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漆艺
中国现代漆艺主要包括漆画艺术和立体漆艺造型。
中国的漆画是在我国悠久的传统漆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既可以属于工艺美术范畴,也可以作为绘画的一个新品种,具有工艺美术和绘画的双重属性,是绘画和工艺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著名漆画家乔十光先生早在学生时代,就在已故的著名工艺美术家庞熏琴、雷圭元先生的积极倡导下,曾几度赴福州向当地的老艺人学习漆艺技术,将中国传统的漆艺技法与自己的装饰艺术揉为一体,并受越南磨漆画的影响,他的漆画,生活气息浓郁,装饰性和工艺性都很强。作品的题材大都是以少数民族人物和江南水乡风景为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的漆画发展很快,遍布全国,80年代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被社会所注目和承认。由于漆画使用了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工具和材料,运用了不同于其他画种的技法,产生了其他画种所不能代替的艺术特色,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漆画的主要技法有:
薄料:用金胶漆在平漆地子上薄涂,待漆在将于未干之际,贴上金箔或银箔,色彩鲜艳而雅致,在漆画中多表现天空、河水等效果。
研磨彩绘:根据画面的需要,先用底漆绘出纹样,然后在上面撒上各种金银粉、铝粉(金属粉)或漆粉,待干后,罩漆将粉状固定,干后打磨推光,这种技法在日本也被称为“莳绘”,是漆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粉屑颗粒的大小、洒播的疏密、质地的不同、罩漆的薄厚、打磨的多与少,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肌理变化。
填漆:在漆面上造出低陷的图案,然后填上彩漆,或贴上金银箔,干后罩透明漆。还有一种被福州人称为“台填”的工艺,将锡片贴在漆板上,焰刻花纹,然后揭去花纹以外的锡片,再全面罩漆,打磨、推光,这种手法在漆画中应用也是比较多的,适合用于装饰性的漆画。
变涂:也称为泼彩填漆,在漆板上泼下稠漆,然后洒或滴稀释剂,漆被驱散、流动、融合,留下凹凸不平,如洒水则留下低凹的水迹样。也可以借助于树叶、稻子、各种豆子或用刷子、蘸子等工具造成漆表面不平,取得自然的纹理,再填漆。也可根据画的需要,局部使用。
刻漆:大体上分为三类。
刻灰,进刀较深,露出推光漆层下的灰地,或阳或阴文大片铲除漆面,然后填入色漆。工艺简便,有一种同木刻画一样的锋利尖锐、单刀直入的美感。
浅刻,也被日本称为“沈金”,不作深度刻铲,而多用刀具刮刻表皮,以各种不同的线和点来表达画面中物体的结构。它的特点是,细致入微,立体感强,整体感强,装饰性强。在划槽内填入金粉,则被称为“戗金”,填入银粉则为“戗银”,填入彩漆,则为“戗彩”。
针刻,在推好光的漆面上,用钢针镌刻图案,刻纹轻而淡,适宜细线纹样,但不宜远距离观赏。
镶嵌,在中国现代漆画中,镶嵌蛋壳的工艺用的多,先将蛋壳内的薄膜去掉,漆做粘合剂,将蛋壳贴在画面上并按碎,就会出现自然裂纹,呈碎瓷哥窑状的自然裂纹,因蛋皮的色泽不同,粘贴的疏密不同,以及打磨的轻重不同,而呈现出丰富的肌理和由深至浅的素描关系。还有镶嵌螺钿把五彩的螺钿(薄片),切成画面所需要的样子,然后贴在漆板上,再罩漆打磨。螺钿本身就是五色斑斓,在黑色大漆的衬托下,更显得霞光熠熠,充分体现了材料之美。
当代著名漆艺家乔十光先生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他的作品《泼水节》曾在1978年第5届全国美展中荣获二等奖,作品《青藏高原》曾获第6届全国美展银奖,还分别获1990年第2届韩中国际绘画银奖,第26届亚细亚现代美术富士台国际奖。《水乡》是他的代表作。在作品中,用蛋壳来表现房子的白墙并利用鸡蛋壳与鸭蛋壳色泽的不同,来表现房子与房子的远近及透视的关系,被压碎的蛋壳所呈现出的冰裂纹,很好地表现出了古老的“砖”与“墙”的味道,黑色的漆又很好地表现屋顶,水与天的处理更是精采,用了薄料工艺,高雅的银灰色把画面妆扮得有如人间的天堂,既写实又夸张,生动、自然、真实地表现了秀美的江南风景。在色彩的处理上,也表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整幅画面仅有黑、白、灰三色,但却如此丰富地表现了江南水乡的万物。这幅作品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工艺的处理上,都是非常成功的,是艺术与工艺相结合的典范。装饰性强,给人以清新、高雅的艺术享受。乔十光先生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漆画研究会会长,世界漆文化学会常任理事等职务。
