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ios 10用了一天 现在聊聊值得升级吗
首先强调这是供给开发者使用的版本,如果有开发者者账号,目前已经可以到 developer.apple.com 下载,电脑端 DFU 刷机或手机 OTA 升级均可。
如果没有开发者账号,民间也有各种办法尝鲜,但一般用户需要特别注意,这只是 iOS 10 的第一个测试版,面向一般用户的正式版要秋季才有。它的完成度相比去年同期的 iOS 9 已经算是很高了,但还不是 100%,发热、耗电、卡顿状况比较常见。所以,除非你非常想提前尝试,否则不建议现在就刷机。
另外,如果想要最完美的体验 iOS 10,建议使用 iPhone 6s 和 6s Plus 这俩手机。因为这次 3D Touch 功能贯穿 iOS 10 系统,基本上能想到的地方都有它的身影。
一方面是现在苹果的引导升级机制做的很挠人,会尽可能多的告诉用户尽快把系统升级,而若要体验最好,需要最新的硬件产品。
另一方面,从这次 WWDC 上可以看到,苹果的手表、手机、平板、电脑、Apple TV 机顶盒(大陆群众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用到),这些产品的关联度已经前所未有的高。你买了个 MacBook,想开盖就解锁的话,最好有块苹果手表,想网页快速付账用 Apple Pay 最好有个 iPhone。想全套体验都最好,这些设备要买最新。
从这个角度上看,在目前手机电脑平板等硬件创新快摸到天花板的时候,系统对用户的引导程度更大,苹果这种软硬件一体的厂商更是用组合方式威力成指数增长。
苹果在自己的 iOS 大生态下,又加入了一个个小生态,例如地图里的滴滴和大众点评,以及 iMessage 里的各种表情包。
这是吸引开发者的另一种办法,现有架构下,附于其上会比单独开发 App 简单,对苹果自己的系统应用也是一种帮助。但另一方面,这也给开发和带来更多挑战,毕竟系统应用和第三方 App 在权限和体验上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要吸引用户,第三方 App 开发者需要做更多努力。
目前的 iOS 10 还是开发者版 beta 1,但完成度已经相当高,费电发热确实存在,但比起去年 iOS 9 的实在好太多,我已经拿它当了主力机用一天,除了一次微信通话卡死,其他没有明显闪退问题。但用于苹果手表的 watch OS 则完成度相对较低,卡顿与重启常见。
本篇文章的所有体验均是从 iPhone 6s 出发。因此在 iPad 上,有些细节可能不太一样。
1 改变从解锁开始
iOS 史上最大改变是 iOS 7,因为从拟物到平面化视觉改变太大,依稀还记得 2014 年的六月,iOS 7 发布后的各种骂声,包括我自己,也觉得那个满处是炫彩色块图标的系统很难接受。
这种情况在 iOS 8 和 9 中稍微好了一些,因为它们做的更多是内在改变,而到了今天的 iOS 10,一些纠结又回来了。
首先是解锁方式,iPhone 自 2007 年开始的滑动解锁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拿起手机自动亮屏——按下 home 键启用指纹解锁。
这种改变需要适应几小时。在锁屏情况下,向右滑动变为“今日”,向右滑动可以启动相机拍照。比起用了 10 年的滑动解锁,后者不够经典,但能实现更多功能。经典在向功能让步,这是 iOS 10 功能设计团队的思路,不过也是用过了旧系统需要跨越的习惯障碍。
视觉上的改变还有更多,比如“今日”和“通知”分家了;App 或文件夹打开的动态特效速率变了;图标收回那一瞬间可以感觉到红色角标,如果 QQ 等应用有未读消息,角标会格外显眼;甚至,连打字的键盘音也比以前闷了。
这些无一不在提示你,现在,你已经用上 iOS 10 系统了。
2 无处不在的卡片
从 Jonathan Ive 接手 iOS 开始,这个系统就逐渐变得多彩,简化,圆角和弧线更多被用在系统上。
在 iOS 10 中,可以看到无处不在的圆角矩形卡片,它们是 iOS 10 的今日视图下的 widget 小插件,也是控制中心,还有各种通知到来时候顶部的对话框。
它们依然是随着背景颜色而变化的磨砂玻璃效果,但外层多了一个圆角矩形,会随着对话框高度变化。
这种对话框能提升通知或插件的识别度,在“今日”中默认是折叠状态,显得简洁一点,但另一方面,圆角矩形对话框之间必须留几个像素区割,这导致了空间浪费,而且第三方 App 的插件要重新适配。
