铜合页,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出土的铜合页,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铜合页(较链)等各种形式。
❽ 春秋战国家具有哪些类
案,长形的复桌子或架起来代制替桌子用的长木板。
俎,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凭几,供人们凭倚而用的一种家具,形体较窄,高度与坐身侧靠或前伏相适应。
禁,承酒尊的器座,可分为长方形与方形,有足与无足。其中,有足的称为“禁”,无足的称为“斯禁”。
庋具,一种贮藏家具,供储存衣物。战国庋具主要是箱,使用竹材或木材制作,早期由两块实木凿成,上下扣在一起。
座屏,带有底座而不能折叠的屏风,古代常用作室内主要座位后的屏障,或在较大空间建筑室内置于入口处,起遮挡视线的作用。
床,最早实物出土于长台关战国楚墓,长225、宽136厘米。床屉很低,仅高21厘米。床身用方木纵四横三组成长方框,各木件搭接后向外挑出作兽头状。木框上搭四根横牚,再上铺竹片,便于通风透气。据推测,竹片上还应有荐席和竹席。床框通体漆黑,以上朱漆彩绘回纹,立面一层,上面两层。床设六足,四角及前后中部各一,各足透雕两组卷云纹相对称,顶端凸榫,插入床身卯内。床足通体亦漆黑。床四周树栏,用竹、木条作成方格状,床栏前后的中部留缺口以便上下,通体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