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代的家具在中国家具发展史占有怎样的意义
唐代的家具,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页。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们没有家具,吃饭、休息、睡觉全在地上,最早人们是席地而坐的,如果席子也算作家具的话,这是人工制造的最早、最原始的家具了。
2. 从唐至清,中国家居的演变历程
从唐至清,共历经五个朝代,分别是唐宋元明清。
唐朝(618—907年),中国历史唯一一位女皇帝的朝代,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北宋初期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对汉人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半封建半奴隶制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广阔的王朝,也是首次征服全中国地区的征服王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1683年10月3日彻底灭亡),是中国历史上是即元朝以后又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
清朝(后金)1616-1912,又称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
还有一种说法是经历了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3. 唐代家具的唐代家具的风格
受到外来抄文化的影响,唐代家具的装袭饰风格也摆脱了以往的古拙特色,取而代之是华丽润妍、丰满端庄的风格。
月牙凳在唐画中屡屡可见,它是唐代上层人家的常用家具,也是贵族妇女的闺房必备。月牙凳体态敦厚、装饰华丽,与丰腴的唐代贵族妇女形象非常谐合,是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家具。
唐代画家周昉《宫乐图》。画中的餐桌体大浑厚,装饰华丽。 贵妇们座下是月芽凳,又称腰圆凳,凳面略有弧度,符合人体工学。
4. 明清和唐代家具特点
明清家具 古典家具是中国悠久灿烂的艺术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家具的价值不仅仅是服务于人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着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综合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观念意识、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技术和物质的发展水平。人类使用家具的历史非常久远,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完整的家具遗存属战国时代。今天人们能见到的古代家具,主要是明清两代的制品。 明代是我国家具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家具的造型、装饰、工艺、材料等,都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简洁的时代特色,后世誉之为“明式家具”。清式家具以设计巧妙、装饰华丽、做工精细、富于变化为特点。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家具,材质之优,工艺之精,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是这一时期正是确立了清式家具的风格。明清家具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家具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家具一般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橱柜类和其它杂项类。 一、 明清家具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 1. 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简朴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的家具。明式家具以结构上的合理化与造型上的艺术化,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并善于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 明式家具的整体结构以框架式样为主要的形式,呈现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无束腰家具以圆腿侧足为主,造型简练稳重。有束腰家具方腿直足,或三弯腿或鼓腿 ,形体敦厚而显得庄重秀丽。这两种造法,给人以虚实相间、方正稳重的感受,成功地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的造型美。 明式家具造型上另一特色是特别讲究线条美。它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线条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线脚的变化和运用是明式家具线条造型的另一体现。线脚是指家具边框边缘的造型线条。通过平面、凹面、凸面、阴线、阳线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形断面,达到鲜明的装饰效果,极富艺术情趣。 明式家具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选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纹理,凡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格外钧用隽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与透雕结合及圆雕等多种,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雕刻题材十分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刀法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围子等处,常做小面积雕刻,以少胜多,工精意巧的装饰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2. 清式家具 清初家具沿袭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发展,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颠峰。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运用 ,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家具,特别是宫中家具,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其中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是花梨木和鸡翅木 。