控制中心功能比以前更多了,但苹果官方似乎太重视 night shift,将它单独放了一大条,而音乐和音源控制被放在了控制中心第二屏。我觉得这个设计是失败的,night shift 像以前一样放在最下面一个图标足够,何况它能自动开关。现在这一大条,在寸土寸金的控制中心是浪费空间。
卡片设计也有好处,比如来个微信,下拉出来的对话框比以前大,能回复的信息更多。
2 3D Touch 成必需品
3D Touch 压感触控屏幕是去年 9 月发布的 iPhone 6s 与 6s Plus 上的新功能,在这款手机发布 8 个月之后,苹果终于开始加快引导 App 支持这个功能。
在 iOS 10 上,到处都是 3D Touch 的身影,比如重按通知栏的消息回复;重按x全部清除通知(以前得一组通知按一下x);每个第三方 App 重按至少都有个 share 功能,可以把它的 app store 主页分享给好友;甚至连手电筒图标重按都有三种亮度可选。
苹果用这种方式推广自己的 3D Touch,首先是自带 App 引导使用习惯,之后知名 App 培养习惯(例如朋友圈微博重按直接看图,免得打开了)我相信它的使用场景会越来越多。
我认识的一个人在前一阵从 iPhone 6s 换到了 SE,为了小屏好带。在 iOS 9 时代,如果不介意屏幕小,那这种倒退行为并不难,但在 iOS 10 之后,没有 3D Touch 将很难习惯。从有 3D Touch 的机器换回没有的就很难了。
3 应用更新
Siri
Siri 的图标变了,从话筒变成了紫色声波,并且在四大平台上实现了形象与功能的统一。
它的内在也改变了,五年前随着 iPhone 4s 出现时候,Siri 只是个语音助手的角色,随后因为 iOS 的封闭性,以及苹果的保密原则(不读取并分析用户数据)等,它在功能上输给了 google Now,甚至微软小娜。
苹果不会甘心如此,在周一的大会上,苹果宣布将对外开放 Siri,并加强人工智能开发,以期待与亚马逊、谷歌及微软等服务对手竞争。等第三方应用更新,它的能力才会展现出来,比如可以吩咐 Siri“给 XXX 发条微信”。
因为 iOS 系统的封闭性,我不太确定 Siri 开放之后变成什么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要让它变好,对第三方开放是必然的,只是苹果需要掌控这种开放的尺度,在它自己管控体系下更好,希望不要变成目前第三方输入法的样子。
地图
对外开放的还有苹果地图和 iMessage。
在之前,地图的理念很简单,想找个附近美食,输入名字,查怎么走。苹果在 iOS 9 搜索栏下放置了附近美食等按钮,但可以想象,使用率很低。
iOS 10 中的地图更主动,将这些按钮放在地图搜索栏下方,像我这种不太熟悉旧金山,出门找吃的连饭馆名都不知道的人会使用频率高一点。
苹果在尝试将地图做成平台,它目前仍然不能单独下载导航地图,但可以在线使用,并且在实测躲避拥堵重新规划路线效果很好,另一点是生活服务平台,国内与它合作的是大众点评,从这直接按菜系看评价找吃的已经无需单独进入大众点评 App。还有叫车平台,中国会接入滴滴。
iMessage
同样想做成平台的还有 iMessage,用完会惊叹,这早已经不是昔日人们对短信的印象了。
除了没有抢红包和朋友圈,在聊天这事上它已经不输于微信。除了好好聊天,你还有机会把 emoji 表情玩出花、使用各种字体弹出效果、炫酷背景跟人交流,还有自带 BGM 的背景效果,以及 Apple Watch 上经典功能 digital touch 功能。
你发个“party”,还能给这几个字母加上迪厅的炫光背景和动次打次的背景音,极为生动。
苹果给开发者在这留了个接口,通俗的讲,能想到的东西都可以发出去给一个或多个朋友。目前有自制表情,Apple Music 音乐,手写字体和小图标,未来可扩展的空间很大。
相册
在这,苹果加了个“回忆”功能,效仿之前 htc 或 google photos 的功能,将照片智能分类挑选,配上不同音乐。只是这功能似乎还在初级阶段,我不知道为啥它会认为今年清明节烧纸和去年的盒饭、前年的身份证、以及两只狗的照片有关联度,还给配了一首欢快的音乐。
相册的一点针对性改进是 live photos 可以编辑了,以前这种特殊格式编辑完就变成普通 jpg,现在不会了。
家庭系统
苹果把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 homekit 单独拿出来放了个应用,内部界面很美,所有 homekit 硬件都可以在这,或控制中心单独控制。但因为条件所限,我现在没法多讲,后续会将这块单独写出来。
4 一些细碎的功能点
系统自带应用可卸载:其实这应该叫“隐藏”,它们没有从系统里删除,只是消失了。每个人都会把 iOS 系统中“提示”“视频”“股市”等这些没用又不能卸载的 App 放在一个文件夹里,现在这老哥几个终于可以消失了。