立体漆艺造型,是近几年来在我国传统的漆器的基础上,并受到日本、韩国漆艺的影响逐渐发展起来的,又被称为“漆雕”,除了它的使用性能之外,更强调它在环境艺术中起到的装饰性,用漆的语言来美化人们的生活空间。它的成型手段主要有木胎、脱胎、笨板脂及绳胎、纸胎、软金属胎、皮胎、玻璃等。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并以漆做为粘合剂和固化剂,使它成型,然后再用漆来装饰,或莳绘,或沈金,或髹饰。目前它在国际上已形成一种新的艺术潮流。相对来说它比漆画更注重漆艺的技术及材料的使用。装饰花瓶“流动的线”高40公分,宽45公分,是我国于1995年完成的漆立体造型作品,造型上追求稚朴、厚重,但在形体上却宽而不厚,在花瓶上立有凸出的流动线,以造形相适应、吻合,两面的立线在形式上又各异,形成了一曲跳动的乐曲。装饰技法上采用了金箔莳绘的方法,从上到下,由多渐少,再罩以透明漆,色调柔和协调,金碧辉煌,突出了漆的特点。
如果你要了解更多,下面有网址.
⑵ 如何欣赏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古代家具欣赏
中国古代家具源流概说——明清家具
明代家具
宋元以后,中国社会仍然延续着千年以来的封建统治制度,由于元末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加上长期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明王朝吸取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深知“居安虑危,处治恩乱”的治国策略(《洪武实录》),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的措施,经过几十年的恢复,使国家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至明中叶,举国上下出现了空前繁华的景象。而明代家具这一时期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地域艺术文化中心及流派,尚古求真、豪放挺拔成为新的时代审美标准,中国古典家具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这里就其形成的原因重点提出几项:
明末清初 黄花梨攒靠背活屉四出头官帽椅
一、手工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生活领域方方面面的进步,使得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二、郑和下西洋时,随船满载的中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缂丝、金银等各类商品,以货物贸易的形式换回各国特产,如象牙、香料、宝石等,由于归航时所载货物较轻,怕帆船倾斜,需要用生物体来增加船的重量,于是大批优质的木材便利用这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中国,而这批木材被港口附近一些木匠发现并制造成家具,这些木材木质坚硬、细腻、纹理好,做出家具结实耐用,且极具凝重感。这就是后来我们提到的硬木。三、经济社会的改变促使文化意识形态的改变。
清早期 黄花梨透棂书格
清代家具较多的注重陈设效果,整体造型厚重,体形庞大,色彩强烈,并常常采用各种工艺手法,强调形体的装饰美。多种材料的镶嵌,精细繁缛的雕刻,突出地表现了传统家具的工艺美,但娴熟的传统技艺,迎合了当时夸张的审美趣味,到清代晚期时,更加一发而不可收。过度的堆砌和人为的雕琢,使得许多家具显得特别繁琐;财力不济而造成的粗制滥造,更使家具走向了物质功能要求的反面。最后,将创新精神局限于外在形式感的清式家具画上个华而不实的句号。
清早期 紫檀有束腰方回纹马蹄足三屏风扶手椅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清代家具进一步出现西化倾向,各种西方家具成了市民追求的新异物品。到这一时期,清代家具也就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
延伸阅读:[明清家具部件术语] 椅子的鹅脖