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为了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中期以后,上述三种木料逐渐缺少,遂以红木代替。 装饰方面,为了追求富贵豪华的装饰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种装饰材料和使用了各种工艺美术手段,可谓集装饰技法之大成。但有些清式家具为装饰而装饰,雕饰过繁过滥,也成了清式家具的一大缺点。 清式家具采用最多的装饰手法是雕刻、镶嵌和描绘。雕刻刀工细腻入微,以透雕最为常用,突出空灵剔透的效果,有时与浮雕相结合,取得更好的立体效果。镶嵌在清式家具中更为普遍地运用,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石嵌、螺钿嵌、百宝嵌、珐琅嵌乃至玛瑙嵌、琥珀嵌等,品种丰富,流光异彩,华美夺目。其中珐琅技法由国外传入,用于家具装饰仅见于清代。描金和彩绘也是清代家具的常用装饰手段,吉祥图案是清式家具最喜欢的装饰题材。 综观清式家具,以清中期为代表,总的特点是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装饰上富丽豪华,并能吸收外来文化,融会中西艺术。造型上突出稳定、厚重的雄伟气度,制作上汇集雕、嵌、描、绘、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艺,品种上不仅具有明代家具的类型,而且还延伸出诸多形式的新型家具,使清式家具形成了有别于明代风格的鲜明特色。
5. 红木家具的源头竟然是唐朝,那时的家具有何特点
学术界关于红木家具的起源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从出土文物、墓葬壁画和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最早出现红木家具的朝代是唐朝,也就是说红木家具的源头是唐朝。唐朝家具的造型特点为整个家具宽大厚重,家具的每个的桌脚比较圆润,具有博大恢宏的气势,稳定的感觉。高元珪的座椅,四脚粗大,牢牢地钉在地上,安定牢固;六尊者的禅椅,经桌,更是宽大庄重,周身雕以花饰,极为精美。另外如箱式床榻,高大的立屏,板式腿的大案等,都体现出盛唐时代那种宏伟气势。
红木家具是指用酸枝、红木等古典桃花心木制作的家具,如檀香紫檀、海南黄花梨、金丝楠木等等都属于红木的范畴,红木家具原材料非常稀有,制作工艺也十分复杂,所以在古代社会中,只有贵族皇亲贵族用的起红木家具,直到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红木家具依然价值不菲。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的螺钿双陆木棋盘桌是唐代出土的家具文物中保存较好的家具之一,当时唐朝的家具不流行漆器,所以保存下来十分困难。之所以能保存的那么好,主要是由于新疆的气候干燥,红木家具不容易被虫蚁侵蚀,也不容易被潮湿空气腐蚀。
6. 唐代家具的唐代家具的历史背景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隋唐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唐文化是当时(7世纪一9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文化泽被深远,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隋朝(581-618)结束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长期混乱,但它所取得的稳定局面只持续了37年,家具方面没有留下太多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唐王朝的建立。
唐朝(618-907)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当时长安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世界各国人民向往。
唐代家具的造型和装饰风格与博大旺盛的大唐国风一脉相承。唐家具的造型浑圆、丰满,装饰清新、华丽,一改前朝的古朴之风,呈现出一代华贵气派。
唐代家具的另一特点是新兴的月牙凳和承袭前代的腰鼓形墩倍受青睐。随着城市经济的兴旺,洛阳、长安等大城市的兴建,土木工程相当发达,因而刺激了手工业高速发展。城市独立的手工业作坊的兴起和官府作坊的“劳役制”渐变为“工役制”,这是手工业和工艺在唐代发生的重大变化。唐朝的螺锢镶嵌、木画、漆绘是唐代工艺的优秀成就。
唐末至五代(907-960)是中国家具形式变革的过渡时期。人们的起居习惯仍然是席地跪坐、伸足平坐、侧身斜坐、盘足迭坐和垂足而坐同时并存,但垂足而坐的方式由上层阶级开始逐渐遍及全国,出现了高低型家具并存的局面,一直到两宋才完全改变了商、周以来的跪坐习惯及其相关家具,从而建立垂足而坐的9居古式及相应的高型家具。
7. 唐代家具有哪些品种
唐代家具的品种,有几、案、挟轼、箱、柜、胡床、屏风、桌、椅和棋局等,全部是木质制成,有紫檀、黄杨木、沉香木、花梨木、樟木、桑木等,此外,还有竹藤等材料。
8. 唐代家具的家具特点
造型特点:宽大厚重,浑圆丰满
唐代家具在造型上独具一格,大都是宽大厚重,回显得浑圆丰满,答具有博大的气势,稳定的感觉。高元珪的座椅,四脚粗大,牢牢地钉在地上,安定牢固;六尊者的禅椅,经桌,更是宽大庄重,周身雕以花饰,极为精美。另外如箱式床榻,高大的立屏,板式腿的大案等,都体现出胜唐时代那种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
装饰特点:富贵华丽,和谐悦目
唐代家具在装饰上崇尚富贵华丽,和谐悦目。如在月牙凳的小小凳腿上,在桌案、床榻的腿足……无不以细致的雕刻和彩绘进行装饰。在月牙凳的两腿之间,坠以彩穗装饰,令人赏心悦目,真可谓无处不精细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代所创制的月牙凳,腿部作大的弧线弯曲,配以精雕的花纹,华美的彩穗,以及编织的坐垫等等,既美观又舒适,与体态丰腴的贵族妇女形象浑为一体,风格情调极为谐和。
9. 唐代家具的介绍
唐代抄家具产生于隋唐五袭代时期,由于垂足而坐成为一种趋势,高型家具迅速发展,并出现了新式高型家具的完整组合。典型的高型家具,如椅、凳、桌等,在上层社会中非常流行。此时的唐代家具,具有高挑,细腻,温雅的特点,以木质家具居多。
10. 唐代的家具有什么特点
隋朝只维持了37年,在家具方面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真正的繁内荣时期是在容唐代,唐代初期就出现了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长时间的战乱和流离失所在江山统一后,人们的生活热情得以迸发。尤其是“贞观之治”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
唐代的家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显现出它的浑厚、丰满、宽大、稳重之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但在工艺技术和品种上都缺少变化。
豪门贵族们所使用的家具比较丰富,尤其在装饰上更加华丽,唐画中多有写实体现。这一时期的家具出现复杂的雕花,并以大漆彩绘,画以花卉图案为主。
从唐代敦煌壁画上除了可以看到鼓墩、莲花座、藤编墩等,还可以见到形制较为简单的板足案、曲足案、翘头案等。文人士大夫们多追求素雅洁净,所以这一时期的立屏、围屏多是素面没有装饰的。床榻类也没有太多变化,因袭上代形制,以箱式床、架屏床、平台床、独立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