苹果在这事上算是顺应民意,它们并没有被删除,即便都删了,那十几个应用也没超过 150MB,只是看不见图个清静,如果还想要,可以从应用商店里下载。
而且 Safari 浏览器,app store 这些应用不能被隐藏。因为它们是 iOS 的核心体验必需。
除了自带应用“删除”,还有些非常细碎的功能,例如时钟界面变成黑色,多了个“就寝”分析睡眠的智能闹钟;联系人界面功能按钮更简单明了;Apple Music 界面简化,加入歌词(不能动,只是个文本)。至于传说中的垃圾电话功能,在这边虽有人给我打过电话,但似乎没碰见垃圾电话,所以暂时没有结果。 也可能是腾讯的数据库还没接通……
❷ 人工智能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是当今社会讨论最重要的话题,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科学的推进人工智能,未来或许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带给我们影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现在的社会可以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高科技的产品,和原来的生活相比,现在的科技给我们的影响有这几点;
第一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人工的智能时代迅速进入我们的平常生活之中,比如智能手机电脑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丰富了我们生活,也改变了传统,去餐厅吃饭点餐的习惯,同时智能手机还为我们习惯了电子货币现在出行没有多少人带现金,一个手机就全部搞定了,原来的手机理解为大哥大的通讯工具,而是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制约今后更多的智能产品出现。还有可能出现高科技的机器人。买一个以后养老用。
第二个就是带来的观念。
如今的科技可以说是越来越发达,我们一类的科技也会更加深让我们了解的更多,接触得更多想法也就改变了,比如说消费的观念,现在人们都倾向于超前消费。
第三个就是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
一个工作已经采用了大量的人工机器设备,从手动加工改编成自动化设备的控制工作,然后现在的效率也提高了,专业性也挺高,也带来了一定的失业率,但是如果你只要热爱学习,接受新的科技设备,你就不会淘汰。
第四方面就是对教育程度也有所改变。
现在的智能科技换代的很快,保证自己学习的竞争力,当然教育程度高的人才会有学习能力,注重下一代的教育的同时也会注重终生学习,一直在教育,一直在学习。
第五个就是现在专业的就业知识。
大部分人说这两年人工智能太火了,都选这个行业了,即使是传统的行业,也会让人工智能扯上关系,而且现在应用于科技行业。并且是全自动化的趋势岗位,很可能被机器取代,又需要专业的人才控制,所以说相关专业的人会增加数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一领域。
第六方面就是娱乐行业的改变。
大家现在都用手机看电视,看电影都喜欢明星。只要授权一下他的声音和形象,然后所有的效果都能用技术合成,也就是智能合成的方式来拍剧了,这样你想让你的主角成什么样子就成什么样子,几乎达到你心中完美的角色。
总体来说,人工智能的到来将促进人类的进步,没必要担心失业,因为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新的高科技产品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是我相信这种生活是积极的,会解决我们生活中困难,解决人类无法完成的事情。
❸ 为什么微软不把小娜发展成智能家居的管家
因为不需要小娜去管这些,就像你命令小娜一样,小娜也是去命令程序。所以只要做个家居管家的应用或软件,小娜自然可以控制。所以并不需要微软去开发。
比如,我常用的听书软件,我对小娜说,打开第3章第2节朗读。小娜就会打开应用朗读。但是小娜做的是打开应用,跳转,文本变声音,3个操作。至于怎么载入的文本怎么处理声音等是应用本身。
这样说你明白不。
❹ 想起一个关于娜字的个性店名
娜、格,
娜宝部落,