⑶ 金漆镶嵌的价值体现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漆器却有七千年的历史了。数千年来,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有源有流,有继承有创新。她也曾屡遭磨难,甚至曾面临灭顶之灾。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她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她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愈是民族的也就愈是世界的。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金漆镶嵌产品不仅走向了世界,走进了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国务活动场所,走进了众多的楼堂馆所,也走进了众多的百姓家庭。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永久不衰的魅力。 金漆镶嵌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工艺种类繁多,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一件产品可以只采用一种工艺制作,也可以将多种工艺综合运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化万千。或穆然古朴,或典雅清新,或鲜活艳丽,或金碧辉煌。
二是题材广泛。有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宗教神话、民间传说、山水人物、龙凤花鸟、名人字画、民俗民风等,几乎涵盖了各个文化领域。同时还有现代题材和外国题材。大多有繁荣昌盛,前程锦绣、福禄寿喜、吉祥如意之寓意。 第一个时期,自清末至1937年是北京漆器作坊的兴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几十年间陆续开业的金漆镶嵌作坊有十余家。其开业缘起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原皇宫中的漆器艺人在辛亥革命后自开作坊;二是清末即有民间私人作坊,多是通过太监拉关系,应宫中之活;三是漆器作坊中的艺人出师后自开作坊。 如“英明斋”创始人苏明堂是清末皇宫中的漆画匠首领。辛亥革命后,苏明堂流落民间,在金鱼池精忠庙旁开办了“英明斋”。苏明堂桃李满园,收“侯永泉”为徒。“侯永泉”学成后开办的第一家漆器工艺品店铺就是东单三条的“瑞兴斋”。“侯永泉”不忘师恩,把师傅的“苏”字放在前面,这就是北京城著名的“苏漆侯”的来历。“侯永泉”的长子“侯明达”(现北京金漆镶嵌厂创始人)学成后又先后开办了自己的“瑞明斋”和“明达号”,侯明达之子侯荣恒跟随其父学艺,目前是苏漆侯第四代传人。“侯永泉”的三徒弟“姚林五”学成后在灯市口开办了自己的“升利”,而苏明堂的另一再传弟子陈瑞兰又在东四头条开办了“瑞丰斋”。
还有一些无字号的作坊。虽无字号,却有来历。清代光绪年间,漆器艺人韩启龙在东城沙井胡同开作坊,专应宫中之活。韩启龙的弟子孙其祥在橡皮坑胡同开作坊。孙其祥的弟子王兴瑞又在马圈胡同开作坊。王兴瑞弟子众多,其中最有成就者当首推王珍。解放后,王珍在北京金漆镶嵌厂从艺,为挖掘、恢复传统产品做出了宝贵贡献,并培养了很多新人。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漆器作坊擅做彩绘雕填类产品。此外,还有些作坊擅做镶嵌类漆器。如清末王俊江在隆福寺街开办“永信局”镶嵌作,专应宫中之活。王俊江弟子魏焕丰于1914年也在隆福寺街开办了“华丰斋”。初起为位于王府井大街大元帽胡同的“协立成”古玩铺修复镶嵌类旧活,由此发展到较大规模地生产镶嵌类产品。
由于受师传关系和作坊规模的影响,这些作坊除在工艺技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有别,在品种方面也自然地形成了大体分工。其中大部分作坊以家具、屏风和摆件类为主。但清代光绪年间,在东四六条开业的“中和局”,以及出师于“中和局”的张文彬于1914年在南箭厂胡同开办的“兴一局”,却是以牌匾楹联为主。
第二个时期,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至1949年,是北京漆器行业的萧条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北京后,使北京的漆器行业面临灭顶之灾,除少数一、二家外,纷纷倒闭。
第三个时期,1949年至1956年,是北京漆器行业的恢复时期。在国家的扶植和发展手工业政策指引下,一些过去的掌柜重操旧业,再招旧部,收纳新徒,一些艺人也自开作坊。到1956年,北京16家作坊采取公私合营方式联合建厂,命名为“北京金漆镶嵌厂”。从此,北京金漆镶嵌的发展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侯荣恒是清代光绪年间宫廷漆器造办处漆绘匠首领“苏明堂的第四代传人。跟随其祖父侯永泉、其父侯明达(现金漆镶嵌厂创始人)学艺。现年77岁的侯老先生,一直致力于钻研将金漆镶嵌技术与电影美术特种工艺设计相融合的创新工艺领域,以老一辈艺术家执着的精神不断创作更多更优秀的电影美术作品。侯老的父亲是京城有名的工艺老号瑞明斋(现北京金漆镶嵌厂)创始人,其中关于金漆镶嵌的工艺更是在京城数一数二,侯老就深得此项真传。15岁那年,侯老先生迈入自家店铺开始学习工艺制作,18岁时参军,是当时北京义务兵役制的头一支,这一参军就是13年,退伍后侯明达”之子“侯荣恒”子承父业,在自家学艺有所成就后,曾在北京金漆镶嵌厂从事漆器绘画工作。1978年来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置景和特种道具制作工作,在工作期间曾多次收徒,教授电影美术工艺,但在金漆镶嵌技艺方面至今并未收徒。