米、娜,娜。妹,娜娜的小屋,寻找娜姐,娜、品屋,娜逸恋,小娜屋,潮流。娜,恋娜,小娜的微笑,娜.娜。
简单明了。
❺ 智能化时代 智能家居产业都有哪些变革与趋势
此前,Marvell公司无线与物联网业务部负责人曾表示“中关村在线的调查数据显示,55%的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有热情,大家对将自己的住所改造成智能家庭非常有兴趣。”但买一件智能家居,就需要下载对应的一款App,家中的智能家居越多,手机应用程序越多。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消费体验算不得“智能”,未来智能家居可以脱离App来使用物联网技术。
眼下,App虽然可以逐步实现智能家居总开关的功能,可以沉淀用户数据,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交互,但App只是一款应用程序,并不能自主识别应用场景。这种情况下,智能家居对家庭环境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从而也极大制约了智能家居的发展。
而物联网技术则不然,物联网的出现,让智能家居迎来了峰回路转之势,为智能家居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作为最贴近百姓生活的智能家居,也成为了物联网进入百姓生活的切入点。智能家居遇到物联网后,整个行业面貌都变得焕然一新。物联网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目标是发展绿色全无线技术,包括感知、通讯等等不仅要求极低功耗,而且要求全无线覆盖、高可靠连接、强安全通讯、大组网规模、能自我修复。具体到家庭应用就是要求安装非常简单,使用非常方便,维护不用操心,扩展随心所欲。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普通消费者看着简单的说明书就能够自己迅速组装完成整套智能家居系统,而且不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这是物联网型智能家居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发展物联网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据新华社消息,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2015年达到7500亿元,“十二五”时期年复合增长率为25%。同是,在11月1日落幕的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权威专家和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物联网产业爆发式增长已为时不远。智能家居无疑会从加速发展的物联网产业中得到不少利处。
目 标
“以人为本”的智能生活
时间到了2016年,在过去几年的大浪淘沙中,很多资源欠缺的智能家居企业相继离开这个市场,渐渐的出现了一批以霍尼韦尔、施耐德、罗格朗、小米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他们经历了多年发展,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他们也表示,虽然目前挺过来了,但目标还不清晰。正如霍尼韦尔安防集团住宅行业总经理侯海江所说,“智能家居的确发展火热、潜力无限,但这其中也有很多难题,很多智能家居厂商根本没弄清楚智能家居是什么?什么样的产品才真正的适合民众?它的真正核心是什么?”
答案就是“人性化”。
智能家居必须以人为根本,以人作为服务对象,满足人们天性中追求豪华美丽的需求,满足人们天性中慵懒、喜欢控制一切的需求,满足人们天性中好奇、追寻结果的需求,满足人们天性中钟爱物品、享受物质的需求,满足人们天性中安全、便利的需求,满足人们天性中摆阔、骄傲、自我陶醉的精神需求。这就是智能家居的存在的意义。
去年,首届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上,京东、科大讯飞联手推出语音控制智能音箱。当你回到家,念叨“叮咚叮咚,我心情不好,给我来首歌吧。”那台“叮咚”音箱就会自动开启,给你选播一首歌曲,安抚你的小心灵。当然你也可以进一步下发指令,“叮咚叮咚,开空调!”“叮咚叮咚,拉开窗帘!”
数据显示,在现阶段用户接受度较高的智能家居集成应用功能中,影音集成、家庭安防、智能灯光以及以背景音乐、电动窗帘等为代表的单系统第三方设备占比相当,成为当下智能家居集成项目应用的主要功能延伸。家庭安防因其突出的刚性需求要素,成为不少终端用户在智能家居功能选择时的首选要素。影音集成和智能灯光系统则凭借各自在细分功能化领域中的特色应用备受关注。
目前开发智能单品的多为中小企业,这类企业拥有创新能能力,但缺乏研发资金和技术支持,急需融资以实现产品技术的延续,但在投资人眼中,中小企业开发的智能单品要“够酷”,方能打动投资人的心。但从目前状况看,智能产品的落地不尽如人意,很多产品为智能而智能,对使用者没有实质意义,很难打动消费者。
科大讯飞副总裁胡郁曾表示,智能家居的发展大致离不开三类人工智能技术:一是计算智能,即机器“能存会算”的能力,如现在比较火的无人机,依靠的就是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二是感知智能,即机器具有“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的能力,比如科大讯飞和京东共同推出的叮咚智能音箱,便是应用了语音合成、识别等感知智能技术;三是认知智能,即机器具有“能理解会思考”的能力。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推进新一代的“脑计划”,如美国的“Brain Initiative”、欧洲的“Human Brain”计划。
IBM将机器的认知智能表述为“情感交流”,觉得智能家居最重要的成员是家庭智能伴侣,能时时实现机器与人的交互。微软小冰、微软小娜便是该理念下的产品。
“目前智能家居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整合现有的技术,找到一个需求的引爆点,做出能真正改变我们生活的产品。苹果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把目前成熟的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对相关产品的使用需求。”
近几年来,情感陪护机器人如雨后春笋填补了智能家居的空白,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15年小鱼儿科技公司发布的“全球首款家庭智能陪伴机器人——小鱼在家”。该产品是“陪伴式通讯体验”理念下的产物,主打家庭陪伴。来自小鱼儿科技的统计显示,有了“小鱼在家”后,四成多的家庭会每周至少一次异地多点呼叫,分散在各地的一家人至少每周“聚会”一次。
无论怎样,家居生活迈向智能化是必然趋势,因此,智能家居作为一个产业蓝海,前景不可估量。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相继进入智能家居产业,多样化的产品逐渐形成智能生态圈,产品的成本也逐步向平民化的趋势迈进。从有线到无线、从概念炒作到应用实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智能家居终于实现了质的跨越,并最终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❻ 苹果开发者大会,有哪些新亮点
大考之年,苹果正在交答卷~(≧▽≦)/~啦啦啦
聊了辣么多,可是,说好的苹果One More Thing 哪儿去了???
值得表扬的是,苹果在迎合用户需求方面的道路上,越来越积极了(*@ο@*) ~
但WWDC却并未给业界带来太多的“惊艳”o(╯□╰)o
❼ 能不能把像cortana的人工智能用来当智能家居的核心 让她来控制家电
小娜的特点就是语音对话功能,若你能熟悉电路的各端口及软件程序,则可以将其核心实现语音智能控制家电。但问题是很难实现的,首先你必须是一个程序高手,破解小娜的程序,另外的也是一个电子高手,在几十万个电子元件中找到适当的端口,这并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到的事情,而是要一个团队,花费巨大。而其实要实现智能对话家居已有专门的系统,其复杂程度没有小娜的十份之一,所以没有价值的。
❽ 小米笔记本触控屏幕启用快捷键
鼠标,是我们最常用的PC输入设备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鼠标逐步成为最受欢迎的办公设备之一。这种鼠标不仅操作选项更丰富,手感更出色,还搭载了一部分智能功能,价格也越来越亲民。刚刚结束众筹的小米小爱鼠标正是这样一款极具吸引力的入门级智能鼠标,是PC用户学习办公的好帮手。
小米小爱鼠标支持语音输入文字和语音/划词翻译,能够控制小米智能家居产品,具有蓝牙、USB接收器两种连接模式,可在两台电脑间灵活切换。小米小爱鼠标细节精心雕琢,支持按键功能自定义,并可有效抑制细菌,无论是产品力还是功能性都在同价位产品中一骑绝尘。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带来小米小爱鼠标全面评测。
双连接方式&双设备同时配对,可分设计细节无懈可击
我们先看看小米小爱鼠标的外观细节。小米小爱鼠标机身圆润,俯视呈中心对称的跑道型。整个鼠标一体感强,大小适中,不会像部分小鼠标、少数造型独特的人体工学鼠标或苹果妙控鼠标那样手感难以适应。鼠标的左右键帽与盖板浑然一体,上有滚轮左右拨动指向标以及半透明的小爱标志。鼠标整体多为磨砂塑料材质,其中鼠标滚轮和红色语音键属于金属部件。