柏德元是清代光绪年间宫廷漆器艺人韩启龙的第五代传人。2003年,由柏德元组织设计、施工并监制的香山勤政殿“金漆镶嵌宝座系列工程”,被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珍品。
过硬的工艺来自过硬的基础,这一点从柏德元的经历就能找到答案:北京金漆镶嵌厂是1956年建厂的国有企业,主要生产经营项目有传统漆艺类家具工艺品、明清式古典家具及室内装饰业。1962年,15岁的柏德元来到金漆镶嵌厂学徒。他聪明好学,又很懂事,师傅们都很喜欢他。领导看他有出息,就专门安排他拜老艺人王珍为师。
这位王珍师傅也很了不起,光绪年间,京城著名漆器艺人韩启龙在沙井胡同开作坊。他的拿手好戏是彩漆描金和雕填类产品,专应宫中之活。韩启龙弟子孙其祥、再传弟子王兴瑞后来分别在橡皮坑胡同和马圈胡同自开作坊。王兴瑞弟子众多,其中最有成就者首推王珍。王珍为挖掘恢复烤断、撅断、颤断、晒断等“四大断”产品和色彩斑斓的“虎皮漆”产品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王珍培养了很多新人,柏德元是他最得意的“门生”。王老艺人不仅把一身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柏德元,还带着他共同参加了“四大断”和“虎皮漆”的挖掘整理工作。柏德元既掌握了技术,又打破了手工业“口传心授”的传统。就此,金漆厂的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如电视柜、啤酒柜、楼梯柜、书柜、写字台、电话桌、鸳鸯桌椅等,既有明清风韵,又有时代气息,很受市场欢迎。再如,用旧大车轱辘改制的餐桌、用旧纺车改制的咖啡桌、用古建中的雀提改制的花台、用花窗做的桌面等等。这些将古旧作品移花接木的奇妙之作令人拍案叫绝。
漆艺中的彩绘和雕填工艺,传统风格是浓抹重彩,金碧辉煌。近年,他们大胆借鉴国画中的滃染、皴搜、点晕等技法,形成了水墨丹青、淡雅飘香的新风格,既有工笔之风,又有写意之法,令人耳目一新。
⑷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特点及区别
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以汉族文人为主导形成的一项家具艺术成就,以简洁典雅的造型,严谨科学的结构闻名于世,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制作精良,风格简约的优质家具。
英国家具大师Thomas Chippendale(1718-1779)在其《家具指南》一书中,把明式列为世界家具三式之首(明式、哥特式和洛可可式)。
作为现代极简主义的鼻祖,至今,当中外设计师们谈起明式时,仍然公认它是世界家具设计上无可超越的巅峰。
明式家具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我们看以上图中的明代家具,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
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它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
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结构严谨、作工精细
明式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
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
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
明式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
但是,绝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
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4、木材坚硬、纹理优美
明式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
明代的优质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
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明代家具的又一特点。
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予以总结。
清式家具
清式家具是以满族皇室为主导的,在明末清初时期,由于西方传教士的大量来华,传播了一些科学技术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艺术的繁荣。
所以清式家具在宫廷和民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共同创造中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这是中国的“巴洛克时期”。运用各种精湛的技艺,使清式家具形成了独有风格。
清代家具的特点总体分为以下几点:
1、造型上浑厚、庄重
在造型特征上, 骨架粗壮结实,方直造型多于明式曲贺造型,题材生动且富于变化,装饰性强,整体大方而局部装饰细腻入微。
清式家具的总体尺寸趋于宽、高、大、厚,与此相应,局部尺寸与部件用料也随之加大变宽。
2、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
在装饰风格上, 以富丽、豪华、稳重、威严为准则,多结合厅堂、卧室、书房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
其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清式”家具的风格;在装饰手法上注重形式,不惜功力、用料,工艺精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在装饰上力求华丽,并注意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使用了金银、玉石、宝石、珊瑚、象牙及百宝镶嵌等不同质地装饰等不同地装饰材料;
珐琅嵌、瓷嵌也是当时重要的装饰手法,描金,彩绘在清式家具中都占有一定地位,追求富丽堂皇的意味;
在装饰花纹上,花纹图案整体较满,通常是一些代表吉祥瑞庆的花鸟纹等装饰花纹。
3、主要使用的材料有紫檀、酸枝木、花梨、楠木、乌木和榉木;
根据以上所说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在风格特征上不同之处。
明式家具制作的榫卯结构极为精密,构件断面小轮廓非常简练,装饰线脚做工细致,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明代家具朴实高雅、秀丽端庄、韵味浓郁、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
清式特点首先表现在用材厚重上,家具的总体尺寸较明式宽大,相应的局部尺寸也随之加大。其次是装饰华丽,表现手法主要是镶嵌,雕刻及彩绘等,给人的感觉是稳重,精致,豪华,艳丽,和明式家具的朴素大方,优美,舒适形成鲜明的对比。
清式家具以优质硬木家具为代表,其中紫檀、酸枝木占大多数,另有少部分黄花梨、鸡翅木等,其它则是漆家具和杂木家具,总体上说与明式家具相比并无多大变化,但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却有所不同,在风格上更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清式家具和明式家具相比,自然不如明式家具那样有很高的科学性,但仍有许多独到之处。
它不象明式家具那样以朴素,大方,优美,舒适为标准,而是以厚重,繁华,富丽堂煌为标准,因而显得厚重有余,俊秀不足,给人沉闷笨重之感也缺乏应有的科学性。
但从另一方面说,由于清式家具以富丽,豪华,稳重,威严为准则,为达到设计目的,利用各种手段,采用多种材料,多种形式,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效果也很成功。
上面我们通过家具的风格特征来进行对应的对比,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家具的品种以及其用途分类来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
明清家具的品种,也与年代有着很大的关系。明代椅子常见有四出头式和官帽式,还有圆椅、玫瑰椅等。四出头式和官帽式椅子在明代墓葬中曾有发现。因此,在鉴定中可以判断,凡与这类出土椅凳风格类似的传世扶手椅品种,应考虑为明式制品。有些较早出椅现的家具品种,往往到了清代后就不再流行。
也有一些家具品种,出现的时间较晚,早期不可能制作。如圆靠背交椅,入清以后不再流行,从伟世品来看,它们多用黄花梨制作,很少有红木或新黄花梨的制品。
所以,传世的圆靠背交椅,基本都是明式家具。而式样庄重、体态硕大的太师椅,则是清式家具的代表,再如茶几,本身就是为适应清代家具布置方法而产生的品种,传世的大量实物中,多为红木,新黄花梨制品此外,如折叠椅,折叠香几等,都是清代雍正以后出现的新品种。