整个键帽与盖板模组,通过三颗螺丝与鼠标本体磁吸相连,可以徒手整个取下,取下后可以看到隐藏的USB接收器,键帽突出部则可以按压操作欧姆龙小白点1000万次微动开关。除了左右键和滚轮外,小米小爱鼠标还有一个红色的语音键、侧面的翻译键以及小爱标志下的指示灯。鼠标底部则有鼠标开关、光电传感器以及保证阻尼适当的橡胶圈,并用亮色刻字注明蓝牙配对方法以及指示灯状态说明。
小米小爱鼠标具有蓝牙连接和USB接收器无线连接两种连接方式,可连接Windows设备与MacOS设备(连接macOS设备时仅可作为普通鼠标使用),也可同时连接两款设备。用户打开开关后长按语音键和翻译键3秒即可进入配对模式,长按左右键3秒即可切换设备。指示灯蓝灯亮起表示设备1连接,绿灯亮起表示设备2连接,红灯快闪则为低电量提示。
小米小爱鼠标连接Windows设备时,可以使用“小米小爱鼠标.exe”安装驱动程序,显示电量与连接状态,并可在该程序中设置语音功能、翻译功能、按键自定义以及DPI,亦可升级固件版本。“小米小爱鼠标.exe”只需要登录小米账号,不会强行开机启动或捆绑流氓插件,可以放心使用。连接好小米小爱鼠标之后,我们就可以体验其神奇的语音交互功能了。
小爱同学全功能接入,输入/翻译脱胎换骨
在使用小米小爱鼠标的语音功能时,用户无需录入声音信息,即可调用小爱同学进行语音交互,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对于很多没有开启或者用不惯微软小娜的朋友来讲,小爱同学的接入无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很多拥有小米生态链产品的朋友,甚至可以将其作为语音输入终端,使之成为智能设备的交互枢纽。
其中,语音输入功能可以支持汉语普通话,短按一下语音键就可以开始或停止输入。用户可在“小米小爱鼠标.exe”中打开“语音功能-语音输入”开启三秒自动停止收音,就不会由于忘记按语音键停止输入过多字符。
用户还可以长按语音键打开语音搜索与控制功能。小米小爱鼠标默认接入了网络、必应、搜狗和360搜索4个搜索引擎,并支持语音播报功能。用户也可以利用这一功能操作小米生态链里的产品。比如,在配对小米笔记本电脑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语音进行关机、重启、打开软件、打开网络、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查询天气或操作小米智能家居设备。此外,在语音交互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选择智能添加或去除标点。
如果你想语音输入外语,也可以尝试小米小爱鼠标的语音翻译功能。该功能支持汉语普通话输入,并将之翻译成英语、日语或韩语。用户长按翻译键松开说话,短按翻译键停止收音,同样支持三秒自动停止收音功能。
而如果你有文本翻译的需求,你可以不使用机翻或OCR软件,直接使用小米小爱鼠标的划词翻译功能即可。该功能可将简体中文翻译成英语、日语或韩语,也可将英语翻译成简体中文。用户选中一段文字后,长按翻译键即可划词翻译,并可一键将译文复制到剪贴板。
由此可见,小米小爱鼠标的交互功能可以说既丰富又全面,实用性很强。体现出了智能鼠标的技术优势。而在操作灵活性与续航方面,小米小爱鼠标的表现也同样出色。
自定义按键/多档DPI加持,效率全面升级
小米小爱鼠标支持按键功能自定义。其中,滚轮左右拨动可设置左右滚动、前进后退、复制粘贴、调节音量与DPI、剪切撤销、新建标签页、任务视图、关闭当前窗口或显示桌面,也可自定义快捷键,以便操作各种工作软件。短按翻译键除了可设置上述选项外,还可代替Enter键。有了这些丰富的快捷键加持,用户能够显著提高电脑的使用效率。
操作方面,小米小爱鼠标内置原相4000DPI多档可调传感器,传感器分辨率可调节为1200DPI、2400DPI或4000DPI,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灵活选用。与此同时,小米小爱鼠标还搭载了750mAh可充电锂电池,满电续航理论可达30天,最长待机时间理论可达180天,充电时也可正常使用,续航水平相当不错。
小米小爱鼠标正前方为充电用的USB Type-C接口,相比那些采用Micro USB接口充电或可拆卸式电池供电的蓝牙鼠标,小米小爱鼠标能够接入充电功率更高的充电设备,利用碎片时间快速充电。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小爱鼠标甚至还采用了抗菌壳体材料,抗菌率高达99.9%,能够有效降低细菌滋生,使用起来更放心,清洁起来也很方便。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小米小爱鼠标具有较出色的设备兼容性,在Windows设备上能够展现出包括语音输入、语音翻译、划词翻译、语音助手等智能特性,进而有效提高了PC设备与小米智慧生态的兼容度,其基本功也非常扎实,交互给力,续航持久,机身细节相比同价位鼠标无可挑剔,总体表现十分优秀。
小米小爱鼠标目前已结束众筹,零售价定价149元,目前已经可以在各大电商平台购买。如果你想以较为实惠的价格体验智能鼠标的进阶功能,不妨买上一个,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