清式家具与明式家具一起,以其不同时代、不同特点,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的优秀代表。清式依其造型和用途分为六类:
第一类,床、宝座。主要有架子床、罗汉床和宝座,比较明式的多,其风格与明式大不一样。
第二类,椅、凳、墩。种类与明代大体相似,造型及装饰风格却不相同。
第三类,桌、案、几等承具。是清代制作倾向。
第四类,屏风。清代屏风种类齐全,主要有插屏、挂屏、围屏、座屏等,从而更能体现清代家具的风采。
第五类, 柜、格、箱、架。风格与明式大不相同.明式以光素为主,清式有华丽的花纹,或雕刻、或镶嵌、或金漆彩绘,很少有光素的。
第六类,天然家具。又称树根家具,在明代才真正受到赏识,并竞相仿效,清代更是风行一时。此家具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此家具与一般家具相比,有回归自然、品味高雅效果。
总的来说,明清两式家具都各具其风韵。
明式家具追求简练美、功能合理化,而清式家具则追求品种丰富、式样多变、奇巧。
⑸ 清代家具的发展阶段
清代家具的发展至风格成熟为清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初至康熙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匠的技艺,都还是明代的继续。在用材上,特别是宫中家具,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其中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是花梨木和鸡翅木 。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为了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初期,由于为时不长,特点不明显,没有留下更多的传世之作,这时期还是处于对前代的继承期。
第二阶段康熙末,经雍正、乾隆,至嘉庆。这段时间是清代社会政治的稳定期,社会经济的发达期,是历史上公认的清盛世时期。这个阶段的家具生产,也随着社会发展、人民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呈兴旺、发达的局面。这时的家具生产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成为特殊的、有别于前代的特点,或叫它风格。这风格特点,就是清式家具风格:
1、造型上浑厚、庄重
这时期的家具一改前代的挺秀,而为浑厚和庄重。突出为用料宽绰,尺寸加大,体态丰硕。清代大师椅的造型,最能体现清式风格特点。它座面加大,后背饱满,腿子粗壮。整体造型像宝座一样的雄伟、庄重。其它如桌、案、凳等家具,也可看出这些特点,仅看粗壮的腿子,便可知其特色了。
2、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
清中期家具特点突出,成为清式家具的代表作。清式家具的装饰,求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甚而在一件家具上,也用多种手段和多种材料。雕、嵌、描金兼取,螺甸、木石并用。此时家具,常见通体装饰,没有空白,达到空前的富丽和辉煌。但是,不得不说,过份追求装饰,往往使人感到透不过气来,有时忽视使用功能,不免有争奇斗富之嫌。
第三阶段道光以后至清末。道光时,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劫难,此后社会经济日渐衰微。至同治、光绪时,社会经济每况愈下。同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以及教会的输入,使得中国原本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发生了变化,外来文化也随之渗入中国领土。这时期的家具风格,也不例外的受到影响,有所变化。我们看,现在颐和园里的部分家具,接受了外来影响最为明显。这种情形,作为经济口岸的广东最突出,广作家具明显地接受了法国建筑和法国家具上的洛可可影响。追求女性的曲线美,过多装饰,甚至堆砌。木材也不求高贵,作工也比较粗糙。
我们一般说的清代家具指的就是清代中期的家具,即指康熙未至雍正、乾隆、以至嘉庆初的清代中期这一段清盛世时期的家具。
这段盛世家具风格的形成,的确与清代统治者所创造的世风有关。表现了从游牧民族,到一统天下的雄伟气魄,代表了追求华丽和富贵的世俗作风。由于过份追求豪华,而带来一些弊端,也是存在的。但是,清式家具,利用多种材料,调动一切工艺手段来为家具服务,这是历来所不及的。所以我们说,清式家具有许多经验可谈,也有许多优点可取。其风格独特,便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清代家具最喜用的装饰题材。尤其到了晚期,达到高峰。可以说,任何一个画面,任何一个图案的组合,都必含有吉祥、富贵的寓意。采用象征、寓意、谐音、比拟等方法,创造出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吉祥图案。如鹊上梅梢(喜上眉梢)、麒麟送子、松鹤万年、五蝠捧寿(五福捧寿)、双鱼吉庆、五福齐来、葫芦万代、富富有余、多福多子等。很受群众喜爱,以至于延用至今。
动植物纹除了传统的麒麟、夔龙、夔凤、螭虎、龙、兽面、狮子等以外,清代还增加了松鼠等新的动物纹饰。植物方面有梅、兰、竹、菊、葡萄、折枝、卷草、灵芝、牡丹、西番莲等。
纹样
清代家具中,使用纹样的地方很多,床榻的围屏,柜橱的门扇,桌案的牙条,椅凳的腿子等部位,多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案加以装饰。常用的有云纹、回纹、卍字纹、绳纹、盘肠纹和草龙纹等。尤其是云纹和回纹使用最多。回纹在清式家具中,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在椅子背板、扶手、腿足,以及桌案的牙条、牙头等部位,最喜用回纹。以至于人们由此而得出一个经验:凡有回纹装饰的家具,基本上是清代家具。 博古也是清代家具常用的装饰图案,以古代器物如瓶、罐、书画、文房四宝等形象,雕嵌于家具之上,以寓意主人的文雅和诗书传家的企盼。
除以上题材之外,还有四时景色、楼台人物、花鸟鱼虫等。
装饰手法 - 雕刻 │ 镶嵌 │ 描绘 │ 其他及兼用
清代家具追求富丽,充分调动工艺美术的各种手段,以获得富贵豪华的效果。可谓集装饰手法之大成,也可谓史无前例。
雕刻
清代家具最喜用透雕,在椅子的背板、桌案的牙条、挡板等部位,使用整块透雕,明显突出剔透、空灵的效果。其次是浮雕,也有时两者兼用。到了清中期以后,雕饰达到了高潮,有时一件家具竟然通体满雕,令人目不暇接,满得叫人透不过气来。以至于忽视了结构的合理,忽视了实用价值。
透雕是留出需要的图案,将地子全部挖掉。留出的图案还要作成立体的效果,也就是再作雕工。透雕可以两面雕,也可以只作一面雕。
浮雕也称凸雕,就是图案突出,并要求有高低深浅的不同,有立体感。
镶嵌
在清代家具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为镶嵌的效果突出,比雕刻更为华丽。镶嵌的材料很多,可用木、牙、石、瓷、螺甸,以至琥珀、玛瑙、珊瑚、宝石等,色泽光闪明亮,璀璨华美。在彩图和文中图版里,有大量的镶嵌家具,如紫檀镶桦木框、框内镶粉彩瓷屏的大师椅、紫檀镶影木心靠背的大师椅、紫檀嵌玉太师椅、紫檀木镶珐琅的方凳、紫檀木嵌螺甸的半圆桌、楠木嵌竹丝的方几、百宝嵌的屏风、百宝嵌的盆架等等。
螺甸嵌,在清代发展迅速,工艺也很精良。螺甸嵌有白色和彩色之分,五光十色的五彩嵌最漂亮。片厚的螺甸称硬螺甸,多用于硬木家具上。片薄的螺甸称软螺甸,多用于漆木家具上。用薄片螺甸镶嵌是镶嵌工艺的最高水平。
百宝嵌,在明末扬州由周翥所创,到清乾隆以后,得到很大发展。《骨董琐记》中说:五彩陆离,难以形容。真未有之奇玩也。彩图中的故宫博物院所藏之黄花梨百宝嵌高面盆架,就是用螺甸、玛瑙、金、银、牙、角、绿松石,寿山石等材料,嵌制而成的职贡图。
骨嵌家具盛行于乾隆时期。乾隆中叶宁波骨嵌驰名全国。骨嵌分高嵌、平嵌、高平混合嵌三种。清代早期家具,多用高嵌和混合嵌,后期则多用平嵌。骨嵌技艺精良,保持多孔、多枝、多节、块小,并带棱角,既易胶合,又防脱落。虽年深日久,仍旧形象完整。
描绘
清代家具中,使用描金和彩绘的手段也是很常见的。彩图中的照片,文中的图版,有许多描金和彩绘的家具,如朱漆彩绘鼓形凳、朱漆彩绘雕花柜、黑漆描金百室嵌屏风、紫檀描金多宝格等。
在漆家具上施以描金彩绘,是清代家具的善用手法。当时生产漆家具的地区很多,如湖南浏阳生产的彩漆人物屏樟,广东制造的漆几、漆匣等,山西绛县生产的橱柜、屏风、隔扇等,无不作工精细,技艺纯熟。
彩绘中有金漆彩绘、银漆彩绘、朱漆彩绘、黑漆描金等不同手法,堪称五光十色,金碧辉煌。
其他及兼用
除以上雕、嵌、绘以外,清代家具还用贴黄、掐丝珐琅等手法。多种工艺兼用,在清代家具中多处可见。仅从书前彩图版和文中图版里,就可见透雕与浮雕的结合兼用,彩绘与描金的兼用,彩绘与雕刻的兼用,以至于描金与百宝嵌的兼用等等。可以想象得出,在紫檀木深沉色调的木质上,或在朱漆、黑漆等光泽如镜的底子上,施以两种以上的装饰手段,或嵌螺甸、宝石,或彩绘描金,达到色彩缤纷而又明光闪亮,其辉煌、璀璨的景象,是无法言传的,惟有赞叹二字。
清代家具的装饰,是其它朝代所不能比拟的。为了达到富丽、辉煌的目的,利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手段,想尽一切办法。可以说,以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达到装饰上的大满大全,形成了清式的独特风格。
⑹ 品牌的家具有哪些
国内高档家具品牌之施华洛vovo
施华洛vovo是中国客厅家具的领导品牌,产品风格富有国家化、情感化、符号化等综合特色,是国内独具特色的高端家具品牌。S.H.L带包的是SUPERSTAR ·HOME·LOVE ,即偶像、家、爱的品牌内涵。
国内高档家具品牌之亨利.戴
亨利戴(香港)有限公司隶属于钱江集团。亨利戴家具的设计风格是将传统工艺技术融入现代家具之中,家具中有含有手工工艺的镶嵌技术,含有独特的东方家居技术魅力。致力为为国内外提供富有价值和艺术品味的家居典范。
国内高档家具品牌之富邦美品
富邦美品是宁波富邦家具家具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主攻中美市场。旗下的子品牌格林堡、维也纳、雅美居、维帝、奥利赛、梅赛、格林童话、莱洛克等各具特色,是国内高档家具的领导品牌之一。
国内高档家具品牌之英伦美家
英伦美家隶属于江苏英伦美家家居有限公司,是国内高档软体家具的代表品牌。其家具产品蕴含的乡村风格、新古典等都有一种现代时尚感,有中国家具时尚品牌之称。
国内高档家具品牌之卡森之家
卡森之家是上海卡森之家家居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皮革家具生产的企业,也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皮革家具制造企业。
国内高档家具品牌之波塞登
波塞登是国内高档的原木家具品牌,是目前国内原木集成的第一品牌。隶属于深圳波塞登家居有限公司,波塞登家具最大的特色就是用原图原样定制全手工打造,是高档原木家具的代表品牌
以上家具品牌供你参考,具体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能力来选择,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
⑺ “燕京八绝”分别是什么现今还在流传吗
老北京的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
⑻ 金漆镶嵌的四大工艺步骤
设计(包括造型设计和纹样设计)——制作木胎——髹饰漆胎——装饰(包括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断纹、虎皮漆等工艺) 镶嵌以各种天然软硬质玉石、螺钿、兽骨、牛角等为原料,以搜、磨、堆、铲、镂、雕等技法制成人物、花鸟、山石、楼台等浮雕,镶嵌于漆胎之上。这类产品翻转折叠,层次清晰,雕刻细腻,玲珑剔透。若施以高浮雕技法,于浮雕之中显现立体效果,谓之“矫嵌”,乃更为精湛的技艺。
立体镶嵌多以人物及龙、凤、麒麟等鸟兽为题材。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木雕(或脱胎),再将玉石、兽骨、螺钿等加工成的众多形态各异的片、甲、麟、块精心组合,粘附于木胎之上。这类产品雕琢纤细,拼嵌严谨,神形兼备,光彩照人。
彩绘以各色漆胎为画面,以各种色漆及金银粉为颜料,以特制的画笔为工具,精心描绘。调色要准确,润彩要丰富自然。细分之,又有描漆、描金、搜金、平金之别。这类产品犹如国画中的工笔重彩,生动而细腻,典雅而隽秀,情景交融,灿如锦绣。搜金产品则虚实相间,层次分明,苍劲古朴,意味深沉。而平金产品更显现出金碧辉煌的特征。
雕填的基础是彩绘。彩绘之后,需按纹样轮廓,以特制的勾刀勾勒出较为浅细的纹路,称之为“剌”或“雕”。线条的深浅粗细要均匀一致,不崩不豁,不能“跑刀”。打金胶后,戗之以金银粉,称之为“填”。要填得饱满实足,干净利落。这类产品具有线条流畅,锦地规整,色彩艳美,富丽堂皇的风韵。
刻灰其灰地工艺具有特殊要求,灰层略厚且刚韧相济。髹漆后,在漆胎上以勾、剌、片、起、铲、剔、刮、推等技法,雕刻出和谐精细的凹陷纹路,要防止断道。最后施粉、搭彩、固色。
断纹即在漆地之上制作均匀细密的裂纹。从工艺上划分有晒断、烤断、撅断、颤断之别;从艺术形式上划分有龟背断、流水断之别。漆纹裂而不糠,仿古旧而不脏,给人以饱经沧桑后自然形成之感。其要领是所出断纹必须均匀,不可有多有少,有大有小。
虎皮漆先要在漆地上制作高低不平的花纹,低凹处层层涂饰各种颜色的色漆,磨平滑润,五彩斑斓。其要领是既不能呆板,又不能杂乱,虽是人工所为,却似天然成就。
⑼ 家具什么样的材质比较好,比较耐用、环保
1
客餐厅
通透性、复餐厅学习区
客厅制与餐厅间不设计隔断,使空间更加通透,也更显大。
将餐边柜同时设计成书柜,用餐结束后,这里就变成一个学习区。平日自己也可以在这里阅读。
在餐桌后面那面墙上设计装一块黑板,便于家教给孩子授课。
2
厨房
U型柜、吧台、抽拉设计
根据厨房的布局定制一个U型橱柜。
底柜采用抽拉式与掩门式结合的设计,方便下厨时切换厨具。
偶尔在吧台上用餐会很有情调哦!
3
主卧
飘窗利用、整体衣柜
卧室整体色调明亮,让人觉得温馨。
飘窗上设计一个电脑桌,方便办公或娱乐。
一柜到顶的设计大大提升收纳,圆弧柜的设计便于放取随身包包之类的物品。
4
青少年房
上床下柜、直角书桌
上床下柜的设计,提升收纳且节省空间。
床和飘窗的中间放一个储物柜,增加收纳的同时,使房间多出一个休闲区。
根据孩子的身高定制一个简约的书桌组合,满足孩子的学习需要。
别让你的房子因家具选购不当而打折扣
更多10000套案例请登录官网:www.homekoo.com